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情感 >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
ISBN:9787532749621
作者:[英]戴维·洛奇
页数:206页

作者简介

戴维·洛奇诙谐喜剧学院小说成名作
消解性欲同道德禁忌的荒诞文学戏仿
融乔伊斯和卡夫卡于一体的乖谬叙述
本书是英国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的第一部幽默小说。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典型的六十年代初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会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多年来一直苦恼不已。某天起床,当亚当发现芭芭拉有可能第四次怀孕时,他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去大英博物馆安心做研究。作者就将这一天发生的各种滑稽可笑之事逐一道来,并运用了大量文学戏仿和拼贴手法,用喜剧的形式对婚姻家庭这一惯常主题作了意想不到的反思,妙趣横生,字字珠玑。虽然现代家庭早已没有这样的烦恼,但作者表现的男女在理解、安排以及满足自己的性爱时都要经历磨难这一主题,仍然会激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编辑推荐

  戴维·洛奇诙谐喜剧学院小说成名作!消解性欲同道德禁忌的荒诞文学戏仿,融乔伊斯和卡夫卡于一体的乖谬叙述!  本书是英国学院派作家戴维·洛奇的第一部幽默小说。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典型的六十年代初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会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多年来一直苦恼不已。某天起床,当亚当发现芭芭拉有可能第四次怀孕时,他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去大英博物馆安心做研究……

前言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有两大主题,一个是道德或者宗教的,另一个是文学的。前者涉及罗马天主教关于节育的教义,对于个人而言,这是我在一九六四年创作这本小说时迫切关心的一个题目。当时我还是一个穷酸的年轻大学讲师,已婚,是两个幼儿的父亲,而且生怕再有第三个。妻子和我那时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现在我们仍是,只不过信仰的方式相对自由放松了一些。但是早在当年,我们深信必须严格遵守教廷禁止采用各种人工手段避孕的官方指令。 在这里,我很难向非天主教徒,甚至向在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后更加开明和多元化的教廷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天主教徒,解释那一禁令的威力,尤其是它对妻子和我从小生长其中的盎格鲁爱尔兰天主教亚文化群的影响力。我们对于天主教会有一种兴许天真但却高尚的认识:教会像个俱乐部,有自己的章程,如果你想享受会员的利益,你就必须遵从它所有的规章,而不是只去遵守那些于己有利的条规。然而,有关反对避孕的规定,的确给天主教徒夫妇造成了太多的苦恼和压力,他们(多数人)在婚前尽力保持贞节,要做到这点着实不易,可是婚后发现那种安全期或者节律避孕法(亦即周期性的性节制,这是教廷允许的唯一节育手段)给他们婚姻中的性生活设下了重重限制。安全期避孕法的主张看来越来越不能令人信服了。  我们对教廷改变其节育教义抱有希望,是因为当时新出现了两种变化。第一,黄体酮避孕药片的发明,似乎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避孕方式,而不会受到传统的天主教以“自然法则”为由予以反对。第二,让所有人吃惊的是,一九五八年以代教皇身份当选的教皇约翰第二十三世,居然号召教廷的现代化,呼吁将其与当代社会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一九六二年,他召集梵蒂冈大公会议,开始此项工作,并于同年设立一个教皇委员会,研究与家庭、人口和节育相关的问题。一九六三年接任他的教皇保罗六世,更指示这一委员会专门研究教廷在节育方面的教义与避孕药片的关系。人们都知道,他最终否决了委员会多数派的意见,在他的教皇通谕《论人生》中,重新确立了教廷的传统教义,此举使后大公会议时代的教廷突然面临权威性和良心的危机。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写于这一事件发生前若干时间,当时很多天主教徒仍寄希望于教廷改变其节育教义,而本书的创作,说穿了,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个外行对这一场大辩论的略尽绵薄。当然,我十分清楚,我的英国读者们大多不是天主教徒或基督教徒,因此必须找到一种方式,激发他们关注天主教徒夫妇在房事时感到的种种顾忌。解决的方法,在我看来,就是以一种喜剧的形式处理这一主题——写一对年轻的天主教徒夫妇,表现他们的种种挫败和焦虑以及他们如何拼命设法调和性欲和宗教信仰,以此展现男性(以及女性)的性欲这一永恒的喜剧主题的方方面面。  性欲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吸引历代作家注意力的缘由,就是它既可以成为悲剧也可以成为喜剧的创作题材。比如说,由于表现方式的差异,私通可以让人捶心泣血(如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里),也可以让人捧腹大笑(如在费多Georges Feydeau(1862—1921),莫里哀之后法国最著名的剧作家之一,代表作有《一日烦》、《别脱光了出去》等喜剧。的滑稽剧里)。避孕尽管在实际生活中通常是个严肃问题,发人怜悯,但还是少了些足以构成一部悲剧作品的宏旨。从最初萌生创作念头开始,我就意识到我的小说会是一出喜剧。  在寻找一个故事人物,或者说一对人物,以及赖以探讨主题的故事氛围时,我一段时间之前在笔记本上信手记下的一些东西为我提供了思路。当时我曾构思创作一部关于一个英国文学研究生的喜剧小说。这人在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圆形阅览室里从事研究,而他的生活作派和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像他所研究的那些作家了。这就是亚当?爱坡比的雏形。一个年轻、已婚、穷困潦倒的天主教徒研究生,因为妻子可能第四次怀孕而忐忑不安,他将被迫卷入一系列围绕大英博物馆展开的古典式流浪历险,其中每一个情节都通过戏仿、拼贴或者暗示来呼应他正在研究的那些现代小说家的作品。运用这一手段会导致语气和叙事技法不断发生转换,这些将由主人公易于做白日梦和产生幻想错觉的特点加以协调,使转换显得自然连贯,而主人公的这些性格特征则又是他对自己婚姻状况的长期焦虑造成的。亚当?爱坡比的痛苦处境最本质的暗讽之处在于,他生活中唯一一个原汁原味,属于他自己的而不是哪个小说家已经“描写”过的要素,恰恰是他焦虑的根源。“学者型神经衰弱的一种特殊形态,”亚当在阅览室讲述一次康拉德式的经历时,他的朋友凯末尔如此评说,“[你现在]再也无法把生活和文学区分开了。”“噢,才不呢,我可以的,”亚当反驳说,“文学大多讲性爱,不怎么讲生孩子的。生活则恰恰相反。”(这点观感,我可以自豪地说,已经被收入《企鹅版现代引语》一书。)  小说在英国的第一家出版商麦克吉朋—基公司制作时,我曾和本书的编辑蒂莫西?奥基菲讨论过有没有必要在书皮的“广告文字”中强调这些戏仿手法从而吸引读者的注意。他反对这么做,我也接受了他的意见:毕竟,辨认出这些戏仿手法并非理解本书的关键所在,它只是另添一分阅读的愉悦和兴味而已。但后来我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我觉得读者有权得到一点提示,以便在阅读作品时知道该去寻找什么。小说的第一批评论家中鲜有人充分注意到这些戏仿手段运用之广;更令人惊讶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只字不提;一些人抱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多少是一本没什么创意的二手传承小说,可他们没有领悟到这一效果乃是有意为之,而且贯彻始终。  这些戏仿手段无疑给非英语读者制造了特殊的麻烦,更别提我的译者了。无论他或她处理小说的风格转换技法多么娴熟,对于中文读者而言,除了少数人,要轻易辨识出这些风格源自哪些文学模型,委实不太可能。因而,这篇短评可以为对此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文本中所运用的戏仿段落和文学典故的介绍。  本书的前半部较少用到这些,但随后就开始大量广泛地运用。  在第二章中,亚当?爱坡比在台阶上的尴尬经历,呼应了威廉?戈尔丁的小说《自由落体》中的一个段落。戈尔丁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战俘,被盖世太保囚禁在一个黑黢黢的炊具橱里,惊慌失措中,他触摸到一样东西以为是一块人肉,其实只是一块湿布。同一章结尾处,亚当骑着助动车遇到交通堵塞,他一时浮想联翩。这里模仿的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风格,万千思绪是议会大厦上的巨型大笨钟宏亮的当当声触发的,而正是这钟声在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中标志着时间的流逝。亚当一时幻想,人行道边的那个老太太正是克拉丽莎?达洛卫本人。  在第三章中,亚当设法更换他的阅读证这一经历,非常明显地仿效了弗朗兹?卡夫卡笔下的主人公在官僚主义的迷宫中历经的磨难。(我可以向读者保证,那条长长的走道,管理员摇铃,还有他锁门将申请人关在里边等细节,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尽管如今已在另一座新大楼里实行一种不同的制度。)亚当进入巨大的圆形阅览室那一段描写,戏仿戴?赫?劳伦斯作品中关于性的象征主义和《圣经》式的散文节奏,尤其是他的小说《虹》的开篇部分那几页。  亚当稍后返回他的书桌时,发现一群中国游客正在仔细打量它。这一场景的描写采用了约瑟夫?康拉德的风格,弥漫着浓郁的热带气息和存在主义的内省。下一章才会写到亚当对于中国游客正被引领瞻仰卡尔?马克思用过的书桌如何做出反应:“马克思先生——他已经去世了。”这儿呼应了康拉德《黑暗之心》中的名句:“库兹先生——他已经去世了。”  ⅤⅥ亚当和他的导师布里格斯,还有后者的同事贝恩的会面,是以查?珀?斯诺那种平淡甚至有些沉闷的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的。斯诺非常成功地创作了一组发生在战后年代的系列小说,名为《陌生人和亲兄弟》,对剑桥大学教师之间勾心斗角的描写尤为出色。在我的英语小说中,这一戏仿的线索反映在故事开头一条关于天气的注解:“看上去像要下雪。”  亚当在第五章中幻想自己成为教皇那部分,我借用了弗雷德里克?罗尔夫(“科沃男爵”)创作的一本出色的小说《哈德良七世》(一九○四年),其中作者想象一个和自己不无相似的卑微的英国人被推选为教皇。不过,这段日记体的描写,取材于罗尔夫不太有名的作品《瑞内托先生》,书中刻画了一个文艺复兴时期的僧侣。  其他的戏仿内容大多比较容易识别。叙述亚当在大英博物馆内图书馆区的一排排书架间浏览时用的是格雷厄姆?格林的文风:格林小说的读者们一定会辨出有关追逐、背叛、良心愧疚和神学等主题——也许还有《布莱顿礁石》和《问题的核心》中的短语和语调变化。在这一段的起首,那扇绿色的厚呢大门隐含着双重线索,既让人想起小说家的名字,又借鉴了他的短篇故事《堕落的偶像》中同样一扇门的戏剧性效果。  第七章开头呼应了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异国他乡》(“整个秋天战争一直在继续,但是我们不再参与”),随后又玩点噱头模仿了他更有名的故事《杀人者》。同一章稍后处,亚当和罗廷迪恩夫人喝茶晤谈一幕,戏仿亨利?詹姆斯创作后期的文风:复杂的句法、延绵的比喻还有优雅的变奏。小说这一部分引用的“埃格伯特?梅利玛许”的片言只语,使人联想到一个以吉?基?切斯特顿和西莱尔?贝洛克为原型的天主教美文作家。小说的尾声可谓是最明显的戏仿,或者说拼贴。我明白,随着小说接近尾声,需要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亚当?爱坡比的婚姻问题,那就是他的妻子芭芭拉的视角。可是拖到这会儿才突然切换叙事角度,会不会显得生硬而成为过于随意的拙劣之笔?找到一种可以引达高潮的戏仿,一下子解决这一问题,这正是小说创作中那些神思闪现的快乐时光,唯此方显劳有所值。在哪一部著名的现代小说中,妻子这个角色在倒数第二章以前始终是她丈夫思想和认识的附庸,直到最后一章才在叙事中取得了主体意识,并对丈夫以及夫妻之间的关系提出自己嘲弄性的、实事求是的女性视角?别无其他,只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这部小说(我迟迟才意识到)在我的潜意识里,一直是用变化纷呈的风格再现一天内发生的所有事情的典范。莫利?布鲁姆那段广为人知、不加标点的内心独白,用来实现我的意图,其熨贴简直不可思议。我的小说不妨像乔伊斯的那样结尾:男主人公回家,和配偶团圆,在婚床上入睡,然而难以入梦的妻子,昏昏沉沉地思索着男人的弱点,性爱的悖论,还有他们的恋爱婚姻史。对于莫利的关键词“可以”,我会用更为不确定的“也许”代替。我的创作意图始终是,芭芭拉眼下对自己可能怀孕的焦虑,应该在小说最后一章中得到排解。当我回想到在《尤利西斯》中,莫利?布鲁姆也是在最后一章来例假时,我才明白过来(如果在此之前我还不知道的话),的确有作家的运气一说。

内容概要

戴维·洛奇(David Lodge,1935- ),一九三五年在伦敦出生,早年就读于伦敦大学,伯明翰大学博士,英国皇家文学院院士,以文学贡献获得布列颠帝国勋章和法国文艺骑士勋章。从一九六○年起,执教于伯明翰大学英语系,一九八七年退职从事创作,兼伯明翰大学现代英国文学荣誉教授。
洛奇已出版十二部长篇小说,包括“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换位》(Changing Places,一九七五年,获霍桑登奖和约克郡邮报小说大奖)、《小世界》(Small World,一九八四年,获布克奖提名)和《好工作》(Nice Work,一九八八年,获星期日快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和布克奖提名)以及《作者,作者》(Author, Author,二○○四年)等,其中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最为著名。他还著有《小说的艺术》(The Art of Fiction,一九九二年)和《意识与小说》(Consciousness and the Novel,二○○二年)等文学批评理论文集。洛奇的作品已用二十五种语言翻译出版。文学批评史家安东尼·伯吉斯认为,洛奇是“同代作家中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
《小世界》在一九八八年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洛奇本人担任编剧、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好工作》,获得一九八九年皇家电视学会最佳电视连续剧奖。

章节摘录

  1.引言  近十几年来,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戴维?洛奇越来越为西方评论界所关注,各种评论文章也层出不穷。但是在中国,关于洛奇的研究还很少,为数不多的评论者也大都关注于其三部校园小说,并由此断定洛奇是一位校园小说家;还有些评论者在评析其小说中所运用的拼贴、戏仿、讽刺等后现代主义的写作手法后,断定洛奇是一位后现代主义作家。《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洛奇的的天主教小说之一。它以大英博物馆阅览室为中心,讲述了主人公亚当?埃普比一天的冒险经历。全书共由由十章和一结语组成,前十章的叙述生动展现了亚当一天的经历,最后是结语部分,以亚当的妻子芭芭拉为聚焦中心,以意识流的形式展现了她的所思所想。这部小说更少为中国的学者所关注,仅有的几篇评论也多分析其天主教主题,或者认为小说反映了人类自觉控制生理欲望并焕发出生命魅力的主题。笔者认为:《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一部关于现代社会小人物成长过程的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一天的行为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作家深刻揭示了主人公亚当?埃普比一天中的心理成长、成熟的过程。而这种成长和成熟的过程是作家通过巧妙的叙事聚焦的转化实现的。  2.叙事聚焦与成长小说  叙述聚焦强调的是以谁的双眼和意识去观察和感知世界,也就是叙述者以怎样的视角、心理状态和观点去观察。在一部小说中,聚焦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聚焦就是“视觉(即观察的人)和被看对象之间的联系。”[1]根据米克?巴尔所述,当我们谈及聚焦时,一般谈聚焦者、聚焦对象和聚焦层次等。聚焦者是聚焦的主体,是“诸成分被观察的视点”[2] 。聚焦者可以与一个人物相重合,或者置身其外。当聚焦者与人物相重合时,读者在阅读中会以这个人物的眼睛去看世界。但是与人物相联的聚焦者由于其视角和感知以及主观感情的局限,会产生偏见与限制。当读者接受到的信息远多于这一内聚焦者时便能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并产生反讽的效果。另外,根据热奈特对聚焦模式的分类,有“零聚焦”或“无聚焦”,即“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其特点是叙述者站在一定的高度,以上帝般的眼睛观察着人物和事件,他说出来的总比人物知道的要多,是“一种传统的无所不知的视角类型”[3],就是叙述者以全知视角观察和叙述事件。第二种是“内聚焦”,叙述者的眼光和人物的眼光相重合,从人物的视角“说出某个人物知道的情况”。第三种是外聚焦,叙述者站在故事之外,他知道的总比人物知道的要少,容易给读者留下悬念和空白,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这一般是侦探小说常用的叙事手法。  “成长小说”在欧美文学史上可谓是个源远流长,影响极为深刻的小说传统。它的源头应追溯到西方以“人”的觉醒为标志的启蒙时期,卢梭的《新爱络绮丝》便为最早的成长小说之一。这类小说在18、19世纪的德语文学中臻于及至,首先是“Bildungsorman”一语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威廉?迈斯特》的作者歌德。艾布拉姆斯在《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这样定义“Bildungsorman”:“表示‘主人公成长小说’或‘教育小说’。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并认识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4] 从内容上看,成长小说具有亲历性。它主要反映个人的成长体验和心理变化。成长过程的叙事、成长旅途中的见闻和经历,人物性格在这一过程中的变化,构成了小说的主体。成长意味着人物趋向成熟,产生了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够协调个人意愿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价值。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虽然是一部成人小说,公亚当?埃普比的年龄已经超过了规定的13—20岁的年龄段,但主人公的心理并不成熟。因此,这部小说至少具有一种隐含的成长主题。为了表现这种成长主题,洛奇有意识地在小说中采用了各种叙事聚焦策略。具体地说,作家主要采用的是第三人称非聚焦的观察形式,辅以第三人称内聚焦和第一人称内聚焦来讲述主人公埃普比一天的经历。第三人称内聚焦叙述来自于故事中某个人物的眼光,焦点是固定的,主要冠以“他”的第三人称叙述,叙述声音是叙述者的,视角却是人物的。第一人称内聚焦时冠以“我”的第一人称叙述,是“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5],叙述声音和叙述视角都是故事中人物的。但是在《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中,各种聚焦手段并不是各自分离,不相联系的,而是根据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一种聚焦形式会适时地转化为另一种聚焦形式,即所谓的视角变异。通过聚焦形式的选择和叙述,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亚当从天主教教义压抑下的状态以及无处宣泄所导致的最初精神恍惚和日常行为错乱的状态到理智、成熟不断控制自我、控制生活的过程。  3.《大英》中的零聚焦叙述与人物的成长  零度聚焦既可以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可以用反讽或者戏仿等技巧,间接地展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它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者,可以对事件进行评论又可以透视人物的内心。《大英》中的零聚焦叙述,以全知的视角观察和叙述故事世界,叙述者知道得比任何一个人物都多。首先,零聚焦叙述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混乱、嘈杂、令人手足无措的外部世界。小说开篇便展现给读者早晨时亚当家的混乱环境。早晨起床后作为父亲的亚当与女儿争抢厕所,讨论马桶问题。亚当找不到自己的内裤,慌乱中差点被卡莱尔绊倒在地。亚当想把湿内裤放在烤箱内烘干,却不慎烤箱着火,内裤被烧毁,无奈只能穿着妻子的内裤出门。这里通过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在幽默讽刺的气氛中,让读者了解了亚当一天的开始,即一个不成熟的、毫无秩序的开始,它象征了一个人成长阶段初期那混沌无序的状态。  在前三章的零聚焦叙述中,亚当完全处于被压抑被控制的地位,无法宣泄自己的情绪,只能耽于幻想和想象,严重之时甚至晕倒在地,撞伤自己。他只能冲自己的摩托车撒气。他关注于日常小事,为了弄清楚阅览室的座椅是不是布朗龙家具公司生产的,就想把自己的座椅翻过来看一下。但是他断定那样做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于是:  他向四周看了一眼,没有人注意他。他故意把一支铅笔丢到地板上,然后弯腰去捡,趁机向座椅下面看了一下。他模模糊糊的看到了一个标牌,但上面的字迹看不清楚,他把头直接伸到椅子下面,不料身体一下失去了平衡,重重的摔倒在地板上….[6]  此处,零聚焦叙述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现代小人物的荒诞行为。由于长时间的压抑,亚当试图通过关注日常琐事使自己得到解脱,结果却使自己更加窘迫。零聚焦叙述者从全知叙述者的角度,对亚当生活的周围环境和他那因压抑而错乱窘迫的行为进行了叙述,既利用环境的压抑衬托了人物内心压抑的情感,又展现了现代社会中小人物错乱的行为中那既可笑又可悲的因素。这是亚当一天成长中的初始阶段,是一个不成熟的、混乱的开始。  其次,零聚焦叙述运用其无处不在和无所不知的全知视角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只不过,它不能象内聚焦那样让人物自我展示,只能站在故事外面展示人物的思想。它以上帝般的眼睛观察着人物一天中的行为,既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又可以通过无所不知的观察视角展现人物的内心思想。小说前三章,透过零聚焦者的叙述,我们会发现一个沉溺于幻想的脆弱而又颇具鲁迅先生笔下阿Q精神的西方阿Q形象。当亚当被拒绝进入阅览室而晕倒在地时,零聚焦叙述者是这样描述亚当的心理的:  他想象着:自己安静的躺在一个幽暗的房间中,忧心忡忡的朋友与医生站在他的床边低声商议如何治疗他的病症。也许他们会向教皇发出情愿,为他和芭芭拉争取到特许状,可以采用人工避孕方法,也许他会死去,他悲惨的遭遇引起了梵蒂冈会议的注意,为此自然法则教义得以修订。总之,他会获得许多好处。[7]  这颇具自我安慰的想象通过零聚焦视角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透视表现了出来。由于天主教有不允许人工避孕的教义,亚当眼看就会有第四个孩子出生。他时刻担心着妻子是否会再次怀孕,因此他梦寐以求的就是教会能改变教义,允许人工避孕,这样他也就不再忍受压抑。但是他没有采取行动。这时候的亚当还不够成熟,他没有勇气、也没有力量去公开反抗教义,只能耽于幻想,并以此发泄自己的不满。  从小说第七章开始,主人公亚当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开始了自己真正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时期。在第九章,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小说以零聚焦的叙述角度,透视了亚当在商店橱窗前的内心活动。  他盼望着自己能够体验一下成为一名罪人的感受,以便获得一种残酷的满足。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几乎成了一种无法抵抗的诱惑力的牺牲品,…,在他内心深处,有一个微弱的声音暗示说,如果他对芭芭拉不忠,如果他想偷吃禁果,那么他的心情决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自如、毫无遗憾,再说这种事情迟早也会败露。[8]  通过零聚焦叙述者的全知全能的叙述,亚当的内心得以充分展现。当叙述者以亚当的视角观察到橱窗里各种各样的避孕药具时,亚当心中有两种声音在相互抗争,此处不仅成为他反抗天主教教义的高潮部分,而且与其之前备受压抑、无法宣泄的状态形成了对比,也成为亚当成熟的一个转折点。他似乎决心通过与弗吉尼亚的一夜风流来反抗教义,但是最终他的反抗不是这种堕落的反抗,而是拒绝了诱惑的反抗。他“在她前额上留下了一个纯洁的吻”,成功地抢到了埃格伯特?梅里马什的手稿,以实现自己出版手稿和完成博士论文的决心,并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这与之前他那自我安慰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已经具备了清醒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时,天主教教义与社会道德相比已经不算什么了,他清楚地明白:以违反社会道德标准来反抗天主教教义是不值得的。最后,通过全知叙述视角,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更加成熟的亚当形象:虽然手稿被焚毁,但是亚当仍然把《布道书》交给了美国人伯尼尔,自己不取分文。这一复调式的对照结构向读者展示了亚当心理和思想的成熟过程。

图书封面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5条)

  •     这本书比《三部曲》要严肃得多,实际上是通过主人公文学博士生Adam的经历评论关于天主教会不允许堕胎的话题,讽刺成分多于搞笑。文体很有意思,好像模仿了不少人的。最后一节最明显,四页纸只有一句话,Jame Joyce的风格明显。这本书如果不是出版在60年代,我肯定怀疑他模仿了高行健。第一章和第二章出现了人称转换,而且不提前通知。有两个情节让我忍俊不禁。这天,Adam在大英博物馆看书。中间出去打个电话,回来发现有人在摆弄他桌上的书。令他惊异的是,这几个人竟然是中国人,是正经八百的中国人,穿着制服。这本书写于1965年,恐怕当时在伦敦见到中国大陆来的人确实跟中国人当年看西洋景有一拼。原来这些人是来看马克思做的桌子。他们认为Adam坐的13号桌就是,所以才翻动他的书籍。面对他们的询问,Adam回答说:“马克思,他死了。”另一个是消防队来了,大家都准备向外跑。后来发现并没着火,门卫堵着门不让出去。一位女博士生抱着厚厚的一叠稿子塞到门卫手里说:“我死了没关系,但是我的博士论文一定要保存下来。”这位女博士真是......太英勇了。
  •     大英博物馆魅力不再转自10.10.05 重庆日报 文:李冬梅  久困学院中的人,很难不为戴维·洛奇那些恶搞学院人的故事开怀。基于某种受虐心理,展示学院众生诸种不堪的《小世界》被奉为学院经典,极尽刻薄之能事的《作者,作者》总拿亨利·詹姆斯的性事说事儿,却为学院人士热爱。一个郁闷之夜,我拿起《大英博物馆在倒塌》,笑了又笑,直至夜半。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初版于上世纪60年代,近年来开始在国内引进出版,一时风靡。这是一部关于现代社会小人物成长过程的小说。研究生亚当和妻子芭芭拉是典型的上世纪60年代初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因为教会教义的限制无法使用避孕用具,多年来一直苦恼不已。某天起床,当亚当发现芭芭拉有可能第四次怀孕时,他再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去大英博物馆安心做研究。  于是,亚当在大英博物馆里,被迫卷入一系列围绕大英博物馆展开的古典式流浪历险,———我们看到,第二章里,恍惚的亚当在熙攘的伦敦街头遇到了年老的达洛卫夫人;第三章,大英博物馆变成卡夫卡梦魇般的城堡,圆形阅览室仿佛巨大的子宫,蜷缩其中的学者仿佛不肯离开子宫的胎儿,靠吸食泛黄书页的霉味生存,而他们的妻子则“期盼着他们被赶出子宫的一天,看着身边哭哭啼啼的孩子们,她们紧握被洗涤剂弄粗糙的双手,发誓孩子们长大后决不让他们做学者。”在前言和后记中,洛奇不厌其烦地将他的戏仿对象一一道来:劳伦斯、卡夫卡、格林、康拉德、伍尔夫、海明威,以及詹姆斯·乔伊斯。  事实上,不仅最后一章,从人物到叙述时间,从叙述手法整体构思,《大英博物馆在倒塌》都在暗合《尤利西斯》。正如作者所说,亚当的痛苦处境最本质的暗讽之处在于,他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在前人的小说中发生过了———他是一个被拼贴而成的人,生活在一本拼贴而成的小说里,他唯一的原创就是他的焦虑,即此书的原创性主题———“文学大多讲性爱,不怎么讲生孩子。生活则恰恰相反。”  可笑的是,虽然亚当一大早就在阅览室占了位子,作者却没有给他打开任何一本书的机会,他阴差阳错地使大英博物馆陷入火警恐慌,错误地怀疑朋友背叛了他,丢掉了一份只让他和家人幸福了十分钟的工作,在英文系众目睽睽下大出洋相,唯一的坐骑又栽进阴沟,着火爆炸,可这些与他对妻子怀孕的恐惧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  最终,像塞万提斯折磨他的骑士,作者对亚当百般折磨之余,出于怜悯,也不忘赐予他一份小小的礼物:记载一本正经的天主教作家与一名女士的风流韵事的秘密手稿,以及一份意外的友谊和工作———这个主题在学院小说最受欢迎(多年后英国女作家拜雅特将此主题发挥极致,即闻名于世《隐之书》),可惜《大英博物馆在倒塌》仅叙述一日之事,许多有趣小主题无法铺陈,只能一略而过。  在“后记”中,洛奇说,在写作这部小说时,他脑中始终萦绕的并非《尤利西斯》,而是乔治·格什温与艾拉·格什温的一首爵士乐曲:《伦敦城的一个雾天》。是这首歌启发他将故事时间限定在一日之内,并给了他笔下的伦敦一个浓雾笼罩的形象。“大雾弥漫的伦敦城里,我低沉,我压抑,吃惊地望着清晨的阴霾,大英博物馆魅力不再。”而“大英博物馆魅力不再”就是这本书最初的书名,由于版权问题,只能割爱。仿佛梦醒的堂吉诃德,一番历险之后,亚当心中的大英博物馆如同虚设,而面对生活捉襟见肘的他,如何在阅览室之外的大千世界中生存,实在堪忧。想到爬出子宫的胎儿学者那蜷曲的身影,让人不由兀地生出一股寒意来。
  •       出处:http://shc2000.sjtu.edu.cn/0802/daiweil.htm  □ 刘兵兄,我们要开始一个新的对谈专栏了,而这新专栏的名称是越来越难取了。我们两人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已经谈了6年的专栏名叫“南腔北调”,今年我们两人的学生章梅芳和吴慧在《科学时报》上新开的对谈专栏则取名“南征北战”——想想也奇怪,两个很可爱的小女生,不风花雪月,不闲情逸致,偏要“南征北战”,但她们说年轻人必须直面生存竞争,征战正在前面。这样一来,我们老哥俩的新专栏看来只能叫“南辕北辙”了。编辑部的晶晶小姐听到这个名字的反应是:“竟然想到‘南辕北辙’,思维角力的意味反而浓了,妙极妙极!”  当然,我们并不想专门在这个专栏里“角力”,而是来谈谈我们共同感兴趣的书和人。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David Lodge)正这样一个人。  我记得十几年前,是你向我推荐了洛奇的小说《小世界》,我们两人后来都发表过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十年后我们又以“十年重读《小世界》”为题作了一次对谈。因为这部《小世界》和《围城》有些类似——都是写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世相百态,洛奇被一些人称之为“英国的钱锺书”。这种说法能否成立,当然还需要讨论。或者反过来,如果我们将钱锺书称为“中国的戴维·洛奇”,是不是可以成立?  ■ 当我们决定开写这个新的对谈专栏,在商议话题时,很快想到了戴维·洛奇这个人,并一致认为这是一个恰当的、可谈的话题。这当然与我们之间某些共同的兴趣和欣赏品味有关。  当十多年前最初偶然地读到《小世界》这部小说时,我就对洛奇此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开始关注他。同时,我也曾将他的《小世界》有选择地推荐给一些朋友。之所以说有选择,是因为,有时当我觉得某人可能不会对这样的作品感兴趣时,当然我就不推荐了;有时当我觉得某人可能会对这部作品有误解,或者说,仅仅是流于表面情节的欣赏,我也不会推荐。因此,可以说,我所选择的推荐对像,差不多可以算作是自认为可能会是对戴维·洛奇阅读和理解上的“知音”。结果我发现,这种选择还是基本得当的。我郑重向他们推荐此书的那些人,果然都有着颇为会意的叫好。而当我像试验一样推荐给那些我觉得可能不合适的人时,其反应也与我估计的差不多。这样,戴维·洛奇的作品竟然有了某种检验朋友阅读品味的附加功能。当然了,正像你说的,当我推荐给你时,你的反应也是非常积极的,这与你我能6年如一日地开对谈专栏,肯定是有密切关系的。  因为注意到这样一位作家,于是也就开始关注他的其他作品。后来,当他的其他作品也被译出,并放在丛书中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时,我也便将其全部买来。再后,上海译文出版社再度新出其作品,应该说他的作品的影响力,已经是得到充分证明了。  因此,无论我们说他是“英国的钱锺书”,还是将钱锺书称为“中国的戴维·洛奇”,我觉得,这都只是一种近似的比喻而已。任何比喻,都有其局限,在我们刚说的例子中,又恐怕更是主要局限于将《围城》与《小世界》相比。因而,无论考虑到他们在这两部作品中,毕竟也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还是考虑到他们在其他作品和其他方面更大的不同,我便不怎么愿意使用这种颇为流传的比喻了。  □ 戴维·洛奇可以成为朋友阅读品味的“试纸”,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发现。  关于“中国的某某”这种说法,使我想起另外一件事。有些人喜欢将这种句型的桂冠廉价奉送给朋友或名流(当然他们也是好意),比如就不时有人呼唤“中国的李约瑟”,或者将这样的桂冠奉送给科学史界的某些人。所以这样的修辞手法中,“近似的比喻”已经算是不坏的了,更多的时候它连这种状态也达不到。  据有关资料,洛奇已出版了十部长篇小说,其中以“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最为著名:即《换位》(Changing Places,1975)、《小世界》(Small World,1984)和《好工作》(Nice Work,1988)。这三部小说都围绕一个虚构的城市卢密奇展开。所谓“英国的钱锺书”之名,主要也是从这三部曲上得来的。三部曲中最早被中国读者熟悉的,却是第二部《小世界》,不过因为这三部小说都可以独立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接触的先后顺序,对于理解、领略这三部曲,不会构成太大的问题。  洛奇前些时候在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我对于《换位》有比较特殊的感情,因为那对我是一个突破,是我第一次既在商业上也在批评界获得成功。而在《小世界》的写作过程中,我全身心地投入了这场“游戏”,达到了我所预想的效果,我想我现在是肯定写不出这么好玩的作品啦。”他的这番夫子自道,对于中国读者最先接触的是《小世界》的中译本,倒是给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 看来,关于戴维·洛奇我还是孤陋寡闻了,只是凭着一种业余(因为本非文学专业)的兴趣来关注,虽然看到作家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相继推出他的文集,却不知道他有十部长篇小说。不知什么时候这些作品都能够有中译本出版。因为我还有一个偏好,即当因某部作品而非常非常喜欢一个作家时,会有兴趣把所有他的作品都收齐,比如,像《侏罗纪公园》的作者克莱顿,他的所有我能够见到的小说的中译本,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下。  但这里还有一点差别,即像克莱顿那样的作家,他的作品虽然也水准并非划一,至少因其商业畅销书的性质,总还都有着相当的可读性,而如果能够在我品味不够高的休闲式消遣中再获得一些额外的思想性收获,那就更好了。而且,就此标准而言,克莱顿也从来未让我失望过。  说到戴维·洛奇,情况似乎略有不同。虽然他已经出了中译本的那些小说我也都读过了,也还是觉得都挺不错,但不知是先入为主的印象过深,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甚至于像你刚提到的他讲自己后来再写不出那么好玩的作品,他的其他小说确实总是让我要与《小世界》相比较,而且比较的结果,还是不如《小世界》更有趣。  这样,就提出了问题: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其他读者是否也如此呢?在他的《小世界》与其他小说之间,能够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什么?虽然这也是并非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但我还是愿意先听听你的想法,然后,我再讲讲自己的思考吧。  □ 他的小说中译本,除了“卢密奇学院三部曲”,我只见过《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和《作者,作者》,以及一篇文学理论性质的《小说的艺术》。你觉得洛奇的小说中,比来比去还是《小世界》最有趣,我想除了你个人的口味之外,应该也是有些道理的,洛奇自己不是也对《小世界》格外满意吗?  不过,我读洛奇的小说时,似乎没有你的这种感觉,至少是没有那么强烈。例如,我觉得《换位》也非常有趣:  来自英国的有点老派迂腐的斯沃洛讲师,和来自美国的“生活在文人的野心和情欲之间的张力中”(请允许我借用《小世界》中的句子,毕竟先入之见是很难除去的)的扎普教授,因为为期半年的学术交流活动而换了位——扎普教授来到了英国的卢密奇(洛奇自己说该虚构城市实际上位于英国伯明翰的地理位置),而斯沃洛则去了美国扎普教授原先生活的地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观察眼光和角度,就已经使这种“换位”让人期待着一些有趣的事情和看法。然而,作者建构故事的力度远远超出人们通常的想象——他竟让斯沃洛和扎普教授互换了家庭和妻子!  于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潮流背景中,两个假想的校园,两个假想的家庭,就此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精彩的学术和人生戏剧。《换位》中的这种构想,如果和《儒林外史》或者《围城》中的故事结构相比,那我觉得后两者就显得相当平淡了。  顺便说一句,《小世界》中所采用的故事结构,据洛奇自己说是采用了类似“圣杯传奇”的结构,这样可以“容纳一大批不同人物的漫长旅程”,而这种结构也正是《儒林外史》和《围城》所采用的,只是我们中国人当然不用“圣杯传奇”这样的名称。其实《西游记》也是同样的结构。  因为我是先读《小世界》,后来才读到《换位》的,我不知道如果我交换了上述阅读顺序,会不会产生不同的感觉。估计你的阅读顺序和我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感觉的不同,就更有比较的意义了。  ■ 是的,我阅读的顺序与你是一样的,先读的《小世界》,然后才是《换位》。我觉得,虽然你认为《换位》也让你读来非常有兴趣,而且我也承认那是部不错的,甚至于很有想象力的小说,颇为值得一读,但你之所以将它单独提出来,也许,与你的性文化研究的兴趣又有某种潜在的关联吧。  我之所以对《小世界》情有独钟,恐怕也不一定就能说清理由。但我与其他一些更为注重该书情节的人比起来,在为其构想新奇的情节所折服的同时,更多地愿意想到的,是其情节之构成与作者的后现代文学意识,以及他的文学理论之联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者将小说的情节也用于阐释其后现代理论。或者也可以说,其小说情节的构成,是以另一种具象的而非那种传统学术的抽象论述方式来表达后现代的观念理论。当然如果要更细致地对应,哪些情节的设置与对后现代的哪此观点的阐释相关,这恐怕有一定的难度,也会有些牵强,甚至于就不可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在整体上,还是可以感觉到其间很强的相关性的。而在更具体些的情节上,比如像追求圣杯的隐喻,以及在那位“女权主义”的代表者所讲述的各种听上去大量与性隐喻相关而且相当激进的观念等,都可以属于此类吧。  正因为这样,就使得戴维·洛奇这位有很强的学院派背景的小说作家,极大地有别于那些仅凭感觉或直觉来写作的小说家。他的学院派后现代学术理论,直接间接地体现在其小说的叙事之中,而且非常自然。这应该说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很高的境界。在国内,我们偶尔也会听到有人将某些作家冠以“学者型作家”的名头。但与洛奇相比,其高下之分,那是不言而喻而且极为明显了。  □ 你又在说笑了。不过性是谁也回避不了的事情,《小世界》中那扎普教授的话题就经常是和性有关的——《换位》和《小世界》中的许多故事都和性有关。  其实我对于《小世界》中从“圣杯传奇”借鉴来的故事结构有着很强烈的兴趣,故事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线索,即青年学者柏斯对年轻貌美的女学者安吉丽卡的痴情追求。柏斯对安吉丽卡一见钟情,随后就走遍全世界去追求她──从一个学术会议追到另一个学术会议。每一次柏斯都几乎就要成功了,然而最终却总是水中月,镜中花,失之交臂。这种追求有时让我想起金庸小说中杨过、张无忌等人对心爱女子的痴情,不过洛奇并无意以情动人,更不煽情,他只是借此展示“学术界”那些光怪陆离的众生相,并且不时通过平静的口吻和皮里阳秋的措词暗示他的讽刺和嘲笑。  仅从《小世界》中人物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这类中世纪传奇故事确实给了洛奇很大的灵感。例如,小说中的青年学者柏斯,他的名字其实就是圣杯传奇中的人物帕西法尔(Parsifal)的变体──帕西法尔原是“天下之至愚”的山村少年,后来却成了众骑士的首领(这一点又有些和金庸《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相似了)。瓦格纳为此作过一个名为《帕西法尔》的三幕歌剧。又如,小说中的国际学术大权威,亚瑟·金费舍尔──他苦于缺乏新思想,也失去了性冲动──被认为显然就是“渔王”费舍尔·金的翻版,名字上的相似痕迹也清晰可见。  至于洛奇小说——特别是“卢密奇学院三部曲”——中的后现代色彩,恰恰是我希望你阐述得更仔细深入一些的地方。  ■ 那我们还是以《小世界》为代表说事吧。你刚才提到的从“圣杯传奇”借鉴来的故事线索就是典型的一例。其实,这样的思路可以说是一种展开的西方文化传统的思路。比如说科学领域吧,当人们不遗余力地追求所谓的终极真理时,也正是这种典型的思维习惯所致。当然,在其他领域也是一样。如今,在我们的话语系统中,所谓的“客观”、“真相”、“真理”,等等,也都成了人们似乎不暇思索就会脱口而出被高频率使用的“日常词汇”。而在学术界,比如说像在对科学进行人文研究的领域,目前也仍有许多学者坚持着所谓的“科学真理”、“客观真理”。在这背后,我们不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与《小世界》小说有情节中隐喻中的那种追求终极目标的虚幻吗?  《小世界》以学者参加学术会议为情节发展的线索,在描述中就有诸多机会来写那些学者,写那些学者在会议上的表现,写学者们会上会下的谈论,这就给作者提供了一个在小说中更直接表现后现代理论的机缘和自然的理由。当然其中也经常会穿插一些带有调侃、讽刺和影射意味的内容。也正是在这当中,体现出了作者的理念和意图。因而,如果我们只是津津乐道于小说中对于学者以某种非学术式的方式参加着一个又一个会议,在会议中不学无术,游山玩水,享受浪漫(当然在世俗的意义上这些表面性情节的描述也令人叫绝),那恐怕还只是看到了洛奇这座巨大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个小角。  □ 洛奇在“卢密奇学院三部曲”中对于那些“国际学术会议”和有关活动的描述,是特别能让我们会心一笑的。  比如那个少年得志的扎普教授,当故事展开时,他早已经是一个非常资深的“学术油子”了——他满世界飞来飞去,在各国参加各种各样的学术会议,一篇论文可以在各个不同会议上反复演讲(在现实生活中,我真的见过这样的国外学者)。他平时的话题则总是时髦而当令。在这些对他来说已经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学术活动中,他演讲,他调情,他猎艳,他也张罗学术会议,也不忘记巴结比他更大的学术权威(比如亚瑟·金费舍尔)。他认为自己的身价已经够得上“一份年薪十万美元的闲职”。  戴维·洛奇当然没有什么愤青情怀,所以他对扎普教授以及扎普所热衷的那些学术活动,虽然有揶揄,有嘲讽,但并没有批判。在这个问题上,他采取了某种超然的立场。毕竟,在现实生活中,洛奇本人必定也是这类活动的参加者——在扎普教授身上,不见得一点也没有洛奇本人的影子。从表面上看,洛奇笔下的一场又一场“国际学术会议”,似乎已经变成学者们的公款旅游和社交游戏,学术交流倒已经变成次要的了。但是事实上,这样的“游戏”确实是必要的,它们对学术交流和学术繁荣有好处。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繁荣富裕之后,也必然会追求文化,就像一个人衣食丰足之后,必然会追求文化和精神享受。作为国家如何追求文化?首选之事当然就是供养学术,而供养学术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举办“卢密奇学院三部曲”中反复出现的国际学术会议。  十多年前我在一篇《小世界》的书评中,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的扎普教授们已经成长起来,更多的柏斯们则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那时情况看起来似乎还是比较正常的,然而转眼之间,我们这里竟已经出现了相当荒谬的情景,比如学术上的“量化考核”导致学术泡沫弥天而来——出版了无数专著,发表了无数论文,召开了无数会议,提升了无数教授,扩招了无数博士……总而言之,许多场景已经极具反讽意味了。也许,西方发达国家当年也曾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 你看,你已经在洛奇小说的基础上,给出了你的解读和延伸联想了。在文论界,一个很流行的观点是,一旦某个文本被创造出来,它就不再属于原作者,而是在每一个读者那里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但由此我们还会遇到新的问题;如何比较、评判不同文本的优劣,或者更弱化地说,如何比较和评判其间的差异呢?我以为,当一个文本对更广大的读者有着更广泛的吸引力,同时,又最大限度地提供了让不同读者以最为不同的方式解读的可能性,应该是好作品的重要标志。而戴维·洛奇以《小世界》为代表的作品,显然充分具备了上述这一特点。载《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2期

精彩短评 (总计67条)

  •     大哥你搞学术你搞它有啥用啊
  •     太油滑。
  •     看前文和后记就看出学院派的风格来了。最后两页的幻想唠叨愣是让我乐出声来来。
  •     书很好。内容还没看。
  •     最后一张的最后几段逆天了,芭芭拉
  •     题材有趣,洛奇对学院的恶搞也让略解其中滋味的人解颐。不过写法上还较刻意。
  •     文学如何入侵生活。性如何被宗教信仰解构。
  •     不能解释的人类行为之宗教篇
  •     这么好玩的书!又没有在掉书袋
  •     早期中国留学生围观马克思椅子那段 真·感确有其事…………
  •     生活有时确实是如此混乱,我们的信仰会和真实经历的人生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你说?
  •     新奇的写法,嗯,用作者的话来说--实验小说。读到文中戏仿的部分,常常难抑想笑的冲动,心中漂浮而过几百个“哈哈哈”。对于宗教节育的叙述让人觉得荒谬却又深怀同情。文中芥末、胡椒粉和盐三位一体的比喻着实让我的味蕾也有了生动的阅读体验。“尝起来味道确实可怕,可它确实存在”。是宗教信仰,是生活,也是幻想。
  •     该不该?
    能不能?
    可不可以?
    会不会。。。。。。
    如果在做爱的前面加上这多疑问和假设的话,我想再“能耐”的人,也会兴致索然的。很不幸,《大英博物馆再倒塌》中的主人公亚当就正在忍受这样的折磨与煎熬。当女主人公芭芭拉趴在床上,嘴里和肛门各插着一个体温计跃然纸上的时候,我想,你肯定会很有兴致的——当然,是对这本书。

    戴维.洛奇就是这样,用美式的幽默给了你戏剧的观感和期许。《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是戴维.洛奇诙谐喜剧小说的成名作。以“荒诞戏仿”和“乖谬叙述”而著称。“荒诞戏仿”和“乖谬叙述”也正是本书的两个重要看点。除此之外,我认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精炼准确的翻译也是本书的重要看点。重复一下,本人推荐的本书看点有4个。1、荒诞戏仿;2、乖谬叙述;3、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4、精炼准确的翻译。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故事发生在一天之内,情节却是一波三折、大起大落。前半部分轻松幽默、诙谐生动,给我的感觉如同在看美式喜剧;后半部分,从“大英博物馆的火警”开始,节奏加快了,故事情节也抑郁沉重起来,或许这就是“黑色幽默”的表达吧。精炼准确的翻译使N多的谐音、双关在译成汉语后仍然妙趣横生。最典型的就是很多作家的名字的谐音,还有这一段双关:我告诉你,我还没关上门,她就把皮带和袜子全脱了… …!“怎么了?”她说。“没什么,”我说,“我只是在找我的螺丝旋凿。”“我打赌你擅长旋螺丝。”她说… …

    “… …是性本身的问题也许性就是原罪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永远无法把它安排的有条不紊的你自以为在一个地方摆平了可天又会从另外一个地方冒出来要么是以喜剧要么是以悲剧的方式没有人可免… …”——对于这个长达4页无标点的结尾长句,戴维.洛奇甚为得意。在《后记》中特别给出了说明。因为受到了《尤利西斯》的启发,所以刻意为女主人公芭芭拉安排了这么一个结尾独白,以使得芭芭拉的焦虑在最后得到排解。坦白讲,这个结尾,我不喜欢。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结尾略显突兀,而且有炫形式之嫌。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一定要说的,还有本书的名字和主人公的名字。戴维.洛奇在《后记》中对本书名字的由来给出了说明,却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解释。我想,“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应该是一种隐喻。“大英博物馆”代表了“权威”和“禁忌”,而轰然“倒塌”的除了“权威”和“禁忌”所制造的“桎梏”,还应该有与“桎梏”相生相随的“困窘之境”。至于,男主人公取了一个在伊甸园偷吃禁果的“亚当”作名字,暗讽,不言而喻。

    最后,借用戴维.洛奇在《后记》中的描述,来给《大英博物馆在倒塌》做个总体描述:一个年轻、已婚、穷困潦倒的天主教徒研究生,因为妻子可能第四次怀孕而忐忑不安;他将被迫卷入一系列围绕大英博物馆阅览室展开的古典式浪漫历险,其中每一个情节都通过戏仿、拼贴或暗喻,呼应一个知名的现代小说家的作品。

    P.S. 弱弱地问,本该统一的一句话里,为何时常有那么一两个或两三个词语的字体不一样呢?当然,完全是因为本书总体感觉很精致,才有此一问的。

  •     parody
  •     很学术派的小说,就是讲男主一天的经历,很意识流
  •     不知道为什么会看这本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书,也许是前男友是天主教信徒?我觉得不。故事剧情除了中间有一大部分篇幅讨论的是学术问题,其他都还可以,当然后面几页没有标点符号我也是醉了。让我读的好辛苦。当然一本关于宗教,性的讨论是没有结尾的,宗教也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改变。有信仰应该也是个好事,就是约束太多。
  •     内容还不错 没有失望
    但是不想收藏了 12元转只看了一遍 基本全新——有意的电联:13889325667 只限沈阳 可自取
  •     感想写在书评……
  •     活动买的,便宜
  •     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
  •     我並不習慣戲謔的文字風格或是誇大的喜劇效果,因此閱讀這本書並非一次愉悅的體驗。但小說探討的主題——基督教徒受到限制的情欲以及相應的困境——倒是很有意思。看了一些介紹,才知道洛奇是美國當代有名的文學評論家,他在這本書中用了很多的文學戲仿,無奈自己的閱讀量還是太小了,竟然毫無覺察。書中有一段關於生活與小說的論述,讓我印象深刻。
  •     早期作品,可惜我记忆力不够,很多戏仿看不出来。没有看《小世界》时那种强烈的代入感。
  •     他们自我陶醉 以为自己微不足道的生活经历与众不同
  •     读起来有点意思,但我不喜欢最后对乔伊斯的戏仿
  •     65
  •     如果你喜欢《围城》,就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本!
  •     感觉萌萌哒。又是经典的《一日小说》。一是从一天的教徒的戏剧化的生活里,折射了天主教正在经历是否要外力避孕的挣扎;二是大英博物馆被描绘得非常美好,大苍穹顶,北区的珍贵和淫秽书籍,和马克思的座位。更别提腐朽的英国教授和浮夸的美国佬。
  •     仔细想想自己可能不是很喜欢这种类型2333 不过整体也没有太糟
  •     果然是早期作品...
  •     脑洞过大的英国屌丝的一天
  •     准备畅读
  •     通篇戏仿且从头到尾充斥着可爱的笑点
  •     从情节到语言风格,安排的很精巧的小说。文盲如我只能看出来卡夫卡的影子。自嘲讽刺独有英国风味。然而匠气太重,为写而写,并不觉得多高明。
  •     get不到点 读不下去……
  •     是一部喜剧,体现了宗教道德与生活实际之间的矛盾,展现了主人公的一系列情感挣扎。
  •     爱坡比先生的脑洞真是殿堂级的~图书馆借来的书,其中一页上有喷射状的咖啡渍……怀疑是某位读者笑喷了,233333
  •     在贵阳的图书馆上没有买到,所以在当当网买了。
  •     英国人的冷笑话真冷唉
  •     之前看过作家出版社的旧版,译文的四本文集之后,很期待地买了本书的新版来收藏,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和之前出的四本做成一样的封面,放在一起不协调
  •     各种会心处,很容易读完(虽然手机下到的版本特别多的错字)。这两天在文图偶尔抬头四望,经常感觉很奇妙呢…………居然正赶工生产着这么多本硕博论文!
  •     罗马天主教的性;日常琐碎流水账一样的叙述,大英博物馆只是一个背景;最怕看译文变成这样:译得好,读不懂,这个月的好多书都不如不碰,只增加数量有什么意思;只看名字臆想书的精彩程度是行不通滴。。。
  •     报纸的书评很不错,所以才来买的 ,印刷质量和手感都不错,值得一买 ^_^
  •     对我这种没有天主教信仰和文学底蕴的人来说 这本书全当笑料来看啦
  •     一直都唉带洛维奇的作品,这是收集的第五本了,值得一看。
  •     三星半。戴维洛奇早期戏谑学院小说。据他自己说,用各种文体戏仿了乔伊斯、格雷厄姆格林、劳伦斯、伍尔夫、康拉德等十位小说家。。小说充满恶搞精神,把学术术语和性爱俗语夹杂使用,对话风格淫秽又妙趣横生。典型的后现代风格。
  •     2013-03-06 四星半 蒙蒂皮东既视感 能把这种题材处理得这么有趣也就数英国小说家了吧
  •     前半本真是风趣幽默,后半本倒塌了
  •     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介绍所以买来看下今天才到的,内容应该不错。
  •     天主教搞笑小说
  •     是在旅游回来以后,倒时差一个晚上就突然读掉了,哈哈哈真幽默。
  •     太逗了,又辛酸,文学研究者对自己的调侃真让人无法直视。
  •      2010-12-22
  •     我只想单纯的哈哈哈,结果你却这么套路的掉书袋,掉到最后还不给标点符号。感觉很受伤。但还是蛮搞笑辣
  •     蚂蚁咬死象......当代人浮世绘,读起来真疲劳
  •     that is the most creative and cray-imaging book what i have read
  •     前言第六页,译者居然把Brighton Rock翻译成了“布莱顿礁石”。
  •     这本书得作者是描写主人公一天的生活与思想,从早上起来,发生的一切,很喜剧化,但是读到最后,难免感到有些拖沓......
  •     2010-178
  •     偶然翻到这本书,还是大二看过的,不过完全想不起讲的啥了,现在对以前看过的好多书都这样-_-||
  •     戏谑的写法,戏仿和拼贴的运用使得这本书非常好读。因为我没有宗教的背景和信仰,所以对其中天主教有关节育的教义持喜剧的态度,在一天中发生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这样倒霉的研究生也是很少见的!
  •     第一遍看真没看懂。
  •     大英博物馆在倒塌
  •     有趣有趣。是幽默的讽刺,不是恶意的讽刺。
  •     居然忘記標了,這本真的好棒(雖然拖延如我換了兩個圖書館才看完)。中學結束后三年裡基本放棄了看書這個喜好,但這本簡直(。
  •     有趣的一本小说
  •     内容是有关天主教安全期避孕法对天主教徒日常生活的戏剧化影响,但是涉及到许多非常有趣的情节,尤其是洛奇试图探讨几个非常深刻的问题:日常生活与文学作品有何区别?文学是否穷尽了人类生存的可能性?我们又如何生活于已有的文学叙述可能性之外?洛奇的回答是:文学描写爱情,生活关涉生育。
  •     后记的结尾真是太幽默了!精彩不绝!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