张之洞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张之洞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202048832
页数:521页

后记

烟水罗浮路,人我须弥山。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我一直苦苦求索,潜心探寻,似乎总也没有找到捷径。然而,我有一个深切体会,创作如同春蚕吐丝一样,如果离开桑叶,没有合适的温度,那么蚕丝永远吐不出来。所以,每当取得一次微薄创作成果,我心中感慨不已,念念不忘出版机关的关怀和支持。如今,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晚清重臣——张之洞》即将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此作品问世之际,请允许我满怀深情地向该社领导和工作人员致以崇高敬意并表示万分感激!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创作此书过程中,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友谊是千金难买的。几年来的伏案创作,河北人民出版社社长董宝生、总编辑马千海、编审李世琦等,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热情的鼓励。他们态度谦和,诚挚待人,严格选材,循循善诱,还给我寄来有关张之洞的宝贵书籍,使我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能够走过坎坷之路,进入正常的创作状态,乃至取得创作成果。李世琦先生对我的直接扶助和关怀,令我十分感动,他在繁忙的本职工作、学术活动中,担任本书的责编,还抽出宝贵时间为此书撰写了专家总评文章,给以我意想不到的评价和鼓励,使我受益匪浅。他的工作精神体现了河北人民出版社的高尚的道德风范。在此,还应提出感谢的有三位年轻人:一是韩剑英,他本来是全国颇具名望的戏剧导演,工作繁忙,但借回京机会,不辞劳苦,奔走了好几个书店,为我找到并购买了《清史稿》,累得他出了几身汗,最后将书籍带回秦皇岛。二是王继麟,也是抽暇奔波,在京秦一带,连续两个多月跑书摊、进书店,如寻找瑰宝一般,选购有关清末史书和涉及张之洞的各种书籍。他们的辛劳,为我创作的前期案头准备工作,打好了基础。三是王继军,工作亦是很忙,上班没有时间,只能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打印书稿,他几经校改、多次打印,利用几百个夜晚和若干双休日,可谓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从而保证书稿按时发往河北人民出版社。另外,我趁此机会还要表达一下对爱人王秀珍的感激之情。她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为我的创作劳动和职业爱好给予极大的支持和莫大的尊重,承担起所有繁琐的家务,包括衣食住行,可以说她默默无闻地为着品德、为着伴侣、为着全家做出难以名状的无私奉献。    创作历史作品手法不一、风格各异,甚至反映的主题也不尽相同,但是我从创作本书的实践中所得粗浅体会大致有三:    其一,创作历史作品同样需要生活。我曾经写过几部长篇历史小说,本书乃是其中一部。一位善意的朋友对我说:有历史知识的人。就能写出历史小说,用不着深人生活。持此观点,似是而非。实践使我认识到,创作历史作品同样需要深入生活,并且这种生活的渠道应该更加广泛,除了有的放矢地调查了解外,还要针对所写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去查找相关史料和书籍,尔后进行遴选,进行具有典型意义的构思。在创作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木仅翻阅了《清史稿》,而且查看了有关张之洞的若干书籍,包括他的著述、诗文、电牍、奏议等,从中找出其生平简介、史实年代,以及与其有连带关系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这样将塑造的张之洞主人公同其他人物编织成有序的网络,并置于历史的漩涡之中,从而提高作品的整体意识,加重作品的历史感、厚重感和真实感。    其二,创作历史作品与观察宇宙人生密不可分。观察中,不仅注意找出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而且注意从中悟出所受的教育和启迪。而宇宙_人生总是脱离不了现实生活的。通过观察宇宙人生,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写作历史作品切记这条原理,我想,这是创作行业的通理。因为人类史本质上是思想史,写作历史作品有助于我们挖掘人类史的本质,剖析人们的思想史,以便更好地让历史为现实服务。只有认清历史,才能懂得现实,而只有懂得现实,才能明确历史的意义。因此,我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严格把握切合现实这一创作原则,尽量使张之洞这个近代历史人物显示其突出的个性和特点,既要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又要与当前改革开放时代密切融合。尤其作品反映他中、老年时期的思想与行为,充满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和举措,只是在书中没有明确提出“改革开放”罢了。    其三,创作历史作品与广泛的社会阅历分不开。作者的社会阅历如何,直接关系到创造艺术品的质量,撰写历史作品更是如此。诸如作者人生经历,不管是担任过何种职务和哪级领导,还是做过哪些职业,即使是最基层、最普通的职业,对文学创作、对认识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都是宝贵财富。又如作者的某些爱好和擅长,哪怕是一两种业余爱好,也是贵而难得。举例而言,像喜欢诗词、书法、绘画甚至戏曲等都有益处。因为许多知识门类几乎是从历史演变而来,无不凝结着历史的洗涤和积淀。大家都看过著名京剧《将相和》、《赵氏孤儿》,这些传统戏曲就是来源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的改编。因而在本书中,我先后引用了戏曲《西厢记》、《潘杨讼》的有关词句、历史故事,以渲染作品某些情节和氛围,推动故事向纵深发展。    尊敬的读者诸君!《张之洞》虽然出版问世,但由于笔者在历史小说创作上尚属探索学习阶段,认识水平、写作能力以及掌握史料皆有局限和不足,因而作品中难免存有谬误,诚恳地希望您们在百忙之中抽暇审阅教正!    千寻磐石固,十年树木成。在这衣食无忧的大好时代,我将继续沿着创作道路求知奔波,尽力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上述拙文是为跋。    王凤翔    2009年秋于秦皇岛

作者简介

这是一个成功的人生: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
这也是一个备受奚落的人物:起居无时,号令无节,行为乖张,巧于仕宦
……
此人是谁?他就是毛泽东所说过的中国人不应忘记的近代人物张之洞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洋务运动
的“殿军”。
1863年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历任湖北学政、两广总督、湖广总
督、军机大臣。他的一生亲历了当时中国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如中法
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八国联军入侵、东南互保、镇压自立军起义
、筹办新政策。尤其是督鄂期间,他广开新学、改革军政、振兴实业,创
造了湖北人才鼎盛的书面。
王凤翔创作的《张之洞》,将国家正史的庙堂立场、庄严气度和民间
野史对于名人趣事、掌故隐私的渲染融为一体,使得作品既富含深沉的历
史文化思考,又具有对历史变换,人生世事潜在规则与秘诀的开掘。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灵猴转世” 禀赋超常人
第二章 少有大略 举乡试第一
第三章 榜发得中 识拔成探花
第四章 翰林苦差 十八载清廉
第五章 山西巡抚 居封疆大吏
第六章 力主抗法 系南国安危
第七章 奉召进京 署两广总督
第八章 广东赴任 堪称“张香帅”
第九章 威震中外 镇南关大捷
第十章 民族大义 起用黑旗军
第十一章 胜仗败约 留下千古恨
第十二章 创设水军 转向洋务派
第十三章 招揽“怪杰” 对付西洋佬
第十四章 倡修铁路 终尘埃落定
第十五章 大兴调研 建设新湖北
第十六章 设新机构 鼎力办洋务
第十七章 屡屡被参 仍矢志不移
第十八章 助资减税 扶民营企业
第十九章 甲午战败 拟新政总纲
第二十章 书院改制 创办新学堂
第二十一章 清高失礼 遂遭人奚落
第二十二章 废除科举 开教育先河
第二十三章 育人大计 派遣留学生
第二十四章 支持维新 亦反对维新
第二十五章 引进人才 趋于法制化
第二十六章 关心百姓 修筑护江堤
第二十七章 恃才傲物 总督府困窘
第二十八章 清末三屠 标举以特称
第二十九章 南张北袁 同入军机处
第三十章 壮心不已 仍殚精竭虑
尾声
专家总评:真实、形象地为张之洞传神写照
创作历史作品仍须观察(跋)

编辑推荐

张之洞是晚清重臣、学界巨擘。他走科举之路,获朝廷重用,在京为清流言官,外放也忠君勤政,更于维护满清统治之余,向往西方科技文明,开办实业。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他以旧意识、新思想交织复杂之身,力挽狂澜,提出著名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    王凤翔的这本《张之洞》勾勒出一幅晚清风云变幻,国族存亡的长卷,具有极高的历史参考价值和文化品位。

内容概要

王凤翔,笔名:浩渺。1942年4月出生,河北省昌黎县人。曾先后任《秦皇岛日报》副总编、秦皇岛市文化局副局长、河北省秦皇岛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著有长篇军事题材小说《血染关》、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赵飞燕》(上、下部)、《从歌女到太后--赵姬》。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章节摘录

深秋时节,北方的枫叶红了,南方的枫叶更红。    枫叶红似火。枫香树茂,红叶碧波,绿竹掩映,风景如画,故名“红枫湖”。    贵州红枫湖闻名遐尔,位于贵州省贵阳之西30余公里处。湖畔有座红枫岭,岭上及湖周长着茂密的枫香树。美丽多姿的红枫湖由北、南、_中、后湖四域组成。湖面辽阔,湖水清澈,湖汊蜿蜒,100多个大、小岛屿及半岛散布其间,形成山外有山、水外有水、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奇异山水风景。泛舟湖中,但见奇峰挺拔,山环水曲,秀色满目,享有“高原明珠”之美誉。    红枫湖的湖、岛、山、洞巧妙结合,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北湖以岛闻名,鸟岛、蛇岛、龟岛错落起伏,北湖沿岸,坐落着西汉的古墓群,并有明代的“苗王营垒”;南湖以洞著称,将军洞、打鱼洞、水下洞横竖穿插,将军湾和将军山因明朝开国大将胡大海驻防此处而得名;中湖以山引人,两岸峭壁森严,山势险峻,山上松柏苍劲挺拔,山巅之上一石似亭亭仙姑,一石含笑若罗汉;后湖以湾人胜,湾汊众多,纵横交错,看似山穷水尽,忽又柳暗花明。船头一转,山水相连,如诗如画,尽收眼底。    啊!北湖的岛、南湖的洞、中湖的山、后湖的湾……可谓北湖碧波万顷,南湖山重水复,中湖水狭山奇,后湖群峰环水。红枫湖融山、林、湖、洞诸景于一体,具有“阔、秀、奇、爽”四大奇特景色,泛舟漫游,穿弋于幽谷、石林和汊湾之间,令人感到扑朔迷离。依山傍水建有侗寨、苗寨、布衣寨等民族村寨,汇集了侗寨鼓楼和风雨桥、苗家吊脚楼以及布衣石头城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房舍,风情浓郁、古朴自然。    南湖将军湾溶洞群中的将军洞,长达600米,有3个洞中湖,白而透明,各种钟乳石倒映水中,五光十色,琳琅满目。尽头处有一十多米高。二十多米宽的巨型晶莹闪烁大石幔,恰似一面巨瀑从悬崖直泻而下。甚为壮观,胜似仙境,宛如一座水晶宫殿,形成山里有洞、湖里有岛、岛上藏洞、洞中有湖、洞湖相通的别致景象。    南湖将军山更为壮观。春来可观山上野花,夏日可望湖光美色,秋季可看千种树木,冬季可赏归林百鸟。将军山乃红枫湖最高的山峰,登高极目,湖面和岛屿一览无余。站在这里,可以感受着蓝天深邃的宁静和山风阵阵的洗礼,忽然看见一只矫健的苍鹰从头顶掠过,让人顿感身躯涌起一股越海翻山的凌空飞翔的激情;站在这里,我们可一边欣赏千姿百态的红枫湖,一边倾听神奇的古老传说。    晚清时期,贵州省的兴义府所辖将军山一带,还确实流传着一个“灵猴转世”的传说——    贵州高原上的将军山,不仅因其位于红枫湖而闻名于世,而且又以自身的巍峨雄姿而让世人瞩目。将军山透着灵气……山林合一,郁郁葱葱,百鸟欢唱,琪花瑶草。,水连银河,天人相合。将身置之,出入化境,此乃似凡非凡之地。啊!远离凡尘的幽静和峰入云霄的气概,显示出独特傲骨,透射着妙造自然。    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有一位砍柴樵夫总是在天刚亮的时候,就肩扛着竹扁担、手拿砍刀,来到将军山上,动手砍柴。,    然而,在这山巅上,樵夫几乎每天清晨,第一眼便看到一只活了三百年的老猿猴坐在山头,边吃野果边嘹望四方。天长日久,樵夫认识了老猿猴,老猿猴也认识了樵夫。他们彼此相见,都习惯地注意礼节。樵夫向老猿猴挥手打招呼,老猿猴也礼貌地向樵夫张张手臂。有时候,樵夫上山来,还给老猿猴带些水果、米团,老猿猴脸上露出笑容,遂双手作揖,以示礼让。偶尔,老猿猴心情愉快时,主动给樵夫带路,去山峦一角寻找可供砍柴的丛林灌木。    樵夫与老猿猴建立了感情。他每天上山来第一件事,就是先看看它是否还在山头;而它也是如此,几乎天天清晨坐在那块平石上,等候同他会面,尔后方能离去。    这一天早晨,樵夫像往常一样,仍是在旭日未升起之前登上山头。但是,那只老猿猴突然不见了。樵夫心里非常焦急,把扁担。砍刀放在老猿猴坐过的那块平石上,手里只提着给老猿猴准备的那把香蕉,开始四处寻找老猿猴。可是,他找了太半天,太阳升起来了,晨雾散去了,根本没有发现老猿猴的踪影。    他万般无奈,只好返回老猿猴往日坐等他的平石前,把香蕉放在石头上面,随后拿起扁担、砍刀,怀着无比惆怅的心情,又去砍柴了。    从此,那只老猿猴再也没露过面。    翻开日历,老猿猴消失的这一天,是1837年9月2日——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而这一天正好是张之洞诞生之日。    张之洞的容貌让人们引起联想。刚出生的张之洞,长着宽阔的额头,尖削的下颚,高高的颧骨,深深的眼窝闪烁着亮晶晶的双眼.,活生生一张猢狲脸。尤其是后来张之洞官至极品,蜚声朝野,于是风言四起,说他是灵猴转世再生,绝非凡人。    殊不知,关于张之洞与猴相似,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据传他在北京的家里,养了一只猕猴,但这只猴不是买来的,而是它自己跑来的。它平时就在园中假山洞里栖息,吃园内果木为生。张之洞每天在园里假寐时,这猕猴就坐在他对面调息,也从不打扰人。    当然,“灵猴转世”只是杜撰的传说。    但是,张之洞确实从儿时起就表现出超人的禀赋与聪慧。    张之洞原籍直隶南皮(现河北南皮县)人。因其父张镆在贵州兴义府任知府,全家人到这里生活,所以他出生在当地。P10-12

图书封面


 张之洞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还没有开始读,,看起来不错 会学到东西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