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学者 > 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

出版社:北方文艺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531727637
作者:伴随编辑部
页数:350页

作者简介

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李叔同、马寅初、马一浮、刘师培、熊十力、黄侃、钱玄同、刘文典、陈寅恪、陶行知、赵元任、梁漱溟、顾颉刚、吴宓、冯友兰、金岳霖、傅斯年、罗家伦、潘光旦,本书《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民国著名学人性情档案)》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分别介绍了上述24位民国著名学人的生平事迹。
《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民国著名学人性情档案)》由《伴随》编辑部编著。

书籍目录

辜鸿铭:“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的一个代表”(1)传略  (2)形象  (3)保皇  (4)追随  (6)天赋  (7)好胜  (8)傲睨  (9)臧否  (11)憎恶  (12)詈讽  (14)气节  (15)传道  (17)怪论  (19)评誉蔡元培:“和平敦厚,蔼然使人如坐春风”(21)传略  (23)变革  (24)壮怀  (26)慈师  (28)婚姻  (29)轶闻  (31)评誉  (32)名言  (33)名联章太炎:专志精微,穷研训故;首正大谊,截断众流(36)传略  (37)怪誉  (38)门生  (40)讲学  (45)疾愤  (47)情事  (48)异行  (49)评誉梁启超:“他的最伟大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51)传略  (53)反差  (56)情浓  (57)情止  (59)拜师  (61)为师  (62)自省  (64)趣味  (65)长辞王国维:取义舍生欣所得。不顾人间唤奈何!(66)传略  (67)大师  (6B)杰作  (69)扬镳  (73)淡泊  (74)衣食  (74)自沉  (76)名言  (77)评誉李叔同:做一样像一样的遗世独立僧(79)传略  (80)才艺  (82)境界  (83)挚交  (90)雅交  (91)师魂  (92)情事  (93)轶事  (94)名曲  (95)名言  (97)名诗  (98)评价马寅初:“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敢言”(99)传略  (101)倔犟  (101)温厚  (102)义正  (104)激愤  (107)廉俭  (108)情事  (109)轶事  (11O)养生马一浮:“唯诚可以感人,唯虚可以接物”(112)传略  (113)天资  (114)旷逸  (115)义愤  (116)佳话  (117)授道  (119)论学  (119)伤情  (120)养生  (121)名言  (122)诗话  (123)诗词刘师培:一只屡被世事“拖下水”的国学界凤凰(125)传略  (127)投逆  (130)反目  (132)为师  (133)师友  (135)轶事熊十力:“吾以为人不孤冷到极度,不堪与世和谐”(137)传略  (138)风度  (140)孤冷  (141)狷狂  (144)义举  (145)相惜  (147)教诲  (148)诤言  (148)妙文——《说食》黄侃:一个乖僻和学问成正比的怪杰(150)传略  (152)至孝  (153)辛讽  (154)嗜书  (156)师道  (157)同门  (159)弟子  (160)谶言  (161)轶闻钱玄同:一个催生新文化运动的性情中人(165)传略  (166)催生  (167)双簧  (168)为师  (170)家事  (171)趣闻  (173)妙文——《恭贺爱新觉罗溥仪君迁升之喜并祝进步》刘文典: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176)传略  (177)风采  (179)气节  (181)恃才  (183)相轻  (184)相重  (184)奇师陈寅恪:教授之教授,大师之大师(188)传略  (189)名门  (191)博学  (193)治学  (194)敬崇  (196)骨气  (197)师友  (200)纯情  (202)妙联  (203)自白  (203)归宿  (204)赞誉陶行知:“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206)传略  (208)激愤  (210)无私  (210)律己  (212)爱心  (213)施教  (216)评誉  (217)名言  (220)妙演  (222)妙论——《第一流的教育家》  (223)妙文——《中国的人命》赵元任:拥有异常天赋的“汉语言学之父”(225)传略  (226)天赋  (227)造诣  (229)远政  (229)至交  (231)姻缘  (234)乐趣  (234)名趣  (235)轶闻  (237)妙语梁漱溟:中国最后一位儒家(239)传略  (241)自视  (243)气节  (244)淡和  (245)教诲  (247)情分  (250)轶闻  (251)语录顾颉刚:中国史学现代化的第一个奠基人(256)传略  (258)开创  (259)平等  (260)惜才  (262)恩师  (264)情曲  (271)美文——《怀疑与学问》吴宓:一个奇特、矛盾的真正的人(273)传略  (275)率性  (276)严谨  (278)单恋  (279)婚姻  (281)门生  (283)情念  (284)评论  (285)诗作冯友兰:建立最好人生境界论的“现代新儒家”(287)传略  (288)力作  (289)兄妹  (291)齐眉  (292)授业  (293)收藏  (294)妙喻  (294)至交  (295)名文——《人生的境界》金岳霖:一个创建独立哲学体系的“顽童哲学家”(298)传略  (299)为学  (300)传道  (302)论道  (303)纯隋  (304)妙缘  (306)和善  (308)趣行傅斯年:“故以学识而论,孟真真是中国的通才”(312)传略  (313)疾愤  (315)义正  (316)匡正  (318)孝子  (318)婚姻  (321)师友  (323)轶闻  (324)理念  (325)评誉罗家伦:“人生的意义在能认识和创造生命的价值”(326)传略  (327)干将  (328)唯贤  (330)治校  (331)姻缘  (332)妙闻  (334)名文——《生命的意义》潘光旦:“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339)传略  (340)嗜学  (342)论教  (343)性学  (344)刚正  (345)雅趣  (346)幽默  (347)哀恸  (348)轶闻  (349)友评

编辑推荐

民国虽然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但却孕育出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学人。而且,这些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辜鸿铭、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李叔同……你对他们认识几多?下面就让我们翻开由《伴随》编辑部编著的这本《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民国著名学人性情档案)》,去熟悉一下他们吧。

章节摘录

辜鸿铭:“我是老大中华的未了的一个代表”    传略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出生于当时为英国占领的马来西亚威尔斯王子岛(今天叫槟城),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父亲辜紫云,母亲为葡萄牙人。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清朝时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在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67年,随英国商人布朗前往苏格兰。1870年,被送往德国学习科学。后回到英国,于1873年考入爱丁堡大学文学院攻读西方文学专业,并得到校长、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卡莱尔的赏识,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该校文学硕士学位。同年,人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土木工程文凭;后又去法国巴黎大学攻读法学。    1880年,返回故乡槟城。1881年,听从当时在新加坡的语言大家马建忠的劝说,辞去殖民政府职务,埋头研究中华文化。1885年,前往中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委任为“洋文案”(即外文秘书)。由国人自力建设、自主管理的高等学府——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正式成立后,任方言教习。授课非常受学生欢迎,全校师生景仰,成为自强学堂一代名师。    1905年,任上海黄浦浚治局督办。1908年宣统即位,辜任外交部侍郎,1910年,辞去外交部职务,赴上海任南洋公学监督。1911年辛亥革命后,辞去公职,1915年起在北京大学任教授,主讲英国文学。1924年,赴日本讲学三年,其间曾赴台湾讲学。1927年回中国。    1928年4月30日在北京逝世。    形象  他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发,却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周作人《北大顶古怪的人物》)    先生喜征逐之乐,故不修边幅,既垂长辫,而枣红袍与天青褂上之油腻,尤可鉴人,粲然立于其前,不须揽镜,即有顾影自怜之乐。(梁实秋《辜鸿铭先生逸事》)    袍作枣红色,衬以无领铜钮,肥大马褂一袭,下着杏黄套裤,脚着挖心式“夫子履”,青云遮头,鼻架花镜。每谈国事,则日:“你们中华民国!”盖先生发辫长垂,小帽红结,大如小儿拳,迄其天年,从未忘情于清室。(王森然《辜鸿铭先生评传》)    枣红色的旧马褂,破长袍,磨得油光闪烁,袖子上斑斑点点尽是鼻涕、唾液痕迹,平顶红结的瓜皮小帽,帽子后面是一条久不梳理的小辫子,瘦削的脸,上七下八的几根黄胡子下面,有一张精通七八国语言,而又极好刁难人的嘴巴。脚下,终年一双梁布鞋。(王理璜《一代奇才辜鸿铭》)    这个小老头,像禁欲者一样瘦削,但面孔很有神采,直着脖子,身体微微前倾,颧骨突起,宽宽的额头下闪烁着两只带笑意的大眼睛。他穿着中国长袍。在北京人都已剪掉辫子的此刻,他却留着那条象征性的发辫。我们的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辜氏口若悬河,我几乎插不上话。其实,这只是一场长长的独白,令我毕生难忘,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执著、如此固执地坚持已见、坚持确定信念的人。(弗兰西斯·波里《中国圣人辜鸿铭》)    保皇  辜鸿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辫子”。辜鸿铭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意、日等多国语言和古拉丁文,他为何独独对那条不甚雅观的辫子敝帚自珍?辜自己的解释是:“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别人将他的辫子视为前清遗老的残留物,他却将自己的辫子视为“一个标志和象征——几乎是一个宗教符号,一面中国民族性的旗帜”,或者说,是一本中华传统文化的护照。    辜鸿铭经历两次帝制复辟,都如儿戏一般。清王朝从历史上消失了,王公大臣们头顶的官帽(擎雨盖)也没了。唯有张勋和辜鸿铭的辫子犹如“傲霜枝”一样在人们面前摇曳。(张勋65岁生日时,辜鸿铭送给他一副贺寿联,上联是“荷尽已无擎雨盖”,下联是“菊残犹有傲霜枝”。意思是清朝灭亡了,那顶官帽已经全无着落,但还留下一条好端端的辫子,足可笑傲于这个寒光闪闪的时代。)    民国初年,辜鸿铭被蔡元培聘为北大教授。他第一次拖着辫子走上北大课堂的时候,台下的学生哄堂大笑。辜鸿铭没有感到难堪,他等学生笑完,清了清嗓子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的啦!”学生们听到这句话,都沉默了。    P1-3

图书封面


 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他们的人生无不传奇,他们是最智慧的群体。他们对文学爱到极致,生活中却都尽显幽默、充斥着文人轶事!他们就是民国最著名的学者们!《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被称为学人性情档案,让人理所当然的认为记录内容自然事无巨细。但书本详尽到姓、名、号、自……却不多一处累赘之言。经典地方形容精彩生动有趣却记录到事无遗漏。赵元任震惊四座的结婚通知书,甚至第二天就登上了北京《晨报》 ;刘师培的一手烂字被周作人调侃,却率性的自我感觉良好;陶行知的“逼鸡吃米”精彩讲座,从容而自信的态度;熊十力孤冷狷狂,陈毅说:“国家有几个熊十力?”要大家照顾他让着他;看着金岳霖和林徽因的合照,让我回味在金岳霖对林徽因的一世纯情当中……生活单纯、乐观积极,有着民国文人对爱情的尊重和最单纯羞涩态度的他们;也有热心无私、倔强廉洁的他们!作为一本文人档案,能更直观清晰的了解他们。也是一个丰富自己学识的知识库,里面收录了大量的妙文好诗、名人名言。更是一个记录那个年代人情文化的最好见证!它就是《那些逝去的厚重声音》 !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不知道多年后这些大师还能不能被人们铭记
  •     不错 特别喜欢民国时代的大家写的文章 很有思想
  •     最喜欢的两个时间段,一是宋朝,一是民国。
  •     本书由自己的风格!有时一本好书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仁者见仁吧
  •     图文并用,著名学者“性情”详尽的记录在册,是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档案,更是一部文人宝典!
  •     不错,但无新意,有些内容及文风与民国文林的《细说民国大文人》相重复
  •     那时候的人就那么纯情?那么无私?怎么现在找不到了?
  •     这两本书是女儿要看的,希望她能多多的看一些这种好的书
  •     有些东西,历久弥坚
  •     最愛辜鴻銘
  •     是女儿想看的书,送到包装也很好
  •     这本书中所写的这批人,都是民国时代的精英,他们的一生都充满传奇,他们的为人,他们的学识,他们的智慧,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和情趣都值得我们从中去品味。
  •     科普类,看看就好,大变革时代才能出惊才艳艳的大人物。
  •     我也喜欢金岳霖和林徽因的合照,沉浸在他们的世界里
  •     特意买给老公看的,老公说我总算是做对了一件事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