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寅与康熙

当前位置:首页 > 传记 > 历史人物 > 曹寅与康熙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806614808
作者:[美] 史景迁
页数:352页

作者简介

《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作为一本考证严密的史学专著,《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详细论证并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人生,真实再现了曹寅作为康熙家臣和耳目的秘密生活,反映了康熙皇帝多疑狡诈的一面、清王朝统治策略及特殊的君臣关系,再现了清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
在西方,有一位著名的汉学家就一直在孜孜以求地努力试图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寻求现代中国的答案,他就是史景迁,美国历史学会主席、耶鲁大学教授——一位景仰中国古代史家司马迁的汉学家。史景迁治中国历史既遵循了西方汉学研究的传统——注重历史个案的考查,同时又常以宏大的历史叙事来承载其研究的成果,从而使得其作品在为学界关注的同时常常又成为大众的畅销读物。这一点万为难能可贵。
我们这次引进出版了史景迁的绝大部分作品,希望能够引起国内史学界和广大读书界的重视。史景迁对中国历史的许多观点我们未必全都赞同,只是希望借此开阔眼界,促进学术文化交流。

书籍目录

第二版前言前言致谢第一章 内务府八旗与包衣曹家的兴起任职内务府第二章 北京与苏州,诗歌与社交上等阶层曹寅的北京拳拳孝心苏州社会第三章 织造曹寅织造一职作为织造的曹寅织造的额外收入钞关稳定米价办皇差第四章 南巡康熙六次南巡耶酥会士和南巡曹寅和南巡《红楼梦》中的南巡曹寅和《全唐诗》第五章 两淮盐务两淮盐税两淮巡盐御史两淮盐商两淮巡盐御史曹寅两淮巡盐御史李煦第六章 曹寅:康熙的密探曹寅的奏折官员、谣言和盗贼1711年的科场案和噶礼张伯行互参第七章 曹家的落落曹寅的病与死曹寅之子曹颙曹家的没落附录附录一 原丝的价格:1712-1726年附录二 江苏米价:1706-1722 年附录三 李煦奏报新稻种产量:1715-1722年附录四 关于《红楼梦》的推测参考书目

内容概要

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36年生于英国。曾受教于温切斯特大学和剑桥大学。1965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耶鲁大学教授。史氏以研究中国历史见长(从他取名蕴含景仰司马迁之意可见他对此专业的热爱)。他以独特的视角观察悠久的中国历史,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他的作品敏锐、深邃、独特而又“好看”,使他在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

图书封面


 曹寅与康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读罢此书,掩卷冥思,遂有苍凉之感,感动之情由内而生。为何感动?或许是为曹寅及其家族的盛衰之变,就如当初看《红楼梦》一般;或许是为康熙之朝就已埋下的层层危机,而这多少和清朝的最终灭亡有所关联;又或许是为宿命之无可违抗性,人之命运,实在难料。然而,最让我感动的应该是作者的写作姿态。在看此书之前,我曾看过《秦始皇传》和《和珅全传》等类似历史人物传记。虽然看的不多,但走到图书馆拿十几本,先看看目录,再粗略地翻一翻,最后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竟发现此类历史人物传记的某些相同点:其一,严格按照时间顺序,很少在前面时段提及后来的事;其二,不厌其烦地将人物的生平事迹娓娓道来,往往从人物的出生开始,进而利用较大篇幅描写人物的童年和少年经历,更有甚者,在开篇就花了很大功夫记叙人物的父母一辈,包括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是如何相遇,如何成亲,最终又是如何生下传记的主人公;其三,叙事不分大小,大到朝廷大事,小至家庭琐事,无所不包;其四,人物对话往往用引号直接引出,所用文字亦为当代语言,君臣、臣臣、夫妻、父子间的对话等,描写详尽,哪怕只有一个“滚!”或者一个“嗯……”也要写出来。不得不说,具有以上四个特点的人物传记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它们描写细腻,注重对人物背景的叙述,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它们细致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读者能很清楚地看到一个人物的生命历程。然而回想起来,看这一类人物传记与看小说似乎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小说比这一类传记更具有可读性:因为小说的故事本身就是虚幻的,而构思这样的故事很需要作者的才思,作者可以凭自己的想象尽可能地将故事虚构得怪诞离奇甚至超凡脱俗;至于历史人物传记,因其故事建立在对历史的叙述上,作者绝不能肆意虚构历史情节,在想象的空间上远不及小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它们的形式写得太接近小说,以至于读者没能很好地认清两者的区别,将虚幻和现实混淆,他们便会在不知不觉间将其当成小说来读,很明显,这样的读法是不适用于传记文学的,其结果就是将传记文学摆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是历史书?还是小说?说实在,在看《曹寅与康熙》之前,我就被它的副标题是吓住了,因为它的副标题是这样的:一个皇帝宠臣的生涯揭秘。要知道“揭秘”这个词具有很大的隐私性,把它用于消遣或者八卦一类的书籍或许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但把它用在一本史学专著——尤其是称为美国汉学界三杰之一的史景迁的专著标题中,这是不是太危险了?但翻开书来看,我不得不惊叹:史景迁可真是一位标题党。且不提书中罗列的诸如“包衣”、“八旗”、“氏族”这类专业名词,也不提“佐领”、“织造”、“銮仪卫”等层出不穷的清朝官职,单提书中列举的大批原汁原味的奏折就可以令许多当代史书编著者叹为观止。纵观全书,几乎不见一句用引号引出来的人物对话,涉及人物沟通的地方,皆用奏折代替,这突出体现在康熙皇帝与曹寅、李煦之间的密折往来。甚至到了书籍的后面部分,这类奏折成为文字的主体,其内容的变化隐约体现了人物命运的转折。虽然奏折用的是古语,缺乏一定文言涵养的读者可能读得很累,并直接跳过,但我认为对于一个涉及中国历史人物的史学文本,文言古语的存在正是其严整性的重要体现。史景迁在这本书的前言写到;“重要的是,当我们在历史记载中读到曹寅是一个包衣、一个织造、一个巡盐御史时,这意味着什么?”他说到做到,因为这本书的切入点,或者说线索,就是曹寅这个人物,书里每个章节的设置都是围绕着曹寅的生命历程展开;但作者仅仅将曹寅作为一个引子,在这个人物背后,潜藏着清朝皇帝康熙的诸多不为人知的政治手段,及泱泱清王朝种种社会现象。这是史景迁为此书所选择的主旨和方向,为此,作者并不愿意花过多笔墨描写曹寅的家庭生活琐事、以及他与朋友的日常交际等等,即使有所提及,也必然与皇帝和王朝有所牵连。作者执意为我们展现康熙王朝的某些方面,言谈之及皆与政治有关,纵然引用了小说《红楼梦》,也是在“南巡”的背景下。再则,具体到每一个章节,除去最后两章,每章一般不以曹寅开头,而换之以清朝某种社会成分,譬如“八旗与包衣”“上等阶层”“两淮盐税”等等,这同样是作者为体现主旨而做出的安排。由此可见,虽然作者的切入点很小,但他的视野很大。史景迁眼光集中于时代,向我们阐明一个事实:这样的曹寅,不属于其他朝代,也不属于其他清朝皇帝,而是属于康熙王朝的,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某一类特殊的人——这一类人即使不是很出名,即使不是朝廷的中坚力量,却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的缩影。史景迁在书的前言第一句就说到:“这不是一部传记。”我没有写过传记,也没有做过专门的传记研究,因此不敢肯定这本书是不是传记。但正如前文所提,将历史人物传记写成小说或类似小说的不计其数。我认为,历史名人必有其主要行动,而一本好的传记就应该尽可能地将人物的主要历史面目展现出来,而不是千篇一律,全书读来竟不觉重点之所在。在这一方面,《曹寅与康熙》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因为它主要讨论的正是曹寅的包衣、密探身份——这是站在了历史的角度上。与此相似,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朱东润的《张居正大传》等也是很好的例本。两周以来,断断续续地终于将《曹寅与康熙》一书读完,虽然一开始读到那些杂七杂八的专业名词的时候颇感力不从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并因此而收获甚多。有些同学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读这类书没有什么用,作业只需到网上复制粘贴;对此,我也是一笑置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哪一类生活让你感到充实,那就不要顾虑太多。了解一个时代的不同面目,体会别样的编著体例,感受一个活生生的时代人物和认真的写作者,这本书确实做到了这些——对我而言,这就够了。
  •     一直以来都知道曹雪芹是满族,看了史景迁的《曹寅与康熙——一个皇室宠臣的生涯揭秘》,才知道了些更多的东西。曹家原本是汉人,后来在努尔哈赤年代成了满族的俘虏,成了当时俘虏他们的正白旗的包衣,也就是奴隶,实际上是家奴。当时多尔衮是正白旗的旗主;多尔衮死后,顺治皇帝把正白旗纳入自己掌管之下,从而形成了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所谓“上三旗”,曹家也就成了皇帝的家奴。康熙时代,清兵入关不久,天下尚不太平;皇帝必须派出亲信人员掌管天下钱粮织造。在明朝,宦官是大受皇帝信任的,所以派遣了大堆太监代表皇帝,象郑和、魏忠贤;清朝认为,重用宦官是明朝败亡的原因,所以不用宦官。当时的汉族对清朝还是口服心不服,满族人又少;早已归化满族,却又是汉人的包衣,同时又是皇帝的家奴,这些人成为皇帝可以重要的力量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康熙对自己的奴才——曹家处处重用,替自己大力小金库,还兼任密探。到了雍正,汉族大都归化了,包衣的地位被弱化;雍正本来也没有多少包衣,那个李卫大概就是少数的几个雍正时代的当红包衣了。曹家也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再看当代,有所谓的秘书现象,老领导的秘书往往能一帆风顺。究其原因,其实和宦官、包衣与皇帝的关系相类,那就是领导的信任,毫无保留的信任。当这种信任还得以维持的时候,就可以略优主动;当信任消失,黄花也成昨日。于是,和重要人物构建健康的信任关系,彻底的信任关系,成了一种方便之门。
  •     【上三期】各旗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由皇帝控制的所谓上三旗,和由亲王们控制的所谓下五旗。这些概念在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失势时出现,顺治帝接受多尔衮的正白旗并把它纳入自己控制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中。这种安排本是偶然的政治事件,却在后来通过清朝会典和《八旗通志》被制度化。甚至在1720S雍正打破各亲王对各旗的控制后依然实际存在。【纪念集】曹寅通过在父亲去世时编撰《楝亭图》获取了很高的声望,纳兰性德等诗人在上面写下纪念诗文。【织造】清政府在江宁,苏州,杭州设了三名织造。雍正朝之后,俸禄为一万两白银,和巡抚,布政司等省级大员一样。不同的是,织造没有固定品级,只有皇帝下令后才能上任,处于官僚体系之外。正如康熙1706年所写:三处织造,视同一体,须要和气,若有一人行事不端,两个人说他改过便罢,若不悛改,就会参他。【南巡】第一次难寻,康熙谨慎考虑了路线,避开了扬州,也没有到战斗同样激烈的杭州附近。他去了江宁,先派一个内阁大臣祭拜明太祖陵,后来又亲自去祭酒。江宁知府于成龙收到褒奖,同时他也是旗人。皇帝特别提到了他的汉语学习,说自己虽然八岁登基,但一直坚持阅读经典,每晚阅读《史记》到午夜。在江陵城外的句容县,他停下队列询问当地县官粮食收成,并敦促他爱民如子。然而他还是很谨慎,与满族将军一起住在江宁封闭的满洲城内,只是后来巡视中才冒险进入主城内的织造衙门。后来的南巡中,情况好了起来,百姓开始主动请求皇帝多留一天。第五次南巡的记录很少,可能是因为当时未来的雍正帝在场,后来修改了历史记录。南巡过程中皇帝可以与传教士进行非正式的见面,交换礼物,但同时,康熙还是对传教士抱有疑心,比如最后一次1707南巡,他仔细检查江宁的传教士有没有登记并接受票——一种答应遵照利玛窦惯例行事的证明书——拒绝者将被驱逐。【奎宁】1693康熙得了疟疾,传教士进献了奎宁,先让三个患了疟疾的人服用,然后是四位皇室成员,最后才是皇帝。很快痊愈后,康熙赏给传教士内宫附近一所大房子作为教堂。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其实我是想去看基情的……
  •     引人入胜~
  •     写作结构和思维过程,组织结构及文献管理
  •     算初步搞清楚了曹雪芹一家子的复杂关系。不想去分析曹家和贾家的关系,本就是小说,强硬的套上去没有意思
  •     各种关于红楼的文字片段回放。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一是明末清初那一批文人,包括看《皇帝与秀才》也觉得他们在历史上很有特点,二是包衣制度以及内务府的一套管理体系;三是不得不感叹清朝皇权的集中。
  •     一个外国佬居然能够摸清中国君主政治幽深委曲的机理要害,了不得,了不得。
  •     那些逸兴已被(社会史学家)埋没在日常当中,仿佛世上万人如一,并无灵魂。
  •     看这本书,可对李煦及曹寅与康熙的奏折往来内容缘由理解的更深一些。
  •     把融发小、亲随、家奴于一体的人派遣到权力掌控很弱的地方,以类似经济、文化“参赞”的身份为掩护代替明代宦官所扮演的密探、监军角色,还可以跳出国家财政体制的束缚为主子搜刮民脂民膏,一举而多得,原本是专制独裁政权的老把戏。
  •     美国汉学家英语写作,再翻译回中文来,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西方历史研究视角和笔法的问题,读着不是很顺畅,味道有点淡。注释里面倒有些好玩的东西。
  •     明白江宁织造是怎么回事了。鉴于是博士论文趣味性稍弱。
  •     君臣之间别样的真爱
  •     材料丰富,论述严谨,凸显出材料整合功夫。这种考据性写作的优点是从琐碎中得一整体,虽多少有笨功夫的嫌疑,却是挖掘性必需工作;缺点是因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又反过来自我破坏其完整性。此书时间跨度为“从身处满人兼并巩固时期的曹寅的曾祖开始,直到他孙子生活的乾隆时代为止。”
  •     大概囿于成书时只能查到有限资料,此书看起来苍白空洞,各章节联系不强也无法深入阐述,更无法体现史景迁迷人的讲故事技巧。
  •     写得像小说。
  •     个人觉得把这本当成红学著作来读不是很有意义。通过康熙与曹寅之间的私人交往,可以集中反映:包衣奴才制与满汉官员的政治平衡;织造衙门的运作;南巡的经费来源;两淮盐务的运作模式,以及士绅的范围讨论。其中盐务一章最有意思,余钱系统和官员的寻租暴露了传统官僚制的重要缺点,而这点又将在未来的对外贸易中体现出来。
  •     非常有趣的学术著作,注释和附录应该才是本体(虽然我只略略扫过)。不过我建议涉及的人可以更多一些,但也可能是涉及的人没留下什么值得说的史料。
  •     虽然是一篇学术性的博士论文,但是写得非常好,文字很吸引人,让人读得欲罢不能,不知道是作者的文笔还是红楼梦的魅力,让人痴迷……
  •     1、清晰可见处在各自位置上的代价和挣扎 2、同时多对对比让人物的为人处事更显彼此性情的迥异 君与臣 君与君 臣与臣 3、康熙与曹寅 大约是这套制度下最合拍的执行搭档了
  •     秘奏就是钱穆说的清朝统治的法术
  •     第一本总是差强人意吧。
  •     历史上的细节是有趣的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从这些里面才能发现现在的事务所承接的到底是什么,比如,现在人情世故的一些规则,跟那时候的都是一脉相承的。
  •     这是一本好书,史料翔实充足,令人钦佩,但可读性不强,相对于这本我更喜欢他说张岱的,另外非常讨厌其注释方式,大堆的参考文献垒在文后,pdf看起来实在是痛苦。
  •     学术性很浓的作品(>﹏<)
  •     从曹寅和康熙探寻包衣和内务府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到清代的财务制度,以小见大的典范。
  •     研究康熙和曹寅
  •     感觉算史氏写的还不错的一部,对了解清代包衣制度有帮助
  •     很喜欢史景迁写史的方式:将碎片流畅得讲述出来,看似小说,却大有史家「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态度,每章末尾的注和附录都很见功力。曹家材料很缺乏,史先生抓住了曹寅与康熙的奏折来往作为切入口,适时引用原文。细节处很下功夫,奏折制度的开始与规范和庄吉发老师所说一致,想来也是下了功夫的。这就是余秋雨远不能被称作是「大师」的地方。相比之前读过的《大汗之国》,更喜欢这一本。读史需要把握趋势,大时代要把握大时代的潮流,家族也有家族的轨迹。这并不是一本优秀的红学著作(其附录中对大观园位置等问题的讨论很浅,且明显被我国六十年代红学学者左右,不足为道),但它是一本优秀而有趣的历史书,对理解《红楼梦》也蛮有帮助。
  •     好书!史景迁治史态度严谨细致、句句均有来历,就算没有来历也绝不凭空臆测,通过种种资料做最合理的推测。通过这本书才明白曹雪芹的家族是以前多么显赫(1663-1728前后65年间,曹家三代做了五十七年江宁织造,康熙南巡六次,曹寅接驾四次)以及最终败落的原因。
  •     史景迁的PhD论文选这个题目的出发点大概是红楼吧。而几年之后他写《王氏之死》的出发点毫无疑问是聊斋。从书里看到的不仅是历史,还有文化功底,怎能不佩服呢。这本书大概可是史氏做历史的初心。由点及面以小见大,从曹寅窥康熙朝传统主义政治之一班。包衣的私人文化社交生活,织造的财政运作,盐务中的种种问题,秘奏制度在包衣官员中的萌生和发展,康熙对腐败的包容和对财政改革的排斥。曹家悲剧的必然性其实深埋在“官员命运完全系于皇帝个人恩宠”的绝对主义之中,而这种绝对主义在包衣身上又尤其明显。曹雪芹把故事加上那么多际遇机缘的巧合,固然让一切变得浪漫,但却也抹不掉大时代的痕迹。
  •     虽然很多结论有武断错误的地方,比如认为脂砚斋是曹雪芹的叔叔,但是史景迁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是真强
  •     接着再看看清宫御档
  •     史景迁侧面介绍了关于汉人包衣、江宁织造、两淮盐务等方面的知识,密折制度的发端,乃至财政方面的细节,但总体读来并不够有趣。
  •     目前看的史景迁最喜欢的一本。
  •     not bad
  •     这本书的史实太强大了。我有一个问题没有弄明白,曹寅当了巡盐史之后为什么会欠下个人的债务?
  •     不对胃
  •     看看第七章就可以了
  •     史景迁的毕业论文吧,可读性不怎么高。
  •     其实是副标题让我坚持一直读完这本书 本来想找到副标题即曹雪芹祖父作为皇室宠的揭秘 却没找到 也许是最近心不静 没读进去的缘故
  •     史景迁的博士论文,大神就是厉害,博士论文都这么厉害。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曹寅这位包衣也就是皇帝的私人奴才,在织造这个职位如何为皇上收钱,如何自己敛钱,并当个密探通风报信,作者通过种种史实,细节,介绍了康熙如何宠幸曹寅。而康熙死后,一切都不一样了。
  •     曹寅,你就是块抹布!
  •     博士论文,正经学术气
  •     大量使用原始资料,重新建构出一个作为织造的曹寅的方方面面,颇具功力。明清以来中国的资本始终未能获得自由,基本都依附于官僚,这大概也是没能发展出资本主义的一个原因。另外,不论功臣还是功狗,养肥了都是会被主人宰的,这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哲学,至今验之信然
  •     學術論文小說化,史景遷漢學研究的國際視野。還讀過《王氏之死》。
  •     还可以吧
  •     读不下去
  •     史景迁真的不是个红学家嘛!在张岱的浮华与苍凉和王氏之死中,已经见识了他驾驭史料的能力,文学化的写法,更增添了可读性。
  •     如果写成康熙和曹雪芹的爷爷也许会有更多人看。一边看一边敬佩,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方无半句空。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到。感觉做不到。
  •     谁攻谁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