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悲喜人生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8月
ISBN:9787201056432
作者:叔本华
页数:234 页页

作者简介

《悲喜人生》由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范进等译。春译文文风平易晓畅,准确考究,为不可多得之与先哲叔本华相匹配的中文翻译版本。
《悲喜人生》:叔本华论说文集
他(叔本华)完全确信自己的天赋,觉得如果把这一事实隐藏起来,不告诉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不大诚实的做法。因此,他把自己的课程安排在黑格尔授课的同时进行。
   ——[英]贝特兰·罗素
即使最忠实的追随者也不要在原地踏实,成为叔本华的信徒即使在本世纪也未必是一个时代错误。
   ——[德]瓦·阿本德洛斯

书籍目录

前言:否极泰来的悲喜人生  01 幸福的三个来源  02 谁更善于理财  03 论名誉  04 论傲慢  05 论荣誉  06 论名声  07 源于痛苦的自由  08 论心灵的宁静  09 论幻想  10 人生诸阶段  11 论观相术  12 论意志和理智的平衡  13 论作者  14 论风格  15 论学者与思想家  16 论嫉妒的沉默  17 论天才  18 论痛苦  19 论生之空无  20 论自杀  21 论教育  22 论女人  23 寓言读解  24 论胆量与贪婪  25 人生是一场化装舞会  26 论性格的善恶根源  27 论天才与美德叔本华年表

编辑推荐

  “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叔本华的这一论断在遭冷遇多年后终于成为最时髦的哲学理论。他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也成为汗牛充栋的哲学巨著的源泉与根据。叔本华无疑是有史以来最悲观的哲学家之一,但他的著作中还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一些喜剧的东西。他以特殊的表述技巧和语言艺术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打动着有教养的人们的心灵。  他(叔本华)完全确信自己的天赋,觉得如果把这一事实隐藏起来,不告诉那些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就是不大诚实的做法。因此,他把自己的课程安排在黑格尔授课的同时进行。  ——[英]贝特兰·罗素  即使最忠实的追随者也不要在原地踏实,成为叔本华的信徒即使在本世纪也未必是一个时代错误。  ——[德]瓦·阿本德洛斯

内容概要

阿瑟·叔本华(1788-1860),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称:“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

图书封面


 悲喜人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段<论观相术>出自叔本华的《悲喜人生》。我前后细看了两次,再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在电脑前敲打出来的。五千多个字不多也不算少,但它绝对值得我这样做。我希望并怂恿,我关心的每一个人,都能花点时间看看这段原稿。论观相术,实际上是相由心生的诠释,或者说,它等于直白地说以貌取人是个褒义词。但它并非倡导人人都做观相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观相家,而是促使读者通过阅读之后,懂得由内提升自己的必要以及从外貌解读一个人的可能。它的根据是“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思想和欲望,那么岁月的磨砺就会在相貌上留下诸种痕迹,可以说,由于人的脸上不断地重复表达其思想和欲望的动作,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性格就会在脸上刻下明显的皱纹和斑点。”它的使用原则是对于完全一无所知的陌生人的第一印象。我不是一个完全迷信于书本权威的人,但是,联想生活的点滴,叔本华的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而自己也曾经经惨痛地经历过他的这段论述——“谚语说‘日久见人心’,其实还不如说‘时日愈久愈益受骗’。直到后来某人的恶劣品行暴露无遗,我们最初的判断终被得到证实。”这些是我读后的感觉。评论写得再细,也不能代替每位读者对原文的解读,之所以班门弄斧,只是想说服你能耐心看下面的原稿。但愿我做到了。而你读完之后不觉得浪费了时间。——————————————原稿部分—————————————论观相术——叔本华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我们立论的基础就在于此,而这个根据是十分充分的,所以我们由此所作的推论应是正确稳妥的。我们可以拿这一件事实来作说明:人们总是怀有浓厚的兴趣观看那些大善大恶之人,抑或成就非凡事业之人,如若没有见到这样的人,甚至对于他们的事迹即使道听途说也是好的。所以人们总是来到这些场所,在那里他们盼望着能见到使他们感到愉悦的人。特别在英国,人们正在努力致力于制作精美夺目的名人画像的印刷技术;画家和雕塑家也不失时机地为名人作画竖碑,建立雕像,以供人们瞻仰;最后,摄影术也因此投入这一行列,名人的照片因而最充分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而且,这样一件事实也可以作为例证:在个人的生活里,人们偶尔遇到一个人,便会对他的相貌作一番评价,试图从外部特征悄悄地判断他们的才智和道德品格。如果像某些愚蠢的家伙所想象的那样,认为人的外表无足轻重,灵魂和肉体完全是两码事,灵魂和肉体的关系就像一个人和他的衣服的关系一样,那么观相术便是一桩毫无意义的事件了。然而,人的相貌有如象形文字,当然,这种象形文字是可以破译的,而且,这种象形文字的字母表我们已经掌握得相当完备了。事实上,人的相貌比他的嘴还能告诉我们更多丰富有趣的事情,她的相貌概括了他所要说的一切,记录了他的思想和努力。甚至,语言只能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思想,而相貌则传达了自然本身的思想,因此,所有的人虽然并不值得我们与之交谈,但都值得我们去观察。作为自然的单一思想,如若我们去观察所有的个体,便会产生更大的美,因为那是更高级更一般的自然概念,是一种自然的思想。美所以如此迷人就在于此,美是自然的基本思想,而个体则只是附属的思想,只是一种必然的结果。人们私下里总是坚持以貌取人的原则,这一原则无疑正确,只是应用起来存在着困难,应用这一原则的能力,部分属于天生,部分来自经验,谁也不能说在这方面驾轻就熟,几时阅历极深老于世故之人夜难免出差错。尽管如此,无论费加罗会说些什么,相貌不可能欺骗我们,如果我们读到了一些在相貌中原本所没有的内容,那是我们自己骗了自己。对人的相貌加以解释无疑是一门极其艰深而高超的艺术,我们绝不可能抽象地了解观相术的原则。要成功地观看一个人的相貌,首要的条件是保持纯粹客观的观点,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因为,几时带有任何轻微的主观色彩,无论是厌恶还是偏爱,或者夹杂着恐怖或希望的因素,甚至即使是我们自己对于观察对象的任何模糊观念,都会使要破译的文字变得混乱不清。只有没有理解语言的人才能真正欣赏语言的发音,因为只要去想着词的含义,我们便不会注意符号本身。同样的道理,只有对陌生人的相貌才会判断正确,而且不是经常遇见这一相貌,对其相貌不太熟悉,才没有和他人做过交谈才能不出偏差。严格地说,只有第一观感才能提供纯客观的评价,而这种客观的评价乃是破译他人性格特征的必备条件。气味只有在刚一接触时才对我们发生作用,酒只有第一杯才能让我们品尝出真正的滋味。同样,只有初次相遇,人的外貌才能给我们充分的印象。因此,我们应当特别留心第一印象并慎重地予以解释,假如一个人完全相信自己的观相术,而且又觉得从他人脸上所发现的内容意义重大,那么甚至可以将这些写下来,以后的交往和熟悉会使人忘记这第一印象,但时间总会有一天来证明过去的相面是否正确。我们不必隐讳这一事实,即第一印象常常是令人厌恶的。绝大多数人的容貌实在太可憎了!只有极少数人相貌俊美、天性善良而且充满了智慧。我相信,任何感觉敏锐的人,在见到一张新面孔时,几乎没有不表现出近乎惊愕的感受的,其原因就在于此,这些不过是由一些令人厌恶的元素组合起来的新奇的嘴脸而已。说实在的,一般而论,那样子真是让人遗憾。有些人脸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表现出一种粗鄙野蛮的性格,其治理处于一般动物的水平。人们可能十分奇怪,他们在公共场所为什么带着这样一幅外表,为什么就不罩上面具见人呢?有的面孔只要瞥上一眼就会令人恶心。所以,有些人由于所享受的特殊地位,使他们能够过着远离凡尘的隐居生活,以免看见陌生的面孔后产生痛苦的感受。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对这种情况加以解释,根据就在于:人的外表正是根据个性来刻画的,人的外形被铸造得和个性相吻合。如果从心理上加以解释,那很容易说服人,试想有人反躬自问,那些除了极少数情况外一生中都无高雅思想、而且行为粗俗自私、对人忌妒刻薄、满怀邪恶欲望的人,又能指望他们能有什么样的相貌呢?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思想和欲望,那么岁月的磨砺就会在相貌上留下诸种痕迹,可以说,由于人的脸上不断地重复表达其思想和欲望的动作,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性格就会在脸上刻下明显的皱纹和斑点。所以,绝大多数人的外表让人一眼望去顿生厌恶惊愕之感,只有在以后才能渐渐地看着习惯,即只有在互相熟悉之后,这种印象才会变得麻木迟钝,因而其丑陋便不再对我们发生作用了。秀美敏捷的外表是岁月刻画的结果,由于脸部无数次飞快地收缩、舒展,便表现出性格特征来,这就是逐渐形成理智聪明的外貌的原因。的确,只是到了晚年才智卓绝的人才有极明显的外貌特征,而在青年时期则还只是稍稍显露出一些印象。但是,我刚才说到,第一眼看上去就让人感到惊讶的面孔是逐渐形成的,这和前面的观点正好一致,即只有第一眼才能看到他人脸上真实完整的意义。因为要得到纯粹客观的印象,我们就必须和被观察的人没有任何联系,如若可能,我们尽量不和他们交谈。因为任何形式的会谈都会使我们产生亲切友好的感觉,而一旦相互之间产生了主观感受,那就会形成客观的观感带来不良影响。由于人都想努力为自己赢得敬重和好感,所以,人一旦发现被人观察,便会马上用各种熟悉的手段掩饰自己,变得故作姿态、伪善和阿谀奉迎,以迷惑我们的视听,所以最初所得到的清晰印象便会顷刻之间消失得一干二净。谚语说,“日久见人心”,其实还不如说“时日愈久愈益受骗”。知道后来某人的恶劣品行暴露无遗,我们最初的判断终被得到证实,那时我们就会对这种人表示蔑视。也许“进一步了解”并非友好的一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能从他身上发现什么呢?有些人所以能够通过较长时间在警告我们,因此,我们在和他交谈时,不仅他的性格,而且他的教养都完全暴露在我们眼前,不独如此,甚至他的本性乃至凡人均有的东西都展示出来。他所说的话有四分之三并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他从其中所有收益的外部来源,所以,我们听弥诺陶洛斯说人话时便会惊讶万分。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认识,他的脸上所有的兽性就会极其明显地表现出来,如果有人对于观相术感觉极其敏锐的话,那么他就应当详尽地记录在深交之前就已作出的判断,这种判断是真实可信的。因为人的面孔正是其本质的表现,如果他骗了我们,那不是他的过错,而是我们学艺不精,错在我们自己。人的语言只是他所思想的东西,更主要的常常只是他所学习过的东西,甚至只是他伪装出来的思想。除此之外,我们和他交谈时,我们忽视了本质性的东西,忽视了基本的素材,在交谈时我们感兴趣的是其病症、表情,有时只注意到好的方面。有位青年被引荐给苏格拉底,请苏格拉底对他的能力作出鉴定,苏格拉底说:“请你说话以便我看清你。”他使用“看清”这个词而不说“听见”这个词,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只有在交谈时,他的表情,特别是他的眼睛才变得十分活跃,这样,个人的才智和一些其他能力就从外表显露出来了。我们便可以临时看清他的才智处在什么样的水平,这就是苏格拉底的目的。但是,在这种联系中,我们所观察到的:第一,不能包括人的道德品性,这要更深刻些;第二,我们根据他的外表所得到的客观看法,会因说话者放进我们思想中去的主观成分而失去,即使轻微的偏心,如上所说,也会令我们无法进行不偏不倚的观察。从这个观点看来,也许这样说更为恰当些:“请不要说话以便我看清你。”要从观相术上对人的相貌形成纯粹的基本的概念,就必须在他独自一人孤身只影时加以观察。在社交和会谈时他身上所反映出的并非他自己,他在这种时候的所作所为一般都是对他有益的,他的行为及其反应都是被动的,但当他独自一人是,他便沉浸在他自己的思想意识里,他自己便得到了充分表现。在这时,对于观相来说,敏锐的目光在一瞥之下便能牢牢地抓住他的整个性格特征。因为他的脸上表达了他的全部思想和欲望,表达了他的不可改变的命运以及当他孤独时所具有的意识。观相术是了解人类知识的一门主要工具,因为人的面孔乃是人们无法施展才能的地方,要掩饰自己的本来面貌只能限于类似的模仿的表情。我在上面说到,只有在被观察者独自一人并完全沉溺于他自己的思想之中,以及在我们和他进行交谈之前,唯有在这种条件下,我们才可能从观相术上看到一个人简单纯粹的相貌,其理由也就在此。一旦交谈便立刻渗入了不自然的因素,他就可能使用所熟悉的一切骗人伎俩。此外,还有部分原因在于,一旦彼此之间相互接触,即使是最轻微的接触,也会产生某种倾向,由此而迷惑观察者的判断。就一般的观相术来说,人的才智比人的道德品格容易观察得多。人的才智更为外在,它不仅在人的脸上、表情上可以看出,而且在步态上也可看出,甚至可以说在任何细微的动作上都可以反映出人的才智。我们可以仅仅从人的背部就可以分辨出傻瓜和聪明人。傻瓜麻木迟钝,动作缓慢,所有的姿态都显得愚蠢。聪明勤奋的人也同样地表现出自己的本性。所以,拉布吕耶尔评论说:“无论我们的行为有多么微妙、简单或者不知不觉,我们都不可能隐瞒自己,愚人,无论是来去、坐立,沉默或任何举动都和聪明人完全不同。”爱尔维修认为,寻常之辈具有辨别天才并回避他们的本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的大脑愈发达,脑容量愈多,与大脑相联系的脊柱和神经愈细小,则人的才智便愈高,不仅如此,而且四肢的活动性和柔软性便愈好,因为大脑对四肢的支配最为直接有力。所以,所有的东西愈从属于一个神经中枢,则所有的运动便愈能表现出明确的目的。与此类似的还有,进化程度愈高的动物,便愈能因伤害了某一部分而被置于死地。例如,无尾两栖类动物,其动作迟缓呆滞,一副懒惰笨重的样子,它们虽然毫无敏捷可言,但它们却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的大脑小而脊柱和神经又十分粗壮。步态和手臂的运动主要受大脑的支配,四肢的运动就是从大大脑经过脊柱和神经传感而来,运动的任何微小变化都是又大脑经过脊柱的传导而发生的。意识活动何以使我们产生疲劳,其原因就在于,大脑也有疲劳感,就像大脑有痛苦感一样,意识的活动不会使四肢疲劳,所以意识运动会导致睡眠。但那些不是由大脑引起的运动则不会产生疲劳感,即我们身体内各器官的无意识活动,如心脏、肺腑的运动,即使连续不断地运动夜不会产生疲劳感。思维也同人体器官的运动一样,属于大脑的机能,大脑活动的特性也同样和个人的生理构成是一致的。愚蠢的人活动起来如同木偶,而聪明的人,他的任何关节都富有表现力,显得极其的灵巧。人的相貌比姿态和运动更能表现才智,脑门的形状及其大小,脸部肌肉的伸缩和变动,特别是眼睛,有的人,其眼如同猪眼,浑噩污浊,暗淡无光,小如鼠目,而天才的双眼炯炯有神,神采飞扬。有的人虽然感觉敏锐,行为深思熟虑,即使他们是最优秀的一类人,也还是和天才有区别的。前者完全服从于意志,而后者则是自由的。所以,可能人们会相信斯夸扎菲克在《彼特拉克传》一书中记载的一则逸事,这个掌故原出于约瑟夫 伯利维乌,他和诗人彼特拉克是同时代人,有一次,彼特拉克和一些高贵的审视来到维斯孔蒂宫廷,G维斯孔蒂对他儿子说(他是在场的唯一孩子,后来成为米兰第一公爵),谁是这里最聪明的人?这个孩子稍稍对人们环视一周后,马上拉着彼特拉克的瘦,把他带到他父亲跟前,这个选择使得在场的人无不折服,大自然把人高贵的记号如此清楚地刻在了天才的脸上,甚至孩童也能一目了然。所以,我要劝告明智的国人,若是他们大吹法螺,要故崔某位极平庸的人30年过后便是一位伟大的天才,就不要选那长得想啤酒店老板摸样的人。有位哲学家就具有这么一副长相,大自然在他的脸上打下的“凡夫俗子”的烙印是何等清楚。但是,对人的才智所作的判断并不适合于人的道德品性。分辨人的道德品性要比分辨出人的才智难得多。因为这属于形而上的范围,它要比人的才智深刻了不知多少倍。道德品性也是和人的生理构成、人的器官有联系的。但理智能力与人体器官或与某一系统的某些部分的联系要更为直接一些。所以,任何人都会装出一副聪明的样子,寻找机会表现自己的才智,把它作为一种自我满足的东西,但他很少暴露自己的道德品性,绝大多数人甚至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道德品性,而且,由于大量的实践,使得人们伪装自己的本事愈益高明。与此同时,正如我上面说的,卑劣的思想和毫无价值的努力总会逐渐地在他们脸上,特别是他们的眼睛里打上深深的烙印,所以,断定一个人绝不可能写不朽的著作极其容易,但要说他绝不可能犯下滔天大罪行那就难了。
  •     天才的意志在图书馆偶尔淘到的,叔本华《悲喜人生》,是一本论说集,却让我惊喜万分,是找到了知己。喜欢后记中的一句话,“在这个一切伟大人物都死绝了的时代,他再一次倡导使人类崇高的英雄崇拜”。叔本华“生命就是我的意志与表象。”作为生命意志哲学的奠基人,叔本华在世的时候,并没有赢得应有的尊重。狂傲,不羁。会是怎样一个人,将自己的课与当时已享盛名的黑格尔设在同一时段。结果却是教室的空空如也。这是天才的意志。说他是广泛悲观主义的代表,我不同意。他只不过是认为,人的一生会充满痛苦,认为生命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可是另一方面,他也提倡,自由源于痛苦,快乐和痛苦存在着平衡。同时,他也认同柏拉图“瞬息变换的永恒”的观点,认为唯有现在才是存在。说他悲剧中有着喜剧色彩,与其说是喜剧,不如说是自我调侃。不被世人所包容,唯一能做的也就是自娱自乐吧。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和叔本华的意志主义相对立,我对此持保留态度。意志主义,绝不是主观主义,是强调意志的重要性,认为生存意志是一切生物最深层的核心,从主体出发,对人的内心进行剖析。我觉得这更接近于生活的常态,生命的本质。而理性主义,则是人意志抽象的逻辑表达,一如书中所说,“意志和理智之间需要达到某种一致与均衡”。这两种主义应该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悲喜人生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这与幸福息息相关,而相关指数越来越低。叔本华自己也无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定义我们的存在。一个人如果对自己无法定义,也就失去了幸福的意义,存在的根基。我们追求幸福,却不知道 ,幸福就存在于自身。一直认为,生命归于心灵的宁静。也许就像歌德所说,“我已抛弃一切”。也许,“让自己的心智暂时的完全疏离于繁杂多变的外部世界”才是智者之举。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我会选择小隐,却无法选择大隐。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始终无法规避,来自外界的纷扰。即使如何坚定,可是还是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一山一水一世界,也无风雨也无晴。终极之至。可是,我们又无法摆脱外界,二者的平衡如何解决?矛盾与冲突!所以选择了小隐,倾向了心灵与自我。
  •     很少有人会把看书当做是一种消费,至少与去星巴克去喝咖啡,去公园散步相比,它具有了太多的冒险性,那就是你会得到享受吗,你会愉悦吗,或者说,你会不虚此行吗?以我尚显稚嫩的社会经验来说,固然是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但如果你告诉我这本书是《悲喜人生》的话,或许值得你一试。解读一本书有许多种方法,学者们会有学者们的方法,从思想、文化、学科方面来进行解读,而正如叔本华所向我们阐述的,我想我们最好做一个置身于书本外的一个休闲的人,以一种舒适的姿态,尝试去聆听那个时代这个伟大心灵自己的独白,抑或是这个伟大心灵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叔本华思想本质是悲观的,没错,那是因为欲求的缺乏,可他的文字却不合时宜显得那么生动、值得玩味,便好像华丽旗袍掩盖下的虱子,让人心疼。更让人心疼的是,200多年前的叔本华竟比那些在生活中沉浮的人们把事物看得更透彻:幽静的生活方式对于我们内心的宁静大有裨益。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再经常照别人的眼色生活了,不再对他人的漫不经心的意见纠缠不清了,一言以蔽之,我们能够返璞归真,回到我们自己了。 ——叔本华《论名誉》最虚伪的傲慢是民族的傲慢,因为如若一个人为他的民族而骄傲,那正说明他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去求助于他和他的千百万同胞共同分享的那份资本了。——叔本华《论傲慢》即使在今天,有人时常以保持缄默的密约来保持嫉妒,而且它被看作是一门高超的技巧。一个人愈是为后人所拥有,换言之,他愈是属于人类,那么他愈易为他的同时代人所不容,因为他的作品并不是准备写给他们看的,而只是把他们作为整个人类的一部分时为他们写的。人们最终所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罢了。……而最优秀的人,则喜爱他自己的作品,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完全体现了他自己的的性格。——叔本华《论名声》不要把获得生活的舒适愉快作为追求的对象,而要尽量避免生活中的不幸,直驱我们的真正目标。所有的幸福论都必须认识到它不过是一种委婉的说法,认识到“幸福的生活”仅仅意味着“少一点不幸的生活”——亦即过着一种坚忍的生活。毫无疑问,生活赋予我们,并非让我们去享乐,而是要我们去博斗——去战胜厄运。借一个人生活的舒适和愉快去衡量其幸福与否,这实际上是诉诸一种错误的标准。因为愉快不仅现在是而且今后也仍然是具有否定性质的东西。……感觉到痛苦是某种现实存在的东西,因此,这种痛苦的消逝才是幸福真实的标准。——叔本华《源于痛苦的自由》总之来说这是一部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时间没有将它遗忘,而是将它珍藏在看似平常的洞穴里,当你弯下腰却会发现,它也闪着智慧的光芒,也照亮了整个洞穴,包括你自己。

精彩短评 (总计79条)

  •     很多哲理性的名言警句
  •     传说中的悲观主义 一度成为尼采的偶像 人生难道真的就像叔本华说的没有意义吗? 还是比较赞成尼采的观点
  •     翻译得有点...
  •     本来以为叔本华的作品会比较难懂~但是想不到的是竟然这么好理解~或者是翻译者翻译得不错吧~没有晦涩难懂的名词,没有刁钻古怪的逻辑,可以用深入浅出来形容~非常不错的一部书!
  •     内容平实,语言易懂,是本不错的书。
  •     读得大失所望,诚然他的哲学在当时可谓轰动,但跟我已有的现代已发展深化后的哲学理念相比,实在太过狭隘肤浅。
  •     虽然悲壮吧。。。
  •     叔本华,悲观的直男癌,外加自以为是
  •     时间犹如吞没一切的深渊,在它里面一切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     三天收到,书的质量不错我比较满意。
  •     似懂非懂,有空再度,好东西,慢慢品
  •     叔本华的理论还是比较深的影响了我的。
  •     说来说去差不多,但我还挺喜欢的,话说这本书去哪了?
  •     刚看了几篇,感觉还好
  •     大学生活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让我觉得可爱的,除了那些时而浮现时而隐匿的一些小琐碎之外,还有的就是一些为数不多,但却别有滋味的书。按照周国平先生的序当中的提法来看,我的书堆中有一大部分恐怕也只能归入“如厕必备良品”那一类。不过,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是好与坏,自然都会觉得喜爱。
    在大二的中国文学课上,老师就推荐了叔本华的书来阅读,等到真正买来读时,时间便已经来到了大四。读哲学类的书,当然还算受到了之前一段时间看了些哈佛与耶鲁的开放课程的影响。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有些问题有些事情,总也想不明白,却又执拗的深陷其中去挣扎,不能说是痛苦,这是一种妙趣横生的体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会说“宁愿做一个不幸的人,也不做一头幸福的猪。”思维是一种最大的乐趣。
    《悲喜人生》当中,有着很多的地方不为我所理解,但在读完之后,却让我觉得很满足。在书中,叔本华说过“生活中各种幸福的事情就像一片树林,只有从远处观看才显得好看。如若走近树林并置身其中,美感便不复存在了,你看不到美在何处,你看到仅仅是树木而已。”套用这句话,如果叔本华的《悲喜人生》从远处看像一片树林,那么走近以后你看到的不仅仅是树木,你还能看到的是他的思维所绽放出的美丽的花儿。
  •     平易近人
  •     对哲学没有什么了解所以读起来费劲儿但喜欢读
  •     这本书翻译的不好.没有文采,语感太差.只有说教.象心灵鸡汤.不能深入人心.读过叔本华其他版本的书.比这本过瘾.想再读一遍的.这本书太令人失望了.
  •     2010-04-25;浏览了一遍。很好的书。 喜欢叔本华的思想,意志很重要,幸福源于心灵,而不是物质。 感觉崔卫平的《论道德》《论幸福》是受到叔本华思想的影响。 商务印书馆的版本更完备些。
  •     N
  •     终于买到了 学校读的 收藏^
  •     一本小的短篇集,讲的挺通俗易懂的,只不过在某些篇章上对于女性的歧视实在让人生不出好感。
  •     蛮不错的一本哲学读物,虽然叔本华的某些观点有点极端了,但是看法还是比较特别的此外,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总体上比较满意
  •     书不错,不过本能的对悲观哲学有些排斥.
  •     和黑格尔的理性主义学说相对立,叔本华的哲学强调了意志的重要性,许多后来的哲学家采纳了这一观点。在这个一切伟大人物都已死绝了的时代,他再一次地倡导使人崇高的英雄崇拜。叔本华对人类的蔑视源自他的一种特殊的、深刻而广泛的悲观主义,这种悲观贯穿他的整个思想。尽管如此,他的著作中还是不经意地流露出了一些喜剧的东西。本书是叔本华对人生、社会、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等诸多问题的广泛思考。其中既有难为人接受的惊世之谈,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诛心之论。
  •     文字的触动能力很强。
  •     “豪猪吉列姆”“人生是一场假面舞会”
  •     翻译的其实有点拗口,但是叔本华大叔的想法其实真值得体会体会的~
  •     叔本华说:“世界是我的意志和表象。”
  •     没有什么是必要的
  •     没有注明出处,叫人很不爽
  •     删减过的文章无论怎样都不再原汁原味,败兴
  •     书的内容不错,适合阅读
  •     不说翻译水平如何,只是,理论顺了我的思路.
  •     人生在痛苦中寻找慰藉 最为重要的是聪明人更为痛苦但也更看透世人
  •     在遭遇极品女的时候读这本书实在让我很宽慰。
  •     之前在图书馆看过一本一样的,很喜欢,就上网买了。书很简单,内容可就博大精深了,看了好几遍,每次都很有感触,喜欢!
  •     书没来啊,晕了
  •     “我离真正理解叔本华还差得很远,但是通过阅读他,我更好地了解了我自己。”——尼采
  •     哦谁能告诉你我有多爱叔本华
  •     老觉得叔本华讲出了我很多的心里话,难道我就是这么悲观和狭隘么?共勉感很强。
  •     纸张质量还可以,以前在图书馆也看过相关的文章格式,不过自己买了看却不大喜欢看
  •     悲喜人生是我读叔本华的第一本书,从此就爱上他了。虽然说他是悲观主义哲学创始人,但我觉得他的想法不是悲观,只是冷静的看到了人的恶劣本质。值得推荐
  •     因为他对妇女歧视减一星。
  •     很启发人,很好的
  •     贤哲所追求的不是享乐,而是源于痛苦的自由
  •     叔本华你最好不要错过,很厉害的哲学家。!
  •     否极泰来,悲喜人生。
  •     短篇还是比较有意思的。翻译一般
  •     翻译的通俗易懂书本身内容也不错粗读了一半确实不错相信以后会更有收获
  •     买了还没有时间看看一直忙这作业还有看看其他的书有时间一定好好看看暑假快到了呵呵看来好好读书的机会来了真兴奋
  •     很浅层
  •     并不会想预期的那么悲观。很有智慧的一本书
  •     叔本华是个悲观主义的唯意志论者..
  •     我很喜欢,物有所值。
  •     算是翻完了,比读者上的那些东西好些,原来哲学家平时在想这些问题,我真是把他们想得太不食人间烟火了。
  •     人生给予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明辨是非的能力
  •     饥饿是最好的调味品。
  •     如春之惊雷
  •     叔本华的书。。虽然看的很想睡。。哈哈·但是很有哲理
  •     翻译得有点偏散文化,不过道理很尖锐,醍醐灌顶。悲喜参半,亦是人生。还有一点点争取晚上看完。
  •     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哲学家,其深刻的洞察力和见解让人折服。
  •     简单,适合刚接触叔本华的家伙们。
  •     65/200
  •     读读他的文章,很多问题感觉豁然开朗了,也许这即是哲学书带给人的最大益处吧!
  •     三星半。
  •     对死的态度。。。
  •     因为这本书我极其庆幸我还年轻。
  •     很喜欢,很感动。
  •     喜欢这个版本,里面的配图很有趣哈~
  •     找时间去读完整的著作
  •     没啥感觉
  •     德国是一个哲学家的国度,那里出产了不知道多少位大哲学家,叔本华也可归到伟大的一类,虽然这本书不是他的某一本专著,但那里面却将他的大体思想都囊括了进去,看他的书,能带给人以很多的思考。这也许就是一本好书应该具有的特征吧!看一本书,不是说非得相信里面的,只要那本书能给自己一个思考的角度,这样就够了。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起的就是这个作用。因而这本书也可算一本好书吧!·
  •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思想,叔本华一样,每个人要做真正的自已.
  •     叔本华
  •     叔本华对于人生一些见解很深刻 很独特
  •     挺符合我的观点的。
  •     慎读叔本华
  •     mark一下观相术那篇~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