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陆犯焉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1
ISBN:9787506360876
作者:严歌苓
页数:415页

作者简介

《陆犯焉识》内容简介: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陆犯焉识》编辑推荐:被中西方文坛誉为;“华文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严歌苓颠覆性转型之作;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最大胆的笔触,直逼人类精神的灰色地带;最温情的回眸,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
严歌苓近年来一直萦怀于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精神世界的探寻。依此多年的功课,《陆犯焉识》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她的笔触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世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收眼底。她的讲述,冷静与幽默同行,温情与练达并重,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概。

书籍目录

引子
场部礼堂的电影
欧米茄
恩娘
加工队
梁葫芦
场部礼堂
电影
监狱门诊部
出逃
冯婉喻
逃犯
通缉令
长途电话
上海1936
上海1963
重庆女子
自首之后
还乡
绝食
颖花儿妈
美好离婚
二十岁的鱼
忏悔
王子来了
知青小邢
第二只靴子
夜审
万人大会
探监
青海来信
回上海
“伊是啥人?”
老佣
相认
婉喻的炮楼
中秋
浪子

编辑推荐

《陆犯焉识》编辑推荐:被中西方文坛誉为;“华文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严歌苓颠覆性转型之作;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最大胆的笔触,直逼人类精神的灰色地带;最温情的回眸,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严歌苓近年来一直萦怀于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精神世界的探寻。依此多年的功课,《陆犯焉识》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她的笔触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世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收眼底。她的讲述,冷静与幽默同行,温情与练达并重,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概。《陆犯焉识》获得中国小说学会评选的“2011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排行榜榜首;《当代》长篇小说论坛2011年度五佳。

内容概要

严歌苓,著名旅美女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 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近几年的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

章节摘录

我祖母冯婉喻的眼睛长长的,介于双眼皮和单眼皮之间。眼睛的变换取决于她的睡眠长短、心情好坏。如果你看见她眼皮双得厉害,问都不要问就知道她头天哭了。她这双眼睛非常静,可以半天不动,你知道她的心也一样是静的,没有在想如何对付婆婆,如何整治佣人,如何跟丈夫多嗲出几个零花钱。只有安享清福的女人才会静成那样。那是我祖父受到报纸上的文章攻击之后。他在学校和各种会馆、俱乐部的日子冷清了许多。对此他也认了,只要做学问还有他的份,挣钱还有他的份,他宁可不去求助对手的对手,在他们的杂志上反攻。再说他习惯泡咖啡馆、图书馆,那里有的是陌生人的间接陪伴。一天晚上他回到家,口袋里放着两张梅兰芳来沪演出的戏票。梅兰芳的戏票非常难求,他是偶然买到这两张戏票的。下午泡在奥地利咖啡馆里,一个投机各种票券的俄籍犹太瘪三把戏票贩到他的桌上。当然这是比正当票价高许多的票子。假如凑上来的瘪三贩的是一块狐皮,或一个号称路易十六的水晶盘,或者一张吉尔吉斯的手织挂毯,贩到焉识的桌上,他多半也会买下来。有时候贩东西的瘪三前脚走,后脚就有人揭露焉识上了当,买了假货,或花了冤大头的价钱,焉识也只会跟着人一块笑自己的愚蠢。他不想跟人家说,买下假货第一是因为他陆焉识摆惯了阔,第二是他受不了瘪三们的烦。瘪三们为了把蹩脚货换成钱要那样造孽地讨好你,马屁拍到天上,焉识只有买下货色才能从自己眼前抹除一副可怜可嫌的嘴脸。揣着戏票回到家,婉喻迎到门厅来接下他的公文包,又给他脱下外衣。他想到外衣口袋里的戏票,便又转身回去取。这时听见恩娘在哪里说话。恩娘有几种说话腔调:女掌门人的,慈母的,还有就是此刻这种-- 一个病女人的。恩娘的病不少,心口,头,腰腿,两手心也有病痛。很多女人的病是她们的武器,恩娘最善于用这武器,一旦她自认为受了欺负需要反攻就拿出来使用。“用不着吃党参了………没用的……吃了也是浪费钞票……焉识赚那点钞票容易吗?浪费到我身上我担当得起吗?……”恩娘显然听见了焉识进门,提高了嗓门。焉识满可以不回来,咖啡馆可以是他的客厅,图书馆可以是他的书房、卧室。他换上婉喻给他摆好的拖鞋,看了看樱桃木的楼梯。此刻它是黄山或泰山或峨嵋最难登的一段。请安怎么都要请的,他拖着两脚登着樱桃木的险峰。“恩娘。”他在门口唤道。恩娘看看他,又看看自己两只手。恩娘在三十二岁上得了这种抖动的病,一专注手就会抖,越想对准什么越对不准。但她又要坚持一半的独立自主,不愿别人替她划火柴点烟,而是让人替她掌住火柴盒由她自己拿着火柴,经过一再的瞄准完成打火动作。这天下午佣人都被她差出去办事了,身边唯有她四岁的长孙女丹琼。她给了丹琼一个即时培训,便将一盒火柴塞在女孩手里。两人的合作终于成功,但突然在自己手上冒起的火苗把四岁的丹琼吓得大哭起来。女孩一直哭到婉喻从街口买了点心回来。那是婉喻对婆婆开天辟地的一次不客气。她吊长脸把丹琼一把抱进怀里大声说开了话:不是孩子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孩子做,四岁孩子的手不可以用来当火柴盒钳子!婉喻这两句话便让恩娘病痛得起不了床了。焉识走到恩娘床边,坐下,从大个子降低成矬子,把床头柜上的党参红枣端起。这个场面在这间卧室里是老场面。焉识拿起细瓷调羹对恩娘说,党参还是吃了吧,都有错,党参没有错啊。“错都是我的呀。”恩娘说,眼泪成了不值钱的珠子,一把把地撒。不然你们一家人家多好?偏偏多出我来!焉识赶紧说,这个家没有恩娘哪里还是个家?多谁也不会多出恩娘您的。这是老场面里的老对白,每个人都要说的,不过谁说也没有用,最后还要焉识来说。“怎么不多我呢?一块料子本来够一个人做件旗袍了,多出一个人只好做两件马甲。”这也是老词,每次在这个老场面里都要拿出来说的。指的是焉识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从箱子里拿出几块衣料。错出在他不会给女人买衣料,每一块的尺寸都尴尬,做两件不够,做一件又宽裕。他把两块颜色亮的给了婉喻,剩下暗颜色的给了恩娘。恩娘当时便咯咯直笑,说焉识怕自己有个年轻恩娘难为情呢。婉喻立刻把自己的鲜艳料子让出来,两块料子裁了四件马甲。但已经太晚了,这事在恩娘心里落下了病,一怄气它就发。焉识这时笑着跟恩娘打棚。马甲多好啊!恩娘穿什么行什么(此地行念hang,流行的意思),这两年上海女人才行马甲,落后您恩娘好几年!恩娘事事跟婉喻比,事事要占婉喻的上风。三个人乘汽车出门,婉喻只能坐在司机旁边,后面的座位是焉识陪恩娘坐的。现在他油腔滑调,跟年轻的继母胡扯,不但让她占婉喻的上风,更让她占全上海女人的上风。恩娘撅起嘴,嗔他一眼。焉识知道他此刻的身份是多重的,是继子、侄女婿,最重要的,是这个孤寡女人唯一的男性伴侣。他不在乎恩娘那一眼多么媚,多么抹杀辈份甚至体统。恩娘暗中想在他身上索取什么就索取什么吧,恩娘是被牺牲到陆家的,总有人要承担这份牺牲。焉识再次把党参红枣端起,一面说他要去责问婉喻,一面就要把调羹往恩娘嘴里送。眼泪把恩娘的脸弄成了出水芙蓉。这就是恩娘要的:不平等,不公道。她就该得到偏心偏爱。一个不幸的中年寡妇,连自己亲生的儿女都没一个,你要她跟别人--比如跟婉喻讲平等公道,那才正是不平等不公道。焉识下了楼,在厨房找到婉喻,对她说,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婉喻也受惯了不平等不公道。一到这种时候,她对自己受气包的角色无条件接受,准备丈夫一叫就上楼去陪不是。“喏,这是两张票子。梅兰芳唱的戏。你收起来。”焉识把两张票塞进婉喻有点潮湿的手里。

图书封面


 陆犯焉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19条)

  •     外面下着雨,我的眼睛里也下着雨,但心是晴的。我将窗子拉开一道缝隙,因为我想听听这雨声还有这宁静的市声。雨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尚且不知道,因为彼时我正在看就要结尾的小说。当我哭得泪眼模糊的时候抬起头才望见了打在窗户上的雨滴,远远的望着,它们就像我眼中淌出的泪,模糊了朦胧的视线,是我的眼睛模糊的厉害了还是雨下大了,我甚至都没有想到。倘若不是因为眼睛朦胧的一片我是不会从眼前的文字上离开的,是啊,尽管我就要看到预知或不可知的结尾了,但是我的眼睛仍然无法离开它们。这几日已经有无数次被它们弄湿了眼睛,也有时咯咯的笑出声来。即使是笑意眼中也总是氤氲的湿湿的一片。我忍了好久,从刚刚开始上映的时候就想要去看了,却这样坚持了一周的时间才决定去看,这之前我一直都在看它的小说,我甚至不敢去看我还未知的故事,我看着所有的一切发生着却不敢想它的结尾,直到昨晚我已经足够接近结尾的时候,我乘上了去电影院的公交车,我的心里是欢喜的,确切的说是渴望的。对啊,从一开始我就渴望着能早一天可以去看《归来》。小说的篇幅不长,三十万字,只是我往常稿子的一半。但是我却看了将近两周,我总是空出时间去看,那样迫切的渴望着每一字每一句,就像是陆焉识计划从青海的监狱跑回上海见婉喻一样,那样的迫切,让他忽略了所有的危险和未来。电影开始的镜头是在陆焉识第一次转监的时候,其实这个场景小说里是有写的,但是和电影里却是完全不同的,陆焉识确实逃狱了却不是这个时候,更不是这个年纪和场景。即使是他真正出逃的那一次他也没有见到他日思夜念想要见到的婉喻。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放弃了,放弃的理由也很简单,他是个不尽职不尽责的丈夫和父亲,不能再给他的妻子和儿女增添其他的政治麻烦了。电影里焉识只有一个跳芭蕾的女儿丹丹,她也就是小说里焉识最爱的小女儿丹钰,小说里陆焉识有三个子女,大女儿丹琼,二儿子冯子烨,小女儿丹钰。丹琼很早就到美国,嫁给了一个议员,过着富足的生活,因此小说里她的笔墨也是最少的,儿子冯子烨在一场又一场的政治革命了变得敏感又市侩,对父亲也是恨恨的。丹钰是陆焉识最爱的小女儿,是个生物学家,也是个小婉喻。电影里焉识和婉喻的爱情无疑是最浓重最抢眼的。但是我在看的时候泪却几乎是没有的。大抵我的泪都流给了小说中的他们。小说里她们的爱情自然也是一条主线,除此之外还有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背景,那是从抗战开始的几十年到文革结束的漫长时间段。从小我就是一个标准的文科生,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永远是最差的,在中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和历史。那些稼穑难懂的古文还有那些让其他同学记上一百遍都记不住的历史事件和年代我轻易的就记了下来。我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总是上心的让人有点儿怕。那样的渴望,大抵是讲出来也不会引起共鸣的渴望。中国近代史无疑是我比较不喜欢的,因此我虽然靠着并不错的头脑记得牢牢的,考着不错的成绩,但是心里对它却并不是那样喜欢的,大抵是见过了太多的离我们最近的苦难,但是那种切肤之痛又是远远体尝不到的,所以心里并不喜欢。这和世界史还有古代史完全不同,古代史让我爱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世界史让我爱上了外面的世界,让我爱上了遥远的未知的国度和文化,但是近代史,抗战史是我最不喜欢的,但是政治运动,文革,是怎样也抹不去的。我只知道如今的我们是这般的自由,生活自由,思想自由,看到那段如同着魔般的般的历史,还有文字狱一般的惨烈,我的心就抑制自己去看这些。我总是觉得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诸多的不自由,尽管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自由的社会了,也仍然逃脱不过诸多的不自由,但是思想却是相反的,它是绝对的自由的。只不过那段抑制思想自由的历史,让我不敢想,又后怕。很怕。但是那些事情却会不时的跳到眼前来,因为无形中我总是会关注的那一个。我不是愤青,从来都不是完全都不是,我眼里心里看到天下事,但是嘴里,生活里是没有的。我无法改变更多的人,改变的只有自己,自己看不惯的自己便不去做,我是自己的导师却不会去做别人的,因为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习惯都是不易的,但是我可以理解。无论是怎样的人事我都能理解。所以对所有的天下事我便都是宽容的,唯独把克制,改变给了自己。前些日子《归来》刚刚上映,我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篇经历相似的文章,是博主的母亲来写的。她说看完电影她没有流泪,身边的一位小姑娘问她,阿姨,看完之后有什么感想啊。她不知道说些什么,回答说,是啊,这就是我们那代人啊。博主请她的母亲,写下了那篇文章,文章里她的母亲经历了和丹钰他们共同的遭遇,她的母亲是当时有名的才女和名媛父亲也是陆焉识般的公子哥,才学也是当时一级的好。但是当时富足的生活过了没有多久就赶上了战争,赶上了文革,父亲被带走,罪名和所有那个时候的人一样,模棱两可的像是在故意掩饰自己的罪状。当时的“反革命”和“走资派”经历了共同的岁月。她的父母也在那种情形下离了婚。直到很多年后父亲被释放出来,大家依旧不认这个人,孩子们为父亲给自己这些年造成的所有政治压迫和生活上的不如意也不想原谅他,母亲更是不肯跟自己复婚。当时大一些的哥哥曾恨恨的问道父亲:“你究竟犯了什么罪?!”父亲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轻声的带着歉意的说道:“我也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就是改造思想了吧。”这段话在《陆犯焉识》里我也有见过,只不过是当时胆大的狱友间的交流,陆焉识也很奇怪大多数的狱友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被逮捕了。后来没有和家人一起住的父亲去世,去世之前被返聘继续教书。他去世的时候她和哥哥去收拾他的骨灰,看到他居住的墙壁上写着几个大字:月是故乡明。那个时候我的眼睛也湿了。看到有人评论说可以去拍个电影了。谁说那个时候每个家庭的日常不能去拍成电影呢。陆焉识年轻的时候是个十足的少爷公子哥,家境殷实不用说,为人聪慧,不是一般的聪慧会多国语言,脑袋就像是部印刷机,只要看过便是过目不忘。这让他在漫长的二十年的荒漠监禁生涯中在头脑中盲写了关于自己前半生的回忆和对婉喻迟来的爱意悔意,还有那漫长的荒漠生活。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现在可以平静的叙述这一切,想当初我看小说时为他的每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揪心,泪湿,庆幸,笑中带泪。他的前半生婉喻都不是最重要的,准确的说是敷衍了事的,但是却充盈了他后半生的所有回忆。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后来焉识的继母冯仪芳在经历了战争之后对他这个疼爱有加的继子说道“你是这般的没用场”我一点儿都不否认,陆焉识就是这般的没用场。善良到愚钝的地步,但是却也不完全,后来我渐渐体会到这只是对这些人事的不在乎。他从不在乎金钱,以至于总是会被同学揩油。当然若不是哭工精湛的继母遇上善良受不得人可怜的陆焉识就不会有陆焉识和冯婉喻交集的一生。陆焉识作为陆家的长子,在父亲去世后祖母要赶走继母的时候,被继母掌控自如的哭工彻底征服,在他的劝说下继母留了下来。并且牢牢的套住了这个善良的继子。他总是会觉得女人可怜,那些依靠男人的女人可怜,哭的梨花带水的女人可怜,对于可怜的女人,他是毫无抵抗力的。因此他事事都听继母的安排,自然继母对他也是真的不错。继母的伎俩他虽然心里知道,但是却不愿和这个可怜的女人狡辩,继母将侄女冯婉喻推给他,他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她冯婉喻是什么,无非是继母用来锁住他的工具,是另一个小恩娘(恩娘是老上海话里的母亲的意思,陆焉识的继母被他唤作恩娘)因此陆焉识对冯婉喻自然不会有欢喜。冯婉喻却是完全相反的,她虽然处处都是恩娘的影子,但是心里却是真心喜欢陆焉识,从她在家的时候姑姑嘴里经常提起的这个继子陆焉识,就是她爱慕的对象,她心里一直都在想那个因为放学回来早了半个小时,家里人去看戏没人开门,他就能坐在那里背完了半本字典的陆焉识早就倾心已久了。陆焉识高大的身形,俊俏的脸庞,倜傥的身姿,温文尔雅的谦逊任是谁都会为其倾倒。陆焉识骨子里和表现出来的却是两个人,他从不会家里人讲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就怕为着那烦人的解释,所以他尽管无声的闹了,但是依旧低挡不住恩娘的哭工。恩娘胜利了,他和婉喻结了婚。但是他骨子里讨厌这份包办,讨厌这份传统,连带的讨厌被利用的婉喻。他新婚后便到美国留学,过了五年的花花公子的生活,在美国似乎他找到了真实的自我。和各色女友流连。那个时候他当自己也没有家室的人,没有冯婉喻的存在。后来他才知道他对包办婚姻的厌恶远不及婉喻。那是在婉喻的失忆症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她忘了她的大女儿,忘了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但是心里还记得陆焉识,只不过,忘了他的样子,焉识在1979年回到上海的时候,她已经不认识他了,只在送走他之后悄声的问着小女儿“伊人是啥?”并且对于他是焉识的说法讨厌至极。电影里多数演出了那些意味,但是还是差了好远。她没有无数次的去火车站等他。更不会拿他的信件给她认为陌生的男人看。陆焉识写信回家说自己被释放的时候,儿子是不相信的,也不让婉喻回信,那个时候她还是记得陆焉识的。她知道他还活着,还能回来,就是最好,她也知道焉识在等她的回信,若是没有回信,他是不会回来的,儿子断定他是再次逃回来的,不允许母亲回信,她从来都不是这个家的主人,自然也只能等着。直到公函的到来,大家才相信陆焉识被释放了,但是依旧不欢迎他。小女儿丹钰是个老姑娘,尽管是个生物学家,但是诸多的男朋友都因为父亲的事默默的“忙起来”他们一旦忙起来就在也没了音信,好在她越发的想得开。她和父亲最像,哪里都像,父亲第一次被带走的时候她已经十九岁,在院子里打羽毛球。而父亲回来的时候她已经是个老姑娘,吸烟,牙齿内里有些泛黄。但相对于哥哥她还是好很多。关于要不要接陆焉识回来的事兄妹俩也吵得不可开交。婉喻第一次羞愤道:“我来写,我给你们的爸爸写信,就告诉他,我搬出去了就接他回来。我会想办法租房子的。”果真婉喻就开始到处贴粉红的小广告要调房子,要搬出去住,大街小巷都是她贴的小广告。丹钰看到了和哥哥都怀疑是自己姆妈写的,儿子也觉得姆妈七十多岁的人了还想跟一个罪犯复婚还要搬到一起住就满心的不舒服。最后婉喻写了封短信给焉识告诉他他可以回来了。陆焉识便打算回上海。他是在1979年的冬天回到上海的,他回来之前冯婉喻的失忆症已经很厉害了。所有的人几乎都可以忘记了。他回来的那天是儿子冯子烨和孙女冯学峰去火车站接的他。婉喻果然当他是个客人了。陆焉识回来后住在儿子家,因为儿子实在不想让他和自己的姆妈住在一起。自此陆焉识便是婉喻家的常客,慢慢的才熟识起来。她给他看焉识寄回来的信,一遍遍的给他看,她大抵是忘了刚刚已经给他看过,也许她也知道眼前的这个男人对自己有爱慕之意,所以一遍遍的提醒他,看,我是名花有主的人。在儿子最激烈的一次对陆焉识的公开批判中婉喻第一次发火,拉起了陆焉识,说道:“我们走,不要睬他。”儿子问:“去哪儿?”她说:“去我那里”儿子接着说“你看看姆妈这样都是你给害的……”婉喻这下真的火了“放你的屁!放你的咸菜屁!啥人害我?你心里老清爽!”她的话惊呆了冯子烨,这绝对不是他的姆妈冯婉喻,她是不会说出这样的粗鄙的话的,在她的一生中都不曾有过这样的话。接下来由于刚刚的刺激她竟然把儿子也忘了,拉着陆焉识就走了出去。其实她并没有想起眼前这个男人就是自己想着盼着的爱人陆焉识,只是莫名的和他亲近。自此之后她便经常这样挽着他的胳膊。她的失忆症越发的厉害,连出差的小女儿都忘记了,和姆妈一起生活了四十几年就这样被忘记了。她现在只相信焉识的话,只有经过焉识的举证她才肯相信眼前的中年女子就是自己的小女儿。朋友来访丹钰介绍道“这是我的父亲陆焉识。”没想打母亲竟然羞红了脸的跑上了楼。她追过去,母亲说道“你怎么可以开这种玩笑,跟客人说他是你爹爹?!人家就是来陪陪我的,怎么好这样跟客人瞎介绍!不作兴的!”丹钰哈哈大笑“他就是我爹爹陆焉识啊!姆妈你再好好看看他,再好好想想,就记得了!姆妈,你看,我们两个人长得多像!他是卷头发,我也是卷头发;他的手指甲是方的,我的也是,十个磨秃的锅铲子!你看看呀!”她坐到床沿上对丹珏轻声说:“你不可以这样跟我打棚的。我晓得的,你想要把我介绍给他,不过也不可以这样跟我打棚的。这是不可以的……”说着,她的眼泪就掉下来。丹珏还要进一步说什么,被焉识拉住了。那次她哭得像个孩子,觉得小女儿捉弄了她,不然就是记忆捉弄了她。再后来大女儿丹琼带着女儿和孙女回到上海,婉喻自然也是不认识的,她还请来了再比利时的叔叔,焉识的弟弟焉得一家。聚在一起,讨论着父亲和母亲复婚的事,她在美国这些年思想也是新式的。虽然别人都不同意她还是去跟母亲说了。没有想到婉喻那天将她摔倒在地,把桌子也推翻了。她认为大家是在包办她的婚姻,是要她放弃焉识。陆焉识第一次知道原来对于包办婚姻婉喻居然是比他要勇敢的。那次之后丹琼和叔叔都各自回国了。婉喻也不再出门,整日窝在房间里。倒是有个编纂字典的出版社找到陆焉识聘他做主编。他开出了条件,要把陆家旧宅的一层要回来,后来他如愿了,他又通过种种方法将二三层也要了回来,最终也推辞了主编的职务。他把整个家开始收拾,将以前的老家具搬回来,靠着他不忘的记忆将它们摆回原来的位置。原来那段日子里婉喻几乎每晚都会在老房子里搬弄家具。每个人都不知道为什么,她后来偷偷和焉识说她最近记性不灵了,忘了以前它们是怎样摆设来着了。她已经忘记了焉识的名字,只知道她要等的人。焉识在孙女学峰的帮助下写着自己的回忆录,学峰已经做了杂志主编,而哥哥学雷跟着丹琼去美国留学。她和阿爷陆焉识格外亲,就像是小丹钰。婉喻的忘年症让她变得像个婴儿一般,除此之外她也格外的信赖焉识。某一天她只穿了一只鞋就跑了出去,焉识也跟了出去,她叫了出租车,焉识把自己的一只鞋子给她穿。车子停在了陆家旧宅,似乎她的记忆里有了这样一个影像,她跑上了楼,看到那里的红木八仙桌,还有漆木匣子里焉识的信,所有的一切都和她的生活相关。婉喻走到八仙桌旁边,在红木椅子上慢慢坐下,她的脸又出现了那种微妙的痉挛。记忆的电流击中了她,一截一截、一片一片的情节和细节连不成故事,差差错错的一堆,就在她的眼睛后面。眼前这个男人是不是她一直等的人,她等的人叫不叫陆焉识,陆焉识和她自己以及和眼前的男人是什么关系,统统对接不上,都是似似乎乎。但这不要紧,她婴儿般的知觉中,这就是她的归属。这个宛若前世相约的男人就是她的归属。1986年6月30日陆焉识和冯婉喻复婚了。复婚的两周后有一次拉开窗帘,阳光照进了屋子,空气里的细小尘埃在阳光中舞蹈着,婉喻三下两下就将自己的衣服扯了下来,那是她第一次不穿衣服,接下来的日子她便再也不肯穿,谁讲都不管用。只有焉识递给她的毯子她才会披在身上。中秋过后的一天晚上焉识醒来的时候看到婉喻坐在台灯旁呆呆的望着他,焉识的失眠症已经好了。他被婉喻胸腔里发出的异样的声音吓到了。带着她去了医院。已经晚了,医检查出了肺炎,这种肺炎不容易被发现,一旦被发现老人就基本上没救了。天快亮的时候,家人都已经赶到,婉喻嘴唇微动着,焉识知道她有话要说,把耳朵凑上去,听完又把嘴巴凑到她的耳边,几次下来,婉喻已经抿住了嘴,闭上了眼。该说的说了,该打听的打听着了,脸上一派满足。她就这样安静的走了,大人们都不会去问婉喻和焉识说了些什么。学峰问道“阿爷,阿奶跟你说了些什么?”焉识神秘地一笑。冯学锋后来是从陆焉识的回忆录中得知了老伉俪最后的情话――妻子悄悄问:“他回来了吗?”丈夫于是明白了,她打听的是她一直在等的那个人,虽然她已经忘了他的名字叫陆焉识。“回来了。”丈夫悄悄地回答她。“还来得及吗?”妻子又问。“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哦。路很远的。”婉喻最后这句话是袒护她的焉识:就是焉识来不及赶到也不是他的错,是路太远。这里,我便泣不成声了,或许每个人都会泣不成声,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我此时的心情。婉喻一直在等着她要等的人,她爱了它一辈子,等了一辈子。他们中间总是隔着一道墙,国度,恩娘,监狱……你永远无法体尝到这个女人一辈子的艰辛。还有她一生温文尔雅下面对焉识狂热的爱。婉喻有时会惊异地想到:一个人到了连另一个人的体嗅都认得出、都着迷的程度,那就爱得无以复加了,爱得成了畜,成了兽。我遇到的所有人中,没有一个人像冯婉喻。昨晚看电影时里面有个方师傅,我的结尾没有看完,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人,电影看得我觉得那根本不是婉喻,小说的结尾,的确是有这样一个戴先生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依然觉得那不是婉喻。不是。后来,丹钰也嫁人了,嫁给了一个地道的上海男人,一个水电工。市侩的很。带着三个孩子一起住进了陆家宅子,得知陆焉识是个劳改犯他包括他的三个孩子都没有好脸色和好心情。后来的一天,一个姓邓的小伙子找到了陆焉识,他是邓指的小儿子,焉识教过他外语,邓指曾说他希望小儿子将来能走出去,不要像他一样在劳改农场一辈子,娶个像他妈妈一样的媳妇,邓指肝癌去世了,临终前陆焉识已经被释放了。他们一个是犯人一个领导,却是最终的朋友,邓指托付陆焉识照顾自己的媳妇。邓指的媳妇在劳改农场有外遇,这还是陆焉识的白金欧米伽帮他得知的,邓指是为数不多的一个好人。他的小儿子最终也回到了劳改农场,因为他不愿意和城里人打交道,他还是习惯他父亲的生活方式,苍茫的荒漠什么都可以包容。后来的某一天,九十多岁的陆焉识失踪了。只留了一封简短的信给学峰,交代她若是哪天丹琼来问就帮他解释下。冯学峰猜想是邓指的小儿子给了他启发,让他意识到,草地大得随处都是自由。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冯婉喻的骨灰。故事到这里结束了,我知道这些总是不够详尽的,因为他写了太多,过去的事,恩娘的事,婉喻的事,他的风流事,对婉喻的思念的重燃的爱。他在狱中婉喻的数次探视,转监时婉喻在监狱旁驻扎了两个星期。漫长的二十年的狱中生活。大卫,凌博士,梁葫芦,邓指,伪连长,颖花儿妈,韩念痕,场部礼堂的电影,“加工队”。无数个死在他身边的狱友。他足够的不幸,所有的不幸,还有足够的幸运,所有的幸运。对了,他在劳改农场里不叫陆焉识,来来往往的老犯人新犯人,只知道他叫老几。老几名字的由来,源于他卷曲的头发,犯人都被剃成了光头,只在后面有一缕,他的头发是卷曲的,因此大家都叫他老卷,一次一位新来的领导夸赞他写的一手好字,问道他的名字,大家说老卷。领导听成了老几。从此他便是老几了。他在劳改农场里是个结巴,为了伪装,为了不至于言多必失他还是二十多年的老结巴。故事前半段的时候他每每让我想起肖申克,因为他在狱中也是如此。我无法道清此时的心情,还有读着这些文字时的心情,但是心却能体味。雨又大了些,我的眼睛却是干干涩涩了……
  •     断断续续地看,一个多月才看完,总体的感触不浅,却也不深刻。大概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我对这本书的印象:重,黑,飘。重是指全书感情定得比较沉重,就算是陆焉识狱里有一些滑稽的,可笑的事情,却仍让人感到孤独,旷远,和可悲的自娱自乐。有一种隐隐的压抑,像是陆焉识和凌教授及大卫韦三人的文坛骂战,葫芦被拖在地上的一块块头皮,千方百计的厂部礼堂之行,以及后来婉喻执著的要接陆焉识回家,和失忆后尽力装出的平静,都有种不安,压抑的钝感,苍凉的无力。像是在无尽的黑暗之中发出的星星火光,陆焉识,婉喻,都是着火光中的一部分,却没有一点照亮黑暗的力气。政治形势在整本书中,就像是灵像是魂,贯穿了整个故事,所有人物的命运,而且,都悲剧了每个人物,陆焉识因政治,失去了教授头衔和富贵人家,在荒凉的大西北,磨灭了风流的个性倜傥的外表,却在另一方面,帮助他认识到自己对婉喻至死不渝的深情,婉喻因为政治,出卖自己的家产,尊严,甚至肉体,还苦苦守了陆焉识几十年,最后只换的一个自己认不出的陌生人,他们的孩子也因为政治,因为有个不争气的爸,或多或少地丧失了自己的幸福。其实读到最后,为婉喻无力苍白的美,陆焉识执著的追,还是挺让人失神的,这是这部书带给我最难忘的部分。比起金陵,这本书有些不够稳,情节的衔接不是很流畅,以至于读到后面和回忆前面让人觉得不一致,并且情节不够鲜明,有种黏糊不清的感觉,而且在人物的性格上,有些单调,如果再饱满丰富些,文章会更多彩,也更鲜活。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平平稳稳的书,没有大的波澜起伏,没有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也没有到震撼到一个礼拜半个月都无法回神的地步,感动是有的,读了也是觉得值得的,只是不对流行作家抱有一书惊天下人,书书荡气回肠的期愿就好。
  •     陆焉识费尽周折请假、行贿、赶路、遇狼、脱了一层皮,就为看五分钟小女儿的电影。等回到上海之后,却轻描淡写:我们那儿都演了。把狼醉倒那段让人生理上恶心,心理上心酸,理智上觉得这命逃得巧妙。一把生青稞在动物洞穴、一个人的肠和另外两个人的胃之间的转移也是令人恶心到久久不能忘怀。焉识和婉喻两个人互相的心思,对方都知道,对方又都不知道。全书最后,当读者发现其实婉喻是知道焉识偷跑回来看她的,那眼泪简直完全不受控制地跑出来。婉喻就像白娘子一样爱得忘我忘记所有人,只不过这回是许仙被压了。那罐蟹黄蟹膏,馋死人。能理解儿子的委屈:是你陪姆妈多还是我们陪她多,结果她还是给你剥螃蟹给我们吃豆!还想狠狠地打编辑的屁股:书里的错别字不知道有多少,时间也乱七八糟,前面的留学时间和劳改时的年龄就有点对不上,最明显的,两人复婚是在1986年6月30日,后面又说婉喻去世后书稿誊了七个月在1986年7月中旬圆满收尾?电影5月也要上映了,其实看了书再看电影,对于忠实原著控来说,是肯定要吐槽的,不过就不在本书评范围内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严歌苓的文字像利爪似的在心上挠,但我的心还是已经麻木到不至于哭出来了吧。但是已经迫不及待想读第二遍了。
  •     看似是公平客观的第三者视角叙述 其实还是掺杂了很多个人情绪 以及按照叙述的视角 冯婉喻那段永远都不会对别人说出的秘密是如何被揭露在那轻描淡写的几段上的?
  •     严歌苓写女人真的厉害 这世间最最最最最顶好的男人才配得上冯宛瑜!!
  •     人与书之间也是有缘分的当时并不知道书名其实是个人名单凭书的封面与让人摸不透的书名 我就觉得我一定会喜欢这本书果然 看完后 证实我当时的预感是正确的陆焉识与冯婉喻的感情是我读过的最深刻动人的情感读到老年焉识回到上海家中与已经失忆的婉喻间的种种 感动得几次都潸然泪下尤其是婉喻去世前与焉识的那一小段悄悄话 尽显婉喻对焉识一辈子的等待与爱 只是我觉得焉识回上海后 描写焉识心理活动的篇幅就很小了 很想知道他当时内心的感受是怎样我觉得如果本书能有个序或后记就更好了 能让读者多了解一些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背景和用意本书介绍说本书是严歌苓对他祖父遭遇与精神领域的探索后的成果我在想“陆焉识”这个名字的第二个字“焉”与“严”同发音 是不是严歌苓对她祖父的一种纪念方式?
  •     “婉喻那时候才醒悟,孩子们已经不再相信母亲了。母亲讲述的他们的父亲,跟人民政府定义的那个无期囚徒是两回事。只可能有一方在撒谎,他们不认为撒谎的是人民政府。”夜读严歌苓大作,感叹陆焉识与冯婉喻交措的一生。只能在不同的时空里体验着爱情,在心底寻找着那份情。陆犯厚重的人生。书读来沉重,故事讲得入情,值得拜读!
  •     如果是我,在那样的年代早已崩溃,但祖辈的一代就是在那样悲剧的年代中苟活着,只为了心中未竟的心愿。小说有血有肉更有泪。
    那个时代有太多人的命运如同主人公风雨中飘零,但幸亏有了惺惺相惜的爱情,死亡的路途才不那么孤独遥远,也希望如今的时代不再有陆犯焉识~
  •     唾手可得的感情不懂得珍惜,等山海剧变的时候才留恋往昔。想起那句歌词:就是开不了口让她知道,就是那么简单几句我办不到。
  •     写的是大学教授陆嫣识,从留学回国,到娶妻生子,再到偷情,坐牢。主人公的命运还是挺悲凉的。 文字抓人心,能够引起作者共鸣。
  •     陆焉识还是很有福的,有这么一个人默默爱着自己,不离不弃,还有什么奢求呢?
  •     还是落了泪
  •     假如不是为了她,我就不回来了。 他们的相亲相爱很古典:眉目传情,两心相悦,心里有,口中无。 很少有书,能让我在半夜看得流泪。
  •     严歌苓的书,在当当买了很多本来读,都很喜欢。还会继续关注她的作品。
    这部《陆犯焉识》,最开始是百度了解,然后才买了书来看,好看!
    看的时候笑,伤感,感慨,更感动于一个女人对自己男人付出的一生的爱。
  •     细腻。厚重。抗争。
  •     之前去北大听过严歌苓的讲座,是《陆犯焉识》的新书发表会,现在才看
  •     陆焉识----看完此书,对这个主人公的命运,除了同情,更多的是悲愤,可惜。。。。这是严歌苓少有的以男人作为主角的小说,在这个男人背后,但是仍然可以看到,是有怎样的两个女人,在支撑着他的人生。。。。小说从焉识青年写到老年,风流倜傥,家世显赫,却在那样的一个动荡的社会下,沦为阶下囚,有满腹的学识,仍无法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这是他的不幸,也是当时社会的不幸。他最幸运的是有冯婉喻,几十年坚守着对这个男人的等待,用精神支撑着他,为他养儿育女,却在他回归前,失忆了,虽然忘掉过去一切,但在她心中,却始终期盼着那一个男人的回归。这本小说,真的很值得去读,那个年代,离我们80后有点远,但是读起来,主人公的情绪和意念,却有很强的感染力。。。焉识的遭遇,令人痛惜,婉喻的平静,让人惊艳,对男女主人公的遭遇,让我无数次扼腕痛惜。。。。他们的遭遇,也反应了当时社会扭曲,不公平的一面
  •     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看到最后有一点难过。爱情和等待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时间除了会增添人脸上的皱纹,是否也会风干人们千疮百孔的心?
  •     这是本年度我读过最好的故事,可惜不能给那个麻麻哥推荐啦,因为男人估计是不屑看这样的小说的,但是这不妨碍它客观的成为这个世界上的一本精彩绝伦的好书,看到最后女猪脚咽气前陆焉识就在面前,因为罹患帕金森的她还以为那个她爱了一辈子的男人还未回来,还在替他解释,我的心碎的稀里哗啦,这一生痴痴地等待啊!还是感慨一下,49年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没有几个好下场的,当年以陆的学识去任何一个国家,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他和婉如会有足够的时间慢慢发现爱。
  •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公子型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 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陆犯焉识》被中西方文坛誉为;“华文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家”;严歌苓颠覆性转型之作;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最大胆的笔触,直逼人类精神的灰色地带;最温情的回眸,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
     
  •     严歌芩真的改变了我对很多女作家的看法
  •     严歌苓是我最爱的作者,所以看完她的作品是我的一个小计划。学校图书馆不全,所以买书是必然途径。当当的价格非常适合我这样有固定生活费的大学生,而且发货快还能送货上门,省去我买书时间,何乐而不为!严歌苓这次的《陆犯焉识》是其巅峰之作,厚厚的一本书里,把人事沧桑蜕变,描写的引人一起喝彩。
  •     以前很少看严歌苓的书,看毕淑敏的比较多。相较之下,严歌苓的书显得更大气,即使是小说。陆犯焉识一书,写的传奇、流畅,用词考究、纯美而不做作。值得收藏。
  •     高超的插叙手法,繁华与苍凉的几经转换,极佳的阅读体验。
  •     看这本书,总有一种理所应当但是不够酣畅淋漓的感觉。觉得少点什么。。陆因为种种机缘,自己的聪明,还有必须对婉喻表达爱意的欲望,活下来了。最后,他也没能跟婉喻一起矫正回忆,忏悔过去,却获得了新生。一个重新爱,虽然这种爱从未间断,另外一个重新接受,也许他从未接受过。婉喻 是不是带着遗憾走的呢。。。最终她会认为她没有见到记忆里的,念念不忘的人。
  •     考研复习的时候忙里偷闲,累了就翻出这本书来看看,每次都是根本停不下来的状态,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你还得学习呢……是不是人都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陆焉识辜负了婉瑜几十年,才知道什么是爱……“他把他的衣服带走了,还带走了我祖母冯婉瑜的骨灰”。给四星,完全是因为有些描述真实得可怕,比如陆焉识便秘,比如陆焉识在澡堂洗澡,看过觉得自己受到了暴击…
  •     厚重的《陆犯焉识》

    喜欢严歌苓的小说是从《小姨多鹤》开始的,感觉这个作家写的作品有深度,有历史感,真的想象不出这样的作品竟然能够出自一个小女子的笔下。

    这本书《陆犯焉识》登上了去年的好几个好书榜,但是这个名字很特别,看了半天不知道什么意思,也不知道是写什么的,就好像同时获奖的葛兆光的《宅兹中国》,也让人莫名其妙,不过严歌苓葛兆光这名字就是品牌的保证,没问题。

    书来了,感觉真的很厚,和《小姨多鹤》一样厚厚的一大本。一打开,扑面而来的竟然是一个关于劳改犯的故事,犯人叫做陆焉识,所以带点文言,就变成了陆犯焉识。同样的劳改生活曾经在张贤亮的笔下看过《绿化树》《我的菩提树》都是描写那段历史的,不过两个人的描写相差很大,虽然都是同样的饥饿,同样的贫困,同样的恶劣环境,甚至两个人都同样描写了掉入糖稀中的场面,还有逃亡,但是两者却又有那么大的不同,甚至让人感觉两个人写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期的故事。张贤亮的故事充满的乐观和向上,充满了黑色的幽默,甚至还有爱情。而严歌苓笔下的陆焉识,被包围在浓厚的黑暗之中,一点都透不过气来。很难说两者那个更真实,其实更可以看成是不同人对待那种生活的不同的看法。而且两者也确实有很大不同,张贤亮的宁夏银川镇北堡和陆犯焉识的西宁郊区从环境上就没法相比,张贤亮的量刑也比不上陆犯焉识的无期徒刑。所以两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当你跟着作者一点一点进入那个时代,你就会发现那个时代的荒谬,谁都有可能失去一切,谁都有可能被判刑,甚至死刑,没有谁能够保护你。所以人人自危,做人和做事都没有了一点脾气。而留洋的博士陆焉识的脑筋还没有完全转过来,结果下场可想而知。虽然书中一开始没有提到陆焉识为什么被判无期,直到快结束时才说明白,但是在那个年代陆焉识这样的人被迫害打击是迟早的事情,进监狱也是迟早的事情,能够活下来才是奇迹。而且在二十年的漫长时光中,留洋博士的脾气早就给改造好了。变成了一个老老实实的顺民。陆焉识的悲剧让我们看清了那个时代的荒谬,却又发现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就是无法改变那种荒谬,这就是那个时代最可怕的地方。

  •     足足花了两个星期把这本书细细的读完。因为每一个章节写的太精彩,我不想像以往一两天扫荡一本书那样的亵渎它。读完后,沉重、沉重还是沉重!

    我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无法预测即将要发生什么样的变动,无法知道有文化和没有文化之间会发生如此黑白颠倒的历史性逆转!历史向来不把人当人看,只是时代的玩物。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陆焉识就是那被历史愚弄的无以计数的人中的一个而已。而作者严歌苓以她精湛的语言功底向我们展示了八九不离十的那个时代的啼笑皆非、残酷黑暗、荒谬怪异。这出悲剧被无数悲剧见证,它的残酷恰好就是它的美。

    人,太脆弱,如自然界的一根苇草。无法选择历史的我们,惜福的好好活着吧!
  •     最后几章几乎都是嗜着泪看完的,我不知道是因为冯婉喻还是陆焉识,还是不忍直视那整个时代。
  •     《陆犯焉识》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讲了2、3十年代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属于富家子弟的陆焉识,在书写他的时候,讲个一个人渴望自由,却在懵懵懂懂的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到最后明白了相伴一生的冯婉喻才是他一生中最该珍惜的伴侣
  •     喜欢严歌苓的作品是因为《一个女人的史诗》,后来《花儿与少年》《金陵十三钗》等等都买来品读,严歌苓大部分的题材都是以女性的角度来写,所以很适合女性来看。
    《陆犯焉识》与之前的作品有很大的不同,但你会发现她的作品还是那样的让人爱不释手,喜欢严歌苓的朋友们不妨读读吧!很好的作品!
  •     我非常的喜欢陆焉识和婉喻。可惜大时代背景下两个本该一起开心幸福过富足日子的人被命运玩弄的如此悲惨。作者的文字功底相当了得,黑色幽默的笔触刻画出的是血淋淋的罪恶可悲人性。
  •     电影和原著是两个作品。这可能是老一代的杰克苏。一个一个,都是可怜人。她最后还是没等到她等的人。
  •     窃以为,这是严歌苓的巅峰。
  •     浪子回头金不换看来是真的,不过回头也需要时间,太早和太晚都不行!
  •     老谋子电影就只钳了一个小尾巴
  •     包含很多的一本书 人物塑造很饱满 关于人性 尊严 爱情 现实环境与理想生活 用笔细腻 感情表达充分
  •     大概是严歌苓作品中最好的一本了吧。
  •     “他回来了吗?” “回来了。” “还来得及吗?” “来得及的。他已经在路上了。” “哦,路很远的。”
  •     一个天才语言学家,精通4国语言,为了内心的正义,挣扎与解放前与解放后的生活中,立誓不参与任何帮派,还是因摆脱不了内心的呼喊,屡屡发表文章却遭人利人,几次锒铛入狱,解放后被打成反革命投入“没有围墙的监狱”,高原荒漠,何处可逃。只有陆焉识这样的神人才可以逃离,一直逃离到上海。感慨呀,如果给一方专心做学问的净土,这人要造就怎样一翻成就呀···
  •     这是我近年来看过的最好的书
    严歌苓不愧是大家,不仅语句精到,关键是跨度这么长的故事能讲得这么清楚,扣人心弦,让我不由自主地想,如果这部书拍成电视的话,哪个演员配演陆焉识,而我的心中又暗暗祈祷,千万不要拍成电视,因为电视永远都没有书来的有味道。
  •     一周时间看完了。很感动,也很伤感。那个年代把人都变的人不人,鬼不鬼,在那样的环境下,陆焉识最终的性格还是没有改变,秉性难改。不趋炎附势,最终悄然离开上海,带上婉喻的骨灰消失了......
  •     相濡以沫,如此便好。
  •     “未经失恋,不懂爱情;未经失意,不懂人生。”当他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时候,他终于意识到了最爱他的人是她,也明白了最重要的是什么。但似乎这就是报应,想弥补的却弥补不了了。
  •     一本让我在高三的时候,深夜写完作业也会看上好久不愿放下的书。
  •     书名很特别,起初以为主角叫陆犯焉,后来看书发现主角是一个叫陆焉识的罪犯。跟着作者一点一点进入那个时代,画面在服刑农场与旧上海之间缓缓切换,我一直就假想着这是严歌苓本人家庭发生的事情。那个时代该有多荒谬呀,谁都有可能瞬间失去一切,没有预兆没有来头,无缘无故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且没有谁能够保护你,比荒谬更多的是无奈。《陆犯焉识》这本书虽然以苦难为底色,但几乎看不到恨,它描写的主题是明亮的爱、充满希望的爱、忠贞不渝的爱,它甚至还有些幽默。一部很凄美的小说。
  •     陆犯焉识、一个女人的史诗、霜降,从字体排版比较,喜欢陆犯焉识,买书的时候出版社也是蛮重要的一个选择条件,从故事内容看一喜欢陆犯焉识,也许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来写的,感觉比较真实
  •     很喜欢严歌苓,陆犯焉识算是目前最爱
  •     很喜欢这本书,一个知识分子的命运史,第一次接触严歌苓的作品,倒真是被这部作品吸引了。我向来喜欢一些知识分子的东西。在这里,陆焉识不是一个符号,不是一个象征,他有活灵灵的感觉,严歌苓没有把他符号化,这一点很重要。
  •     大时代之下普通人的命运就如同大海中的小船一般
  •     不爱她的他
  •     北方有犯,陆姓名焉识,心悦君兮日深。经年,君不能识,然初心不改。曾记否,雨前客栈,辗转难成眠。
  •     以前看过作者写的小姨多鹤,也是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有时候,小说确实比电视剧看得过瘾,看完了之后,几个小时还沉浸在为陆焉识的不值中,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不公平待遇的人而愤怒和伤心,这本书值得你一看,从头至尾都非常精彩.
  •     《陆犯焉识》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她的笔触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时流连的浮华地美国、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锢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世态的炎凉和命运的多诡尽收眼底。她的讲述,冷静与幽默同行,温情与练达并重,大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概。真的是大手笔!大师!
  •     算是严歌苓写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啦,应该给四星半的。
  •     被中西方文坛誉为“华文世界最值得期待的作家” 严歌苓颠覆性转型之作
    严歌苓继《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之后最新长篇力作
    当政治与人生相撞,孰是孰非……
    最大胆的笔触,直逼人类精神的灰色地带
    最温情的回眸,抚摸岁月带给爱情的伤痕
  •     第一遍看这本书时,熬夜到一点,之后又读了几遍。每读一遍就会多一层体会,这是属于一个时代里一类人的缩影,是一种生活和苦难。
  •     主人公的一生经历坎坷,从玩世不恭到抗争到默默忍受,心里描写细腻感人,当他发现心里对冯婉瑜的这份感情后终不放弃,以至于越狱只是单纯的为向其表白。虽然命运弄人,出狱后回到上海,婉瑜已失忆,但他不离不弃,把欠下的情一点一滴地还回,直至婉瑜离开人世。小说很厚重,对于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奈刻画得入木三分,读后令人唏嘘不已,是本好书。
  •     严歌苓的文字一直是迷人的,《陆犯焉识》写得比之前的作品更有趣味
  •     陆焉识这样,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独立思考,追求自由平等,不喜欢束缚,为人谦和有礼,这样的男人,即使犯起错误来都看上去有点儿美丽,容易让人为他心软。这样一个打小从来没吃过一点苦头的富家子地,留学,四国外语,各种风流韵事,看上去再正常不过了。这样的男人,他具备风流需要的各种家底,他不风流,倒奇怪了。他从小到大,顺风顺水,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学富五车,随心所欲,衣食无忧,无所不能的样子。
       这样的一个穿惯了羊皮拖鞋的男人,在大荒漠上劳改了二十年。在这孤独寒冷的仿佛只有冬天没有春天的二十年里,他有了相当富裕的时间去一遍又一遍回味自己的前半段人生,一遍又一遍在沙子里淘金,最后猛然一看,竟然剩下的是那个他一直没怎么正眼瞧过的婉喻。他是在这二十年里慢慢体会到她对他的爱的。在这二十年里爱上了这个女人。甚至为她越狱,跟踪她,下定决心一定要见她一面才肯死。那么多狱友,熬不住了各种自杀,可是他不能死,这个信念开始还是个小火苗,到后面就在他胸腔里强烈得烧起来了。在他终于重获自由,想用自己余下不多的人生跟婉喻把他们的小日子认认真真地过起来的时候,婉喻失忆了。这个女人用尽了一生去等待的人,曾经远在天涯,相隔万里,如今近在咫尺,却已成路人,相见不相识了。就像这个世界上我们犯过的多数错误那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怎么找也找不回来。
    严歌苓最喜欢写的女性角度是,爱得不得要领,活得泼辣伶俐。冯婉喻是,恩娘是,念痕是,田苏菲是,朱小环是,她书里边边角角的女人都是。她写得很棒,在女人的多面性上,我未曾见过比严歌苓更不留情面更透彻的人了。女人的愚蠢与聪慧,狡黠与天真,世故与幼稚,目前为止,我未曾见过比她写得更直白的。想要看透女人的伎俩,真的要看她写的书。
  •     《陆犯焉识》,起初只当看个过往人生而已,比如浪荡公子的爱情很不靠谱,隐忍的妻子一味的隐忍,竟然字字行行的看,你以为你的人生阅历听得多见得多,你以为怎么的结局可以叫完美,书在讲,你在听,它的走向你最后完全控制不住,情感的积聚和渗透开始发挥无形的力量,直到书本的最后几页,长期积聚的情感,被一针扎破,崩溃的~抑制不住~
  •     写的太好了,不那么爱长篇的我当年也看完了。2013年看的。一个女人能为爱付出多少。男人一辈子都是男孩,总是要吃苦受罪,才能理解爱。
  •     无期囚徒老几的部分是全书最精彩之处
  •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身心被不知名的情绪笼罩,所谓的犯人老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因为他心中有一个梦想,他要向他的妻子婉喻诉说他的爱,然后文革结束后他被释放后回到了原来的家却显现格格不入,是历史使然还是人们的心理?能怨恨他的孩子们那样对待他吗?曾经的历史和经历让每个人都心存疑惑、如履薄冰,就连亲人也首先是政治然后才是感情,多么可悲啊!如果时光倒转,在那个时代我们也会如此吗?我不敢确定。但愿悲剧不再发生,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     陆焉识,19岁得到奖学金留美,会四国语言,有着异于常人的记忆力。起初因为被迫接受恩娘硬塞给自己的妻子,而对妻子态度冷淡;但却在被打成反革命的二十多年牢狱生活中渐渐感悟出了自己对妻子的深厚感情,甚至逃狱就只为了相见妻子和女儿一面。冯婉瑜,一个温婉善良精致的女人,却有着一颗强大的内心,她由始至终都深爱着自己的丈夫陆焉识。在丈夫深陷牢狱的二十多年间,她想尽办法就只为丈夫能够减刑。当陆焉识终于获释可以回到婉瑜身边时,此时此刻的婉瑜却已经不记得他了,这让他的心里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他还是选择默默地陪伴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
    因为父亲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让子女们对他的感情复杂起来。虽然表面对父亲的态度都是冷淡,甚至在气愤时仍会因为旧事给他们所带来的痛苦经历而斥责父亲,但内心却是有着一份爱的。
    但当最后看到陆焉识带着婉瑜的骨灰悄悄离开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一位老者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后最终还是带着自己心爱的人去寻找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由。
  •     《陆犯焉识》既是严歌苓的转型之作,也是她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堪称经典!
  •     同情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政治、是社会、也是命运,摧毁了他们的人生。被陆焉识和婉喻的爱所感动,能够看着她离开人世也是好的,一辈子能有这么个爱人足矣。
  •     同期买了严歌苓的五本,特别喜欢这本,人人都知道钱好,偏偏他不知道。太喜欢这种形象的知识分子陆嫣识了
  •     那个年代像一口囫囵蒸煮着的大锅,激荡猛烈融化一切,最终它黑糊成了一团,我们将它倾倒刷洗,仿佛这锅子又新又亮,蒸煮起新米剔透美好,连着空气里隐隐的焦臭也安然接受.
  •       这本书是爱人排了三个小时的队签售回来的。
      
       严歌苓喜欢用那种千帆过境,原来你就在这儿的桥段。比如《一个女人的史诗》,又比如这本《陆犯焉识》。都是那种,两个人被迫捆绑在一起,先是男人怎么都不爱自己的妻子,而妻子又是把自己的丈夫当偶像一样崇拜着高不可攀地爱着。两个人都经历了那种丈夫被时局扔至命运最低点,而妻则一下变身生活小能手支撑起了这个家。于是在男人经历了命运的烹饪之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最不可分离的便是那个自己嫌弃了四分之三生命的妻子。
      
       而严歌苓最喜欢写的女性角度是,爱得不得要领,活得泼辣伶俐。冯婉喻是,恩娘是,念痕是,田苏菲是,朱小环是,她书里边边角角的女人都是。她写得很棒,在女人的多面性上,我未曾见过比严歌苓更不留情面更透彻的人了。女人的愚蠢与聪慧,狡黠与天真,世故与幼稚,目前为止,我未曾见过比她写得更直白的。想要看透女人的伎俩,真的要看她写的书。
      
       但是,对,所有的东西出现了这个但是就开始说不好的了。我觉得,以下就是单纯的个人感受了,先说一个她惯用的视角的问题,她力图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角度上,以一种公平不加以评判的角度上,这种角度从来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个角度出自于谁的眼睛。而眼睛的高度就决定了这本书的高度,如果作者高度不够,就局限了这本书。许多作者担任的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的身份,不举例,我讨厌掉书袋,好的讲故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原原本本清清楚楚不加自身感情地告诉你一个好故事。另一种则是舌灿莲花把一个不太好玩的故事用自己的添油加醋把它讲得很好听。而严歌苓的视角并非那样不掺杂感情,在我看来,她自己已经把她书里的人物盖棺定论了。谁是浪子,谁是痴情。因为她已经想好了,所以她写得更好,更细致,更精彩,于是也就更无趣。阅读的快感有了,但是乐趣不再。
      
       严歌苓试图以一种理解男人的角度出现,但是,这两个星球的生物最彼此吸引的原因就是彼此的不能理解。
      
       我觉得三观未成的女性要么就不看书,要么就看许多人的书。严歌苓的书里有一种“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是爱我的”的中心思想在,捆绑的两个人,到了人生最终章的必然相爱,怎么看怎么像世界上只剩下你我一男一女了,你从或不从?这种死磕精神,我不赞同,虽然从某种方面看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是一种取悦自己的方式,但是请选择一种不这么M的方式。能容忍和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在一起,本身已经是我不能容忍的了。穷尽一生得到的那个人爱才是生活的全部奖励?当然,如果文章女主角不是这种人的话故事也就无法进行了,这部分属于我龟毛了。
      
       在我看过的她的书里《雌性的草原》是我唯一打到五颗星的书。就是写女人,写各种各样的女人,然后明明白白地有着自己的喜好可是又给了读书的人一个余地,一个读的余地,不像她其它的书那么满。漂亮的是这个余地,精彩的也是这个余地,现在想想,连力道不足的结尾都是一个好缺憾了。一本书里写的全是女人,但是格外性感。
      
       严歌苓还是相当值得人期待的,她的故事够精彩,技术够完善,唯一可惜的是止步于四星,何时五星,不知道。
  •     最喜欢严歌苓老师的作品了,这部《陆犯焉识》写的精彩极了,一口气读完,期间不吃不喝地沉浸在故事情节中,不得不说这又是严老师的又一佳作!现在已收藏了严老师的所有作品,真的很精彩,每一本书都有一个真实、令人动容的故事,期待严老师的下一作品!
  •     好久没读到这么精彩的书了。真的不能只用荡气回肠四个字来形容这本书。对比严歌岺过去的书,她过去的小说主人公很多都是女性。各种各样的女性在她的笔下栩栩如生,每个人都是那样与众不同。但这本书,写的是其祖父一生的遭际和其 精神世界的探寻。它将世态的炎凉命运的多诡尽受眼底。读完,真有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之慨。当我读到那一段时,眼睛瞬间就花了。她写到,因为他知道没有共同的未来在望达和自己的面前,他反而天真无畏,珍爱两人相聚的每一天。相聚一天,他就优美奢华地好好地葬送那一天。这样的心态是那么消极,但又那么现世。每个人活得都不容易,在可以相爱时,就好好爱着吧,不要彼此辜负。。。
  •     喜欢《陆犯焉识》,同样期待电影《归来》
  •     读完 久久不能平静
  •     老一代的杰克苏在无尽的折磨里靠想象爱上了老去的爱情和过去的自己。最喜欢阳春面里看家人和包庇邓指媳妇那一段,终于看到年轻时候的影子。
  •     在心情最凌乱的时候看完了这本书,和书中漫长而又坎坷的一生相比,才觉得自以为的难过不过是安逸生活中无病呻吟。看完书的心情就像是今天下雨的天气,抑制不住的难过与低落。
  •     读到婉喻与焉识的晚年,忍不住酸楚落泪。爱是婉喻多年的安静付出与等待,也是焉识迟来的悔悟与坚守。爱的中心是理解,进而相知相惜。
    总是能够回想起失忆后的婉喻站在陆家老宅的楼梯口,等待焉识引领她走入旧时的回忆,他们的一生都有凄苦,在晚年终于找到了自由与归宿。情感与自由总是有相悖之处,在年轻的时候矛盾尤其明显,似乎只有倾付了一生的磨难,日暮之下才能寻找到平衡。爱是个沉重的话题,我想,他们终究是自由的。
  •     很久没有看过这么好看的小说了。后悔把书带到办公室看了,因为总是控制不住掉眼泪。语言还是那么的淳朴,像是作者在平静的讲一个故事,可是却那么震撼人心。以前看严歌苓的书,都是女人标题,女人主角,这次是男人标题,男人主角。其实是以男主角陆焉识的角度,塑造了他的妻子,坚强,执着的一个中国传统女性,从旧社会到新社会,她的思想,她的生活在变,但是她的信仰,相信自己的男人终能回来;她的执着,对丈夫的崇拜之爱,几十年没有变。就是她的信仰,她的爱,让一个女人独自撑起了一个家。
    陆焉识,一个内心追求自由的公子哥儿,在旧社会生活却经受过西方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他单纯的认为反对家族婚姻就是追求自由,以至于从没有好好的看过妻子。而生死的经历让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真爱,原来就是自己一直反对的包办妻子,就是这份爱,让他坚持活着。
    感叹他们的爱,虽然迟到了很多年,但是这就是我所向往的情景,夕阳下,两个老人相偎相依。我更为冯婉喻感动,虽然她是包办婚姻,但是她对自己的丈夫是一见钟情,就是这份情让她能坚持二十多年,让她在严重的老年痴呆时,心里装着的就是那一箱信。虽然她一生很难,很苦,但是她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幸福。
    另外我想知道知道这个以第一人称写的是不是作者本人呢,那么在故事里提到的陆焉识的散文集,还有书信体有没有呢,我真的想看。
  •     2014
  •     一个永远在等待的冗长的爱情故事。
  •     《陆犯焉识》真的可以说是代表严歌苓写作巅峰的一本书了,没有煽情,没有主观的情绪宣泄,静静的描述却直抵人心!看完之后那种复杂的感受无以言表~~
  •     一部优秀的小说。前后分开许久看完的,之前断断续续的看了几万字,后来在高铁上看完。和夹边沟记事同时看的,所以前面很残酷的看得印象更深刻。后面回城之后,子女亲戚的种种嘴脸也是五味杂陈。宛瑜的失忆,本以为是阿离对张无忌式的记忆停留,等后面简短带过为了救陆焉识而献身过的一段,才惊觉宛瑜期待了无数年,但内心深处又无法面对陆焉识
  •     这么庞大的一本书,我觉得不管我怎么评价他都是在亵渎他。我很荣幸我看过《陆犯焉识》,只是惭愧有一半是在地铁上看的,看的太匆忙。谢谢作者严歌苓,能让人们读到这么好的书。我在书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的人,也看到了过去和将来,非常感动。
  •     冲着归来看的原作,一个被文革摧残的老知识分子,爱情,劳役,家庭都被文革改变,很戏剧性,相比之下电影简直不知所云,婉瑜是个伟大的女人
  •     近两年读过的最好的小说。
  •     WG之中见人心 也最能磨灭本性
  •     惊讶爱竟然可以来的这样晚又刚刚好
  •     这是我近期以来读到的最值得看得小说。我深深的走进了陆焉识的世界,他在贫瘠落后的服刑地和优雅曼妙的生活之间,思想从矛盾彷徨到坚定。我只能说,感谢严歌岑。
  •     一下买了四本
    货到后先看的这本《陆犯焉识>>
    因为之前看了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第九个寡妇》,《扶桑》,很喜欢她书里刻画的一个个极有魅力又真实的女人形象,让人感到女性的光辉闪耀。如果没读过严歌苓的书的,我会第一个推荐《第九个寡妇》。
    然后朋友告诉我她新出了《陆犯焉识》,严歌苓刻画的第一个男人形象,有自己祖父的影子。
    书现在看了多一半。
    很成熟,大气。情节和叙事都拿捏的很好。
    就好像作者在你对面,娓娓道来。
    每天晚上收拾清之后就迫不及待钻进被窝,忙碌了一天,静下心来,有点想罪犯老陆,父亲老陆,丈夫老陆和情人老陆了。
    里面的女人中,有时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占有欲强的祖母,默默付出的婉瑜,热烈的情人,(不好意思名字一下想不起来了),里面的女人形象依旧动人。
    关于书的内容评论就这些吧。网上书评也很多。不过还是看过才能更好体会。
    封面设计也很有韵味。墨绿色花纹配着红色的字,很有视觉美感。
  •     不敢看电影 也不敢再看一遍这段故事 再没有这样深刻的记忆
  •     在中国“没用场”的人到了国外都是大有“用场”的人
  •     “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
  •     一直喜欢严歌苓的小说,在当当看了一些陆犯焉识的试读,就决定买下这本了。我还是个蛮容易受到影响的人,因为看了试读,看了点评,所以这次看到好多章节都也还平静,在陆焉识为了看女儿把自己磨成了一个血人的时候,在陆焉识做了逃犯与一家人明处暗处相聚的时候,在梁葫芦枪决前交代后事的时候,我这个感性的人也都平静的看过去了,直看到婉喻发疯似的搬家,引来一众围观者,还大骂老朋友“滚你的五香茶叶蛋”我真的又笑又哭,足足折腾了几分钟。严歌苓的每一本小说都是一个人的史诗,这一本不仅是陆焉识的,更是婉喻的
  •     从天浴、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到现在的陆犯焉识。一路走来,认识了不一样的严歌苓。我期待张艺谋拍摄的陆犯焉识。
  •     人的一生就这样被书写出来,有温情也有残忍
  •     幸好读书之前没看电影。小说丰满,深刻,好书!
  •     严歌苓的文章很好,尤其是其中陆焉识的形象塑造
  •     佩服婉瑜的气度,忠贞与耐心。可以说是伟大的妻子,伟大的母亲了
  •     可怜那个时代,可爱那两个人,可说那段故事,可知什么是希望。
  •     总有一些灵魂配得上所有的赞美和感动。
    严歌苓的文字非常有魅力,大气而磅礴,细腻但绝不婉约,感觉她与书里的奶奶非常相似,高贵而坚强。一天一夜读完全卷,读完,哭得稀里哗啦。
    如果有导演愿意,这应该是个非常好的剧本,让吴秀波演陆焉识。
  •     看到陆焉识带着婉渝回到三楼的家,简直快哭死过去了。
  •     陆犯焉识,是讲一个女人一生仰望一个男人的书,作者文笔不错,值得一看。
  •     5号,该去接你。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