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政治人物 > 张之洞评传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4
ISBN:9787305060267
页数:469页

作者简介

《张之洞评传(套装共2册)》共两篇十五章,三十万言,以张之洞“身系朝局疆寄之重四十年”的不凡政治生涯为经,以其学术、经济、军事、外交、教育和文化思想为纬,以办洋务、倡“中体西用”说为重点,全面廓清这位身处古今中西大交汇时期的“过渡型”历史人物思想变化和发展的脉络,深刻揭示出其思想、个性、行为的种种矛盾,点明其集儒臣与能吏于一身,兼开新与卫道于一体的人生之旅的特征,评判其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特定地位。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导论 张之洞与他的时代
生平篇 从清流健将到洋务殿军
 第一章 早岁经历’
一、世宦之家
二、科举得志
 第二章 宦海初涉
一、三省学官
二、入党清流
  ……
思想篇 开新与卫道二重变秦

编辑推荐

《张之洞评传(套装共2册)》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概要

冯天瑜1942年3月生,湖北红安人,现任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所长、教授著有《上古神话纵横谈》、《中国思想家论智力》、《明清文化史散论》、《中国文化史断想》、《辛亥武昌首义史》(与贺觉非合作)、《中国古文化的奥秘》(与周积明合作)、《中华文化史》(与何晓明、周积明合作)等书。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何晓明
1951年6月生,湖北武汉人,现任湖北大学中国文化史研究所讲师。1988年获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近年来在《历史研究》、《学术月刊》、《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中国近代史、文化史及史学理论方面的论文20余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二、入党清流 清季京师活跃着一班以清高博雅自重,以指弹时政为任的士大夫。这些人大多有声望地位而无实权实责,每每上书谏事,直言无忌,颇令权臣不悦,间或也使皇上及两宫太后下不来台。时人称之为“清流党”。 同、光年间的清流党人,并无实际组织,不过是若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儒雅狷介之士的松散联合。之洞曾论道:“清流势太盛然后有党祸。今也不然,偶有补救互相角立而已。”这些人能在晚清政坛上成一番气候,并非偶然。同、光之际,清廷为显示“中兴”气象,“方锐意求治,诏询吏治民生用人行政”,需要些许敢于犯颜直谏者为其点缀。更重要的是,此时正值洋务运动的鼎盛期,廷枢奕诉、疆臣左宗棠(1812—1885)、李鸿章等权柄在握,声望日上。富于机诈的慈禧太后既要借重奕、左、李等,以“洋务”充实清廷的经济、军事实力,又担心“内轻外重”,尾大不掉,权势旁落,便玩弄“以清议维持大局”的手法,利用清流党人,以牵制炙手可热的洋务大吏。 同、光年间的清流党,按党人籍贯划分又有南、北之别。从时间上看,以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战争为界,北清流活跃于前,南清流崛起于后,所以又有前、后清流之说。 北清流以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李鸿藻为魁首。李鸿藻(1820—1897),直隶高阳人,字寄云,号兰孙。咸丰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帝特诏为皇太子载淳师傅。同治三年(1864年)擢内阁学士。历任户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等职。他性格耿直不阿,曾联合恭亲王等十大臣联名上奏,以“不应虚糜帑糈,为此不急之务”为由,力阻重修圆明园,“始终执争,事竞得止”。李鸿藻又以“孝”著称。其母去世,他不顾慈禧再三饬令,反复陈请,甚至托病不出,坚持开缺回籍守制,慈禧执拗不过,只得允准。更有甚者,当慈禧之母去世,群臣凭吊,独李不往,时论哗然,慈禧竟也无可奈何。鸿藻以“耿”、“孝”闻名,许多北方籍京官,如张佩纶、陈宝琛、黄体芳、宝廷、邓承修等便聚集于其周围,人称“北清流”。张之洞于光绪二年(1876年)由川返京后,也加入他们的圈子。 南清流先后以军机大臣沈桂芬(1818—1881)、户部尚书翁同稣(1830—1904)为宗主,盛昱、王仁堪及稍后的志锐、文廷式、黄绍箕、丁立钧、张謇等为其骨干,一直延续到清末,成为“帝党”中坚。

图书封面


 张之洞评传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不错的书,如果能不在政治取向,客观反映人物事件和性格,就更好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