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彗星划过夜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3
ISBN:9787108023803
作者:林达
页数:392页

作者简介

“近距离看美国”之四《如彗星划过夜空》,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书籍目录

保守的革命
艰难主的尝试行不通
到费城去开会
弗吉尼亚方案
民主的困惑
罗得岛的故事
难以调解的矛盾
伟大的妥协
半神半人的会议
第一届内阁
汉密尔顿的功绩
1804年的信号
告别古典知杰佛逊
林肯和内战
报纸的使命
麦克纳马拉和艾尔斯伯格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华盛顿邮报》
终于到达最高法院
今夜没有星辰

编辑推荐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四本,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内容概要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原以为“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早已划上句号,现在看到这一系列的“之四”,真有一份意外的惊喜。该书主要讲述了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发生的故事,以及1971年“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的前因后果。林达无疑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似是不动声色,却已让读者手难释卷。                              --《中华读书报》

章节摘录

书摘  英国国会有上院和下院,上院是贵族的代表,下院是社会贤达们的代表。英国人通过议会,有了表达自己声音、争取利益的渠道。要交多少税,也可以在国会先据理力争,理论一番。然后,再按照议会通过的税法税率交税,倒也罢了。可现在,北美殖民地在英国议会里根本没有代表,那些对殖民地利害完全不关痛痒的英国议员,却随心所欲地给他们制定税法,说交多少就是多少,没有还价余地,还越交越多,这太没有道理!所以,不干了。  不干,不是要推翻英王,也不是要推翻英国的议会和政治制度,他们只是从逻辑推理,既然他们和英国的民众一样,是英王的臣民,他们就应该和母国臣民享有同样的权利,议会应该有他们的代表。要求这样的权利,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  他们是在维护他们在辛勤劳动和经商之后,个人所得不被无缘无故剥夺的权利,也就是追求个人幸福的权利。所以,后来托马斯·杰佛逊在起草《独立宣言》的时候,一打头就是“人人生而平等,都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实在是有的放矢、针对殖民地人民切肤之痛发出来的宣言。  英王不让步,就引发了独立战争。打出来的结果就是建立了美国。想当初,是独立、从英王手中夺得自由的共同目标,把这13块原来的殖民地联合在一起的。历经八年的艰苦战争,取得了胜利,可是,以后他们何去何从?  首先,在最简化定义的“专制”和“民主”之间,他们必须有一个抉择。你也许会说,殖民时期,他们已经有了半生不熟的、有着一定民主成分的改革版英国制度,顺应下去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可是,我们假如回过头,看看许多国家在战争导致的变化当口做出的选择,就会明白,延顺以往的制度,并不是必然的。战争就像是一颗炸弹,以巨大的、具有破坏性的震撼力,把历史炸停在那里。而枪炮已经显示了它夺取政权的威力。它可以顺势扭转历史,满足一个个人、或者一些人改造国家的政治抱负。你可以把这样的抱负表述为一个善意的动因——现在,“他”,要为“他的”百姓,谋福利了。权力就这样在武力之下得以集中到一个人或一小群人手里。这样的结局,对新生的美国仍然是一个可能。  一场战争下来,站在这块土地上,最有力量的就是军队,最有力量的个人,就是指挥掌握这支军队的司令,在美国,就是乔治·华盛顿将军。因此,甚至可以这样说,美国的第一个抉择,就是华盛顿将军的抉择。  经历了八年艰苦战争,1783年年初,虽然外交上还在谈判,《巴黎和约》尚未签署,可是,美国已经独立在望。在这个时候,军中就已经有人在酝酿一个扭转历史的时刻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很有名的纽堡政变。P10-11

图书封面


 如彗星划过夜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2条)

  •     这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最新一本,林达再一次回到美国建国之初,先是以费城会议为线索,讲述了美国早期政治家的故事,讲述了他们的经历、思想和立国理念。作者不仅试图对美国“自由”的立国之本追根溯源,同时也多少重现了早期美国政治不成熟时期政府各方面力量之间相互碰撞而是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建国初期各州为缔结联邦所达成的种种妥协,有的得以巩固成为沿袭至今的民主制度,而有的却造成了日益加深的分歧,引发了激烈的冲突。在又一次试图分析内战的起因和总统林肯在内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后,整本书的后半部分用了大量的笔墨叙述了艾尔斯伯格泄露五角大楼越战机密文件的事件。这本书的内容跟之前两本比起来显得更杂,好像查缺补漏,把美国民主制度中的方方面面又温习了一遍。接近于后来《带一本书去巴黎》的风格,作者在叙事中更多地流露出了许多个人的感情色彩,比如对于杰斐逊汉密尔顿不吝言辞的赞美。书中也出现了两处让我深为感动的描写:1789年9月制宪会议期间,杰斐逊正在法国出任外交官,再给当时的一位制宪会议代表麦迪逊的一封信中,他把对美国宪法的批评和长久的哲学思考写了下来。正赶上他要动身回到美国,他就准备把信带上当面交给麦迪逊。可是他又继续思考了几个月,直到1790年1月,他才把信给了麦迪逊。随信还附上了一张纸条,写道: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思考,我没有改变我的看法,现在提请你考虑。而杰斐逊思考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政治观念和制度,下一代人是否应受其约束?他的结论是否定的。他说:“大地总是属于活着的一代人。”私自复制了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的艾尔斯伯格为了呼吁全国人民反战意识的觉醒,四处寻求公布机密的途径。当刊登了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的系列报道的《纽约时报》接到了联邦法庭的禁令,被迫延迟发表余下的报道时,艾尔斯伯格又把资料捅给了《华盛顿邮报》。报社编辑们冒着危险如同间谍一般搞到文件,又挑灯夜战采写报道,可担任法律顾问的律师们又强烈反对发表这些文件。《邮报》的女老板凯瑟琳·格雷厄姆必须做出最后的决定。此刻,发表这些文章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跟《纽约时报》这个对手竞争那么简单的问题了,而更多是冒着背上“对抗法庭”罪名的风险来捍卫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这里作者一句话的简单交代,勾勒了当时美国存在的观念冲突,在格雷厄姆一个家庭中的体现:凯瑟琳·格雷厄姆,尤金·迈的女儿,这个时候已经在历经生活沧桑之后,结下了父亲和丈夫留下的《华盛顿邮报》。60年代的战争和社会变革、动荡,在美国造成的观念的分裂,也进入了她的家庭。她的三个儿子,一个在越南战场服役,一个在街头反战,一个在家里吸毒。我感动,是因为我相信格雷厄姆在做出发表新闻决定的时候,内心的斗争一定是复杂而激烈的。这里边不仅仅闪耀着捍卫新闻自由的理性光芒,还一定承载着战争给她的家庭带来的种种痛苦,乃至价值观冲突;而同时由于公司刚刚上市,她也冒着毁掉一个企业的危险。看这本书的另外一个感触是一个制度从最初建立,到初期的实行、逐步完善健全,所经历的过程是漫长的。这其中有各个利益集团的碰撞平衡角力,也有公民意识的逐渐觉醒。美国从一个松散的联邦到战后逐渐确立世界强国的位置,用了近两百年。中国就算是不继续走弯路,所需要的时日还很长……看完了林达的四本书,松了一口气。好像完成了一个任务,给了自己一个交待。回想这一年以来的收获,感觉自己所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价值观上的改变:比如对政治的态度,对制度问题思考时所应该采取的姿态。至于说对具体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我还是相当欠缺的。我也试着把我所完成的这种价值观转变推介给其他人,才发现就连这点转变也并不是很容易发生的。我觉得很多东西都可以归结到人性的善良:因为一个善良的人,必定不会仅仅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而不去管他人疾苦,更不必说自己需求的满足往往是建立在他人疾苦的基础之上。而政治说到根本无非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如果一个人对于政治的态度是冷漠的,那么他必定是自私的。当然,人有自私的权利,但若人人自私,他人的疾苦终有一天会变成你自己的疾苦。
  •     丁林和林达的文章都爱读,前者的文章在网上流传甚广,后者的书在读者中颇富盛名。但近日我却突然读出一团迷雾来。这迷雾不是因为两人的文章,而是这两人的关系。当初以为丁林和林达没有关系,后来发现不是,好像丁林就是林达,再后来,有朋友告诉我,丁林不是一个人,是两个人,是林达夫妻两位一体的笔名。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阅读感受。 林达出版过的书,我见过三本:《历史深处的忧虑》《 我也有一个梦想 》《总统是靠不住的》。前三部书被称为“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在读者群中影响巨大,其对美国社会、民主、制度的描写和阐述,深入浅出,耐人咀嚼。后来据说还出过一本叫《带一本书去巴黎》的文集,这本书出版较晚,较前三本书影响力要小的多。 作者很低调,书没有前言,没有序,没有跋,突然就开始了,而后突然就结束了。这种出书的方法,要读者选中和喜欢,就只能完全靠文字的功力了。但也正是作者的这种过分低调,引发了我的好奇,所以吃过了鸡蛋想看鸡的我,便到处找起作者的介绍来。结果找来找去,一无所获。后来,还是在朱学勤先生的文章中找到蛛丝马迹。在《从“五月花“到“哈佛”》中,朱先生有这么一段文字: 圣诞节到了,我的南方朋友从佐治亚 —— 即中国人很熟悉的小说《飘》的家乡,长驱三千英里,开车两天来看我。而他们夫妇写的两本介绍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书,那一年在中国也上了热点图书排行榜,《历史深处的忧患 —— 近距离看美国》和《总统是靠不住的》,已经为中国读书界熟悉。那两本书写得好,与他们的生活状态有关,抵美多年,他们以小贩为生,在草根层摸爬滚打,一点没有在美留学生阶层的那些坏毛病。夫妻俩遥闻哈佛大名,却总是自认为是南方的乡巴佬,轻易不敢来,这次乘着我在那里,就到哈佛来探头探脑了。因此,我戏称这一年的圣诞是“两个小贩到哈佛”,而他们对我的报复,则是带给我一本《总统是靠不住的》,扉页赠言居然如此回敬:“ 1997 年圣诞:哈佛不读书纪念 ! ”他们开车载着我东跑西颠,走了很多我平时因没车而到不了的地方。那一个礼拜,我果然读不成书了,这一对小贩夫妇开心得哈哈大笑。 这一对夫妇,就是林达夫妇。不过,从朱先生的文章中透露出来的情况来看,林达夫妇竟然是一对小贩,这与我当初的想像大相径庭。我认为,这两位至少也是个学者,在某个著名的大学里当教授,或者做访问学者。但结果竟这样出乎我的意料。这多多少少在我的心理上形成了一个落差。不过我同时也对这对“小贩”夫妇存疑。若真是小贩,他们怎么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和闲情来写东西呢?可能是朱先生对林达夫妇太熟悉了,所以才有此戏称吧?! 后来继续寻找,在朱学勤先生的的著作《书斋里的革命》里一篇叫《小概率事件》文章中,再次看到了他对林达夫妇的描写,这次写的稍微清晰明白些: 我到了美国,去了南方,在佐治亚州一个偏僻农舍里,与写作《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个梦想》的林达夫妇畅谈了三天。 看起来这回没错了,竟而是在“偏僻农舍”里见到林达夫妇。看来不是小贩,也是农民了。 再找。我终于又在朱先生的《带一本书——从美国到巴黎》中,读到了关于林达的比较完整一点的叙述,其中肯定性地说明了,林达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他们就住在美国的乡下比较偏僻的地方,挣扎在美国生活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半年劳作,半年写作”。其中,朱先生对林达夫妇贩卖生活还有一段比较细致的描写: 车停稳,先搬出众多木板搭制简易货架,将待售的艺术品一一摆上;天一黑则把这些货架还原为长短不一的木板,收回车内。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他们笑话我是“中国干部参加美国劳动”。赶集的日子从五月到十一月,天冷叶子一落,数一数半年挣的辛苦钱够一年食用,他们也就安心收工不干。从秋天到冬天,他们是回到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我有一个梦想”或者“带一本书去巴黎”。 待确认清楚丁林夫妇确实是一对小贩之后,相反,我却没有失望,反而有一种羡慕和欣慰。“半年劳作,半年写作”,这是多么好的一种心态,也是令我对当初产生那样的想法感觉到惭愧。这种“只是自由地呼吸,自由地劳动,自由地写作”的简单生活方式,其实比那些追逐名利的学者们的生活方式更令人崇敬。“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这种低调、平民的写作方式,也许更值得我们尊敬。他们的人格力量和追求,他们那种“清贫而丰富”的生活,其实更加令人相往。 2 我认为我的追寻到此也就告一段落了。不料不独我吃过鸡蛋之后对下蛋的鸡感兴趣,其他的读者们也有类似的爱好。 今年年初,在关天,有位网友写了篇帖子,进行林达探秘。这位网友这么一招呼呼,一下子点燃了藏在大家心中的激情,呼啦啦,上来一大帮,各抒己见,各供材料。但可惜,各位读者对于林达夫妇的了解,也就仅止于我所了解的水平,再多,似乎也没有了。 不料,山穷水复疑无路之际,却突然柳暗花明起来了。这所谓的“柳暗花明”就是:竟然因为这帖,引出了在关天潜水的林达夫妇。更让人们惊喜的是,他们非常难得的,在这里做了一翻“自我交待”,约略追述了自己的过去,还谈到了他们的现状。我读到之后,倍感欣喜。却不料,喜之过早,后来林达夫妇却要求版主删去了他们的那段“自我交待”。后经过百般努力,我终于获得了他们当初贴的那段文字,录在下面,供当初未能得见的网友一饱眼福: 诸位,别猜了,我坦白交代了吧。 我们夫妇俩,叫丁林也罢,叫林达也罢,都不过是为了发表一些话非要一个名字不可时,起的一个名字。男的原来姓丁,女的名字里有一个林。通常都是女的写头一稿,所以仔细的人看得出有女性的痕迹。之所以不怎么“秀”,实在是没什么可“秀”的。读者诸君读了,觉得有道理,对那些故事留一个印象,我们就满足了;觉得没道理,骂一声,也没什么不可。 我们俩是中学同学,朱学勤先生文中提到的刘海生老师就是我们上海复兴中学的老师。 我们俩在黑龙江小兴安岭插过队,干农活,还放过马。后来回上海,男的是街道工人,女的干过几年建筑队木匠。文革结束进大学,学的都是“工科”。女的毕业后又考了研究生,师从陈从周先生。后来我们两人都在大学里工作,但不久就都辞职了。那是大概1987,88年的事情。此后就都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当然,有点书本和技术底子,活儿比一般小工要轻得多,但是和工人们一起住工棚,却是当然的事。这样直到91年偶然的机会出国,机缘还是打工。 出国后,干的活在农业、仓库、建筑、运输等等的边缘,就是说,在老板手下你该干什么就得干什么。也上过一点课,很杂。读书,也很杂。“小贩”一说,还真是准确的说法。在各地小镇的地方节庆上,摆一个“摊”,卖小玩意儿,比如自己做的小东西,工艺品之类。相当于赶庙会。如此谋生不易,所以我们俩还得有一人维持一份固定的job,每天上班。如此谋生的好处是,走遍了南方的小镇,习惯了黑白红黄乡下人。 最怕的是,编辑在我们的“名字”旁注:学者。非得是学者才有credit吗?不是学者能不能有常识?我们早不是什么学者。我们俩手上都是有茧子的。 最近我们俩在忙于自己动手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DIY在这儿非常普遍。杰米·卡特总统是我们州的人,他老先生就喜欢空下来做做木工活的。我们觉得这挺好,你说呢? 记得曾经读到过何清涟一篇文章,说人生宛如在路上行走,但各自在路上的境界却不一样。大多数人是“身在路上”,他们为自己设定的物质性目标所累,最后都难逃恺撒之悲;少部分人是“心在路上”,他们为心灵的自由而生活,在追求心灵自由的过程中,赋予人类文明以尊严与崇高,为人们留下许许多多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丁林,就是那类为人们留下精神财富的人。 祝福丁林,希望他们在DIY的日子里,过的富足快乐!也许希望他们能够给我们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想起几年前写林达的旧文,搬过来,充数。)
  •     读了几本林达介绍美国的书,可读性很强,对我们这些英文极差(没法看英文资料)、出国很难(没法亲身体验美国的高级政治制度)的人来说,这些书还是值得一读的。首先,极为崇拜林达介绍的那些美国建国者们,超强的精英啊,就是比中国人讲学习、讲道德,但有一点疑问,这样的美国精英在这个世纪中还会出现吗。林达说,当年的美国就像一个小联合国。上帝保佑,既然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了,那再出几个美国精英(超有人性、超有智慧、超有道德的那种)把咱地球一起改造了,省得这会打来打去,美国麻烦,咱也麻烦。希望还有别人来像林达写美国,当然最好换一个角度。因为,美国真的有那么好吗,尤其是它的政治体制,是人类最好的选择或最终的选择吗?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娓娓道来,历史读起来如清风沐面,越读越有兴趣。
  •     美国系列终于看完了。宛如奇迹,宪政历程。自由是安全的保障。
  •     林达的 近距离看美国是我看过最好的诠释美国思想文化的一套书。这一本主要是描述了 出版,媒体和宪法的关系。
  •     终于看完林达的四本近距离看美国。好书啊,文章鞭辟入里,让人深省。看到最后美国最高法院判决支持新闻媒体可以披露所谓国家机密文件,以保障新闻自由,践行宪法第一修正案,真是激动啊!! 啥时我们这儿的报纸也能写之想写的,发之想发的呀。以前还有个南方周末。
  •     美国宪政的进程,非常具有可读性,后部分媒体和司法的较量跟看悬疑小说一样,紧张而刺激
  •     渐进而非革命才能真正变革
  •     宪政民主永远在谨慎而踏实的进步着。后半本重墨书写了一个新闻自由的案例,被一句话感动到: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选择承担风险来保证表达不受禁止。
  •     了解美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的最佳入门中文读物
  •     前段时间小徐同学问我:“很多人都觉得应该是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万一少数人是对的,多数人是错的呢?”,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继续问了他两个问题:谁来判定少数人是对的多数人是错的?如果少数人是对的成立,如何去让多数人接受?关于这几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很好的答案。等小徐大点了,六年级或者初中了,我会推荐他看这本书。这本书看似有点分裂,前半部分是在讲费城制宪会议,后半部分又扯到了新闻自由与国家安全。其实都是在讲同一个问题:如何防止少数人专政独断和多数人暴政武断。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制定规则的人有如何远见卓识和睿智豁达的品质,才能慢慢的推进实现。非常通俗易懂的一本时政读物。
  •     如彗星划过夜空
  •     翻到第四本,第一本惊心动魄的阅读快感已淡去。这一本匆匆翻到74页,讲到1787年,在各州分裂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个不会导向专制的联邦国家,司法、立法分支如何与总统为代表的行政分支进行博弈抗衡。在巨大的土地财富下,深喑英国法制的叛逆儿子享受着自由的田园生活。
  •     补登。大学看过的。
  •     系列4本里唯一感觉有些枯燥的 不过还是值得一读
  •     林达先生(虽然背后是一对夫妇)一贯的文笔和写作方式,文字顺畅,可读性高。比起单纯的说教,生动的历史追溯要更有说服力,还原历史前进的复杂性,也许能让人民更加冷静和理性地面对生活,面对政治,面对世界。
  •     这几天正是美国总统辩论的时节,很热闹,能够管中窥豹的了解到美国社会的一些现状,我通常来说,对于美国社会的观察是需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述:文字或者演讲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互联网社会对于这类的要求会更高。美国的费城离我现在居住的小镇也不是很远,林达夫妇现在应该也在美国的某个地方,这几年没有他们的文字,这个近距离看美国系列作品是对于我对于美国的理解更深层次了,同样也会让我更加的思考中国社会的现状,彼此的优势和特点,我们很难要求两个社会的发展导向是同一样方向,这就会让我们这样对于两种社会都抱有想法的人会产生很深的迷茫和困惑,眼下的我肯定是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如果能够在十年、二十年后再次拾起这个系列看的时候,会有不一样,更独特的见解足以。
  •     终于把近距离看美国这一系列看完了,恰逢美国又一次大选,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脸茫然,开始对美国政治感兴趣,多亏了林达,能把枯燥的历史和政治讲得很有意思,这个话题确实很大很大,但是从中也能折射出很多小而确定的道理,很受用。
  •     十年的书重读,少了当初的激动。行政分支越来越趋向于大而强,民众更多的时候还是无助的。
  •     因为给儿子推荐了这本书,利用春节自己右重读了这本书。林达的文笔和逻辑真是好!作为中国50年代中期出生的哪代中国人,你能从文字中很清楚的读到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及哪种理想主义气质。无论如何,林达的这套《近距离看美国》丛书都是理解美国的一套非常好的入门读物,值得推荐!
  •     纽约时报诉合众国案(1971),道格拉斯大法官意见:“政府内部的秘密性,本质上是反民主的,是在维护官僚系统的过错“。
  •     从知识普及角度而言,该系列不枉一读,非常适合作为了解美国民主的入门读物。
  •     美国的民主一直是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的,从建国初期的立宪会议的妥协,到党派的兴起,再到对言论自由范围的讨论,没有人一下子就有一个标准答案。在新的世界形势里,我不知道未来的方向。
  •     托马斯杰弗逊真是伟大。
  •      把司法制度讲得比小说还精彩,宪法至上颠覆既往对美国的看法,也赋予“自由”两字更深层的意义。
  •     围绕五角大楼文件泄密说开去。国家安全和新闻自由的博弈,看到很多个人对强权说no,文字平淡,但不妨碍其中有英雄气。
  •     美国系列四本终于读完,越到后面越不喜欢林肯,为了个人声誉发动违宪内战白白牺牲60万生命——虚荣。在战争进行一半时切换战争主题——卑鄙。打压新闻媒体剥夺言论自由,启动强制征兵导致北方暴动——专制。这样的一个人,连给华盛顿和杰弗逊提鞋都不配!不过,人们仍然有一种信念,他们相信,在云霭之上,依然有群星在太空闪亮。
  •     难道是因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勇气,使得他们会方得始终。总有几个坚持正义的化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而历史也没有亏待他们。
  •     “今天民主进程已经大大深入,知识界对专制的批判已经非常彻底,而对民众的弱点可能导致的暴力和非理性,却常常闭着眼睛绕开,或是为其寻找理由。在这个问题上的反省越来越艰难。 因为民主大潮的副产品,就是知识界日益把批判专制强权,看作是为人称道的独立精神,没有勇气悖‘民众大潮’而行,持独立思想言论与民众和知识界同行。”
  •     好看的书。作为平时消遣的书非常合适!
  •     了解了美国建国的过程,再看当今的美国政治,就会明了很多
  •     “半人半神”的费城制宪会议和流传下来的宪法,守护着自由之国二百多年仍向前行。当然美国是幸运的,它在立国之初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有先进的理念又有保守务实的试行,在独立后立国先贤主动摒弃独权并限制政府变大,州一级已经自主平稳运行多年,在最初的宪法执行时期有足够平稳的时间教育民众包括修补漏洞,“南北战争”的内战危机在战后的温和处理避免了分裂,高速公路和媒体的连接也慢慢将美国真正连在一起,等到二战,美国民众的国家感和荣誉感终于锤炼成型,珍贵的百年时间没有走向极端,没有极权和分裂,制度、文化和民众基础同步进化,让这个民主制度一步步走向完善,并有足够的弹性来抵御危机。读历史就像让你完整体验一下他人一路走来的路径,而不是只看某个切面,这样能更好的思考为什么它会这样。现状都是演化而来,凭空移植很难成功。
  •     对美国的民主传统的了解又加深了许多,绅士建国,司法独立,权与权相互制衡,可以针锋相对甚至导致混乱,但是发声的窗口永远不能被堵住,因为自由与安全同样重要。司法部和新闻界的对峙看得特别燃,美国人是有底气骄傲的。
  •     没有像忧虑和梦想那么有意思,但保持了一贯的翔实和可读性,收获颇丰。民主和共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在民主实现后,要警惕多数人的暴政,保障少数人的利益渠道。2017.1.11于加班后的公交上。
  •     读完这部已经读不动了。第二部不读了,感觉作者是主观性叙述特别强,之前倒还没觉得,一开始不喜欢美国的看会以为是在跪舔美国,其实不是,虽然大部分内容都在讲制度的优越如何如何,但字里行间还是能找到作者很小心地表达情感和理性平衡。断续读了快半年,作者是很推崇美国的,卢兄好基友还不快来。
  •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得到的
  •     虽然很美分,但作为知识普及没毛病
  •     257 8.9
  •     真厉害,这么细碎的事情写的清楚又好读。革命带不来改变,只有不断的磨合才是出路。
  •     p118提到的一州两票以减少州的权利让我印象深刻
  •     啊啊啊好想去宽街看Hamilton!
  •     林达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绝对值得中国人一看。四本书把美国展现在读者面前。
  •     文明之路从未波澜不惊。
  •     据说林达也开始挺川普了?想当年读他的书可没有看出来这个趋势。
  •     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对于多数人暴政的警惕和对少数人合法权益的保护,无论是参议员的filibuster,还是参议院采取等额代表制。首先破除了我对于各州在1787年以前为宪法制定所做的实践准备的不了解;其次是对于林肯的政治理念有了不同于教科书的发掘。只想感叹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案,也许这样的事情只能发生在灯塔国吧?
  •     美国三权制度的制衡和政府与媒体关于第一修正法的争端。
  •     没有前三本好看
  •     真希望还能有五,六……
  •     2017年已读03本
  •     书信体书写方式相对自由,更为耐读,语言简洁,不枯燥,把纷繁复杂的美国民主发展历史进程捋成一条线,站在美国国父们的角度来看待国家体制问题,如何完善国家的体制,既能把国家统一起来,建成统一的强大国家,又不至于让政府权力过大,侵犯民众的基本权利。
  •     一个有用的能够被遵从的宪法是多么重要
  •     美国的政治体制我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可能照搬过来。我相信我国也会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一条路来。
  •     想去感受一下美国的民主与自由
  •     看了很长一段时间,却没有感觉到对于政治的生涩和贫乏,内容设计上便更适合我们爱听故事的人阅读。不会有高深的政治理论,却让我们能把美国的政治法律看得大致清楚。大多数人憧憬的美国魅力就在于政治和法律系统吧,更重的地方在于法律上。传统上质疑的三权分立效率,但是在美国配合上一整套真实在运行的法律体系,其实是真切地在践行国家这一概念的意义,宪法的理念在社会和政治运行中伴随。最欣喜的是在于司法部和新闻出版的案件,关于越战,在看到报纸在最高法获胜的章节,作为读者心里却也感觉到舒服和喜悦,政府的权力得到了限制,民众的知情权以及新闻自由得到实现,这才能让一个民主国家的安全得到真实的实现,无关于其他政治色彩。可能一直关于宪法的讨论很多,我们都在期待它的现实实现。最初建国部分同样也是博弈,社会运行的必然规律。
  •     再一次回顾制宪历程,颇为感叹,简直是有神一样的运气,超前的文化精英制定出规则。政治的妥协艺术,用时间来等待民众的觉醒来推动规则的完善,费城那个下午,汗流浃背争论着的55个绅士,绅士时代逝去,元初状态不再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