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农民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理解农民中国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214057150
作者:[美]李丹(Daniel Little)
页数:401页

作者简介

《理解农民中国》为一部富有新意的理论著作,评介了西方以中国农业和农民为主题的理论:斯科特一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论;关于中国经济史上技术突破的争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关于过密化的争论。在此基础上,《理解农民中国》从社会科学哲学的高度对这些理论进行了剖析、总结和反思,对理论的适用范围以及社会解释的微观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近年来,西方有关中国研究的理论著作层出不穷,但是像《理解农民中国》这样“理论”的“理论著作”却并不多见,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有所收获,相关研究者也会得到启迪。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
献辞
致谢
中文版序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关于道义经济的争论
第三章传统中国的区域体系
第四章关于技术突破的争论
第五章关于农民起义的理论
第六章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
第七章概括及理论
第八章解释
第九章经验推理
第十章社会本体论、因果机制与社会心态
引用文献目录
译后记

前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内容概要

李丹(Daniel Little),美国著名的哲学家,1971年毕业于伊利诺大学,获数学学士和哲学学士学位,197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科尔盖特大学、卫斯理学院等大学任教,并在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任访问学者(1989-1991)。在此期间,他先后任科尔盖特大学教授会副会长(1993-96)和巴克内尔大学副校长(1996-2000)。现任密执安大学迪尔本分校校长和哲学教授,并兼任密执安大学主校的社会学教授。他还承担过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麦克阿瑟基金会(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MacArthur Foundation)的项目。

图书封面


 理解农民中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评介《理解农民中国》(Understanding Peasant China:Case 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作者李丹(Daniel Little),现任密执安大学迪尔本分校(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Dearborn)校长和哲学教授。本书中文版由张天虹、张洪云和张胜波在刘北成教授的指导下译出,并经李伯重教授作序,收入“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于2008年8月出版。原著为八章,在汉译过程中,作者又增补了两章,即中文版第六章《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和第十章《社会本体论、因果机制与社会心态》,补充了作者最近几年对西方中国研究的追踪以及自己的研究心得,因此中译本总共十章。本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章,内容是作者选题缘起以及本书内容概要,实为本书的导论;第二部分是第2-6章,围绕着中国传统农业和农民的主题,作者系统梳理以下理论问题:有关小农行为动机的斯科特—波普金争论;施坚雅的中心地与巨区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史上的技术停滞与突破的科技论与分配论;解释19世纪中国农民起义的千年王国论、阶级斗争论与地方政治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还是过密化的争论。针对这些理论争论,作者不但分析出了对立的理论之间的分歧,发掘其各自的理论逻辑,而且往往能跳出这些争论,看到对立理论之间的联系和互补关系。第三部分是第7-10章,在前面的理论评介的基础上,作者从社会科学哲学的高度探讨和反思了西方中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问题。虽然作者宣称这是一部哲学著作,但是它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史的学者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首先,该书涉及的理论争论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经济史中的农民行为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理性选择模型、传统市场体系理论等等都对于我们解释中国传统社会的农民行为(尤其是经济行为)提供了新鲜的角度。其次,作者在梳理这些理论争论的过程中援引了大量西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的新成果,至少涉及了信息经济学、公共选择经济学和博弈论等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吴承明先生曾就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的关系做过述评, 推荐了多种可用于经济史研究中的经济学理论,李伯重也指出,经济学方法内容很广,决不仅仅是统计学方法。 作者在本书中为经济史学家们展现了更为丰富的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作者还强调,经济史研究不能囿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必须在更广阔的社会与环境背景下,检验研究中的经济现象。经济史学家除了关注纯粹的数学均衡或理想运作的市场外,同样也要关注社会与政治背景中的经济趋势。这些见解对中国经济史研究来说,都是正确的。最后,作者的“地方研究”思想揭示了理论在区域经济史研究中的作用。他意识到,当代社会理论多半是基于欧洲经验构建起来的,因此他提醒,这些模型不能以不恰当的方式输出到亚洲社会。但这样一种警示不表明对亚洲社会的社会科学研究需要适合亚洲历史经验的新概念与新模型,而是说,研究者应该清醒地自我意识到欧洲经验的独特性,根据研究中的亚洲案例的具体情形挑选和修正理论模型,保证概念和理论啮合地方现象。显然,作者避免了两个极端,较好地处理了理论和区域(主要是中国)特性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书又是一部走出“汉学界”的著作。 从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到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再到王国斌对中欧之间的时间与空间的双向交叉比较,如何对待欧洲经验,如何认识中国自身的特征?“西方中心”和“中国中心”显然都不合适,只有结合扎实的地方研究,修正来自欧洲的理论模型和概念,让中国研究成为国际主流学术的一部分才是我们的出路。作者不懂中文,涉及到中国的具体问题时,使用的全部是二手或三手资料。而且,作者在探讨社会科学哲学问题(尤其是社会本体论)时,使用的语言过于抽象,基本上脱离了中国的经验事实,使得这部分论述难免给人以空中楼阁的感觉。但是作为一部剖析理论的理论著作,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西方有关中国研究的理论著作层出不穷,但是像作者这样从社会科学哲学和方法论的高度对中国研究的理论进行剖析、总结和反思的却并不多见。正如李伯重教授在本书中文版序中所指出:“史学研究者惟有具备科学方法论的自觉,才能使研究工作更上一层楼。” 我们相信,我国学者尤其是史学工作者通过这本书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西方学界在中国农民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从中汲取营养或总结经验,推动我国的相关研究继续向前发展。

精彩短评 (总计36条)

  •     开卷有益,闲来无事多读书。此书甚好。
  •     买了五本书,就用个塑料袋装,不知道书会被快递摔破的么
  •     理解农民中国
  •     关于理论的理论书,把相关以中国农业社会为主题的理论基本都检视了一遍,对中国三农问题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至少避免每一次看到一个“新”理论便惊为天人:)
  •     一本哲学书
  •     此书为研究华北乡村社会变迁的难得理论之作,其批判性思维理路是值得体悟的
  •     不存纯粹事实,只存在概念体系中的事实。不存在纯粹观察,只存在理论化词汇中的观察。观察和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无可救药的循环论证,理论所产生的观察是那些按照预想去支持该理论的观察。甚至,一些质疑直接指向社会科学:社会现象首先就不是客观的,而是由流动变化的意图、内涵和参与者与观察者的信念所定义的。社会科学中所有的观察都要求a行为诠释,因此根本不存在所谓朴实的事实;b研究者所建构的只是他所观察的世界;c所有的社会研究都依赖研究者的视野,那么就不存在独立于视野之外的事实。但是,社会科学能够取得严密性和经验认证,并且应当追求这样的标准。
  •     刚收到,大体翻了一下,值得一读。
  •     我真的看不懂。。。
  •     经典之作,重要的非常实惠
  •     诘屈聱牙
  •     比较理论化,大部分都比较难懂,但又不是哲学那种难懂……
  •     几千年的农耕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每个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
    尽管我们一直在尝试转型,但历史传统的影响却始终如影相随。
    转型并不意味着与过去的决绝,而是如凤凰涅槃一般的破茧而出。
    故此,理解中国,当从农民始。
  •     信得过的出版社
  •     从社会哲学的视角理解农民中国,这是一个极有新意的研究切入点,值得阅读。
  •     曾经翻过。印象中作者对农民研究中经济学的研究视角显得很宽容,这在人文学者里似乎比较少见。
  •     书质量好,快递也给力。
  •     原本在看一篇外国学者写的文章,各种理论完全看不懂,偶然发现这本书,相对照来看,恍然大悟了。这本书对于道义经济和政治经济描述的还是十分仔细的。
  •     : D422/4474-1
  •     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农民问题,可以开阔眼界,了解其他国家人的想法。
  •     堆研究中国农民和农民中国思考很深刻
  •     今年最有收获的书,推荐!
  •     不同角度看中国,不错。但收到的书有污损。
  •     需要不同背景的学者来“扒灰”
  •     可以作为参考书籍
  •     书好,送货服务好
  •     TAT
  •     只读了第二章,翻了翻最后四章。难懂。。各种绕来绕去。。暂时搁下。。 可能是没有系统学过逻辑学所致。。
  •     农民中国
  •     读得头晕。。
  •     中国国情,农民社会是重要国情
  •     很抽象,多是一些没有听说过的名词,真正想看看老外怎样理解中国农民的,大失所望。
  •     个人感觉,比较入门级,在理论学习和研究指导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但是都不深,适合大一、大二的小朋友们读~~~另外,翻译就一般般,不特别拗口,但总觉得译者的社会学知识积累不怎么够用啊~~
  •     这个也得再读一遍了是么。。。哭
  •     作者的知识视野之宽、研究之扎实深入,让人叹服。
  •     需要认真学习的好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