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宗教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300042589
作者:方立天
页数:1269页

作者简介

中国佛教哲学反映了中国佛教学者对宇宙人生和修持实践的看法与主张。本书从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脉络来解读、诠释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并采用问题解析体来展现中国佛教哲学的内容。全书通过总论、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五编的专题论述,阐明中国佛教哲学问题的滥觞、论辩、演变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显示其间不同观点之间的互动进程,进而总结其哲学思维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

书籍目录

上卷 第一编 总论  小引  第一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形成  第二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的思想体系 第二编 人生论  小引  第四章 中国佛教的因果报应论  第五章 中国佛教的神不灭论  第六章 中国佛教涅*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第七章 中国佛教对于“佛” 的涵义转化与拓展  第八章 中国佛教净土观念的类别与转型 第三编 心性论  小引  第九章 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第十章 中国佛教心性论哲学范畴网络  第十一章 南北朝时代佛教三大心性论思潮  第十二章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第十三章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圆明说  第十四章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在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十六章 慧能《坛经》的性净自悟说  第十七章 荷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第十八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第十九章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第二十章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  第二十一章 儒、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第二十二章 道、佛心性思想的互动  余论一 心性论:中印佛教思想的重点同异点  余论二 心性论:儒、道、佛三教哲学的主要契合点 下卷 第四编 宇宙论 第五编 实践论 结语 征引与参考书目 主要人名索引 后记

编辑推荐

  “佛教的哲学”是一个非常后起的概念,但佛教思惟无疑是作为宗教的佛教进入人类的精神生活领域的结果。方立天教授的这本《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卷)》描述了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佛教精神生活内容,勾勒了中国佛教哲学体系,是作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以及一份期待先进文化产生的热情。

内容概要

方立天,1933年生,浙江永康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1984年经国务院特批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长。历任中国宗教学会副

媒体关注与评论

绪论一、对象与任务    关于佛教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历史上有两次名人的重要对话与议论,值得我们重视。    史载,北宋著名士大夫张方平(1007—1091)与当时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1021—1086)曾有一段对话:世传王荆公尝问张文定公曰:“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亚圣后绝无人,何也?”文定公曰:“岂无,只有过孔子上者。”公曰:“谁?”文定曰:“江西马大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门是也。”公暂闻,意不甚解,乃问曰:“何谓也?”文定曰:“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耳。”荆公欣然叹服。其后说与张天觉,天觉抚几叹赏曰:“达人之论也。”遂记于案间。    张方平把马祖道一等禅师视为超过孔子的人,这种评论虽有欠公允,但却是对唐五代年问理论思想界儒衰释盛的一个重要评论,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大约在上述对话九百年后,当代史学家陈寅恪(1890一1969)与比较文学专家吴宓也有一段纵论中、西、印文化的谈话。据吴宓追忆,陈氏谓:汉晋以还,佛教输入,而以唐为盛。唐之文治武功,交通西域,佛教流布,实为世界文明史上,大可研究者。佛教于性之理之学meta-pltlysics,独有深造,足救中国之缺失,而为常人所欢迎。惟其中之规律,多不合于中国之风俗习惯,如祀祖、娶妻等,故昌黎等攻辟之。然辟之而另无以济其乏,则终难遇之,于是佛教大盛。宋儒若程若朱,皆深通佛教者,既喜其义理之高见详尽,足以救中国之缺失,而又忧其用夷复夏也。乃求得而两全之法,避其名而居其实,取其珠而还其椟。采佛理之精粹以之注解四书五经,名为阐明古 学,实则吸取异教。声言尊孔辟佛,实则佛之义理,已浸渍濡染。与儒教之传宗,合而为一。此先儒爱国济世之苦心,至可尊敬而曲谅之者也。故佛教实有功于中国甚大。……自得佛教之裨助,而中国之学问,立时增长元气,别开生面。陈氏这一段话,论述了佛教在中国流传的原因、佛教在理论思维上的优长,以及佛教对程朱理学深刻而重大的影响。在陈氏看来,宋明理学的创立及其成就,实应归功于对佛学精粹义理的主动吸纳,或者说,佛教对中国哲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促进了宋明理学的产生与传衍。这种看法在陈氏为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所作的审查报告中说得更为明确:“佛教经典言:‘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而已。”陈氏的这一论断,通过对“一大事因缘”的新解,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中国佛教哲学与宋明理学的因缘关系,及中国佛教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上述两段史料中有关中国佛教在中国历史上重要性的具体估价,人们可能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中国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之重要是毫无疑问、毋庸置疑的。上述两段对话所论及的是禅门杰出人物的精英佛教和阐述佛教义理的经典佛教。本书研究和论述的对象就是中国佛教精英人物和经典佛教的哲学思想,就是中国佛教学者提出或阐发的富有哲学性和思想性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观点、方法及问题等。笔者认为,佛教有不同类型,如精英佛教与大众佛教、经典佛教与民俗佛教,其间有着很大的差异。由于大众佛教受精英佛教的支配,民俗佛教受经典佛教的主导,因此对精英佛教和经典佛教的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是极为重要的,同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和体察大众佛教和民俗佛教的信仰观念与实践活动的思想实质。     ……

章节摘录

书摘                                第五节  心性哲学的合流    自唐代中叶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开始向后期转变。从五代至近代一千多年历史的总体来看,统治阶级着重提倡的是儒学,对于佛、道两教则时而扶植时而限制。经过对三教的长期比较和深刻反思,新儒学——理学被确定为社会正统的主导意识形态。理学家们吸取佛教的心性理论,援佛人儒,更加内倾于心性的探求与修养,着意建构一种新型的主体人格理想,以适应维护社会纲常秩序的需要。    五代是中国佛教由盛变衰的转折期,其后直至近代是佛教的延续期。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引起了佛教宗风、学风的历史性转变。在佛教内部,由繁芜转入简易,由义理与修持并重转为侧重修持,由分歧、争辩趋于融会、调和。在佛教的外部关系上,则更自觉、全面地融摄儒、道。在这种学风的推动下,佛教理论的兴奋点越来越集中于阐述心性问题,并归结为与儒、道合一的心性论。佛教学者在所谓“不昧本心”的共同思想基础上,阐扬儒、道、佛“三家一道”的理论,把佛教与儒、道合一的心性论以及三教合一论推衍到极致,从而确立与儒、道合流的佛教道德精神境界论,这成为五代以来佛教哲学思想的中心论题。    五代以来的佛教哲学思想,比较重要的是:    (1)文字禅与看话禅。禅宗思想在宋代的重要发展表现为出现文字禅与看话禅。在禅教一致思想和文人学士的影响下,宋代禅师走上从文字上追求禅意的路子。禅师们既要用文字解说禅意,又要避免直截了当地道破语中真意,于是创造了所谓“绕路说禅”的方法,即竭力在文字语言技巧上下工夫来解说禅法,这就是文字禅。看话禅是把祖师语录中的某些语句作为“话头,题目)来参究,以求真解。这是矫正文字禅只从文字中求理解的方法,倾向于自发地产生觉悟的非理性主义。当时还有一种反对看话禅的默照禅,主张静坐看心,求得心地的解脱。    (2)两种“观心”法门的对立。宋代天台宗分裂为山家和山外两派,其原因主要是在“观心”问题上的理论分歧所致。山外派受华严宗的影响,认为事物的实相就是真心,观照实相就是观心,是真观心;离开实相去观心,是妄观心,是不对的。山家派则认为,观心是把所要观的道理集中到心上来观,也就是以无明妄心为对象,来观照佛教妙理,即主张妄心观。两派笔战不休,波澜起伏,后来山家派影响超过了山外派,成了天台的正宗。    (3)三教同心说。儒、道、佛三教合一说流行甚久,并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说法。大约在唐代以前,多是从所谓不同功能的角度,即儒治世、道治身、佛治心来立论的,或是从培养理想人格——成圣、成仙、成佛可以相通来立论的。唐代以来,儒、道、佛三家各自为了重建新的理论,在心性学说上的交流、交融日益增多。宋、明时代,佛教学者不仅重视与《周易》、《老子》、《庄子》三玄的融通,而且特别注意与论及心性问题的《中庸》、《大学》等“四书”的沟通。他们还进一步在同心的基础上统一了儒、道、佛三教,真可说:    学儒而能得孔氏之心,学佛而能得释氏之心,学老而能得老氏之心,……且儒也、释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实也。实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与言三家一道也。而有不同者,名也,非心也。如上所言,儒、道、佛三家所不同的是名称,相同的是心,是本心。心是成就儒、佛、道理想的共同根据,三家都以“不昧本心”为宗旨,以“直指本心”为同道。由此看来,所谓三教合一的“一”就是指“本心”。把三教最后归结为本心的同一,的确是从根本卜调和了三教,真可谓消除了三教的实质性差异。    (4)唯识新论。由于一批散失了的唯识学典籍重见于世的推动,以及将佛学与自然科学相比附思潮的影响,唯识学在近代得到复兴,并成为一代佛教学者和研究者探研与争论的热点。欧阳渐把大乘有宗的唯识和法相加以区别,得到章太炎的赞赏,却受到太虚法师的批评。章太炎作自视“一字千金”的《齐物论释》,以唯识释齐物,以齐物明唯识,遭到了熊十力的批评。熊氏提出“新唯识论”,援儒人释,又受到欧阳渐等人的否定。太虚也欲建与熊氏不同的“新唯识论”,以调和唯识学与现代科学理论。十分有趣的是,谭嗣同竟论定儒家典籍《大学》是“唯识之宗”,把唯识学的八识与《大学》的致知、诚意、修身、正心等一套主张比附融合,成为沟通儒、佛的典型论述。                                          小  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就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得出以下一些看法:    (1)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形成、鼎盛和衰落三大阶段,凸现出一种博大的哲学体系由低潮到高潮再退潮的普遍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宗教哲学在古代中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所经历的曲折道路。    (2)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决定于深刻、多元的内在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的文化环境和价值取向决定了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构造原则、发展方向、民族风貌和时代特色。中国佛教哲学思想无疑是中国佛教学者经过长时期消化,真正把握印度佛教的基本精神之后的巨大创造,但其所以能够超越外来的佛教,重构哲学思想,创造出中国化的宗教哲学理论,其内驱力则在于中国历史的需要,其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土壤。    (3)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主旋律和真精神,在于成就人生最高的价值理想。印度佛教哲学的基调是宣传一切皆空,否定存在(包括个人生命在内)的客观性、真实性。这种思想与中国固有哲学的基调——承认存在的客观性、真实性是旨趣迥异的。天台、华严和禅诸宗的大师们,自觉地吸取了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运用圆融的思想方法,把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统一起来,强调理想寓于现实之中,主张回归现实,从现实中实现理想;也就是立足现实,消解对立,超越现实,成就理想。这也正是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发展轨迹。    (4)要成就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关键在于认识、重塑和完善主体世界,也就是认识、改造和提升人心、人心的本质(本性)。这样,心性论就日益成为中国佛教哲学思想的重心。在中国佛教史上,先后展开争论的重大理论问题大体是因果报应之辩、神灭神不灭之争、佛性问题的纷争、真心说与妄心说的对峙、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对立,最后统一为主张与儒、道两家同一本心的三教心性合一论。这基本上是围绕心性问题而展开的。    (5)中国佛教心性论是阐述心的本性(自性)的理论,它的重心不是沦述心的本性是净还是染的心理和生理问题,而是阐明成佛的可能性和开悟人心的理论根据。因此。天台、华严和禅诸宗都重视“观心”、“见性”,或观真心,或观妄心,或明本心,复本性,尽管法门不一,但贯穿其间的共同点是较多直接的感悟,也就是直觉方法。可以说,富有理智的直觉思维是中国佛教在心性论基础上构筑主体理想价值世界的基本方法。    ……

图书封面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看了一大半,最近忙,这本书要搁一段时间了,先把这一段时间的想法记录下,免得忘却了。记得原来看过方立天的一本小册子《佛教哲学》,前言回忆起张申府老师当年的教诲,说张老爷子当年耳提面命道,学佛教一定要钻进去。后来方老爷子钻了进去,做到了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但没有钻出来,斯诚为可惜矣。牟宗三说过做学问要把吾人的生命和问题连起来,要入乎其内,需要做到两句话:第一句,要有存在的呼应;第二句,要有相应的生命性情。我是深为赞同的。方老爷子的书看了一大半,只看到两个清晰的点:一是中国人是有智慧的;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受到儒家和道家的影响,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哲学。书中的很多内容都向这两个点靠,之后再把内容拆分到人生论、心性论、宇宙论和实践论的一个个小匣子里,封装了起来。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单个章节片断,的确是言之凿凿,立论得当,引证充分,论证翔实,有很多闪光点;但是整本书有浓重的拉郎配的味道,斧凿痕迹太重。为了做课题突出有中国特色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却割裂了佛教哲学的纵贯的内在肌理,看不到入乎其内的生命进路,存在呼应。正应了一句话:语言道断。相反我很喜欢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里关于佛教的那部分,虽然只有六章,十万字,却是脉络清晰:从缘起性空到真俗二谛,到“依他起性,遍计执性,圆成实性”的三性,到“空、假、中”的中道义,到“一心开二门”,到作用层和实有层的区别,到分别说和非分别说的联系,到圆教,最后归为圆善,德福不二。环环相扣,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味道。方老爷子说中国佛教是有中国特色的,反驳牟先生关于佛教本不分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的论点。牟先生的本意应该是说:佛教在印度昌盛时,不管是中观龙树的空宗,还是瑜伽行派的有宗都已经发展了完整的理论框架,但是由于两宗自身在佛教义理中存在硬伤,所以佛教的继续发展是题中应有之义。佛教在印度式微后,这个本应当继续发展的趋势中断了。后来佛教义理在中国延续发展,依据的同样是空宗和有宗的佛教典籍,由阿赖耶识发展成为一心开二门,从如来藏自性清静心生出“无漏清静法”和“有漏染污法”,之后判教,再之后圆教,最终归于圆善。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发生的过程,既然佛教的义理是相通的,而且它的发展也是必然的,所以从印度佛教的式微到中国佛教承继正朔,是一个自然生成的过程,这是一脉相承的。印度佛教和中国佛教只能是一个脉络的两个阶段,而不能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如果硬要这样说,那是忽略了佛教发展的生命进路。看到方老爷子的参考书目和后记,不得不扼腕叹息。这本书历时十五年,参考了五千万字的文字史料,没有达到应有的极致高度,是一件憾事。现在急功近利的人们,谁还会花费15年时间,阅读五千万字去写一本书呢?应是少之又少了。老爷子呕心沥血的哲学巨著写成了记事体的训诂文字,真是萧瑟啊!一句话做个结语吧: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2016年后半年我开始渴望佛给我智慧的启迪,刚开学捧起了这本书。
  •     系统性介绍中国佛教演变及哲学思想的生成。
  •     我本人是外国留学生,因朋友介绍而买和读过这部书,我觉得这部书挺好的。我也希望回国后,就把这部书翻译过来,让大家在国外更了解中国佛教的哲学。
  •     可以之为资料大纲。
  •     非常好的书,值得细读,启迪很多,清晰了很多模糊的概念.
  •     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是瘸子,宗教没有科学是瞎子。”
  •     此书印刷和纸张都不错。但方先生的书创意不多,读来觉得肤浅平庸。
  •     最精彩的是心性论和宇宙论部分
  •     对于有志了解佛学的,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入门。就是一些佛学历史及概念需要去买本了解。。或者借助
  •     是大著作呀!别人赞得不得了(包括任继愈老先生).我看了也觉得好,不过得有点耐心,大部头呀!但看下去会觉得有趣的.
  •     高中的时候看过一半,啥也没看懂……算不算看过呢?
  •     感觉不错,纸张、字体、排版、印刷什么的都挺好!
  •     方老人不错,书也不错。倘有机会回母校,还应看看他老人家。
  •     看了一个学期,续借了两次也才看完上册,好难懂啊!
  •     幸苦了,先生
  •     书是正版的,比书店便宜很多。所以很划算奥。卓越的书店很好!
  •     这类学者著作的佛学书远比那些宗教徒神神道道的东西要好多了
  •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20日捐赠
  •     很有启发意义
  •     全面系统,深入浅出。
  •     分析细致、严密,可见方老对史料的熟稔和佛教派别、本土文化知识的广博。
  •     挺好的。容易懂
  •     尚未读,不过我已看过了方教授的佛教哲学及禅宗概要,很好很喜欢才决定订这套书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