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尼罗的游戏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德·尼罗的游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020083886
作者:拉维·哈吉
页数:272页

作者简介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在拉维·哈吉的这部令人惊叹、令人难忘的小说中,加缪的这句名言成了黎巴嫩内战时期,贝鲁特两个年轻人生命的试金石。
巴撒姆和乔治是在贝鲁特战火中一起长大的玩伴。现在,他们必须面对未来的抉择:要么投靠当地罪恶权势,留在贝鲁特,要么远走他乡。巴撒姆一心要离开贝鲁特,为此,他耍花招从赌博机上偷钱,为未来积攒路费。而乔治则投入了当地黑帮的怀抱,穿上了军装卷入贩毒和黎巴嫩内战派系的杀戮。
《德·尼罗的游戏》以巴撒姆为小说叙述者,勾画了一幅在战火中定型的青年肖像,美丽而震撼人心。
拉维·哈吉将阿拉伯诗歌独特的整齐韵律和美感融入生动、跳跃的文字影像中,以其独特风格嘲弄了一个疯狂的世界,它光滑而看似健全的表面,掩盖不了刀锋般锐利的边缘。这是对战争阴影下的生命与死亡,对战争未来的反思。

书籍目录

第一部 罗马
第二部 贝鲁特
第三部 巴黎

编辑推荐

  《德·尼罗的游戏》是以巴撒姆为小说叙述者,勾画了一幅在战火中定型的青年肖像,美丽而震撼人心。游走在纯文学与类型小说之间的哈吉,用鲜活的文字刻画出一九八零年代因战事分崩离析的黎巴嫩,也展示了年少的主人公对美国电影阴暗迷蒙的沉迷。

前言

  我很荣幸地把自己的第一部小说介绍给中国读者。《德·尼罗的游戏》中的故事发生在黎巴嫩内战时期。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战争,那时候我年纪尚轻;而我对它的最初印象,就是母亲把我和我的兄弟们藏在桌底。年少的我窥见了毁灭的可能,开始试图理解存在的价值,而这与战争背后的政治与历史因素全然无涉。从此,存在,或曰自我选择的灭亡,成为我写作的核心主题。加缪说:“真正的哲学难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这个问题贯穿全书,若隐若现,但不绝如缕。书中那些卷入战争的人物,在道义无存、法纪不彰之际,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存在,要么灭亡。小说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巴撒姆和乔治——在这个难题面前各自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抉择:故事的讲述者巴撒姆计划赚到足够的钱,然后离开这个国家;而他的挚友乔治却决定留下,并加入了武装组织。  讽刺的是,两人的不同选择最终都将他们推向无从逃遁的注定的死亡。  身为作者,我时时感到,小说的写作其实就是创造多重的选择。文学绝无可能搭建出道德的基础,它只提供多种可能性;文学试图表现这些可能性——无论它们如何严酷、暴烈——并藉此将人的自我从教条的束缚和命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本小说中的人们,无论面临何等的危难与变故,总还没有失去抉择的可能。在小说里,你接二连三遭遇灭亡和终结:父母亲友相继死去、祖国倾覆、信仰崩塌,直到最后道德沦丧。当崩塌的信仰和缺失的信念迟迟无法重建,书中的人们只得退守各自的主观世界,一如存在主义哲人。他们拿起武器,争斗、偷盗、杀戮、反叛,因为周遭的一切都已崩坏,他们只能独力面对人类的命运和必然的灭亡。

内容概要

拉维·哈吉(Rawi Hage),一九六四年生于贝鲁特,在九年的黎巴嫩内战中长大。
一九八四年,他移居纽约,并于一九九一年定居加拿大蒙特利尔,先后在道森学院和康考迪亚大学学习摄影和美术。
《德·尼罗的游戏》是拉维·哈吉二00六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先后入围加拿大最重要的两大文学图书奖吉勒奖和总督奖,荣获二00八年度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他的第二部小说《蟑螂》于二00八年出版,同样入围吉勒奖和总督奖,并获得魁北克作家联合会休·麦克莱南小说奖。
拉维·哈吉目前从事写作和摄影工作。他曾在蒙特利尔当出租车司机。

章节摘录

  一万颗炮弹落在这片土地上。我在等乔治。 一万颗炮弹落在贝鲁特,落在这座拥挤的城市。我躺在一张蓝色的沙发里。沙发上铺着白布,免得它沾上灰,或者被脚踩脏。  该离开这里了,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妈妈的收音机响着。从战争开始到现在,它一直都响着,里面的雷特威牌电池像是能用上一万年。这收音机罩在一个廉价的绿色塑料套里,套子上面满是破洞,还模糊地泛着油污,那是妈妈做完饭以后擦上的指印;套子上的尘垢年深日久,嵌满了每个旋钮的隙缝,紧紧黏附住收音机的每一条边沿。但什么都不能阻止法鲁兹那颓靡凄惨的歌声从收音机里飘出来。  我离开不是为了躲避战乱;我只是想逃离那个令人厌恶的歌手法鲁兹。  暑热降临。太阳低低地挂在空中,大地被它灼得滚烫,家里的房子,连带顶楼都在它的炙烤之下。我家白色的窗户下那条狭窄的街道上,基督徒养的猫旁若无人地闲逛,它们从不会在胸前画十字,更不会- 在身着黑衣的神父面前虔敬地跪倒。街两边都停着汽车,有些车斜靠上旁边的人行道,堵住了困倦愁闷的行人的去路。他们疲倦的双脚、拉长的脸庞,他们沉重的步伐、惨淡艰辛的生活,都好像在无声地谴责美国在这里造下的罪孽。  酷热难耐,炮弹落下。痞子们上蹿下跳:他们硬挤进领救济面包的长队,抢走病弱者手中的口粮,威吓面包师傅给他们赊欠,还对他的女儿动手动脚。痞子是从不甘心排队的。  乔治按了一下喇叭。  一阵冒着白汽的黑烟扑向窗口,突突的震响声也涌入房间。我奔下楼梯,一路上嘀咕着对法鲁兹的诅咒——那个无病呻吟的歌手,就是她把我的生活变成了人间地狱。  我妈正好从顶楼走下来,拎着两只水桶。她刚去邻居家的蓄水池偷了些水。  “没水了,”她说,“每天才来两个小时水。” 像往常一样,她又唠叨起家里还有什么东西可吃。我向她摆了摆手,径自下楼去了。  我爬上乔治的摩托车,坐上他身后的座位。我们穿行在市区的干道上——就在这里,以前沙特的外交官公然招来法国妓女玩乐;希腊人曾经当街而舞;入侵的罗马人曾经沿街长驱直入;波斯人坐在路边磨他们的刀剑;马穆鲁克人偷走居民家里的食物;十字军犯下生吃人肉的罪行;还有,土耳其人曾经把我的外婆买去为奴。  ……

图书封面


 德·尼罗的游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大凡战争叙事,如中国《三国演义》,或欧洲中古世纪的《亚瑟王传奇》,皆有立场鲜明的敌我之争、善恶之别,其戏剧冲突为历代读者所激赏。及至近现代,战争叙事开始融合社会学、国际政治学和经济学等相关课题,主题多为地域政治与文化冲突、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后续性影响。战争文本也从最初大众喜闻乐见的讲故事,而变身为知识分子对当下乃至未来人类生活的宏观式探索。只是,承受战争之痛因而也是战争叙事事实上的主角的平民,或沦为帝王将相的走卒,或作为军事和政治布局中的脚注,总之,向来为其所视而不见。其缘起,在于古往今来的战争,都在各种势力间进行,而政治追索、战争赔款、利益分配,皆无涉对平民的关照,即使有,也多流于文字而难以付诸实施(美国的军事行动一再证实这一点)。战争之于平民,实在无正邪之分,就如《德•尼罗的游戏》,战争如影随形地出没于他们的日常生活,敌我不再重要,善恶尽可模糊,惟余生存之痛,刻骨铭心。而该书自始不奢谈正义,并非源于作者拉维•哈吉的无良用心,而是对于亲历这场战争且“窥见了毁灭的可能”的他来说,重要的是试图理解人的存在价值,“而这与战争背后的政治与历史因素全然无涉。”因之,《德•尼罗的游戏》对战争之城贝鲁特攻守双方、黎巴嫩内战各派系间的杀戮等等,均作轻描淡写,甚至对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合法与非法,善与非善的本质问题,亦不置一词。而在具体叙述中,则杂糅了书中少年们所痴迷的好莱坞电影的超现实影像语言,与汲汲于求得一身一家温饱的普通市民细水长流的现实主义刻画,在近乎狂欢与梦呓的氛围中,将战争置于全部叙述的背景之后,而突出特定时期人的选择的各种可能性,而小说试图表现这些可能性,“无论它们如何严酷、暴烈”,并“藉此将人的自我从教条的束缚和命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于是,在“一万颗炮弹落下”的这片土地上,主人公“我”与绰号为“德•尼罗”的好友乔治,在失去家庭、沦为草根之后,毅然选择做人人唾弃的小流氓。他们如他们所崇拜的银幕英雄,好勇斗狠,耍帅扮酷,彼此取暖,讲求义气。可是,他们果真没心没肺,视真理为粪土吗?鲁迅先生曾说:“流氓的造成,大约有两种东西:一种是孔子之徒,就是儒;一种是墨子之徒,就是侠。这两种东西本来也很好,可是后来他们的思想一堕落,就慢慢地演成了‘流氓’”。且不论“儒”与“侠”,应该肯定的是,世上本无“流氓”,只是后来“思想堕落”了,才成了“流氓”。何以堕落呢?时代变了,理想不吃香了,在《德•尼罗的游戏》中,战争导致政府退却,社会崩坏,家庭解体,道德溃败,使得人们的生活理念和风尚尽数移位,人际规范虽于法律瓦解之后在惯性作用下暂时维持,但隆隆炮火下的“丛林法则”却愈来愈显豁其血盆大口。在这弱肉强食的时代,唯有做流氓,才能讨得一点存活的残羹冷炙,以及更重要的,捍卫人之为人的自我价值,“使我的存在显得正当”。于是,流氓身份不仅是两位少年在变乱之中保存自身的盔胄,也是对普世价值失落的逆势一搏,而这正好应和了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名言:“任何反叛行为,都是对纯真的怀恋,以及对存在本质的追索。”他们朝天鸣枪,不正是向老天呼问,世道至此,他们的“纯真”该何去何从吗?然而,战时环境有其吊诡的一面,你尽可用极具视觉冲击和快感的好莱坞大片来描述它,只是当我们面对支离破碎的人生,兼及对“纯真”或曰“存在本质”的一再追索,会使生活最终还原其本来面目,因为它毕竟不是电影。乔治叙述其参与的难民营大屠杀尽管独具暴力美学,但事后血肉横飞的记忆苦苦困扰着他;“我”充当政治暗杀的媒介纯属无心,却造成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灰飞烟灭。至此,书名所暗示的两层寓意渐渐浮现。所谓“德•尼罗的游戏”,指的是枪膛中塞上若干弹药,然后举枪,“每个人活下来的几率都是五分之四”。其第一层寓意凸显战争状态下死亡守恒定律的无处不在,少年们无视枪林弹雨悠游于战争之城并非英勇无畏,而是一种生存几率哲学:“你只要直面死亡,它就不会找上你”。第二层寓意是“无论面临何等的危难与变故,总还没有失去选择的可能”,即便是选择自我灭亡的可能。乔治选择了这一可能,他从肉身上消灭了自己。“我”选择了逃离:“我们为什么要感到愧疚?我们全都是自愿参与……都是自己举枪、自己拨动转轮……我们每个人投身于此,都是出于坚定的信仰……”可是,“我”的辩解与其说是自我告慰,倒不如说是精神崩溃的总爆发。而横亘整部小说的轻飘飘的超现实迷影,终于为隐于其下的生之疼痛所祛除。除了去国离乡的哀愁,幸存于战争的少年尚有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然而在漫漫成长之路中,这未尝不是“将人的自我从教条的束缚和命运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的起始一步。
  •     标题起好之后就后悔了。其实我想表达的只是如果不写点什么,我就快忘记小说的内容了。但那六个字以那样的顺序合在一起,似乎就不能不写点什么文艺的东西了。这篇小说的开读是在飞机上发生的。当时记得我手贱,把数码相机的SD卡拿出来看看,结果SD卡不幸落到了座位下面,而座位上面的那个人瞬时变成了SB。说来也奇怪,这样的心境下,读小说似乎就很快,当时好像两个小时左右就把第一部(分)看完了。当时正好是结束一次旅行回家,其实旅行和读小说是有很多类似点的,借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离开自己活腻味的生活,走进别人活腻味的生活里。小说里的战时生活肯定是我不曾经历的,当然也不是我向往的。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从某个角度来讲,战时才是少年最渴望的生活场景,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再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手刃仇敌的快感。和所有的少年一样,主人公叛逆,不愿听妈妈的话。只是在战时的背景下,不听妈妈的 话,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快速的金钱,快速的性,快速的决裂,快速的死亡,没有背景,只有结果。如果小说记述的是作者的生活,他似乎是不愿想起那段生活的,写作只是为了能让心里的情绪和印象倾泻而出,不再受其骚扰。生命当中发生的事情有很多,我始终觉得一切过后,留下的就是印象,不管是第一天上学时候格外刺眼的阳光,还是独自去异乡的火车上的闷热躁动。所有的印象堆积在一起,对于旁人来说是乱涂一起的调色板,对自己来说,就是一辈子。离开贝鲁特之后,一些都是很慢的,除了主人公的内心。身在巴黎的年轻女子,如同合欢一样好奇,听着主人公的故事,就如同看好莱坞大片一样。感同身受的暴力和屏幕里的暴力是两个世界的,这也算是一种叶公好龙吧。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dear hunter
  •     她起誓说,从她儿子死的那一天起,她永远不再洗澡,连脸都不再洗。 盲人与非盲人是不平等的。
  •     前两章尤其好,到巴黎之后疲软。读到那句“所有沐浴战火的城市里,贝鲁特是最安静的”,触动很深,对战争的那种厌恶和绝望。居然融合了德·尼罗和帕西诺,还有加缪,竟是不错的路数。读起来,流畅无阻,再厚重点更佳,略微轻量级点了。
  •       标题起好之后就后悔了。其实我想表达的只是如果不写点什么,我就快忘记小说的内容了。但那六个字以那样的顺序合在一起,似乎就不能不写点什么文艺的东西了。
      
      这篇小说的开读是在飞机上发生的。当时记得我手贱,把数码相机的SD卡拿出来看看,结果SD卡不幸落到了座位下面,而座位上面的那个人瞬时变成了SB。说来也奇怪,这样的心境下,读小说似乎就很快,当时好像两个小时左右就把第一部(分)看完了。当时正好是结束一次旅行回家,其实旅行和读小说是有很多类似点的,借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离开自己活腻味的生活,走进别人活腻味的生活里。
      
      小说里的战时生活肯定是我不曾经历的,当然也不是我向往的。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从某个角度来讲,战时才是少年最渴望的生活场景,这样他们就不需要再在网络游戏中寻找手刃仇敌的快感。和所有的少年一样,主人公叛逆,不愿听妈妈的话。只是在战时的背景下,不听妈妈的 话,可能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听到了。
      
      快速的金钱,快速的性,快速的决裂,快速的死亡,没有背景,只有结果。如果小说记述的是作者的生活,他似乎是不愿想起那段生活的,写作只是为了能让心里的情绪和印象倾泻而出,不再受其骚扰。生命当中发生的事情有很多,我始终觉得一切过后,留下的就是印象,不管是第一天上学时候格外刺眼的阳光,还是独自去异乡的火车上的闷热躁动。所有的印象堆积在一起,对于旁人来说是乱涂一起的调色板,对自己来说,就是一辈子。
      
      离开贝鲁特之后,一些都是很慢的,除了主人公的内心。身在巴黎的年轻女子,如同合欢一样好奇,听着主人公的故事,就如同看好莱坞大片一样。感同身受的暴力和屏幕里的暴力是两个世界的,这也算是一种叶公好龙吧。
  •     没经历就没有话语权。
  •     唔 两个多小时其实已经可以把全本读完了。。。
  •     沉重的书,一个充满灰尘、鲜血、垃圾、炮弹的黯淡肮脏的世界,疯狂荒诞,但我知道,这是真实存在的
  •     我希望,发动战争的人在第二天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战地的平民。
  •     得奖怕是占了外国的光
  •     宏大战争中个体命运的挣扎与无力,一对伙伴的不同选择都指向了无可逃遁的死亡。好读流畅,但笔力还欠费功夫。
  •     书中的世界离我们有点远,但美帝国亡我之心不死啊。国内还是要有些鹰派。
  •     每个人都不全然罪恶或无辜 活着而已。非常好的小说 有些段落让人屏住呼吸
  •     不错,文采斐然。应该说也是得益于译者宋嘉喆的出色译笔。“任何反叛行为,都是对纯真的怀恋,以及对存在本质的追索。”(阿尔贝。加缪)复杂又独特的经历糅合进了作者对于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以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和敏感,“拉维。哈吉将阿拉伯诗歌独特的整齐韵律和美感融入生动、跳跃的文字影像中,以其独特风格嘲弄了一个疯狂的世界,它光滑而看似健全的表面,掩盖不了刀锋般锐利的边缘,这是对战争阴影下的生命与死亡,对战争未来的反思。”
  •     诗学喷涌。
  •     好书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