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活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中国当代小说 > 受活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1
ISBN:9787530209844
作者:阎连科
页数:393页

作者简介

受活庄是大山之中一个鲜为人知的偏远村落,这里所有的村民都天生残疾,正常人被叫做圆全人,反倒成了另类。一心要干大事、往上走的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从俄罗斯购买列宁的遗体,放到魂魄山上,建一个公园,吸引世界各地的游人,发展旅游业。可是,他的购列款还有很大缺口。在这一过程中,柳县长惊喜地发现了受活庄残疾人的妙用……

书籍目录

第一卷 毛须
第一章 天热了,下雪了,时光有病了
第三章 受活庄人,又忙将起来了
第五章 絮言——死冷
第三卷 根
第一章 看,这人、这官儿,这个柳县长
第三章 枪响了,云散了,日头出来了
第五章 戊寅虎年闰五月的受活度
第七章 草儿不在了,人心都转到县长这边了
第九章 鸡毛儿,竟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了
第五卷 干
第一章 腾闹起来了,像出门撞在了树上呢
第三章 茅枝婆倒下时像了一捆草
第五章 絮言——入社
第七章 絮言——红四
第九章 絮言——天堂日子
第十一章 絮言——铁灾
第七卷 枝
第一章 然而呀,那事情就一冷猛地生发了
第三章 掌声久经着不息哩,酒也都一股脑儿喝下了呢
第五章 门前处地儿上,自行车挂到树上了
第七章 成立两个绝术团,一转眼都是楼瓦雪片了
第九章 絮言——敬仰堂
第十一章 迎面是伟人们的像,身后是养父的像
第十三章 喂,刚才从家里出去的到底是谁呀
第九卷 叶
第一章 都举了手,林地般的一片胳膊了
第三章 絮言——大劫年
第五章 它们都朝她跪下了,一世界都是泪水了
第七章 列宁纪念堂落成了,大典的出演开始了
第九章 有无数机巧呢,还有青光紫气哟
第十一章 天是越来越热哩,冬日成了酷夏哦
第十一卷 花儿
第一章 一块儿生白布,星星零零一片儿红
第三章 絮言——黑灾、红难、黑罪、红罪
第五章 夏天绕过冬、春到来了
第七章 门开啦——门开啦——
第十三卷 果实
第一章 天象临暮时,柳县长回到双槐了
第三章 柳县长,柳县长,我给你跪下行不行
第五章 一老世界的人全都跪下了
第七章 不同意受活退社的人请把右手举起来
第十五卷 种子
第一章 以后的事情呢,也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第三章 絮言——花嫂坡、节日、受活歌
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代后记)

编辑推荐

  意思是享受,享乐,快活。也暗含有苦中之乐,苦中作乐之意。  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唯一获奖作品,2003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第二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获奖长篇小说。  老舍文学奖受奖理由:  组委会在颁奖辞中称,《受活》是一部具备探索性试验性的小说,“对特殊历史时期的整体把握,既真实生动又出人意料”,作品对深度的追求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组委会强调,在某种程度上,《受活》是一部特殊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史”

内容概要

阎连科,著名作家,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为人民服务》、《风雅颂》等8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等10余部,散文、言论集5部。另有《阎连科文集》12卷。曾先后获第一、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20余次。其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等10余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出版。现供职于北京作家协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受活》真是特别。我一路读下来,也一路笑个没完没了,然而,掩卷之后,却只想落泪。  ——刘再复  如果从故事本身来说,它仿佛是虚拟的、想象的,但那些亦真亦幻、虚实相间的叙述,对表现那段历史来说,却达到了“神似”的效果,它比真实的历史还要“真实”,比纪实性的写作更给人以震撼。  ——著名评论家孟繁华  《受活》有一种虎啸山林的悲壮,有一种血气,有一种牛粪上盛开的恶之花似的妖冶迷人。这是极限的书写,也是极限的阅读。  ——著名作家李洱  说《受活》把荒诞推向极致,便是说它充满奇诡的把席卷中国的非理性的、撕心裂肺的激情推到喜剧高峰,令人震撼。但《受活》的奇还不在于此,它的奇还在于写得非常冷静,让读者看到的不是滑稽剧,而是非常透彻的精神真实。  ——旅美学者刘剑梅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天热了,下雪了,时光有病了  你看哟,炎炎热热的酷夏里,人本就不受活①,却又落了一场雪。是场大热雪③。  一夜间,冬天又折身回来了。也许是转眼里夏天走去了,秋天未及来,冬天紧步儿赶到了。这年的酷夏里,时序乱了纲常了,神经错乱了,有了羊角风,在一天的夜里飘飘落落乱了规矩了,没有王法了,下了大雪了。  真是的,时光有病啦,神经错乱啦。  小麦已经满熟呢。一世界漫溢的热香却被大雪覆盖了。受活庄⑤里的人,睡觉时赤裸裸在床上摇着大蒲扇、软纸扇;身边放了一张布单也是不盖的。可是,到了下半夜,先是刮了一阵风,谁都眯着眼儿去扯拽单子了,把单子搭在身上了,却又觉得寒气从单子缝中往人的身骨里边扎,往心肝脾胃里边拧,就又起床去箱里、柜里翻那收拾好的被子了。  来日里,各家推开屋门儿,女人们都一色儿惊叫道:“呀——下雪啦!五黄六月的大热雪。”  男人们一色儿推开屋门待一会儿,叹上一口气,说:“操!大热雪,又要荒年哩!”  孩娃们一色儿有光有彩地唤,“啊!下雪啦……啊!下雪啦……”像日子又过到了新年了。  庄里的榆树、槐树、桐树、杨树们,是实实在在白了呢。冬天落雪,那树是一枝一条的白,夏日树叶蓬旺,一片浓荫,这白就冷不丁白成一堆了,白成山峰了,像撑着一把硕大厚重的白伞了。擎不动雪的树叶让雪从叶上滑下来,嘭一下,如一团面粉落下来,在地上炸出许多白亮亮的点。  麦熟时节落了大热雪,耙耧山脉间的许多处地儿⑦,都皑皑白出一隅冷世了。原先一块连着一块的麦田地,小麦倒卧了,惨痛地伏在地上被大雪埋盖着,有穗儿撑到雪外的,也大都从穗根那儿折着脖,凌凌乱乱的,像大风吹过的谷地和草坡,又被大雪覆了去。你站在山脉上,站到田头上,还能闻到一丝的麦香味,就像抬走棺材后灵棚里的一丝香火味。  你看哟,酷夏里落了一场大热雪,茫茫白白的一片哩。  洁洁素素一世界。  不消说,农历属龙的庚辰年,癸未六月,耙耧山脉的这场雪,让整个山脉和山脉间的受活庄人遭了天灾了。  絮言:  ①受活:北方方言,豫西人、耙耧人最常使用,意即享乐、享受、快活、痛快淋漓。在耙耧山脉,也暗含有苦中之乐、苦中作乐之意。  ③热雪:方言。即夏日之雪。当地人常把夏天叫热天,所以夏日雪就被称为热雪、小热雪、大热雪。夏天落雪不是常有的事,但我从当地一些史、志上发现,每过十几年、几十几年,都会有一场。有些年份里,会连续几年在酷夏里落下大热雪。  ⑤受活庄:据传,受活庄源自洪武至永乐年间明王朝的晋地大迁徙,移民条律规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九口之家留三。如此,一般家庭都把老人、残人留下,年轻的壮年走入迁徙的行列。移民之多,每日有万人之众,别离的哭声终日不绝。待迁徙一段时日之后,百姓抵抗强烈,明政府便颁布告示于民:不愿迁徙者,限三日赶到洪洞县大槐树下集合。愿者可留在家中等候。消息不胫而走,晋人都往老槐树下赶拥。说有一户人家,父是老盲,双眼失明,哥是瘫痪,生来不能站立,弟为表孝心,就把父亲和哥哥用车推着送往洪洞县的槐树下,自己回家等候迫迁。可三日以后,到槐树下人山人海之时,明军赶到,把老槐树下的十万百姓,尽皆掠去移民,而把那些候在家中的人留在故土耕作。  大迁徙是以人头为据,无论瞎子、瘸子,老人、妇孺,有一个人头就是一个人数。无奈,老人虽双目失明,也得在队伍中背着自己那瘫儿步步蹒跚。一路上,儿子用双眼给父亲指路,父亲用年迈的双腿替他行步,其景其状,惨不忍睹。昼行夜宿,日日不停,从山西洪洞,到河南豫西耙耧山脉,直走得老人双腿红肿,脚底流血,儿子在老人的背上泪流不息,几次都欲自杀。队伍中,所有眼见之人,都替他们含悲落泪,便集体向移民吏求告祷情,望能放了他们父子,让其随地为生。移民吏一级一级向上请示,到移民臣胡大海那儿,得到的却是一句恶言:谁敢放掉一人——杀!并将其全家绳移他乡。  关于胡大海,山东、河南、山西百姓大都知道,说他原籍山东,在元朝末年,逃荒流浪至山西,其人相貌丑陋,却身材高大,带片披襟,却疾恶如仇,蓬头垢面,却一脸英武,为人爽直,却心胸狭窄,满身气力,却又游手好闲,其言其行,很为百姓所不齿。在他行乞途中,人们避之如恶煞厉鬼,即使有残羹剩饭也常不施舍,日间饭时,他一出现,便家家关门闭户。说一日,他乞讨走入山西洪洞县境,又饥又饿,见一富户人家,青堂瓦舍,门楼高大,以为终于可以饱食一顿,就伸手讨要,谁知土财老汉为羞辱于他,不仅不给一口饭食,还将一张刚烙好的葱花大饼为孙儿揩腚后,扔犬吞食,并令家犬将其咬出门外。从此,胡大海便对洪洞人怀恨在心。之后,他离开山西洪洞县境,讨饭行至河南以西的耙耧山脉,依然是饥饿交加,每走一步都要摔倒的模样,就在这时,他见一条沟谷中有一草屋人家,人家中只有老妇一人正在做饭,且又做的是糠菜粗馍,也就犹豫思量,死心不再向其乞讨,谁知河南人颇多良善,胡欲要走时,老妇望见了他,竟把他拉了回来,给他让座,给她端水洗脸,并倾其所有,给他烧了一餐油食好饭。饭后,胡千恩万谢,老妇却无言无语。原来这老妇是个残人,又聋又哑,而且枯瘦如柴。两相比较,胡深感中原耙耧人之善,晋地洪洞百姓之恶,遂决意复仇与报答。其后,胡弃讨投伍至朱元璋麾下,疆场上喝佛骂祖,出生入死,似刀如草,战功卓著,一行乞浪之人,成了明朝开国之勋。洪武元年,朱元璋面对战乱后的破碎山河,大声感慨,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中原诸州,无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皇帝决定大移民,胡大海成了移民大臣,遂就以人口密集的山西洪洞为中心,开始了晋人豫移鲁去的数载迁徙。自然,当年那拿油饼揩腚喂犬的老汉一家及周围村落是首当其冲,一个不留的要背井离乡,迁移他处,老老少少、瞎子瘸子也概所难免。  所以,在这年的移民途中,胡大海听说队伍中有一洪洞县的盲眼老人,背着双腿残疾的儿子也在迁徙,胡不仅没有同情,而且颇有复仇快感,所以他决然不会同意将那盲父瘫儿中途留下,随地为生。于是,他们父子就只能在大迁徙中相随移伍,千里迢迢,受尽磨难。几个月后,移伍入豫地途经耙耧山脉,盲父残子昏倒在地,又有人去向胡求情留下他们父子二人,胡欲刀杀求情之人,一抬头,看见那求情的人中竟还有又聋又哑、给他烧了一顿上好饭食的耙耧老妇,随即便慌忙扔下屠刀,向老妇跪了下来。  自然,在耙耧聋哑老妇那哀求的目光中,胡大海不仅把盲父、瘫子留了下来,而且还留下许多银两,并派兵士百人,给他们盖了房屋,开垦了数十亩良田,将河水引至田头村庄,临走时向聋哑老妇、盲人老父、残腿儿子说:  耙耧山脉的这条沟壑,水足土肥,你们有银有粮,就住在这儿耕作受活吧。  从此,位于耙耧山脉间的这条峡谷深沟,就叫了受活沟。听说一个哑巴、一个盲人、一个瘫子在这儿三人合户,把日子过得宛若天堂之后,四邻八村,乃至邻郡、邻县的残疾人便都拥了过来。瞎子、瘸子、聋子、缺胳膊短腿、断腿的残人们,在这儿都从老哑妇手里得到了田地、银两,又都过得自得其乐,成亲繁衍,成了村庄。虽其后代也多有遗传残疾,然却在哑妇的安排之下,家家人人,都适得其所。因此,村庄就叫了受活庄,老妇就成了受活庄的先祖神明受活婆。  这是传说。虽是传说,却家喻户晓。  另据双槐县县志文字记载,受活庄历史甚长,但有文字记载,却是近在百年之间,说受活庄不仅是天下残人的聚集之地,而且还是一处革命圣地,是红四方面军红军战士茅枝的人生栖地。县志说,农历丙子年秋,张国焘带领第四方面军与党分裂,至陕后继续西进,先怕随行的伤残人员拖累,后怕伤员们到延安暴露实情,成为他分裂党的证据,便安排轻、重伤员,返乡图安。这些伤残的红军战士,含泪离开自己朝夕相处、日夜战斗的部队和战友不久,又遭国民党部队的截击,死亡过半,其伤残更为严重,不得不脱掉军装,化装成农民分散各自回乡。  县志说,茅枝是红军队伍中最小的女兵,成为红军的一员时,只有十一岁,离开红四方面军时只有十五岁,因其母亲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壮烈牺牲,她就成了革命队伍中的孤儿,只知祖籍河南,却不知具体县乡在哪。父亲在癸亥年的郑州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入狱身亡,母亲带着一岁的她投奔革命,在癸酉年壬戌时的第五次反围剿中牺牲后,她便跟随母亲的战友参加长征,辗转调动,母亲的战友调至四方面军任职,她便成为红四军的一员,爬雪山时,五对脚趾被冻掉了三对,左腿又在一山上坠沟骨折,从此彻底致残,离不开拐杖。从陕地被张国焘密令回乡时,所有的伤员大多死亡,或不明去向,可她因缩进一墓穴而逃生,从此和组织失去联系,讨饭返乡,至豫地耙耧山脉,见受活庄中多有残疾人员,便留住下来,成为一员。县志还说,茅枝婆虽无任何参加红军革命的凭证,但受活庄人、耙耧山人、全县人民仍视她为红军战士,革命前辈。耙耧山因有了茅枝而光荣,受活庄因有了茅枝而生活有了方向,虽全庄人大多(或说全部)都是残人,但在新社会中生活得美满而安详,幸福而快活。  该县县志为庚申年修正定型,在人物传的茅枝篇中的最后说,茅枝在受活庄的生活是幸福的,受活庄人的生活是幸福的。受活庄是名副其实的受活庄。

图书封面


 受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光看这个书名,各位可能会想遥远去吧!特别是这个受字!哈哈!!其实这是一本很严肃的书了!受活只是一种状态,一种苦中求乐的状态!一种笑中带泪的状态!
  •     阎连科在《当代文学中的“神实”主义》一文中阐释他的创作观——在创作中摒弃固有真实生活的表面逻辑关系,去探求一种不存在的真实,看不见的真实,被真实掩盖的真实。抵达这种看不见的现实的门梁就是“神实主义”。这种“看不见”或许可以归置一切对《受活》的争议——买列宁遗体发展经济,残疾人艺团巡回表演,这样的故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真实逻辑,符合现实主义?阎连科的理由是,他认为《受活》是“神实”主义的尝试和实践。神实主义仰仗于灵神、精神和创作者在现实基础上的特殊意思。从神实主义的门洞去观照现实主义的文学,“超现实”、“非真实”的情节因为超越了现实主义的旧有规范,也正有了现实生活的某种“神实主义”的意味。他写中原土地上五黄六月下热雪,写一个由残缺人和破败景组成的村庄遗世独立游离在政治版图外,写圆全人人性之恶写土地上开出的恶之花……都意在尝试写出超出现实生活的真实逻辑。他的现实并不脱离本民族的文化土壤,充满原始力量的方言,民间寓言的底色,荒诞神奇的乡土色彩,使他的写作带有鲜明的神实主义的特点。这种有如悲苦幽远的耙耧调的底色不单单是向民间文化深处开掘,而是覆盖着冲不破的红色阴影。金观涛反思文革提出了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假说,即使它在政治学领域争议巨大,仍不失为直切症候的创见。在《受活》中,柳鹰雀就是一个为红色权力眩晕,帝王意识膨胀的形象;受活庄的乡民面对的难题表面上是强行被带入现代、传统价值观崩塌的现代性问题,实则也是一道权力规训与反抗规训的复杂难题。权力的观照深入每一个幽深的角落,柳鹰雀、茅枝坡都是在红太阳底下被曝晒、异化的人,小说的两条叙事主线——一条是茅枝婆带着乡民脱离政治束约,一条是掌权者利用弱势百姓,实现政治欲望——其结局都是悬置的,受活庄重获独立却精血耗尽;柳鹰雀自残,余生都活在退社的受活庄。黑灾、红难、黑罪、红罪,政治劫难一次次炙晒着受活村的土地,乡土世界龟裂了,乡土的完整性被打碎,这块土地上的掌权者眩晕,乡民手足失措,也使阎连科的小说披上了政治梦魇和中原民间文化底色结合产生的诡谲色彩。当中国的现实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丰富性和荒谬性,怎么写敞开了空间的中国?怎么去面对现实和历史?如何写破碎的总体性?成了每一个当代作家绕不开的问题。阎连科并不承认荒诞,而是相信“确实发生”。他的野心是要向深处探求现实,叩问现实,穿过感知表层抵达根部,去关涉存在。他希望写出苦难感、疼痛感、写出历史创伤和被遮蔽的现实,于是努力用头撞墙,直面现实。尽管他强烈的文体意识,对形式感的追求有时会削弱思考的沉重,让他表现得像是一个生硬地在炫技的小孩。 阎连科的写作更大的意义在于他透过“神”的桥梁所到达“实”的彼岸。当西南方红歌声起又落,当作家自身也遭遇拆迁冲突,现实中的政治白日梦像笑话一个个冒出匪夷所思,民众虽然没有缺胳膊少腿,但也难以受活……这些也许更易说服读者存在看不见的真实。面对丰富、曲折、怪诞的中国现实,神实主义可以成为一种表达的可能——这个“神”是本土的民间的“神”,现实也是中国特有的红太阳炙晒下的土地上的现实。阎连科相信购买列宁遗体致富的情节会真正发生,是的,我们也逐渐会相信,这会成为不真实的真实。
  •     断断续续看完了《受活》,小说不算长,却因为自己最近情绪不稳定,看了很久,合上书,我还是被那种宏大之感充斥。这种感觉叙说不清楚,只是感慨着,怎么就如此结束了??柳县长算个怎样的人,追逐名利,但却真算不上是坏人……茅枝婆呢,我们承认她善良一生,但却是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多少有些一根筋,有些被动。也许在中国那段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没有人可以逃脱。即使在受活庄权力最大的茅枝婆也被在那样一段荒谬的历史中,无所适从,只是尴尬的接受而已。我想这就是阎连科看到的事实吧,即使这是一部所谓的想象的小说,但故事中,有太多的细节让我们不能不去联想。想起之前看的电影《V字别动队》里的一句话,艺术家用谎言来道出真相,而政客用谎言来掩盖事实。现实生活中,被各种原因压抑着,也许在这种虚幻的故事中,才能真正酣畅淋漓的表达自己,写作,对很多人而言,是一种解脱,是一种释放,也许出版传播会被权力限制,还好,我们还有思考和写作的权利,思考,记录,这样的社会还不至于坏到哪里……小说的语言是很有趣的,无处不在的语气词以及方言,真的是很难驾驭的,还好,阎连科有能力驾驭这些。在场景描写后的那一个“呢”,其实是很弱化语气的一个词,用不好会对其场景的描写大打折扣,还好,整篇看过来,这些语气词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反而与文中无处不在的方言土话相得益彰,愈发的彰显出阎连科的写作特点——乡土中走出来的作家。大家都在感慨小说汪洋肆意的想象力,甚至“堪比《百年孤独》”。这确是一部很好的小说,但与《百年孤独》相较还是有差距,而且这差距并非一小步,当然我只是一个纯读者,并不懂什么文学理论。《百年孤独》的那种恢弘还是很少有小说可以企及的。《受活》就其故事框架而言,更像一个短篇小说,围绕着购买“列宁遗体”开始、发展、高潮然后戛然而止。故事结束的有些快,也许在高潮的时候结束,读者才会更能深刻体悟到那种阅读的快感。但,我还是觉得故事结束的有些快,在小说的背后,他的每一个人物都还可以衍生出更多的性格更多的故事。这些有待于读者自己想象了。小说就是这样,写作者完成主要的工作,但还是需要读者根据自身的阅读、生活经历去完善,这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完整作品。跳回作为一个纯读者的我,为什么会读这部小说?这理由真的很好笑,因为喜欢阎连科这个作家的人品,只是一面之缘,就认定这是一个好的写作者(比我见过的那些人民文学等等挂名的所谓作家强好多),至少是善良的,有些软弱的善良。对于细节的观察确是超于常人,一个细腻的人。作家必然是很细腻的,没有敏感细腻的触感怎么会有这么多关于生活的发现。在生活中发现了我们平常人看不到的生活,然后如实的诉诸笔端,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在我们这样一个环境说,说实话是需要勇气的,阎连科给我最大的感动也正是那股说实话的勇气。

精彩短评 (总计55条)

  •     现代文学的鬼才
  •     充满了深深的讽刺和绝望。中国人活着太难,因为全国就是一个精神病院,要做个正常人太难。而逼迫你当精神病的权力又掌握在最大的疯子手上。现在这个疯子不疯了,但他还要其他人继续疯,因此就不必再讲规则,也不可能有自由和自治。那可怎么办?但就小说价值本身来说,还是让人不喜欢。摆脱政治和权力束缚本身的努力,也受到了政治和权力的污染,这让小说并不好看。
  •     脱离体制后才有的刻骨之痛!阎连科很有骨头
  •     虚胖的现实主义。
  •     一种撕破脸皮的嘲讽,从阎连科的文字里溢了出来。关于受活人的能耐,关于受活人脱离政府管辖的斗争,关于柳县长的壮志凌云,不能不说是超越了现实主义的怪诞;而其中活脱脱是讽刺,以桃花源讽刺作为职能机构的社会,以残狗帮讽刺圆全人,以柳县长讽刺官架子。塑造最成功的人物莫过于柳鹰雀,唯独他的“后院起火”显得多余了些。
  •     就凭他的文笔,就可以打五星。
  •     落后神秘和坚韧
  •     一个神经病,为了买列宁遗体带着一群残疾人到处表演绝技凑钱,最后神经病县长腿断了,相信他可以买回列宁遗体的人被当作神经病扣下了,受活人半年表演的钱全被健全人抢了,茅枝婆完成了退社的心愿。实在喜欢不来这种风格
  •     受活 不错
  •     只给四颗心,读得太痛苦
  •     好小说,很喜欢
  •     甩开余华几条街,可惜没买到十月文艺的版本
  •     政治狂想曲背后是一个关于人的悲剧的故事,是世外桃源与乌托邦的历史映象。世外桃源非但不会封闭自己,让后来的刘子骥们无从寻觅,反而要追逐乌托邦,结果得到的只是伤痕和抽空了的桃源。这有点类似俄狄浦斯,瞎子反而比健全人看到的更多,健全人自以为无所不能,反而处处走向毁灭。
  •     残酷的信仰史。
  •     大二所读。补充标记。
  •     荒谬也有万钧之力。
  •     时光有病啦。。。
  •      故事还算挺酷的。买列宁遗体安在山上挣大钱,以及一帮残疾人群像描写似的表演团。阎连科的叙事语气看的我非常蛋疼,非常非常,似乎在书的每一页每一个句子乃至标点符号都能看见他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样子,这个故事的荒诞宏大气质至少这样被毁了一大半。好比一个遭了最惨痛背叛的女人以最拙劣的方式向你不停地嚎哭释放悲痛,而你只想一脚踹死她
  •     补,2015年2月
  •     革命版的桃花源記
  •     政治上的狂飙突进,金钱里的胆大妄为,对待残疾人的心狠手辣,以及残忍的想象力。
  •     真实并不存在于生活之中,更不在火热的现实之中,真是只存在于某些作家的内心。
  •     不平实
  •     以前是看笛安和阎连科的采访资料,知道了《受活》这本书。现在是因为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才把这本书找来看。虽然都是残疾人,虽然阎连科的情结从来都是耙耧山脉,虽然情节是那么的让人揪心气氛,可是这都是真真切切的感情,都能找到某些自身的鄙陋。但小说的情节安排,个人觉得到后面才渐渐流畅起来。个人很喜欢阎连科这种独特的视角,在现实主义方面,只有深入内心的反思才是有效的吧。唉,我还真是词穷。
  •     对现实主义的抨击更吸引人。真实只存在于某些作家的内心。
  •     阎连科是写现实最好的作家,确实如他所说现实主义阻碍了文学,中国作家写现实总是显得要么太近要么太远,阎连科却做到了用现实荒诞的逻辑来写这种种,故事让人想自剜双眼的真实,心惊胆战怕它是真的,可是又隐隐约约觉得这就是真的,受活是伟大的作品。
  •     多次阅读。
  •     这本不如丁庄梦
  •     买来送人的 没看
  •     20150930 补录书录,From开心网。 2010.11.7~ 不是这个版本。读这篇序,阎连科的内心真的很痛苦,担心他会崩溃。但内容有点不能卒读。加油!(11/20)
  •     太狠
  •     受活!一本很朴实的书!
  •     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     前段平叙,后半段从圆全人劫钱陡然十足的悲剧
  •     不好意思现在才读完,因为实在不喜欢。阎连科为什么写书这么快啊,几乎是每年一部长篇(包括那些被禁的),因为“神实主义”可以不考虑逻辑,随便编咯
  •     受活评价
  •     想象壮阔
  •     渐入佳境,绝了!荒诞的故事背后埋着极其敏感的现实
  •     不知道为什么读的时候总想起小时候读《李有才板话》.......政治寓言。
  •     阎连科说他要写阎连科式的作品,他做到了。从目录的设计里面可以体会到他的心思。
  •     环环相扣,匪夷所思
  •     闫老师的小说总是如此悲伤么
  •     去年九月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终于填上的坑 到后来终于能一口气读完
  •     一个学姐写了受活中方言的翻译,大智老师夸了好久呢。
  •     60年代的著名作家们明里暗里的主题都差不多,文革啊灾荒啊改革开放啊,莫言啊余华啊他啊,只看书名跟简介感觉是谁写的都有可能哝。此类题材初看震撼现在觉得还不如看杨显慧实在多了。#求才子书#
  •     作家脑洞很大。。
  •     读完压抑,恍惚了半天。残酷之外悲悯之中。
  •     阎老很喜欢放大人间的假恶丑,《受活》如此,《炸裂》亦如此,让人读后心惊。
  •     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脑洞突破天际!全篇下来有时候被他们的行为逗笑,却又笑不出来,又时候却又看得想哭,作者这侧面描写的大跃进,灾荒,文化大革命看得心里堵着荒,太过直接血淋淋的揭示出来。阎连科的“神实主义”看起来和“魔幻现实主义”有些相似。
  •     我觉得他的写法像是把现实扩大了数十倍,很荒诞又笑不出来 不出来
  •     高中的认知水平完全不够消化这本书
  •     难受。满世界都在流泪
  •     受活村里把一村人的生活过成一户人的生活很温馨。
  •     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我很庆幸,我们国家有着这样一位描写真实的作家。真实不在生活中,也不在现实中,它栖息在某些作家的灵魂里。
  •     将时间凝滞,在仿佛听得见阳光落下的寂静里,对一代人不断进行人性的折磨。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