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与革命

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军事 > 政治 > 冷战与革命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10
ISBN:9787563334957
作者:[挪威] 文安立
页数:249页

作者简介

《冷战与革命》介绍了:冷战是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下半叶的重大历史事件。关于冷战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课题。这种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广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冷战的结束拉开了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距离,使得学者们有可能打破冷战环境和思维定势的束缚,从一种“后冷战”的历史高度出发,对于冷战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随着80年代后中国伴随改革开放而对有关历史档案资料的逐步开放,以及苏联解体后俄国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档案解密,学者们得以第一次获得了通过“多边档案研究”的方式,对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进行更为全面的探讨。所有这一切,导致了被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路易斯.盖迪斯(John Lewis Gaddis)称之为“冷战史新研究”(Zhe New Cold Way History)的一种新的国际学术潮流的兴起。挪威学者文安立(OddAm.Westad)于1993年出版的《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一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一本在国际上受人注目、引起很大反响的专著。

书籍目录

序论
第一章 雅尔塔与大国对战后稳定的追求
第二章 中苏条约与大国合作的破裂
第三章 七大与中共外交政策的缘起
第四章 向沈阳进军:中国政治与苏联对东北的占领
第五章 毛泽东、蒋介石和美国对华北的干预
第六章 马歇歇尔使命的起源
第七章 苏联撤军与内战的来临
结束语 造反、大国干涉和冷战
参考书目
译者后记

内容概要

作者:(挪威)文安立 译者:陈之宏 陈兼
文安立(Odd Ame Westad)原籍挪威,现任伦敦国际经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史教授。他于1989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获博士学位,曾担任挪威诺贝尔研究所研究部主任。他是近十余年间在国际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中涌现出的最负盛名的中青年学者之一。本书是他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雅尔塔与大国对战后稳定的追求  雅尔塔体系是大国合作的产物,也是蒋介石积极“参与”大国政治的结果;蒋介石得到了苏美两国站在他一边对付中国共产党的保证;斯大林获得了美国对苏联在外蒙古和东北特权的认可;罗斯福得到了苏联对日参战和战后苏美在东亚进行合作的保证;谁能料到,这一前冷战时代形成的体系,已在为冷战到来准备条件……  诚如路易斯。菲舍尔(LouisFischer)所指出:“人们都说雅尔塔会议创造了历史,这其实是言过其实了。”就这次最高级会议在东亚问题上所达成的协议而言,这一论断尤为精确。这些协议都是会前几个月里大国间错综复杂的政治运筹的产物,受谈判本身因素的影响很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苏美两国领导人都试图用一种让双方政府都感到满意的方式对东亚地区的国际关系体系加以规划,这是雅尔塔会议得以在东亚问题上达成协议的基础。罗斯福希望尽快结束太平洋战争,并把继续同苏联合作视为维护美国全球利益的最佳手段。

图书封面


 冷战与革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P137脚注3里塞斯的鸟语原名应该是Albert Resis而且这书名好像应该是Stalin, the Politburo, and the onset of the Cold War: 1945-1946P203脚注梅塞同学的鸟语原名应该是Robert Louis Messer还有几个疑似Typo,不过大家一看就明白...书是好书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翻译,非常好...行文很流畅...可以算同类译著中的上上品...
  •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本书的视角。这是一本从世界史的大背景来考察其中一部分——中国历史中的国共内战起源的历史书。个人认为,这么多年我们国内史学界在如何看待国共内战起源的问题上恐怕有一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即,可能由于大家站的离历史太近了,看待它的时候就会忘记了一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注意考察地区历史本身。而我以为对中国内战爆发的解释不能只是用一个“内部结构变动”作为观察视角,中国内战爆发问题以及此后内战进程的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国际因素影响着,但是国内学界在外部因素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则远不如我们在内部结构解释上的用力多。而文安立先生的这本《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则有点域外来音的意味,他在书中运用多国档案对冷战进程中发生在远东地区,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辨正,使得之前被“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刻意遮蔽的历史真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当然这只是文先生作为一个西方学者的一家之言)。中国内战问题作为冷战早期在东方最重要的事件和美苏两大国制定的雅尔塔体系下的第一次重要博弈,对它的研究也就不能仅仅满足和局限于内部结构变动的阐释和解释上了,必须结合外部结构的变动来看待,在这一点上文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同时我在译后记中了解到,文先生作为一位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锐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一开始就同“冷战史新研究”联系在一起,并且,他本身就是“多边档案研究”新学术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因此,发掘和运用新资料,对历史细节进行考释辨正,自然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资料的新颖还不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特色,因为它的出版是在1993年,但是还无法利用前苏联的解密档案,这恰恰成为他提倡的“多边档案研究“的一个缺憾。书中文安立自己所说:“由于缺少关于苏联外交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还不得不被迫自上而下地,即从那些能为外界观察者所认识到的行动出发去解释,而无法通过文件来阐释其外交政策的动机。……因为这种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假设,所以运用起来就有明显的局限性。” 但是,尽管有着遗憾,我觉得这本书已经是相关领域一本不错的著作了。文安立书中探讨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内部政治斗争对美苏关系恶化和冷战局面到来的影响。他把美苏冷战的发生认识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组合”,一些原本是地区性的事件对美苏从二战时的合作迅速走向战后冲突发挥了重要影响,他认为二次大战末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导致大国合作的“雅尔塔体系”不满四个月就开始崩溃的主要因素。正是中国的内部政治斗争改变了美苏在东亚的关系,这“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来临”,而“在这个新时期里,两大国之间将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拉开冷战的序幕”。也由此引申出他支持的冷战起源于亚洲的论点。他论证道:“中国内战的开始标志着冷战观念在美国人、苏联人和中国人中占了上风。”而“从1945年年中起的那一年里,两大国逐渐埋葬了在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一切希望,并将他们在中国的冲突转变为两大国全球冲突的许多组成部分之一” 。书中探讨的第二个主题是:美苏关系恶化、冲突对中国内部政治斗争的作用。文安立的研究重点放在考察中国内战的发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斗争双方如何将对外政策纳入各自的战略,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来达到内部各自斗争的目的。而文先生对此的看法是:中国内战的结果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也不是脱离外部因素而决定的,恰恰是外部资源的分布状态和斗争双方利用外部资源的竞争体现了“国际事务对于中国内战的结果所起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了。换个视角看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尽管不能全面赞同书中的叙述,理论,观点,但是我以为该书的学术价值确实是很高的。此外,此书的翻译工作很不错,读者会感到阅读比较顺畅。译者名气很大,尤其是陈兼先生,绝对是目前世界冷战研究的一流学者。此外书价也很便宜,可以入手。
  •       文安立这本《冷战与革命》的副标题是“美苏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但主标题“冷战与革命”明白的提醒了我们,中国内战只是一个模型,或者说例证,他要探讨的是冷战期间美苏的博弈与某个第三方国家内部革命的关系,并且,他试图证明,这一“美、苏、第三国政府、第三国反政府”四种势力相互影响、彼此顾忌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称之为“四维模式”。  这一模式中四个势力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简而言之,就是一方面,美苏的政治、军事行为会随着第三国的事态的发展而变化;另一方面,第三国革命与反革命势力,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美苏因素。同时,美苏的介入使得第三国的反对势力往往会因为得到美苏某一方的暗中支持而长久存在,使得第三国的局势更加波诡云谲、难以预测。最终,这四方势力不得不变成敌友分明的两方,矛盾才能得以消解。  《冷战与革命》的七个章节就是用中国内战为例,来推演这种“四维模式”的冷战逻辑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美苏对中国都抱有同情态度,但是并没有给予真正的帮助。文安立说:“相反,莫斯科和华盛顿都想方设法,要使中国军队在自己同日本的冲突中助自己一臂之力。”(p6)但“中共和国民党的部队都未向来自外国的压力屈服。”(p6)这表明,四方势力各有打算,都在按照自己的利益来行动。但是,随着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国军在中部地区一溃千里,中共作为一支充满生机的武装引起了美苏的注意,四方势力的格局逐渐形成。到了战争后期,这四方在互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调整原来的战略。  美国对国民党并没有特别的好感,美国更希望苏联早日对日宣战,于是在雅尔塔会议及其他的场合,向苏联出卖了部分中国(国民政府)利益,为了说服中共,赫尔利、马歇尔等人主客观上还帮了中共不少忙,侧面打击了国民党;苏联希望既不要得罪美国,又能把势力伸到中国东北,让蒙古正式独立,恢复沙俄曾在远东具有的影响力,因此希望与国民政府合作,为此斯大林多次向国民党出卖中共。国民党则希望同时与美苏搞好关系,既要让美国在经济、军队调动等方面继续支持自己,又希望获得苏联不支持中共的保证,从而形成美苏共同支持政府,迫使中共归附政府的目标;中共也谋求与美苏的合作,努力向美国展现自身民主的形象,同时在东北等地区尽力争取苏联的支持,从而在国共合作中取得最大利益,倘若合作不成,也要尽量使美苏均不支持国民政府。  文安立在本书中铺陈了这样的一个复杂的四方格局,通过七个章节的史料分析,指出原本这一各自为政、彼此出卖、看似相互制衡的政治格局,竟然极其的脆弱,很快走向了美国和国民党一方,苏联与中共一方的二元对立,于是中国内战不可避免的爆发,而美苏冷战的大幕也随之拉开。文安立指出,日本投降后,美国人尽管不喜欢蒋介石,但出于对苏联的担心,以及为国民政府运送兵员等一些事实上的支持导致了一系列与中共以及中国民众的摩擦龃龉,不得不选择支持蒋介石;苏联尽管既不相信中共是“共产主义者”,更不相信中共的弱旅能在内战中取胜,原本一直迫使中共与政府合作,但随着东北局势的发展,苏联在东北的行动导致了一系列与国民政府以及中国民众的摩擦龃龉,不得不选择支持毛泽东。这些逆转局势的具体因素是偶然发生的吗?文安立认为非也,“这正是冷战的逻辑在起作用!”(p191)  于是,文安立实际上回答了“何谓冷战?”这一问题,冷战的逻辑就是美苏之间的博弈与冲突,凡是美苏伸进手去的地区,任何内部变动都不得不受美苏关系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之大,绝非一般的“国际关系背景”可以概括。我们于是想起施密特那老生常谈的“政治就是划分敌友”的论断,应该承认,文安立所说的这一“冷战的逻辑”就是政治的逻辑。  就中国内战,文安立承认最根本的因素还是内因,是“人民揭竿而起”和“国民党政权政治经济军事崩溃”(p191)的结果,但是,美苏即将走向冷战这一外因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文安立认为,以往研究中国内战对这一外因重视不够,而他则通过本书中四方势力的博弈证明,国共在走向内战期间制定的战略决策中,“对外政策都占据了关键性的地位”(193)。   前文已言,文安立写此书的目的并非探究中国革命,而是为“冷战与革命”这一命题确立研究范式,这一范式就是能够体现冷战逻辑的“四维模式”。因此,这一分析模式也可以推广到冷战时期存在美苏博弈的其他第三世界国家,成为我们理解冷战国际关系史的重要理论工具。  也正因为此,这本书使用的史料的重要性是较低的,不必特意发掘更多更新更希见的史料,现有的普通史料足以立论。可以说,本书是政治学而非历史学。那么,对一些更为专业的读者而言,这本书完全可以不读这七个章节,只认真阅读每一章前面的导言和全书的《序论》《结束语》,就可以抓住作者的意图和本书的要害。2015年10月7日阅读10月11日整理

精彩短评 (总计16条)

  •     从国共,苏美四方分析了冷战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     从冷战形成的大背景看国共内战,相当有道理
  •     K260.6/0430 长宁,参考
  •     冷战系列中不错的一本
  •     很有价值,从各方的逻辑中隐隐可以瞟到未来朝鲜战争的苗头
  •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本书的视角。这是一本从世界史的大背景来考察其中一部分——中国历史中的国共内战起源的历史书。个人认为,这么多年我们国内史学界在如何看待国共内战起源的问题上恐怕有一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即,可能由于大家站的离历史太近了,看待它的时候就会忘记了一些外在的影响因素,只注意考察地区历史本身。而我以为对中国内战爆发的解释不能只是用一个“内部结构变动”作为观察视角,中国内战爆发问题以及此后内战进程的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国际因素影响着,但是国内学界在外部因素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则远不如我们在内部结构解释上的用力多。
      而文安立先生的这本《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则有点域外来音的意味,他在书中运用多国档案对冷战进程中发生在远东地区,中国历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辨正,使得之前被“意识形态的宣传机器”刻意遮蔽的历史真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展现出来(当然这只是文先生作为一个西方学者的一家之言)。
      
      中国内战问题作为冷战早期在东方最重要的事件和美苏两大国制定的雅尔塔体系下的第一次重要博弈,对它的研究也就不能仅仅满足和局限于内部结构变动的阐释和解释上了,必须结合外部结构的变动来看待,在这一点上文先生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贡献。同时我在译后记中了解到,文先生作为一位20世纪90年代崛起的新锐学者,他的学术活动一开始就同“冷战史新研究”联系在一起,并且,他本身就是“多边档案研究”新学术潮流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因此,发掘和运用新资料,对历史细节进行考释辨正,自然在这部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是,资料的新颖还不是这部著作的主要特色,因为它的出版是在1993年,但是还无法利用前苏联的解密档案,这恰恰成为他提倡的“多边档案研究“的一个缺憾。书中文安立自己所说:“由于缺少关于苏联外交的第一手材料,我们还不得不被迫自上而下地,即从那些能为外界观察者所认识到的行动出发去解释,而无法通过文件来阐释其外交政策的动机。……因为这种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假设,所以运用起来就有明显的局限性。” 但是,尽管有着遗憾,我觉得这本书已经是相关领域一本不错的著作了。
      
      文安立书中探讨的第一个主题是中国内部政治斗争对美苏关系恶化和冷战局面到来的影响。他把美苏冷战的发生认识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组合”,一些原本是地区性的事件对美苏从二战时的合作迅速走向战后冲突发挥了重要影响,他认为二次大战末中国的政治发展就是导致大国合作的“雅尔塔体系”不满四个月就开始崩溃的主要因素。正是中国的内部政治斗争改变了美苏在东亚的关系,这“导致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来临”,而“在这个新时期里,两大国之间将展开激烈的竞争,从而拉开冷战的序幕”。也由此引申出他支持的冷战起源于亚洲的论点。他论证道:“中国内战的开始标志着冷战观念在美国人、苏联人和中国人中占了上风。”而“从1945年年中起的那一年里,两大国逐渐埋葬了在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一切希望,并将他们在中国的冲突转变为两大国全球冲突的许多组成部分之一” 。书中探讨的第二个主题是:美苏关系恶化、冲突对中国内部政治斗争的作用。文安立的研究重点放在考察中国内战的发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以及斗争双方如何将对外政策纳入各自的战略,通过利用外部资源来达到内部各自斗争的目的。而文先生对此的看法是:中国内战的结果不是由外部因素决定的,也不是脱离外部因素而决定的,恰恰是外部资源的分布状态和斗争双方利用外部资源的竞争体现了“国际事务对于中国内战的结果所起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了。
      
      换个视角看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尽管不能全面赞同书中的叙述,理论,观点,但是我以为该书的学术价值确实是很高的。
      
      此外,此书的翻译工作很不错,读者会感到阅读比较顺畅。译者名气很大,尤其是陈兼先生,绝对是目前世界冷战研究的一流学者。此外书价也很便宜,可以入手。
  •     为翻译值得给五星。
  •     精华部分在结束语里,其实如果不想搞研究直接看结束语就可以。推荐看结束语。
  •     国际关系中的国共内战爆发。好久没读到300页以下的书了。
  •     既是冷战与中国内战史,更是政治学著作。作者使用的都是常见史料,也没有辨析历史细节,主旨是说明中国之所以爆发内战,作为外部因素的美苏冷战是不可忽视的,尽管美国不喜欢蒋介石,苏联也没打算一定帮中共,他们都基于自身利益把国共当做博弈的筹码,但冷战的逻辑决定了美苏最终不得不分别帮助中国内战的双方。毛泽东的优势在于他虽然一度相信联合政府的美好前景,但迅速认识现实,分清敌我;蒋介石的悲剧则在于试图与美苏同时保持良好关系,并试图用这种关系来迫使中共就范,但最后反而陷入美苏冲突,不得不代表中国政府与苏联决裂。此外,美苏在博弈中都低估了国共两党共有的民族主义特征。作者就此构建了一个美苏国共的四维模式来研究,显然该分析模式可以推广到冷战时期的其他国家。阅后不禁感慨,政治是划分敌友的老生常谈,在本书中淋漓尽致。
  •     价格很实惠啊!
  •     号称用一种“四维分析”的框架补充研究了中国内战的国际动因,中共对于美国、国军对于苏联的态度都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在不考虑内因的情况下,两党的对外政策时而明智时而误判,最终成为前冷战酝酿中的一部分。吐槽:翻译拗口;国际政治真是只有永远的利益,人性探底,只有民族主义有时能和它硬碰硬。
  •     结论和方法是比较有启发的,尤其是国共对美苏关系的认识和利用;美苏间发生的矛盾与摩擦;以及第三世界在美苏间常常发生的反对派对政权的颠覆,外交关系的解释比较有趣。
  •       P137
      脚注3
      里塞斯的鸟语原名应该是Albert Resis
      而且这书名好像应该是Stalin, the Politburo, and the onset of the Cold War: 1945-1946
      
      P203
      脚注
      梅塞同学的鸟语原名应该是Robert Louis Messer
      
      还有几个疑似Typo,不过大家一看就明白...
      
      书是好书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翻译,非常好...行文很流畅...可以算同类译著中的上上品...
  •     基本上就是绕来绕去。以及,到底是一贯路线恒定的外交政策好呢,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被动应对好呢。
  •     面子不是谁给的,是靠实力自己挣的,共产党和国民党都想抱大腿,都没有很轻易的抱上,但是如果真2个都赶上了大腿,中国很可能就是第一个南北朝鲜,而不是台海对峙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