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作品集 > 邂逅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1
ISBN:9787530211441
作者:汪曾祺
页数:378页

作者简介

《邂逅》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大家汪曾祺作品的精美选本。由北大学者倾力锤炼、打造,选目精当,选本权威。讲述和尚出去了,单举着一只手,后退了几步,既不拘礼,又似有情。和尚你一定是自自然然地行了无数次这样的礼了。和尚放下蜡烛,说了几句话,不外是庙宇偏僻,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山高,风大,气候凉,早早安息。和尚不说,他也听见。和尚说了,他可没有听。他尽着看这和尚。他起身为礼,和尚飘然而去。双袖飘飘,像一只大蝴蝶。

书籍目录

复仇
老鲁
艺术家
戴车匠
落魄
囚犯
鸡鸭名家
邂逅
王全
看水
黄油烙饼
寂寞和温暖
七里茶坊
护秋
天鹅之死
晚饭后的故事
云致秋行状
讲用
迟开的玫瑰或胡闹
生前友好
可有可无的人
鸡毛
钓人的孩子
职业
日规
抽象的杠杆定律
星期天
小说三篇
八月骄阳
安乐居
捡烂纸的老头
祁茂顺
小芳
金冬心
拟故事两篇
瑞云
捕快张三
樟柳神
鹿井丹泉
从传奇到志异/王风

编辑推荐

《邂逅》为汪氏小说选本,装帧极其精致,是广大文学爱好者不可多得的收藏本。

内容概要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曾就读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四年,师从沈从文等。解放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长期在北京做编辑工作,编过《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写过剧本,后来有十多年在北京京剧团做编剧,曾参与《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他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颇有成就。1947年、1963年分别出版短篇小说集《邂逅集》和《羊舍一夕》;大量作品是1979年以后写作的,出版有小说集《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逝水》,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其他版本不计其数。

名人推荐

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沈从文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一支索烛,半罐野蜂蜜。他的眼睛现在看不见蜜。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么?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谁都说:“我这一生……”就像那和尚吧,——和尚一定是常常吃这种野蜂蜜。他的眼睛眯了眯,因为烛火跳。跳着一堆影子。他笑了一下:他心里对和尚有了一个称呼,“蜂蜜和尚”。这也难怪,因为蜂蜜、和尚,后面隐了“一生”两个字。明天辞行的时候,我当真叫他一声,他会怎么样呢?和尚倒有了一个称呼了。我呢?他会称呼我什么?该不是“宝剑客人”吧(他看到和尚一眼就看到他的剑)。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真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和尚出去了。单举着一只手,后退了几步,既不拘礼,又似有情。和尚你一定是自自然然地行了无数次这样的礼了。和尚放下蜡烛,说了几句话,不外是庙宇偏僻,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山高,风大,气候凉,早早安息。和尚不说,他也听见。和尚说了,他可没有听。他尽着看这和尚。他起身为礼,和尚飘然而去。双袖飘飘,像一只大蝴蝶。    他在心里画不出和尚的样子。他想和尚如果不是把头剃光,他该有一头多好的白发。一头亮亮的白发在他的心里闪耀着。    自发的和尚呀。    他是想起了他的白了发的母亲。    山里的夜来得真快!日人群动息,真是静极了。他一路走来,就觉得一片安静。可是山里和路上迥然不同。他走进小山村,小蒙舍里有孩子读书声,马的铃铛,连枷敲在豆秸上。小路上的新牛粪发散着热气,白云从草垛边缓缓移过,一个梳辫子的小姑娘穿着一件银红色的衫子……可是原来描写着静的,现在全表示着动。他甚至想过自己作一个货郎来给这个山村添加一点声音的,这一会可不能在这万山之间扑朗朗摇他的小鼓。

图书封面


 邂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网上看到一篇他写的《捕快张三》,文章不长,却把《聊斋志异》改的很有意思,正巧没想好最近看什么书,遂翻箱倒柜,找到了他的这本小说集子。他的短篇小说,以写人为多,偶有一些故事。文章不长,却能感觉到是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的,拿着书,有些爱不释手,不似读一般长篇小说那样,人迷了进去,忘却了外物,读他的书,你是站在故事之外的,但是却不得不赞叹事情竟是这样,写的如此精妙。四十年代的汪曾祺,在昆明,在西南联大。对于那一批西南联大的学生与老师,总是怀有一些敬意,虽然汪曾祺实在算不上一个优秀的学生吧。那一辈文人,有一种独特的气质,不为写作而写作,只是生活既有所感,总得写点什么罢了。那时他的文章,写的朦胧而有诗意,既有书生气,也有一些江湖意味。建国之后,时代与环境的变化,文风也有所改变,他写自己劳动改造和工作时周围的人,都是一些小人物,但是写的有趣,写的让人感动,文章太短,你还没太搞清这个人的具体情况,文章缺已结束,他的文章读着平淡,但是结尾处却总能出人意料的让你感到意犹未尽。反倒是他那些篇幅较长的小说,我不甚喜欢。他的小说,二三页尚好,四五页足以,七八页则似乎倒是有些多了。他的故事很慢,情节不紧凑,我猜,喜欢上这本书,至少心要足够平静吧。
  •     读汪曾祺是很偶然的,在图书馆里无意间找到他的这本书。我对于先生所知甚少,只知道他曾经很有名气。书拿到之后放了很久,但是一入手便再也不舍得放下,又有点不想快速的读完——好东西应该细细地品读。他的比小多是些小人物,笔触很细腻,入微,从文字能感觉到他是个特别细心的人,擅长从侧面静静地观察,很敏感。他的小说很跳跃,有时候题目甚至未能概括全篇的主旨,行文处每每离题万里,还得自己找辙往回找补,有点蒙太奇的感觉。他很善于描写人,小说中对人的描写多于叙事,典型的人物都有各自离奇的遭遇,这些人往往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有着各自无法逾越的“生命之轻”和难以摆脱的劣根性,但是不失可爱之处。他的小说主人公不是“高大全”也不是英雄人物,很难界定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他们只是真是的存在,在他们的世界里默默的生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甚至怀疑是在阅读汪曾祺先生的一本日记而不是小说,因为有些场景可能和作者的生活不可分割,我宁愿相信那是确有其事。汪先生的作品风格有点像老舍,但是不如老舍幽默和刻薄,不锋芒毕露,但是有真感情,有人性,也有世事的悲哀。很值得的读。
  •     午后,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射进来,暖洋洋的。阳光下,打开记忆,曾经盘踞在心头的创伤,因为有你的温暖,有你的关爱,陪我一路走过漫漫冬夜。冬深了。 空中飞舞着木叶,以最优美的弧线轻轻划过天边,完美地谢幕。静谧的冬日,来了:喧闹的盛夏,走了。流去的是泛黄的时光,是布满锈斑的回忆。 温一杯暖茶,静坐在桌前,把抽屉底深埋的旧相片拣出来,一字排开。黯淡了色泽画面上是几张比阳光更灿烂的笑脸,无忧无虑的眼神中闪烁着光…渐渐的,回忆被时光的海浪冲刷,像电影画面一点点浅出画面,先是熟悉的脸庞,然后是熟悉的背影,最后仅剩熟悉的笑语在大堂回荡,回荡。。。。。。穿梭的人们,骑在自行车上,远远地去,没有半丝余光撇下。这心像是被一次次碾过,留下一道道伤痕,隐隐的痛。胶片一张张地换,春秋一遍遍地更替。眺望远方,鱼肚白的黎明吹响了新一天的号角,万物开始苏醒了吗?他们带来了久违的欢笑,久违的泪水。冬日终究是温暖的因为冬天一样有阳光。纵使在连绵的阴雨天,只要守着信念,云缝间也会泻下柔光,暖暖和和的,像热水房里夹杂着我们笑语的白雾,混着洗发水的清香缭绕在身旁。也许每个人都是人生中的匆匆过客,到了十字路口要分离。也许会伤感,会流泪,但无论怎样,都要坚信前方有更多的笑脸,才能放开手努力奔跑,到达幸福彼岸。看着阳光慢慢地挪,越过了茶杯,爬到了身上,贴在了脸庞。用手捧着它,正如捧着这份馥郁的友谊。合上相册,就让我享受现在的温暖。冬日淡淡的阳光依旧,只要今天拥有这份阳光,心中温存著快乐,又何妨冬去春来,花谢花开。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就是喜欢。
  •     听汪曾祺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同时体会什么叫语言的美。
  •     高中看过一丢丢,现在重新拿起来看,其实还是看的很粗糙的啦!
  •     汪曾祺的小说 清新淡然 值得一读
  •     汪曾祺的系列作品,不容错过。
  •     大家经典,值得一读。好评
  •     早年汪曾琪的文字真是意识流 还挺符合现代流行小说的语言审美 接下来是几组文革讽喻文 也敢写 这种事无巨细的写法 很难拿捏 最后的聊斋改编 有节制 又有深意
  •     这个商品不错,十月文艺精装书值得信赖!
  •     浅
  •     看老舍篇 看哭了
  •     汪先生是绝妙的人。
  •     这是真正的可以在灯下静心品读的书,它带给你的是快乐和温暖。
  •     西南联大的故事每一篇都超级喜欢。
  •     当当网购书性价比很高,是长期的用户了。
  •     个人非常喜欢汪曾祺的散文和小说,也非常喜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印刷和设计,两者的结合让我更喜欢这本书,可以好好的珍藏
  •     小说很耐看。最后几篇聊斋志异的改编很有趣,哈哈,给我提供了新思路~
  •     很难找到这样高水平的当代小说了。
  •     汪老是中国最会讲故事,也是最懂生活的人。他的文字自然清新,生动有趣,仔细读来总带点淡淡的哀愁,令读者不忍释卷。用四个字形容就是“返璞归真”。强力推荐这套北大专家权威选本,值得珍藏。
  •      2014.2.25~2.26 感觉没有《受戒》那些描写高邮(江南)的文章那么迷人,更多的像是先生坐在你面前把一个又一个故事娓娓道来。
  •     推荐阅读,大师中的大师作品
  •     很不错,早就想买了,很值!!
  •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集 闲来读读 很朴实的感觉 基本都是吃大锅饭年代的 小人物的故事
  •     这一套真的不错,我全买了,一口气看完。其实曾老的书看过很多,就是喜欢这套的设计,买了,不后悔
  •     简单真挚的文字,记录世事变幻。
  •     汪曾祺的书很有大家风范,很值,装订也不错
  •     汪老的作品,值得阅读和珍藏
  •     汪先生不同时期的作品汇编,前期文字犀利,个人好恶见著笔端,《落魄》结尾直接甩笔,至情至性;中后期作品用字更为凝练,主观感情多不外露,多以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讲述,娓娓道来,不疾不徐,分外喜人。汪先生的文风、炼字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大家手笔,模仿不来。
  •     十月文艺出版的 就是漂亮 汪曾祺
  •     以前买过一本受戒觉得还不错所以就被这本书也买了,感觉读起来很舒服,不造作
  •     最全的作品集,喜欢
  •     黄油烙饼很好看
  •     汪曾祺的小说,实在是精彩。
  •     汪老在西南联大那段经历真是很好玩,很多有趣的人。
  •     “我是个写小说的人,对于人,我只能想了解、欣赏,并对他进行描绘,我不想对任何人作出论断。像我的一位老师一样,对于这个世界,我所倾心的是现象。我不善于作抽象的思维。我对人,更多地注意的是他的审美意义。你们可以称我是一个生活现象的美食家。”
  •     最喜《复仇》、《落魄》、《囚犯》、《邂逅》、《护秋》、《晚饭后的故事》、《鸡毛》、《钓人的孩子》、《金冬心》、《拟故事两篇》、《捕快张三》和《鹿井丹泉》。六十年代的作品还是不太感冒,隐隐约约看出“红”的痕迹。既能写出意识流的作品,又能改写笔记体小说,盎然有古气,甚妙。
  •     有些很棒。有些不想读。看人看事。
  •     真是绝了
  •     请允许我引用前人说过的这句话。洗练的语词,平和的语气,娓娓道来那些值得记忆与珍藏的往事,也许看起来空无一物,像某些人说的无病呻吟,但是里面的大胸襟,大气魄,以及那个大时代又何人可解?
  •     赠的书,同事说以前看过,挺不错的。
  •     行文流畅,语言简练优美,内容短小简洁,但,真正做到以小见大。如汪老在《自报家门》中所言的文章也讲“留白”,内容少了,其实是多了。。。值得反复读,值得收藏。
  •     六十岁以后的,写太好了
  •     难得的好散文家。有底蕴的人就是不一样
  •     就觉得作者的脑洞挺大的,路上随便遇到一个人都会幻想着这个人的生平,情感生么的……
  •     文章认真而有深度,很有思想。
  •     书真的非常好。值得拥有1
  •     书不错,我抽时间全看完了。
  •     物流快,质量好。文坛大角
  •     觉得汪曾祺的字是有礼,不曾冒犯人的,心意也在。喜欢『温暖』和鹿女。
  •     感觉不如受戒,读多了就无感了
  •     每篇都很好,收录的关于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的几篇尤其感动
  •     看似随意,实则是自然天成的一种感觉!没有雕琢,更让人欲罢不能。喜欢汪老的大气文章,信手捏来又不失奢华......
  •     汪曾祺集:。 邂逅,值得购。非常好。文字恬静。
  •     在夏末邂逅了这阵如沐清风的书,汪老先生笔下的人物也许有农民、哑巴、戏曲家、卖报人、扬州人、南京人、上海人、鸡鸭名家……都是最朴实无华的老百姓。每每读到他笔下的美食都令我垂涎三尺,不禁咽口水,就连最普通的一碗白米饭在他笔下也能散发出极其有人的香气……
  •     汪曾祺的书绝对值得收藏
  •     毕竟是我最喜欢的作家里的1/3
  •     人品决定作品。
  •     今天收到书,感觉非常好。除了字稍小之外,一切均很完美。
  •     虽然这一套四本中的很多小说散文都拥有,但这套显然更翔实,需要拿下!毕竟,汪曾祺只有一个,而且也已不在了,缅怀~
  •     语言朴实,描写详细,对作者有更进一步了解
  •     这部集子,不如受戒
  •     早期的风格差别好大,还是比较喜欢散文
  •     书很好,喜欢这样贴近生活的描述,娓娓道来。
  •     汪曾祺的四本书,一套,最漂亮,拿下是一种福气。
  •     汪大师是怎么炼成的....求解,好吧,读作品吧..
  •     喜欢的一套书,收藏。
  •     一气看完,很吸引人,其中的人物描写最有意思。
  •     汪曾祺好像喜欢关于“吃”的人和事,所以有《知味集》,有《五味:汪曾祺谈吃散文32篇》。所以我看见,这部小说集里照样很多关于“吃”的,有抗战期间西南的艰辛,也有大跃进时期华北的苦涩。比如《黄油烙饼》,温暖的亲情和冷峻的现实撞在了一起,让人嘘唏不已。
  •     第三本汪曾祺的文集,个人更喜欢他的短篇小说胜过散文,每一篇每个人每个时期读起来体会都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大师吧
  •     好书,装帧也好,喜欢!
  •     书很好,很满意,就是不满意快递
  •     人生感悟
  •     平凡的人事,读来不胜感慨
  •     汪曾祺的小说不必说的好!!大爱!!
  •     他塑造的都是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有缺点也有优点,故而感觉真实亲切。
  •     很喜欢装帧,还没来和及看呢。
  •     早就爱上了汪曾祺,今得此书,甚感欣喜。读汪老的文章,总有一种品茶的感觉,虽淡实醇,韵味无穷。
  •     汪曾祺的情趣与态度影响着我对生活的看法
  •     这是汪曾祺一本除了“八十年代后以故乡为题材的小说”之外的小说集。四十年代在昆明、上海和北京的生活经历全都放到六十岁后才生出异彩,而四十年代的作品则显得无法归类,多为用笔痕迹。现在看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向笔记小说的回归。
  •     喜欢说故事的口吻,景色描写中清晰的风土人情,以及看似不经心的一句议论。
  •     语言洗练,读起来如平原毫无阻滞之感。写小事写平凡大众极有韵味,透出一股慈悲之心。
  •     文笔太妙,可惜我并不是特别喜欢一个让我摸不清主旨的“美丽”故事。
  •     读了晚期的小说,再看早期的,显得啰嗦了。
  •     字小了点。
  •     娓娓道来的生活趣事或琐事,不紧不慢,很有时代感。早期作品偏意识流难读懂,后期很不错,比较喜欢《云致秋》,《小芳》。迫不及待想拜读《受戒》了。
  •     汪老的书永远也不想读完
  •     就是书角弯了有点遗憾
  •     很喜欢汪曾祺 这本书还是挺不错的
  •     其实看看广播就知道我最近一直在读汪老的书了。不是第一次读,倒像是第一次真真正正地看懂了。以前只懂得《受戒》,如今倒是品出些兴味来。汪老和沈老都是我最爱的作家。
  •     小说是不同时期的,可以看出作者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前期的小说像散文一样
  •     事情都是不起眼的小事情,人物都是不足道的小人物。没有波澜壮阔,没有一波三折。一切都是这么水到渠成,真可谓顺理成章。作者不变的心境让人读着读着也轻松愉快起来。老汪真是淡定到连不满忿恨都表达的轻描淡写,让人佩服,不过,你和那“护秋”里的朱兴福到底多大仇,何至于写这般嘛!简直笑CRY!
  •     印刷很好 内容也很棒 喜欢汪曾祺先生的文字~
  •     已经买了一本《受戒》了,汪先生的作品不用说,都是最爱。买不了全集,这个集子算是最好的了吧。
  •     他是我认为中国最好的小说家
  •     用汪老短句评个:是本好书呀。
  •     很好,我向你们推荐这本书,
  •     大味至淡
  •     有几个故事我好喜欢。
  •     需要用心研读的书。
  •     这书不错,韵味十足!!!!
  •     价格很合理 书也很好!
  •     文风文体变化很大,更喜欢老道的白话叙事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