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世界名著 > 洛丽塔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532754403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页数:503页

作者简介

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最著名也是最受争议的作品。 一位对初恋情人恋恋不舍的知识分子,成年后依旧钟情于年幼的少女,视她们为纯洁的小仙女。他在认识了十二岁的少女洛丽塔后为之倾倒,不惜取得洛丽塔继父的身份以和她共处。在这貌似具有浓郁不道德氛围的情节背后,隐藏的却是主人公一颗善良的心。 最终,他为这段情背上了凶手之名。

前言

  《洛丽塔》或《一个白人鳏夫的自白》,这就是本文作者在撰文以前所收到的这篇奇特的记述的两个标题。这篇记述的作者,“亨伯特·亨伯特” ,已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在法定监禁中因冠状动脉血栓症而去世,距他的案件开庭审理的日期只有几天。他的律师,也是我的亲戚和好友,目前在哥伦比亚特区当律师的克拉伦斯’乔特·克拉克先生,根据他的委托人的遗嘱,请我编订这部手稿。他的遗嘱中有条条款,授权我那很有名望的表兄全权处理付梓出版《洛丽塔》的一切有关事宜。克拉克先生选定的这个编辑刚刚由于他的一部朴实无华的著作(《理性有意义吗?》)而获得波林奖,其中论述了若干病理状态和性变态行为。克拉克先生的决定可能受了这桩事的影响。  我的工作结果比我们俩预料的要简单一些。除了改正一些明显的语法错误和仔细删去几处不易删除的细节外,这部异乎寻常的回忆录完整无损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那些细节,尽管“亨·亨·”作了努力,先前仍然像路标和墓碑继续出现在他的文稿中(它们提到的一些地方或人物,由于下等低级而需要掩饰,出于体恤怜悯也不该加以伤害)。这部回忆录作者离奇的外号是他自己杜撰的。当然,这副面具——似乎有双催眠的眼睛正在面具后面闪闪发光——依照佩戴面具的人的意愿,不得不继续由他戴着。虽然“黑兹 ”只和女主人公真实的姓氏押韵,但她的名字却跟本书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容我们作出改动,而且(读者自己也会发现)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去改动。有关“亨·亨·”罪行的材料,爱好盘根究底的人不妨去查阅一九五二年九、十两月的日报。如果我没有获准在灯下编辑这部回忆录,这桩罪行的起因和目的就会继续是一个全然费解的谜。  老派的读者总希望追踪“真实的”故事以外的“真”人的命运,为了照顾这类读者,现在把我从“拉姆斯代尔”的“温德马勒”先生那儿得到的几个细节叙述出来。“温德马勒”先生希望不暴露他的真实身份,这样“这桩不光彩的卑鄙的事件漫长的阴影”便不会延伸到他所属的引以为豪的那个社区。他的女儿“路易丝”如今是一个大学二年级学生。“蒙娜·达尔”现在在巴黎上学。“丽塔”新近嫁给了佛罗里达州一家饭店的老板。一九五二年圣诞节那天,“理查德·F·希勒”太太在西北部最遥远的居民点“灰星镇 ”因为分娩而死去,生下一个女性死婴。“维维安·达克布鲁姆④”写了一部传记《我的奎》,不久就要出版。仔细阅读过原稿的评论家们把它说成她最好的作品。与此事有关的各处公墓的管理人员都报告说并没有鬼魂出现。  如果把《洛丽塔》单纯看作一部小说,倘若书中场面和情感的表达方式被闪烁其词、陈词滥调的手法弄得苍白无力,那么这种场面和情感对读者就始终会显得令人恼火地含糊。的确,在整部作品中找不到一个淫秽的词。当然,粗鲁庸俗的读者受到现代习俗的影响,总心安理得地接受一部平庸的小说中的大量粗俗下流的词语;他们对这部作品在这方面的匮乏会感到相当吃惊。然而,如果为了让这种自相矛盾的故作正经的人感到舒适,哪个编辑就试图冲淡或删去被某种类型头脑的人称作“色情”的场面(在这方面,参看一九三三年十二月六日尊敬的约翰·M·伍尔西法官对另一部更为直率的书所作的重大裁决①),那么就只好完全放弃出版《洛丽塔》了,因为这些场面虽然可能会被某些人不适当地指责为本身就会激起情欲,但它们却是一个悲剧故事的发展过程中最起作用的场面,而这个悲剧故事坚定不移的倾向不是别的,正是尊崇道德。玩世不恭的人也许会说商业化的色情文学也如此声言。有学问的人也许会反驳说“亨·亨·”的充满激情的忏悔只是试管中的风暴;他们会指出至少有百分之十二的美国成年男子一根据布兰奇·施瓦茨曼博士(口头讲述)的一项“保守的”估计——每年都会用各种方式领略到“ 亨·亨·”用如此绝望的口气所描述的特殊经历;他们还断言如果我们这个疯狂的记日记的人在一九四七年那个决定命运的夏天曾去向一位高明的精神病理学家求教,就不会有什么灾难;不过那样一来,也就不会有这本书了。  本评论人希望得到谅解,能把他在自己的书和讲稿中所强调的观点再重复一遍,明确地说就是:“令人反感”往往不过是“异乎寻常”的同义词,而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当然总具有独创性,因而凭借其本身的性质,它的出现应该多少叫人感到意外和震惊。我无意颂扬“亨·亨·”。无疑他令人发指,卑鄙无耻;他是道德败坏的一个突出的典型,是一个兼残暴与诙谐于一身的人物,或许他显露出莫大的痛苦,但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他行动缓慢,反复无常。他对这个国家的人士和景物的许多随口说出的看法都很荒唐可笑。在他的自白书里,自始至终闪现出一种力求诚实的愿望,但这并不能免除他凶残奸诈的罪恶。他反常变态。他不是一位上流人士。可是他那琴声悠扬的小提琴多么神奇地唤起人们对洛丽塔的柔情和怜悯,从而使我们既对这本书感到着迷,又对书的作者深恶痛绝。  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代人而作出努力。  小约翰·雷博士 一九五五年八月五日 于马萨诸塞州,威德沃什

内容概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纳博科夫是二十世纪公认的杰出小说家和文体家。
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纳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纳博科夫随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国。他在剑桥三一学院攻读法国和俄罗斯文学后,开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学生涯。
一九四○年,纳博科夫移居美国,在威尔斯理、斯坦福、康奈尔和哈佛大学执教,以小说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身份享誉文坛,著有《庶出的标志》、《洛丽塔》、《普宁》和《微暗的火》等长篇小说。
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纳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丽塔》由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并引发争议。
一九六一年,纳博利夫迁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在洛桑病逝。

章节摘录

  我一九一○年出生在巴黎。父亲是一个文雅、随和的人,身上混杂了几种种族基因:他是一位具有法国和奥地利混合血统的瑞士公民,血管里还搀和着一点儿多瑙河的水土。我一会儿就要拿出几张好看的、蓝盈盈的风景明信片来给各位传观。他在里维埃拉拥有一家豪华的大饭店。他的父亲和两位祖父曾经分别贩卖过葡萄酒、珠宝和丝绸。他三十岁的时候娶了一个英国姑娘,是那个登山家杰罗姆·邓恩的女儿,也是多塞特的两个牧师的孙女,这两个牧师都是冷僻的学科的专家——分别精通古土壤学和风弦琴。我三岁那年,我的那位很上相的母亲在一桩反常的意外事件中(在野餐会上遭到电击)去世了。除了保留在最最黑暗的过去中的一小片温暖,在记忆的岩穴和幽谷中,她什么也不存在了。我幼年的太阳,如果你们还忍受得了我的文体(我是在监视下写作的),已经从那片记忆的岩穴和幽谷上方落下。你们肯定都知道夏天黄昏,在一座小山的脚下,那芬芳馥郁的落日余晖,带着一些蠓虫,悬在一道鲜花盛开的树篱四周,或者突然被一个漫步的人闯入和穿越;一种毛茸茸的温暖,一些金黄色的蠓虫。  我母亲的姐姐西比尔嫁给我父亲的一个堂兄,后来又遭到遗弃,于是就到我家来充当不拿薪酬的家庭教师和女管家。有人后来告诉我说她曾经爱上了我父亲,我父亲在一个阴雨的日子轻松愉快地趁机利用了她的爱情,等到雨过天晴就忘却了一切。虽然姨妈订的有些规矩相当刻板——刻板得要命——但我却非常喜欢她。也许,她是想在适当的时候,把我培养成一个比我父亲更好的鳏夫。  西比尔姨妈生着一双带着粉红色眼眶的天蓝色眼睛,面色蜡黄。她会写诗,迷信得富有诗意。她说她知道在我十六岁生日后不久,她就会死,结果竟应验了。她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香水旅行推销员,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度过。最终在那儿开办了一家公司,还购置了一点儿房地产。  我在一个有着图画书、干净的沙滩、橘树、友好的狗、海景和笑嘻嘻的人脸的欢快天地中长大,成了一个幸福、健康的孩子。在我周围,华丽的米兰纳大饭店像一个私人宇宙那样旋转,像外边闪闪发光的那个较大的蓝色宇宙中的一个用石灰水刷白了的宇宙。从系着围裙的锅壶擦洗工到身穿法兰绒的权贵,每个人都喜欢我,每个人都宠爱我。上了年纪的美国妇女像比萨斜塔似的倚在拐杖上侧身望着我。付不出我父亲账的那些破了产的俄罗斯公主给我买昂贵的糖果。而他,Mon cher petit papa,则带我出去划船、骑车,教我游泳、跳水和滑水,给我念《堂吉诃德》和《悲惨世界》。我对他既崇拜又尊敬,每逢偷听到仆人们议论他的各个女朋友,就为他感到高兴。那些美丽和蔼的人儿对我十分宠爱,还为我深可慨叹地失去母亲而温柔地加以安慰,流着可贵的眼泪。  我在离家几英里外的一所英国走读学校上学。在学校里,我打网拍式壁球和手球,学习成绩优良,跟同学和老师都相处得很好。  在我满十三岁以前(也就是说,在我第一次见到我的小安娜贝尔以前),我所记得发生过的唯一确切的性经历就是:有次在学校的玫瑰园里跟一个美国小孩讨论青春期出现的种种意想不到的事,那是一次严肃、得体、纯理论性的交谈。那个美国孩子是当时很出名的一个电影女演员的儿子,可他也难得在那个三维世界里见到他的母亲。而在看了皮雄那部装帧豪华的《人体之美》中的某些照片、洁白光滑的肌肤和暗影,无限柔和的分界后,我的有机体也产生了一些有趣的反应;那部书是我从旅馆图书室里一堆大山似的云纹纸装帧的《绘图艺术》下偷出来的。后来,我父亲以他那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把他认为我需要了解的性知识都告诉了我。那是一九二三年秋天,刚好在他把我送到里昂一所公立中学去以前(我们原定要在那儿度过三个冬天),但是,唉,那年夏天,他却跟德·R夫人和她的女儿到意大利去旅行了;于是我找不到哪个人可以诉苦,也找不到哪个人好去请教。  ……

图书封面


 洛丽塔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这个暑假我的状态就是没事儿就捧着手机开着Anyview看书。于是开心地看了几本好书。这几天一直在看《洛丽塔》,书看到一半,被男主人公过分柔软且复杂的心理状态弄得看不下去,于是在B站上找了电影来看(1997年版)。看完久久不能平复,很想写点什么。有很多观影时的问题没弄清,便又回去看书了。要说电影和原著最大的不同就是电影具象化而文字给予想象。即使是长到130几分钟的电影,相信原著粉一定也觉得意犹未尽,认为书中许多有趣的部分没体现出来。我第一次体会到这种感觉,每当一部改编剧上映,一定会引起争议和讨论。怕破坏了书中营造的美感,怕有些令我们影响深刻的情节被筛选掉,怕选角不是我们心中那个她和他。于是我明白了,改编的作品想出彩真的不易,尤其是名著。但无论翻拍多少回,被非议多少句,导演做这件事的初衷相信还是有很大一部分是出自多这本书这个故事的欣赏。我同样是被这本书震撼到的人。书籍介绍给我很大的启示。其实当我们去读这本书的时候,由于曾被贴上禁书的标签,我们并不是带着一种隐秘的不能宣扬的目的,而是深入主人公内心去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去解释这种种一切的缘由和因果。介绍这样写到“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五一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通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任务,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清香;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原件,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个人而做出努力。”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看书目的。全书以汉伯特的视角和心理状态为主线。汉伯特对特殊年龄的少女的是源于他少年时的一段青涩爱恋。他爱上了姨妈一个老朋友的女儿安娜贝尔。初尝爱情甜蜜,却得知安娜贝尔不幸死于伤寒。他心底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始终不能释怀。多年后即使她的脸庞他已记不大清楚,但安娜贝尔美好的少女形象永久地印在他的脑海里,甚至成为他往后的审美和择偶标准。就连之后他的第一任妻子瓦莱里娅也是因为她故作孩子气的姿态吸引了想通过成家立业隐藏自己特殊癖好的汉伯特。他也举例历史上许多作家对这个年纪的女孩痴迷以安慰内心不安的自己。汉伯特曾解释过,在他眼里最美妙的女性莫过于九岁到十四岁的少女(Nymph),他称之为“性感少女”。他对此疯狂不已无法自持,他这样解释“我的小杯里盛满了狂乱的意念。”看见性感少女,他狂热,不安,隐匿,并且认为这都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小浪漫。他对这种特殊欲望的解读是,大多数渴望获得震颤又甜蜜的抱怨、与女孩子有身体关系但不一定交欢的性罪犯,都是不正常的、被动的、懦弱的怪人,他们只要求社会允许他们追求他们实际上无害、所谓超出常规的行为,追求他们越轨的又小又惹又湿的性举动,不遭受警察和社会的眼里制裁。我们不是色情狂!我们从不像某些士兵一样随意强奸。我们是不快活、阴郁但文雅的绅士。我欣赏汉伯特的一个原因是,他从一开始就不认为他应该欣然地接受命运给他的怪癖,他认为这是不幸。我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比如,他重复地在以这样一句话做开头,“陪审团的女士们先生们,…”他是在忏悔,他认为他有罪。比如,他为了永远地接近洛丽塔,娶了她的妈妈海兹夫人,然而他并不想去玷污他的Lo的童贞。他甚至在很长时间里有这样的烦恼,怎样才能正大光明地与洛丽塔亲近又不至于使她失去令他着迷的天真。他表面上平静冷静沉默,却常常陷入自我癫狂的状态中。比如,在湖边,当Lo去了夏令营,他在心里反复预谋杀掉他的妻子以求永远得到洛丽塔,最后他说这简单极了,我只是不能这么做。他害怕她的魂灵会一辈子纠缠他。他说,我已经永远地爱上了洛丽塔,但我同样知道她不可能永远是洛丽塔。一月一日她就要十三岁了。再过差不多两年,她统不再是性感少女,而变成一位“年轻的女郎“,然后,变成”女大学生”--失望连着失望。”永远“这个词是仅就我自己的感情而言,是仅就那个注入我血液中的永恒的洛丽塔而言。
  •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颚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洛丽塔》小说由此开篇。在没有阅读之前此书大名我已经熟知,甚至带有些淫秽的味道。读后才知,偏听偏信误人子弟,此书慎读,不是因为不健康,而是因为这就是文字迷宫。  应该说《洛》是被误解的一部作品。作品讲述有着恋童癖的亨伯特•亨伯特爱上了继女多洛蕾斯•黑兹(洛丽塔),妻子夏洛特发觉后被车撞死,亨骗洛与其旅行,洛被剧作家奎尔蒂拐走。三年后亨再次找到洛,她已经身为人妻(不是奎尔蒂,是狄克)并且怀有一子,洛因为拒绝为奎尔蒂拍摄色情片而被赶走了。亨请求洛跟他走被拒绝了,之后留下四千美元,走上了谋杀奎尔蒂的道路。  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故事本身来说没什么意思,一般读者可能会觉得很无聊,至少我看了觉得故事性比想象的要差。当然会有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变态的作品,没有正面能量,你要是这么想我只能说你应该去看党章。    被某毛的文艺座谈会搞得我们的文学思路是反映论,所以现实主义才这么大行其道。基本现在讲外国文学不是巴尔扎克就是高尔基,无论中学大学。我想起本书作者纳博科夫在《关于一本题名《洛丽塔》的书》中说:“所以有其他的书不是应时的拙劣作品,就是有些人称之为思想文学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往往也是应时的拙劣作品,仿佛一大块一大块的石膏板,一代一代小心翼翼地往下传,传到后来有人拿了一把锤子,狠狠地敲下去,敲着了巴尔扎克、高尔基、曼。”    如果你是现实主义的忠实信徒,认为文学一定要表达出什么有意义的主题时,请你关掉本文,不喜勿喷。    下面还是说说《洛丽塔》,这是一部很艺术的作品。可能只听过其名的人觉得它是一部禁书一部变态的书,一般读者可能读起来很烦躁,因为故事一点也不精彩,而微微专业点的就开始分析病态的来源以及结合所谓现实,艺术点的人则窥见了其深不可测的文字迷宫。    很抱歉我是个半吊子读者,《洛》分上下两部,上部细读,下部我有些草草了事,原因是内容分散,故事描述散乱,不容易叫我集中注意力。    但是到后面我才知道作者有多厉害。首先他故意在上部给你以假象叫你认为这是一部黄色小说,但在后面,没有一处黄色描写,有的只是诗、散文文体、内心独白以及错综复杂的结构。小说第一个词是“lolita”,最后一个词依然是“lolita”,这不是偶然,这是有意识的构建。(老实说没有注解我也没有观察到)。作品看似散乱无章,但每一处都是设计。纳博科夫拼接了“色情小说”“侦探小说”等等,可以说是作者的创作实验。作品第十一回采用了日记的形式,正好体现了这种多元创作的实验。而在这一章里拉姆斯戴尔学校的学生名册更是叫人称绝,虽然是学生姓名,却充满着西方传统文学的诗歌,当然中文版本是看不出其中韵味的(音译安吉尔以及注释我看出了端详)。在豆瓣上看到了一篇书评,说的是元小说和《洛丽塔》,讲的真好,若有兴趣可以看看。    可惜我西方文论功底过于薄弱,难以分析这部作品的结构,唯一真正感悟的就是心理描写以及挑逗性描写的出色。我们来欣赏一段吧:    “那是同一个孩子——同样娇弱的、蜜黄色的肩膀,同样柔软光滑、袒露着的脊背,同样的一头栗色头发。她的胸口扎着一条圆点花纹的黑色围巾,因而我的苍老而色迷迷的双眼无法看到胸前两只幼小的乳房,可是我在一个不朽的日子抚摸过得那对乳房依然无法躲过我少年时记忆的目光。……”这是亨伯特和洛丽塔的相遇,省略的是一段极其出色的心理描写。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极其厌恶弗洛伊德和妥耶妥夫斯基,文中随处可见嘲讽他们的段子。    有人分析本作说这是一部年长的欧洲强奸了年轻的美国,也有人说是年轻的美国勾引了传统的欧洲,作者给予了否定。我也觉得不太靠谱,这种反映论到处可见。作者只是为我们虚构了一个世界,虚构了一个故事,为什么有的人偏要说那是事实呢?为什么要从里面学些意义呢?难道文字之美不能欣赏吗?    我再批判一下那些文艺青年们,有些文青读完觉得很美,总觉得突破道德什么的。我不知道他们是在装13还是在卖萌,我一点也不觉得这种病态的恋情有什么美的地方,小说与道德似乎也无关,洛丽塔这个形象我一点也不觉得清纯,还是看一下文中的说法:“我的洛丽塔身上混合了温柔的爱幻想的稚气和一种怪诞的粗俗;这种粗俗来自广告和杂志图片上那些忸怩作态的塌鼻子女郎,来自故国(含有踏碎了的雏菊与汗水的气味)的那些脂粉狼藉的青年女佣,也来自外地妓院里那些装扮成小姑娘的非常年轻的妓女。而后所有的这一切又跟通过麝香与泥土、通过污垢与死亡渗出的那种纯洁美妙的温柔混合在一起,天哪,天哪。”至少我没看出有多美好,如果硬要分析我到觉得这是描写欲望而不是萝莉。    文青们不必愤怒,你们总是喜欢唱唱反调,但是反调也总是跑掉。《洛丽塔》的美不在故事,不在人物,而在文字之间。不要忽略景色描写(好吧,我忽略过),不要放过诗歌,不要放过蛛丝马迹的伏笔,比方说奎尔蒂在出现前就已经提过两次。    真的要看《洛丽塔》吗?大叔控和萝莉控们就不要怀有期望了。    我尝试读懂它,最后发现依旧没懂,半吊子始终是半吊子。欣赏就好了,纳博科夫很优雅,《洛丽塔》同样优雅,但也只是它的形式和诗歌。    最后说说内容得了。洛丽塔并不爱他的继父,亨伯特是单相思,事情就是这样,结束。
  •     (非书评,慎入)我读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那是一部长篇巨著。两卷本,各一千多页。当我们攀登那些高山时会生出一份斗志。啊!啊!你认为你会战胜我吗?而我不急不躁,慢慢悠悠,坚定执著地一边爬到半山腰附近,一边自言自语地说,随后的下山会更加容易。我们从中体验到一种恼人的愉悦。发表一部千夜著作是多么无礼啊!多么自负啊!只有天才才会得到谅解,幸好其中确有才情。来吧!……只剩六十页了!……五十九页!……——夏尔·丹齐格《为了赶超半本书而读书》买这本书是七年前的事了。很多次看了开头都没有勇气看下去,因为觉得它太厚了,而且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大概情节。后来拿它跟大学同学换了其他的书。在地坛书市上遇到这个版本后,犹豫再三还是买了下来。在这七年间,我反复遭遇这本书。这些遭遇包括看过两部《洛丽塔》的电影(其中一部还是库布里克拍的);逛书店时偶然遇到;跟人讲“萝莉”与“洛丽塔”这本书之间的关系;在书店上班时帮顾客找这本书;在读一本名为《书店》(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著)的小说里,遇到这本书;甚至两年前我住在金台里时,上下班路上每次看到那家名为“洛丽塔”的服装店,心里就感到一种莫名的愧疚,有一个声音掷地有声地质问我:《洛丽塔》这本书你还没看呢!你要等什么时候再看啊?好了,如今我终于看完了。可是我得到什么了呢?尽管我刚刚读完这本书,但它留给我的记忆似乎与七年前我刚知道这本书时所得到的印象并没有太大不同。唯一被增添的一个记忆是,当我看到书里的那些文字游戏时,我总是忍不住去想纳博科夫在写这本书时暗自偷笑的情景,他一定一边笑,一边对自己说:我真是个天才。就像马尔克斯在写《百年孤独》时对他老婆讲的那样:我哪是在写小说啊?我分明是在改写文学史!说到文字游戏,如果这本书里的注释全部都是译者自己写的,那译者还是挺厉害的。比如有一段讲到奎尔蒂的车牌号“WS1564""SH1616""Q32888""CU88322"这里,译者注释道,头两个牌照上的字母和数字代表了威廉·莎士比亚的起首字母和生卒年,后两个牌照上的字母代表了奎尔蒂,而两行数字加起来为52,亨伯特和洛丽塔在路上走了一年,也正好是五十二个星期……如果说前面的都还容易想到的话,后面这个“两行数字加起来为52”这个也太离奇了,谁会想到要把它加起来,然后再去寻找意义……总之,我是看完这本书了。可是等着我还债的又何止这一本书……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艺术,病态,美
  •     不理解的难懂的地方太多
  •     虽然故事看明白了,但大量精华的内心描写却是不知所云。
  •     比起纳博科夫俄语时期的行文干练、布局精确、以及合辙的戏剧性,塑造起作者声誉的英语作品,尤其是《洛丽塔》,它不断被拉长的叙述、肆意添加的人物,像是这颗精密头脑放弃了对语调和线索的统合考虑,兴笔所至地由着词语带动走向。以他本身鞑子味的欧陆腔,在驾驭新大陆这种“转口”引入的语言时,似乎放任了他居高临下、又自甘文明的野蛮人入侵的狂娟。频繁地掉书袋、无节制地进入细节本身,这些作家在早期就已规避掉的写作“中二病”,在这部中晚期作品里反倒变本加厉起来。
  •     每个女性心中 都有一个亨伯特 ps:纳博科夫的作品都很棒
  •     洛丽塔 猜火车 发条橙 搏击俱乐部 其实我就是想看看这些 听说他的作者想收集各种蝴蝶标本~
  •     离开父亲再来读吧。病态的依恋,但却奇怪的让我心生同情
  •     不知道该说吾辈理解能力太弱还是翻译生涩或原文复杂,书中有很多长句子,而且意味不明来着..OTZ
    没有发现错别字,可以理解大概内容~—v—
    ——————————————
    总的来说 lolita 是非常疯狂而且沉重的一本书【虽然在我看来亨伯特只是遵从了他的本能罢了,但是大众的评价应该就是“疯狂”吧?
    并不会让人感到不解与悲伤,只是、放下书会有些惆怅呢…
  •     特意买的上海译文版的。然鹅…还是看完了的
  •     毁三观啊!毁三观!男主这样的人从道德上讲,禽兽不如啊!不过有一点,男主确实爱女主。或者说他比较爱这种十二三岁的小妹妹,他对爱的执着,这点很欣赏。女主对性的态度,这点我很喜欢
  •     意外的喜欢 虽然理解但不原谅
  •     我是从一本心理学小说中知道这本书的,刚买了,简单翻一下,感觉不错,文字很好,故事有深刻的东西在里面,个人的思考和悟性不同,角度不同,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论,尤其在面对非正常或非理性的情与性,没有统一的标准。。。人的命运本身就是一件不明不清不可知不可测的神奇事件,洛丽塔的命运从她出生的那一刻也许就被一组神秘的生命密码所牵引,每一步、每一细节无可逃脱。。。变态的人性难道不在“人性”范畴之内吗?。。。还有更多想说的,细看后再评吧。
  •     内心是得多细腻才能把这种纠结,欲望,骚动写的这么恢宏而又贴近
  •     洛丽塔,不用说,一定要看的
  •     这本书曾多次翻拍成电影,有一次的电影名字还翻译成《一树梨花压海棠》,哎!老夫少妻的经典语句啦!我相信亨伯特是真心爱着洛丽塔的,虽然很多影评都说这是一部性反常心理的中年男子与一个典型的追求物欲享受的美国少女间的颇有些色情意味的故事,但是我却感觉畸形的恋爱更是刻骨铭心的,亨伯特为了洛丽塔,而娶她的母亲接近她。后来她母亲发现了这个事实,气得跑出门,却被车撞死,亨伯特就与洛丽塔开始了两个人的浪漫“命运”。纳博科夫这本书书在中国被禁了五十多年,才在中国沉冤得雪,我更是被这本书所吸引,作为我的床头书。
  •     不说别的 「情欲」倾注太多了 她不醒才怪
  •     曾经看过《洛丽塔》的老译本,好像是中原农民出版社出版的,读得没有什么感觉。新版比老版要厚重,煽情的描写比老版写得好,看得要舒服点。
  •     作为一份病历,《洛丽塔》无疑会成为精神病学界的一本经典之作。作为一部艺术作品,它超越了赎罪的各个方面,而在我们看来,比科学意义和文学价值更为重要的,就是这部书对严肃的读者所应具有的道德影响,因为在这项深刻的个人研究中,暗含着一个普遍的教训;任性的孩子,自私自利的母亲,气喘吁吁的疯子——这些角色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故事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他们提醒我们注意危险的倾向;他们指出具有强大影响的邪恶。《洛丽塔》应该使我们大家——父母、社会服务人员、教育工作者以更大的警觉和远见,为在一个更为安全的世界上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一代人而作出努力。我认为每一个严肃的作家,手捧着他的已出版的这一本或那一本书,心里永远觉得它是一个安慰。它那常燃小火一直在地下室里燃着,只要自己心里的温度调节器一触动,一小股熟悉的暖流立刻就会悄悄地迸发。这个安慰,这本书在永远可以想见的远处发出的光亮,是一种极友好的感情;这本书越是符合预先构想的特征与色彩,它的光亮就越充足、越柔和。然而,即便如此,仍然还有一些地方、岔路、最喜欢去的沟谷,比起书中其他部分来,你更急切地回想,更深情地欣赏。自从一九五五年春看了书的清样之后,我没有再读过《洛丽塔》,然而,这部书给了我愉快的感觉,因为它就在屋子要悄悄地陪伴着我,仿佛一个夏日,你知道雾霭散去,它就是一派明媚。
  •     很难看到改编后的电影完美构建起自己的美学风格并能超越原文学文本的价值的
  •     洛丽塔的作者写过另一本书,叫普宁,很小的时候看的,没看懂,现在看洛洛,感觉写的很真实,直达人内心,我有个同学很喜欢,推荐我看的,真的很好看啊
  •     洛丽塔(新文本译丛)
  •     看到后面情节好乱啊
  •     原来喜欢这书是因为洛丽塔这首歌,现在为这本书而折服
  •     爱的扭曲
  •     早就看过,这次买来收藏,你永远想不到一个人为了爱能做出什么! 就算是变态,就算是乱伦,可那也是一种爱,即使这种爱生来具有毁灭性。书里的每个人都值得我们反思,无论是母亲,洛丽塔还是亨伯特,哪怕有一个人不那么自私,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了,相比之下反而觉得亨伯特才最无畏。
  •     一直挺喜欢这本书的,洛丽塔的形象很鲜明。让人爱恨交织
  •     其实没什么感觉==
  •     没有开读洛丽塔之前,对这本书有种种的猜想。洛丽塔,一个中年人迷恋一个小萝莉的故事。这是咱对这本书最初的了解。基于这种了解,本书自然是不伦之书,但是伦不伦是一个方面,美不美、真不真是另外一码事。这本书,其实并非不伦之书,因为大叔和萝莉之间,并没有有损害美的凡俗事情发生,所以,留下的就只有疯狂的爱,扬弃了大家所熟知并鄙视和期待的性。丫,这本书,大家都知道。疯狂的真,疯狂的迷恋,有所保留的美。洛丽塔,是这本书的精髓。如果大叔疯狂的对象是一位大婶,那么,一切应该就都完了吧。
  •     一个大叔与萝莉的爱情,一个精神病人的自白。其实看到后面大叔哭泣的场面,我觉得很难过很伤心,大叔是真的爱洛丽塔,虽然有点畸形的恋爱。我也不知道要是洛丽塔长大了,大叔还会不会爱她。
  •     人物性格充实,尤其是第一人称,对洛丽塔我个人觉得塑造描述的很片面,充斥了不配合而已。
  •     欲望与灵魂
  •     看的是这个版本 老师那借来的 断断续续两三个星期 开始惊艳于作者文笔 结尾却是翻得草率了
  •     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 大抵是我的叔控源头?
  •     缺一星给主万的翻译腔…
  •     翻译太遭不住,看起很恼火,会有一种读不下去的感觉。总体来说,也有地方会感觉有点啰嗦。洛丽塔也是可悲吧!
  •     繁杂的句子让我很着迷
  •     嗯,读完感受蛮复杂的
  •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     这部小说更多的应该是满足人们窥探隐私的心理。细想亨伯特的心理活动,甚至于会找到很多的共同点。有些是很牵强附会的,另外一切却有些道理。对于此的解释是,并非完全的变态,扭曲的心理也有未扭曲的部分。我想,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怪异的联想。对于文学作品或者电影,遇到了似曾相识的情节,就不顾一切的往自身上面套用。比如这里面亨对多的占有欲。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容易让一种病态的气氛环绕。我们会专注于这样的“共同点”,却对于本质上的差别视而不见。显然,这样是不正确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星座,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而让多数人乐此不疲,甚至感同身受。
  •     书的装帧、纸张质量一般,但作为纳博科夫的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     对的,我读的就是一模一样的这本,其实我觉得很真实,当那种欲望深深攫住人的灵魂之时,除了乖乖就范什么也做不了的。就好比饥饿时吃饭、困时睡觉一般。
  •     看注释,纳博科夫也是一个谁也看不惯的人啊。萝莉控大叔的心路历程,不过后半段就越来越啰嗦,让人兴趣寥寥。
  •     亨伯特,即使是一个伪君子、内心龌龊而软弱,但是他太浪漫了。洛丽塔也像是一个精灵,即使她满嘴谎话又不安分,但是仍旧是肆意的。
  •     虽然,它的过于流行,本身削弱了对其应有的敬重,但是,它依然是一本伟大的作品,是值得永久收藏的书。希望哪天,上译能出纳博科夫全集。纳博科夫的好多书写得比这本要好。
  •     好久想看洛丽塔 终于实现了
  •     .......想了解书名为什么叫洛丽塔的,可以阅读下
  •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洛丽塔
  •     十六岁初读,即视它为人生导师,奠定三观,感觉自己药丸。
  •     “洛丽塔是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同时也是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得由上腭向下移动三次,到第三次再轻轻贴在牙齿上:洛-丽-塔。”——感觉翻译得有些生硬,精神病式内心描写快把人看疯了。
  •     收藏。 译文。
  •     洛丽塔(新文本译丛)真的不错啊!
  •     洛丽塔》是纳博科夫流传最广、争议最多的作品,也是研究者最为青睐的作品。既是作家个人艺术风格的集中体现,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名闻遐迩的经典。
      
      小说包含“序言”和“正文”两部分。
      
      正文部分以第一人称叙述。“我”自称为“亨伯特·亨伯特”,1910年出生于巴黎,虽然母亲早逝,但是家境优裕且不乏父爱,他得以度过幸福的童年。13岁时,亨伯特狂热地爱上了12岁的小姑娘阿娜贝尔,然而命运无常,未等他们偷尝禁果,阿娜贝尔便死于伤寒。阿娜贝尔的死在亨伯特整个沉闷的青春岁月里构成了一道无法清除的障碍,使得他在成年后养成了一种畸形病态的爱好——喜欢9至14岁之间的某一类小女孩。25岁时他结了婚,也是因为妻子瓦莱里亚喜欢模仿小女孩的举止。但这场婚姻仅仅维持了四年,瓦莱里亚宣布另有所爱。时逢亨伯特在美国的叔叔去世,要求他去继承财产,于是他从旧大陆来到新大陆,一面经营叔叔留下的公司,一面为美国大学生编写法国文学手册。亨伯特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除了心脏病,还因精神病而数度入院疗养。
      
      37岁时,亨伯特邂逅12岁的少女洛丽塔。仿佛看见死去的阿娜贝尔在眼前复活,亨伯特欣喜若狂。为了接近洛丽塔,他成了洛丽塔家的房客,甚至娶了洛丽塔的寡母夏洛特·黑兹。每天,在日记本上,亨伯特热烈地倾吐着对洛丽塔的绮思。一天,夏洛特发现了日记,但随即死于意外车祸。没有人发现亨伯特的秘密,他成了众人同情的鳏夫。以继父的身份,亨伯特去夏令营接出了洛丽塔。当晚在“受惑的猎人”旅馆,二人发生了关系。在亨伯特看来,是洛丽塔勾引了他,他甚至不是洛丽塔的第一个情人。从那以后,亨伯特带着洛丽塔驾车周游全美,简陋的汽车旅馆成了他们的习惯性住所。一年后,亨伯特收入告罄,便在东部安顿下来,他在大学法语系开设讲座,把洛丽塔送进了当地的女子学校。翌年,洛丽塔参加短剧《受惑的猎人》的排演,疑神疑鬼的亨伯特深感不安,于是带着洛丽塔开始了又一轮旅行。不久之后,洛丽塔突然失踪,气急败坏的亨伯特多方寻找未果,终于旧病复发,重新回到疗养院。
      
      随后的两年里,亨伯特一面担任客座教授,一面和成年女性丽塔一起、按照曾和洛丽塔走过的路线巡游。善良而简单的丽塔给了他以安慰,但是却永远无法替代洛丽塔。1952年,亨伯特意外地收到了洛丽塔的来信,声称她已经结婚、怀孕、并且需要钱。在肮脏的贫民窟里,他找到了憔悴邋遢的洛丽塔,弄清当初拐走她的是剧作家克莱尔·奎尔蒂。奎尔蒂昔日是夏洛特家的座上客,也是一个性变态者,早在亨伯特之前就与洛丽塔发生了关系,因为导演《受惑的猎人》而再度与洛丽塔相遇。拐走洛丽塔后,奎尔蒂强迫她拍春宫电影,后来又将她抛弃。流离失所、未老先衰的洛丽塔,最后嫁给一个贫穷耳聋的退伍兵。亨伯特心如刀绞,认识到“没有任何东西能使我的洛丽塔忘却我使她承受的邪恶色欲”。他找到奎尔蒂,以洛丽塔父亲的名义开枪打死了他。亨伯特被捕了,在狱中的56天里写下了《洛丽塔、或一个纯洁的鳏夫的自白》。他坚信,自己的这部作品能使洛丽塔永远活在后世人们的心中,这是他们二人能够共享的惟一的不朽。
      “序言”部分的叙述者为小约翰·雷博士,他叙述了这本书的由来和自己的感想。从序言中读者得知,这位博士曾经写过一本获奖图书《感觉是否可靠?》,在书中讨论了某些病态和性反常行为。大概是由于这一经历,“亨伯特·亨伯特”的律师委托他来编辑这份手稿。他还透露,“亨伯特”已经在审判前几天因心脏病突发死于狱中,一个月后“洛丽塔”死于难产。
      
      1956年,纳博科夫在文章《谈谈一部叫做〈洛丽塔〉的书》中指出:“我既不是说教小说的读者,也不是说教小说的作者。……《洛丽塔》毫无道德寓意。在我看来,一部虚构的作品得以存在仅仅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我直截了当地称之为审美快感的东西。”他反对那些故作深刻的主题解读,像“古老的欧洲诱奸年轻的美国”或“年轻的美国诱奸古老的欧洲”;更反对那些流于表面的批评,包括对此作“色情”或是“反美”的指责。
      
      如果一定要以传统方式追寻《洛丽塔》的主题,那么,纳博科夫一直喜欢探讨的问题同样也是此作的主题,即:记忆与时间的关系、意识与现实的关系、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亨伯特·亨伯特是典型的“纳博科夫式主人公”,既是现实中的流亡者,也是精神上的流亡者,他的故事是在失去与寻找之间展开的。由于13岁时那场铭心刻骨的爱情,寻找失去的阿娜贝尔成了亨伯特的强烈愿望。他渴望在周遭的现实世界中找到阿娜贝尔的替代物,从而冲破时间的监狱,将昔日那段难忘的时间延续下去。然而,造物弄人,当意识投射到现实中时,难免发生移位,亨伯特以为自己娶的是“贫民区里苍白的小姑娘”,但婚后不久却发现妻子瓦莱里亚其实是“一个大身架、肥胖、短腿、大奶脯、简直没有头脑的罗姆酒水果蛋糕”。直到他邂逅了洛丽塔,方才找到了联系过去与未来的中介。然而,洛丽塔也不过是“时间的虚幻岛屿”,一方面,亨伯特体会到时间的因果之链:“可能从来也没有什么洛丽塔,要不是我在一个夏天曾爱上了一个女童”;一方面,亨伯特也担心时间的不可逆转:“她不会永远是洛丽塔”;最重要的是,洛丽塔只能是洛丽塔,不会真的是阿娜贝尔、更不会是宁芙式的小仙女。在过去与现在之间、在意愿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差距。真实世界的洛丽塔无非是个浅薄的物质女孩,“平庸得让人讨厌的小丫头”,但是被爱情所蒙蔽的亨伯特只愿看到她的美。在某种意义上,亨伯特的洛丽塔是亨伯特的“心理创作”,如他自己意识到的:“我永远爱上了洛丽塔。‘永远’这个词只关涉到我自己的激情,只关涉到我心底里的洛丽塔。”洛丽塔失踪之后,亨伯特旧地重游,“为的是以回忆抢救还可以被抢救的东西”,在回忆中完成对洛丽塔的寻找。他甚至专门写作了一篇论文《智慧之泉守护神与记忆》,来论证“知觉时间”。后来,亨伯特在狱中写下《洛丽塔》,也是为了让文字战胜时间,让心目中洛丽塔的形象永存于后世。直到小说结尾,亨伯特依然在进行精神的旅行,小说这样结束:“我正想着欧洲野牛与天使,永恒色彩的秘密,先知般的十四行诗,以及艺术的慰藉。这是你我能共享的惟一的不朽,我的洛丽塔。”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情,有着狂人式的执著、艺术家式的唯美,虽然非道德非理性,但是一样悲怆。
      
      从作家意图来说,创作《洛丽塔》就像“编写一个美丽的谜”,与其说这里有着关于人类的永恒真理,毋宁说这是一场充满审美狂喜的文本游戏。小说的结构、文体和叙事都极为复杂。从结构上看,安排一个序言是大有深意的。正文是主人公的声音,是亨伯特的一面之词,洛丽塔虽然是女主人公,但却是“无言的”女主人公,是亨伯特任意解释的对象。即便轻描淡写,读者还是可以了解:亨伯特是一位频繁出入精神病院、经常处于崩溃边缘的精神病人。但是他真的是疯子吗?结尾部分指出他先是被送进精神病院接受观察,然后又被送进监狱,似乎是在暗示他的精神状况并没有问题。那么关于洛丽塔的故事到底是一个疯子的呓语、还是一个伪疯子为逃避惩罚而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设计?这“不可靠的叙事者”为读者设下了一个圈套。而从序言部分看,更是疑云重重。编辑者小约翰·雷博士宣布“亨伯特”和“洛丽塔”皆非真名,而且二人均已去世,等于宣布故事“死无对证”。博士本人似乎是研究病态和性反常行为的专家,他的专著《感觉
  •     2016.04.29
  •     《洛丽塔》最终使纳博科夫获得荣誉,这本书值得一读!
  •     洛丽塔洛丽塔。先看电影再看书,电影的叙事是亮点,总体比书差很多。学校图书馆只有主万的译本,中间有些措辞,囧啊
  •     洛丽塔 洛丽塔 我最亲爱的洛丽塔 读完这本书 内心不知为何 如此伤痛
  •     一看到《洛丽塔》就会想到《这个杀手不太冷》,同样都是悲伤的结局,《杀手》更侧重描绘了大叔和萝莉之间的相依相知,而《洛丽塔》则是一份精神病人的报告,但同样精彩。非常喜欢。
  •     我认为每一个严肃的作家,手捧着他的已出版的这一本或那一本书,心里永远觉得它是一个安慰。它那常燃小火一直在地下室里燃着,只要自己心里的温度调节器一触动,一小股熟悉的暖流立刻就会悄悄地迸发。这个安慰,这本书在永远可以想见的远处发出的光亮,是一种极友好的感情;这本书越是符合预先构想的特征与色彩,它的光亮就越充足、越柔和。
  •     看过洛丽塔这个电影 想看看原著是什么样的
  •     啊。恋童癖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吗。totally diversity!
  •     很好。
  •     是本很好看的书,亨亨的爱{姑且认为是爱}很美,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美,但是所谓的爱情,也许真的可以让人不屑一顾。
    另外一个5分的原因大概是最近吃书吃的太严重了,吃的太快了,搞本能反复的看,反复的赏玩的书是很难得。 疯子似得自述体,文字很晦涩,总之是我大爱的类型
  •     这部小说更多的应该是满足人们窥探隐私的心理。   细想亨伯特的心理活动,甚至于会找到很多的共同点。有些是很牵强附会的,另外一切却有些道理。对于此的解释是,并非完全的变态,扭曲的心理也有未扭曲的部分。   我想,有时候我们会陷入一种怪异的联想。对于文学作品或者电影,遇到了似曾相识的情节,就不顾一切的往自身上面套用。比如这里面亨对多的占有欲。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容易让一种病态的气氛环绕。我们会专注于这样的“共同点”,却对于本质上的差别视而不见。显然,这样是不正确的。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星座,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从而让多数人乐此不疲,甚至感同身受。   当一个人习惯于将自己置于悲凉的境地,生活中就彻底失去了乐观的情绪,而代替它的就是消极。消极的态度会使一个人性格上出现繁杂的变化,晴雨不定。丰富的思想加上合理的逻辑才是最好的。    消极的产生,一方面由于自身,另一方面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后者,我想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无视。世界虽然很大,社会虽然复杂,但是真正跟你有密切联系的人不过一二人,这样的极少数的人的想法才是值得关注的。    对于前者,这是主观上面的原因,又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内心的空虚,一个是身体的健康。分散注意力是治疗内心空虚的很好的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忙碌到你无暇顾及心里一些多余的活动。现在来看,能够做的无非是学业、读书、电影电视。健康的身体是做一切事情的根本,如果没有这个,也容易导致消极。到这里,我想到了林黛玉,弱不禁风、顾影自怜。    既然了解了消极是如何产生了,我们就有方法去努力克服它。在这个过程中,时间会起来决定性的作用。我曾经认为,一次深的感情的反射弧应该是四个月。就是说,四个月会决定能否彻底忘记。而其他的绝大多数的事情,都经不起四个月的考验。比如让人悲痛的一件事情,或许一个月左右就能被彻底遗忘,或者至少是释然
  •     乱伦的爱情,畸形的爱情。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     纳博科夫!可惜书皮容易坏
  •     精灵女孩 洛丽塔 看过电影 几块钱的盗版碟 早就想看书了
  •     第一人称内视角,偶尔有意识流的手法。老男人亨伯特泛滥的、爱好十二三岁女孩的特殊的性欲让他不断地走向伦理的堕落。洛丽塔在母亲意外去世后整个青少年时代被亨伯特控制住了,当她的反抗意识觉醒之后,离开亨伯特,亨伯特所谓的爱情也只是他变态畸形爱欲的借口而已……
  •     《洛丽塔》是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流传最广的作品,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畸恋故事。小说始终笼罩在洛丽塔那种对人世淡然的态度之中,我们可以跟随着亨伯特穿越美国大陆的欲望之旅去深入一个少女迷茫的生活。
  •     其实,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洛丽塔,只不过大部分人处于传统的道德与伦理而不敢承认罢了。
  •     之前就看过电子书 今天看到又忍不住买了一本实体书回来再看一遍 虽然是恋童癖和父女恋 但是并没有非常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很爱亨伯特
  •     我想很多人都纠结于亨亨对洛的感情是不是爱。我想是的。只是那是不被人类认可的爱。说实在的,个人不是特别喜欢看这样的书。但看完之后能对爱对世界有另一种眼光。这我想是我们所需要的。
  •     洛丽塔
  •     这算是中年汉子对于自己之前经历的总结,当然重点不在总结,而在于经历
  •     除了惊世骇俗(相对于传统的世俗)的乱伦情节,纳博科夫玩弄语言的技巧俯拾皆是,不仅英法德意信手拈来,各种诗文轶事也是随意调侃。(翻译可能失去了很多严肃的味道)
  •     洛丽塔的译者中,个人认为要属主父的最好,最为精确,其中的法语也给出了注释,赞一个。
  •     这本书作为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可以说是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小说中主人公亨伯特与洛丽塔的不伦之恋可能不被世俗所接受,但是通篇作品对于人性的描写,可以说是其经典之处。
  •     两年前看过的,,
  •     我之前一直不知道 萝莉 这个词真的直接源于这本书
  •     洛丽塔被现代人记住了她的名字,成为了萝莉,不知可笑~
  •     病态的迷恋却让人着迷,内心细节描写完全满足了我苍白的意淫想象力。
  •     在一些书里找认同,在一些书里看世界,这本应该是后者。
  •     看到“别再碰我,否则我就活不成了”这种琼瑶句的时候居然被感动了.....也并不觉得这个版本是所谓“翻译事故”,这种状语多到神经质的长句子其实挺符合亨伯特内心充满纠葛又神经兮兮的文人气质的。
  •     就喜欢这种小黄书,有什么办法~
  •     零零碎碎,拖拖拉拉的读下去了
  •     对这种故事并不是很有感觉
  •     经典的名著,虽然内容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不过争议真是优秀的一大表现啊。
  •     刚开始还以为作者是俄国人 看到是美国人有点失望 但书真的不错 亨伯特那么迷恋她 而可爱的洛丽塔却只是不停的奔波
  •     开头部分与结尾部分,看得真是欲罢不能,被自己翻书的声音吓到了。
  •     欲望之光
  •     看过小说之后,我可以理解到主角的动机,因为我可能也是。。。此书的同名电影大家也可以看看
  •     我喜欢意识流一点的文笔,就是你初读时必须浏览的很快,才看得懂情节,再细读时,也经得起推敲的写作方式。《洛丽塔》就是这么一本书。
    看多了书,对于那种看似很华丽的辞藻产生一种厌恶感,没内涵。而《洛丽塔》吧,那个男人的心理,描述的真是太真了,我看的时候我时常产生一种错觉,作者就是这个老男人,所有的事情都真实的存在。心理的描写丝丝入扣,意境写得非常美,特别是这个老男人绝望的心理,我太爱看那个地方了。
    我为这个老男人这种痛苦的爱情沉重。在爱情中,你若处在你爱她,她不爱你但你们又一直在一起的尴尬境地话,那痛苦和甜蜜会深入你的骨髓,你会更难以自拔,你会像小狗一样,为你的爱情摇尾乞怜。偶尔强势的样子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加空虚,无助的黑洞。唉,一想起来,就为这个男人心疼。
    我也不禁爱上这种洛丽塔式的爱情,当然以我本身而言我希望洛丽塔也爱那个老男人,但如果作者这么写了的话,又落入俗套了。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也是男的大,女的小。因为《洛丽塔》,我接受了这种巨大年龄巨差的爱情,我也相信有这种爱情。



    其实这本书,我在图书馆借着看了。买这书,是想再重读一遍,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这本书,看起来不错,纸质也很好。值得收藏。
  •     前半本挺有意思,后面半本可读性没那么强了,心理描写很多。全书就两句话让我心头一动,一个是洛丽塔三个字的发音在口腔的位置,还有一个大概是说,人在逃避的是他们最想得到的(#¥¥%@胡言乱语了,记不住原话了...) 我真的很喜欢洛丽塔这个故事啊。两个版本的电影都看过很多遍啊,小妖女结婚了没意思了,怎么还难产死了。。。真希望她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无法无天的坏孩子~
  •     一场文字游戏 可惜(?)我不懂半句法文、拉丁文 我是没体验到什么 审美快感 也可能是因为文体家的书很难被翻译?
  •     故事很精彩,第一人称的文笔真美,真的忍不住同情男主,但不可否认他是洛丽塔、黑兹夫人和他自己所有悲剧的源头……
  •     很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内容值得一看!
  •     有两个非常好的落差设计,一个就是查理夺走了洛丽塔的第一次,另一个是洛丽塔对他的真实态度的展现。刺激,跌宕起伏。
  •     看完电影一直很想看原著 看完原著又不得不惊讶电影拍的太细致了!
  •     很不一样的洛丽塔。
  •     还不错,洛丽塔很漂亮的包装,期待。
  •     还没看完,还是有些不理解亨伯特的世界
  •     主万的译本注释啰里吧嗦,句子冗长绕口,难以理解,毫无语言的韵律美,不过,我认为这是洛丽塔最好的译本,注释多而详实正说明编者的用心,句子长而复杂是贴近原著的结果。多一点耐心,你绝不会后悔把玩手机和聊天的时间花在这本书上。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