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伪满洲国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5
ISBN:9787020052943
作者:迟子建
页数:712页

作者简介

历史是由普通人的生活构成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活生生的日子。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五年,日本占据中国东北三省,建立了满洲国伪政权。《伪满洲国》描绘了那个令中国人刻骨铭心的时代,写足了当时东北社会各个层面的日常生活。小说平实朴素,从容饱满,功力不凡。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一九三二年第二章 一九三三年第三章 一九三四年第四章 一九三五年第五章 一九三六年第六章 一九三七年第七章 一九三八年第八章 一九三九年第九章 一九四0年第十章 一九四一年第十一章 一九四二年第十二章 一九四三年第十三章 一九四四年第十四章 一九四五年跋一跋二附:温情是寒夜尽头的几缕晨曦

内容概要

迟子建,女,1964年元宵节出生于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四百万余字。中国作家协会员、一级作家。曾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女性文学奖、庄重文学奖,以及《小说月刊》、《小说月报》、东北文学奖等多种奖项,1984年毕业于大兴安岭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入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联办的研究生班学习,1990毕业后到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工作至今。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等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之舞》等。 
迟子建于03年获得获得澳大利亚“悬念句子文学奖”,本年曾应邀参加美国爱荷华大学第38届“国际写作计划”。

图书封面


 伪满洲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曾经看着一个人看的书,觉得十分难看;她说:只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就行了。今天看着她推崇的作家写的书:觉得太他妈的好了,没有太多的小资色调;只有粗糙耐看的文字。故事就像普通的流行文学一样。等到看完,才发现这么多人实际都有联系。功力深,情节好。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春节期间买了这本书,感觉和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介绍(多年前在报纸上的一片介绍,当时书还没有出版,我也一直以为该书因为名字原因不能出版了,直到最近去书店看到这本书)不一样,当时主要说的是日本在中国的移民官羽田这个人物的故事...
  •       爱迟子那种清新梦幻般的写作风格,爱迟子诗化平淡的文字,爱迟子天马行空的想象,爱迟子的大爱、大宽容、大美
      迟子从不把自己所有的感情融入作品中与读者引起共鸣,迟子总是把艰难的生活娓娓道来却从不戳破生活是如此艰难,让人能隐隐的痛酸酸的疼却欲喊无声
      爱迟子因为在迟子的世界中似乎没有那么浓烈的恨,哪怕再拙劣的人也会拥有自己难言的辛酸,在那个年代里,每个人都浸在苦难的大染缸里,在苦难中人们卑微麻木的活着,在小小的生活中,捱着日子,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动荡,他们是经历者,但多数人是潮流中的被愚弄者,他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只是守着生的底线艰难的活着,活着就是勇敢的,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抵抗
      在跳不出的生活中,我们更加看不清自己,看不清所处的时代,有一份信仰最为一盏生活的明灯需要的是勇气和智慧吧
      
  •     这个版本装订得不太好
  •       迟子建的小说气味
        
        
        
      在当今颇具实力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之新颖朴素、主题表现之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仿佛北方的盐,咸而温暖。譬如她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向着白夜旅行》、《白银那》等等。有一年,作家迟子建来海南参加一个文学座谈会,谈及创作,迟子建认为“来自大自然的体验对自己的写作是一种启示,她渴望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那种血肉相联的亲密”。于是我渴望看到迟子建的新作,并想象新作中“人与自然”的深刻表达。在这样的想象里,迟子建的新作变成了一种理想化的虚拟之物。
        
      然而想象终究是想象,在迟子建的长篇新作《伪满洲国》面前,从前的迟子建消失了,一个新的迟子建走在文学的边缘。以前迟子建的小说大多写东北的乡村生活、城市人生,小说中有生活的琐碎与沉重,也有洋溢的诗情与浪漫,如《晨钟响彻黄昏》《向着白夜旅行》等作品。然而《伪满洲国》的创作对于迟子建来说是一个转变,从不知名的小村落到庞大的“伪满洲国”,从当代生活到已经逝去的历史,从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到俯视东北大地上的芸芸众生,迟子建的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逆转。这种重大题材的书写,其实是每一个小说家的内心深处的欲望——那种重构历史的野心与梦想。回忆企图唤醒逝去的时间,然而回忆并不可靠,故障并不在于回忆作为复活历史的唯一方式不可靠,而且在于历史存在本身的不可靠。
        
      事实上十多年前迟子建在北京求学的期间就萌生了写“伪满洲国”的动机,1990年底迟子建访问日本,接触了一些伪满时期来过中国东北的日本老人,内心大受震动,回国后迟子建便着手收集伪满的资料,小说的意象在心中日益丰满,直到1998年4月才动笔,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这部六十余万字的作品。迟子建似乎并未感受到历史题材的沉重,她认为:“我的写作无论题材大小。并非大题材就要有相应高度,也并非小题材就不够深刻。”确实如此,题材无法局限一个真正的写作者,一粒沙中见世界,这是作家的才华所在。故事是已死的往事,正是对“已死”的过去的书写,文学才具有沟通人类与历史,个人与民族,生存与愿望的永久力量。
        
      《伪满洲国》是一部让人感到沉重,也让人感到振奋的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作品描写了那一段中国人受欺凌受奴役的历史,但也没忽略中国人的各式各样的抵抗。小说结构恢弘、人物众多。十余个主要人物,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命运线索,彼此之间又互有交叉。所谓上至皇宫贵族,下到汉奸走卒,以及土匪特务、商人、贩夫、妓女、农民,称得上是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迟子建对“还原历史”没有兴趣,她虚构了大量伪满时期“小人物”的生活,触摸历史也采用了文学笔法,杨靖宇和抗日联军、溥仪苦闷的宫廷生活、731细菌部队……虽然是已逝时光的重温,但却有着极具震撼力的现实感。当然,“现实感”也只能如《伪满洲国》那样(或作为一种传达形态),以开阔而冷静的描写,特别是经由人的命运的揭示,在潜移默化的感染过程中获得实现。
        
      《伪满洲国》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小人物写大历史,抗日战争始终是一条暗线,潜伏在东北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迟子建说:“战争是一场意外事故,它对政治人物而言或许有特殊意义,芸芸众生只能默默承受。日本占领东三省期间,老百姓还是得按部就班地生活,其中蕴含着历史的伤痛和人生的悲剧。”历史题材平常化的手法已经预示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到来。以往是大人物主宰小说的叙事,现在小人物开始浮出水面。历史展开了真正令人沉迷其中的一面:五彩缤纷的多元化世界。从城里的风气习俗到乡村的景象人情都给予了细致、绵密的重现。在这样的写作视角里,迟子建的“讲述”变得从容而徐缓,沉静而诡秘。
        
      《伪满洲国》一书弥漫着浓重的东北乡土气息,扭秧歌、放河灯等地方风俗特色,给小说增添了几分抒情色彩。迟子建把乡土、民俗当做支撑小说的灵魂,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外表上的点缀。“对这一切我从小烂熟于胸,可以说,我的写作是沾了地气的光”——迟子建如是说。小说扯上民俗是一个比较讨好的写作方式,但民俗不能独自生长,它必须附丽于小说的脉络之中,成为小说自身的一部分。《伪满洲国》在关注常态人生的自然状态、模糊状态、恒常状态的同时,还挖掘了埋藏在民间资源中的人性精神,或者可以说汇聚了作者主体累积的全部民间理想与人性期待。在《伪满洲国》中,迟子建并没有因为历史的沉重而遗忘、压抑美,相反,美在“历史”的废墟上开出了异常鲜艳的花朵,灿烂夺目。
        
      不过从内心深处我还是喜欢从前的迟子建,当我读到《天涯》杂志(2002年第五期)上的迟子建中篇小说《酒鬼的鱼鹰》时,我觉得这才是我所熟悉的作家迟子建。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一个乡镇上的小人物“酒鬼”刘年抓了一只鱼鹰,由这只鱼鹰而引出小镇上的种种琐事逸闻,各种人物的遭际片断由此串在一起,其中有日常生活的平庸乏味,也有普通人的悲欢喜乐。在作者的细腻笔墨中生活没有那种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而是呈现出一种恬淡平和的乡土风情,内中杂带着一种难言的忧伤。任何有力量的写作,最重要的动力在于从本民族的历史或现实中找到那些令人震惊的事实,这些事实经常构成写作的经验表象。而且内在地起到无意识的支配作用。正如拉康所说的那样:“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  
      关于小说,迟子建自己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相信每一个优秀作家都是具有浪漫气息和忧愁气息的人。浪漫气息可以使一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获得艺术上的提升,而忧愁之气则会使作家在下笔时具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从而使作品散发出独特的韵味。”无疑《酒鬼的鱼鹰》这篇小说就具有独特的韵味,许哎呦、寒波等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在她们卑微的一生中体现出人性的美好与日常生活中所包涵的忧伤与困苦。作者对这样的人物寄予了无限的同情与理解,为逝去的平淡生活写就一首淡淡忧伤的挽歌。善良而微小的事物被关注,被爱,被提示给疲倦的奔行者,读后有一种月光如水的味道。
      
      迟子建的作品突出地呈现出一种梦幻色彩,而其表现方式,则是追忆。借助追忆,迟子建一次次真切地看到和认识了自身的历史,并在情感的激发与宣泄中求得心灵的慰藉。梦幻般的追忆,是从那些月夜开始的。譬如《月光下的革命》、《月白色的路障》、《踏着月光的行板》等。
        
      在迟子建的中短篇小说中,有不少作品都写到了人生世事的忧伤、缺憾与无奈,“如《雾月牛栏》中继父的失误、内疚与死亡,宝坠的弱智与母亲的不幸;《白银那》中卡佳丧命于熊掌之下的惨痛;《逆行精灵》中豁唇的残疾与被遗弃,老哑巴的孤独与自杀;《日落碗窑》中王张罗孩子的不辜夭折,关老爷子梦见老伴时的枯燥和心酸,吴云华的跛脚和丈夫前妻之死留给她内心的恐惧等等,都能使人真切地感受到人生的残缺与悲凉。这种对人生的种种不幸、痛苦、忧伤与无奈的写作体现了她对现实人生的清醒与洞察,她仿佛要通过这些多多少少带有悲剧意味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总是不尽如人意的,时时处处都伴随着缺憾、悲哀、无奈与忧伤。”
        
      迟子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关注世间万事万物,她以感同身受的体验抒写人的生存困境,她以不屈的信念为不幸的人们寻找出路。长篇新作《穿过云层的晴朗》(荣获澳大利亚杰姆斯·乔伊斯基金会2003年度悬念句子文学奖)就是这样一部小说。评论家吴义勤如是说:“在《穿过云层的晴朗》这部小说中,迟子建借一只狗的眼光看世界,不仅在艺术的探索上很有新意,而且其书写日常生活时的那种轻灵、诗意、神性的风格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那种毁灭的诗意、凄楚的美感,以及对‘残酷美学’的深度揭示都有令人颤栗的艺术力量。” 确实如此,文学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对人的黑暗荒谬虚无持拯救的态度。我们之所以需要文学,就是文学应该而且可以对一切黑暗和不幸作精神担当,作灵魂拯救。
        
      迟子建的小说一般没有强烈的大悲大喜,也没有鲜明的爱憎褒贬,更没有强加于人的偏执与独断;而是心平气和、善解人意式的微风细语与举重若轻、气象万千的艺术手法。她的小说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点点滴滴都浸润到人们的心底,使那些被现实人生重负挤压得干枯、扭曲、冷漠、坚硬、丑陋的心灵重新变得滋润、健康、温馨、柔和、美丽,引领我们走上一条深入到她内心生活的优美的抒情的旅程。这正是迟子建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独特之处,也是她的作品耐读、受人喜爱的原因。譬如《清水洗尘》中的少年用一盆清水,完成了一种人生的仪式,少年在无意间成长,此中的微小细节丰满扎实,极见迟子建对小说艺术的把握能力。小说的技术一直在不断的进步,新生代的作家技巧之高是毋庸置疑的,但他们的一些写作没有那种洋溢的诗情与浪漫,更缺乏感人的温馨与难言的忧伤。而迟子建以她的小说向我们证明了小说之所以吸引人的那种独特的气味,读之让我们久久难忘。
  •       我生长在那个70多年前叫做“满洲国”的东北土地。
      关于满洲国的一些故事,我听我的姥姥姥爷讲过,那是我最爱听的故事。姥姥讲过她的父亲如何被人打,她的爷爷是如何被杀死的。那个时候的满洲国,不仅有日本人、苏联人、而且还有“胡子”,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土匪。姥姥有个日本朋友,没有随战败的日本兵回日本,而是又嫁给了中国人,姥姥事隔几十年在街上又见到她的时候,流了眼泪……原因,我并不知道。
      
      迟子建所描绘的满洲国那十几年的岁月,我想我的姥姥是经历过的,只是那个时候她也就十几岁的年龄。整本书的语言叙述基调是沉重的,人物形象是多种多样的,上到溥仪、杨靖宇,下到普通老百姓、胡子、棺材铺的老板、减粪的罗锅、从日本枪下死里逃生的孩子、做地下党的剃头匠……太多了。很让我意外的是,本书除了杨靖宇,这里并没有鲜明的表达“主旋律”,也没有像传统书本里把日本人写得都那么兽性大发。
      
      书仿佛就如同我姥姥给我讲故事一般,没有鲜明立场、没有政治色彩,只是在讲那个年代人们的状态、人们的遭遇。看完整本小说,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现在又发生战争了,又回到了满洲国时的状态,我们会比那个时代的人强吗?”虽然我们生活水平很好了,但是我们的精神状态呢?我想“有奶就是娘”依旧会发生。
      
      其实,物质状态提高依旧很容易,所谓“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但是精神状态呢?意识形态呢?想一想,快过去100年了,我们也不比小说里那些可怜的人物好哪里去。
      
      伪满洲国是一个过去,但我真心希望它是一个永远的句号。
  •     将近七十万字的长篇,前前后后读了快20天。吉来,溥仪,羽田,王恩浩,王金堂,宛云,狗耳朵,谢子兰,杨浩。。。每个人物都可以独立成为一篇中篇小说。人物故事之间穿插重大事件,让人感觉这些历史事件这么近又那么远。
  •        一、隔绝的话
      
       隔绝开始。受不了媒体传播的迅猛,所以我一天三顿饭都端着碗回房间吃,没有在永远直播新闻的电视机前边吃边看。而近在2天之前,我还是那么关注着灾情的报道。直到我发现我患上灾情忧郁症。原来这场大灾不仅是在那希望直接受灾的人心里留下疤痕,在我这里也有若隐若现的阴影。
       于是。我开始隔绝。说到做到。
       除了今天警报响起时,有想流泪的冲动。
       我以为我们这里不会有警报拉起的,但是我忘了变电站要的就是警报可以随时响起的,结果那种低频的警报声真的很我的直入神经,大吊车鸣笛,低沉的声响,落泪的冲动。抑制。因为我已经把心往隔绝的路上牵了。
       大约过去一个小时,我哼唱《我的祖国》,不知不觉无意识的。
       一段唱出声音,一段又默唱。
       唱到“这是我亲爱的祖国生我养我的地方”的时候,眼泪还是流了出来。
       是默唱。
       我知道纵然隔绝,有些还是没法改变。比如那些已成废墟的家园,比如烙在我们心上的伤,比如我们身上流淌着的血。
      
      
       二、平常生活
       上面一段文字是两天前写下的,当时没有发。
       三天的哀悼日我们像平常的日子一样过,我只是尽量不看食堂里的电视,只是在排队打饭的时候看到成都医学院接收的孩子们的生活情况,他们看似像我们一样的平常生活。
       平常生活。
       但我还是眼眶湿润。
       在今天早饭的时候。
       我高估了自己的连着两天没看电视报道的免疫力。
       半旗、复课的学生上课的帐篷、天安门广场满是皱纹的老人的手拿着一支菊花的黑白照片、一座座时间凝滞在三分钟的城市……等等、等等。
       我想知道,隔着震区几千公里的我,都是这样的情绪;那么他们呢?那些450万受灾的同胞,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里,面临着余震等其他威胁的没有家园的人。那些20几万受了伤的同胞,可能还惊恐于废墟下几十个、甚至一百多小时的掩埋,停留在失去健全身体和至亲的悲痛之中。还有,那些已经在一瞬间的崩塌中,再也醒不来感受不到我们悲痛冰凉甚至绝望心情的人们。
       生者最痛。
       这句话无以加予评价。那些亲历灾难的人,他们怎么走出来?依靠 “日子还要过下去”这样的话,把注意力转移到重建家园等方法?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没有一个亲友在这场灾难中受灾,我之前从来没有踏上过四川这片土地,我只是和更多的国人一样从各媒体中看到、听到、知道这场地球给我们的浩劫。但我的抑郁难以言表,我找不到任何可以帮助我走出来的人,和说法。
       在我的平常生活中。
       那他们的呢?
      
      
       三、我们一直是这样一个民族
       即使对自己喊“咔”般的停止关注媒体的报道,还是有各个侧面的关于这场大地震的人、事、情,出现在我敏感脆弱,感动点急剧降低的世界里。这些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场景,灾难下的生活场景,使我想起我们这个从来就是多灾多难、但却从不会倒下的民族。迟子建用场景切换的手法娓娓道来伪满洲国时期下东三省的人民的日常生活:从在长春皇宫的傅仪到在奉天的小手工业主,从牡丹江边的农村百姓到天皇派来的他们其实也无奈的日本国民,八年的时间,春夏秋冬春夏秋冬,隐忍屈辱的生活,每一个中国人。但是,从这些细微的生活里出发,最后还是不可逆的中华民族扛过了家忧国患的那段岁月。
       我一直为《伪满洲国》没有获得“茅盾文学奖”而抱憾。并不是这本书需要一个奖来证明她的阅读价值,而是我希望看到的是因为获得茅盾奖就能有更多的人关注、进而去读她的情形。陈列给我们那么多普普通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场景,或许我们可以从中明白,这些天我们一直在说的——“日子还要过下去”——是多么的艰难,但也可以是多么不经意的容易。
       水滴石穿。
       微小平凡的我们一滴滴水样儿的一天天的生活:那些在灾难过后已经又捧起心爱的课本孩子们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汲取知识的每一天日常生活,还能够为作业困扰的他们是多么的幸福;那些在黑暗的废墟下顽强坚持的伟大生命,可能失去亲人失去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了,躺在异乡的医院坚忍地恢复着身体,等待着重新回到那片生我养我的地方……
      
       不同于《伪满洲国》呈现的是一个漫长的国难历程,我们眼前亲历的汶川大地震是一场自然界突如其来的灾难。但是,二者仍有相同的层面,那就是在艰难的生活现状与心境下,我们这个民族是怎样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汲取力量(包括心与志的力量),最终度过最黑暗和黯然的时光。
       不同于伪满洲的举国同衰的背景,眼下的四川收到无边的爱与哀。我想,已经不需要迟子建或是别个作家书写一部类似的文字作品了,因为现在每一天,尽管我在竭力封堵自己接收灾情的割裂消息,我还是清楚地知道,中华民族的人们正在书写着历史。
       我们一直是这样一个民族。
      
      
      
      
      
      
      
  •        “我喜欢雪,不管我晚年时身在何方,都会温暖而疼痛地遥忆着故乡。愿我岁暮时的白发和那一摞写作的纸片能化成一袋雪花,飘向这里。”——迟子建
       当代作家中,应该不会有人的故乡比迟子建的更能够先声夺人了。漠河,北极村,冰雪和明月,白夜与极光,那里的人们有在皑皑白雪中艰难跋涉的双脚,有在冰天雪地中龟裂冻伤的双手,有在大兴安岭原始粗犷的凛冽中培养出的独特审美。
       受孕于这样一片水土,迟子建的笔是诗意的,而一部《伪满洲国》,却让她从充满诗意的浪漫文字走向一段刻骨铭心的创伤历史。不同于其他一些“大”而化的“经典”,也不同于萧红凄婉而凌厉的“尖锐”,迟子建的这部小说没有对历史真相的悲壮叙事,而是主要描写了这一时期许多小人物的命运,弹棉花的老人和孙子,当铺的老版,店小二,土匪,剃头师傅,日侨,抗联军人,教师,乞丐,如同镜子的无数碎片,拼凑成一张伤痕累累的历史,他们多数都具有着宠辱不惊的气质,在波澜壮阔中体味人生百态,在黑暗与痛感中昭彰生命的礼赞。
       “我想抓住那个时代众多的支流,串起一条消逝了的河流。”我想,她做到了
      
  •     最艰难的生存
  •     刚刚看完这本书,很受感动……一群小人物,一个大背景的残酷,生活犹如沉重的车轮,吱吱呀呀的前进……
  •       实际上,从图书馆里借出来上下册的《伪满洲国》是红色封皮的。
      近1年倒是读了不少的国内中篇小说合集以供消遣时间,中篇小说其实很显功力也很能隐藏不足,据说发表过三篇中篇小说的作家就会面临一个“坎儿”,能坚持下去总有作为,多多少少。
      现今国内作家写长篇的功力没有太醇厚的。有的出卖阅历,有的则耍小聪明,胡编乱造的也自然大有人在。迟子建是个不错的作家,至少认真,值得去做她的一个追随读者。
      这本书和自己的成长环境甚至阅读经历都有交汇之处,这让我感到亲切。当然,我生在新中国的长春而并非伪满洲国的新京,只是那个年代屈辱的历史仍以建筑物或者其他姿态得以保存。
      
      (一)
      像迟子建自己在后记里说的那样,不知不觉就写出了60万字。但是,故事的线索、人物、事件稍显凌乱,以年代来划分每一章,而每一章在分别讲很多人的故事。习惯性的倒叙让我总疑心漏下了什么情节。值得花费笔墨且引起我阅读兴趣的主要是溥仪这个末代皇帝和前土匪胡二。
      有本书叫《末代皇后和皇妃》,我上小学时看过,里面不光有末代皇后及皇妃的黑白照片,还记录了不少史实。溥仪的确是个富有戏剧性的悲剧人物,万人之上的天子、日本帝国控制的傀儡、被改造好的公民,无数身份叠加一身,加上本身的脆弱颓废敏感范儿,喜怒无常且自怨自艾自怜自爱。皇后婉容被强加与他身边,他们有过短暂的感情,可婉容还是背叛了溥仪(据说溥仪长年注射男性荷尔蒙),和一个军官通奸甚至生下一女,溥仪暴怒,处死私生女后对婉容不闻不问,导致婉容精神失常且沉迷大烟,后在迁移中病重惨死他乡。贵妃文秀则更为有主见,居然计划逃跑(好像是在天津藏到一酒店里),宣称和溥仪离婚,溥仪不得不妥协。也许溥仪唯一有感情的是祥贵人谭玉龄,可惜病后被日本人进行所谓的治疗后马上就离开了人世。福贵人李玉琴,是日本人迫使溥仪选的妻子,当时已经“定都新京”,李玉琴就读于日本人控制的学校,完全的平民阶层,无非是日本人给傀儡皇帝的玩具,喜欢就摆弄于股掌,厌烦了就弃之一边。溥仪当时给李玉琴定下很多规矩,并让其签字画押表示遵守,李玉琴回家探亲的机会少之又少。后来溥仪被关押时也曾去看望,借宿在“皇弟”溥杰家里时倍受生活艰辛和折磨,最终与溥仪解除夫妻关系。解放后,溥仪和李玉琴都重新组建了家庭。溥仪是“被改造好了的皇帝”,当有前清遗老在饭店看见溥仪,仍三叩五拜大呼万岁,溥仪连忙制止,表面自己已不是傀儡皇帝,是普通人民中的一员之类的言辞。
      《伪满洲国》里对溥仪的描写偏重于病态和暴戾,屈服于日本人操纵下患得患失,稍有不顺心就迁怒于下人。作者对婉容和文秀都简单交代几句带过,谭玉玲的死倒是稍微花费了点儿笔墨。
      而前土匪胡二,则塑造得有血有肉,从之前的肆意妄为间接害死了弟兄到后来和紫环有模有样的过日子,感情味儿十足。战乱对胡二没有任何的伤害,这个家伙在该肆意妄为的时候肆意妄为,在该安心生活的时候安心生活,完全理想化。
      
      (二)
      初冬时寄居哈尔滨,每天下楼就是中央大街,遛弯到圣•索菲亚大教堂,看看鸽子再走回去。
      有一天坐车去了极乐寺,长辈从地上捡起一枚硬币教我投到塔里祈福,居然是枚卢布,我就揣进了口袋。
      走在很多善男信女之间,听他们小声吟诵经文,或者互相交流劝慰。还有义务来打扫的老人,吃着馒头和清水,在罗汉堂门前眯着眼睛晒太阳。
      迟子建在书里写,当时民众看不过眼好风水都被一座座教堂占据,就集资在地势高处建造极乐寺。等等。记述详细,还让一个人物在这里出了家。我就想起了初冬在那里看到的景象,那几天总是有雾,阳光暧昧,一只猫从跪拜在佛前的人们身后悄声走过。
      (三)
      没耐心了,不爱写了。
      去看书吧,就像你是个文盲。
      
  •     论文
  •     拖拖拉拉终于读完,好看
  •     可惜啊,那长篇的评论,哈哈~
  •       距离住处两站地有一个北京图书批发市场,前些日子去那里逛的时候买了迟子建的《伪满洲国》。
      
      这本书我向往已久,还是在大学的时候,我在辽沈晚报上读到了该书的部分连载。
      
      过去几年了,当时读的感觉一直留在我心里。有些书,它的某些篇章会深深打动你,就像生命中的某些情节。当时读的是在棺材铺干活的小伙子扎童男童女的场景。
      
      买了书后,我一口气连续几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把50余万字看完了。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在东北的伪满洲国时期,许多小人物的命运。有弹棉花的老人,当铺和餐厅老板,店小二,土匪,剃头师傅,日侨,抗联军人,教师,乞丐等等许许多多的形形色色的人。小说叙述独特,每个小人物的命运中折射时代的大变迁。每个章节各围绕一个主要人物来叙述,下一章节再换另一个,就像是一部黑白电影般,吱吱呀呀地演绎着人生的画面。
      
      在看完的时候,我下楼去买菜,结果发现住处不远的一个大院子,门前牌匾上写着:鲁迅文学院。我不由得吃了一惊,冥冥中好像安排好了,迟子建在这本书的后记上写着:她是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就读期间萌生写《伪满洲国》的。
      
      东北的作家都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东北情结,萧红、迟子建、素素他们的作品都是这样。东北一直置身在中国的文学主流之外,一道山海关隔开关内至江南的风花雪月,隔开了悠久的文学传统,那些作家是在数千年的文学传统上写作,是在西风东渐的潮流中写作。
      
      而东北的作家,无论受了多少文学传统和西风的影响,始终哺育他们最多的是山海关外那片辽阔的土地。那里的风花雪月和别地不同,那里是朔风劲吹,那里最美丽的花不是在庭院里,而是生长在原野上,那里的雪会将一切变白,那里的明月是夜晚最亮的灯。
      
      那里的庄稼生长期很长,一年只有一熟。从萧红的《呼兰河传》到迟子建的《伪满洲国》,作品本身关注的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微言大义,不是故事本身的情节,而是一种生的力量,就像那缓慢生长缓慢变熟的庄稼。这里没有古国文学中的暮气,没有被一再摧残后的文字的枯燥和萧条,她们属于别一种。就如同漫长冬季里的冻土,春天到来时,一切又重新生机勃发。《呼兰河传》看不到与其同时代的那种文字的共同性,它的文字和姿态不是故作的,而是像树长叶子那样自然,它没有肩负使命,它的目的就是生长。做使命的文字,使命达到了,文字也会失去意义,作生命的文字生长的文字不会消亡。
      
      《伪满洲国》上面看不到文革摧残后的枯槁般的文字,也不是那种如电影里的用泡沫炮制的雪花一样中看不中用。它不是畅销书,但是却成功了记录了那段历史,人短暂却永恒的生命在里面昭彰。
      
      大连作家素素在《独语东北》一书中感叹:东北不但被一层层隔在了外面,隔在了远方,他们也如作茧自缚一样,把自己包裹进了黑暗。长城对于东北,是天罗地网……山海关不是风景,而是一扇沉重的很难启开的门,它影响了自有它以后的世世代代东北人的心理、观念、行为乃至生活方式……它一面让东北人因为人家闭关而自守, 一面又使东北人困兽犹斗,更加蛮气十足。
      
      东北作家用他们的文字记录下了这片土地上坚韧的生命,这些文字终将飞跃山海关。
  •       1932年--1945年,中国东北,那里的纪年方式混乱不堪,西元、民国、昭和、大同、康德;那里有很多人群共生“共荣”,本地人、逃荒去的、开垦去的、侵略去的、做梦去的;那里信奉各种各样的神明,土的、洋的、老天爷、菩萨、基督、圣母、天照大神。那里是中华民族的噩梦,是大和民族的荣光,是教材、是证据,是一段抹不去、逃不开的时间。
      
      然而,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伪满洲国”一段,隐去了活生生的人、血淋淋的事,那些历史也就变成了概念、符号,冷冰冰、硬邦邦、冠冕堂皇、简洁明了。
      
      迟子建的“伪满洲国”,是一个个“人”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有的人赫赫有名,甚至一手策划了那个荒唐的“国度”;有的人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自娱自乐、自生自灭;有的人挺过来了,他们只一味庆幸、也不怨天尤人;有的人悄然逝去,随着那个“黄粱梦”一起灰飞烟灭了。
      
      也许是历史本身太过沉重,执笔者战战兢兢、谨小慎微,生怕惊扰了那些远去的灵魂,笔头略显生涩、滞重,文气也不够流畅、通达。不过,这也许正应了那段苦涩岁月的气质吧。
      
      
  •     东北人面对这段历史了,那些前伪军呢?
  •     评论得真好
  •     放浪形骸的胡二最终选择了逃逸山林;放荡不羁如谢子兰,宁可选择嫁给可以做她父亲的阿廖沙,也放弃了年貌相当的羽田;王恩浩虽然知道平顶山惨案与山口川雄无关,但他拒绝了与这个民族所有人的友谊。这是一种生命的拒绝,一种文化的拒绝
  •     说的真好,物质的繁华掩盖着内心本性的丑恶,所以浮躁。
  •     看到你的文字,才知道原来是你回来了,真的,就是这种感觉!像你所说“我的抑郁难以言表,我找不到任何可以帮助我走出来的人,和说法”但是看到你的文字,我就放心了,不管是什么方式,只要你在表达,让我看到你的状态和感觉!
    也许我不能够帮到你,但是我会关注你,会一直倾听你的心声!
  •     迟子建的按年份安排事件,然后逐个展开,这恰恰让我读起来缓慢但不吃力,一天一年。好像我在天上,看着人间的苦难。
  •       如果说冰心散文让人嗅到一丝花香,朱自清笔下拂不去一缕月色,张爱玲的冷峻是一眼彻骨寒潭,龙应台文章有大江大海的情怀,那么,迟子建心中有的,或许是苍浑明丽的万里平原,《伪满洲国》则是这片平原上最为惨痛的记忆,与之后史无前例的内战,与长春那一场无法言说的饥荒,与几年后横扫整个中国,再于朝鲜用国威雪辱的关东子弟,构成一段完整不灭的历史印记。
      
      真正的作家,当有视民如伤襟怀,有文医天下苦志。迟子建在书中,借一个民族流血不止的伤口,映照出历史长河里每一寸血色残阳,小说因之泛起赡蔚顿挫的黄昏流光。战争伤口会愈合与遗忘,民族性格上的伤痕却足以永久剖析。吾国吾民最大的特长,不是兰摧玉折式的激烈反抗,而是柔佞若水的隐忍。不折不从者,从来被视为异端另类。无数的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过后,这片土地培养出强大的生存意志和处世韬略,足以承受一场场劫难,但也因此,便暗暗在精神上认同耻辱中的苟且,一年年一代代丧失刚烈勇毅的古风,重复分久必合的悲剧。
      
      迟子建说:“我觉得只有在小人物身上,才会洋溢着更多的人性之光,而人性之光是照耀这个世界黑暗处的永远的明灯。”朴素的出发点,决定了此书避开意识形态后的人文关怀。兵火余烬中的小人物,是苦难最主要的承受者,也是史书中最卑微无声的浮云游尘,太平年月,在主义理想的清谈下求微薄的饱暖,荒乱年头,在自己的家园里承受山河破碎后的乡愁。战争,让最简单的爱与温情也成奢求,死生,反而成为司空见惯的常态,扭曲的人生轨迹,便是一部特殊年代的生存史与心灵史,从傀儡皇帝到流浪乞丐,从受难者到反抗者与侵略者,作者尽力从每个人物心底最真实心理出发,越过廉价民族主义的仇恨,还原种种卑微执着却无法实现的欲望,使荒凉愈发照彻人心,也让人心的伟力在绝境的荒烟蔓草间重新升起。
      
      与《四世同堂》相比,同是乱世偷生景象,《伪满洲国》不再遵循善恶有报的因果逻辑,不再将人物归类,却将视线由国的沦陷转向家的破碎,更突出一个人字。战争创痛,不止流血死亡和流离困苦,更为深重的灾害,在于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于生命无可奈何地虚耗与破损,即使至亲血脉,也在日复一日的哀凉绝望中情感淡漠怨念滋长,泯灭原有的伦理,衍生冷漠残忍,“生命猛烈地在痛苦与厌倦的两头摆动”。凋残破败的世道,凉薄浇离的人心,生死无常的命运,挫于笔端。如此,使无常命运中人的种种异变与困苦,生死之间的晦暗压抑,在后世文人眼中,变成一片青史功名背后的苍凉古迹,上面高悬一轮俯看尘世的冷月。
      
       春日高楼明月夜,盛宴在华堂。
       杯觥人影相交错,美酒泛流光。
       千年苍松叶繁茂,弦歌声悠扬。
       昔日繁华今何在,故人知何方?   
       秋日战场布寒霜,衰草映斜阳。   
       雁叫声声长空过,暮云正苍黄。   
       雁影剑光相交映,抚剑思茫茫。
       良辰美景今何在,回首心悲怆!   
       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凄凉。
       月儿依然旧时月,冷冷予清光。
       颓垣断壁留痕迹,枯藤绕残墙。
       松林唯听风雨急,不闻弦歌响!
       浩渺太空临千古,千古此月光。
       人世枯荣与兴亡,瞬息化沧桑。
       云烟过眼朝复暮,残梦已渺茫。  
       今宵荒城明月光,照我独彷徨!
  •        我一直有逃避悲剧的爱好,所以张爱玲的全集不买也不看半生缘,也不觉得很遗憾。喜欢迟子建的书之后,几乎看完了她的所有短篇和中篇小说,独独不看她的长篇 伪满洲国。
      
       可以预料到的悲剧或者篇幅短点的悲剧我还可以接受,但加上历史的沉重,显然是我最怕的书。因缘际会,最终去图书馆借了《伪满洲国》,厚厚的两本。
      
       基本上迟子建用大千人物的命运串起了这本书,偶尔穿插的历史大事也是从老百姓嘴里说出来的,因此亲切平实。有弹棉花的罗锅和他白胖的老伴儿,有典当行的主子和他不成器的儿子,有日本送来建设满洲国的普通日本人,有日本和朝鲜来的慰安妇,也有痴迷于细菌试验的日本医生,等等等等。对了,还有溥仪。许许多多的人物一开始让人猝不及防,但后来却又着急于每个人的命运。溥仪应该是其中我最不关心的一个,每次到他的部分都是草草掠过。
      
       在中国被人掠夺入侵的大背景下,每个平民的命途都让人唏嘘不已。无论他死的早还是死的晚,无论他是痛快得死英勇得死还是细菌实验中死去,都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小民之恸。没有选择,只能被时代的大浪席卷而去,也许你被拍死在了礁石上,也许你挣扎了一番总算在巨浪中露出了头角,可很快还是湮没了。大历史关心头角峥嵘的人物,而百姓以及一些不符合主旋律的人或事,终于灰飞烟灭,无人记起。
      
       战争是多么令人痛恨,我一直觉得,罪魁祸首不是普通百姓,也不是被洗脑的残忍士兵,而是那些出于巨大利益发动战争的决策者们。虽然咱们的历史教科书曾一度让我广泛的仇日,但随着一年年长大,这样的情绪显然被冲淡了绝大部分。
      
       而这本书又一次揭开历史的疮疤,提醒了我那些历史的憎恨。我无法原谅其中的加害者,也不可能忘记这段历史的悲戚。
      
       但《伪满洲国》加深的是我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身处和平时代的了悟。有抉择的权利,随时能和家人团聚,从不担惊受怕,这不是每个时代都能赐予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中国的历史如此悠久,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堆积着累累白骨,和那些可能早已被遗忘的往事。
      
       读这本书的副作用是睡不好觉和悲凉的情绪。但很快就会过去。
      
       人是如此渺小,历史如此深沉,也许到大限之日都不会明白来此地走一遭的意义。
      
       虽然不信宗教,我还是愿意相信因果报应的,那些发动战争的人,他们脚踩的是万人白骨,欠下的债是百姓好好过日子的权利,真心祝愿他们不得好死,永世不得超生。
  •     其实没看完。。。纪念一下一附院四天八次的吊瓶 过于专注灾难了吧
  •     很多故事,都是暗含,了解一些历史,不过男女情乱真是自古就有啊,汗
  •       小说起了这么一个名字,作者自然是东北人了,会写什么怎么写?出版几年后到底网购一套回来,打开包装就插到书架上了,偶尔看着书脊上的书名还是猜,她会写什么怎么写呢?终于翻开书一看目录,十四章每章的题目都是年份,1932年到1945年,这就像是编年体的“春秋”,写到的一些场景故事藕断丝连又各表一枝,有伪皇宫哈尔滨平房杨靖宇密营以及工农商学兵吃喝拉撒睡,中苏打败了日伪,生活打败了战争,欲望打败了苦难--这就是文学。60多万字作者写了一年多时间,愉悦而疲惫,这也是我四天阅读的感受。
  •     还是最惊喜她的中短篇.
  •     大变局下的人性。 还是引用作者的话吧:“我不喜欢黑暗,但也不喜欢刺目的光明。刺目的光明在我眼中是另一种黑暗。不管我在哪里,我都喜欢坐在黄昏里,带着我的书,一同倾听着世界的风雨。”
  •     2010,4,图书馆的书
  •     我完全是出于对伪满洲国和后宫生活感兴趣
    溥仪完全是个百分之百的悲剧人物
    为什么西方导演会对他感兴趣
    因为其身上有古希腊戏剧的元素
    从万人之上的王,到一个普通平民
    他经历了两种社会形态的变更,身份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溥仪身上还有可以挖掘的内容
    希望看到更好的关于这方面的艺术作品出现
    迟子建写这本书说不上吃力
    但叙事方面的功力其实比不过她的中篇小说
    尽管如此,与那些耍小聪明的作家相比,我更喜欢这样认真的作家
    你说的其他女作家的作品我很陌生
    有机会一定看看
  •     战争来了,普通人还是得生活~
  •     1.悲悯和自怜自艾悲剧情结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气度和气质。作为生长于此地的人,我不想被第二种视角描述,我想更多认真正视生命的人在这点上和我是共同的。2.地名街名、风景史实、河流走行要不就不要用,要用就用准。读着读着特别有种现今交错的感觉,但是!相比看到伪满洲国刚建立时候提到“尚志大街”的无限崩溃,松花江百年来风景水文变换不准确都是小事。
  •       我们知道那段历史是如何开始的,我们却不知道那段历史是如何结束的;
      
      读到中间我们恨不得早点结尾,因为太长了;读到结尾,我们又埋怨作者太戛然而止了,我们想知道吉来有没有学乖;杨浩是否幸福;紫环一家人是否逍遥依旧;送走了日本人,东北的老百姓又迎来了什么?
      
      历史在时代面前总是渐变的,可是历史在我们普通人面前却总是突然降临,措手不及;中华民族一步步面临着日军的入侵,可是那些老百姓的生活却是一夜之间来不及准备地被践踏;抗日战争是慢慢地渐渐地进行,可是直到胜利到来的前一刻,死亡和灾难仍然在蔓延?
      
      
      这不仅仅是中国的灾难,这是日本的耻辱,这是全世界的耻辱!
      
      
      曾经我们那样地失去尊严,苟延残喘到几千年的极点,那么今天我们是否就拥有了自由,尊严,安康?
  •     读完这部长篇并不容易,不是因为70万字的阅读量,而是情感上的沉重从头至尾压得人难以喘息,就像当初读《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样。语言上可以更加克制和精简,人物分类塑造也可以再鲜明一些,但这并不影响她还是当代中国最出色的女作家之一。大东北那片土地是历史上无法忽略的一角,迟子建在遥忆故乡时时刻想流泪的欲望,之于我,也是同样,温暖而疼痛。
  •       晕啊,写了半小时的读完这本书的感受,但没点好,全没了。
      崩溃,气馁。那只有再抽时间好好写一写了。
      在这要说的是,这是本好书,很值得看。
      是本让人看完会感动的一本书。
  •        曾经看着一个人看的书,觉得十分难看;她说:只要写出自己的风格就行了。
       今天看着她推崇的作家写的书:
       觉得太他妈的好了,没有太多的小资色调;只有粗糙耐看的文字。故事就像普通的流行文学一样。等到看完,才发现这么多人实际都有联系。
       功力深,情节好。
  •     一花一草都仿佛在眼前
  •     这书竟然没标,高中看的,感觉写溥仪大可不必,几条线纠缠的在丰富一点就好了,印象最深的是结尾吉来那句,“跟鸡屎一样”
  •     迟子建一直都是孤独的浪漫主义者。
  •       一直很喜欢迟子建,喜欢她的文字,伪满洲国,据说是她的第一部长篇,故事中,主线有好几条,穿透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多而不乱,不是结局的结局,又万宗归一。一口气看完了这一套,不免要说:过瘾!
  •     人物都是相同笔墨并列描述,有时确实会有一点连接不上的感觉。总体来说,作者对历史和文字的把握都很好,但是有个别语言感觉使用的比较现代,不太符合当时的习惯似的...
    怎么感觉最近的女作家的大部头都很多,张洁、迟子建、宗璞都是...女性更有历史责任感吗? :)
  •     看出作者想写一部史诗级著作的野心,但看到最后我只觉得拖沓……
  •     温情是寒夜尽头的几缕晨曦
  •     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我不在意在图书馆里面看到的,随便看看居然让我对它产生很大的兴趣。之间的人物好像没什么关联,但是都是由以个线索组成———那就是日本侵华。人物之间的性格变化让我对这本书喜爱油然而生
  •       首先说下这部书的装帧。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果然是简约而高雅,内敛的气质与这部书的气质很般配。
      这本书我还在读,目前读完了上半部。
      N条线索,错综交叉却又不凌乱。文字也很优美。
      对主人公的内心把握的很好。
      不愧是大家写的好作品,我相信这部巨作必将成为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力挺迟先生。
      另外,作为迟先生的校友,无比荣幸!
      
  •     一个特别适合普通人的作品,历史是客观的,更是由普通人造就的!
  •     这里面的几个主人公似乎命运都不怎么好,可能生活就如此吧。吉来长大了,家境也破落了,他让两个女人同时怀孕,他爸心里喜欢那个日本女人却让他娶了中国女人,他爷爷被抓了壮丁,但心里有给他奶奶送终的信念所以终于活着回来了,他奶奶身体不好但也活了那么多年。王小二一生更是坎坷,没娶上吉来的姑姑,看上个售粮人家的姑娘,人家没答应结果呢,姑娘家破人亡,自己也沦落成了头牌。吉来姑姑一家都被日本人杀了,只剩下一个男孩,男孩被姓杨的爷爷收养,爷爷的两个孙子一个抗日一个当和尚,抗日的被出卖死了,当和尚的让土匪给吃了。这个男孩在棺材铺子长大,好容易娶了媳妇还被养父扒灰,杀了养父媳妇还不知道怀了谁的孩子。一个土匪想劫个日本女人,结果劫错了,两个人在深山老林里生了一个男孩,日子过得简单也满足,但是这个土匪又想去睡客栈老板娘
  •       《伪满洲国》(迟子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在当下的作家中,迟子建的小说别具一格。创作题材之新颖朴素、主题表现之深刻博大,每每激活现代人那颗日渐疲惫和麻木的心灵,而在叙事上的着意经营,更使得她的小说亲切而耐读,仿佛北方的盐,咸而温暖。譬如她的代表作《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向着白夜旅行》、《白银那》等等。但在她的《伪满洲国》面前,从前的迟子建消失了,一个新的迟子建走在文学的边缘。以前迟子建的小说大多写东北的乡村生活、城市人生,小说中有生活的琐碎与沉重,也有洋溢的诗情与浪漫,如《晨钟响彻黄昏》《向着白夜旅行》等作品。然而《伪满洲国》的创作对于迟子建来说是一个转变,从不知名的小村落到庞大的“伪满洲国”,从当代生活到已经逝去的历史,从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到俯视东北大地上的芸芸众生,迟子建的创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发生了逆转。这种重大题材的书写,其实是每一个小说家的内心深处的欲望——那种重构历史的野心与梦想。
  •       
       这本小说的大背景是1932-1945年东北三省给日本占领后,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在这一个政权下各色人物生存的故事。
       这本书人物很多,上至皇帝下至乞丐,都有着细致的叙述。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很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能把每个人都刻画的如此生动细腻。在那个时代下,诉说着不同人物的命运。陈说着市井的悲欢,线索交叉但不凌乱。展示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会场景。穿越岁月的尘埃,再看看迟子建笔下的这些动人世相,犹如翻开了那个苦痛年代的鲜活浮世绘,这是一部《清明上河图》式的作品。书中那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黑土地下的风土人情,以及那鲜活的场面。都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书中没有什么政治观点,也没有什么立场,只是在单纯地讲故事。迟子建是东北人,应该说对那一段黑暗的岁月给家族留下的苦难是感同身受的,但作者在叙述到日本人时,并没有刻意去丑化日本人,而更多的是赋予他们作为人性的意义。中国人对于713毒气部队可以说是着深恶痛绝的。但作者在叙述这部队的一个医生时,他的一个病人死去了,他也会流泪,因为他觉得他失去了一个说话的伴。这一点是我的印象很深刻的,作者深刻地把握住了“文学即人学”的内涵。不去丑化历史,不去刻意丑化人物。真正去做到尊重历史,保持历史的真实。
       还想再谈论一下这本书的创作,这本书虽然在一年多的就完成了,但是这个准备的过程是花了十多年,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花费了十多年心血才写成。作者很早就有了要写这本书的冲动,但是一直都是在酝酿着,一直在收集材料。并没有轻易下笔。从这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创作认真的态度,对文学严肃的态度。这一点仍是我的学习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