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前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正义之前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801488046
作者:崔卫平
页数:216页

作者简介

“正义”是一个多么诱惑人的字眼。但是,在正义到来之前,在行事正义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细致、复杂的准备?要求学会仁慈、学会宽容、学会用“复眼”看待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复杂性,以及我们自身的种种有限性。

书籍目录

要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人(代序)
站在失败者一边
一出道德剧的罪人
艺术家的抉择
政治家应该担负更多的责任
谁是亚当·米奇尼克?
围绕布罗茨基和哈维尔的一场争论
托马斯·曼的愤怒
新的开端——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及其“回声”
传唱英雄的故事——关于纪录片《寻找林昭的灵魂》
论道德
论幸福
通过思考迫求符合道德的生活
重建社会小辑
价值与传统社会
社会矛盾
社会意识
社会认同
为“社会”正名
社会的颜色
培育社会理性
唤回了倦鸟如今在集合——我的1988年(代后记)

内容概要

崔卫平江苏盐城人,1984年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文艺学硕士,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基础部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政治理论,文学理论和批评,当代东欧思想文化。著有《积极生活》、《带伤的黎明》、《看不见的声音》等,译著有《布拉格精神》、《哈维尔文集》等。

图书封面


 正义之前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一直找李慎之的书。未能如愿。老先生的思想都留在心中了。偶然在网上发现他为《哈维尔文集》写得序。知道了崔卫平。可惜《哈维尔文集》只做内部交流,也买不到。就买了《正义之前》。波兰已经有多人获诺贝尔文学奖。也许是国家不幸诗人“幸”吧。国家不幸的很多,波兰的诗人“幸”必定还有其他原因。知识分子情怀?应该是。我们经历的苦难够深的了,但我们关于苦难的艺术极少。正义不是天上的馅饼。
  •     读《正义之前》该怎样走向民主法治的现代公民社会,这是一本尽可能给出回答的书。书的前半辑,崔卫平先生主要谈了东欧国家波兰捷克转轨中的几个代表人物,如哈维尔、米奇尼克等。份量最重的一篇是《谁是亚当。米奇尼克》,细致的论述了一个风云人物的思想的方方面面,所作的思考对有着相似意识形态和社会环境的中国当下的社会,我想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傅国涌先生研究民国史,崔卫平先生研究东欧史,我认为这样的知识份子对当代中国不啻是标杆是明灯。我们还处在一个封闭的国度里,读这样的书有种完美感崇高感,我们被毒化太深太久,当抬头清楚看一眼世界时,世界是如此美好的值得生活的。崔卫平谈东欧米奇尼克这些人物,主要还是立足于我们自身重建社会这个思考。怎样通往公民社会。哈维尔这个对当今世界产生有力影响的人物,对政治是这样理解的,一,就最低限度来说,政治不应当与人类生活为敌。二,政治不应当与人类良知为敌。三,政治是一种责任。而米奇尼克的自我限制的革命、将对方看成对手而不是敌人、怎样面对革命成功后的复仇,看到作出这样解释的政治家,你就明白为什么东欧可以天鹅绒革命。关于阿伦特的一篇,也是很深刻细致的(她的思想论著当然更加丰富),按照阿伦特的观点,极权主义是一种一元化的狂热,把所有人当工具,奔向一个毁灭的目标。二十世纪盛行的极权主义,消灭了我们的人性和存在感,而我们只要生活在真实之中,就是对极权的“中断”,和对真理的捍卫。思考是一种中断。米奇尼克、哈维尔等人的思想,都是阿伦特的回声。当哈维尔说极权主义是对当代文明的一个提醒时,其背后所包含的全部丰富议题是,阿伦特的非政治的政治理论已经由哈维尔,经由东欧这个地区,再度传到西方而焕发出异彩。比较起当代中国文化“小丑当道”的状况,笔者所接触的当代“中-东”欧的艺术家们——电影导演、诗人、小说家等,在他们的作品中,最可贵的也是贯穿始终的就是这种“反思的”、“回望的”、“思考的”精神,他们的作品像一条条“电气船”,直驱人们看似“正常的”生活大潮,令其中的某些部分产生“瘫痪”。而在瘫痪之后,重新升起人的尊严、生活的尊严。除了托马斯曼,林昭,我对书中其它论及的人物只是耳闻并不熟悉,崔卫平先生是一个优秀的引领者,不喜欢杂文的我,读的很是感动感概了一回。书的最后,作者摘抄了一些笔记片断,也是很有趣的,是一个知识份子隐晦又直接的内心独白。如果一个作家对人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崔卫平先生就多次把道德提到了生活的层次,这是让人不能轻易接受的(这取决于我们糟糕的现实处境),但女作家的魅力就在这儿,她们总能从内心软弱的地方把最坚强的部分消融掉。
  •     我花了好几年时间才彻底读懂这本书。平心而论,读懂它需要一定的精神储备,比如对我来说如果对基督教的一些核心精神没有体认,我便不能说我理解米奇尼克。这本书导致我对公民运动公民行为有了全然崭新的认识,可以说,挽救了当时对中国的未来迷茫又绝望的我。我曾说在中国,人人该发一本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如今,我非常希望更多的人读这本书,理解米奇尼克。但和《常识》不一样,此书并不是人人可读。可以说很难读。对东欧的历史与现实必须有一定了解,对极权社会的反抗必须有一定兴趣,然后,非常重要的是,脑子里没有非此即彼的二元思路。不把自己厌恶的人称为你们,仍旧延续一种深沉的爱(我们只有一个波兰,我们必须生活在一起),称之为我们,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不理解这个,基本无法真正理解米奇尼克。在我看来,这种看似“宽容”的思想比宽容拥有更多的东西。这是爱。是爱本身。在一本基本讨论政治变革方式的书里是不是不该被我看出爱来呢?恰恰相反,只有最广阔的那个起点才会是真正的起点。我认为米奇尼克领导的政治运动的起点如此崭新,很多中国人未必容易理解。我实际上认为大部分中国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基督教的“爱你的敌人”这种观念。秉承基督精神的政治行为我记得的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及南非种族和解运动。后者我看过的是图图大主教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非常非常震撼。这书中国人基本很难理解的,因为没有宗教传统的我们几乎无法想象人类为了和解还有这种行为,要付出这样艰苦卓绝的努力。没有信仰做指导和依靠,凡人哪能做得到!读这本《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时我正对基督教产生慕道友的感情,读得很透。虽然如今并未成为教徒,这个信仰所含有的那部分积极、深沉、高贵的力量,未曾在我心里消亡。读《正义之前》,我着重看了米奇尼克、哈维尔们对待其对立面东欧共产党的态度。我在中国政治运动的陈词滥调的陈诉中长大,那把对立面并非看做敌人,而看做对手的态度实在叫我久久思索。共处是不容易的。需要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即是说,把你们,称呼为我们。我们只有一个波兰,我们必须学会生活在一起。这就是,米奇尼克告诉我的最重要的东西。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读到的崔阿姨的第一本书,更爱看她写的纯粹的评论
  •     读这类书籍后,说不定会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催生你重新审视你自己,是不是应该长这个样子,是不是应该那么想,是不是应该这么活着等,不算好看,但算有用。
  •     很迷崔老师。
  •     当我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深深的爱上这本书了。毫不夸张的说,这本书是我看过书中的最好的一本说战争的书《正义之前》。我强力推荐这本书。当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做了15000多字的笔记,因为我觉得这说真是太好了。虽然有些部分我还不是很懂,很深奥,显然这不是书的问题,这是我的问题。
  •     崔老师在正义之前,很好的书
  •     我一直把她看做人文作家,有着中年女性的絮叨,但很亲切。“别忘了正义”就像幼时母亲不停在耳边的训导,“不要拿人家东西。。。”
  •     崔卫平是一枚不讨厌的公知
  •     原来也买过崔卫平的书,这一本很好,3块钱超值!
  •     因为“要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人”这样一句话让我想看这本书。而“几乎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我都能找出一些和自己血型相近的东西”——恶与善,平庸与非凡。我分享着人类的美丽和丑陋,我不再以身为这个物种的一员为耻。人类,进化继续。
  •     米奇尼克
  •     火车上看完的。
  •     曾在网上看过崔卫平的一些文章,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平时到书店转时,会留意有没有她的文集,但一直没遇上过。这次在当当网发现她的这本书,没有犹豫就买了。拿到书时,莫名地有种庆幸,仿佛这书若不买下,就永远失之交臂了。
  •     其实 我对政治那些真的不太感冒 然后 潜意识地就是觉得一个写作者是应该同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的……这书前半本 大致上是国外的一些知识分子的抗争 因为我对其提到的那些人不太熟 部分也就止于晓得名字而已 所以 看下关于他们的历史稍微有点意思 但我确实不太喜欢政治 后面回到国内的一些事件 不过都是好久前的东西 部分读起来还不错 仅此而已
  •     这是买的崔卫平的第二本书,不错。
  •     一直都喜欢崔教授的作品,也一直在关注崔教授的博客。这本正义之前和积极生活,都非常喜欢,里面介绍哈维尔和密克尼奇、林昭的崇高,同样也有着《论道德》和《论幸福》的经典。我买了5本送给好朋友,希望大家都读一读。
  •     这是一本好书,它为我提供了一个反思自己和认识当下的正确视角。
  •     什么事正义呢?现在还有正义吗?
  •     “正义”是一个多么诱惑人的字眼。但是,在正义到来之前,在行事正义之前,我们需要做哪些细致、复杂的准备?要求学会仁慈、学会宽容、学会用“复眼”看待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复杂性,以及我们自身的种种有限性。
  •     思考是一种中断
  •     重拾正义,重建社会,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崔老师的文章向来都有着力透纸背的思想深度,这部书也不例外。虽然只是文章合集,但其中的篇目都值得一读,关于正义和幸福的讨论,尤为发人深省。
  •     每个月看一本严肃评论,以保证自己不会沦落在各种快餐科技PR稿中
  •     正义!?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
  •     我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爱屋及乌是我最喜欢做的事。口口相传的崔卫平,这是我看她的第一部作品,没有让我失望的是,一个个简单的词组,就是能奇妙的启蒙我,觉醒我,鼓促我,成长我。
  •     好书 值得一读 期待一个正义的社会 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势必会经历阵痛
  •     崔卫平的书总是让人感慨不已。。。。
  •     越读越好。
  •     找到这书,是从搜索“王石捐款事件”而得知。国人潜意识中就爱谈道德正义,然而很少去思考理性实施正义的过程。使得“正义”仪式化,成果如同玻璃搬脆弱。从此书被关注的程度来看,这种习惯也不难理解了。作者估计是个低调内敛的人,出书后不见任何宣传,至少我这个网虫没发现。当然本书的遗憾之处也是有的,文中太多的叙述很少的归纳。习惯了看哲学类书籍严谨的条条框框,对这类散文随笔式的还不太习惯。注重文学方面的读者可以无视我说的。本书打分90
  •     崔卫平的书非常值得一读。一边读一遍让你学会思考。
  •     正义是一个不太好谈的话题,关键在于你站在那里,你有什莫样的位置决定你怎莫谈
  •     轻薄而厚重的小书。
  •     哲学散文集~虽然学术上哲学深度不够,文学上写作技巧不足,但恰好适合我这种半吊子哲学系学生阅读~尤其喜欢书的封面~^_^
  •     对哈维尔和布罗茨基之间的论战印象深刻:乐观主义者成为哲学王,而悲观主义者成为诗人,这是实业者和知识分子之间的重大区别,也应该是对待生活和对待文字之间的态度区别。
  •     “每个人都有他的良辰吉日。”
  •     本以为是讲极权坍塌之前,公民及社会该如何自处,没想到只是一本没有主题的个人文集。但因为久仰作者大名,仍抱有颇多期待。读后却发现,作者关于伦理、社会的观点不过是老生常谈,有些甚至错误得令人发笑。且许多句法存在问题,难以想像作者竟是中文系科班出身且以翻译发迹,该回炉重读中学语文才是!
  •     不深,但特别好,除了介绍汉娜阿伦特和对社会问题的评论,最好的是对东欧问题的介绍和评析,读后有被打开一扇窗户的感觉。
  •     过符合人性的生活 理性道德担当
  •     是为了“正义”这两个字才买的这本书的,我相信正义,但可惜没人相信我。。。
  •     在中国有正义吗?在这个制度下很困难。
  •     这本书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有关正义的话题,偏向于哲学层面,我感觉需要一定的生活、知识基础次才能较为深刻的理解作者的观点。
  •     思路比较清晰
  •     一样是当公知,人家崔老师的文笔就超大多数人几条马路啊,就算你不信这个理儿,当读者散文读读也是赏心悦目啊!
  •     当当打折买的,才5.5,占完便宜不说还忍不住落井下石“幸好我不是卖文为生”,嘿嘿。
  •     崔的书都很喜欢,这本还没看,塑封保护得很好,屯着慢慢学习。了解这个世界的全部复杂性,以及我们自身的种种有限性。
  •     崔卫平很不错的,文笔好,思路广,内容很精致
  •     崔卫平女士的书,看起来有些吃力,但那是因为饱满深刻的缘故。一本小书我看了一个多星期
  •     过去很喜欢崔卫平老师,收集了她所有的甚至台湾版本的书。现在不看了,心思变了,但她还是影响过我的人之一。
  •     比起写专著,有些人更合适写专栏.
  •     一开始是带着偏见读这本书,到后来我也不知道是被崔卫平的叙述所吸引还是被阿伦特、米奇尼克的思想所感动
  •     全书集政治、八卦和训导说教为一体,与封底那段诱人的介绍屁关系都没有。可能在中国,知识分子党同伐异之前都要先站队分派,无聊透了。
  •     新星出版社在2005年出版的这两本评论集很具水准,十年后再读也颇具新意,刘擎和崔卫平是现今沪上著名的跨领域研究专家,看看他们纵横捭阖的文字也蛮有意思的。
  •     我对崔卫平的认识来自一部书,几年前,我在学校的一条路上看到有人在摆地摊卖书,其中一本只有百余页的《哈维尔文集》,印的很粗糙,大概是学生们自己花钱印的。译者正是崔卫平。我在当时认为他是一个有勇气的知识分子。《哈维尔文集》直面极权主义,它是宣言而不是理论。所以具有危害性。这在国内无法刊印也就不足为奇了。《正义之前》介绍了东欧的公共知识分子。从米沃什到哈维尔,也谈到了托马斯曼和汉娜阿伦特。当时的东欧有这样的议论:极权治下的知识分子何去何从?极端的回答来自莎士比亚——他们必须去死。当然这是一个寒冷的笑话,米沃什遭非难,因为他没有死,而是在体制内担任官职。但是他属于不和作者,用机警的话制造危害性。不合作者不是沉默者。在德国暴政下反抗的托马斯曼,一个作家不顾思维的惯性,习惯用最粗野的语言来形容当政者。积极行动的人是哈维尔和米奇尼克。前者高喊政治良心,然后慨然走进监狱。米奇尼克常常被哈维尔的光辉笼罩,但是他有其独特的伟大的宽容心。他信奉同胞保罗2世的话:“宣讲正义之前,请先显示仁慈。”面对残酷的过去,知识分子柔弱的肩膀选择了拥抱:“***人不必垄断所有的罪恶,就如同我们无法垄断所有的善”》我们反对教堂,但并不诅咒上帝。知识分子的担当未必是要成为哈维热一样的哲人王,但要有被监禁的勇气。这是他才是属于社会的公共知识分子。米奇尼克说:权力和社会并不一致。那些鼓吹需要先做奴隶而后进天堂的人就是极权主义者。(这让我想到马克思韦伯的一句话:被课税而无选举权的人就是奴隶。在任何社会都是)。米奇尼克要求放弃对权力的争夺,要人民先担当公民,先建设自己理想的社会,不是去要求,而是去做。你不是要言论自由吗,那你就自由的开口,你不是要罢工自由吗,那你就自由的上街。需要有直面的勇气而不是哀怨。作为普通人,汉娜阿伦特说最可怕的不是那一撮人极端的恶,而是普通人平庸的恶。普通人只有领袖的“道德感和良心”,而丧失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感。在希特勒、斯大林时代,万人空巷的追随领袖,高喊口号。这是领袖为全国人民设置的“道德感和良心”连被以色列抓来公审的纳粹刽子手埃希曼都说“杀犹太人是我不能违背的良心”。良心就是职责就是爱国主义。S薇依说过:“没有比国家的威权更一文不值的东西了,正义必须高于爱国主义”。塞缪尔约翰逊则说:爱国主义是无赖的避难所。但是他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这种罪恶是无赖的罪恶还是那“爱国主义”的罪恶。米奇尼克说: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波兰人,热爱祖国,因为我热爱、同情并身为弱者和被凌辱者。这种爱国主义就是良心。东欧的公共知识分子是我感到悲欣交集,我们都在探讨一种叫自由的东西,他们拥有自由,我们拥有一些谈论他们的自由。
  •     一、“中—东”欧作家(/思想家/诗人/哲人/政治家) 二、道德和幸福 三、社会(价值/传统/矛盾/意识/认同/理性)
  •     正义之前 内容比较好啦
  •     看了一半,然后放弃了。学问太高深,着实看不懂。
  •     崔卫平的书,那一股精神还是在的,喜欢她。。。
  •     崔卫平,一个有独立见解的女学者。
  •     崔卫平是一位有良心的女公共知识分子,这很难得。
    这本书介绍了东欧民主化转型之前一些公共知识分子的活动,包括米奇尼克、哈维尔等。
    让我们学习下,在正义来临之前,我们该如何做。
  •     崔卫平的书,有保障。
  •     启蒙之蒙
  •     前半本质量尤高,后面的小辑有凑字数之嫌。哈维尔与米奇尼克几章特别精彩,对于他们的政治观念与思考作了段精彩的综述与阐释,as if 对某的触动很大。每个人都必须审视社会道德与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从外部审视内心,及时停下来思考自己的行为。
  •     还期望当当怎样,已经够优惠了,而且是社会良心写的好书。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我们拥有或曾经拥有像资中筠、何清涟、崔卫平、査建英等等这样伟大的女性。
  •     正义之前,义前正之。这个社会要正也要义。先义后正还是先正后义?
  •     深刻而缜密,给人以正义之感
  •     崔卫平的语言有一种力量,让人警醒
  •     名字很酷,很多随笔吧,不过可以说主题是正义。还是很好看的。
  •     让人思考的好书。
  •     先是急匆匆读了此书!——活得太累了,每天都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以前曾去过崔卫平女士的博客,很多东西都令我颤栗——如果没有互联网,作为一个小中学里小科的历史教师——我感到我的孤陋寡闻——真的,在阅读崔卫平女士的文字前,我真的对东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无所知!
    哈维尔,米奇尼克,——我知道知识分子还得有良知与社会担当,而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真是太缺乏了!
    正义之前,是的,在正义履行之前,我们还需知道什么呢?真相,而在中国,坚持记忆并寻求真相的人实在太少,我听说,有在四川寻求地震校舍倒塌的,却没有最终结果!
    崔卫平女士绝不是一个只在书斋里死做学问的学者!经世致用——从她和她的朋友身上,我倒常看到传统知识分子追求正义的担当,我真不知道,王小东们为什么在《中国不高兴》里竟是那样嘲笑甚至诋毁崔卫平?
    我想起来了,仿佛鲁迅说过,知识者往往不是沦为商的帮闲,就是官的帮凶!
    是的,有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人?可我以不在年轻了!
  •     崔卫平是当下少有的能用理性的智慧考量我们的文化的学者,由影评到思想著述,她用逻辑的量化过程推衍出内心情感的发展脉络。
  •     久闻崔卫平老师大名
  •     崔卫平的书,此书又便宜又好。
  •     高中的时候看的。SJ推荐的。
  •     平心而論礙於缺乏理論知識儲備與對大時代背景的瞭解程度很多地方一知半解.亙古不變的道理是無論倡導和諧紅歌大唱還是對異見者迫害,一元化統治只是採取更為精巧化得壓制從而使得民眾屈從於意識形態及普遍表現出的政治,權益冷漠.
  •     作者善于发现故事和讲故事,所以读者有多大能耐就能读出多少东西。书的后半部分社会小辑大概就是作者的真实水平了,匆匆略过而已。
  •     非常喜欢!是不是有一种东西曾经惠顾于我,让我无疑中瞥见了它的景象,从此我在劫难逃。所有的道路都通向它,所有的心绪都飘向它。每时每刻,我都能听到一种来自内心的“异样的声音”。(崔卫平《唤回了倦鸟如今在集合——我的1988》).
  •     喜欢本书倡导的理念,让宽容走在正义之前,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有些理想化,几乎没有现实操作的心理和精神基础。
  •     后半部分比较水
  •     《论道德》、《论幸福》、《通过思考迫求符合道德的生活》这三篇,我想应该是往后我会时不时重新再拿起书来要翻一翻的文章。
  •     正义是什么?
  •     平和,有力,种子之力
  •     被误解的崔永元阿姨
  •     独立、善、隐忍、艺术、爱;我们也想来次天鹅绒革命。
  •     尼采说:“每个人都有他的良辰吉日。”
  •     读书识浅薄,默默面壁去。
  •     崔卫平对Hannah Arendt和哈维尔的绍介是真诚的,但从她的语境中还是有对Society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幻想。“社会”(society)作为一个实体是不存在的,所谓社会只是人类为实现契约同意而建立的行会、契约组织、自组织、government等形式的人类行动协同体罢了。在虚妄之国,这种情形更加明显。Hannah Arendt“原子化的个体”论调是不妥的,但她对“平庸之恶”的剖析还是极有价值的……此书前面颇可观,后面的时评随笔则有点续貂之嫌,那些文章不如不选……
  •     崔卫平的作品,读来发人深省
  •     正义之前,迄今无正义。
  •     傻逼中华田园右狗
  •     不错,正在看写波兰和捷克的知识分子的那几篇
  •     马马虎虎
  •     “善未易明,理未易察”,正义、民主、自由、爱国主义这些激动人心的字眼又是最多被误解,或者说最难有共识的概念,每个人都需要终其一生去发现、理解、信仰与实践,其间又可能会有价值重估、信仰重建等反复与变化。
  •     正义,一个充满诱惑、却难以辨其真伪的口号。这本书以平和客观的眼光解读了那么为我们所熟知和不了解的,正义,以及,所谓正义。
  •     对这本书,我很感激。在我对这个世界,对自己有很多思考的时候出现,给予我指导。易读,并富有启发性。
  •     少数内容不好懂,还需再读。米奇尼克一文最好。
  •     帮朋友买的。。崔卫平的粉丝。。
  •     今天在地铁上翻了几篇,有点生气,看看豆瓣下边的评论,又觉得应该是自己没文化。所以把书给别人了。。。。。。
  •     崔老师译著很棒,原创却总是脱不了中二气息。
  •     书很好,崔卫平是个好作家。
  •     崔卫平的书值得看看
  •     崔卫平,好熟悉的名字
  •     看得有些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