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801957450
作者:黄仁宇
页数:342页页

作者简介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分为五章,前四章通过蒋介石日记,分别介绍了蒋介石一生引起争议最大,也最为复杂的四个时期的情况。第一阶段是从黄浦建军到北伐而清党,这是蒋介石又无名小卒到一跃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主角的时期。
第二阶段是中原大战及“围剿”红军时期,这也是他维护个人地位,力图达到中国从表面到实质统一的时期。其中也穿插了“九一八”事变。松沪会战及何梅协定等对日事件的处理,这一时期集中体现了蒋介石的著名理论“攘外必先安内”。
第三阶段是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也就是珍珠港事变发生之前的时期,黄仁宇先生具体分析了蒋介石在卢沟桥事变发生以后,面对战场上的一系列失败,如华北失陷,南京失陷,汪精卫投降等等的心态。而其中,还有他与中共产生的摩擦和斗争,包括著名的“皖南事变”,黄仁宇先生分析了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尤其揭示了它们发生的必然性,其结论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四阶段是从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中国由于罗斯福的扶植而一跃成为世界四大强国之一,并由于美国的参战,使得中国的抗日战争前景变为极为乐观,但同时,蒋介石与美国仍存在着相当多的矛盾,蒋介石为何如此行事,原因何在?在长期的抗战过程中,蒋介石的心理有何反复?黄仁宇先生都给出了相当详细的答案。
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的第五部分,黄仁宇总体上分析了蒋介石与毛泽东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地位。具体来说,正是由于蒋介石所处历史地位的局限性,使得他无法完成中国社会的彻底改造;而毛泽东则正好从蒋介石的事业入手,通过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了中国的长期革命,中国社会也因此而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书籍目录

第一篇 黄埔建军、北伐、清党第二篇 安内与攘外第三篇 不畏鲸吞,而怕蚕食第四篇 “四强之一”及其负担第五篇 卷尾琐语

编辑推荐

  其它版本请见:《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增订本)》  蒋介石与国民党,《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是黄仁宇先生的一部历史著作,记叙的时间自1924年国民党黄埔建军始,至1945年抗战结束止。书中对海内外关于蒋介石的评议,多有精彩的辨析;作者拣择与排比史料的方式,别具慧眼,言人所不能言。作者沿袭其大历史观的研究方法,检视蒋介石的历史定位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曾说,写作此书,目的在于阐明中国由"中世纪国家"步向现代的挣扎和转折。

内容概要

  黄仁宇,(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其后从军,1950年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先后在南伊利诺大学和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任教,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及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著有《明代的漕运》《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地北天南叙古今》《中国大历史》等书。曾参与《中国科学与文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

章节摘录

  第一篇 黄埔建军、北伐、清党  有些人所作的蒋介石传记写来唯恭必敬,读来有如新添了一部《二十七史》,内中又来了一篇《太祖本纪》。殊不知他蒋先生易箦之日还以为自己是一个大革命家。还有些人恣意批评,不顾及客观条件及各种背景上之层次。凡是“贪污无能”、“放弃群众,不知改革”和“迷信军事力量”的各色罪名,说时也不费力,即可信口盘出,随手抛来。好像中国人聚全国之精英,经营几十年,连门前一团秽水尚没有看到。倒是外国的一个研究生,作了一篇博士论文便将如此疏忽大意的地方指正过来。  世间无这样的“历史”。以上只代表各人以极窄狭的眼光,面临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动态,所产生的一种局部反应。  别的不说,这样写下的历史也就平淡无奇,读来索然寡味。中国过去一个世纪的经历,既包含着极大规模的颠簸,也有无数的纵横曲折。不仅人与人之关系间产生了各种惊险离奇的波澜,尚且在各人心目中引起无限块垒之起伏。如果当中激昂忧怨的情节概可以用“善恶”两字形容,也可见得作者并没有将笔下题材通盘掌握。如果中国亘世纪的历史尚是如此的简陋单调,则我们如何可以产生肠断魂回的文艺读物和看来胆战心惊的艺术杰作?  在实用的场合上讲,以上的情形也亟待纠正。如果我们想增进海峡两岸文化上的接触,则先必须对中国现代史之展开,有最基本之共识。再以美国而论:白宫及行政部门与众院参院对中国大陆方面之态度不同,相持业已多年。其间之差异源远流长,也仍是由于对中国历史之看法立场上已有差异。  至此我们也可以问及:要是蒋介石与毛泽东及他们之接班人所走路线全属错误,所做工作又彼此对消,则何以中国尚能生存至今,而且从1920年间至1990年问尚有显著之差别?难道今昔之不同全是负因素作祟?并且我们如果更正,则尚须将历史向后推七十年,恢复到创立黄埔军校与北伐以前的阶段中去?  倘非如此,则可见得我们过去所写的历史并未将中国长期革命的积极性格全盘托出,更没有将前述三段人物所领导的群众运动之所产生的连贯关系研究得明白。他们在人身关系上或为对头,可是在大范围内却又不经意地彼此支持。有如蒋介石曾在他的日记里写出:  凡事有败必有成,亦有成必有败。今日认为恶因者,或适为他日之善果。而今日所获恶果,在昔日反视为善因者。以此证之,无事不在矛盾之中,并无绝对之善果也。(1944年5月31日)  在这种因果循环的过程中,各种行动在历史上的长久意义,可能与当事人眼中所看出的不同。我一向提倡的“大历史”,也无非将他所说的因果关系,拉长放大,使之超过人身经验。  在这种要求之下将他自己所作日记公布,首先即会大规模地充实了现有的原始资料。他开始作日记于1915年,以后即未间断。据说只有最前三年的业已散失,那么自1918年至他去世(1975年)前五十多年的记录都应当存在。无论他是否中国的领导人,在政治舞台上会否产生作用,仅以此资料之雄伟与完整,已是世间难得,也必致使所有关心中国现代史的人物拭目以待。  可是目下我们尚面临着两重困难:第一,刻下我作此文时尚无从确定此日记现藏何处。第二,他的日记不是我们一般人心目中所想象的日记,只将所面临的人物与情事,并带着个人观感记录下来。这样无主旨之客观不是他立身做事之方案。我可以断言:他在写日记时即存心以笔下之文字作为修养和施政的工具。有时所记不仅是直觉上的个人观感,而强迫地带上了一段“应当如此”的想法。他在1944年和蒋经国交换批阅彼此之日记,即在当年元月2日写出:  此最有益于伦理与修养也。  即此一点,对未曾受过中国儒教和其实践主义的影响之读者讲,已是“不真”;有些人更因为他引用传统文墨,可能斥之为保守与反动。  以上两种困难都有应付之办法。现在先说我们自己评阅蒋介石言行之前应有的准备。  中国的抗战动员了三百万至五百万的兵力,在统一的军令之下,以全国为战场,和强敌作生死战八年,其情形已是洪荒以来所未有。而紧接着又是毛泽东及中共领导之下的土地革命,其程度与范围亦超过于隋唐之均田。此后自1949至1979共三十年仍未有定局。当中经过“三面红旗”和“文化大革命”之酝酿,最后才有邓小平所主持的对外开放与经济改革。  除非我们认为历史全无意义,以上的牵扯反复全是愚人蛮汉做坏事之记录,则可以自此看清:以上各节综合起来,已经具备着人类历史里最庞大的一次长期革命之轮廓。纵使当中有局部之重叠反复,大致却仍是呈直线式地展开。亦即次一段之工作,利用前一段之成果。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治史者不能首先即利用分析法。迎在目前的现象既是庞然大物,超过了以往的历史经验,其组织尚未具定型,那我们如何分析?凡分析先必在此庞大的形象之中割裂一部,和既有的经验对照。所以过去引用西方传统治学办法的,以费正清教授为代表,所得纯系以欧美之寻常标准,衡量中国非常时期之大规模动态。其以小权大不说,尚且忽视两者时问上之差异。这一派人物之指责中国之不彻底改革,有时读来似乎躯壳未备之前,先指责其不注重健康。  既称大历史,则在分析之前必有一段归纳,使治史者自己看清当前问题之全貌。  中国的长期革命,旨在脱离旧式农业管制之方式,进而采取商业原则作为组织结构之根本。传统农业社会各事一成不变,人与人之关系为单元,有如中国传统所标榜之“尊卑、男女、长幼”的秩序。商业着眼于广泛之分配,务必促成社会内各事物概能公平而自由地交换,所以在“权利与义务”之大前提下,人与人之关系为多元,自此也才谈得上自由平等。  可是要将前者蜕变而为后者,有等于脱胎换骨。首先即须创造一个高层机构,次之又要翻转社会之低层机构,以便剔除内部阻碍交换之成分,使各种因素统能接受权利与义务之摊派,然后才能敷设上下之间法制性之联系,构成永久体制。因为牵涉广泛及于全民。干预之程度又深,影响到各人思想、信仰、财产、职位,以及衣食住行,所以每一国家必受有内外至大之压力,才如是豁然改图。在过程中也难免流血暴动,并且旷日持久。举凡英国亘17世纪之动乱,经过内战、弑君与复辟各阶段,最后由光荣革命完成。法国亦经过大革命,又演变而为拿破仑战争,震荡中外数十年,同出于这一范畴。美国将英国业已改造完成之系统加于一个空旷地区之上,好像避免了这段煎逼。只是南部用奴工,违反了公平而自由交换之原则,仍待数十年后因南北战争而改正。  从上述程序看来,蒋介石和国民党因借着北伐与抗战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高层机构,使中国能独立自主。毛泽东与中共则利用土地革命剔除了乡绅、地主、保甲在农村里的垄断,使社会上下层因素同有平均发轫之机会(台湾由“耕者有其田”法案及其他政策替代)。今日海峡两岸一体重商,亦即希望在商业条例中觅得上下之联系,使整个组织能依数字管理。即是香港的基本法,也仍着重地提出既有的普通法(原有农业社会里的习惯法)和衡平法(适应商业社会中之需要)除经立法程序修订者外,仍在1997年后有效,也仍是继续着英国自光荣革命以来所获成果。  我第一次知道蒋介石有日记是在“西安事变”后。他的《西安半月记》在我们学生时代曾经广泛地传诵。内中提到张学良读到他的日记被内容感动。这本小册子又提及他批评张为“小事精明”,可见得他日记里也有个人角度的观察,而且涉及机微。1942年我在重庆卫戍总部工作数月,更体会到他蒋先生对文字档案之重视。这时候他经常向军事机关下手令,手令色于亲笔,但是受令者无从保有,只能阅看抄录,原件仍由传令官携回侍从室归档。后来更获悉侍从室尚保存国民政府及国军各重要官员之自传。自传奉命撰写,其格式一定,所用纸张尚由侍从室发给。再则蒋传见人员之谈话,均有侍从秘书记录。他的演讲稿也保存完好。在这多方面他保持了中国宫廷里重视记录之传统。有朝一日这些文件全部公开,可能使不少学者终生阅读不尽,预卜当中有些将成为“蒋介石专家”。  我既无能力也无此宏愿成为中国现代史专家。此间文字不过指出,如果读者引用“次级资料”(secondary source),则此种资料早已泛滥到无可下手。1945年,我所在的中国驻印军(时称x-Force)和滇西国军(时称Y-Force)在缅甸南坎附近会师之前夕,曾在新三十师前进指挥所见到艾萨克斯(Harold Issacs),那时他在《新闻周刊》任特派员。因在战斗行军状态,我们都蹲在地上吃饭,晚餐只有米饭及酸白菜。我们既为贴邻,不免打开话匣。他即用中国话和我说起:“中国的老百姓好,政府里的人不好!”如此笼统批判,既无逻辑,也不能分辨,我即此已想到他成见已深。前美国驻沈阳总领事克劳浦(Edmund Clubb)后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他的标准教科书里提及1946年春国军人长春时云:“五月二十五日蒋介石去沈阳,在隔着相当的距离去照顾郑洞国率领国军收复长春。”我那时在郑副司令长官处任低级幕僚,就知道幕后指挥国军进入长春的,实为克劳浦指摘为“无能”的司令长官杜聿明,而非克认为“能干”的郑洞国(因为杜聿明在缅甸时与史迪威冲突,郑则受蒋介石指示,百般迁就)。而且我又在5月30日在长春大房身飞机场眼见蒋委员长莅临,向高级将领训话,并非“隔着相当的距离”遥制。如是意见及传闻多于事实之资料已不胜枚举。这也就是我们必须借重于原始资料的原因;亦即坚持综合先于分析之用意。  迄至今日,我们尚无从确切证实此日记现存何处,究有多少册,其纸张与装订如何。只能自最熟悉此中人士之口头获悉,见及原件的人员屈指可数,因仍属蒋家私有,唯暂交台北国家安全局保管。至于传闻某人曾见此日记,或谓阅看此日记为现下台湾高级官员的职务之一部,大概所指为抄件。此抄件原属《大溪档案》。档案自大溪迁出后分属“总统府”及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但“总统府”资料室仍总揽其成。大概传抄此日记之一部,在蒋生前已开始。现下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即藏有《蒋介石日记类抄》。  原件尚未公开,以日记为主体所编修之史料已有数起。在目下情形我们只能倚以代替无从窥见之原件。流传较早者为毛思诚所编《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共二十册,分为八编。所记至1926年年底,蒋三十九岁(足岁,下同)开始北伐时为止,刊印于1937年3月,可算作抗战之前夕。其《例言》内称,书为“个人纪年史传”,而又“所印极少”。可见得当日仅供内部人士参阅。编者毛思诚为蒋介石中学前之塾师,亦曾于1925年任黄埔军校秘书,对蒋之思想教育有相当影响。1935年蒋曾以军事委员会名义重印明代大学士张居正之文件,称《张江陵全集》,刻下一部藏在密西根大学东亚图书馆。书中蒋出名作序,毛则作“附识”,可见彼此文字之间关系密切。我现用之《蒋介石先生》系香港龙门书局影印本,借自哈佛燕京图书馆。  《蒋介石先生》虽则按日记事,又附有无数书信讲稿之全文,只是叙及某日某夜某时,蒋在何处见何人做何事,极尽其详,显系以日记作主干编成。但大体保持第三人称,引用日记则称“公日”。然亦有一部分以第一人身称“余”。前哥仑大学韦慕庭教授(C.Martin wilbur)在《剑桥中国史》内引用此书时即在正式书衔之下加注,“亦称《蒋氏日记》(Chiangs Diary)”。  1973年日本《产经新闻》取得台湾当局同意,派编辑古屋奎二等五人往台北编纂《蒋介石秘录》,由台湾当局及党史委员会提供材料达四千万字,包括“蒋‘总统’讲稿日记、回忆录等”。《秘录》自称偏重中日关系,实际上亦着重中美关系及国共关系。全文在《产经新闻》连载,开始于1974年8月15日(当时蒋尚在人世)至1976年年底载完。连载时一面即由台北“中央日报社”译为中文(内文件部分即还原),刊刻成书,称《蒋“总统”秘录——中日关系八十年之证言》,共十五册,自1975至1978年全书刊完。《秘录》引用日记部分均明显标明。我所用的中译本由台北时报出版公司供给。此书亦有英文节译。译者张纯明(Chun—ming Chang),书称Chiang Kai—shek:His Life and Times,由纽约圣约翰大学出版。《秘录》之流传,应已相当普遍。1986年接近蒋百年冥寿时,台北曾举行“蒋中正先生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与会的即有十四人之论文曾引用此书,包括古屋奎二本人。  《“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八卷分装十二册,主编秦孝仪,前任国民党党史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此书刊印于1978年,去蒋逝世已三年。只是以篇幅之巨,其内容又大抵与前述《秘录》重复,所以其整备似应在蒋生前。此书大致亦采用《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体制,但内容缺乏前书之慷慨直言。其“编纂例言”称作书时“采编年与纪事本末体例而互用之”。其在时间上与《蒋介石先生》重复之一部,篇幅不及前书十分之一。以后引用文件书稿亦只至1949年。自是至蒋逝世之二十六年间,“惟以史料未备,暂编大事年表,姑相接续耳”。我所用之一部借自主编人。据称“迄今此书尚只在内部流通”。台北之中正纪念堂亦有此书一部,陈列于蒋生前所用衣饰勋章附近,似应属珍品。不过上述1986年之学术讨论会亦有十篇论文在注释之内引用《长编初稿》。此中又一篇称其资料得自《“总统”蒋公大事长编》,无“初稿”字样,其“总编纂”亦为秦孝仪,刊印者则为台北中山图书公司,发行于1968,尚在《初稿》之前十年。这些地方只显示蒋介石日记经过一段审核流传抄写,早已不始自今日。可是以“日记”本身作研究考察之对象的文字,迄今尚未发现。  《大事长编》引用蒋介石日记频繁。一般均在日期之下称“公自记日”或“自记所感日”。所以编时以日记为主体,可是读来又像编年纪事而以日记条文列证镶补。一般摘录自日记极为简短,有时其本人所记与侍从所记不可区分。有如开罗会议时,初见英首相,有“公谓初见丘吉尔之印象较之平日所想象者为佳也”(1943年11月21日)。此“公谓”二字,似指随从所记。有时亦将日记体裁改作记事体裁。有如衡阳被围战事紧张时,《大事长编》提及:“是夜公前后起床祷告三次,几未入眠也。”(1944年8月7日)又有记事不便,摘录日记一段替代者。例如,“公自记日:……图谋陷余者已十九年;国外倭寇与我恶战者已有十三年之久,余实已心碎精疲,几不能久持。……”此处六点从原文“而今又遭党内如此之凌辱,与国内如此之讽刺;此种横逆与耻辱之来,实为有生以来未有之窘困。然余于此,如不积极奋斗,将何以对已死之先烈乎?况今日之实力犹远胜于十三年以来任何时期,只要余能自立不撼,当不足为虑也。”(1944年9月30日)  ……

图书封面


 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6条)

  •     近三年后再通读此书,又有另一番感觉。上一次最深刻的印象是蒋的自省精神,也重点关注他日记里自省的部分,因为那时我正有学着自省思考的打算,共鸣而受鼓励。这次再读,才更深刻认识到作者的大历史观。作者全书都提到的新旧社会观点,很能解释当时人不得不为之苦衷,到最后,并非谁对谁错,谁更高尚,而是所在位置不同,所能行事的自由度不同。书名强调了“大历史的角度”,书中内容也确实有大历史的味道,对蒋行事的描述,必带上当时整个国家的情况:中世纪之社会。蒋集大权于一身,事必亲躬, 譬如,淞沪会战时计划用于巷战用的几万装沙袋子也要他审批;外交的电报也多自己拟定;国事如家事,譬如,大笔的款项汇入孔令侃的私人账户,让其购买大批国家军火,所行事仿佛乡下人托人进城购买衣饰;以人身关系做命令下达,而非通过政府政令,譬如,要求某军队出兵,电报上的文字不像是政府上下级的命令,而像是通过个人身份下达; 蒋还兼任各个军校、大学校长,为调停四川派别矛盾兼任四川省主席。这些显示蒋以自身领袖的能力而不是法治在建设一个新社会。在北伐时期,蒋就使用了收买手段让军阀归附,而不这么做就很难让国家尽早统一,这么做了又显得像一个旧军阀,为新社会的产生不得不采用旧手段。接着国家名义上接近统一了,但实际上各地军阀割据,蒋想要削弱军阀,发起裁军,就引发了中原大战,而战争爆发,中央自身也就不能裁军了,不了了之。蒋又借着剿共,让中央军队进入到地方,扩大中央的统治地域。到了抗战时期,首先在淞沪会战蒋的嫡系德式装备师就首先损失大部分,这可能有中央作为表率的作用。蒋重用黄埔系,使用人身关系维系统治,分出亲属,是为保证对蒋的忠诚,进而保证政令下达顺利,否则很容易就又陷入军阀拥兵自重的局面。为解决中央大学学潮,他又兼任中大校长。总的来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为了终极目标,陷道德舆论批评在所不惜。抗战使得蒋的威望达到顶峰,也削弱了地方军阀势力,国家上层的构造可以在蒋的强力推动下完成,但是,社会底层则很难实时改变,需要在一个封闭的区域里隔绝外部的影响,大破大立。蒋作为国家的正统,无法做“土地革命”彻底不承认以往所有权,让所有资源重新分配,他能做的是渐进式的改革。而毛可以做到了,于是动员了整个基层。蒋1949.1.21日记说道:此次失败之最大原因,乃在于新制度未能成熟与确立,而旧制度已放弃崩溃,在此新旧交接紧要危急之刻,而所恃以救国救民之基本条件,完全失去,焉得不为之失败。蒋有意改革解决农村问题,改善民生,但时不我与,其长期计划来不及实施,就已经溃败了。从1949到现在整个长期来看,第一步土地重新分配;第二步土地收归国有;第三步土地承包到户私人经营。仿佛绕了一个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但已成功将旧社会习俗打破,国家也积累了财富能进行改革开放,快速发展。摘录 及 随感:“他开始作日记于1915年,以后即未间断。”1944.1.2日记“此最有益于伦理与修养也。” 这是蒋对日记的态度。1944.9.30日记“如不积极奋斗,将何以对已死之先烈乎?...只要余能自立不撼,当不足为虑也。”充满自我激励的正能量。有无数自我警束自我策励的字句。1923 日记“某日晨醒,自省过去之愆尤,为人鄙薄者乃在戏语太多,为人嫉妒者乃在骄气未除。而其病根,皆起于轻躁二字。此后惟以拘谨自持,谦和接物。宁人笑我迂腐,而不愿人目我狂且也。” 好思。“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1944.2.5日记 “故世人认余必为智勇兼全之人,而余自觉为狂直愚拙,所恃者惟道与义而已。”“他是一个极端感情充沛的人,也是一个极端以纪律约束自己的人。”“1919年加入孙总理军政府之阵容,已开始奠定今后作为中国领导人近半个世纪事业之基础。”“商团在发还军械一部后背信,只能以武力解决。” 1924年10月16日,广州商团叛乱事件。“蒋介石又于9月19日在广州发动政变。”这是1925年,许崇智、胡汉民出局,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长,开始了蒋宋两人的合作,蒋宋联姻则在两年后。1926年中山舰事件,蒋以为是汪精卫所为,汪精卫出走法国。蒋开始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因为不做坏事,甚难救护国家。”1925.12.25“中国革命不成,列强敢于侮我,皆国民勇于私斗,党员徒争意气,团体惯于破裂。”蒋在北伐时未攻克武昌就先向湖北商会要钱,在上海时收商会的钱跟青帮合作解除左派工会,这些都有他的难处所逼,1是事业无成党内斗争;2是新政府无财政组织。北伐通过收买部队统一国家,虽想改造社会,但为夺取政权不得不行使旧社会的套路去收买军阀。“总之,夺取政权与推行主义改造社会不能并行。”1926年的北伐,被陈独秀认为不合时宜,是军阀、投机军人政客的行为,但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如果当时不行动,革命力量更难有所成就。“军阀为一般待开发国家之通常现象,因军事科技容易输入,控制此种力量之政治体系则待长时间之培养方能成熟也。”“蒋待人办法经常有三个:一是感情上之激劝,二是金钱上之策动,还有一个则是武力上的制压。”“当日内战之继续连恒不断,主要的原因由于农村经济缺乏出路,过剩之人口,只有当兵为匪。”“总之则民智未开,人民亦缺乏社会上及经济上之力量足以控制代议政治,军队则不知本身的职责何在。是保境为民,维持现状的凭借?还是推翻现状,改造社会之工具?各将领纵有为国为民之共同宗旨,亦有个别的、局部的及附带之意向。” 这是北伐胜利后裁军的困难,引发了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原大战亦间接增强 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地位。” 战争灾难反有利于统一。毛反围剿的胜利应为流动性强,打敌弱处。“汪精卫因张学良之不抵抗愤而辞职。及至抗战军兴,遇到困苦艰难之际,汪精卫首先投降。”“然当日攻击他的’恐日病‘亦非全无根据,只是他所恐惧者为国力及民族意识,而非个人胆力。”“两年以来,国事败坏至此,其原因全在对内专欲求得国人之谅解,对外误信能得国际之援助。”这是1933年5月份。1934年12月,蒋以“徐道邻”的笔名发表了《敌乎?友乎》,提出了持久战。1935年华北事变,日本昭和天皇向蒋表达了歉意,说他无法制止军人的行动。可能因为此事蒋对天皇的印象,使得抗战胜利后,蒋在国际场合主张天皇制度应由日本人民自决,也就保住了天皇。1935年何应钦无奈北上于日本人谈判,从此被冠上了亲日的帽子。蒋本可以利用抗日作为团结人心的工具,但他不能这么做,国力还没到可以跟日本硬碰的时候,弱国不仅无外交,尚且要放弃对内宣传之利器。蒋一直希望对日全面作战来的晚一点,让自己力量强一点再开打。1937.6.1日记 “而最重要者,在使共党明了中国抗日须以中国为本,而非为其他国家抗日也。”这种担忧是很有必要的,在1929年中东路事件中,共党就提出了武装保卫苏联的口号,陈独秀则因为反对此口号而被开除党籍。在抗战时,由于地方军阀独立,使得蒋无法通过中央命令调控军队,只能以私人名义央请军阀出兵抗日。1937年 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是蒋为扬中国抗战精神于国外所作。蒋负责了各种大小事务,有大权独揽的坏处,事必亲躬,连购买军火也似乡人进城托买衣饰鞋袜。1938年日记“固无论其出如何举动,皆不能动摇我抗战之决心及胜利之信念。”这又是蒋自我激励之字句。蒋虽然提出了持久战,但是并无全盘计划,无具体的应对策略。1939年汪精卫投敌,而此时,全国上下都不认为有和谈的必要,这是蒋的抗战决心已深入人心了。而汪之所以投敌,最直接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前线伤兵无医疗,“此战如何能打下去”。蒋先是劝他不能投敌,后面就派杀手了,但只错杀汪的秘书。抗战的艰难,“他洞悉各种情弊,而是实际上无办法。”军费不足,各基层军官多报军队人数,多领军饷(吃缺);走私。因为“吃缺”,导致一场战斗下来,有时候战亡人数比伤兵还多,而一般情况下死、伤比例是1:3。而吃缺、走私又是不可避免,因为军费本来就少,又加上法币贬值。有时士兵只发一套军装,另一套发钱购买,但所发的钱远不足购买一套军装。军队以人身关系维系,部下有急需用钱的困难,则上级得提供支持,这些钱都得有来处。还有,军官本身的开销也大于正常所得。对于这种弊习,蒋也只能行令禁止,而少有实际动作,这就成了灰色地带。蒋在外交上的失败,他自承:“外交不可太直太切......盖余以为至诚,而人反以为轻矣”。生活,也是如此。珍珠港事件之前,美日有和解的可能,对此蒋很感愤怒,而罗斯福等人则觉得蒋不理解他们,误会了他们。此时蒋已经有了愤怒要挟的本钱,大概有这么个意思:你们要不帮我,我就跟你绝交,跟日本妥协了,让在中国的日军都打你们去。几天之后,珍珠港事件,蒋终于等来了转机。1942年,蒋访印,蒋对印度的关注,并没有得到尼赫鲁的回馈,倒是引起了丘吉尔的反感,但蒋不觉得有错,这是他的原则:印度独立与亚洲各民族一律平等。蒋对英国没什么好感。1942年史迪威来华,直到1944年回国,这期间蒋跟他都不太合拍。史迪威比较刻薄,也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环境, 相比之下史迪威的继任者魏德迈情商就高得多。蒋跟史之间在后期存在竞争关系,当时史迪威指挥的西线战场节节胜利,而蒋指挥的东线则没有战果,但最后蒋还是迫使美政府把史调走。史迪威之所以愿意放弃非洲登录总司令职位到中国战场,是有一种“戈登心态”。Charles Ceorge Gordon,在剿平太平天国时,率领上海商团组织的雇佣军,配上洋枪,在太湖沿岸具有战功。河南 1942~1943年,饥荒,白修德。一两年前的电影《一九四二》讲的就是这事(一两年前看的电影仿佛就在前阵子...)。河南连年歉收,但由于抗战把粮食收足上缴了,而农民余粮不足,1942年遇上干旱,虽然发放了高粱、玉米接济,但是到了秋天这两种作物也没有收成。白修德估计有两三百万人因饥荒丧生,把这事情告诉重庆高官,他们都不相信,直到因宋庆龄的关系能直接见蒋,把照片拿给蒋看,蒋才震动。“此后不久西安之赈粮方由火车载往河南。”1943年鄂西战役,“都是一些老弱落伍的军队,这就是他把我们中国当作一个落伍国家看待。”国军战斗力确实底下,中国战场就是给日本人练兵的。1943.11.23日记,“日本未来之国体问题,罗氏依余主张,待战后由日本人民自己决定。”1943年开罗会议时,蒋向罗斯福借款10亿美元,没借到反被厌恶。因为1942年对华贷款5亿,中国不能动用一半,再多也不能解决中国的通货膨胀,又听说中国正集结大量外汇,又有消息称有8千万美元汇入了孔令侃的个人账户,至此,很多美国人都要对蒋不满了。后面,在四川修建机场,蒋向美方要求过高的建设费用,又被认为有敲诈嫌疑。“美国人公然指责这是蒋介石内在的仇外心理之表现,一方面嫉妒英国和苏联接受美国之意外垂青,一方面由于孟加拉湾的计划改变,损伤了他的自尊心。要出高价才能买得援助中国抗战之特权成为公开的讽刺。”抗战时,美国代表团曾到访延安,给予延安好评,但在1987年的党史并无提及此事。当时延安称,国民政府已经破产,他们是要组织联合政府。1944年,衡阳保卫战,方先觉先投降,后逃回,但当事人后来说并没有投降,日方当时也没有发出投降之文件。蒋对方是比较宽容的,当时蒋正处于要跟史迪威争风头的时候,希望衡阳能打出个威风,给方下了死守的命令,最后方也发出了必死决心的电报,但衡阳失守方活下来了,后来蒋见到方并没有做处罚,蒋反倒百感交集。1944年,衡阳战役之后,日军陷柳州,入侵贵州,白修德书《The Mountain Road》记录了当时情景。为什么魏德迈能跟蒋相处得好?原因:1、环境已经改变,不再需要跟蒋争执空运吨位,中国财政已经改善;2、魏了解蒋的困难、深知蒋的弱点、敏感;3、得到了前任失败的好处。“无疑的他们觉得要不与你合作他们就再得不到美国之援助,你是他们最后之希望”。抗战胜利后,蒋的广播:“......我说到这里,又想到了基督宝训上所说的’待人如己‘与’要爱敌人‘的两句话,实在令我发生无限的感想。我中国同胞须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行。我们的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企图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为他的纳粹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土地革命中的平等观念不过是过程中的策略,借此以扫除过去放债受阻束缚经济发展的桎梏,树立一个新社会之基点。”“不行不能知,惟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蒋介石:1887年 出生1910年 东京振武学校毕业1926年 开始掌权1975年 逝世
  •     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著名学者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在他的首部引进到大陆的以描写明代历史的作品《万历十五年》一经出版即引起了热烈反响,他的大历史观通过这部著作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什么是大历史?“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著述进路,不以史料的堆砌为著述的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的描述为著作的主要关注点,更不以对接近作者时代的历史大事的欢呼喝彩为能事。在著作的意图上,首先确立起一个大意向,‘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可见,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即汤因比所说的文明类型,或斯宾格勒所说的文化形态)的状描,并且是在区域历史的相互比较中凸现其历史特质。”(见《中国大历史》作者自序)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一书中,作者以蒋介石日记为载体,运用他的大历史观,对四个时期的蒋介石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这位国民党的领袖人物在这样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所形成的人格和心态,以及在国共关系的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研究国共关系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杨奎松所说:“现在研究国共关系史方面,用共产党的居多,而对国民党的资料则用之甚少。”黄仁宇先生的这部作品则弥补了些许遗憾。全书共由五章组成,前四章通过对蒋介石日记的记述,反映了这位党国领袖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政治主张,以及对内对外政策。正如黄仁宇先生在本书中所说:“蒋介石不是大独裁者,他缺乏作独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为民主斗士,他纵有此宏愿,也无此机会。”反映了蒋介石一生中孤独而矛盾的心态。在最后一章中,黄仁宇先生分析了正是由于蒋介石的历史局限性而导致了他的出局,中国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黃仁宇先生的大歷史觀像機了刻下正席卷生命科學領域的系統生物學的觀念。他們強調的是如何從整體的方面尋找“確定性”歷史事件的原因。重視綜合和演繹,而盡量減少對個體的評價。這些都是與過去歷史研究,尤其是國史研究,的相去甚遠的風格。而另一方面,我們研究一種疾病的產生,如今已經逐漸放棄了尋找致病基因的主觀愿望,轉而去建立一種眾多基因參與的功能系統,通過在計算機上模擬影響這個功能系統,最終尋找到疾病是如何產生的、以及如何可以克服之。因此,可以見識到一個時代的潮流,從各個領域、四面八方的開始改變人們認識世界的方式。我想強調兩點:一是如何判斷歷史上發生的“確定性”事件。不確定的事件產生的原因是隨機的,只能個案分析。而確定要發生的事件則是那些不可阻擋,或早或遲都會發生的事件。歷史的進與退,在乎于這些歷程。黃仁宇先生在其他著作中曾經提到過,他的postDoc大老板哈佛的費正清教授曾經頻頻提到:持續20年或更長的事件就已經可以認定是所謂“確定性”事件了,值得深刻研究。由此還要求其學生扎實研究20年之內的數據與史實,否則就是好大喜功了。黃仁宇先生的觀念與此不同,但是他強調了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何分辨歷史長河中哪些是值得研究的事。二是,就這本書而言,就我自己的揣測,黃先生并非在此臧否人物。判斷這個人的動機是良好還是邪惡固然方便了研究者,但是對于認識歷史中的規律并無好處。我想,他更愿意以蔣先生的日記作為一個出發點,一條線索,依次來研究中國近代發生的現代化進程。如何面對強敵而展開一條通向現代化的道路。我當然不否認這里也會涉及到私人的事跡與情緒的表露,但是作者時刻在提醒我們,不要過分看重這些因素對于歷史進程的影響。因此,讀一本書實在是與一個作者的對話。越了解作者的基本觀念,就會越理解書中各種材料堆砌的意義。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蒋中正算的是大陆宣传中曾经最大的反派之一了。他的故事,不管是中山舰,还是412,又或是在抗战以及解放战争期间的种种,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所涉猎,但更多的是一面之词。黄仁宇先生这本从大历史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站在历史的纵深中,根据蒋自己的日记,佐以相当史料记载,勾画出时代背景下的蒋介石,亦勾画出那个时代。个性的原因,时代背景的限制,机遇的因素,尽在书中娓娓道来。书中结论援引日记中之一句“不行不能知,唯行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
  •     换个角度思考
  •     看了三分之二感觉读不下去了,表面原因是因为作者用了谈不上文言文、也不算是白话文的笔锋写的,读起来太费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书中所写和认知差别过大,不能理解。
  •     慕名买来,总体来说,读之尚可
  •     还是比较客观的。
  •     写的还是有点意思,不过感觉我看的是删节版
  •     蒋的日记加自己亲历,通过精炼优雅的文笔,。
  •     对蒋介石的看法一直在变,从儿时露天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坏光头,到一个英姿飒爽善于讲演的军人,再到日记里时常自省和不断自强的蒋公,同是一个人物,我们给予不同的评价。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对于过去的事实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知,现在我们才知道淞沪会战的扭转乾坤的意义,小米加步枪、地道战的可笑;才知道北伐的真正含义,长征的本质内容。时代在进步,我们也要进步,对于民族有贡献的,我们决不能忘,对民族犯下的罪恶,我们决不能因为功劳而忽略。蒋公虽败,其人格尤令人崇敬。毛公虽胜,其文化大革命足以抹杀其一切功劳。
  •     写的确实不错,中国革命的目的在于改造社会,构造一个现代国家,蒋介石所面对的中国社会是一个明清流传下的伦理农业社会,在这个过渡阶段,蒋介石没能得到发展时间,被中共以土地革命这种群众运动所打败。不行不能知,惟行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
  •     黄仁宇的书都是经典啊
  •     愿主赐我衡阳战事顺利, 当在南岳峰顶建立大铁十字架一座, 以酬主恩也.
  •     还原一个真实的老蒋
  •     一个中世纪的国家,一个顶层和基层脱离的官僚机构,承载社会变革的同时应对日本侵略,着实不易。蒋的日记里透露着隐忍激励和祈祷。 中日一战更加清晰历史原貌。 可以没有内战描写着实可惜 求推荐
  •     作者写此书的时候蒋介石日记还未正式公开,因而作者只能依托一些零星的日记碎片进行所谓的大历史角度解读,这既是此书的独到之处,亦是不足之处。
  •     读不懂啊
  •     此书对大陆的震撼更多不是如何评价蒋介石,而是如何叙述历史。在历史背景下下的蒋介石,与各种历史事件沉浮,有推动个人成功,也有逼其下野。逃脱意识形态,蒋介石没有逃脱历史局限,最终和他的时代而去,迎接新时代的毛泽东,更是栽在了时代年前。从这个角度讲,他们都不是成功者。
  •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
  •     同情之理解,黄氏在关于蒋介石的解读是做到了——至少在读者看来有益于消减两岸的意识包袱。
  •     这本书当时从图书馆借的,摘抄了大量笔记,当时读书真是认真
  •     对近代史了解不深,本书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去了解这段历史。
  •     败军之将,眷其旧主,其情可哀。黄氏的史学关怀全在于此。不过在那“大历史”架构里,常凯申公有打造新中国高层架构之功绩,然而那个架构不是被“隔绝于内陆”“另起炉灶”的ccp给消灭了么?还是说常公消灭一些军阀给ccp省事就是最大功绩?
  •     思路混乱不条理,看得我脑子里一团浆糊。
  •     老黄就万历喜欢 还有2本大历史 和资本主义都送人了 这本看看蒋公的日记
  •     作者是越写越理解蒋
  •     放大时间维度,蒋以一己之力苦撑新旧之交的动荡中国,面对内外交困的现状,实属不易。他的坚持不可不谓之为信仰或是信念。
  •     蒋云:不行不能知,惟行而后乃能知其知之真伪与是非也。邓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唉!为官不易啊!为领袖更不易!幸亏有这种私人日记。
  •     之前看过李敖的蒋,之后看过陶涵的蒋,从这本书开始,认识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     角度很不错,但是作为前国民党官员,观点总有为蒋开脱的嫌疑,另外作者明显对中共党史不甚了解
  •     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传
  •     中国从旧制度进化到新社会跨度太大,唯有通过暴力缩短进化的时间,军阀、抗战、内战都在一步步逼迫历史往前推进,直至完成改革,追上历史的脚步。实在为自己生在现今的和平年代感到万幸
  •     Time can tell. 拨开历史的迷雾,站在一个抽离的视角来回看这段历史,从时代的宽度来解读这段史料,挺有意思的。历史的真相不会被埋没,只会在时间的磨砺中愈发锋利
  •     书不错 有意思 有深度
  •     16 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此书
  •     2016.第4本书
  •     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男人! 校长,太为难你了!
  •     正在仔细品味
  •     史料比较多,但是行文确实有些天马行空,观其大略亦有收获,和大陆这边主旋律的视角颇为不同。 总体感觉蒋凭借一己之力,弥补一个落后的社会底层机制的缺失,带领中国走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颇为不易,但是败在通过土地革命的制度创新获取政权的中共手上,是保守败于创新,个人败于机制,有历史的必然性。 不过日记中刻画的蒋的敏感,自尊,催眠般的自我砥砺,对坚信的执着,还是值得掩卷深思的。
  •     精辟独到
  •     老蒋复杂纠结的心情
  •     还没看 不过应该很中肯
  •     历百千困难而不挫屈,而困而知,而勉而行,誉满天下,谤满天下!
  •     在读 相当多同情在里面 但应算准确 好书
  •     两个月来的睡前读物,好似开了两个月的比惨大会… 不过终于知道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从头到尾是怎么打的,以及为什么会这样打… 最近看《少帅》,张学良说”父亲有雄才,没有大略,蒋介石有大略,没有雄才”,虽蒋领导抗战源于西安事变,而决定抗战如此打法还能忍辱负重坚持到底,确是大略,确是艰辛异常。
  •     我屈则国伸,我伸则国屈。忍辱负重,自强不息,但求于中国有益,于心无愧而已。
  •     写的不甚好,后面很无聊
  •     “地图扩疆北西南,日记救国千古传。外患不决转重庆,内患不决进台湾。”以后再重新读吧。
  •     看完我的心是沉重的。历史是沉重的,历史人物也是很悲惨的。到底,一个中国的现代化要经历如何的过程?
  •     历史人物和历史社会的关系可以从本书中一窥究竟。以为熟悉民国史更熟悉中共史没想到读罢本书居然对社会现状释然了。青年时期的蒋、汪甚至毛都有我的你的影子
  •     刷新历史认识的一本书,很精彩
  •     陆陆续续读了两年才看完
  •     没想象的好,读起来很费劲
  •     有些新旧名字最好加个注释,虽然大部分猜得出来。
  •     论文参考书。蒋坚信“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并且能做到“他们的生命可放弃,名誉可受毁折,但是功业必须完成”。虽作为平凡之人无法真正理会,而他亦败北,但此等气魄仍有所鼓舞。
  •     委员长着实也是不容易,配得上伟人称号。
  •     蒋介石和他的那段历史。
  •     所用史料较多,但文章更突出的是全面性的观点,看蒋介石的政治一生,有得有失,有好有坏,两月来阅读的第五本关于蒋介石的日记的解读,有机会一定要去加州看完蒋公日记。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