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思想与制度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1-01
ISBN:9787501232086
作者:(美)费正清 编
页数:489页

作者简介

本书由费正清主编,由美国远东协会中罔思想文化研究会召集十几位汉学专家分别撰述而成。由于各位作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使本书成为一部在当时富有创见且影响深远的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家的权力运用和思想流派之间的联系。笫二部分探讨的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中思想所扮演的角包,尤其是那些影响官僚阶级的思想,这些论文的覆盖面很广,诸如:研究诸子百家的思想渊源;界定关键术语;描述、评价一些思想观念的发展历程;讨论价值观念的沿革;记述学术取向的变迁;分析外来观点在中国的发展,等等。这是一
部影响美国几代汉学家和公众对古中国的研究和阅读取向的专著,被誉为西方对中国文化与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代表作。

书籍目录

前言引言:方法和内容中国知识史初探历史年表第一部分  国家权力运用中思想的作用中国汉代天文学及天文学家的政治职能隋朝意识形态的形成(581—604年)宋初改革家:范仲淹晚明东林运动从17世纪看中国君主专制与儒家理想条约下的共治第二部分  社会秩序中的思想与官僚中国阶级结构及其意识形态中国科举制中的地区、家庭与个人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相互作用关系“报”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思想士不遇:对一种类型的“赋”的注解明朝和清朝早期社会的士大夫理想:绘画中的表现注释索引校订后记

编辑推荐

《中国的思想与制度》是一部影响美国几代汉学家和公众对古今中国的研究和阅读取向的专著,被誉为西方对中国文化与制度进化比较研究的代表作。

内容概要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是世界上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中国研读、旅行、教学。1955-1973年费正清担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哈佛的希根森(Francis Lee Higginson)历史讲座教席。直至他逝世前(1991年),他领导着美国的中国问题的学术研究。当今美国诸多有影响的中国问题专家皆出于其门下。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前夕,两国高层领导人案头摆放的就是他的《美国与中国》。
费正清的主要著作有:《美国与中国》(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年)》(The Great Chinese Revolution 1800-1985)、《观察中国》(China Watch)及《中国:传统与变迁》(Chin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等。主编了《剑桥中国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等

章节摘录

  中国汉代天文学及天文学家的政治职能  一、中国古代专制及其制约问题  (一)问题  在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几大早期文明中,对天文和其他自然现象的观测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文明现象引发了很多理论探讨。探索其中规律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1.心理学理论:对天文学和占星术的兴趣主要源于“归类思维”和“联想思维”(列维一布留尔,Levy—Bruhl),也可以称之为融合了“天地相应”信仰的“古代”或“前逻辑”思维(耶利米亚,A.Jeremias)。这种理论萌芽于1910年左右,在20年代获得大发展。其经典论述可见于丹泽尔(Th.W.Danzel)的大作之中。  2.经济学理论:之所以对天文学和占星术感兴趣,主要是因为统治者和官僚需要一套实用的历法体系,以便颁布政令,让老百姓适时耕作、收割。一般来说,这种理论都和“东方社会理论”有关。后者重视农田灌溉和国家统筹安排水利工程的重要性。这种理论的经典论述或许可以在魏特夫(K.A.wittfogel)的早期著作中找到。  尽管中国在这些复杂的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理论家在通读所有原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真正的研究。对中围天文学、占星术、历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20年代又有所发展。

图书封面


 中国的思想与制度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按:Edward H.Schafer和费正清同时为70年代美国汉学界两大巨头,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人类学和语言学出身的Schafer,对费正清所谓“社会科学化”的研究方法,颇有异议。下面这则由jstor上搜来的书评便是一例。如今费正清的著述在中文世界铺天盖地,而Schafer至今鲜为人知,翻译成中文的著述,也不过《唐代的外来文明》(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而已,不免让人唏嘘。作者简介:Edward H.Schafer(August 23, 1913-February 9, 1991)本科就读于UCLA,后转入加大伯克利分校就读,修得人类学硕士和东方语言学博士学位,博士期间师从俄国汉学家Peter A. Boodberg。1947年开始在伯克利东方语言学部任教直至1984年退休。1975-1976年间任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会长。其著述较为著名的有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和 The Vermilion Bird: T'ang images of the South等等(其书目可参考此豆列http://book.douban.com/doulist/205084/)。生平还可参考http://texts.cdlib.org/view?docId=hb4t1nb2bd&doc.view=frames&chunk.id=div00060&toc.depth=1&toc.id=【发表于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78, No. 4 (Oct. - Dec., 1958】This volume is a collection of essays devoted to various problems of Chinese political and social history, ranging through ancient, medieval and modern times. The conception which purports to unify these very diverse papers (including such extremes as the political use of omens and portents in the second century B. C. [Eberhard] and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 treaty ports "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D. [Fairbank]) is the now popular one of " Intellectual History," or what is often called " Thought " in the modish but narrow apotheosis of that word. A thoughtful and liter- ate preliminary essay by Benjamin Schwartz attempts to give disciplinary dignity to this conception, but to me, at least, it remains, as Schwartz says, ". . . a particularly hazy area of human inquiry." At any rate, despite the variety of subject matter and treatment, a " social science 2' predilection is evident, in greater or less degree, in all of these studies. That is to say, abstractions (of relatively high le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some Chinese institutions appear to be the aim of the majority of the earnest contributors, as opposed to what John E. Fairbank, who has contribute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volume, calls, ". . . the intimate and particular knowledge of the humanist." Fairbank's admirable tribute to knowledge of both sorts seems to me to have little other than theoretical and polite reference to most of the articles in this book. With some exceptions, they seem in this bloodless I am inclined to say " neo-scholastic." I find few traces of the " rhetoric and sentiment " (for instance) which Fairbank wants to find at the heart of this kind of scholarship. The " Thought " which is honored here is neither every- day thought (purposing, dreaming and reflecting by real individuals about the world of sensible objects in which they find themselves, e. g. erotic ephemera) nor " cultured " thought (purposing, dreaming and reflecting about the choice objects of their milieu, e. g. dinner party conversations), but is soulething much more grand. It is intellectual (subject matter which appeals to "thinkers ") and political (chiefly concerned with problems of power over human beings). So there is, after all, a kind of unifying principle, but the book is only humanistic by accident, as where an individual contributor has not been able to escape , his own character (e.g. Wilhelm). With a less imposing title, and without the idealistic introduction to live up to, the volume would still have been, and indeed is, a collection of very interesting articles about China by very competent writers, his own character (e.g. Wilhelm). With a less imposing title, and without the idealistic introduction to live up to, the volume would still have been, and indeed is, a collection of very interesting articles about China by very competent writers.
  •     外国人看中国的历史 总是理智有余激情不足,他们善于用数字来表征一个充满混沌文化国家的历史现象。他们的观点可能与国人研究的若有雷同,但是总是显得客观的多。我得承认,外文引进版的翻译肯定会是太监版,不过一本较好地重现他们观点的书,还是值得一看的。尤其费先生的笔法更为突出(谁让这本书是属于费正清文集的?)。不过看过了其中的几个部分,如儒家传统和宗教,中国社会结构的分析,条约共治下的中国,我忽然对我们自己文明的前途充满莫名的担心了.....
  •     这是由费正清先生主编的一本论文集,主要集中于美国汉学研究中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或许是因为我一直偏重读海外中国研究作品,所以本书涉及的一些专题“至今已经觉不新鲜”,国外汉学家用社会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读来,也已经不能带来冲击。但这本书仍是一本能提供借鉴的杰出的汉学研究著作,第一部分选取汉、隋、宋、晚明、清初、鸦片战争后这些在思想或政治制度面临大整合的时代来研究中国思想与国家权力的关联。秦晖先生称秦汉为中华第一帝国,汉承秦成为大一统的帝国,知识界如何应用这样的变化来回答“汉以何德据有天下呢”“如何证明人间事上应天命呢”,当时的人是否真的相信天命,或是以“天命”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中国汉代天文学及天文学家的政治职能》作者埃伯哈德选取《史记》《汉书》中有所出现的征兆与当时人认为这些天象或灾异所对应的人事,对比这两天经典史书中不同的说法,来证明所谓天命与人事的联系,多数是出于政治目的而已,这些提出的人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工具罢了。《隋朝的意识形态的形成》,作者分析隋朝在大乱之后为隋文帝为凝聚人心有利江山一统如何根据时势而利用儒、道、释三家的思想。《宋初改革家范仲淹》《晚明东林运动》试图通过“庆历新政”与“东林运动”来分析儒家理想主义与中国君主专制权力结构上的不协调,儒家理想主义不可避免的失败悲剧。《从17世纪看中国君主专制与儒家思想》,仔细阐述黄宗羲著作《明夷待访录》所提出的改革思想,对比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的差异,指出黄的思想只不出是君主制度的理想的为民谋利的模式。费正清主笔的《条约下的共治》令人惊喜,分析满清入关主政中国与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与清政权合作共治的区别,前一种共治仍是使用儒家思想,后一种共治带来的西方的思想与制度却不可避免地消弱和分裂啦中国,“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不可共存的矛盾体。可惜此文被阉割得太厉害,几乎看不出原貌。一个太监,我们仍知道他是男人,这篇文章,被割成碎片,不复成文。此书的第二部分“社会秩序中的思想与官僚”分析中国士阶层与被治阶层的意识形态、中国科举制诞生以来为达到地区均衡而使用的配额制、儒家与佛道思想的互相吸收,特别有趣几篇,角度选得非常巧的是是通过中国报恩思想来分析儒家的互惠思想、君子小人之分、通过汉赋的内容与突然兴趣与衰亡来分析“士”的不遇及不平则鸣,分析明清的画如何反映士大夫的际遇与思想。文化的差异,所受学术训练的差异,带来不同于传统中国史学家方法,费正清又一直主张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化,这本论文集体现啦这一特色,这异域他者的眼光,有助于我们更深认清本国史的研究要脱离单纯的政治人物与事物,而将之放入与环境的互动中去分析。这也算老生长谈啦:)除了“条约下的共治”这篇外,其他的论文多脱离不了对“士”这个阶层及其思想的研究。也许因为写书的人是知识分子,在分析的也不可避免着重于知识分子,就这点来看,不是他者,还是知识分子看知识分子:)

精彩短评 (总计43条)

  •     但是还好,大概不超过20处。。整体不失为一本值得阅读的好处。但是海外汉学研究无可避免的一点,就是表面光鲜,有时候,有很多东西确是国内学者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和比较多了的。这种海外研究丛书系列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很新鲜,认为他们能够得出一些,我们身出制度之中的人们不能看出,或者习以为常的东西。但是,读多了之后,就觉得很多时候,还是有点流于表面,和表象,用过多的所谓的数理统计分析和定量研究,取代了原来中国国学文化研究的定性的人文的中国内里的东西。一家之言。多看看,看看别人怎样研究,总是有好处的。。。。
  •     删节太多,不如《伟大的中国革命》那几本。我们看了那几本没删节的好像也没中什么毒嘛,这次出版社不知怎么了,是不是一涉及“思想”就脑子复杂了,还是国家这几年在倒退?
  •     书的质量,质感很粗糙,像是一本旧书,刚拿到书的封皮还是脏的,有脏手印。。。。
  •     西方的史学家或者说汉学家在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都有很独到之处,书中不少文章让人忍不住点赞。只可惜本人才疏学浅,有些地方虽能有一定的领会,但是依然没有完全明白,不过通读下来还是受益颇多。
  •     物美价廉,希望多一些这类打折的好书
  •     翻译过的去,文言修养比较差而已。
  •     费正清主编的,关于中国的历史,思想。有些翻译搞得不太好
  •     海外汉学一直陷入了伪理性和数据化的误区,殊不知,中国文化如果用数字解释出来,就丧失了文化的神,只剩下型了。
  •     Wolfram Eberhard: 中国汉代天文学及天文学家的政治职能。杨庆堃: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相互作用关系。
  •     此书所体现出来的美国人研究中国历史的角度和方法让我觉得很新奇(很科学很数据很推理?)不过书名冠以“中国”二字有点大,各种制度思想都是以截取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思想家来论证分析的(过于细节而没有整体性和宏观性?)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相关知识太少 总之读完感觉没啥收获。
  •     写作比较简略,适合造诣不深的人看
  •     喜欢费正清的图书
  •     观点很独特,可惜翻译的不太好。是论文集?有的文章看着深有感触,也有的就看不懂了。
  •     6
  •     费正清可是个名家
  •     虽然只看过其中两篇:费正清的中外联合统治和古代天文学
  •     中国的思想与制度
  •     酌情进行了删改……
  •     外国人看中国 既理智又偏执
  •     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删节!!!又是被狗Dang强奸过的阉割本!!!
  •     没有节操的汉译。和台湾联经一对比,到处都有篡改删节。文字极其别扭!唯一可取之处是最末保留了notes
  •     杨联升写“报”、刘子健写范仲淹的文章在里面
  •     有几篇写的让人忍不住点点头呀
  •     文献集。有部分史料更有权威性,可以参见。
  •     mark:最后一篇《明朝和清朝早期社会的士大夫理想:绘画中的表现》
  •     读过 依稀留有模糊印象
  •     可惜有删节
  •     这本写于60年前的论文集,关于其各篇的论题我基本上都读到过同样优秀甚至更加出色的其他论文。今天读它的意义,一在于管窥彼时彼地汉学研究的方向和深度,更在于学习论者的研究方法。西人做学问,每每在框架的构建、概念的提炼,和以小见大的洞察力上,让我赞叹。另外,《科举制度中的地区、家庭与个人》和《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相互作用》两篇我都很有收获。
  •     嗯...知识性的阅读,除了引言以外
  •     当论文看写得不错
  •     费先生的书。是我从另一个视角审视中国历史的入口。非常值得一读
  •     翻译很一般
  •     实质上本书所讲皆以“思想”为主线,从多个角度阐释思想推动行为的痕迹,从而推广开来,这种思想(或者说传统烙印)如何影响官僚以及与之相关的“文人画”、“科举”、“诗词”与“宗教”等
  •     挺摇滚
  •     费先生的经典
  •     盗版的,书页质量很差
  •     毕竟已经过时了,太老了,很多观念和史料已经成为史学史的一部分了。
  •     翻译读起来有点拗口,里面有张大宦官王振的图片,竟然长着大胡子...还把吕不韦译成吕布韦...
  •     海外中国研究的论著,个人看的不是很多,除了原来江苏人民的,即现在凤凰文库那套“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中买了几部,例如韩森的《开放的帝国》,卜正民的《为权力祈祷》以及许理和的《佛教征服中国》,除此之外,对于非常有名的费正清先生,即我所说的老费的书,基本上不怎么感兴趣,虽然大家觉得看了比较过瘾,但是如果仔细研读的话,就会发现虽然不乏深刻之见,但是在某些重要问题上,老费的观点不仅仅就是陈旧的问题了,而是根本没有理解什么是“传统的中国”。作为海外中国的研究,很多学者在开始阶段,限于各种条件,总是把明清,特别是19世纪中叶这样的中国当成了传统中国的缩影,固然他们也考虑到朝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的变革,但是在他们的视角下,传统中国的基本特征,例如在社会结构以及经济结构上,基本上一脉相承,但是如果对国史有一定了知的话,我想谁也不会把晚清的中华当作传统中国的缩影来看,因为这只是历史时空之中的一个流变,一幕场景,究竟有多少代表意义,很难说清楚。如果大家看看老费的那篇《中国社会的本质》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讲明清讲近代,老费可以说是权威,但是往深了追究,就怕要出问题了。老费的文集,我就买了这一本,同学问我为什么买这本,我答曰:因为这不是老费写的,两人大笑。我觉得我说的不是一句玩笑话,因为从我自己的实际需要出发,觉得这本书对于开拓眼界还是很有帮助的,尽管结论还是能过继续协商;第二,这部集子的作者们都是...一代汉学大家吧,都是挺有名的,所选的文章还是比较经典的,跨度也比较大,视角也新颖,对于我们从别的角度来看国史不无裨益。因此想集合众人的智慧,抵消一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希望老费先生能原宥后学的一点调皮和无知吧!毕竟这些汉学家也是在他所形成的这样一个氛围中成长的,作为海外一代汉学大家,老费的功绩还是不能抹杀的。 阅读更多 ›
  •     1957年出版的关于中国的论文集,由费正清主编,五十年后继续阅读,这批早期学者的洞见启发颇多,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运用西方理论范式来审阅中国经验材料,里面的张力和烈度值得细品。。。。
  •     不同作者不同译者的论文合集,最后几篇翻译的太不舒服了……有点“江河与湖泊上微笑而傲娇的漫游者”的感觉……前面还行
  •     不爽的是,似乎书很旧,比较脏的。另外,比较恼人的是,书里面有些内容被删掉了,这种做法有欠妥当,是对作者原意的一种阉割,既然要翻译,就不要随便乱删,对错都要放上去,这样便于读者了解。不知道是否与图书审查有关系。感觉太变态了。
  •     方法论层面还是接受不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