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戈和弗里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社会 > 迭戈和弗里达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020087013
作者:(法)勒克莱齐奥
页数:234页页

作者简介

勒克莱齐奥编著的《迭戈和弗里达》讲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妻,迭戈的沧桑人生,弗里达的痛苦孤独,两人对革命的信仰,以及两人为艺术的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
《迭戈和弗里达》是一个很奇特的爱情故事,始于绘画,由绘画表达并发展。迭戈和弗里达不断追寻、为之献身的事业有所不同,却彼此互补。他们都尝试过各种不理性的行为,然而艺术和革命始终是两人唯一的共同追求。对于迭戈而言,充满活力的弗里达如同哺育自己的印第安奶娘;而在弗里达看来,迭戈就是自己腹中未能孕育的无所不能的孩子。于是,他们结成了一对神奇的夫妇,既完美又矛盾,情感坚不可摧,就像奥梅特库特利和奥梅齐特华尔双体合一,构成了墨西哥的起源。

书籍目录

序幕邂逅“食人巨魔”野蛮人迭戈在巴黎弗里达,一个真正的魔女革命时代的爱情两人世界:做壁画大师之妻世界都会旧金山革命中的美洲纽约之战开裂伤口的回忆爱情革命永远的孩子印第安节日庆典将革命进行到底离别在假期尾声

编辑推荐

  《迭戈和弗里达》是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勒克莱齐奥作品系列”之一,是一个很奇特的爱情故事,始于绘画,由绘画表达并发展。讲述了一对与众不同的夫妻,迭戈的沧桑人生,弗里达的痛苦孤独,两人对革命的信仰,以及两人为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前言

  一九一○年十月五日,实施君主专制的墨西哥独裁者波菲里奥·迪亚斯正在以空前的排场筹备着百年独立庆典,而整个国家却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动荡。这个印第安王国自从落入西班牙征服者手中,便一蹶不振、止步不前。弗兰西斯科。马德罗适时发布“圣路易斯计划”,要求废除舞弊当选的迪亚斯,号召人民起义。墨西哥民众纷纷揭竿而起,举国上下陷入了短暂而惨烈的战争,百万人献出了生命,终于推翻了当时的独裁政权。  墨西哥革命是第一次社会性革命,它预示了俄国大革命的到来,并标志着近代史的开端。由于农民是革命浪潮的真正主力,这一自发性的运动席卷了整个国家。一九一○年,墨西哥依然是西班牙殖民者遗留的景象,广大农民被大地主压榨,沦为一小撮领主及其民团的奴隶。十五个庄园主瓜分了广袤的土地:从圣布拉斯到锡那罗亚,从普罗格雷索到尤卡坦,大地主占据这些面积过百万公顷的牧场,掌控着其间的河流和印第安村落,是毋庸置疑的主子。他们的领地宽广到往来其间都得乘坐私家火车。他们拥有无法想象的财富:从英国聘请家庭教师,把衣物送到巴黎清洗,请人将巨大的保险箱从奥地利运送过来…一  那时,墨西哥仍旧是一片被征服的土地,外国人统治一切,瓜分了各个商业领域:美国人控制矿山和水泥厂,德国人掌握军备和五金业,西班牙人经营食品生意,著名的巴塞罗奈特法国商人则包揽了布匹销售和商品批发;铁路被英国人和比利时人垄断,而油田则掌控在多赫尼、古根海姆、库克等美国豪门望族手中。  在波菲里奥统治时期的墨西哥,欧洲之风盛行,在艺术和文化上都效仿西方样式。这位独裁者在墨西哥城复制再现了巴黎的景致,各个城市都能见到上演着华尔兹和四对舞的奥地利式露天音乐台。原住民的艺术、民俗和文化却一直深受歧视,只有表现阿兹特克文明昔日辉煌的元素才能在艺术创作中拥有一席之地。画家萨托尼诺·赫兰便从中汲取创作灵感,以古风手法绘制出身披盔甲的印第安斗士和罗马妇人形象的特瓦纳斯妇女。  波菲里奥在统治末期的这种喜好造成了一种沉闷且荒诞的矫饰风气。大多数作家和艺术家,无论伐斯冈萨雷斯和阿方索·雷耶斯,还是西盖罗斯和奥罗斯科,都纷纷逃离了这种令人窒息的宫廷艺术氛围而远赴欧洲寻求自由空间。  马德罗所号召的革命绝非无故的暴力进发:殖民者的肆虐和对印第安意识的践踏所激发的革命浪潮,历经了四百年的积蓄以后开始汹涌澎湃。这场悲壮的革命由来已久、无可抗拒。革命潮流中的杰出代表弗朗西斯科·比利亚和艾米利亚·萨帕塔是两位无与伦比的历史人物。他们虽然粗暴、没有文化,却毫不妥协,真正体现了墨西哥人民的性格。革命潮涌将他们推向风口浪尖,并引领他们最终抵达位于墨西哥城中心广场的国民宫,那个古代特诺什卡人心目中神圣领主和西班牙殖民总督曾经统治掌权的地方。  专栏记者约翰·里德在《暴动的墨西哥》一书中这样描述弗朗西斯科·比利亚这个由普通牛倌一跃成为“北方师”统帅的反抗将领:“这是我见过的最为原生态的男人,这里所说的原生态,就是最接近野兽的意思。”  而“南方解放军”首领艾米利亚·萨帕塔则绝对是革命中的浪漫主义者。这个印第安人与自己的农民部队,臂带袖套,头戴佩有瓜德罗普圣母像的宽边草帽,为“土地和自由”而战。安妮塔’布里诺在一九二九年写道:“瘦高的他一身平常无奇的黑衣,脖上系着一条血红色围巾,呈倒三角形的瘦削脸庞,在皮肤的缓和下显得不是那么的棱角分明,一双灰色的眼睛深陷在高耸的额头下,透着难以捉摸的冷峻目光。坚韧、静默、感性的嘴唇微微隆起,上方蓄着硕大的胡须,两端垂落,酷似中国古代官员。”  墨西哥革命爆发时,迭戈已经二十四岁了。当时他正在立体派风行的巴黎追寻着更为自由的艺术。由于身在异国,他无法参与革命运动,只能远远地为老暴君的倒台欢呼喝彩。而独裁者后来被流放的城市,恰巧是画家随后高歌颂扬革命之举的巴黎,这就是命运的嘲讽吧。马德罗发出起义号召时,弗里达·卡洛年仅兰岁,她所生活的城市科约阿坎却从未遭受过墨西哥城运动的干扰。  事实上,迭戈和弗里达两人首先都是外省人:迭戈出生在瓜纳华托,在这个弥漫着古老气息的矿产城市,居民们略带傲慢地与印第安人友好相处着。而弗里达在科约阿坎出生长大,这个被她母亲玛蒂尔德称为“村子”的城市依然生活在荷南·科尔蒂斯“侯爵”殖民入侵所遗留的悲惨烙印之中。当地的唯一盛事便是每周一次的集市,这也是索契米洛哥、圣赫罗尼莫、伊斯塔帕拉帕、米邦塔等周边村落的印第安农民仅有的活动。  对迭戈而言,墨西哥城才具有诱惑,后来在弗里达眼中亦是如此。这里所说的并不是如今这个为工业时代受难者布下陷阱的“大都市”,而是在大革命之后汇集了学生、情侣、冒险家、思想家、野心政客、艺术理论家和现代化初探者的那个令人眼花缭乱,轻浮、沸腾而骚动的城市。  大革命爆发不久,墨西哥首都陡然间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城市。人们沿着比利亚和萨帕塔率领的起义军所开辟的道路,蜂拥而至,占领了市中心和左卡罗广场,声势十分浩大。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农民和探奇者走街串巷,往来于集市和公园,聚集在昔日仅供精英出入的建筑周围,会面相识。流动商铺、露天餐厅、廉价旅店和公共交通日益增加。墨西哥人在突然经历民族意识觉醒的同时,还发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和民间音乐,盛赞起义英雄的“科里多诗”已然在城中自发地流行开来。  迭戈和弗里达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墨西哥城不断涌现创造和发明,新事物层出不穷。其革新力度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匹敌,它成为了美洲受压迫人民的指路明灯。一九二。至一九三○这十年间,墨西哥城如此举足轻重,孕育了如此丰厚的艺术和思想,简直可与狄更斯时代的伦敦或是美好时代的巴黎蒙巴纳斯相媲美。  一九二六年八月,工人们在对国民宫一处侧翼进行修整时,发现了墨西哥城泰诺克提特拉兰大金字塔的遗迹。其顶端有一块显现太阳的石头,这就应验了一个古老的预言:顶部饰有太阳图案的巨大神殿重现人间之日,便是祖先权势回归之时。这一发现与迭戈为查平哥国家农学院的壁画动工的时间不谋而合,因而具有了一种象征意义:复兴印第安文化的时刻到来了!  这个想法其实由来已久。由于马克西米连时期的影响,掌控特权的西班牙殖民统治者一向认为原住民运动具有某种反动色彩。他们大肆宣扬阿兹特克光辉历史——十九世纪末,为墨西哥城末代国王库奥特莫克竖立了奢华的纪念碑—一不过是用来掩饰幸存下来的原住民凄惨状况的幌子。正当人们为这位阿兹特克抵抗运动的年轻英雄的雕像授勋之时,波菲里奥·迪亚斯政府却派兵将雅基族印第安人赶到了哈瓦那,布拉沃将军的队伍则洗劫了金塔纳罗奥州的玛雅克鲁兹博村落,烧杀无数。  从某种程度上说,迭戈和弗里达代表的正是这重建印第安价值、再现西班牙征服前文明艺术和思想时期的善与恶。在墨西哥的革命前途和印第安历史关联的认同上,迭戈是先驱之一。他写道:“对于古老的墨西哥人而言,无论是大祭司密授的宗教仪式还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小事,所有行为都充满了神圣之美。在他们看来,石、云、鸟、花皆为极乐之源,是伟大造物主的显现。”  正是迭戈和弗里达倾其一生终身追寻美洲印第安人的这种理想境界,赋予了他们革命信念;也使昔日的辉煌文明在这个惨遭内战蹂躏的国家的核心地带大放异彩,如一盏明灯吸引了整个美洲的目光,预示着新纪元即将到来。  迭戈和弗里达所生活的那个年代,墨西哥城全面对外开放,提供了一切可能:城市街道犹如一幅幅正在成形的画作,汇聚成—条艺术展廊。  正是在这里,在这个城市中央一个有限的区域内(阿根廷街、钱币街、左卡罗广场,亚梅达公园和多洛雷斯街之间),影响迭戈和弗里达一生的事件将一上演:迭戈在阿根廷街的国立大学预科开始自己的壁画创作。也是在那里,第一次邂逅弗里达。位于阿根廷街与贝里萨利奥·多明谷街夹角的教育部距此仅两街之隔,从这里过六条街,在左卡罗广场以西的圣·胡安集市前,弗里达惨遭车祸,被公共汽车碾压,随后被送到改革大街另一端,圣科斯梅附近的医院中。迭戈为市中心国民宫创作壁画,倾注了近三十年心血;那里曾矗立着泰诺克提特拉兰(如今的墨西哥城)君主蒙特苏玛的宫殿。亚拉梅达公园中,情侣们每晚驻足流连;仅几步之遥的美术宫犹如白色的灵台,弗里达和迭戈先后在那里接受了墨西哥人民最后的敬意。  这两位来自外省的画家,因同样的革命信念结合,为再现墨西哥印第安文化的光辉奋斗终生。墨西哥城与这对画家夫妇之间具有神奇的默契。  在那个时期,一切似乎皆有可能。墨西哥城中,每一处建筑,每一张面孔,无不散发着难以抵挡的青春活力。从未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以如此激隋,顽强对抗钱权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各种思想,青春期特有的幻想纷纷涌现,仅在墨西哥城,别无他处:弘扬民间艺术,复兴印第安文化,人们对这个新时代充满了憧憬,相信南方受压迫的民众最终能从北方权贵手中获取公正权利。人们的脑海中依旧浮现起义军行进在首都街道匕的光辉画面。自独立以来,饱受贫穷和不公正厄运的民族第一次看到了希望,这的确是墨西哥大革命中历史性的时刻。  墨西哥独特的光线色彩,日常生活的喧嚣嘈杂,街道和集市的气息,布满灰尘的屋宇中孩童的迷人魅力,古建筑和沧桑古树在晨曦中所散发的伤感之意,久久不能退却;这些都与迭戈和弗里达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令这个与革命信仰密不可分的爱隋故事,在今天依旧鲜活动人。  真正的艺术杰作将青春常在,永远经典。如今,在这个经历诸多幻灭的世界上,商业帝国的粗鄙丑陋千篇一律,时刻摧残践踏着美洲印第安文化的至美。然而,迭戈和弗里达留下的那些动人的爱情画面,追寻真理的影像,其中的肉欲和痛苦总是交织在一起,时至今日却依旧强烈,无可替代。在墨西哥的历史中,这些画面将如炽热的炭火般继续燃烧闪耀,而它们所散发的火热光彩,对于一无所有的孩童来说,将是最为纯真的瑰宝。

内容概要

勒克莱齐奥,一九四○年生于法国尼斯,一九六三年出版第一部小说《诉讼笔录》,并获得勒诺多文学奖。至今已出版四十多部作品,包括小说,随笔,翻译等。一九八。年,勒克莱齐奥以小说《沙漠》获得保尔·莫朗文学奖。一九九四年,他在法国《读书》杂志一次读者调查中,被评选为当代最伟大的法语作家之一。

二○○八年,勒克莱齐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章节摘录

  邂逅“食人巨魔”  一九二三年,弗里达第一次遇见迭戈。那时迭戈受教育部委托,正为培养未来大学生的墨西哥城国立大学预科进行壁画创作。后来,迭戈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这段改变他人生的遭遇,而这也是弗里达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当时迭戈正在玻利瓦尔阶梯大教室里画画,这个接待大厅同时也是预科学生举行音乐会和进行表演的地方。廊柱后突然传来喊声,教室里回响起一个嘲讽的声音:“小心哦,迭戈,纳慧来了!”纳慧·奥林是迭戈的一个模特,真名卡门·蒙德拉贡。她是著名的阿特尔“博士”、画家穆里尤的情妇,她本人也是个画家。那时吕蓓·玛兰与迭戈一起生活,听到此话必然妒火中烧。另一天,迭戈正画着纳慧·奥林的肖像,又听到了这句讽刺的话:“小心哦,迭戈,吕蓓来了!”又一天晚上,他正在脚手架上登高工作,吕蓓·玛兰则在大厅里刺绣,阶梯教室侧门旁传来响声,一个少女突然间冒了出来,就像是被人推进来—样。  迭戈吃惊地看着这个“不过十或十二岁的女孩” (实际上,弗里达当时十五岁),她-一身校服装扮,但却极其与众不同。根据迭戈一九四四至一九五七年间向格拉迪斯·玛尔迟描述的回忆:“她有种非同寻常的神情,庄重且自信,眼神中闪烁着奇异的火光。她很美,不过还是个孩子,但胸部已经发育得相当丰满了。”接下来吕蓓·玛兰双手插腰盯着弗里达走进阶梯教室,两人四目相对的交锋大概是迭戈虚构的桥段。记忆如薄雾—般,所有一切皆消逝淡去。那一晚,如舞者般轻盈灵动,淘气又认真,迫切渴望绝对真理的小魔女弗里达与全隋工作,“贪食”女性的巨魔迭戈相遇了。在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的碰撞中,一切都似真似幻,如同命运的必然安排。  大革命后的墨西哥,诸多运动和思想不断碰撞,相互丰富。所有一切都将从两人的初次见面开始,这次邂逅将改变迭戈的一生,促使他进入到一个自己不曾想见的空间,并令少女弗里达成长为现代艺术史上最与众不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创作家之一。  玻利瓦尔阶梯教室的大厅中的确上演了异乎寻常、非同凡响的一幕:迭戈站在脚手架上一边保持着平衡,一边描绘着人类起源的壁画。面对巨人般的画家,弗里达毫不畏惧,大胆地提出待在那里看他作画的要求。少女弗里达的优雅令花花公子心绪混乱,她那孩子特有的直接、生硬的目光,也就是迭戈回忆中提到的“庄重”神情,令画家无法忘怀。他们之间的感情已悄然开始,两个人却并未真正有所意识。后来回想起来,迭戈才会明白这次不经意的偶遇是多么重要。因而在他与吕蓓·玛兰了断关系恢复自由身时,他才会希望重温这次见面,并以自己的方式更好地讲述它,重新开始他与弗里达的故事。  一九二八年,迭戈又一次受教育部之托为其创作壁画。他以俄国大革命的沉痛惨剧为题材,描绘的画面多凄惨阴郁。他站在脚手架的高处,突然看见了一个“十八岁上下的年轻少女,她的身形优美矫健,面孔俊俏,头发很长,浓密乌黑的眉毛在鼻子上方相接,像是乌鸫的—对翅膀,又如两道黑色的弯弓,衬得那双棕色明眸秀美异常”。他并没有认出这就是曾在阶梯教室里“挑衅”过他的女孩。  如果说两人第二次见面时的场景并非完全如此,画家却很喜欢这样描述,因为这次相见酷似第一次邂逅,并最终锁定了两人的命运。不过这一次有些事情发生了变化:墨西哥城国立大学预科那个曾经躲在廊柱后,喊叫声响彻玻利瓦尔大厅,爱挖苦人的小姑娘,如今已成长为少女。五年的时间里,她历经了极端的苦痛,也成为了一名画家。她不停地向前赶,希望尽早出人头地,追上她所崇拜的男人。她决心成为迭戈的妻子,为他生儿育女。对于弗里达而言,与推开阶梯教室的大门,突然闯进她心仪男人的生活相比,绘画可能是与画家碰撞的另一方式。不过这种方式更猛烈,更痛苦,也更为大胆。  眼前的少女柔弱轻盈,却这般胆大包天,随心所欲,她那忧郁的眼神直逼迭戈,闪烁着蛮横的火光,于此画家不可能不为所动。他缓缓爬下脚手架,走向弗里达。他没能立刻认出她,因为五年的光阴对于这个四十二岁的男人转瞬即逝,但对弗里达而言却无比漫长和沉重,将小姑娘变成了少女。接下来,弗里达同他谈起自己的绘画,说到自己渴望过艺术家的生活。迭戈的记忆突然间清晰了起来:原来是她,那个咄咄逼人的尖刻女孩!她曾经视自己当时的女友吕蓓为劲敌,与之争锋相对,毫不畏惧,甚至连生性暴烈的吕蓓都感觉颇窘,却又忍不住说道:“瞧这丫头!小小的个子,倒是不怕我这又高又壮的女人。”说话间她微微一笑,却表明自己已败下阵来。  这一切也许都是迭戈的杜撰,就像他自己的人生小说一般。不过,五年过后,当弗里达在教育部的脚手架前再遇迭戈,吕蓓·玛兰已经淡出了画家的生活。迭戈渴望自由自在,弗里达也知道。她明白现在自己可以尽情地盯着他看,并成为他的女人。  当弗里达在脚手架下再遇画家时(不过按照后来弗里达的叙述,更可能是在意大利女摄影师蒂娜·莫多蒂家中),迭戈已饱经沧桑。他体型笨重、魁梧,被弗里达开玩笑地称作“大象”。  ……

图书封面


 迭戈和弗里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等人时扫视书架,眉头一跳抽出《迭戈和弗里达》,飞速看完未过瘾,回家又找《弗里达》电影,记得从前惦记过的,果然浓烈极了。弗朗明戈的歌声动人心魄,艳到炫目的色彩浓不过情感。墨西哥,玛雅故地。特产龙舌兰酒,萃取毒液,蒸馏成烈酒,佐以盐巴青柠,一饮而尽。弗里达,著名墨西哥女画家,画作中有诡异的魔力,血的气息,寂静嘶喊的幻象。我在书和电影后搜索她的画作,拙劣的印刷品隔着屏幕,依然有凝固的悸动,令人不安。拉丁美洲的奇幻大地,现实与虚幻交织,不是为艺术,只是遵从古老的生活方式,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是另一种角度的写实主义。弗里达否认自己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认为作品全都是活生生的事实。她说:“我不画梦,我画我的现实。”我的确看见,活生生的爱与痛,力透纸背,如她的目光直入人心。她自画像中,标志性的浓重连眉,像乌鸦的翅膀。眼神如炬,表情焦灼肃穆,总让我想起弗朗明戈的舞者。从缓到烈的节奏,身体妖娆激烈像团火,神态却倔强痛苦,似在忍耐烈焰的灼烧,性感至极。那是流离岁月之舞,适合有故事的老女人,骨子里暗藏吉普赛人的不羁火焰,与舞伴应和,相互诱惑又刻意保持孤立。她如此美艳热烈,画里画外,均可颠倒众生。而她终生离不开的,概括来不过三件:病痛、绘画、迭戈。伤痛是弗里达的宿命。七岁,小儿麻痹症;十八岁秋天,电车车祸,金属扶手从她的腹部贯穿于阴道而下,脊椎三截颈椎碎裂右腿骨折右脚压碎……浑身打满石膏困在医院,难以置信地活下来,她要来画笔对镜挥洒。此后一生经历32次手术,3次流产,晚年截肢。她那具支离破碎的躯体,痛感想必已成为知觉的一部分,就像迭戈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而迭戈带给她的伤,深入灵魂。她说:我一生经历了两次意外的致命打击,一次是撞倒我的街车,一次就是遇到迭戈。她说:我的画中的信息就是痛苦。画作说,这是她生命的出口。遇见迭戈,这个年龄与体形都大出她两倍的男人,他俩的结合被称为“大象与鸽子”。他是她的灾难,也是她核心的支撑体。弗里达成为迭戈的第三任妻子。此后近二十五年,他们彼此内外交缠到死方休,从结婚背叛到离婚复合到分居陪伴,直到弗里达离世三年后迭戈相随,爱情的痛与快乐淋漓尽致形态万千地呈现,促使生命向更深远处扎根且尽力绽放。越是纯粹的爱越锋利,剔去生命的杂质,鲜血淋漓。而她蘸血为颜料,为血管中的毒液,无法停歇的爱和痛,随直觉舞动,重塑生命。【续】:1929年秋,弗里达成为迭戈的第三任妻子。他的前妻赠言:迭戈不可能成为任何人的丈夫。电影里迭戈台词:“真心相待,可以;忠诚,做不到。”很传神。迭戈视这等生理需求为寻常,或是不可控制地拒绝被控制,这势必会伤及伴侣。爱是无条件的接纳,然而婚姻不只有爱,还意味着承诺,两个人结为一体。(真可怕;)婚后,迭戈要到国外发展,决定带着弗里达同去。他异常重视她,甚至放弃独行的习惯。在美国,迭戈事业顺利,而弗里达颇为苦闷。她穿着缤纷华美的传统长裙,在异乡似盔甲抵御孤独。她执意要为心爱的丈夫生个“小迭戈”,不顾病体的险情几番怀胎,三次流产徒增痛苦,终于粉碎这一寄托。故乡更成为她魂牵梦绕的归宿。1933年冬,墨西哥,弗里达回来了,迎来母亲的癌症离世,姐妹的隔阂疏离,致命一击来自迭戈,目睹丈夫和亲妹妹的偷情,难以承受的双重背叛,终于成为转折点。她剪去长发,尝试放纵形骸,不分男女地施展诱惑,以迭戈的方式回报迭戈,或许也试图寻求迭戈之外的平衡,凭借情人来寻求自我与外界的定位。战火不可避免地蔓延多年。1939年,弗里达在巴黎的展览,再次大获成功,绯闻也不断。而她在分居期间,倾诉对迭戈的爱胜过一切。回国后却面临调查,流亡的托洛茨基被刺事件,将迭戈的耐性耗尽,郑重提出离婚。弗里达貌似独立,身心却在崩溃边缘。不足一年,在医生朋友的建议下,两人复婚。她明白:彼此深爱,虽伤痕累积,不可复原,却无法割裂。她说:我们是饥饿与食欲的结合。1940年弗里达对复婚的条件:第一,她将用自己卖画的钱,来承担一半的生活费用;第二,将不会和迭戈有性关系。迭戈说,只要我的弗里达能回到我身边,什么条件我都愿意接受。她以拒绝的姿态回归至爱身边,这条件里隐藏着弗里达思想深处脱胎换骨的转变。此前她尽力从情爱中确立自我,此后她从对外界的探索转向内在世界,在传统与内心的根源处重建秩序。迭戈依然迷恋女性的躯体,贪婪地汲取美好活力;弗里达依然会为迭戈的移情伤心,在画作中流下泪珠。然而他们都意识到,彻底失去对方意味着灵魂残缺。爱是沉溺也是救赎,是自我与世界的桥。生活随处有隐喻或象征,弗里达长年隐居于“蓝屋”,通过一座廊桥连接迭戈的红房子。她的身体状况日益恶化,精神却日渐丰饶,画作也展现出神秘多彩的魔力。弗里达与迭戈的关系,也在不断折磨中彼此保持独立,又因独立而相互吸引,尽力索取深层的交融。既独立又融合的理想状态,永远是刹那而无法持久。两人因真爱无法舍弃,学会接受对方的缺陷,逐渐建立起微妙的平衡。随后的十四年里,弗里达病痛不断,迭戈温柔照料。钢条石膏在身体内外,手术台与病床成为常态。她以全部身心对抗伤痛的间隙,对着床顶镜像不懈地创作。在她后期的画作中,迭戈似天眼镶嵌在她额头上,迭戈像巨婴横在她怀抱中……弗里达在日记中写到:迭戈:开始;迭戈:创造者;迭戈:我的孩子;迭戈:我的男友;迭戈:我的情人;迭戈:“我的丈夫”; 迭戈:我的朋友;迭戈:我的母亲;迭戈:宇宙。一个多变的人。1954年春,迭戈全力促成弗里达在墨西哥的个展,医生警告她只能躺在床上,迭戈将她的大床运至展厅,再动用救护车送她到会展。人们围着她唱歌喝酒庆祝个展成功。这是她在故乡唯一的展览,也是她生命最后一次盛会。迭戈评论过:“她的画尖刻而温柔,硬如钢铁,却精致美好如蝶翼;可爱如甜美的微笑,却深刻和残酷的如同苦难的人生。”同年她因软组织坏死,右腿自膝盖以下截肢。手术前她写到:为什么我还需要脚,当我已经有翅膀可以去飞翔。之后不久弗里达去世,终年47岁。三年后迭戈去世,遗愿和她合葬,最终还是被埋入名人的公墓。她最后一幅画名为《生活万岁》,而她在日记最后写道:我希望死亡是愉快的,我希望永不再来。生活始终呈现分裂又矛盾的面貌,始终不如人意,却又始终深具魅力无可抉择。.
  •     这本书有意思在。。。居然说弗里达不具备绘画的天赋。。。但是她可是20世纪最重要的女画家之一。。。这本书会让你了解到。。。发生于1910年代至1920年代的墨西哥革命。。。对艺术的影响。。。让墨西哥共产党总书记迭戈成为一名革命画家。。。最终他也被自己开除出党。。。迭戈是一个性欲旺盛的男人。。。他和任何一个有可能的女人做爱。。。包括弗里达的姐妹。。。但弗里达也是通过迭戈成长起来的。。。在最初婚姻里。。。弗里达,这个在少女时代因为骨髓灰质炎和车祸而自卑的女人。。。并没有那么多的绘画作品。。。反倒是在几年之后。。。她开始创作。。。甚至在离婚又复婚的经历中。。。她成长起来。。。她用画笔描写的也是革命。。。只是是她在平凡生活中所面对的和自己的内心的冲突。。。我不能说我喜欢弗里达。。。但是我肯定地说。。。我不喜欢迭戈。。。我不认为他有创作力。。。他的革命壁画也不是我所认可的创作。。。而弗里达的作品虽然画风和迭戈有些相似。。。但给人印象非常深刻只是我有点不明白。。。我没有看出书里面描写的经历。。。给弗里达了怎么样的影响。。。

精彩短评 (总计61条)

  •     非常喜欢弗里达去世前几周和迭戈的那张合照,温暖相拥就像这一生都是幸福美满的样子,历经苦痛和苍苍最终的理解相知也是难以到达的。好几处都觉得无法读下去,无法想象一个人怎么可以承受那么大的肉体和精神的折磨,不寒而栗。就像她的画一样惊心动魄。她真美丽,她才是炽热的太阳。
  •     我觉得电影《弗里达》更对胃口。难道是书翻译的问题?
  •     我没办法控制对迭戈的一部分愤怒和敌视,当然我对任何女性偶像的那个跟她折腾一辈子死去活来的男人都是这态度....总之,更为不朽的是她。
  •     勒克齐奥要收齐
  •     有点看不太懂,不过总体还好
  •     这样的叙述方式还算诚恳,至少让我感受到了一份不能割舍的爱。
  •     文字太過濫情,但依舊好看。
  •     他们是画家是夫妻是同谋是彼此的艺术监督者,却不能一起享乐,轰轰烈烈的一段人生,笔法却有点过于平平淡淡了,幸亏主角都不是省油的灯,否则真是有点影响可读性。
  •     翻译不太好。
  •     3.5,3.7 135
  •     墨西哥历史。。墨西哥革命讲了好多
  •     闷。也就是诺奖得主吧…要是别人写的……我呸!
  •     拿到这本书就被封面上两个身材相差悬殊的人物画所吸引。内容非常精彩,一口气读完,弗里达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她的画色彩浓烈,像未干的油漆,也和这本书里展示的她的生活一样炽热。非常喜欢这本书,强烈推荐!
  •     像勒克莱齐奥这样的笔者 真实地述说事实 他是爱极了墨西哥 而关于那个国家 我们还可从中看到革命
  •     文字的叙述比电影的张力来得更大
  •     不禁让人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有好好了解过他俩 其实书中没什么吸引人的点:既没有我期望的关于艺术创作的描绘 就连他俩的爱情也被作者重复来重复去那几个点……还不如电影frida好看 其中一堆关于迭戈的政治的描述好烦
  •     感觉很好,先看了电影再买了书,很好看
  •     行文的问题给三分,但两人的故事的确非常动人。
  •     这位作者写的书我看着总是走神要么就跳读。
  •     更偏重于迭戈的一本书
  •     书里给出的迭戈和弗里达有限并单薄,对于弗里达来说无论是外在还是内在的革命都无非是可以对抗痛苦可以活下去的依赖吧,千万朵花开只为赴斩首之约的荣耀
  •     勒克莱齐奥别的书挺看的下去的⋯⋯
  •     作者个人观点极多 煽动性太强 如若不是Diego和Frida本身故事性较强本书就几乎没可看价值
  •     讲的是两性相爱相杀,两种主义的相互抵制的故事,但是写的很散,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故意这样写的;预示着不可调和?反正比逃之书、诉讼笔录有不小的差距。
  •     食人巨魔与小女孩 持续的病态与鲜血淋漓的画面 全身的悚然感 我只是想了解她
  •     这本书平均分有点低啊。
  •     太一般了。。。
  •     你走吗?不
  •     "狗头" "那你呢,那你那个就是蛤蟆头"
  •     一個有魅力有自信的男人就該今生只控俄羅斯妹及洛麗塔。
  •     内容无甚新意,提供一些细小文本,迭戈与弗里达的故事还是电影讲得更好。
  •     弗里达是我喜欢的画家,对她的情感可从这书中了解
  •     两个画家和他们的抗争,关于信仰、关于革命时代的故事。激烈直白的情绪在这里是比同情关怀的优雅更加占据纸面的东西,但依然是作家独特的行文,让人喜欢。
  •     没想到是这样的一本书。想退。
  •     意识流就不要写传记嘛!
  •     读了《流浪的星星》很喜欢,《燃烧的心》超级棒,《飙车》也很好,但《战争》实在乏味。不知这本怎么样,看内容好象不是我喜欢的。
  •     完全是为了弗里达读的。这本书写的不够有趣。
  •     “爱只可能是一种癫狂,抵御一切真实的痛苦”
  •     好书,仔细拜读。
  •     最坚韧坚强无敌的女人,最生猛最生命力性欲强的男人。
  •     笔法干净,流利。
  •     传奇
  •     晦涩难懂
  •     比起海登·赫雷拉的弗里达传这类主要关心一位传主的作品,这一部还是着眼于两人的关系,冲突、爱、激情、对照。“迭戈和弗里达的爱情仿佛墨西哥本身”。但总体写得比较零散和平淡~
  •     很喜欢主人公,写得不错。
  •     本意是买一本介绍弗里达的自传,误打误撞,看到了影响她一生的男人。当然,弗里达之于迭戈的意义是别的女人无可替代的。
  •     异域的色彩和绘画艺术的味道,以及革命艺术的充塞,革命信仰的气息,一切都如此浓墨重彩,让尝惯了简单味的我一时难以适应与接收。书的描绘与翻译,比不得电影强烈的画面感和震撼力,原是被电影里的弗里达所折服的,读书之后,迭戈与弗里达的情谊越见坚不可摧了。
  •     喜欢弗里达,必读的书作之一。
  •     对于迭戈而言,充满活力的弗里达如同哺育自己的印第安奶娘;而在弗里达看来,迭戈就是自己腹中未能孕育的无所不能的孩子。
  •     墨西哥(弱势民族)左派浪漫;翻译稿腔调平整,但对小说而言怪异。有一点,说墨西哥革命是现代革命的初始(我对墨西哥一无所知)。
  •     没有办法平静的看完
  •     “我那时是个聪明的女孩,虽然很自由却涉世不深,可能就因为如此,我并不清楚发生的一切,也没有意识到所受的创伤。” -Frida
  •     翻译好像有点问题,说政治和人名的地方很混乱。
  •     因为喜欢弗里达的超现实主义绘画,而了解迭戈,并向往墨西哥。
  •     大象和鸽子,这疯狂、灼人的爱!书没有电影精彩。
  •     弗里达在我的右边 迭戈在我的左边 废除了托洛茨基的共产主义和安德烈的超现实 他们除了一个叫艺术的空洞外根本无处藏身
  •     这个故事被讲了很多遍,但勒克莱奇奥仍写得一般。
  •     人物性格非常intense,然而写作风格却是indifferent
  •     (写的一般) 有图更好 ..( 看完想穿墨西哥民族服装
  •     封面很好看
  •     文笔√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