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 > 中医养生 > 图解黄帝内经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561334904
作者:紫图
页数:303页

作者简介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中国式”的养生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百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东方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才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大法。    如今我们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寻古探源,将古老的《黄帝内经》用图解的形式对其所提出的众多养生观念一一进行详细解读,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读者。另外,我们还将提供一套实用的行动指南,应用它们可以使您轻松地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并由此得以强壮身心、延年益寿。

书籍目录

序1  《内经》之根源序2  诠释传统经典的最佳方式  1  内经论全图  2  《内经》历史沿革  3  如何阅读本书PART 1  《内经》关于生命的起源  1  本书的主角(1):黄帝  2  本书的主角(2):岐伯  3  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4  揭示生命的根本:维持和死亡  5  《内经》的基本思想(1):阴阳之说  6  《内经》的基本思想(2):五行之术  7  《内经》的基本思想(3):脏腑之象  8  最后的探究:《内经》成书之秘PART 2  生命的周期  1  生命的宿命:人体的生命周期  2  两种物质,身体不可缺少:生命的动力  3  生命的考验:人体老化的过程  4  究竟我们能活多久?:合理的寿限  5  命中注定了吗?:影响寿命的因素  6  因人而异的结果:早衰  7  《内经》中四种长寿之初探:真人、至人、圣人、贤人  8  帮助延寿的密技:长寿的要决PART 3  养生的原则  1  阴阳协调是健康的保证:阴阳和合  2  理解阴阳与阳的互根:阳为本,阴从之  3  阳气:推动、兴奋、升发、温煦  4  阴气:宁静、抑制、肃降、凉润  5  警告!!切避虚邪风  6  修身:补精、养气、守神  7  安命:补气、养血、辅阴PART 4  我们的五脏六腑  1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五脏系统总览  2  主宰一切的“君五”:心者,君主之官  3  辅佐着君主的“良臣”:肺者,相傅之官  4  勇武忠心的“将军”:肝者,将军之官  5  为“君主”表达意志的“内臣”:膻中护卫之官  6  受纳和布化的“仓官”:脾胃者,仓廪之官  7  专司内务的“内待”:大肠者,传导之官  8  接纳贡的“礼官”:小肠者,受盛之官  9  使“王廷”井然的“工部待官”:肾者,作强之官  10  明辨是非的“清官”:胆,中正之官  11  负责水道循环的“漕官”:三焦者,决渎之官  12  司水之职的“一郡之官”:膀胱者,州都之官PART 5  我们体内的奇经八脉  1  经络是什么?众说纷纭话经络  2  臂内拇侧上下循,中府乳上数三肋……:手太阴肺经  3  臂前外侧须审量,商阳食指内侧取……:手阳明大肠经  4  起于头面向下行,承泣眼眶边缘下……:足阳明胃经  5  下肢内侧向上循,隐白大趾内甲角……:足太阴脾经  6  极泉腋窝动脉牵,青灵肘上三寸览……:手少阴心经  7  臂外后缘尺内详,少泽小指外甲角……:手太阳小肠经  8  内侧后缘足走腹,足心凹陷是涌泉……:足少阴肾经  9  目内眦是睛明,眉头陷中攒竹取……:足太阳膀胱经  10  臂内中线诸穴匀,天池乳后旁一寸……:手厥阴心包经  11  臂外中线头侧绕,关冲无名指甲外……:手少阳三焦经  12  从头走足行身旁,外眦五分瞳子髎……:足少阳胆经  13  前内侧线穴细分,大敦拇趾三分处……:足厥阴肝经  14  “别道奇行”的特殊通道:奇经八脉  15  千年珍藏,秘不授人:《内经》图详解PART 6  四季顺养  1  人体与自然的相通相应:生命之本,通乎天气  2  四时阴阳是万物的根本: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  3  万物生发蓬勃、向荣,需布陈于自然:春季“发陈”  4  茂盛华丽之气象,需使精神适应繁茂秀美的时令:夏季“蕃秀”  5  肃杀之气凄风冷雨,花木凋零,需调摄精神:  6  生机潜伏,万物蛰藏,需少动阳气深藏于内:冬季“闭藏”  7  气血的运行受四时中风雨晦明变化的影响:四时的脉象PART 7  食养  1  饮食为生人之本:食养的意义  2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五谷是怎样营养全身的  3  谨和五味,骨正筋柔:五味的功能与作用  4  五味调和适合人体脏腑的营养需要:五味与脏腑  5  脏腑失调,五色当显:五色当五脏  6  一定要忌口吗?:饮食的禁忌.  7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病后调养PART 8  形神合一的情志养生  1  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认识五志  2  生命现象的总称:什么是“神”  3  神宜静,而不宜躁:养“神”之道  4  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五志太过对人体的影响  5  千般■难,不外情志:五脏虚实引起的情志变化  6  身心并治之基础:形神合一PART 9  阴阳虚实与梦境  1  梦是由外邪刺激而产生:梦的发生  2  梦象的阴阳属性是体内阴阳关系的反应:阴阳与梦  3  阴盛涉水生恐,阳盛大火烧灼,显现五脏虚实之象:气盛之梦  4  肺虚金白战,肾虚黑沉淹,心虚火烤,脾虚厌餐:气虚之梦  5  病邪侵脏腑,梦境现异象:邪寓之梦  6梦中受制难脱,气血阻滞所致:体滞之梦PART 10  阴阳五行与体质  1  形成体质的结构与要素:脏腑、经络、形体  2  影响体质的基本物质:精、气、血、津液  3  气质是体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体质与气质  4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五态之人  5  阴阳二十五人:五行之人  6  脏固有小大,气血需充盈:脏腑之人  7  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天:体态之人  8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为病:性情之人PART 11  病邪与六气  1  六种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六气之说  2  六气的异常:六淫  3  外来的病邪(1):“风”乃百病之始  4  外来的病邪(2):“寒”乃损阳阴邪  5  外来的病邪(3):“暑”乃盛热阳邪  6  外来的病邪(4):“湿”乃秽浊阴邪  7  外来的病邪(5):“燥”乃干涩之病邪  8  外来的病邪(6):“热”乃火热阳邪PART 12  神奇的针灸  1  老祖宗的智慧:何为针灸  2  一脉相承且相对独立:腧穴与阴阳五行  3  有形抑或无形的管道:经络与穴道  4  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穴说  5  由外而内的特殊疗法:刺与灸附录1:《内经》原文对照附录2:《内经》名词解释速查

编辑推荐

  以现代手法诠释三千年传统经典。  《黄帝内经》中的五行养生,《黄帝内经》第一次将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养生,将人体自身以及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看做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发展了中医养生的整体观念。而自然界的种种变化,都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即天有所变,人有所应,强调要顺四时而养生,这一观点则开辟了中医防病养生的先河。  300幅手绘插画,250张示意图表,破解生死迷津,掌握健康根本  重释3000年前,中国古老传统经典,传承顺应自然的中国式养生智慧  现代养生术之鼻祖,被译成10种语言,行销全球50个国家  古老养生经典,5年销量突破15万册权威、实用不可错过!  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方便实用,健康养生经典你也能看懂  《图解黄帝内经:认识中国式养生(超值白金版)》特点:  您知道什么是“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吗?  根据《内经》医理和自身体质来调节身体与阴阳五行的关系,才是真正的养生?  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吗?

前言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宇宙的研究,《内经》也可以算是众多关于探索这个混沌宇宙构成的巨著中的一部。《内经》认为人有阴阳,万物也皆有阴阳,人体本身就是个小宇宙。而人体的小宇宙又离不开我们生存其间的这个大宇宙,两者是相通相应的,因为只有人与天地之相应才能构成宇宙的本原形态。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大宇宙也看作是一个的生命体的话。我们会发现它同样也有一个如同奇妙的人体内部一样的世界。  我们再从另一种角度来看,《内经》其实还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哲学著作”。从本质上讲《内经》是让人关注自身的,而世人则更多的是关注其自身之外的“终级”目标。其实关注自身,总结自身的经验,处理好自身的事情,是能更好地达到外在目标的,甚至是捷径。我们再从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往往也是内因决定外因的,古话说:“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只有处理好自己的生活,理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在外去拼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如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为了更好地去拼博,这也许可以说是现代意义上的《内经》给我们的启示。  以上有别于通常人们对《内经》的思考,就是想告诉读者,如果要想深刻了解这部古老的经典,我们必须寻根溯源,从我们这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的源头来进行考察,因为《内经》正是根植于此。“智慧地面对自然,将世界的根本归结于自然法则。世界变化发展,应应合于自然,也应应合于人事。”这其实就是《内经》的根源之所在。古人说:“药理与事理相合,医法与心法不二。”医者读《内经》,悟到的是古代医学的精髓;而仁者读《内经》,悟到的却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的智慧。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很好的中医书,很多病症在这里都能找到根源,生病的人可以参照此书标本兼治,没有病的人可以根据其中四季的不同养生道理,让你的身体更加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著名中医内科教授  邓铁涛  这本书图文并茂,看起来很惬意,内容通俗易懂,详细的图解可以让人对其讲解的问题一目了然,在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值得一看。  ——著名传染病学专家  戴自英教授

章节摘录

  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其实人类自开化至今,对生命之谜的探索就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古人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不能理解时,就会认为是产生了超自然“神”的作用,虽然这已被证明是非科学的论断,但也足以说明古人对生命和自然最朴素的探索。  ● 生命  一般人不难区分什么东西是有生命的,什么东西是没有生命的。但如果要给生命下一个科学的定义的话,一定会难倒我们。因为,这个问题直接关系着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千百年来还没有人能够完全破解它。  中国古籍中“生命”一词最早见于《战国策?秦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其年而不夭伤。”而唐朝李延寿的《北史》中对生命又有全新的理解,其中有云:“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既然生命如此宝贵,那生命二字又包含什么样的寓意呢?“生”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理解,是代表了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而“命”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古人把它解释为“非人力所能为的天赋之命”,即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推而广之,我们似乎得出一个结论,生命就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某种形态。  ● 现代科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宇宙万物千变万化,自然界里绚丽多彩,不外乎是生物和非生物之分。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生命只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态,它只是由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分子组成的物质系统而已,远没有古人对生命的理解那么玄妙。  供我们生息的这个深蓝色的星球,大约形成于45亿~60亿年前,那时的地球在无际的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并且是一片死寂的世界,有的只是高热的大气和原始海洋。但随着亿万年地球的变迁,组成生命的物质,同时也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的蛋白质和碳氢化合物孕育而生。这样生命就有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又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地产生了原始的生命形态——原始细胞。它的出现,也就标志了第一个生命的诞生。  ● 《内经》对生命起源的认识  《内经》洋洋20多万字,大则天地,小则动植飞潜,特别是对人体生命的起源、本质,生命的生长、繁殖、发育、运动形式、思维等生命现象有着极为丰富的论述。  (1)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所谓“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也就是说,天地之间,万物俱备,没有一样东西比人更宝贵。人依靠天地之大气和水谷之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生活。如果我们更具体地说,生命的起源,其实是源于天地与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因为天地的水火是生命发生发展的物质根源。另外天地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也与人的生命活动是密不可分的,人体必须适应四时气候变化来维持生命活动。如果,逆四时的规律而动,生命必会受到损伤。  (2)阴阳是生命之源  《内经》明确提出,自然界的生命,是源于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记载:“通于天气为生命的根本,而这个根本不外天之阴阳。”数十亿年以前,天地未开之时,宇宙是一个混沌状态,其中阴阳二气相混,但运动不止。随着时间的推移,阴气逐渐下降,凝而成地,阳气逐渐上升,聚而成天。天地成而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的气候变化。此时,便具备了产生生命的环境条件。但生命的产生又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过程。关于这种漫长、复杂的生命起源,《内经》解释为“天地形气相感”,也就是说,天地气相互感应后而形成生命形态,这是生命起源高度而合理的概括。历史上就有众多关于生命的起源不同学说,但都不如《内经》所论述得这样客观、合理。  (3)精气是生命的核心  东汉哲学家王充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他认为,人是禀受了元气中的精微部分,即“精气”,气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也就是因为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精气”的盛衰存亡。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  不仅气是生命的核心,“精”同样也是生命的核心,《内经》认为“精”是生命的原始物质。“精”是自然界天地之气的精华。只有一种精是不能产生生命的,必须在两种不同性的精相结合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生命,如阴阳两精、雌雄两精、父母两精。由此可见,精气为维持人体生命机能所必需。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  《内经》指出:“阳化气,阴成形。”就是说,阳是化气过程,即把机体中的形质,化为无形的气(肉眼难辨的精微物质),以为功能活动。而阴是成形过程,即把外界的物质合成自己的形质。化气与成形总是此消彼长,彼消此长的,同时又保持其动态的平衡,这个过程即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显著的特征,任何有生命的个体,都具有这一基本特征。  (2)具有反应性  生命体在受到来自外界和内部的刺激时,均具有产生反应的能力,如冷热刺激的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呕吐反应,排便反应等。  (3)生长和发育  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经历从诞生到生长发育的过程。生命在诞生后通过新陈代谢,其形态和体积便会发生变化,这便是生长。而发育,对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一直到死亡。  (4)生殖和遗传  生殖,可使生物的种族得以绵延不绝;遗传,是生物体维持其稳定性的基础。

图书封面


 图解黄帝内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读《黄帝内经》,多少有点“临急抱佛脚”的况味——要不是患上恶疾,可能这一辈子,我是不会跟医书一类沾上边的。总觉得西医过于“干枯”,中医虽然润泽,却是太“玄”了。而现在,我居然读起《黄帝内经》来。依佛家言,这大概就是一种“缘”吧?开卷有益。“生而神灵”的《黄帝内经》将引导我们“洁净精微”地认识人自身的问题——“人身”从何而来?有史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惑着人类。达尔文的进化论说人是猿猴进化来的,天主教和基督教说人是上帝创造的,而佛教则认为“人身”是由“四大五蕴”假合而成……。那么,《黄帝内经》又是如何说的呢?《内经》把生命起源解释为“天地形气相感”,也就是说,天地气相感应后而形成生命形态,这是对生命起源高度而合理的概括。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具体点,就是人依靠天地之大气和水谷之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生长收藏而生活。也许有人会说,人身是由“父母所生”,说到底就是由“父精母血”、阴阳二“气”交感而来的。这跟《内经》并不矛盾,是具象的说法。总之,“人身”就是由“气化”而成的,所谓“阳化气,阴成形”是也。医易同源。《内经》这种“人身”由天地“气化”而成的说法,跟《易经》的“三极之道”——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天、地、人“三才”是一致的。这是中国特有的人文精神。中国人爱讲“气化”,“气化”是古人朴素的思辨,西方哲学根本没有这样的概念。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讲“气化”。可以这么说,“气化”是《内经》最基本的思想,是《内经》的理论基石。由“气化”而延生出“阴阳与五行”的学说。中医即用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藏、交感、消长、转化、平衡等运动变化规律和形式来指导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通过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内经》拿“五行”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合,同时跟五色、五味、五音、五方等相对应,以解释人体内部脏器以及生理的规律性运动。更为神奇的要算经络学说了——虽然现代医学解释不了,但它却一直在发挥着“决生死,治百病”的重要作用。这些都无处不体现出“天人合一”、“人身小宇宙”的玄理。我每每惊叹古人何以有如此美妙的灵感?依《内经》言,“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根本。因此,养生必重养“气”。儒、释、道三家在养生上都重视养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是善于养气的,孟子应该是古代的“气功大师”。《内经》所说的“气”,是形而下的;孟子所养的“气”,已经有所超越了,可以说是形而上的,指的是人的内心道德修养功夫。只有经过长期修养锻炼,才能达到“至大至刚”的境界。所以说,儒家讲“养气”,是从道德上加以升华。依佛教言,佛陀认为“人生只在呼吸之间”。佛祖的彻悟,在常人之上。实际上,人身的每一个毛孔每时每刻都与天地之气相呼应,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至于道家,就更加重视养气了,传统的八段锦、太极拳等内家拳、导引术均以练气为主。《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实际上就是练气的最高境界。古代讲究养生的人,如彭祖、老子、孔子等,都非常重视养气,认为养气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古人也归纳出许多养气的经验和方法,如少言语,养气血;戒色欲,养精气;薄滋味,养血气;咽津液,养脏气;莫嗔怒,养肝气;美饮食,养胃气;少思虑,养心气等等。最后,讨论一下中医与西医。西医总是把人体当成“物件”看——四肢五官,五脏六腑……所有这些,在西医眼里都是组成这个“物件”的基本零件。人身只是“躯壳”、只是body。一旦你生病,西医就会把你拆解到“体无完肤”——最后只剩下细胞了。中医则不然,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大系统——当整体看,这就是所谓的“人身小宇宙”。同时中医认为“血肉有情”,一点也不机械,非常润泽。按照牟宗三先生的易学思想,就我个人的理解,西医体现的是“方以智”的精神——代表着科学;而中医却是最能体现中国人“圆而神”的智慧了。就拿“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来说吧,扁鹊的医术可以说是达到了“知几其神乎”的境界!第二个望气而诊的高手应该就是华佗了,《三国志·华佗传》所记录的医案总是让人叹为神奇。在中国古代,像扁鹊、华佗一类的“神医”多的是……基于此,我们有理由自豪地说“中医的境界层次比西医高”!“人的思考进至玄思的时候,境界就很高了”(牟宗三)。如果说《易传》是儒家的玄思,那么《黄帝内经》应该说是黄帝(或是歧伯)的玄思了。作为中国古代成书最早、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中医宝典,《黄帝内经》绝对值得一读!
  •     讨价还价以后,20元成交.某男看到说,这是什么?我:书.男:干啥滴我:练绝世武功男:...[3滴汗]我翻到易经洗髓经给他看.然后说:这位小哥,看你天庭饱满,骨骼清奇,是个百年不遇的武学奇才,这样吧,我这里有本武林秘籍,看你有缘,我就50块卖给你,拯救世界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如何?男:...洗洗睡吧.我:正所谓一书在手,天下我有男:里面没有介绍减肥的吧?我:狂暴击~~~
  •     编排形式新颖,但讲解粗浅,错漏之处亦不少。不建议用此书来学习内经。编排形式新颖,但讲解粗浅,错漏之处亦不少。不建议用此书来学习内经。编排形式新颖,但讲解粗浅,错漏之处亦不少。不建议用此书来学习内经。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正品货物
  •     黄帝内经
  •     给外行看没毛病
  •     流行书
  •     这也是《圣经》望尘莫及的书之一,《黄帝内经》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黄帝内经》就不会有如此灿烂的中华文明,因为人是文明的载体。
  •     豆瓣还真是啥都有啊~~
  •     2008-4-16 19:55:28借书
  •     图解黄帝内经:认识中国式养生(超值白金…
  •     基本上还算讲的比较清楚的 但没有在经络上做更多更详细的解说~~~~作为养生知识的入门还是不错的~~
  •     浅显入门,主要是为了看藏象学说和针灸
  •     还不错,比较浅显易懂
  •     图解黄帝内经:认识中国式养生
  •     此书为入门级别,内容一般。
  •     出差来去的火车上读完了这本书。图解方式的确比看原文要容易理解。但是也受到绘制者理解水平的限制,有些观点似乎值得讨论。看得不够认真,不能记住内容,以后要再多看几次。
  •     要不是师兄买了,这么神奇的书我一辈子可能都不会翻开。 武林秘籍的感觉——买书的师兄要自此开始在实验室练功我绝对不会惊奇 不过,阴阳相克、五行相生等思想真的是好美好强大的哲学。
  •     中国式养生。
  •     比较容易理解,也比较全面
  •     可以一看,有点简单
  •     挺详细易懂~
  •     藏书
  •     通俗易懂的一本书,保健从年轻做起
  •     掌阅上看的,说好的图解呢? 内容也比较单薄,适合提纲挈领的读 7-31
  •     先看看这本最通俗的,以后再看原版
  •     哄小孩的
  •     身体第一,工作第二。这是我们常常忽略但是最应该铭记在心的。
  •     此皇皇巨著,竟然被我读完了,其实到后面是基本被我翻完的,前面三分之一处我还是用笔进行仔细的圈划,到后来实在没耐心了。话题还得回过来,中医之博大精神,经世致用是无书可敌的。
  •     怎么图解的看起来也这么乏味,略晓了点皮毛而已。
  •     黄帝内经,古书
  •     不够细致,三个番茄时间极速翻完。。。
  •     什么乱七八糟的,三分不能再高了
  •     真不怎么样
  •     是身体与自然的哲学,应该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