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影文化史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影视艺术 > 迷影文化史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309074673
作者:李洋
页数:360页

作者简介

如果你热爱电影,你会在这本书中找到伟大的知音,他们是电影史上最重要的名字:梅里爱、让•雷诺阿、路易•德吕克、安东尼奥尼、安德烈•巴赞、乔治•萨杜尔、亨利•朗格卢瓦、特吕弗……他们曾改写了电影史,并非因为他们在特定时代担负了某个身份,更因为他们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cinéphilie)。
苏珊•桑塔格说:“电影是一场圣战,电影是一种世界观。喜爱诗歌、歌剧和舞蹈的人心中不仅有诗歌、歌剧和舞蹈,但影迷会认为电影是他们的唯一。电影包容一切——他们的确做到这一点,电影既是艺术,也是生活。”迷影是一种精神,一种对电影的热爱、信仰和忠诚,如果没有对电影的爱,就没有电影的历史。
本书作者根据旅法多年积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讲述了“迷影”如何改变了电影和电影文化的历史,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从因痴迷电影而破产的乔治•梅里爱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与萨特的论战,从1950年代的“作者论”到1968年的“朗格卢瓦事件”……作者从“迷影情结”衍生的理论话语和美学话语角度触发,对“上镜头理论”、“摄影机笔论”、“作者论”等电影理论史上诸多重要话题的话语背景进行了清理,文笔生动又不失严谨,是电影爱好者、电影专业学生不可多得的必读佳作。

书籍目录

导言:迷影文化与电影史
1829-1895:游戏冲动与电影的诞生
1895-1912:梅里爱与导演的诞生
1919-1924:德吕克与电影批评的诞生
1916-1926:让•雷诺阿的迷影时光
1936-1950:安东尼奥尼的影评生涯
1936-1968:朗格卢瓦的“电影教堂”
1944-1958:安德烈•巴赞的遗产
1946-1967: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
1948-1966:“希区柯克症候”
1953-1968:罗热•泰耶尔与《正片》杂志
1973-1981:特吕弗的“文化上正确”
1973-1992:电影之子塞尔日•达内
1981-1991:雅克•朗格改革
结语:从“作者论”争论看“迷影话语”的本质
附一:电影迷恋与场面调度——让-米歇尔•傅东访谈
附二:论作者论/安德烈•巴赞
附三:1968:风暴中的戛纳/李洋
后记

内容概要

李洋,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影视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欧盟大学协会(Erasmus mundus)客座研究员,《看电影》杂志、《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译有《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莱昂内往事》,2006年以“大旗虎皮”的网名创办中文电影百科网站。

图书封面


 迷影文化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迷影淺說 文:舒琪 「迷影人」(Cinephile)過去在香港一般被稱為「影癡」。這詞嚴格來說不算是翻譯,因為它本身早就存在,較屬最接近的對等詞。情感上,我會比較喜歡這個叫法,因為「癡」字本身帶有病患者的意思,但卻是介乎清醒/理智與迷糊的狀態之間,並有種義無反顧的意味。它的「最高境界」(廣東人的所謂「癡得夠勻循」) ,是一方面既身不由己,但也同時可以是一項自主的選擇。我覺得斷定一個人是否「影癡」,有個比較簡單而基本的方法。那就是跟他/她聊起電影時,只需看他/她的眼睛有沒有發光、閃亮——真正發癡的人的目光是呆滯的。(廣東話對這又有一種說法,叫「精聲」。精者,指「成精」也。) 這種「-philia」的狀態,應用於愛情上者,有兩部電影可謂經典。當然都是法國電影,當然都是新浪潮的作品。其一是積葵•丹美(Jacques Demy, 1931-1990)的《天使灣》(Bay of Angels, 1963);其二是法蘭索瓦•杜魯福(Francois Truffaut,1932-1984)的《蛇蠍夜合花》(Mississippi Mermaid,1969);而其中又以前者遠勝後者。在丹美的電影裡,男主角Claude Mann本是一名敦厚沉實的小文員,被同事誘惑,迷上了賭博,但致命的卻是在賭場裡邂逅了同樣是賭徒的珍•摩露(Jeanne Moreau)。到了最後,他看清了賭博的可怕,但卻完全不能自己的迷戀著Moreau,一個全身發亮(包括那一頭銀髮)的白衣女魔,只好相擁著往最深淵沉淪下去。「-philia」是一種沒有解藥的絕症,是一條不歸路,沿途充滿著未知的危險—— 但也正是樂趣所在。我在我的一部電影裡有過這樣一句對白:「你未試過,你唔知咁多架啦!」。這話跟我現在想說的,庶幾近矣!(在杜魯福的電影裡,尚保羅•貝蒙多(Jean-Paul Belmondo)對嘉芙蓮•丹露(Catherine Deneuve)矢志不渝,就連她送上的老鼠藥也甘之如飴。但那只是杜魯福一廂情願的浪漫(二人的愛情並無基礎可言,貝蒙多的痴心終不免流於juvenile)。) 傳統迷影人/影癡(如我者)的最大執著,恐怕就是對大銀幕和高質35厘米膠卷拷貝的堅持了(不用說,如有70厘米版本便更完美了)。理由很簡單:1. 電影的本質就是bigger than life(比生命更大);基於一個不能解釋的原因(很可能是先入為主,也很可能是百分百的唯心——是的,藝術就有這種神秘的元素與力量),膠卷的粒子密度就是最能表現現實世界肌理的物體;2. 起碼直至約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止,絕大部分的電影創作者在製作他們的電影時,在他們的想像裡,一個畫面和它的聲音的maximum impact,都是在一家標準的電影院裡,透過放映機投放在一塊標準的巨型大銀幕身上來完成的。這一切,當然是由於數碼化的普及而被改變了——囿於篇幅,這些你、我都清楚的變化,我就不一一細表了。寫這篇序文的同一個晚上,我又在網上讀到了兩篇文字。其一是資深迷影/影評人Jonathan Rosenbaum在最近一期《Cineaste》雜誌上發表的《DVDs: A New Form of Collective Cinephilia》(http://www.cineaste.com/articles/dvds-a-new-form-of-collective-cinephilia);其二是刊登在網上報紙《The Huffington Post》一篇題為《The Future of Cinephilia: Will Streaming Movies Replace DVD》的報導(http://www.huffingtonpost.com/paul-snyder/the-future-of-cinephilia_b_601437.html)。單從文章的題目,不難可以看見其中的反諷:正當Rosenbaum把DVD擁抱為迷影的最新發展方向時,電影作為可被streaming下載觀賞、儲藏的方法,已被提出成為迷影的未來方式。也許你會認為我太保守(甚至是小眾主義),但我的看法是:是否「迷影」一詞其實根本上已被濫用呢(if not被誤解)?容許我舉一個例子:我最近和一名小友去看柏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1975)的《羅馬媽媽》(Mamma Roma, 1962)。他告訴我,之前他早已看過影片的DVD,感覺不強,但坐在香港藝術中心那個並不標準的小型影院裡重看影片的拷貝版時,光是響起韋瓦第(Antonio Vivaldi,1675-1741)的第一個音符和片頭字幕(那頭一瞥即逝的蒼蠅)甫一出現時,他已經有了一陣莫名的感動。這是來自一名已有幾年「狂煲」光碟、才不過20歲的準影癡的親身經驗!你看,我還需要多說嗎? 是以,在這個時刻,重新有系統地回顧迷影的歷史,不單有其必要,而且十分重要。李洋博士的這本書,既timely,也具備了timeless的要素。
  •     特吕弗死后,让·杜谢所说的“两个斜面”并没有真的分离,而是开始寻找新的连接方式。一些年轻的、带有作者色彩的导演,他们的电影在商业上也获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看电影就去http://www.zhj2.com,我感觉应该非常不错的说,所以,连接“作者电影”与“商业电影”这两种“斜面”的“话语屋脊”不是特吕弗,而是特吕弗毕生坚持的对电影的“无差别的爱”。
  •     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可能不会马上读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来,书中所涉及内容和我现在耕耘的一亩三分地所需的给养多少有些距离。论文到了现在的这个阶段是相当功利,特别希望所看的东西马上能为论文直接所用,似乎已经无力顾及那种潜移默化的美感。二来,我一向对以“文化史”这类字眼为题的著作有些惧怕,很怕自己无法读懂,自信心备受打击,当然也有点担心利用这些字眼欺世盗名。读后,明显是我多虑了。看了目录后,还是觉得这本书是适合零散时间阅读的。每一部分都独立成章,虽然每章都是以时间、年代为大前提的。结构每部分的核心内容个人以及迷恋电影的行为。选取的人物集中在法国为中心的欧洲电影人。以这本书的厚度和重量,是不太适合在飞机上阅读的。而我觉得像候机、飞行这样的时间,读这样段落性很强的著作是特别合适的。因为有时间可以理解、回味、思考,然后接着阅读。著作一开始,就有个观点格外我吸引我 。作者在第一部分《1829-1895:游戏冲动与电影的诞生》中提到电影诞生初期,伴随着科技发明之下的内在驱动力的问题。我很期待作者会详细分析和阐述,用各种资料构建出当时科学精神之下的其他驱动力,甚至极为大胆的猜想当年的电影风情。毕竟,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关于科学发明与艺术发展之间互动关系的著作是不多的。写过这方面文章的有本雅明、苏珊·桑塔格和罗兰·巴特。他们更多还是从文化批评的角度论述。我几乎没有看到过系统的阐述这两者互动关系的著作。就电影摄影方面的话,倒是有屠明非的著作。作者将内在驱动力之一描述为“游戏冲动”,他认为“这种情感和精神更有可能伴随发达资本主义时代暧昧不明的商业神话,混合在资本冒险精神中难以区分。可一旦这种游戏冲动伴随着电影诞生后,便开始从里到外、彻头彻尾地塑造了那些具备这种电影崇拜精神的电影,完成电影的传奇。”我全然同意科学精神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从摄影术公布之初,达盖尔和巴耶之间的关系,包括种种可以追溯和传说,都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那是一个将商业利益摆在第一位的时代。摄影术是和电影息息相关的,从摄影术可见一斑了。除了功名利禄之下,还是饱有一份痴迷,才能促成技术的革新和发明。作者的这些观点,和我的一亩三分地的观点还是有某种默契所在的。完整读完著作,除了作者观点外,还是有很多其他启示。书中关于其他法国的影评人、电影博物馆的馆长等迷影人的介绍和深入的解读,弥补了我对法国电影知识的不足。作者关于“迷影文化”的界定,以及各种不同语言对这个词的用法、来源和意义的考证和分析,都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迷影文化”。另外,这本著作是建立在对这段时期电影的创作和理论争鸣有一定了解基础上的,大量的一手资料以及对语言和文字娴熟的基础上,写作完成的,是取自作者所有学养中的一瓢饮。给我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相对于我的一亩三分地中,原始影像资料的极度匮乏的严峻情况之下,如何去想象80多年前的电影状态呢?作者在其著作中,没有涉及太多电影作品本身,而是从电影的收藏、保护、批评、论战,从博物馆、杂志、影展、学术讨论等方面,从更广阔的视野上,重新审视电影风景。他发现、整理、阐述很多电影人,这些电影人不是全情投入创作的人,而是被历史,被研究忽视的迷影人士,是他们推动了电影的创作,保护了电影资源。他们的存在也是构成电影完整形态的分子。所以,发现和重新认识他们,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书中的很多文章,曾经在《看电影》杂志上发表过。所以,文字总是介于大众刊物和理论研究之间的地带,没有那么酣畅,也没那么激情。是为遗憾。总结一点的话,这是属于滋养性的著作。

精彩短评 (总计72条)

  •     “如果电影迷恋死了,电影也就死了”
  •     好好地做一个永远迷影的影迷
  •     题目有点大,有一些法国电影史上的趣闻,当快餐书读了
  •     非常不错,有很详细的插图
  •     李洋译的,值得推荐
  •     有一种妙趣横生的科普读物感。虽然很多问题我在学理上并不认同,但是却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电影的激情。ps改成法国迷影文化史是不是更准确???
  •     不是影史而是迷影史。而且只在法国。讲得不算深,梳理了一遍主要人物和事迹,入门而言还是不错的。书后附的“作者论”译文让我要对巴赞的书打退堂鼓了orz……人类是多么渺小,电影这样一个小小的玩物也足够他兴奋百年之久,也足够成为他此生的信仰。借助这个最初被称作“西洋镜”的小玩意儿,我们复制、再现或创造我们未曾见过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了一场又一场宛若乌托邦的美梦。疯魔痴狂,终归都收于一镜天地。
  •     于己是电影史一些重要时刻的扫盲之作,但李洋闹斯的文笔真是恣肆洋溢读来令人激动呢!
  •     最多只能算 法国迷影演义 吧…
  •     灰土豆 的来头很有名堂吧
  •     法国迷影史,应该是从迷影的角度讨论了电影史上法国几位巨匠。读到这本书,感觉不再那么孤独!这宗教般的狂热,希望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     比较偏学术性,适合深入研究,受益匪浅!
  •     「做一点有激情的学问,或者关于激情的学问」。二阅细读,津津有味
  •     洞穴寓言在苏珊桑塔格那里已被用来作为类比了。
  •     这是一本为影迷写的好书,对热爱电影的人是最好的礼物
  •     作为一名工科生,不能忍受类似“有人说...,但我认为...”这样的字句高频出现在一本“史学”书中。。史料素材都很好,就是文笔太差,看得难受
  •     法国迷影文化史,算是对法国电影史一个更全面的补充,不过由于各个章节均选自作者不同时期的专栏,所以章节文笔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比如达内那章学术性就太强了,基本很难读懂,看完之后最想知道《正片》杂志给特吕弗取了什么绰号~
  •     作者借用法国迷影文化史来梳理了一遍欧洲文艺电影所培养的几代迷影文化的积淀,语言简练,虽然是偏于人物文化史,但叙述很清晰,史料详实,非常易读。对于巴赞、侯麦、特吕弗、戈达尔这一代大影评人心心念念的电影热忱我们这一代人或许感触不深,但作者的文字帮我们还原了那段慷慨激昂的历史,深有启发。
  •     这个世界上至今也就那几个大师,我们只不过是影迷而已!
  •     大旗虎皮怎么那么厉害。
  •     迷影文化史,学术性较强
  •     1本书内容基本都已在《看电影》上发表过,但有删添。2内容基本是法国迷影史(鉴于作者身份),主要是大体介绍重要历史片段,缺乏应有的厚重与连贯性。3主要笔墨于“5月风暴”,作者论,新浪潮等话题。总之,不关心法国电影史的,以知识型历史书(如《世界电影史》)为期望这本书的人,都不建议购买。
  •     应该说是法国的迷影文化史吧,读到“朗格卢瓦事件”的时候觉得非常感动,投身这样的运动真的充满激情。
  •     迷影心史,相对于文艺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另一个观看电影的方法
  •     仅仅将范围局限于法国,未免与标题有些不符。可若将视野放广点,又有几人能完成呢。书中常出现内容重复叙述,让我这个强迫症患者怎么受得了哎。Ps:“希区柯克症候”那章的第9、10节的编排顺序好像有点问题。(如果说这是作者以电影语言进行文学表达,那就当我没说。)
  •     法国电影史
  •     法国电影史(。
  •     法国迷影文化史。 我对作者本人有先在偏见,但看完还是要给3.6-4.2星。虽然每次结语转回迷影是牵强的。
  •     影迷不可多得得精神食粮,它让我们不再孤单,不再觉得自己是在孤军奋战。迷影的传统早就植根于我们的血脉之中。它能书写和左右历史,更会改变和创造未来
  •       文/戴锦华
      
      2000余年前,古希腊哲人柏拉图写下他的洞穴寓言之时,当然不会想到它将被读作一则关于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电影的神奇预言和犀利批判。有人说,电影是上一个世纪之交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有人说:我诅咒电影发明的日子,那是人类文明史一个最黑暗的时刻。
      爱、恨、怕、恋。人们曾经、也依然对电影怀抱着极端的情感,饱含着极高的热度。电影,是一种神奇的幻象,因而是齐泽克所谓的“瘟疫”?是一次奇异的感官的历险,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也是一份思想、乃至心灵的礼物。电影,是“发明给成年人的最好的玩具”——奥逊•威尔斯如是说。
      曾几何时,困窘中的人们,以节衣缩食的几文钱换取一个半小时影院中悲喜交集的逃逸;曾经,孩子们积蓄了许久的零花钱用来第N次观看心爱的电影,每一次犹如初见、犹如重逢般地狂喜。曾经,人们面对电影,犹如今日人们面对互联网、面对网游般的狂恋、沉溺、困惑。
      李洋在他的新作中带给我们一个新的关键词:迷影,用以触摸、勾勒这份丰富繁杂的体验,用以书写、分析其间的感知结构。一个多世纪以来,每一次引入一个外来的新词,其意味都不仅是一次翻译或一次“交流”,而且意味着一次再造,一次捕捉我们难于言说、乃至不可言说之经验的尝试,一处洞开而非封闭我们想象力的空间。李洋新作的意味还在于,以“迷影”为路牌与标识,尝试再入电影这一多变常新的迷宫,让我们钩沉并记录电影的历史、影像的记忆、感知的印痕。
      电影的历史可谓短暂,在文明史的纪年中或许只是一瞬;但置身于为全球化所密集、压缩的时空,我们关于电影的记忆不仅多情善变、旋生旋灭,而且在不自知之间被锁定在唯一强势的美国视野与视点之上。李洋为我们提供了别一个角度:从欧洲、从中国、从迷影者的体验,共同重历电影史的时刻与心灵震颤的瞬间。
      电影,可以是魅人的幻象,也可以是探寻真理的蹊径。迷影者,犹在探寻的路上。
      
      2010年6月29日
      
  •     有许多电影史实,尤其新浪潮那段,很有意思,但标题给的期望太高,实际上的内容和内涵都不够饱满,尤其最后100页,几乎没什么价值。
  •     不是一部合格的文化史,却是一封真诚热烈的告白信,向往那个年代,向往迷影的一切!
  •     电影史就是法国啊法国
  •     “迷影”对我来说挺有吸引力的,而一看到“迷影史”就更加令我眼睛放光。。。。这是本书最值得称赞的地方!除此之外,作者所储备的资料似乎有些单薄,难以撑起“史”这个字,顶多是“读史”而已。。。。比较可惜!!!
  •     很久前看的,有点强拉强扯,是电影史写作的一个角度,但还是显生硬。如果舍弃这个题目来看,也是比较有料的电影书,跟当下中国迷影文化、影评人的前世今生也有关联。这个话题值得继续书写,以一种更好的方式。
  •     法国迷影史
  •     和傅东的那篇访谈里,对场面调度的解释很有意思,作者和观众的某种联系要素
  •     迷影文化史,一部影迷眼中的文化史,非常喜欢,不容错过.
  •     法国的迷影文化,毕竟电影起源于法国。
  •     大旗虎皮的著作
  •     一般般吧,可以当小说读
  •     李洋老师的书,必须支持一下了
  •     专栏文章合集。法国新浪潮历史和轶事。以迷影精神串起影评人和创作者,但文论中到了最后总要回到论述点,这有点刻意。#啊 好 想 像 雷 诺 阿 那 样 有 钱
  •     欧洲影史是个甜蜜的坑。迷影史的片段,文化的缩写,此书值得当学科资料作笔记。
  •     说些历史 没有太多评论
  •     关于迷影的历史。才了解到法国在电影历史上的地位是何等不可撼动,其中更是出现了无数传奇的人物,不过迷影的历史应该来说是作为电影史的补充,对于我这样的小白似乎有些内容稍显深奥。
  •     一本影迷必备的好书!
  •     戴老师真是热爱洞穴寓言啊……
  •     叙述过于平滑严整有方向性,自我戏剧化的写作方式让人不耐。
  •     法国影史轶事。苏珊桑塔格“如果电影迷恋死了,那电影也就死了。”
  •     不明觉厉
  •     这么短。。
  •     很好,包装没坏,这样我就满足了。。。
  •     严格来说是一部法国迷影文化史,以多位名家的轶事和生平,篇篇点题也太执着于点题,虽然前后有点重复但稍微捋捋也确实看清了法国这些年来的电影全貌,到了最后关于作者论的叙述真正到达了高潮,但或许由于文笔生硬始终没有说清楚。不过还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     “不忽视任何关于电影的可能存在价值,关心电影的内在独特性,并顺从于观看仪式和观看快感的历史进化。”
  •     说得句句戳到我心坎儿里去
  •     迷影和影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果然不是我能体会和热爱的点~
  •     虽然弥漫着对迷影文化的过分夸大情绪,但是对法国新浪潮的大致脉络了解还是有帮助的。
  •     开心就好 喊着video game as an art form的老美们看看人家的行动力 最后一本
  •     书名的确有偏颇之处,毕竟内容涉及多为法国系。全书以时间为线,以单个的代表人物总结不同的时间段。全书印象最深的,除了那些早已闻名于世的名家名作,就是那些斗争,为了朗格卢瓦,为了电影资料馆,为了电影。论战,抗议甚至骚乱,除了他们的电影,我更想记住戈达尔被打飞的眼镜,绍拉站在银幕前抗议播放自己作品的身影,那些如雪花般从世界各地飞来的抗议撤职朗格卢瓦的电报,还有这些电报上熟悉无比的名字。谁让我就是这么一个中二的人。“我想告诉中国的青年影迷,你们对电影的痴迷和热爱并不孤单,在电影迷恋中,你们与电影史上许多传奇人物是站在一起的。”PS:部分章节除了曾刊登在《看电影》外,木乃伊也有收录,比如正文的安东和末尾的傅东访谈。
  •     提供了另外一种看电影史的角度,缺点是不够深入,点到为止,看的很不过瘾。
  •     买了两本 装帧大方得体 印制比较精致
    整体感觉不错 只是插图质量一般
  •     朗格卢瓦和特吕弗的地方竟然看哭了……我的迷之泪点(x)希区柯克症候部分又特别好玩哈哈哈。各色迷影人物侧写法国电影史,艺术家们的明争暗斗真是有趣。李洋老师的文风甚亲民啊。#又是摸鱼的一天
  •     帮助建立电影兴趣的书籍
  •     ”旅法多年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就像其他短评说的,应该叫做《法国迷影文化史》。电影迷恋,迷影情节。看评导→希区柯克争论、电影手册、新浪潮。如果你对法国电影文化有兴趣这本书就一定要看,货很多。我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个迷影的影迷。永远。
  •     出去后面附上的访谈,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百度百度都能有.唉.
  •     老经典了,老想看 了,留着看
  •     朗格卢瓦那段真是哭得不行。
  •     读完恍然大悟,原来我就是迷影!
  •     故事书
  •     李洋说:“这就是我写作迷影文化的真正原因,我想告诉中国的青年影迷,你们对电影的痴迷和热爱并不孤单,你们对电影的‘迷’是有传统的,在电影迷恋中,你们与电影史上许多传奇人物是站在一起的。”看到书本的这段结语,我倍感温暖。谢谢你提供了如此厚实详尽的迷影文化史料和众多电影理论。
  •     我仍未到达迷影人的领域呀。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