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7
ISBN:9787562136675
作者:潘佳铭
页数:246页

作者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为网络教学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材。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大精深,并且是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国内目前同类教材也不少。但是,从我们近年来从事网络教学的经验看,要选择一本特别合适的教材也不是易事,有时选中的教材又缺书断档。所以,我们编写了这部教材。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做到文字上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内容上全面准确、重点突出,逻辑上结构严谨、条理清楚,以利于广大网络学员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导学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和哲学的产生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形态  三、哲学观的历史发展和哲学思维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革命本质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功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 小结第二章 实践与人类社会 导学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运行机制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  二、实践的本质和形式  三、实践的基本特征  四、实践的运行机制 第二节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一、实践在人对物质世界的把握和改造中的作用  二、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第三节 人对世界的实践把握和改造的哲学意义  一、实践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成为可能  二、实践使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成为现实  三、实践建构了人与世界的价值关系 小结第三章 世界的物质本性 导学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四、现代自然科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的丰富 第二节 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客观起源  二、意识的内在本质  三、意识与人工智能  四、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小结第四章 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导学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一、唯物辩证法的确立  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二、质量互变规律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与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可能性与现实性  四、现象与本质  五、形式与内容 小结第五章 物质世界的理性之网 导学 第一节 认识活动的内在本质  一、认识发生的实践基础  二、认识活动的结构和本质  三、认识活动的内在机制  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认识过程中的辩证运动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三节 真理追求与价值取向  一、真理的本性及其发展  二、真理检验的实践标准  三、真理原则与价值取向 第四节 辩证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形式  二、辩证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辩证思维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 小结第六章 社会的本质及其基本结构 导学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一、社会的实践本质  二、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经济结构及其类型  二、阶级及其演变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二、国家及其演变 第四节 社会的观念结构  一、意识形态的产生及其相对独立性  二、观念结构的构成和功能  三、文化与精神文明 小结第七章 社会发展过程及其动力 导学 第一节 社会的发展过程  一、唯物史观的确立  二、发展过程的两种形式  三、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选择性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机制  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小结第八章 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 导学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价值  一、人的本质  二、价值和人的价值 第二节 人的自由和解放  一、自由的本质规定性  二、自由的实现和人的解放 第三节 人的发展及其远景  一、人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小结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1世纪网络教育教材·公共基础课系列

章节摘录

哲学是什么?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在人们对它无限崇尚的同时,又充满困惑。的确,什么是哲学确实是一个常想常新的问题,古往今来的哲学家们为它费心劳神,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哲学观,令人目不暇接。学习哲学,自然也应该从这一问题开始。一、哲学和哲学的产生中华民族在遥远的古代就形成了极其丰富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远在3000多年前的殷周之际,就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哲学思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学术空前繁荣,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但是,由于我国古代没有如希腊古代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学术分类,因而也就没有表征哲学的专有名词。先秦时期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就融于子学之中。自汉魏以后,这门学问相继被称为经学、玄学、理学、心学等等。用汉语的“哲学”一词来表述这门学问,则是19世纪日本翻译家西周助对希腊文Philosophia意译而来。19世纪末,我国晚清留日学者将这个译名词传人我国。因此,了解什么是哲学还得从古希腊说起。首先,哲学是智慧之学。这是从语源学意义上讲的,因为希腊文Philosophia这个词是由philo和sophia两个词组成,而philo的希腊文原意是“爱”的意思,sophia的意思则是“智慧”,合起来就是“爱智慧”,于是,有智慧的人就是哲学家,哲学也就是智慧之学。从汉语来说,“哲”字与其意思也是极为相近的。其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应该说,任何科学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使人聪明,给人以智慧,为什么单把哲学视为智慧之学呢?这是因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最高智慧。什么是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图书封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