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历史 > 孔子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30210246
作者:(日) 井上靖
页数:289页

作者简介

《孔子》内容简介:春秋末年,吴楚征战,天下大乱。蔡国遗民蔫姜在逃亡的路上偶遇一行看似身份尊贵的旅人,被其超凡脱俗的行止吸引,遂以随侍身份加入其间。旅人们乃是周游列国的孔子及其弟子子路、颜回、子贡诸人。蔫姜与众弟子追随夫子由蔡至陈,从卫到楚,历尽千辛万苦。
四十多年后,孔子与当年随侍弟子均已离世,人已暮年的蔫姜在隐居之所召集研读孔学的学子,讲述当年经历与感怀,探讨儒学思想博大与深邃,重走当年周游之路……

点击链接进入:
《孔子》
《敦煌》

书籍目录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编辑推荐

《孔子》: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要懂中国,必须懂孔子;要真懂孔子,井上靖的小说就是入口。★著名文学家井上靖巅峰杰作★创下日本半年销售80万册的奇迹★日本历任首相必读书★走近孔子亲临圣人慈心悲怀★世界不可一日无中国,中国不可一日无孔子★作家暮年杰作,寄予深刻人生感怀,况味深远★2500年后的今天,孔子那无穷的人格魅力与《论语》中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有如大地一般无边无际。——井上靖

内容概要

井上靖(1907–1991) 日本著名作家、诗人、学者。1907年出生于北海道,早年遍读中国典籍。1936年,长篇处女作《流转》发表,荣获千叶龟雄文学奖。1950年,《斗牛》荣获芥川龙之介奖。 1957年,《天平之甍》获日本艺术选奖和日本文部大臣奖。1958年,《敦煌》、《楼兰》同获每日艺术大奖。1976年获得日本文化勋章。1989年,以八旬高龄于病重中完成《孔子》,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创下半年销售80万册的奇迹,并被誉为“历史小说中的明珠”。1991年病逝于东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井上靖的小说令许多读者至今仍叹息不止。  ——《读卖新闻》孔子增添血肉的杰作。不管是否熟悉《论语》,这部杰作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孔子的人格魅力。  ——亚马逊评论孔子的那种人性爱直击心灵,几乎令人感动得哭了。  ——亚马逊评论从这本书理解了什么是天命,也是第一次从内心里亲近孔子。  ——豆瓣网友

章节摘录

先师孔子故世后,鄙人也曾效法众弟子,在建造于都城北方泗水河畔的夫子陵墓旁搭了一间小庵,服了三年重丧,然后移居这山窝里来,过着聊以糊口的日子以迄于今。光阴似箭,夫子仙逝以来,不觉已经过了三十三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尽可能与尘世无涉,这也是理所当然;鄙人虽远离夫子陵寝,却矢志终此一生在山中尊奉先师。凡事都考量夫子心意,犹如随侍在侧那样度日。除此以外,卑微如鄙人实在一无所能,更不用说益世助人。诚如兄台所说,吾等服丧三年之后,高徒子贡再服三年,前后服完六年重丧。鄙人也曾风闻此事;即或不待听闻,也知道子贡必会如此。吾等七十几名门下服完三年重丧的早晨,个个以好歹松了一口气的心绪,打算就此告别,各奔前程。在此之前,各人于整妥行囊前后,依次去向子贡辞行。过往三年,要不是子贡为众弟子一应处置,并张罗生计,吾等根本不可能安心守丧。步入子贡宅第,众弟子或是与子贡相拥,或是在他身旁彼此抚慰,含泪作最后的惜别,老朽也是如此。此时隔窗遥望,夫子陵墓一旁已然盖起一所新庵,为子贡所建。子贡是年四十有六,正准备继续为夫子守丧三年。子贡对先师的这种尊奉诚如他的为人,鄙人虽深为所动,却以为不是吾辈所该效法。要说往后谁该服侍墓旁,子路、颜回故世之后该数子贡,且恐怕只有子贡一人够格。鄙人提及子路、颜回——很高兴两位师兄的名字得以流传下来,为各位所耳熟。子路以六十三岁、颜回更是以四十一岁英年,前后先夫子一步早逝。老朽嘛,比颜回年少五岁,不觉间较颜回和子路已分别多活了三十年与八年,如今行年即将接近享寿七十有三高龄的先师。所谓马齿徒增,实在羞愧之至。不过,天意如此,鄙人只有以自己这种路途,正正当当地度此上天赋予的残生。诚如各位所见,老朽如今过的是退隐山林的日子,勤耕几分薄田,刻意不染尘世,自由自在地过着每一日。纵然如此,相信宽宏大量的夫子必不加以斥责。我恍若耳闻夫子在说:你这样就行了。其实,夫子本来希望过的就是目前老朽这种生活,而且极其希望!夫子的这一点心意只有老朽最能体会。然而,夫子并未如此行,也无法这么做。为了改变混乱的人世,为了减少一个不幸的人,夫子日夜烦心,并将苦思所得弘扬出来:“耳目切勿避开滔滔乱世。任遭何事,双脚也不要偏离芸芸众生纷扰的现世。

图书封面


 孔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听一个日本人絮叨孔子,着实是件新奇的事情,特别是他能够把历史故事、思想阐发和人生感怀巧妙地融为一体,有别于任何一种传记或论语普及读本。 适合于悠长雨天慢慢品读的书。两千多年前一代圣人的伟岸身躯、病中老作者感慨人生的背影,乱世春秋与现世百态种种皆神奇地汇于一处,在心底缓缓地流淌。两千多年的时光并不遥远,生而为人的诸多困扰、感喟、期盼和福分,一直没有变。 虚构人物老蔫姜重游周游之路回到隐居山村,站在村口,遥望傍晚灯火点亮的情景感人尤深。眺望桑梓掌起万家灯火,世间至为奢侈者,莫此为甚。 “夫子一再重复过,生而为人,哪怕世道再乱,仍应保有至低的福泽——至少能够感到不枉走此人世一遭。” 确实。
  •     书的主人公蔫姜,是国破而踏上流亡之路的蔡国遗民。路遇孔子、子路、颜回、子贡一行而折服于夫子的气度,于是以近乎杂役的身份跟随孔门游访中原各国。书中所讲,是孔子谢世三十余年后,研究孔子学说的后辈们探访蔫姜,以一场场类似座谈的形式来表现出井上靖对于孔子的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蔫姜并不是什么光芒四射的人物。他接近孔子只是因为机缘巧合,他并无卓识的才智,只能算是追随孔门而不能算作孔门的一员。而书中与之交谈的“孔子研究会”的成员们,也并不见得是后世的大儒或者俊才,他们也只是向跟随孔子许久的蔫姜讨教而已。这么一个切入点,足以显现出本书平易近人的风华。不用什么高深的词汇,不谈什么辽远的话题,就从蔫姜的生平、孔子说过的句句嘉言入手,不急不缓、润物无声,反而比当前中国文坛某些自信满满的学者们更能打动读者。井上靖其实并不一定对孔子有着多么精深的简介,书中提到的孔子的“嘉言”(就是《论语》中的那些)其实大多都是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可是经井上靖细腻平和又充满感情的笔触一串达,就好似大音希声、大雪无痕一般,在不知不觉中,让我们震颤、给我们感动。比如当我读到“已经好多年没有梦到夫子了”的时候。比如当我读到关于“天命”的反复论述的时候。比如当我读到“逝者如斯夫”的阐释的时候。我相信如果能耐着性子读下去,每个人都能找到对自己有所触动的段落,尽管不一定也不需是醍醐灌顶。这本书唯一的缺陷,就是措辞叙事上略过于拖沓和啰嗦。开始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孔门所持的礼节和谦逊,但是到后来节奏放慢得不可收拾,导致到了第四五章的时候可读性略有下降。顺便感慨一句,刘慕沙女士的译本相当不错、相当顺畅。一本风格不同于其它的《孔子》,一本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书,惜哉最后的过于舒缓导致减分,8分。
  •     买书之时,看了许多评价,大多数的读者觉得这是一本不可多得好书,于是果断的买了,可是。。。可是。。。看了以后,不得不冒一个疑问——这本书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我是在读了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及钱穆先生《论语新解》后阅读得这本书。说实话,我觉得此书很浅,译解流于表面化,深层次的东西把握的很少。而且许多"嘉言"的解释都有些不恰当,而不恰当的原因主要是作者先生不仅把孔子小说化,也把《论语》小说化了,使得《论语》解读不是建立在论据上而在建立在想象力上的。先前有人说日本的历史小说较为公正客观,也许日本作者主观上想中正平和的还原历史人物形象,可客观上却受到民族性的影响。就拿本书来说吧,井上先生就“凤鸟不至。。。”的解读实在是有些“偏激”,夫子虽然是自信且处危不乱的人,可是作者先生也不能因此判断此句嘉言非孔子或孔子早期所说的啊,难道一个坚强的人就不能偶尔的退缩?伟大如孔子难道就不可以抱怨一下时运不济?其实作者先生在描写夫子知晓昭王已逝至子曰“归于”那段,就看出了夫子非凡之处在于迅速调整自我心态而不是不会失望与沮丧。我看了不少国内一些人的解读,大都是说“体会道之不行时夫子内心的孤苦。。。”其实我认为此书之解读还有一些问题——断章取义。比如说,“五十而知天命”,作者先生给了很多的解释,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看到国内的译注者将其从“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单独的节选出来,这就如同英文单词在文章中永远比单独猜测其意思准确得多。虽如此说,井上先生的解读中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有不少人说刘慕沙女士翻译的很棒,抱歉,我不仅一点都没觉得,甚至还觉得翻译的很差劲,其非白话非文言的译文常常让我花费很长的时间短句,可结果是往往无所得,最终还是看不懂。。。我还有一点不明白,为啥刘女士尽用一些难以理解词语后我还是就得译者文辞匮乏呢?神奇啊,神奇!好了,就说这些,上面说了这么多的缺点,并是说此书一无是处,空闲时消遣一番还是不错的,在此我也强烈要求,不要拿此书作为《论语》的入门书籍,小心误入歧途。。。。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从孔子门徒蔫姜回忆跟随孔子的一路,到孔子作古三十余载,在山间野林与儒学学者探讨夫子嘉言、夫子为人以及颜回、子贡、子路等人。译者功力很是强大。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大悲大难的时代,数次面临人生困境的艰难抉择,这本书让我切实地体会到孔子人格的伟大,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怎么能和德国那些教授相同呢。。这本书真是过一阵子就想拿出来重新读一遍。ps.2012年第一次看
  •     有点晦涩呀。。。
  •     本书让我们了解到一位日本著名作家笔下的孔子形象, 让我们感受到2500年后的今天,孔子那无穷的人格魅力与《论语》中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有如大地一般无边无际。
  •     井上靖的书,我在20多年前就看过,主要还是与中国历史相关的,一个日本作家写中国历史,角度眼光应该更会给人以启示,我期待着阅读《孔子》。
  •     看一个日本人是怎么写孔子的,感觉很好奇。刚刚到手啊,还没来得及看,纸质很好啊,而且物美价廉!表示很期待书中的内容。
  •     高中老师推荐。当时课本刚好讲到了论语,今日翻书架也还记得这书陪着我过了高二那个混论暗无天日的寒假。我挺喜欢日本人眼里的孔子的,比当初孔子那电影好多了,至少没有跟南子的奇奇怪怪
  •     日本人眼中的孔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一切从这里起航!
  •     2
  •     可以叫孔子应援会会议纪要 一堆仰慕孔子的人 事无巨细的讨论他的嘉言 行为 作出各种猜测和解读。翻译的很有意思 行文缓慢 细腻 温柔。对孔子有了新的认识 但仍未体会到他的伟大之处。
  •     太啰嗦。或许是老年人写作的特点加上日本句法特点。
  •     相当不错的一本书。。顺乎天意而活,天虽不语,人却须善解天意而为人----井上靖《孔子》
  •     以小弟子的口吻,写下了孔子以及其周边的人们
  •     品读一下日本学者对孔子的认识,了解中。
  •     有幸拜读这本书是在新华书店的新书栏里总觉得作者真的如那位蔡国遗民附体般,在我出生的年份他临终的年份写下此书也注定了我和此书有缘。瞻仰圣贤,涤尽心里的尘埃。天何言哉?四时生焉,万物长焉,天何言哉?再华美的言语也无法表达我对此书的敬意和喜爱。无论孔子还是井上靖,都是学识渊博而胸怀济世之胸怀的智者。他们高高地伫立在众人之上,用悲天悯人的胸怀去减轻这个世界的苦难,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我愿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我愿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     看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就在于了解了日本人对孔子和儒学的看法,这本身就是一个个很有意思,很值得玩味深究的题目。
  •     儒学作为中华的正统思想影响了我们那么久,而孔子作为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当然是值得好奇的。而我却是更加的好奇在一个异国人笔下的孔子是怎么样的。说来也是讽刺,我们很多东西却远没有别人来的重视,而儒学更是。学习论语也是,倒是完全为了应试,而日本人却是当做是提升修养的手段。倒是更加深刻了。我想我们自己要重视起来,因为这些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
  •     在中宣部极力鼓吹《孔子》电影,甚至要《阿凡达》为《孔子》让路的时候,书店里关于孔子的书一下子多了好多,多得让人心烦。
    很多人都写孔子,从他出生到临终,洋洋洒洒,可终是不知所云。
    很多人都写儒学,从克己复礼到万物归仁,也是洋洋洒洒,也是终不知所云。
    一言以蔽之:普天之下,谁知孔子心?

    井上靖难道就真正懂了孔子?
    井上靖难道就真正懂了儒学?
    井上靖笔下的孔子难道就是真正的孔子?
    都不是。
    蔫姜,一介子虚乌有之人,随侍孔子,学孔子,懂孔子,守孝,隐居……
    看到他晚年回望来路,隐隐看见早年的脚印,大发感慨的时候,
    谁能不感慨万千?
    读到P274:宿处安排妥当之前,鄙人漫步于河原与河堤之上,止不住心想:汝水之水奔流不息。有过多少人间生死、荚果兴亡,汝水之水却依旧浩浩荡荡,长流不息……
    读到此刻,更是万千感慨无一发处,心中千绪有如浩荡汝水!!

    日本在在解读孔子,解读中国,也在解读中国的心灵,
    井上靖由此而成日本的“国民作家”,在街头巷尾与庙堂之上被同时敬仰,此中究竟为何?
    若再读读该君的《敦煌》《楼兰》等关于太多太多中国的故事,
    再读读他写的一些关于中国的笔记,
    必会猛然惊觉:
    你身边的某人已经将你从头到脚彻底看透,是别人将你看透,
    你还能不感慨万千?

    夜幕低垂,似乎还能看见孔子的“仓皇”“奔窜”,
    还能看见蔫姜的惶惶不安,
    也能看见夜空中我自己那感慨的眼。
    是孤独,
    和寂寞。
  •     怎么越到后面越像新闻发布会=。=(借回来的书都读完了哦耶
  •     买了两本孔子,一本钱穆的,一本井上靖的,对照着看也有点意思。
  •     之前在网上搜了读者对于这本书的评价。有人觉得该本书翻译的太“文言化”。我倒是感觉好有味道的。近代日本人继承的我国汉唐那种认真的近乎捱板的态度应该可以说值得国人学习。请问,作为中国人的你认真的读过论语吗?有认真的探索过先圣的精神吗?至少你有认真的学习文言文吗?井上靖虽然是一个侵华日军但是他对于汉文化的爱绝对很深,战后也一直致力于修好中日关系。这是一本好书,适合我们静下心来认真读读。虽然价格不过十元,但是我得到的却很多。该本书成书于作者逝世前不久,那么,请倾听一个八十多岁的异国老人对孔圣的解读吧。
  •     虽然无法理解孔子的所思所想,但想到世界上曾经存在这样一个人,感到很温暖,是这样的感觉。
  •     日本人都把孔子研究得很透,要好好读啊
  •     子不语怪力乱神,于是这书怪力乱神的东西还真没啥……但也就那样了,写法不算高明,尤其这老爷子拖沓的文风真叫人喜欢不起来……
  •     在传统的介绍和说明中,通常就是这么说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在这些司空见惯的词句里,我们感受不到孔子作为一个人的真实存在,似乎是在向大家介绍一个文物似的,没有鲜活的生命。
    不过这本书还是有一点比较遗憾的地方——日本历任首相必需熟读的书。我先不管是不是什么舆论造势,但确切的说,孔子是我们中国的。中国的历任领导人才是孔子的忠实fans,而且他们的治国之道也无一不彰显出儒家思想的巨大能量。按理来说,别国的领导人熟读我国的伟大人物,应该是让人欣慰的事情,可偏偏是日本人。如果真是历任的日本首相熟读这本书,那么日本就不会在历史问题上裹足不前了,就不会不明白中国“和为贵”的核心思想了。
    我并不是对日本人有偏见,而是对他们的变态心理和虚伪态度不敢恭维。我还是希望日本的那些所谓的首相不要读这本书了,不要用假的“真情实意”来掩盖你的狼子野心。这本书是一本教人向善的书,不是很适合你们日本人。即便他的作者是日本人,似乎看来更是对日本变态性格的一次更完整的表述。
  •     从另一个角度读孔子,从一个日本人的眼里去看中国传统文化,那是又一种风景。好书。
  •     太啰嗦,不停的重复几句话
  •     井上靖的小说令许多读者至今仍叹息不止。——《读卖新闻》为孔子增添血肉的杰作。不管是否熟悉《论语》,这部杰作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孔子的人格魅力。——亚马逊评论孔子的那种人性爱直击心灵,几乎令人感动得哭了。——亚马逊评论
  •     是读过井上靖的《敦煌》才买的这本书,或许是因为它不是中国人的缘故,能跳出窠臼用另一种眼光去看待这些为人所熟知的人和故事,《孔子》这本书吧孔子从圣人还原到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值得一读
  •     书使用第一人称,讲述了孔子的一生,文白相杂,想不到日本人也能写出这么好的书!
  •     “蔫姜”戳笑点
  •     及格吧,总觉得写孔子应该不是写成这样就好 了
  •     井上出品一如既往保持水准
  •     实际上想给四分的,书中所述甚少。
  •     写作手法如同孔子及众弟子就在你的面前传道授业一般。
  •     废话连篇 喋喋不休 唉
  •     译笔太差,简直没法读完,貌似译者《论语》都没熟。内容也没新意,因为素材少,结构用讨巧的访谈体,严格说来不算小说。还历史小说明珠呢,话说以后买书一定要试读啊。。。
  •     喜欢作者是从那部被反复改编成电视剧的《旗帜》开始的,而后一发不可收拾,本书设想了孔子困于陈蔡事件放到当时的时代大背景——楚晋争霸、吴越争雄下去通盘评估,是国内很多孔子研究者所未曾提及的。尽管是小说,但也是国内孔学专家们的悲哀!
  •     以小说第一人称口吻阐述孔子的思想言论,又具日本小说的细腻平静。真心推荐。
  •     孔子(日本历任首相必须熟读的书!)
  •     井上靖以此写出自己对孔子及论语的些微解义,其中不乏启发之处。没能从原版中得知此书采用的行文风格究竟如何,不过,尽管译者笔墨秀丽,更或也吻合她心目中古义昂昂的形象,于我还是有不够流畅的阅读障碍。
  •     有些啰嗦,一直重复啊重复。从小说来看,故事不是那么好看。从儒家来说,也只是作者的看法,有些不是那么让人信服。
  •     好久以前的一个朋友送的,在书架上放了五六年。刚被发现!
  •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1-2]贵族。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大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全中国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当代作家华轩居士在多篇作品中颂扬孔丘。当当很给力,赞!
  •     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孔子,尤其是作为一个日本人,对我们应该有所感触,包装什么的从来都不是重点,内容看进去了才是关键
  •     本来我已经有一孔子传了,但看到广告,动心了,一个日本人的视角的确有些另类,值得一读。
  •     一直以来,我们都误读了孔子。一百个人读孔子,应该有一百零一个不同的孔子。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不能仅仅用中心思想、主题大意之类的狭隘简洁的观点去理解的。那是一种生活气息,和生活中的感悟。一可以是一,也可以是万物。
    这是一本日本人写的孔子,有点像传记,但是融入了作者自己对于孔子的理解,对于论语的揣摩,保持了一种相对比较理性的视角和观点。
  •     井上靖擅于从一个小人物开始描摹历史的大事件楼兰、敦煌、鉴真和尚、孔子莫不如此。这孔子让他写得颇有洋洋洒洒的诗意,是在我所看到的同类题材里写得最好的。可是,为啥我还是没有喜欢上这个令人高山仰止的大贤呢?
  •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孔子所处的历史,挺不错的一个历史小说
  •     本书跟井上靖的《敦煌》一样是虚构历史小说,用通过虚构人物的眼睛来把历史人物描写的有血有肉。该书创作于作者病逝前。
  •     孔子传记有多种,记得大学期间图书馆的书架上有几本,但从未拿下来看过,而对孔子的经历,也只有模糊的概念。前一阵《孔子》电影一出,书店里关乎孔子的书一涌而出,书与影紧密相随,商业对文化的裹挟,由此可见一斑。

    此书为日本人所写,体例迥异于其他版本,以虚构的孔子学生设坛宣讲的形式展开,内容涉及孔子的游历,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诸位学生的性情与行状,等等,串联得非常巧妙。译者所用语言极其隽雅,很周到地考虑到了这种书该有的气息。在读的过程中,随着孔子一行人艰辛旅程的展开,心境确实能慢慢平和下来。

    如果想对孔子其人有个大致了解,此书可作为选择。
  •     井上靖先生七十岁开始读《论语》,深为此折服,八十岁高龄之时,他决定写一部关于孔子的纯文学小说。就是这部《孔子》,为了写这部小说,他先后六次来到 中国河南考察,查阅了无数资料,询问了很多专家和当地学者,其严谨的态度和敬业精神不知道要让多少人汗颜。不仅如此,让我觉得这部小说价值匪浅的原因还有 一个:它是井上靖先生在古稀之年所著,其中必然融入了先生这一生的所感所察;先生所写的所研究的,又是中国古代文化圣贤之首——孔子;关于世界,关于宇 宙,关于人生,两种思考和哲学在这部小说中汇合,大大加重了这部小说的分量。
      《孔子》几乎没有故事,井上靖先生只是虚构了一个在孔子身边的打杂工的人物——蔫姜,通过蔫姜的口,我们逐渐了解到孔子十四年周游中原和回到鲁国之后的经历、也了解到孔子和他的几个弟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孔子的主要思想,如“天命论”、“仁信”等等。
  •     我对孔子没什么好感。如果是中国人写的书,我是绝对不会看一本名叫「孔子」的书的。井上靖文风清新。但是对孔子真的脑残粉啊……
  •     从这本书理解了什么是天命,也是第一次从内心里亲近孔子。――豆瓣网友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一 先师孔子故世后,鄙人也曾效法众弟子,在建造于都城北方泗水河畔的夫子陵墓旁搭了一间小庵,服了三年重丧,然后移居这山窝里来,过着聊以糊口的日子以迄于今。光阴似箭,夫子仙逝以来,不觉已经过了三十三年的岁月。在这漫长的日子里,尽可能与尘世无涉,这也是理所当然;鄙人虽远离夫子陵寝,却矢志终此一生在山中尊奉先师。凡事都考量夫子心意,犹如随侍在侧那样度日。除此以外,卑微如鄙人实在一无所能,更不用说益世助人。 诚如兄台所说,吾等服丧三年之后,高徒子贡再服三年,前后服完六年重丧。鄙人也曾风闻此事;即或不待听闻,也知道子贡必会如此。吾等七十几名门下服完三年重丧的早晨,个个以好歹松了一口气的心绪,打算就此告别,各奔前程。在此之前,各人于整妥行囊前后,依次去向子贡辞行。过往三年,要不是子贡为众弟子一应处置,并张罗生计,吾等根本不可能安心守丧。
  •     读到后半部分其实有些浮躁乏力,重复的言论,但读完之后细赏一番,似乎又品玩到一些精妙之处,其实我最想打的是7分。。。
  •     这本书我已经买了第二次了,先前那本为了阅读,这次这本为了收藏,我十四岁读孔子的书,虽啃下《论语》却不知所云,大抵是圣人的思想发于忽微,非常人可以企及。顶礼膜拜啊,孔子的思想,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给满分!
  •     从一个日本人的角度写的关于孔子的小说,堆起来还好,没有一般日本小说的干瘪感,比韩国人好,没有把孔子携程朝鲜半岛人
  •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要懂中国,必须懂孔子;要真懂孔子,井上靖的小说就是入口。
  •     从日本人的眼中看孔子,另一个角度来看,挺不错的
  •     写出了一股酸腐气
  •     我一开始很好奇日本作者如何写孔子曰。开篇感觉非常好,井上靖的文风我也很喜欢。可惜后半部分十分杂芜。不过这本书的叙述形式是第一次见。
  •     看看日本人怎样写孔子。
  •     这是井上靖以八十岁高龄写下的人生感悟,以一位随从的口吻,说的是孔子的事,但也是自己对孔子研读的结果,虽然是日本人,但就文学性来说,很棒。翻译也不错,很好的语境,读起来很舒服。
  •     从孔子身边人的视角,以小说的形式来描述,娓娓道来,将孔子的思想与哲学融入其中。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教条,让人觉得很亲近。更重要是我觉得日本人写中国的历史小说,真的要比国内某些专业作家更要严谨一些,更客观。我们也要像日本人一样成为善于学习的民族
  •     还以为是孔子的一生···,没想到是个日本人写的小说。。。。无语
  •     拿到书,还没有时间看,包装很好,看日本人眼里的孔子,感觉很新鲜!
  •     一仰孔圣人风采。他们在疾风暴雨中静坐的那一幕,留下深刻的印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只是行文有些啰嗦。
  •     在中宣部极力鼓吹《孔子》电影,甚至要《阿凡达》为《孔子》让路的时候,书店里关于孔子的书一下子多了好多,多得让人心烦。 很多人都写孔子,从他出生到临终,洋洋洒洒,可终是不知所云。 很多人都写儒学,从克己复礼到万物归仁,也是洋洋洒洒,也是终不知所云。 一言以蔽之:普天之下,谁知孔子心? 井上靖难道就真正懂了孔子? 井上靖难道就真正懂了儒学? 井上靖笔下的孔子难道就是真正的孔子? 都不是。 蔫姜,一介子虚乌有之人,随侍孔子,学孔子,懂孔子,守孝,隐居…… 看到他晚年回望来路,隐隐看见早年的脚印,大发感慨的时候, 谁能不感慨万千? 读到P274:宿处安排妥当之前,鄙人漫步于河原与河堤之上,止不住心想:汝水之水奔流不息。有过多少人间生死、荚果兴亡,汝水之水却依旧浩浩荡荡,长流不息…… 读到此刻,更是万千感慨无一发处.
  •     孔子,圣人,日本首相必看,我们也该看看
  •     了解一下日本人眼中的孔子与中国人眼中的孔子有什么不同,很好。
  •     主要是看看日本人对孔子的看法。。。
  •     以半路入孔门的焉姜为叙事人,半回忆,半讨论的方式记述孔子,其中孔子的嘉言并不多,但从不同场合的重复叙述中,对孔子的形象也逐渐深入,打算读完论语后再读一遍
  •     很好的切入点,选了一个与孔子似近非近的人的视角,这样一些模棱两可的内容说不清楚,就有了逻辑上的支撑点。再把自己的观点藏在蔫姜的背后,更容易让人接受。 全书虽是小说,但其实没什么情节,文风倒比较有儒学的韵味。对于很多论语嘉言的情景化解读,能让人更深入的理解。
  •     因为是经典,所以它背负了太多太多的甚至完全不同而且对立的注解阐释,而我们课本所学又大多节选,所以很多人对孔子很熟悉其实非常陌生,还是简简单单读完原文吧,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新体验
  •     本来很依赖,为什么孔子会跟日本历任首相关联,看了才知道,真的是好书
  •     井上靖将身心投入到《孔子》的历史长河里,他以一个年岁与自身相仿的“夫子随侍”的身份,窥视了春秋时代的风云变迁,对孔门的探究不可谓不精深。这足以令中国的作家们汗颜了。刘慕沙的翻译让全书更具风味,文字的魅力在其中一览无余。再者,要不是促销活动的话,我可能会错过这本好书!!
  •     论语编撰的一个还原和想象,孔子研究会拜访蔫姜,搜集和印证孔子嘉言。对于孔子的热爱和仰慕,行文略为啰嗦,可能还包括年纪大了的缘故(无论是井上还是蔫姜)。五章:身世,天命,孔门高徒,仁与知,重游之回忆。
  •     这部比较无聊,想必中国人比日本人更了解孔子多一点。
  •     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指引一个方向,一个日本人的作品,从另一个角度读孔子,译者也是很不错的。
  •     叙述者的视角很奇怪,开头自述身世与下文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连接也不是很自然。
  •     不知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完全读不下去。大约有1/3的篇幅是表达对孔子的仰慕之情。这样为什么还能算小说,表示疑惑。
  •     2010-170
  •     道之将行也欤,命也;道之将废也欤,命也。当日情景,当真让人倾慕。
  •     人老了就是话痨,一句话喜欢翻来覆去的说。
  •     溫柔到要哭出來。
  •     多了解一下日本人眼中的孔子,多一些观点和角度,多一些见识。
  •     喜欢井上靖
    浑脱大气
    日本气味很少
    中国气味颇重
    算是对中国文化理解颇透潜化颇深的日本人吧
    能把孔子的事迹写出一份感动来
    难能可贵
  •     居然半夜看的泪目,井上靖晚年之作,生生把他心中的孔子还原给读者。读论语,困惑于这么多的人名,看似没有关联的句子,偶尔矛盾的论点,最让我疏离的是孔子本人。意识形态下的孔子,历经千年,早已面目全非。而这本里的孔子,是自信的,是亲切的,是温暖的,也是哀伤的,悲恸的,苦恼的。
  •     332 挣扎着翻完…天平之甍最好看,其次是楼兰,再敦煌,孔子真不该看…
  •     略有艰涩,但刘先生的译文实在很精妙,每每都不忍放下书.这本"虚构的"历史小说,实在不应错过
  •     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著、刘慕沙译、2010年1月第一版的《孔子》,版本大方且有288页,译文语言也好;而1991年5月第一版的那部《孔子》,版本小了些、只有256页,纸质也差了些,且译文中有空字现象,使文意不易贯通。
  •     作者以孔门一个弟子的身份回忆,讲述自己眼中的夫子和几位杰出师兄的言行举止,及个人感悟。

    本书,居然是现在日本历任首相必读的“教科书”般的著作,本身就值得我们中国人反思。更何况,井上先生在书中所展示出对于论语和儒学思想的理解深度,相信是许许多多当代国人所难以匹敌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次展示了日本民族的好学和执著的钻研精神。国人喜欢对论语四书句读训诂般的咬文嚼字,而从井上先生的这本书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主体对于夫子言行的个体领悟,强调的似乎并不在于夫子原汁原味的本义,而是由夫子的言传身教中的启迪和思考,这一点无疑对我们现在读论语也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或许是文化使然,文中过多的谦词略显唠叨,是美中不足的一点,不过也正因为此,才凸显它“日版”的特色,值得一读。
  •     对于井上靖先生遥慕往圣、想象经典之心得,刘慕沙先生追摹古人、照顾今人之译笔,鄙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既竭吾才,敬而远之。
  •     化身为蔫姜,从一个老头的口吻去理解孔子。不错。画面感很强。
  •     日本人眼中的孔子,值得了解。
  •     没有读《敦煌》《楼兰》时的那种震撼。很无感甚至无聊的一部小说。
  •     翻译让人难以忍受 未读完 半途弃
  •     good! 日本人眼中的孔子。。
  •     一个日本人 能把孔子写成什么样
  •     不建议买,日本人有什么资格写孔子!
  •     慕名而来,失望而去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