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琐话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负暄琐话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101052121
作者:张中行
页数:227页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随笔性质的书。作者取晒太阳时闲话之义,于八十年代前期著文,写三十年代前期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旧人旧事,得章太炎、黄晦闻等六十余篇,于1986年出版。用意是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和可念之情。作者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因而笔下总是轻松中含有严肃,幽默中含有泪水。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如《读书》、《博览群书》、《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今晚报》、《青年报》,香港《大公报》、《东方文化》等,曾发表多篇评介文章,认为作者有卓识和深情,以行云流水、冲淡自然之笔写今世之《世说新语》,描画“逝者如斯”而寓悲悯人之怀,惜古怜今之趣,书格之奇,文笔之高,为近年所罕见。书早已售罄,现重印,除改正误字外,并增周汝昌先生长跋一篇。

书籍目录

序--吕冀平
一. 小引
二. 章太炎
三. 黄晦闻
四. 马幼渔
五. 马一浮
六. 邓之诚
七. 林宰平
八. 熊十力
九. 马叙伦
一零. 胡博士
一一. 苦雨斋
一二. 刘半农
一三. 刘叔雅
一四. 朱自清
一五. 温源宁
一六. 杨丙辰
一七. 顾羡季
一八. 周叔迦
一九. 魏建功
二零. 废名
二一. 孙以悌
二二. 叶恭绰
二三. 张伯驹
二四. 红楼点滴一
二五. 红楼点滴二
二六. 红楼点滴三
二七. 红楼点滴四
二八. 红楼点滴五
二九. 沙滩的住
三零. 沙滩的吃
三一. 归懋仪
三二. 张纶英
三三. 三(苹)香
三四. 玉并女史
三五. 庆珍
三六. 王门汲碎
三七. 刘舅爷
三八. 张效彬
三九. 邓念观
四零. 魏善忱
四一. 金禹民
四二. 刘佛谛
四三. 银闸人物
四四. 东谢西谢
四五. 家乡三李
四六. 崇效寺
四七. 广化寺
四八. 香冢
四九. 鬼市
五零. 宫闱手迹
五一. 名迹捉影
五二. 圆明园劫灰
五三. 神异拾零
五四. 中国旅行剧团
五五. 韩世昌
五六. 余派遗音
五七. 东安市场
五八. 由旧书想起的
五九. 砚田肥瘠
六零. 信而好古之类
六一. 早期的烤肉
六二. 大酒缸
六三. 东来顺
六四. 尾声
骥尾篇(周汝昌)
再版说明

编辑推荐

  《负暄琐话》出版以后,国内外报刊如《读书》、《博览群书》、《光明日报》、《文汇读书周报》、《今晚报》、《青年报》,香港《大公报》、《东方文化》等,曾发表多篇评介文章,认为作者有卓识和深情,以行云流水、冲淡自然之笔写今世之《世说新语》,描画“逝者如斯”而寓悲悯人之怀,惜古怜今之趣,书格之奇,文笔之高,为近年所罕见。书早已售罄,现重印,除改正误字外,并增周汝昌先生长跋一篇。

前言

  序(吕冀平) 中行先生是我敬仰的前辈。交往三十年,每相聚,上天下地,无所不谈,自以为相知不可谓泛泛。然而直到读了《负暄琐话》之后,我才仿佛看到了他的更深的一面。他博极群书,中土之外兼及西方,尤其在哲学方面,青年时期曾下大力气做过深入的探索;兴趣广泛,兴趣凡金石书画、文物骨董等等,都有过非同一般的钻研;他身历几个时代,备尝生途的艰辛。因此听他评说世事,谈论古今,臧否人物,总是使我开眼界,受启迪,深深地叹服。不过,由于他出语冷峻,难得流露感情,我又一直觉得他只是在客观地,甚至是漠然地剖析这个大千世界,而从不为这个世界所动。他似乎是一个超然的观察家,一个宁静的学者。三十多年当中,他除了与工作(严格说来这工作并非他真正的专业)相联系的著述之外,没有写过他应该写的东西。我常常想,这可能就同他的“漠然”有关吧?现在,《琐话》纠正了我这个想法。记得刘知几说过,知人论世要具备三个条件:才、学、识。这可以算是至理名言。其实不光是搞史,做任何学问都不能缺少这些条件。但是《琐话》的出现使我感到还应该再加上一个,那就是“情”—对人间的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情是一种动力。没有这种动力,即使是卓荦超群之士,他的才、学、识也将蒙上灰尘。看来中行先生并未忘情,他被这动力推着,在古稀之年还孜孜矻矻手不停书,面对人间说他真正想说的话。  “琐话”六十余则,以谈人物为主。人物中有赫赫的学界名流,也有虽非名流却颇可一述的奇士。相同的是,他们全都可入现代的《世说新语》。  通篇思想之淳厚,文字之精美,不需要我来赞一辞。这里只想说一点,就是作者对他所谈的人和事倾注了那么深沉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却又是那样地冲淡隽永。我们常常能够从这冲淡隽永中咀嚼出一种苦味,连不时出现的幽默里也有这种苦味。这苦味大概是对那些已成广陵散的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感伤,也是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中行先生说他的《琐话》是当作诗和史来写的,这种苦味也许就是最好的说明。  三十多年来,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单颜色的,而且是剑拔弩张的文章实在太多了。近几年大有好转,但是平心而论,朴实清淡,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咀嚼,并从中获得价值观念上的教益和艺术欣赏上的享受的文章,毕竟还嫌太少。我们相信,《琐话》将会使读者得到这两方面的满足。  承中行先生惠寄原稿,使我有幸先睹为快。先生并嘱为序,我不揣谫陋,谨述感受如上。  1985年8月10日

内容概要

张中行,上学时期名璇,后以字罕用,改今名。1909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6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曾教中学、大学,任编辑。学业方面兴趣广泛,博览,古今中外,人推为杂家。较为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人生哲学。勤于写作。自云亦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必以真面目对人。著述早期偏于语文方面,出版者有《文言文选读》、《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等。其后出版者有《佛教与中国文学》、《禅外说禅》、《负暄琐话》、《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等。将刊印者有《谈文论语集》、《说梦楼谈屑》、《流年碎影》等。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辑审。

图书封面


 负暄琐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由张中行的语言说起前段时间,从书架上找出了张中行的《负暄续话》和《负暄三话》;《负暄琐话》翻遍了宿舍,愣是没找着,不知流落在何方。不过还好,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的《张中行选集》选了《负暄琐话》不少精彩篇目。三本书摞在一起,很厚,临睡前闲读数篇,居然慢慢地就翻完了。书很精彩,所描写人物之风采自不待言。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有作品的语言:是传统的语言,多短句,看似有些絮叨,细细读来,闲散的调子里藏着无穷的韵味。随手翻到《负暄续话》第50页,“我想,生,难得顺遂,作古则一了百了,也好;只是不知道,易箦之时,情况还是加冠减俸吗?”一小句,少则一个字,多则九个字,语言多么从容简练,意思又是多么显豁啊。——汉语的美感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常常寥寥数句,就写出人物之风神,堪称妙笔。比如《红楼点滴一》:“梁思成在北大讲中国建筑史,每次放映幻灯片,很有意思,他听了几次。下次是最后一次,讲杂建筑,应该去听听。到时候,我们去了。讲的是花园、桥、塔等等,记得幻灯片里有苏州木渎镇的某花园,小巧曲折,很美。两小时,讲完了,梁先生说:“课讲完了,为了应酬公事,还得考一考吧?诸位说说怎么考好?”听课的有近二十人,没有一个答话。梁先生又说:“反正是应酬公事,怎么样都可以,说说吧。”还是没有人答话。梁先生像是恍然大悟,于是说:“那就先看看有几位是选课的吧,请选课的举手。”没有一个人举手。梁先生笑了,说:“原来诸位都是旁听的,谢谢诸位捧场。”说着,向讲台下作一个大揖。听讲的人报之以微笑,而散。”老北大自由宽松的学术空气,梁思成先生的魅力和大度,师生之间的融洽,都如在眼前。又从书架上拿了一本《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的名作,翻到第一章《被离弃的道路》。第一句是:“当文明的进程发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转折时——即当我们发现自己没有像我们预料的那样持续前进,而是收到我们将其与往昔野蛮时代联想在一起的种种邪恶的威胁时,我们自然要怨天尤人而不自责。”一小句,少则13个字,多则29个字;整句话86个字,这可是仅仅一句话啊,而状语就足足72个字,头重脚轻。读得喘不过气来,虽然意思还算是清楚。全书风格就是这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越来越不爱读人文社科的翻译作品,原因就在于文字太欧化了,句子拖得老长,如一列长长的火车,以至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翻译已是这样,而深受这种翻译体影响的学者的文字更是不堪卒睹。翻译体风格的极致是汪晖,艰涩难懂,但意思并没有那么高深,纯粹是故弄玄虚,以艰涩的外表来掩盖思想的苍白,王彬彬先生曾对此做了很好的分析与批评。我现在很诧异的是,当年我居然完完整整地读过汪晖的两本书和很多论文,居然还做了批注。现在拿起来,我是一页都读不去了。我甚至不想再找出压在箱底的汪晖作品。于是打开刘小枫的《这一代人的怕和爱》,信手翻到第6页:“在寥落的心之深处,在与零落之生息不可分割的时间性生命中,零落之生息真正以血肉去把握的不是外在流逝的时间,而是内心所深切体验过的时间。”天呢,这是一堆怎样的故弄玄虚的呓语,我读了五遍,还是没有弄明白刘小枫到底想说什么。谁能告诉我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而就是凭借这样的东西刘小枫赢得了包括我在内的文艺青年的狂热推崇。突然想起,刘小枫书中触动我的句子似乎都是他引用的法国、俄国文学等文学经典里的句子。他个人原创的句子我一句都记不得了。汪晖和刘小枫,都是当今学界翘楚,名满天下。在这个浮华的世界,大概只有故弄玄虚,才能成就名声吧。
  •     盘膝坐床头,啃鸡脖。无酒,啜凉水,嚼张中行先生《负暄三话》以为乐。识不少博雅之人,见不少情重之言。如入高士之林,俯拾皆是学问,扑面都成风度。 张中行先生以如渊之学问,做浅淡之文章,言浅而情深,文淡而意厚,实在令人高山仰止。 张中行先生有大学问而不以大学问家自居。对年长者敬,对同侪人重,对朋友诚,对同道义。为人仁厚谦逊,几次提到自己的朋友时直言自愧弗如。看当今的大小学问者,遇到被人挑刺就火冒三丈,碰上冒泡露脸的机会就当仁不让,且不论学问的高下,但就风度的高下来说,先就逊了好几分。 张中行先生的“负暄三话”,一路读来,至于记住了几个人,学会了几句话我实在是不好意思说,因为我读书向来是狗熊掰棒子,看过,就还给周公了。可是,三本书看下来,还是多多少少有点收获,就是—— 真正有大学问的人(当然不单指张中行先生,否则老前辈也不会认同我这说法的)都是不怎么把自己当成是有大学问的人。(这话说来,张老也该含笑认同了)。 还有,古人说,无癖不成人。但凡是肚子里有点货色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点癖好或是有点怪癖的人(起码先生笔下的人物都是这样。当然,也可能张先生是专门选的有特色的人物入的文,也说不定)。那么,想成为“有点货色的人”是不是先从养个怪癖开始学起呢?哈!这个恐怕是我的独门所学了! 另外一个收获,得利于我的“邯郸学步”精神!当初看董桥,就学董先生的腔调,现在看了张先生三本书,也摇摇晃晃学起张先生说话了,写着文章,似乎也得了张先生的影响。呵呵~~~就算是邯郸学步,长者的风度总比我的不成步要好许多,哪怕只学得半分形似,也算我读书的大收获了!呵呵~~~阿Q的神韵,我倒是学得来啊!!!
  •     耐心读了60%,实在不忍续读,中行老人臧否人物有失厚道中行啊。回望“顺生论”实则顺命不顺生,“禅外说禅”确乎在禅外也,托大了。----------------------------------------------------------------------------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前半部的大家小记既是闲琐回忆,没必要篇篇以作古终了吧,更何况经年后知晓再发思古幽情,还是不必交代更好。感觉大家里再多奇嗜怪癖无非是学霸、世家与奇葩,没有民间下里巴人的轶事惊奇有趣,张老暴露考据癖那几篇令人咋舌,不禁感叹旧学实在该来次复兴!个人最爱望门汲碎刘舅爷家乡三李
  •     1乍一看觉得很一般的随笔,但想到写作年代是1985年,很了不起,当时很需要这种“小事” 2被称为“新世说新语”,那我就说说与世说新语相比的不足吧:a是第一人称,是融入感而非旁观感 b温情多幽默不足
  •     听多人说过此书,从图书馆抱回三册。看了几篇觉得不忍卒读,啰嗦、重复、多少带点乏味与自恋。尤其对于评价老师时的不忠厚处(批评可以,但不能出语轻佻啊)着实让人无语。
  •     负暄琐话、续话、三话,相继而出,本人一同入手,三册实如一册。先生文字如行云流水,读之,更觉前辈学人逸志
  •     一起买了续话与琐话,中华书局的书还是让人有种偏爱
  •     很喜欢这本书,质量挺好,书也很有意思。
  •     红楼点滴
  •     初看波澜不惊,细读心潮涌动。
  •     老头子写人事就特别有韵味……
  •     看了很闲适,看看大学者们在原先学生们眼中的样子。
  •     所谓记忆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齐备,又不清晰,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
  •     张中行老先生用他特有的质朴又纯真的心灵践行智者的注释。他高深,但不卖弄;他丰盈,但不浮华;他睿智,但不聪明。有太多的事情,他用他一贯的洒脱,留给我们最完美的背影。
  •     周汝昌先生说的好,“张老的那文字深处的一种味苦的心和一种热情积极的精神意旨,不知读者当中果有几分之几的人真能领略?”,我不敢说领略到了,但我读着不觉眼睛是湿润的。
  •     好家伙,好文字
  •     《负暄琐话》在上世纪末曾风行一时,作者仿佛一个出土文物,让许许多多读者惊叹不已。不识张老经历,自然不知此公的才学之深之高。读了《负暄琐话》,你就得佩服,一生的积累,偶尔喷发,便一鸣惊人。作者谈论那些风云一时的大人物,举重若轻,信笔成趣,他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可亲可敬。写人物,写历史,处处见真知,事事有灼见,这些随笔可不是一般人玩得出来的。小说可以编,而随笔编不得,读《负暄琐话》,无论是当历史看,还是当文学看,所得都是货真价实的“干货”,受益匪浅。
  •     没意思
  •     张老的书,行云流水,娓娓道来,小故事,小道理,窥探大人生;清新淡雅的文字,让人远离现实生活的喧嚣,如入一方净土。
  •     张中行先生1909年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2006年去世。是一代著名学者,散文大家,与季羡林、金克木三人并称“未名湖畔三雅士”。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作品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顺生论》、《文言常识》等行于世。
    读先生的文字,正如红学大家周汝昌评价的那般,‘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余。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 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你从他的文笔看得出,像他论砚一样,那是外有柔美,内有刚德。其用笔,看上去没有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

    张老出版的作品有
    1.《文言津逮》福建教育出版社   
    2.《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佛教与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4.《负暄琐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文言与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负暄续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禅外说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诗词读写丛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9.《顺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负暄三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横议集》经济管理出版社   
    12.《月旦集》经济管理出版社   
    13.《流年碎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散简集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群言出版社   
    16.《说八股》(与启功、金克木合著)中华书局
  •     我喜欢的部分永远是那些流风遗韵和八卦。张中行的态度是种小心谨慎的世故,被世态磨出来的,不讨厌,但是总有点膈应。像用鲁迅做年表基准点和对苦雨斋的看法,就看不出有几分真心。前半本讲人物,有妙人妙事托着,还稍有些丰腴,后半本掌故就真是枯干且絮叨。他说自己不知道马一浮做禅学,我觉得奇怪。未名四老我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知道学问好,但是亲近不起来。可能是因为他们都不太会写文章(。
  •     这套书共有三本,本人已经买了两本。书拿到手里很轻,翻起来手感特好,文章更不用说了,大家公认是经典。可惜字体有点小,读起来费劲。
  •     期待已久,欣赏老一代人的平和心态,对人对物,很好
  •     民国遗风,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平淡之中有韵味,有感情。语言幽默,回味无穷。
  •     简介中对此书的评价之高令人汗颜。论格调,细细读完只觉得满纸透露着凉薄,甚至有些猥琐。论文笔,实在难以称之为高,非常失望。
  •     负暄三话传递着一种精神,让人感同身受又高山仰止。看起来的喁喁细语,却蕴含着种种高洁之灵魂,深情之还念,平和之怀想。希望出版社多出这样的好书。
  •     很不错,那个年代的文字不像现在这种快餐式的文字,不堪入读。
  •     老先生文如其人,敦厚谦和,谈起故人旧事亦无过多感伤气,平和淡然,娓娓道来。
  •     张中行笔下的名人名迹的点点滴滴。
  •     看似随意,其实深厚,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值得尊敬
  •     与其他两本一样,好书,读起来轻松有趣,当然有时也有沉重感。
  •     世说
  •     有些太淡了,如果说汪曾祺先生的文章像紫菜鸡蛋汤,那张中行先生的,只能像葡萄糖水,最后泛出点苦涩与甜咸来。
  •     现代版的浮生六记吧 但是味太淡
  •     文字简洁,态度平和,禅意悠悠。
  •     难得的好书,简单的言语写出生活的诗意
  •     娓娓道来,行公的文笔相当精炼。
  •     高中有幸读了张先生的书 真是缘分
  •     张先生的文章独步文坛,堪称大家,当今作文不能望其颈背。
  •     挺不错的随笔,封面设计内容很好。
  •     张中行先生不愧为文坛老旋风,果然名不虚传!好书!
  •     第一次高考前读得最后一本书,当时的语文老师是张中行不得意的弟子
  •     对民国追思笔触愈发生厌。以前随手读读还会萌生种种自欺欺人的向往,感到细碎的惆怅起码不乏一些令人稀罕的志趣情意;现在再阅,只觉得在纷扰的现实里,故作忆往倒有点儿像是无谓的逃避。或许是因为我的心境变了吧,这恐怕不算什么好事。今早窝在床上看张中行的散文集《负暄琐话》,想法实在寥寥。
  •     大家的老师,以前听之甚少,原来是在学术自由的空气中百花齐放。红楼已去,红楼精神不知是否还能有所寄托?
  •     张中行先生的书中充满了回味人生的人情的味道.很怀念!
  •     比较喜欢作者的文采
  •     很生活的笔调,读起来既轻松,又有趣
  •     经典的人生和经典的书。不错
  •     有点不记得内容了,有点像《世说新语》
  •     以后这样雅淡清隽的文字是越读越少了
  •     他的这些琐屑大多是有关北大的,有怀念红楼的点滴有北大的师友,当然也有乡野的平民百姓,饭馆的小二,旧时住过的院落的邻居... 这些琐屑,说起来很小,可是从中却可见他写的人的品格,大多值得人敬佩,从中也可一瞥他对这些人和事的思索。
  •     张先生学问很大,著作不多。这些散文中即见其功力,虽是小文,然非大学问者不能为也。
  •     《负暄琐话》是由以人物为索引的短章组成的,有点像笔记,并不属于激扬宏大的叙事,而是呈现出一种深沉含蓄的风格,让人宁静。书内记下了北京的点点滴滴,记录的多是老北大的老先生们,充满其间的是文化内涵、文化之美。书里写作者看到朱自清的儿子,个子比朱先生高一些,风神却也是谦恭而恳挚。当时张中行老伴也在旁边,事后说:“一看就是个书呆子。”张中行说:“能够看到朱先生的流风馀韵,我很高兴。”书里还写周作人于细节处一丝不苟,书籍放得整整齐齐,用纸包书付邮,必定有棱有角,整整齐齐,朋友送个印章,也要自己粘个小盒子,放在里面。而最终给周的评语是“大事糊涂”,指的当是民族气节。张中行的大喜大悲和伤逝之情都化作了笔下的“善言”,于含蓄蕴藉之中让人觉得作者笔下的人和事是如此的亲切。启功曾认为,《负暄琐话》虽然谈的是日常琐事,但那些“不傻装糊涂”的文字却“处处是极高的禅理”。
  •     书是好书,可惜不是自己喜欢的。介绍了张中行与民国那些知识分子的往事,许多点到为止,让人无法身临其境。以为是巨流河的风格,可惜抽象了许多。
  •     看过张老的书,再看现代的书,总觉得在文笔上已经俨然距离远矣。张老那一代人的文字功力现在恐怕再难以重现。文是白话写成,但是文字的意蕴却恍若文言,用“冲淡隽永”形容恰如其分。写人写事直率而收放有度,评论功过直率而不失尊重。这自然和张老本人的修养,学识密不可分。在生命的暮年回忆往事,张老对人事的感慨也尽皆融进了书中的文字。书本身写北大,北京的旧人旧物,作为生活在北京的现代人,读起来感受着历史的沉积,物事的变迁,不免也有许多感慨吧
  •     看这本才知道什么叫行云流水
  •     内容好,装帧精致!值得一读,值得一购~
  •     张老先生文笔流畅、平实,作品知识丰富,读来如沐春风啊!
  •     《负暄琐话》以千字文体论事叙人,其中论事多为风俗人情,记载了老北京和清、民、共和的演变沿袭;叙人则既有章太炎、胡适之辈大家,也有刘舅爷、大祖母辈至亲。师长同窗音型相貌娓娓道来,淡定从容,意中深味。对家眷亲友的婉婉阐述,也是至深至真的情意。吕冀平在作序时,说到张老的“有爱”,我很赞同这一点,大爱之人,才有容天下之大情。由于都是千字小品,因而只能从其中对近代名宿们窥其一斑,以前也读过一些太炎先生、胡博士(不妨一学,呵呵)的书,今天再看张老评点,与相异处窦疑,与相同处一笑,乐在其中。琐话,写的也就自然是些琐碎的小事,有点“官方野史”的味道。但琐事往往显真性情,慢慢读起来,体会到张老的那份心境从容,至博通融。负暄琐话写的不是人不是事,是心境。
  •     很喜欢张老的文章 平淡中的绚丽
  •     信息量颇大
  •     2013/7/17:人生智慧
  •     超出我的想象,很喜欢
  •     张中行先生的文字读起来很舒服,不矫情!可以学到怎样写散文!
  •     她说:现在的新书没有多少可以这样细细品读的了
  •     书很好,刚读一点。
  •     经典品牌 经典品质
  •     负暄,出自《列子.杨朱》“负日之暄,人莫知者。”原义是冬天晒太阳取暖,这里大概是晒太阳聊闲话之义。因此顾名思义,这是一本随笔集,主要是写旧人旧事,表追忆和思念之情。如作者本人所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读者亦可从其文字中窥见清末民国时期许多文人名流们的为人处世之风和治学讲学的态度~
  •     读《负暄琐话》,随张中行先生忆念故旧,其中有章太炎、朱自清、刘半农等知名学者、文人,也有不少德才双罄的文化人、老前辈,篇幅短小精悍却达意传情形神毕现,每篇读罢皆有动情处,掩卷难释怀。

    感怀老学者治学之专心乃至情痴,文人间的君子之交,为人之淡泊明志,读负暄,是少有的手不释卷,念怀于坐卧之间,魂游于民国初年,好书!正如紫藤先生说的:“不忍读完”。

    喟叹斯人之治学精神、情致之真挚、品格之高洁,求索之孜孜、待友之切切,足堪垂范!他以独特的表述风格、简练雅致的文字,让你看到这些老夫子在“人物简介”中难得一见的真性情,他写马幼渔先生的忠恕待人、爱国之情近于有宗教之情笃;写林宰平的谦逊、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彰显躬行比饱学更为可贵,从中不难得见张中行先生品格之高洁、待友之真切。反观当下一些所谓名人,以张扬跋扈体现所谓才华,以为气粗方可见“才气”,夸夸其谈好高骛远……反差之大,让人感叹,难道时尚、创新是对优良传统之摈弃吗?此时,对老一辈学者、大家们更是崇敬有加、更是念怀。

    他写章太炎先生的开篇:“提起章太炎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学问。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末段“ 此后没有几年,太炎先生逝世了(1936)。他没有看见‘七七’事变,更没有看见强敌的失败,应该说是怀着愤激和忧虑离开人间了。”及至描述他后来看章太炎先生手迹的心情种种,无不让人感念老前辈之间的真挚情感所系,无不为之动情。

    所谓“负暄琐话”,晒太阳时的闲话。用轻松淡雅的笔调,写了上世纪三十年代前期以北大为中心的旧人旧事,意在记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张中行先生说:“是当作诗和史写的”,读来感觉到轻松之余有严肃、幽默之中有泪水。其情切切足以动人。书中提到的人事,是我景仰已久的祖父祖母辈甚至更久远的人,有点遥远,但读来可亲可敬。

    从张中行为文、为人,让我看到一个可亲可敬的躬行、博学者,见得博学背后的勤耕耘、苦作舟,看他的负暄琐话等系列书,可传、可感、可念的皆是淡功名、勤治学、诚待人的人和事。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歆慕张老先生博学、有才情、真挚,更值得推崇的是躬行的品质,凡有所知所信必能行,我辈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品好茶、读好书,美妙的享受。更妙的是,开卷有益,得晤可敬可爱之人。
  •     张先生的文笔冲淡而流畅,从中既可了解一些学人的事迹与品格,也可以从一些小人小事身上收获关于人生的思考,当然从中也能感受张先生本人的品行与才学。
  •     有道路
  •     重回北大
  •     资料书!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不好,关键胜在故事本身!
  •     很少读随笔。淡如白开水
  •     八卦多,文字精。
  •     张中行,著名作家杨沫的前夫,红色经典《青春之歌》中余永泽的原型。从一个小资的文艺青年,成为今天的文化大家,以97岁的高龄离开这个世界,走完了他淡定的一生。我是这样看他的:心态决定了一切。
  •     文学大家是越来越少了,值得看的是书也很难找.这本负暄琐话听说已久,不日前得到,一口气读完,端得是好书!言简意赅,点石成金.三言两语形容,栩栩如生而立.在现在铺天盖地的快餐文化中,还能看到如此的经典,着实让人感到高兴.
  •     知识分子的温情和风度
  •     每天早上喝粥时看一篇
  •     很好看的一本书,现代版的世说新语。张先生妙语如珠
  •     这散文的笔力,举重若轻,从容不迫,不是高人写不出来。
  •     笔调冲淡平和,闲适自然,多记故人及琐事;掌故颇多,所述之事并不那么熟悉,读来稍显乏味吧。但偶有妙笔诙谐之处,不禁莞尔。
  •     把事记得清,是回忆者最值骄傲之处。包括书名,引文,张先生对此书要比他所说的重视。 总有错觉,人们捧北大,捧西南联大,是一种比较糟糕的状态。有趣事常常有,有趣人常常生,并非只限于那二三人。我以废名为挚友,凡记录废名处,皆爱。我以李君碧璠为莫逆,可书中并无记此人。如若 琐话 中皆巷巷陌人,又不见于诸书,余等未曾闻者,则追捧之人有几? 又,三本院校,专科府第,何尝不是趣事,真事发生之所,又怎能没有让人一生铭记的时刻?盲目追求 此名流 彼大学 的,倒是瞽人了。 补,至于文笔,至今未明此二字意。
  •     在别人的豆列里看到这本书才惊觉原来自己被偷的书又加了一本!最初对张中行的文字感兴趣是因为季羡林先生,选择《负暄琐话》则是因为高中读红楼时读到贾珍在院子里负暄,顿觉二字高深。 其实这本书究竟讲了些什么我基本是记不清楚了,就记得他含蓄地提及了杨沫对他的诋毁,话说因为这本书还看了《青春之歌》,但因为先入为主的印象还真是对后者没法投入。 啰啰嗦嗦一大堆,无非是两点感悟:一、窃书也是偷我会一直把对小偷的怨念保持下去的! 二、原来我年纪轻轻就具有了八卦之魂~
  •     鲁国尧先生推荐给研讨班的书,从图书馆借回来重温旧梦。初读这书的时候我还在高中,只能懂前面写人的部分,现在客居京华好几年,才读出了后几篇的味道,广化寺前的狮子却已经不在了。
  •     又是一本一万年前看的书。
  •     无论装帧还是印刷都很好,字体大小适中,纸张很轻,整本书拿在手里很久都不会感觉累。
  •     他提到的那些位先生,多数也不知道。想买本禅外说禅,也没了。
  •     行公谈的人和事,都成广陵散
  •     有些篇章确实好看,有些太浅。
  •     老爷子的琐话,开天窗,晒太阳。聊聊故人往事,中行老先生的厚重敦实,像习惯阅读快餐的我有点消化不良,等自己书读多了再读罢!
  •     开始对此书只是对张中行老人的慕名,但读后确实是大家之作。中国学术名家的品格、才学、生活等历历在目,看似平淡的叙述蕴涵了人生的哲理,静夜沏一杯热茶,台灯下静静品味,受益非浅。
  •     喜欢张中行先生文风,于朴淡中见禅理,于平实中透深情。遗憾的是,如若每篇后面能标注写作日期,便更能帮助读者了解其中的一些人物背景(如玉并女史一文),是为一个小小的缺憾
  •     看写顾随一文竟然要哭了。
  •     非常平淡的散文。总觉得应该在冬日的午后,捧一杯茶,晒晒太阳读这本书。
  •     经典,慢慢品鉴
  •     春日午后,小雨淅沥,于图书馆读之。 《红楼点滴》,不能不勖勉。
  •     我喜欢这样的絮絮温和。
  •     看完了对旧学很是着迷,心静而阅!
  •     21号凌晨三点多在当当网下的单。书三十号才到手。一如张老的文字———始于牵挂,终于平缓。这力道,浑厚。
    过去心不可得。不由分说,2012已至。
  •     版本不错,书本身的内容更好。
    一定得抽出时间认真拜读
  •     里面不少文章真的很多客套,觉得不必,有些真的很鲁索。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