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中国哲学史大纲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801309075
作者:胡适
页数:348页

作者简介

《中国哲学史大纲》(插图珍藏本)由我国著名文学家胡适所作。它所获得的赞誉无以复加,它被视为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实在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一部划时代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积极成果,是中国思想史研究上的开山之作,为胡适的学术地位奠定了一块不可撼动的基石,他那敏锐的观察力,致密的组织力,大胆的创造力,都是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胡适创始之功,是不可埋没的,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发展史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书籍目录

序再版自序卷上·古代哲学史 第一篇 导言    第一章  哲学的定义    第二章  哲学史    第三章  中国哲学史的区分    第四节  哲学史的史料    第五章  史料的审定    第六章  审定史料之法    第七章  史料结论 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共两章)  第一章 中国哲学结胎的时代  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 第三篇 老子    第一章  老子略传    第二章  老子考    第三章  革命家之老子    第四章  老子论天道    第五章  论无    第六章  名与无名    第七章  无为    第八章  人生哲学 第四篇 孔子(共五章)  第一章 孔子略传  第二章 孔子的时代  第三章 易  第四章 正名主义  第五章 一以贯之 第五篇 孔门弟子 第六篇 墨子(共四章)  第一章 墨子略传  第二章 墨子的哲学方法  第三章 三表法  第四章 墨子的宗教 第七篇 杨朱 第八篇 别墨(共六章)  第一章 黑辩与别墨  第二章 墨辩论知识  第三章 论辩  第四章 惠施  第五章 公孙龙及其他辩者  第六章 墨学结论 第九篇 庄子(共两章)  第一章 庄子时代的生物进化论  第二章 庄子的名学与人生哲学 第十篇 荀子以前的儒家(共两章)  第一章 大学与中庸  第二章 孟子 第十一篇 荀子(共三章)  第一章 荀子  第二章 天与性  第三章 心理学与名学 第十二篇 古代哲学的终局(共三章)  第一章 西历前三世纪之思潮  第二章 所谓法家  第三章 古代哲学之中绝

内容概要

胡适,(1891—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学者,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1910年赴美留学,1914年获康奈尔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后,又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师从实用主义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影响。191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曾参加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编辑部,提出白话文与文学革命。1917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38—1942年出任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赴美定居。1957年出任台湾当局驻联合国代表。1958年出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直至1962年去世。一生著述丰富,在学术界影响极大。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戴东原的哲学》《白话文学史》《淮南王书》《中国古代思想小史》《说儒》《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国哲学被视为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对人类文明史做出了卓越贡献。影响及于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并曾对法国启蒙运动、德国莱布尼兹等欧美哲学产生重大影响。  假如把世界比喻为一个锥体,一端指向无限小,另一端指出无限大,则西方哲学是引我们奔向无限小的一种思维,中国哲学是引我们奔向无限大的一种思维……  胡适博士的这部书,是以无限小之一端审视无限大之一端所得的结果。它为胡适带来一生的荣誉与地位,让他暴得大名,真可谓半部《哲学史》闯天下……

章节摘录

插图书摘  这是一个狂风肆虐的黑夜。  麦格·莫瑞独自一人待在她的小阁楼里。她裹着打满补丁的旧棉被蜷缩在床脚边,两眼一直望着窗外的树在飓风中狂乱摇摆,树后的云朵急速地掠过天空。  每隔一小会,月亮就劈开这些云层,月影则如同幽灵一般沿着地面一晃而过。  小屋发抖了。  裹在棉被里的麦格也发抖了。  平常,光天气可吓不着她。才不只是这鬼天气呢,她想着,令她发抖的是那些除了天气以外的其他事情。她发抖是因为她在生她自己的气,是因为麦格·莫瑞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对。  是学校!都是学校的错!学校把她降到最低年级的一个班。那天早晨,一个老师阴阳怪气地对她说:“真的,麦格,我不懂,你父母那样优秀,而你的表现怎么会这么糟糕?如果你再没半点进步的话,恐怕你明年还得待在这里。”  午饭时间到了,为了忘掉那些讨厌的话,麦格自娱自乐起来,她觉得这样子会好受些。可是,一个女孩轻蔑地挖苦她:“麦格,你以为我们还是小学生吗?为什么你还跟个孩子似的?”  倒霉的事情到这里还没有完。放学路上,正当她抱着一大摞书往家走时,耳朵里又传来一些刺耳的话。那是一个男孩正滔滔不绝地议论着她的"哑巴小弟"。  麦格终于忍无可忍了,她把手上的书一股脑儿摔在路边,然后用尽全力跟这个小男孩扭打起来。当然,结果也很糟糕,等她到家时,她的衣服已被扯得破破烂烂,一只眼睛也成了熊猫眼。  森迪和丹尼斯——她两个十岁大的双胞胎弟弟,一个小时前就回来了,看到麦格的这副样子,一脸厌恶的表情,“拜托,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便打架。”他们这样告诉她。  一个罪人,这就是我,她心灰意冷地想。他们接下去想说的无非就是这些,妈妈从不这么说我,就他们会指责我,其他人大概也想这样说,我真希望爸爸能够——  但是只要一想起父亲,她肯定要掉眼泪,只有母亲能神态自若地谈论她的父亲:“等你们的爸爸回来时——”  爸爸从哪儿回来?什么时候能回来?她母亲肯定也知道,那些人都在背后议论着什么,肯定也明白,那些人在散布着自鸣得意又恶毒的闲言碎语。当然,那些流言蜚语肯定也像伤害麦格那样伤害着她,但她从来不会表现出来,她总是那么祥和。  我为什么不能像妈妈那样,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呢?麦格想,为什么我总是把一切都表现出来呢?  窗户被狂风吹得嘎嘎作响,她把棉被拽到身边,然后靠在一个折叠的枕头上。阁楼里还有一只毛绒绒的灰色小猫咪,那个小东西打了个呵欠,伸出了它粉红色的舌头,然后又埋下头,继续睡它的觉。  所有的人都睡着了,除了麦格,甚至连查理斯·韦莱斯,就是那个“哑巴小弟”也睡着了。这个孩子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知道她什么时候醒着、什么时候不开心;知道有谁会来登门造访。无数个夜晚,他蹑手蹑脚地走到她的小阁楼上——但这时候,连他也睡着了。  他们怎么能睡着了呢?一整天广播里都在播报关于飓风的消息。他们怎能把她独自留在阁楼里那张摇摇晃晃的黄铜床上?他们明明知道屋顶有可能被狂风掀掉,而小女孩有可能会被刮到外面的夜空中,然后掉到谁也不知道的地方去。  她哆嗦得越来越厉害了。  给你这个阁楼卧室,她强迫自己这样想,妈妈给我这个房间,是因为我是最大的孩子。这是特权,不是惩罚!  “但我可不想在刮飓风的时候,享受这特权!”她大声喊道,随即把被子踢到床脚,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至于那只小猫咪,它舒舒服服地伸了一个懒腰,然后用一双无辜的大眼睛仰视着她。  “睡你的觉去!”麦格吼道,“你应该庆幸你是只猫,而不是一个像我一样的怪物。”她在衣橱镜前端详着自己,然后做了一个鬼脸,露出一口戴着钢丝套的牙齿。她下意识地把眼镜推到合适的位置,接着用她的手指,在她那头像老鼠毛样棕黄的头发里上下乱抓,直到把满脑袋头发弄得根根竖起。看着自己的这副怪模样,她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那声音如同外面的风声一般刺耳。  她的双脚踩在宽宽的木制地板上,感觉冷冰冰的。虽说屋里的窗框是用来防风的,但那风还是从窗框的缝隙里刮了进来。风在烟囱里咆哮的声音也清晰可闻。楼下一条大黑狗在四处叫唤,它的名字叫福特布拉斯,它“汪汪”地狂叫起来,它肯定也被吓坏了,什么事情让它这么不安呢?它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乱叫的。  她突然想起她去邮局取信时听到的一件事:一个流浪汉偷走了康丝塔布先生的妻子——邦可夫人的十二条床单,他们还没逮到他,也许他现在正朝莫瑞家的房子跑去,那正是他准备逃跑的一条后路,而跟在他后面狂跑的可能不止是那十几条床单。  麦格没有花太多时间去注意人们谈论的这个人,因为邮局阿姨正甜甜地微笑着,询问她最近有没有收到她父亲的来信。  她摸黑离开了她的小房间,穿过阁楼主道,不巧撞到了一张乒乓桌。“这会儿除了其他烦人的事情外,我的屁股也受伤了。”她心里暗想。  接着她走进她的小家家,那里有查理斯·韦莱斯的摇摇马、双胞胎弟弟的电动火车。“为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发生在我身上?”此时,她多想要一个巨大的泰迪熊啊。  她站在阁楼的楼梯下,一动不动地侧耳倾听。右边是查理斯·韦莱斯的房间,里面没有一点声音;左边是她父母的房间,妈妈独自一人躺在一张大双人床上,房里也没有一丝动静。接着她轻轻地走下大厅,走进双胞胎弟弟的房间里,边走边推着鼻梁上的眼镜,好像这样她就能在黑暗中看得更清楚似的。  丹尼斯在打着呼噜,而森迪在说着一些关于棒球的梦话,咕哝了几声又安静地睡着了。这对双胞胎没什么麻烦事,他们虽然不是好学生,但也不是坏孩子。大家对他们也很满意,大多时候他们都能得B,偶尔也会得个A或者C。他们是强健的长跑好手,对游戏非常在行,倘若莫瑞家出了什么岔子,那绝对和森迪、丹尼斯无关。  她离开了两兄弟的房间,继续往楼下走。她小心翼翼地走到第七个台阶时,突然停住了脚步,生怕弄出太大的动静来。福特布拉斯已经不再叫了,那么这就说明不是流浪汉来了。如果有人在这附近的话,福特肯定会一直吠下去的。  但如果那流浪汉确实来了呢?如果他拿着一把刀?即使我们不停地尖叫,尖叫,尖叫,也不会有人听见,因为他们住得离我们太远了。总之,没有人会在意我们的。

图书封面


 中国哲学史大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P70有一段引语,不知何意?求教大方洧水甚大,郑之富人有溺者。人符其死者,富人请赎之。其人求金甚多,以告邓析。邓析曰:“安之,人必莫之卖矣。”得死者患之,以告邓析,邓析又答之曰:“安之,此必无所更买矣。”读胡氏这本书,让我想起葛兆光的《思想史课堂讲录》中的一段评语:P3自序过去,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方示似已经有了固定的写法,一是我们戏称为“大号哲学史”的叙事脉络,说是思想史,其实是把可以称做“哲学家”和“哲学”的精英与经典,加上一些所谓“背景”加以叙述,构造出一个思想史的“系谱”,入不了“哲学史”法眼的思想还是不够资格进入思想史;二是进步与落后,或者换个方式说唯心与唯物的“对子”,充当了思想史分析的基本价值标准,或许还可以加上盛世和衰世,以及“豪族”或“庶族”、“大地主”或“中小地主”、“封建阶级”或“资产阶级”的背景身份证明,让它看上去似很“历史”。三是以“人”或“书”分章节的便宜方式,因为反正都是精英和经典,所以这种方式也倒衣冠合适,有着干干净净的结构和清清楚楚的逻辑,既规定了古人的位置、序列和比例,也教会了今人“依样画葫芦”。
  •     讲中国古代哲学的书多如牛毛,我之所以选择看这本书,就是看中了胡适的大名。翻阅完之后的最大感觉是开卷有益!虽然不能完全读懂里面讲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哲学,但是收获还是有的。①【成名作】这本书可以说是胡适博士的成名作。它为胡适带来了一生的荣誉与地位,让他“暴得大名”,真可谓“半部《哲学史》闯天下”。这本也是胡适当年在北大任课时候的讲义。不是一部浅显易懂的书,书里面引经据典,各种史料信手拈来,给人的感觉就是:胡适这家伙真的非常博学,有一种大师的风范。怪不得成了成名作。能让读者觉得作者很牛逼的这种感觉是相当了不起的。即使你不能完全明白他在说什么,但是读起来会感觉到很爽,大师级的人,打心底的佩服他。《书读完了》的作者金克木也给人这种感觉。教历史的中学教师袁sir也给我这种感觉,即使袁sir有的地方讲的与尚不明确的史实有冲突,那也是可以理解的。关键在于这种感觉,不经过一番努力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②【有自己的特别立场】书的第一章就对史料真实性的审定做了一番评价。“中国人作史,最不讲究史料。神话官书,都可作史料,全不问这些材料是否可靠。”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何等崇拜孔子,但他对于孔子手定之书,还持怀疑态度。何况文明生在今日,去古已远,岂可一味迷信古书,甘心受古代作伪之人的期骗?《春秋》虽为孔圣人所作,但是作者批评春秋的荼毒,就使中国只有主观的历史,没有客观的历史。面对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能有自己的特别立场是特别难能可贵的。比如作者这样评价庄子的哲学:“我曾用一个比喻来说庄子的哲学道:譬如我说我比你高半寸,你说你比我高半寸。你我争论不休,庄子走过来排解道:“你们二位不用争了罢,我刚才在那埃菲尔铁塔上看下来,觉得你们二位的高低实在没有什么分别。何必多争,不如算作一样高低罢。”庄子这种学说,初听了似乎极有道理。却不知世界上学识的进步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世界上社会的维新,政治的革命,也只是争这半寸的同异。庄子的这种思想,见地固是“高超”,其实可使社会国家世界的制度习惯思想永远没有进步,永远没有革新改良的希望。庄子是知道进化的道理,但他不幸把进化看作天道的自然,以为人力全无助进的效能,因此他虽说天道进化,却实在是守旧党的祖师。他的学说实在是社会进步和学术进步的大阻力。”这里只以庄子为例说明本书有特别立场,书中这样的精彩观点数不胜数。一本书,就是需要多一些这样的不同观点的存在!仅凭此一点,就应该给本书4分以上。③【有图有真相】书中插图很丰富,仅仅通过读图,就能了解很多信息。比如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佛教的三大翻译家,还能八卦到女娲的老公是谁、佛祖释迦牟尼29岁了才出家修道……所以,年轻人不要急躁,不要急功近利。成功永远都有可能。释迦牟尼29岁了才开始苦修,整整6年才创立佛教。中国平安的掌门人马明哲28岁了还在给别人当司机……
  •     何谓衡?曰:道。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心知道然后可道。可道,然后能守道以禁非道,以其可道之心取人,则合于道人而不合于不道之人矣。以其可道之心与道人论非道,治之要也。何患不知?故治之要在于知道。(胡适注:“可”字,乃许可之可。)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心未尝不臧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满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故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未得道而求道者,谓之虚壹而静,作之,则将须道之,虚则人;将事道者之壹则尽,将思道者。静则察。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胡适:那些“未得道而求道”的人,也须做到这三种工夫:第一要虑心,第二要专一,第三要静心。

精彩短评 (总计26条)

  •     引文很多,读来费劲。可能是读古文太吃力的缘故。胡适在最后一章说古代哲学之死在于怀疑主义,狭义的功用,专制的一尊和方士宗教。安知他自己提倡白话文,导致吾辈读不懂古文了。
  •     以前看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史,过了八年了,书已迭失,内容也忘记了干净。如今再读哲学史,选了胡适先生的。关于面包和自由的言论,胡适先生睿智超过常人啊。
  •     读起来很有滋味。
  •     这本书写得太粗略了。要详细点就好了,个人还是推荐冯友兰的。
  •     藏,2006年1月第一版 2006年1月第一次印刷,2007年5月第二次印刷
  •     前面的一部分写的还好,后面的就比较一般了。
  •     算是比较浅显的
  •     挺好挺满意的,物美价廉值得拥有
  •     入门好书
  •     读了一半,看不下去了,看来现在还不是能够静下心来看老祖宗智慧的时候呀
  •     还好吧,不知道是不是正版,总感觉跟见过的不一样
  •     还是冯友兰的看起舒服
  •     hao
  •     N年前读过,挺有收获.
  •     与冯友兰书相比,规整不足,但更有灵气。
  •     胡适当时太年轻
  •     纸张很好,印刷一流,内容特别好。
  •     开风气,后来作为靶子被通体打了个遍,但无论如何,所有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都不可能绕得过这本书
  •     图书目录中写的彩图有22页,但书中只有20页,还有错别字。这是为什么?很象盗版的呢!
  •     2010-07-12 看了61页
  •     偏偏要搞什么插图版,败笔呀,败笔。
  •     在谈到孟子受到杨墨两家影响时,胡适说:“凡攻击某派最力的人,便是受那派影响最大的人。孟子攻杨墨最力,其实他受杨墨影响最大。荀子攻击辩者,其实他得辩者的影响很大。宋儒攻击佛家,其实若没有佛家,又哪有宋儒。”(P263-264)据此反观胡适,很有意思:如果说,标榜语言革新的《文学改良刍议》和《白话文学史》是“海龟博士”的“西装革履”;那么,《中国哲学史大纲》却又依稀露出内里的“长袍马褂”——“要望学者读古书总须存个怀疑的念头,不要作古人的奴隶”的胡适,还是忘不掉考证训诂的传统小学路数
  •     优秀
  •     这本书绝对是快速了解中国哲学体系的一本好书,深入简出,作者自己的开放态度,也决定了他更适合去阐述这个百家争鸣时代的精神。
  •     还是相当不错的,读了之后古文水平见长……
  •     内容是好的,书的质量不敢恭唯.Z这种出版社关门才好...不好的书我都可以白送人,防止占了书架的位置,先到先得.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