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欲与文明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与流派 > 爱欲与文明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
ISBN:9787532737628
作者:(美)赫伯特·马尔库塞
页数:213页

作者简介

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誉为“新左派哲学家”。本书是其主要著作之一,声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补充”马克思主义。
西方今天文明已发展到极点,然而文明进步的加速也伴随着不自由的加剧。集中营、大屠杀、世界大战和核武器都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人对人最有效的统治和摧残恰恰发生在人类的物质和精神成就高度发达到仿佛能建立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的时刻。可见,高度文明的昂贵代价是人的不自由和对生命本能、对自我升华了的性欲--爱欲的压抑。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书籍目录

1966年政治序言
第一版序言
1961年标准版序言
导言
第一篇 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
第一章 精神分析的暗流
第二章 被压抑个体的起源(个体发生)
第三章 压抑性文明的起源(属系发生)
第四章 文明的辩证法
第五章 哲学的插曲
第二篇
第六章 存在现实原则的历史局限
第七章 幻想与乌托邦
第八章 俄耳浦斯和那喀索斯形象
第九章 审美方面性欲转变为爱欲
第十章 爱欲与死欲
附录 对新弗洛伊德修正主义的批判

内容概要

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1898――1979),哲学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对佛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究》、《单向度的人》、《理性与革命》、《批判哲学研究》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图书封面


 爱欲与文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我就不明白明明用简单点的话便可以解释清楚的理论为什么一定要将它写得那么晦涩难懂。瞧瞧人家弗洛伊德,总是用说话的方式写出自己的理论,而且在论证自己的理论时层层递进,论证有力。这本书融合的东西太多了,马尔库塞想要说明的东西其实不多,无非是爱欲在文明世界的地位和作用,只不过他将此置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几乎在每个角度都会引用不同的哲学家的论点。说白了,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尔库塞其实就是想要证明弗洛伊德站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准上评判爱欲和文明是错误的,错误在哪?这就是每个章节的中心思想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反正马尔库塞写作的语言方式不能理解,这又不是在赫拉克利特的时代了,玩深沉干嘛。
  •     沿着马尔库塞的这条道路走下去,必然走向人类文明的反面,这种理想主义的、绝望而激进的、非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完全违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原则和实践观点,只能作为一种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来看待,不能作为世界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绝不是指人类的肉体欲望,人性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性,是人保持人的本质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否认超越历史发展水平的抽象人性的存在,更进一步提出人类发展的源泉是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类历史的过程是自在物向为我物转化的过程;而肉体欲望是一种被动适应客观世界的体现。人类要有未来只能靠前进,不能靠倒退。法兰克福学派没有坚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转而向非理性主义寻找出路,其理论和实践注定是失败的。
  •     从诉诸没的本体论到诉诸想象的认识论到诉诸纯碎审美形式的革命论,这是对于美的认识的不同思考。关于本体论。柏拉图在其《会饮篇》中说,爱情的目的是在美中孕育和生殖,美就是主宰生育的定命神和送子娘娘。弗洛伊德提出了泛性论,他认为凡事引起机体愉快的东西都可以称作性,所以爱欲就是人的生物本能的审美化。但是,审美获得的快感并不仅仅是由性带来的快感形成的,因为美的四个契机之一便是“无利害的愉快感”(康德)爱欲进入本体论,意味着把自由和美引入了本体论。爱欲,实际上就是人的本能冲动,以美的形式表现自由满足。所以泛性论者认为,“存在本质上是奋求愉快”,而愉快在搞基文明人中最高级人中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审美快感(甚至真正人的性爱也应该带有审美意味),因此生命本能的冲动就注定要以没的形式显现出来。所以,产生了新本体论,以愉快为目的,以美为表现。而自由的最终形式就是无焦虑的生活。怎么做呢?马尔库塞认为,当前的危机在于遵从愉快原则的自我已被现实原则肢解,思想的主观已经进入现实原则的领域,它已经被操纵,不由自主的去符合现实原则的压制的要求。所以,唯有想象的高级产品——艺术,能够摆脱这个主流而奔向自由的海洋。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具有革命性。首先,艺术可以通过梦想而创造一个符合人本质的存在,这样一个虚构的伊甸园就已经可以唤起人类对美好事物和幸福世界的向往,他与丑恶现实的强烈对比可以唤起革命的愿望,从而变成现实的革命政治力量。而且,艺术向现存制度决定什么是真实的垄断权威挑战,他通过创造一个虚构的因而比现实本身更加真实的世界。值得一提的是,想象的真实论述,黑格尔认为失去了展开的必然性的现存并不是现实而只是一种存留,在本质上,现存已经失去了现实的性质;弗洛伊德对于人类趋于回复童年情景的倾向的关注。最后,艺术的政治潜能能够表现在他所具有的纯粹审美形式中,这些形式赋予艺术不服从现实的特权,文艺作品仍然要诉诸艺术结构,明确表示他们同现实的距离。马尔库塞为何诉诸于艺术革命,因为他相信艺术有超越的功能。犹豫遵循没的形式,艺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自动的同现存社会关系对立,艺术自动的对抗这些关系又超越他们,因此艺术颠覆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及普通经验,比如,从青少年亚文化中诞生的摇滚乐,就具有前卫性。摇滚乐天生就有一种反叛的姿态,这种反叛一开始是没有理由的愤怒,他们只是表达,只是宣泄,直到后来才给作品加入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自我意识,人格独立,与其他艺术场域断裂之必要)不仅如此,美学的形式,作为自由的标志,既是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种存在方式,是一种客观性。艺术的超越所赖以实现的方法是想象和虚构,所以,马尔库塞反对实证哲学。“美学的改造是一种想象,它必须是一种想象,还有什么能够把尚未存在的东西唤起而成为感性的存在呢?”当然,艺术自己还有激进的性质,他对于现实现存的控诉,以及它所唤起的解放的美的意向,正式基于艺术对现存现实社会决定的超越。最后,马尔库塞提出了艺术理性,通知的合理性已经使得科学的理性和艺术的理性相分离,或许它通过把艺术纳入通知领域而歪曲艺术理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从弗洛伊德的理论出发重新解释了感性的作用,同时批判西方传统理性主义以来的缺陷,马尔库塞力图使感性与理性相互过渡。显然关节点就落在了美学与审美活动上。法兰克福学派总是赋予美学以重任,大概是出于浪漫主义的特征,他们重视康德美学--一方面也是时代背景使然。但我对审美想象力与判断力能否担起此重任表示怀疑。另外弗洛姆的话引起我的注意:“男人几乎总是感到他的性行为由于对女人的尊敬而受到阻碍。因此知识在他面临较低级的性对象时才发挥他充分的性能力...”我始终是认为精神恋爱是至高的,面对自己真正喜欢的人不会有多少性冲动。
  •     心塞
  •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学派。弗洛伊德的思想被他一解释,我的脑袋顿时又凌乱了。翻滚吧,浆糊!
  •     读完这本总算感觉是入门了...
  •     最后那个附录,对后弗洛伊德时代心理学家的批判,近乎于母鸡干嚎,作为一个心理学半吊子的西马愤青,马尔库塞失去理智了……
  •     之前看精神分析的入门读物,完全体会不到居然可以这样让人毛骨悚然。
  •     睡前读物 看两行 就很困
  •     建议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有一定了解的同学看,否则真的很枯燥晦涩的说
  •     稀里糊涂读完,聊胜于无。
  •     但不推崇
  •     真真是每看必睡,,,,此等书非我等肤浅之人能看得懂的
  •     eros用单薄的性本能来概括是个大误解
  •     坑爹。读都读逑不懂。做尼玛什么报告。
  •     其实,我觉得佛洛依德一直偏扯淡。
  •     好多好多疑惑:1.本能是什么,死亡本能又是什么2.为什么爱欲是产生文明的主要因素3.性欲与爱欲的明确界限。
  •     人们在其商品中认出自己,在他们的汽车、高保真音响和错层式住宅、厨房设备中找到自己的灵魂。 过去决定着现在,因为人类还没有掌握自己的历史。
  •     引用太多。
  •     又是一场人文主义迷梦啊 非压抑性社会原则?听起来很美味的样子
  •     爱欲受阻,猝!
  •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现在想起的主题只有文明对人类的桎梏,毕竟有得有失吗。轻易的获得了可以长时间的生存状态,当然要失去一些东西。
  •     不是写得不好,是我读不下去。
  •     他说不要忘却苦难,正视,有一阵看到这些就联想到苦谛什么的。
  •     放棄現有文明究竟能帶來什麼?對這個問題回答的模糊,似乎既是馬爾庫塞受到追捧的原因,也是他最無力的部分。
  •     速读
  •     从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中的无意识包含的生命本能与死亡本能中生命本能对应的爱欲出发,说明现代文明中人受压抑的情况,同时结合马克思关于人解放的思想提出其实是爱欲的解放。而解放爱欲的关键就是解放劳动,因此在延伸弗洛伊德的爱欲的同时,结合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来说明对于文明中被压抑的爱欲的可能,以及非压抑性文明的建立。可读性非常强的小册子,厉害!
  •     一本正经地,胡扯八道。
  •     马尔库塞从弗洛伊德的学说中突出并发展了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之冲突的主线,并提出了操作原则以及额外压抑这两个概念作为补充,将西方文明的发展史判定为操作原则对个体完整幸福的戕害。同时,他认为想象保存一种前文明下自由与幸福合一的完整状态,因此想象具有反抗操作原则及其执行机构的作用,而文学艺术则以自在的手段表现出想象的诉求并试图推翻额外压抑及额外压抑的再生产过程及统治机构维持统治的虚假自由。其艺术的具体形象即俄尔普斯和那喀索斯是消遣和工作,理性和自然统一的象征。而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则可以将人的苦役降低到最低限度因而为一种消遣的,无压抑社会的出现提供了可能。而要达至次社会,则唯有通过爱欲(肉欲-性欲-爱欲)的方式释放力比多,将力比多的破坏性释放转变为于社会有利于个人幸福统一的工作中去。
  •     喜欢
  •     对工作和自由的看法确实能深有体会。
  •     不明觉厉
  •     不咋地
  •     人的本能需要的自由满足与文明社会是相抵触的,因为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克制和延迟这种满足。
  •     其实无感 但写了4000字的读书笔记 我想我只是喜欢神话学的考察
  •     弗洛伊德,没得说,得深读。
  •     弗洛伊德入门作品/文明存在本身即压抑人欲望本能
  •     比弗洛伊德本人的著作好读。。。比单向度的人好读
  •     许多细节还需要再读……
  •     “人可以无忧无虑地死去,只要他们知道,他们所爱的东西没有遭受痛苦和被人忘却。”读到最后我泪崩了
  •     可以帮你更好的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技术的进步本来可以使人类从异化的劳动中解放,但是发达的工业社会却使人类面临了更加严重的异化,其实马尔库塞的解决办法不知道是否是实际可行的,法兰克福学派总是希望用“高雅”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问题·········
  •     左派大作,作者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提出要解放人的爱欲,释放人的被压抑,并以此作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完善.
  •     : B84-065/7120
  •     看不懂。启发在于文明社会对于性欲的压抑,通过劳动而异化人,性欲升华为爱欲,与死亡本能相联系。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之间存在着冲突。我不知道,我的爱欲膨胀时我的惫懒告诉我,啊活着吧多想他妈的这一刻永恒啊。
  •     以为和阿多诺一类结果很朋克(不是针对一页里印了十几个性欲/爱欲这点)。二手弗洛伊德和席勒,感觉都是顺着我说的啊尤其九和十章,被审美消遣所归化,还有与爱类比出的欲望...完全没注意怎么论证的因为都是体验共鸣。
  •     有点费脑子
  •     但那篇修正主义者们你们都死一边去你们根本不懂弗洛伊德有多深刻我才懂的附录实在是
  •     读完后看不懂自己的读书笔记。:0
  •      本书开创性的将爱欲与性欲区分开来,将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进一步细化发展并完善。不过,此书的确艰涩难读。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读起来真的是如同爵蜡。
  •     一直没有看明白这种怪异的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结合体,前半段不过是在复述弗洛伊德说过的东西,后半段简直是天方夜谭,什么?超越现实原则?让性欲解除压抑之后就能带来爱欲?这是哪门子推理啊
  •     文明就是压制与奴役,通过建立劳动系统,转移和削弱力比多,使人全面屈从于工作,而内心的爱欲不再自由,社会把不属于人的强加于人,把欲望和被迫的需求纳入资本体系,正如福柯所言,人不得不通过谵妄或疯癫来表露我们深处的焦虑和不满,本能不自觉地与现实对抗。而所谓后期的人格,不过是为了适应文明的需要形成的被扭曲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被迫与现实达成的妥协,现代文明中,纯粹的爱已不存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