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欧梵自选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作品集 > 李欧梵自选集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5
ISBN:9787532079186
作者:李欧梵
页数:373页

作者简介

《李欧梵自选集》收录了作者的《徐志摩:感情的一生》、《现代中国电影传统初探》、《上海的世界主义》、《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捷克现代民族诗人塞浮特》等18篇文章。

书籍目录

自序
浪漫一代
文学界的出现
郁达夫:孤寂者的漂泊
郁达夫:自我的幻像
徐志摩:感情的一生
徐志摩:伊卡洛斯的欢愉
话语的边缘
“批评空间”的开创
――从《申报・自由谈》谈起
现代中国电影传统初探
香港电影
――嘲讽与寓言
上海摩登
重绘上海文化地图
上海的世界主义
双城记
文化、文学与现代性
晚清文化、文学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欧游心影
南美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
捷克现代民族诗人塞浮特
哈维尔的启示
布拉格一日
重游布拉格札记
主要著作目录

内容概要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1961年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哈佛大学,主修中国近代思想史,兼及文学,1970年获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印第安那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现为哈佛大学东亚语文学系教授。代表著作有《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铁屋中的呐喊》、《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摩登》等。

图书封面


 李欧梵自选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情和理,情感和理智,两者也许也应当有个黄金分割线,0.382的情和0.618的理组合最为完美。为什么呢,因为人生来趋向于情,需要用更多的理去化情。中国人一向是善于抑制感情的。不管是亲情的表达还是爱情的追求。儒家说仁义礼智信,无情。发乎情,止乎礼。情不逾理失德。道家说,以理化情。然而1922年徐志摩从剑桥回到中国后在清华大学做了一篇名为《艺术与人生》的演讲说:“我们没有艺术,正因为我们没有生活。我们中国人尽管具备各种德行和特性,但作为一个民族,却没有像希腊人和罗马人一样,透过艺术来充分认识和表达自己,而艺术就是生命的自觉…..没有认清灵魂、感觉受到剥夺,加上利用灵巧的手段,把生命的动力转移,压抑或升华到‘安全’和‘实际’的境地去,我们中国人成了这样的一种生物,足够称为‘人’,但却不懂得宗教、爱、甚至任何精神的历险。一些诚恳的友人,诸如狄更生和罗素,敬仰我们对于生命的冷静态度、对中庸之道的追求、还有理智及调合的精神,诸如此类。这些无疑都是我们值得赢来敬仰的。可是在接受这些颂赞的同时,我又不能不感到背后隐藏着辛辣的讽刺。对生命的冷静,可不是把生命全然地否定,把感情的火焰也捻熄了?生活里的中庸之道,可不是思想和行动上的怯弱、生命活动上的浅薄呆板的最可爱借口?而那所谓理智的调合精神,制造出来的岂不是普遍的惰性,和那我们今天称为中华民国政府的怪物!”这是一篇释放情感,向传统中庸理性的宣言,而这位诗人也几乎是带着使命感地夸大着他生命中的情感成分,“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是爱;没有别的能耐,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只是爱。”毫不遮掩毫不羞耻毫不节制地展现并且沉陷在他的爱中。所以这位有爱的才子,在剑桥逼着怀着他们第二个儿子的张幼仪签了离婚协议。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正在追求林徽因,无暇顾及张幼仪,一听便说:“把孩子打掉。”那年月打胎是危险的,张幼仪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耶。”徐志摩冷冰冰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呢,难道你看到人家不坐火车了吗?”徐志摩要马上离婚,见张幼仪不答应,便一走了之,将张幼仪一人撇在沙士顿。产期临近,无奈之际,张幼仪给二哥张君劢写信求救,来到巴黎,后来又去了柏林,生下孩子。徐志摩明知张幼仪的去向,却没有理睬。只是在要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才找到柏林,逼着她签下了离婚协议。 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小彼得,“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然而激发诗人爱情的导火索林徽因和徐之间却是云淡风轻的,因为林是理智大过情感的人,连徐志摩这样热情的火也只能对她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也是这同样一个人,向世人展示着他的《爱眉小札》,一个彻夜不能眠,极度痛苦又极度狂喜,以分秒来计算思念之情的多情人。事实上,世人大多是先知道后两个故事,然后才知道前一个故事,世人或说徐是以赤字之心怀抱世界,以一己之火焰点燃彼时中国沉沉之情感火山。然而多情即无情,何况撇开情之一字,徐是个连基本品行都不具备的凡人之下。和徐同时期的有位郁达夫,他的《日记九种》加上徐的情书,可说是二十世纪以来感情行旅的里程碑,他们的日记将个人最亲密最浓烈的情感宣泄推到了顶峰。但与徐尼采式自我肯定自我展示的狂热感情不同的是,郁达夫小朋友沉醉的是自我颓废情怀。郁的才气源于忧郁。用心理学分析,郁小朋友从小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姐姐疼哥哥爱,而我们的徐同学自小家中明珠一派天真烂漫不知人间苦寒。所以两位同过学且感情同样丰富的才子长大后心里永远住着那个小时候的影子,一个将感情压抑为糜烂沉沦,一个将其发挥极致成冬天里明晃晃的一团火。而两位相同的,除了都抛弃发妻之外,都是对一种情绪有意识的放纵和沉溺。我们来看看郁同学的日记:“十一月八日:洗了一回澡,明天起,要紧张些才好,近两三年来实在太颓丧了,可怜,可惜。十一月十一日:喝了一杯酒,……今天是倦了,倦极了。打算从明天起,再发愤用功。十一月二十日:洗了一身澡,换了一身衣服,打算从今天起,再振作一番,过去的一个礼拜,实在太颓废,太不成话了二月十一日:今天晚上打算再出去大醉一场,就从此断绝了烟,断绝了酒,如蛇如蝎的妇人们。二月十六日:今日喝酒过多,身体不爽。真正的戒酒,自今日始。二月二十八日:啊,映霞!你真是我的beatrice,我的丑恶耽溺的心思,完全被你净化了”而当明日何其多的郁沉浸在自责自弃的个人情绪和期翼追求王映霞给自己空虚的生命注入目标的时候,他的老母和康妻在老家默默劳作,据闻他早年守寡的母亲在日军占领富阳时活活饿死。郁最后的归宿也算传奇,他在南苏门答腊改名赵廉,伪装为卖酒商人,又开设酒厂和造纸厂,成了当地华人中的显要,却在抗战胜利前被暗杀。终年49岁。想必在他最后作为商人的岁月已经不再做这些无谓的呻吟和无力的内省,因为连身份和姓名都被放弃了,然而酒终究是未戒掉吧。而一直想飞的徐志摩也获得了他伊卡洛斯式的结尾,终止在其感情创作的高峰,还未绝望未妥协之前。在火焰中燃烧。终年35岁。整个故事中,理智而坚实的力量是林徽因和张幼仪。林没有被诗人火般热情所融化,她安安稳稳和梁思成谱写了一段建筑界夫妻档的佳话,以及和金岳霖,也是真正的发乎情,止乎礼。张幼仪同学“带着一颗破碎的心辗转德国。边工作边学习,学得一口流利的德语,她严肃的人生理念契合德国严谨的工作作风,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支撑点。”张同学后来在经营和企业管理上很有建树,并且一直尽力帮助徐的家族。或许我们可以说,天才总是这样纵情的,如道森如王尔德如兰波如波德莱尔,天才挥霍生命,人才珍惜生命。纵情伤身。真正的深情却是藏在理智背后,一点一滴不言不语中的。如金岳霖,终其一生都让至高无上的理智统治着感情。又如张幼仪说的:如果照顾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人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夏花美丽短暂,青松朴实却长寿的道理对人类同样适用。以上为读李欧梵文学评论后的思想报告,也虚心接受大熊猫说我这几日思想消沉的批评。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总的对于我这种菜鸟级的读者来说,还是很足够的。最喜欢读的是浪漫的一代和晚清文化部分。这两个部分中李欧梵三言两语就可以提出很直接的观点,比如说他提到创造社和文研会在文学理论上的分歧,在原始文件里,这种理论上的对立似乎表面多于实际。这样的观点可能并不是他提出来的,但很吸引人。说到底,任何的理论争辩带有主观色彩。李欧梵也是哈佛东亚语文学系的学者,前面读过一些书,这些学者们似乎都对香港的文化空间产生强烈的兴趣,这样的关注点难道仅仅是偶然吗? 在他的书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上海,很多学者亦是如此,但是否合适就是很要眼力的了。上海的部分读起总有些奇怪,可能太难懂。
  •     好看~足矣
  •     对文学研究的路数不熟悉,但是感觉很多结论下得太容易,不够扎实。
  •     中国现代作家浪漫的一代是本好书
  •     我真看不上他。
  •     ........
  •     其实我没看到底挑着看的啊。。。学术评论的话 这五号的字堆在一起密密麻麻一点也看不进去
  •     文章都非常好。《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可以再读一读。现代性就不太懂了。。
  •     大1
  •     关于寻访徐志摩的一段最动人
  •     smart
  •     文章很漂亮,其他记不得了……
  •     09年4月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