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2
ISBN:9787810642439
作者:王岳川
页数:368页

作者简介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有以下学术意向:1.关注后现代哲学与中国语境问题,对后现代在中国的语境、中国传统哲学与后现代的关系加以厘定,以彰明近年来中国文化界在文化对话和理论变形中的问题意识;2.注意后现代哲学与文化研究问题,讨论后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它与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的关系,与当代信息社会、科学哲学、女权主义、神学问题的内在关联和中国学者对后现代主义的学理反思;3.研究后殖民理论与文化哲学问题,注重从后现代与后殖民的内在关系中,透视后殖民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理论意向。立足于中国本土化看全球化问题,清理东方主义视野中的权力话语,注重从文化社会公共空间的拓展中对文化哲学、文化研究、后殖民语言等问题加以思考;4.注意西方学者和海外华人学者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论述对中国现代学术思想某些修正和影响。尤其关注全球化中的后现代问题触发的后殖民问题,后殖民话语对中国当代西学研究的“路标”调整作用;5.关注港台学者研究成果的分析和评介,使中国问题有可能在整体意义上得以展现;6.强调中国内地学者对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看法,包括其进入中国时引发的文化紧张、思想冲突、话语对抗和理论汰变,使读者能对中国后现代后殖民问题有一个基本定位和把握。

书籍目录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总序序言导论  西方后现代后殖民文化哲学 一 后现代主义文化论争 二 后现代主义哲学景观 三  西方后殖民主义的渊源与问题 四  第三世界理论与东方主义第一章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播撒 一 知识阶层与思想话语 二 后现代中的语言学转向 三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范式 四 全球化与中国问题第二章  后现代思想的研究者 一 后现代哲学与中国哲学 二 现代性“问题”与后现代“主义” 三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 四  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 五 后现代主义与文学艺术第三章  后现代文化的推进者 一 后现代哲学与现代思想 二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三 解构主义与后现代思维 四  后现代社会与后现代批评第四章 后现代理论的批评者 一 后现代哲学与文化保守主义 二 公共领域与公共舆论 三  后现代主义文艺反思 四 后现代问题与知识分子第五章 后殖民主义的发展与中国文化思想 一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 二 东方主义与西方主义 三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批评话语 四  后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第六章  香港后现代后殖民的思想脉络 一 香港后殖民理论与分析 二 后东方主义与文化身份 三 后殖民文化危机及其神学思考第七章  台湾后现代后殖民研究格局  一 后现代主义路标  二 女性主义处境与殖民记忆  三 后现代神学与史学第八章  海外汉学界的后现代后殖民反思 一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二 后现代与后殖民话语  三 “后理论”与文学批评 四 社会理论与“后学”第九章 “后学”话语与中国思想的拓展 一 意义世界与认知地图 二 后殖民主义的文化命运 三 后现代后殖民理论的局限性参考文献索引后记

编辑推荐

《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从各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发展大体上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的。“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的一致和阐释,“离异”则表现为对原有主流文化的批判和扬弃。本丛书希望能把这一百年来中国哲学在西方哲学的冲击下,如何创立、冲突、发展以及其走向作一较客观的(当然也会带有各位作者主观性)的描述、评论和展望。本丛书共14卷,首卷为导论,其余13卷,大体按传人时间先后,每卷描述和评论了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西方哲学派别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前言

  今天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在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有两次重大的外来文化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进程。第一次是自公元1世纪以来印度文化的传人。如果不算唐朝传人的景教和在元朝曾发生过一定影响的也里可温教,因为这两次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中断了。第二次外来文化的大量传人应该说是自16世纪末,特别是自19世纪中叶西方文化的传人。这两次重大外来文化的传人大大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罗素曾在他的《中西文明比较》一文中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1]上述两次外来文化的传人,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它每一次都使得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  就各国的文化发展的历史看,文化(自然包括哲学)的发展大体上总是通过“认同”与“离异”两个不同的阶段来进行的。“认同”表现为与主流文化的一致和阐释,是文化在一定范围内向纵深发展,是对已成模式的进一步开掘,同时也表现为对异己力量的排斥和压抑,其作用在于巩固原有的主流文化已经确立的界限与规范,使之得以定型和凝聚。

章节摘录

版权页:从这个问题扩展开去,周蕾进入更大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挖掘——西方语境中的中国学研究问题。她对一些汉学家痛惜中国变得越来越像西方的状况,尤其是对中国的科技文化甚至语言都逐渐失去“差异”的批评,深不以为然。在她看来,那种对“中国”所采取的中国中心主义的方法在文学领域里通常归纳为:如果一个人研究中国文本,那么他必须使用“中国的”方法,不能使用“西方的”方法,用“西方的”方法阅读“中国的”文本就是以前者歪曲后者,这是周蕾所不能同意的。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中西二元对立的旧理念,其往往将对中国的现代性问题研究设定为:中国只能保持古代的文化形态,才能成为西方的“被看对象”。这种汉学家的当代偏见促使周蕾思考:“为什么这些强调中国研究统一性的汉学家们没能激发出我这个中国人的热情来呢?当我应该感谢他们捍卫‘我的’文化时,我与他们的对话中缺乏了什么呢?有必要反思他们捍卫‘中国文化’的性质。我把他们捍卫‘中国文化’的性质形容为对‘真正的’起源所持的理想主义式的执迷。”周蕾进而认为,现代中国人知道自己不能墨守一个静止不动的传统生存下去,他们过的是混杂了“西方化”的生活,他们“看”中国的方式也打上了西方影响的烙印。许多汉学家不承认这个“种族观众”的现实,却喜欢从方法论和分类学的角度把中国划分成“前现代”和“现代”、“传统”和“西方”的阶段。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在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存在着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和自己对这个传统是维护还是重建的问题。而且意味着,汉学和中国研究明显影响了西方“看”中国的方式,参与了“文化相对主义”思潮,这种“文化相对主义”也在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之间划分界限而运作。

图书封面


 后现代后殖民主义在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最近在号称全球最强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掣Google上查找资料时突然发现在搜索结果上方出现的一行文字:“建议: 可直接输入拼音, Google会自动提示最符合的中文关键词”。在感叹Google在人性化服务之周到的同时我不禁生出一种更深的忧虑:我们的汉语在将来会不会由象形会意的文字退化成字母的排列组合?而且,这种忧虑并非杞人忧天,几十年前,钱玄同先生就提出来要废除汉字而代之以拉丁字母,但那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和鲁讯先生的“拿来主义”占据了东西文化论战的上风。几十年后,我们已经摆脱了西方的殖民并逐步走向独立富强,但是文化的殖民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侵蚀着我们五千年的历史积淀。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借用老莱布尼茨的话“凡存在皆合理”,任何社会现象的出现都必定有其合理性。计算机作为西方的发明,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有了键盘上的二十几个键,他们就足以输入本国的所有语言。然而,到了中国,要用这二十几个键来完成几千个汉字的输入就不得不用到各种编码,于是,拼音输入法产生了。这样一来,一个使用计算机的中国人,就不得不依靠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来输入汉字。一个长期使用计算机的人,其思维方式也将深受其影响,我记得我的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曾不无感慨的说:电脑用得久了,字都不会写了,一个字明明认识,可是想了半天也想不起来应该怎么写!反观Google为中国用户所提供的这种用拼音来代替汉字的服务,不能不说是关怀备至。从中也不难看出中国人思维方式向西方靠拢的事实。        从表面上来看,这是由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差异性所产生的。但究其深层原因,却是东西方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必然结果。近代以来,西方科技的讯猛发展为其确立了霸主地位。后进的中国则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对此,塞缪尔.享廷顿指出:“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①实际上,不伴随文化输入的技术输入是不可能的,文化的输入只是一个程度问题,在发展技术的过程中,中国不可避免的已经并且正在经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后殖民时代早已悄悄地开始。        在各种各样的文化输入中,近年来英语在不发达地区的扩张首当其冲。在中国,一个本科生要获得学士学位就必须通过官方的英语水平考试——CET4,这样的政策却也是不可或缺的。英语已经在科学领域取代了拉丁语成为了新的霸权,一个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不会英语会将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习和交流。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所有国际性的学术会议都使用英语,最新的学术成果、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无不是用英语论文来发表,设想一个不懂英语的人如何来从事所在专业的研究和交流?在和一些印度、菲律宾等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坦承英语对他们的巨大帮助。众所周知的印度软件业的兴盛就是语言优势使然。在菲律宾的华人社会里,大多数人已经只能使用拼音而不认识汉字,由此可见,本文开始的担忧并非毫无根据。        面对汹涌的后殖民浪潮,人民的反应将决定文化的走向。是屈膝投降,还是挺身反抗,面对这一哈姆莱特式的提问,普罗大众似乎毫不在意。对此,王岳川先生认为现在的中国进入了“新闻时代”,除却少数精英的普罗阶层“新闻的阅读已经逸出了思想,丧失了精神内在性 ”,“使得整个民族在思辨伦理和思想层次上慢慢后退 ”②。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赫尔曼.黑塞在几十年前提到的“副刊文字时代”:“对精神思想考虑甚少,或者毋宁说它还不懂得如何恰当地在生活与国家结构之间安排精神思想的地位,并使其发挥作用。”③总而言之,我们时代以人文精神的式微而对文化的殖民采取了不作为的姿态,正是这种消极的态度放任了汉语的异化。        作为文化殖民浪潮下的文化他者如何对待强势文化的入侵,这是一个深刻而影响深远的问题。笔者手头正好有两则材料可资参考:其一,法国为了维护法语的纯洁性而痛下决心把英语词汇从法语中清理出去;其二,韩国欲废除汉字以推进“去中国化”进程。面对强势文化,法、韩两国采取了同样的态度来捍卫本国文化,既使本国文化原本是外国文化影响下的产物,也要千方百计来树立本国文化。韩国的例子尤其发人深思,中国凭借悠久的历史曾经形成了世界上最为灿烂的文化,深深地影响了整个远东地区,然后到今天,我们却不得不面对强势文化的挑战。现在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笔者认为,大学生作为将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我们要善于吸引和利用;而对于本国的优良文化传统,则需要坚决捍卫并发扬光大。惟有如此,民族才能自立自强,反之,如果放任本国文化的异化,一切都将成为无本之木、无缘之水。         以上仅为笔者的一得之见,难免有纰漏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①塞缪尔.享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②王岳川《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    ③赫尔曼.黑塞《玻璃球游戏》         2004-5-14初稿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29983&PostID=2869886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哲学西学东渐的学术综述
  •     很不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