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文化苦旅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1-4
ISBN:9787806276983
作者:余秋雨
页数:376页

后记

这本书中的部分篇目曾在《收获》杂志上以全年专栏形式连载过,后来又陆续被海外报刊转载,所以读到和听到的评论也就很多。在所有的评论中,我觉得特别严肃而见水平的是鄂西大学学报所设“《文化苦旅》笔谈”专栏中该校中文系五位教师发表的文章。(这个颇具规格的学报在英译中把《文化苦旅》简称为CPAT,原来他们对它的全译是Cultund Perplexity in Agonized Tray—el,似乎略嫌重涩,什么时候很想请英语专家再斟酌一下。)我很惊讶鄂西大学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散文艺术的思考水平,后来曾到武汉打听,得知这所大学躲在该省的边远地区恩施,从武汉出发也要坐很长时间的火车,有一位女作家曾到那里去过,竟像探险家一样述说着那里的风土人情。我问能不能坐飞机去,被告知:“坐飞机也得好多小时,是小飞机,而且常常降不下去又回来了,因为那里雾多山多。”我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却深感中国大地上藏龙卧虎的处所实在不少”。也许是沾了巴金先生主编的《收获》杂志的光吧,《文化苦旅》一开始兆头不坏,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的七家著名出版社和海外出版公司都寄来过出版约请,但不知怎么一来,我竟然被一位专程远道而来的组稿编辑特别谦恭忠厚的口气所感动,把文稿交给了他所在的外省的一家小出版社。结果是,半年后来信说部分稿件在“审阅”过程中被丢失要我补写,补写稿寄去整整一年多之后他们又发现我的文章并不都是轻松的游记,很难成为在每个旅游点兜售的小册子,因此决定大幅度删改后付印,并把这个消息兴高采烈地写信告诉我。当时我远在国外讲学,幸亏《收获》副主编李小林女士风闻后急忙去电话强令他们停止付印,把原稿全部寄回。寄回来的原稿已被改划得不成样子,难以卒读,我几次想把它投入火炉,又幸亏知识出版社(现更名为东方出版中心)的王国伟先生、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先法先生、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鲁萍小姐都有心救活它,最后由王国伟先生雇人重新清理抄写使之恢复原样,才使这本书死里逃生。这件事其实怪不得那家出版社,他们是按照自己的工作规范和处世准则在办事,谁叫我事先不打听清楚呢。但我就此联想到,一本书的出版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都得经历七灾八难,越是斯文遇到的麻烦可能越多。只要一步不慎便会全盘毁弃,能像模像样存活下来其实都是侥幸。况且文人本身的毛病也多,大多既有点孤傲又有点脆弱,不愿意为了一种精神成果而上下其手、四处钻营、曲意奉迎,往往一气之下便愤然投笔,毁琴焚稿。在我们漫长的文化延续史上,真不知有多少远比已出版的著作更有出版资格的精神成果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其间自然还包括很多高人隐士因不想让通行言词损碍玄想深思而故意的不着笔墨。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精神成果的大量耗散和自灭带有一定的必然性,而由于一时的需求、风尚、机遇、利益而使历史上某些人的某些书得以出版面世,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因此,连篇累牍的书籍文明的隐显有无本身就是一个让人十分困惑的现象。我记得有一位当代青年美术家曾将几十万个木刻印刷汉字层层叠叠地披挂在屋顶和四壁,而细看之下却没有一个字能被我们认识。这个奇特的作品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文化怪诞感,曾使我深深震动。当然话又说回来,历代总有不少热心的文化人企图建立起一种比较健全的社会文化运行机制以求在偶然性和怪诞感中渗入较多明智的选择,尽管至今这还是一种很难完全实现的愿望。既然如此,我这些零篇散章的出版也仍然是一种侥幸。许多因不趋时尚而投递无门、或因拒绝大删大改而不能付梓的书稿一定会比它好得多。能侥幸就侥幸了吧,读者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那就随便翻翻。一九九一年夏

作者简介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

书籍目录

自序
一 道士塔
二 莫高窟
三 阳关雪
四 沙原隐泉
五 柳侯祠
六 白莲洞
七 都江堰
八 三峡
九 洞庭一角
十 庐山
十一 贵池傩
十二 青云谱随想
十三 白发苏州
十四 江南小镇
十五 寂寞天柱山

前言

我在好些年以前写过一些史论专著,记得曾有几位记者在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由此,笔下也就一派端肃板正,致使海内外不少读者一直认为我是一个白发老人。我想,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没有这种重叠,生命就会失去弹性,很容易风干和脆折。但是,不同的年龄经常会在心头打架,有时还会把自己弄得挺苦恼。例如连续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之后,从小就习惯于在山路上奔跑的双脚便会默默地反抗,随之而来,满心满眼满耳都会突涌起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念。我知道,这是不同于案头年龄的另一种年龄在捣乱了。助长这种捣乱的外部诱惑也很多,你看眼前就有一个现成的例子,纽约大学的著名教授Richad Schecllner比我大二十多岁,却冒险般地游历了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回到上海仍毫无倦色,逛城隍庙时竟像顽童一样在人群中骑车而双手脱把、引吭高歌!那天他送给我一部奇怪的新著,是他与刚满八岁的小儿子合著的,父子俩以北冰洋的企鹅为话题,痴痴地编着一个又一个不着边际的童话。我把这本书插在他那厚厚一叠名扬国际的学术著作中间,端详良久,不能不开始嘲笑自己。即便是在钻研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声,苏东坡曾把这种放达称之为“老夫聊发少年狂”。你看他右手牵猎狗,左手托苍鹰,一任欢快的马蹄纵情奔驰。其实细说起来,他自称“老夫”那年才三十七岁,因此他是同时在享受着老年、中年和少年,把日子过得颠颠倒倒又有滋有味。我们这些人,为什么稍稍做点学问就变得如此单调窘迫了呢?如果每宗学问的弘扬都要以生命的枯萎为代价,那么世间学问的最终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辉煌的知识文明总是给人们带来如此沉重的身心负担,那么再过千百年,人类不就要被自己创造的精神成果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我在这种困惑中迟迟疑疑地站起身来,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走惯了远路的三毛唱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没有人能告诉我,我悄悄出发了。当然不会去找旅行社,那种扬旗排队的旅游队伍到不了我要去的地方。最好是单身孤旅,但眼下在我们这儿还难于实行:李白的轻舟、陆游的毛驴都雇不到了,我无法穿越那种似现代又非现代、由拥塞懈怠白眼敲诈所连结成的层峦叠嶂。最方便的当然是参加各地永远在轮流召开着的种种“研讨会”,因为这种会议的基本性质是在为少数人提供扬名机会的同时为多数人提供公费旅游,可惜这种旅游又都因嘈杂而无聊。好在平日各地要我去讲课的邀请不少,原先总以为讲课只是重复早已完成的思维,能少则少,外出讲课又太耗费时日,一概婉拒了,这时便想,何不利用讲课来游历呢?有了接待单位,许多恼人的麻烦事也就由别人帮着解决了,又不存在研讨会旅游的烦嚣。于是理出那些邀请书,打开地图,开始研究路线。我暗笑自己将成为靠卖艺闯荡江湖的流浪艺人。就这样,我一路讲去,行行止止,走的地方实在不少。旅途中的经历感受,无法细说,总之到了甘肃的一个旅舍里,我已觉得非写一点文章不可了。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常常像傻瓜一样木然伫立着,一会儿满脑章句,一会儿满脑空白。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在我居留的大城市里有很多贮存古籍的图书馆,讲授古文化的大学,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文人本也萎靡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所裹卷,倒也能吞吐千年。结果,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瞬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示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我已经料到,写出来的会是一些无法统一风格、无法划定体裁的奇怪篇什。没有料到的是,我本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游,而一落笔却比过去写的任何文章都显得苍老。其实这是不奇怪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我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有了越来越多的人生回忆,这种回忆又渗入了笔墨之中。我想,连历史本身也不会否认一切真切的人生回忆会给它增添声色和情致,但它终究还是要以自己的漫长来比照出人生的短促,以自己的粗线条来勾勒出人生的局限。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待到随着年岁渐趋稳定的人伦定位、语言定位、职业定位以及其他许多定位把人重重叠叠地包围住,最后只得像《金色池塘》里的那对夫妻,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堙路,这便是老。我就这样边想边走,走得又黑又瘦,让唐朝的烟尘宋朝的风洗去了最后一点少年英气,疲惫地伏在边地旅舍的小桌子上涂涂抹抹,然后向路人打听邮筒的所在,把刚刚写下的那点东西寄走。走一程寄一篇,逛到国外也是如此,这便成了《收获》上的那个专栏,以及眼下这本书。记得专栏结束时我曾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当然事情也有较为乐观的一面。真正走得远、看得多了,也会产生一些超拔的想头,就像我们在高处看蚂蚁搬家总能发现它们在择路上的诸多可议论处。世间的种种定位毕竟都还有一些可选择的余地,也许,正是对这种可选择性的承认与否和容忍的幅度,最终决定着二个人的心理年龄,或者说大一点,决定着一种文化、一种历史的生命潜能和更新可能。事实上,即便是在一种近似先天的定位中,往往也能追寻到前人徘徊的身影,那我们又何必把这种定位看成天生血缘呢?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杨明:《我以为有爱》我抛弃了所有的忧伤与疑虑,去追逐那无家的潮水,因为那永恒的异乡人在召唤我,他正沿着这条路走来。泰戈尔:《采果集》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驻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基于此,我的笔下也出现了一些有关文化走向的评述。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当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罢了,何况这实在已是一种奢望。

内容概要

余秋雨,1946年生,汉族,浙江人。文化史学家、艺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十余年来越野历险万公里,实地考察了中华文化在内的人类各大文明的兴衰脉络,沿途写下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著作。这些著作出版后,一直位居全球华文书排行榜前列。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喜爱散文的朋友恐怕没有人不知道这本书,出版八年来居高不下的销售量早已让她深入人心。读过了《山居笔记》,读过了《霜冷长河》,不知你再读她时是否还会体味到在文化旅途上的丝丝苦楚。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一本杂文集,其中的文章大多涉及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思。

章节摘录

  文化苦旅  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二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馆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三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

图书封面


 文化苦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63条)

  •     很认真的把这本书读了两遍。喜欢的只是他的才华,喜欢那个写废墟,白发苏州,风雨天一阁的余秋雨。
  •     文化苦旅可以说是秋雨先生早期对文化探索的呕心力作,也可以说是他的文笔巅峰。我不是说现在他的文章就不好了,但就用笔的纯熟和文字的美感还是要首推文化苦旅。每读一次文章你都有新的感受,这就是好的文章能够带给你的奇妙的地方。就像是天然的奇石,鬼斧神工的天地造化,让人越品越有味道。比及那些泡沫化的东西是不可与之同日而语的。
  •     小时候看作文选时,一碰到散文这一块我都会跳过去,无来由的,总觉得散文应该是枯燥的。上中学后,有一次的作业是搜集一些文化知识,上课老师要提问的,看看我们对祖国的文化了解多少。我在书店一看到这书有“文化”二字就立马买了下来。回家后我耐着性子读,越读越有兴趣,一口气把它读完了。现在我还对那种感觉记忆犹新,就好象是小孩子终于得到了它梦寐以求的玩具一样。长了好多知识,也让我更加地热爱中华的文化。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喜欢余秋雨的文笔,饱读诗书之人不造作很舒服的感觉。
  •     普及旅游知识啦
  •     大红后被指出书中有很多错误。读的时候太小完全没看出。
  •     算是余秋雨的成名作了吧?读中学的时候非常喜欢,时隔多年再重温一遍,感觉又有不少收获。推荐看。另外,本以为《一个王朝的背影》《抱愧山西》两篇也是《文化苦旅》里面的篇目,结果没有发现,估计是收入《秋雨散文》了吧?看来还要再买《秋雨散文》以做收藏。至于他后来出版的《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等,个人觉得就不如《文化苦旅》和《秋雨散文》更吸引人了。
  •     曾经我对散文并不怎么喜欢,那时也并不知道余秋雨和余秋雨的文章。有一次学习累了就随便找了本课外书看看,就是《文化苦旅》,当我读完第一篇《道士塔》我被余秋雨先生的文字深深地触动,于是我就继续读下去,越往下读越喜欢,虽然文字并不怎么华丽,但是每一句都有一种然人说不出的喜爱,每一段都值得回味,每一篇散文都能引起共鸣……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散文,更喜欢余秋雨的文字。其实《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里的文章我自己也不知道读了几遍,但是每次读的时候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是余秋雨大师让我喜欢了散文,《文化苦旅》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以前就有读过,一直觉得不错,不愧是大家。文化苦旅是他的代表作,写的非常好。
  •     大一读的了!现在已然忘了书的内容啦!哈哈
  •     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
  •     这是我读余秋雨的第一本书,怎么说呢,那时候并不理解里面某些字眼里所包含的意义,就是被优美的文字吸引,我觉得把历史用散文的方式写出来,真的很独特,很有魅力
  •     心灵鸡汤
  •     小时候觉得震撼,感动。现在觉得这逼装的真有水平。。。
  •     余秋雨的《行者无疆》我只是略为扫了下,没有细看。但相比他的《文化苦旅》就差多了,仅止于旅途的描述和简短评论。《文化苦旅》的文笔更细腻、思考的触角更为深远、所表达的情怀和文化体悟也更为真挚。余秋雨在电视荧屏前的表现我不太欣赏,感觉有卖弄学问之嫌,毕竟他是教授是专家,搬弄常人极少接触的古文化古词汇“刁难”歌手的做法实在不敢恭维。但是他的文章却绝对值得一品,让时间停滞在你品读的瞬间,些许共鸣还是有的。
  •     我买的第一本文学作品,写的真的很好!!真的
  •     尽管有关余教授的事情不少,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他的作品。《文化苦旅》应该是他的代表作了,估计也应该是他最好的作品,文化散文的魅力还是很强,看着这些文章我去了敦煌,去了洞庭湖,去了青云谱,去了天一阁,去了狼山......
    一种自然与人文紧密结合的文化情怀滴洒于祖国大地,使我的旅途感受更加丰富与深厚,无愧于文化普及与宣传的使者。
    始终放在案头,随手翻来也是一种享受。
  •     久闻余秋雨先生大名,今幸得读余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故伏案于此写下丝丝感想。
    看《文化苦旅》,最大的感受就是余秋雨先生太博学。以前并没有专门或者有意去了解研究余教授,并不了余先生在文化、文学、人学上竟是如此的通透而深刻。起初以为不过是又一个学者罢了,但末了,才发现是自己肤浅了。
    虽然有时对余先生古今中外所流露出来的精通不大适应,觉得难免或多或少有“卖弄”之嫌。但不得不承认,余先生的确是一个有范儿的文人。有一份文人独有的傲骨,也有一份文人才有的谨慎、自卑。《文化苦旅》是这一切最好的解释。这不是一本单纯的旅游游记合辑,也不是文人闲来无事的无病呻吟。按照余老自己的说法是“能侥幸就侥幸了吧,读者诸君如果不小心碰到了它,那就随便翻翻。”
    从王道士说起,读完余老的见解才发现确实既然历史出现了王道士,那么道士塔就应该选择去承担。如果文物没被外国传教士拿走放在自个儿家还指不定怎么样呢?反而我觉得“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却不在中国”的说法也已不重要了。是的,王道士不过只是替罪羊。
    再到三峡、都江堰。余老说中国最值得一游的地方就是三峡。很可惜,没去过。有机会一定亲临。带上一颗闲暇和敬畏的心。而说到都江堰,我这个成都人就更惭愧了,没去过。余老甚至将都江堰堪比长城。受宠若惊啊!但是,这样又把我显得更为浅薄了。好吧,先去都江堰。至于洞庭、庐山、贵池、苏州、西湖、江南小镇什么的也不多说了。余老在将散文小说化的同时也发出一声声在我看来是振聋发聩般对文化和人性的无奈呐喊。救救文化!或许这些文化只存在于某个时代,又或许就只在这个时代。
    我记忆尤其深刻的是上海人、信客和华语情结这三篇。在《上海人》中,余老对上海人进行了一次赤裸裸的挖掘。深刻而敏锐。我不知道上海人是怎样看的,总之在余老写成这篇文章后的多年再回过头来看。上海人还是那样,没多大变化。余先生在《五城记》说成都的千古难题在于:如何从深厚走向宽广?那么上海的万年症结应该在于如何摆脱过于自我的小家情节,从而走向世界。上海是有前途的,救救上海!
    《信客》则实在是一个优秀的散文故事,完全可以当做是小说来看。落后的村落没有电话,没有邮局。那么这时候信客就应运而生了,信客的无私付出到最后换来的是一阵阵怀疑、鄙夷甚至是唾弃。不管老信客还是年轻的信客,最后的结局看似美好,但深究起来却还是悲哀的。如此简单而深刻的一个小故事让人看穿很多,余老的悲大抵从看透中来,看透却无力挽救,只是悲叹,只是无奈。
    在《华语情结》一文中,余老则表达了对现存华语文化的担忧与无奈。其思考的角度和深度广泛而深远,同一屋檐下的一家三口却讲三种不同的语言。理发的女儿需要带上懂国语的妈妈才能听懂只讲华语的理发师傅的话。有些荒唐、荒诞,甚至于听上去有些悲凉。华语人种们为了生存生生成了只说外语的华裔,怪不得余老和李立群先生在新加坡吃饭时会因为“全华对话”而觉得如此惬意和爽快了。能用家乡话在外乡交流总是幸运和幸福的,不属于这里的人不会懂。当时,也许永远。
  •     高考前的作文工具书~
  •     给表妹买的,她高中,念文科了,基础太次了。我一个理工科的都比她强,想来与小时候爱读书有关吧。没办法,给她买了好多书,帮助她拓展和培养兴趣,一本《行者无疆》开眼界看世界,一本《文化苦旅》读中国,回望华夏文明。虽说很多人不待见余秋雨,也许这书里有不少偏颇的地方,但是对于一个高中生,开拓眼界,培养兴趣也是有帮助的,起码能让他知道魏玛、庞贝,让他知道敦煌莫高。
  •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的第一部散文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探寻文化;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本书为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专集,是余秋雨教授80年代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也是他的代表作。 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散文写成美文不易,写出点历史文化意味更难。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也许可以让人二者兼得。   《文化苦旅》是作者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选入人教版中学教材)《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     不同的人,即使看到同一幅画面,感受都会是不同的。旅行回来再看看别人的感悟,挺好。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文字,饱含历史的厚重感,又不乏优美。这本文化苦旅,无疑是他游记中的代表作,每读一处,都仿佛让人置身其中,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眼前流淌。文字大气磅礴,个人觉得是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     散文养性情。
    当下的社会,人心焦躁,停不下脚步让心灵驻足。那就在茶余饭后读上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散文。
    他的文,一个词,雅正。
  •     乱七八糟的,半星都不想给
  •     喜欢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从中我读到的是一种文化启蒙,一种对中华文化的寻根历程
  •     好吧,这个是高中的时候读的吧。陪我渡过难关加一星。初期的余还是有点良心的。
  •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抽一枝柳条,折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     这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部文化散文,没有任何功利心,可谓字字珠玑,花了一番心血,值得一读,尤其建议中学生读。
  •     在《中国文化读本》时开始的这本书,这样搭配还是不错的,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又一次让我对华夏悠悠文化加深了爱。反省自己,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而真正的文化人,可以透过山水看见一段历史,一个民族的精神构架。再也不敢讲,我到过某处,领略过它的颜色。
  •     余秋雨是人所共知的文学名家,《文化苦旅》是他早年的作品了。读余老的的作品总感觉如沐春风,时而又发人深省,回味良久。《文化苦旅》是余老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     余秋雨以诗样的笔法写着散文,从开篇的西北荒漠到江南烟雨再到十里洋场,无一处不浸润着笔者深厚的哲学、历史、文学等等诸多学科门类的领悟。掩卷只有令人沉思,难怪香港的学者饶宗颐一再表示:“如果天假吾时,我也想写一本我的《文化苦旅》。”
  •     思想文化内涵都有了,余秋雨先生的历史散文那样透彻地洗涤着我们的心灵。值得一看,增加思想和自己的文化底蕴,文学功底。
  •     想带着这本书去旅行,踏遍千年前古人走过的山川
  •     不清楚黑余秋雨地人是如何想的,但我的的确确是为这本书感动过很多次!
  •     我偶尔也喜欢写一些文字,表达,记录自己的感想。宛若一名苦行僧,在时间的旅行中,我怀疑过自己能否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     最早读的他的一本书,像评论里说的“那时还没厌倦这样的调调”,真的曾惊为天人,到处推荐过~
  •     语文作文范文
  •     这是余先生写得最好的一本散文书
  •     文笔上来说,第一部分最优,沉重,有共鸣,小故事大多很吸引人。第三部分腻得很,爱不起来。 就其人品来说,评价文人,其作品要高于其道德批判吧。
  •     余秋雨的惊人之作!用很深刻的文笔写出了自己游览山河的感慨!有些景色普通人看就是美景而已,在余秋雨的笔下他们就成了历史,成了一种文化!于是这段旅程就变成了所谓的《文化苦旅》。与其说这是一本游记,倒不如说这是一次文化的熏陶!适合各个年龄的人看,适合一读再读,细细的品味!
  •     大散文,很符合我的阅读需求,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造就了余秋雨的风格。
  •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读罢此书,可以获得心灵的荡涤,感悟厚重的历史文化。
  •     高中时读的,是懂非懂……但是开阔了眼界!
  •     不要跟风骂人好吧
  •     很喜欢的一本游记
  •     对余秋雨的散文,一直很是钦慕。不仅仅是是因为文笔,更多的是余秋雨那份文人胸襟,和深邃的思想。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道士塔》这篇文章,曾今随着老师的朗读,时而激愤,时而感叹。一本书,是作者的文化苦旅。读这本书,未尝不是一次悠长的精神跋涉
  •     第一次读《文化苦旅》,心灵受到强烈震撼。大漠敦煌,水乡小镇,楼阁台榭,一经作者之笔便伸展开来,成了一幅幅深邃的历史画卷。他的笔触是那样细腻,他的情感是那样的厚重,一路走来一路沧桑。赶紧去买余老师的其他著作,通过他的散文再开启我的狭隘与麻木。
  •     很早就知道有文化苦旅这本书,当拿到这本书的时候真的爱不释手,因为有些事情缠身和自己的阅读习惯吧,读到累了就停下来几天后再读吧,一起读几本书,所以每本的进度都很慢,现在读了一半了。这本书里的散文带有很强的文化气质,文化是历代的文人墨客、或和尚或道士或富甲官吏创造的中国大地的痕迹,作者就是追寻着这些痕迹去独步漫游的。书中主要体现的是文化的苦,文化有多苦,或是被偷抢,或毁烧,留下来的,总的来说并不多,与其说中国的文化是伟大的是完整的,不如说它带有太多的遗憾和不为人知的过去,每失去一本好书,每烧掉一座楼阁,中华文化就不禁打一个寒颤。有时侯我会想我们的文化是浩瀚无边,每一个诗人走过留下的是一段冗长的诗史,对于我还是不希望自己去看完这段历史,看书吧长长见识,多一份书中的惆怅感悟就很不错了。有时侯觉得读书求什么,佛说求悟,道说求逍遥,儒说求贤才,我不知道自己求什么了,可能和现代人一样求现实纷乱的生活中的一片安静的住处吧。看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想追寻作者的足迹,寻遍中华上下几千年文化,那样的美,那样的傲挺。
  •     余秋雨的书向来都很有质量,几乎每本都喜欢~~这更是看的他的书的第一本
    喜欢这种文化散文,找个地方,细细的读,真的会收获很多知识,很多感悟
    这书真的很值得读,读不止一遍~~~
  •     可以见识很多不一样的事情,可以去感悟人生
  •     三星半
  •     封面是冰河 内容确是这一本散文集 智慧和积累深深印在文字之上
  •     余秋雨的作品精华 ,高中课本上看过《道士塔》,大学里将整本书看了好几遍,绝对算是散文里面的经典之作,只有拥有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视角才能写出如此具有厚重感的文章,相比其后来的《千年一叹》要高出不止一个层次,强烈推荐!
  •     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的历史散文更是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史学意义上的文化价值。
  •     虽然煽情成份很重,不过余先生的文字掌控能力也确实强。
  •     之前就读过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行者无疆》,《霜冷长河》等,因为那时候文化苦旅断货了,没有买到。书没的说,干净漂亮的散文,让年轻人警醒,让我们对文化重新的认知,值得品读,值得收藏。
  •     可能是当时感触还不够吧
  •     书的质量好的没话说!·当然余秋雨的文笔和体会猜的这本书令人咋舌的主要缘由~!!!支持历史文化大散文,钦佩余秋雨··
  •     感觉余秋雨一直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而我却总是刻意地躲开那些有关他的褒贬,我欣赏的是他的文字,我不愿有什么左右我阅读的感情,所谓不以人废言不如将文字与人分离开来,二者都可以试着品味,但二者也应该彼此少一些影响.所以对于余秋雨的品格我不置一词,但我必须承认他的文字是大师的文字,他表达思想是一个文化品格健全的文人所有的见解,他有着他的文化良知和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而这一切在当今的华语文化界是珍贵而难得的.所以我以为了解一下余秋雨的文字历程是有一定必要的,他固然不能拯救中华文化的沦落,但多少我们会因此与我们民族的文明多一些脉络.文化苦旅是他在一个个古迹中追忆着民族文化苦涩的断续旅行,是对文化碎片的哀怨,即便是随意的翻阅也会有些许对民族文化的喟叹,细读起来也就很是有一种忧郁中的陶醉.
  •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
    ;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     很经典的一部散文,跟着余秋雨先生感受文化与古迹的水乳交融。赞
  •     我喜欢
  •     短评看得我心惊胆战 那些写个书评都能用某些字眼的人 您对书籍已经痛恨到这个地步了?不管之后对余老师态度如果 他的书陪伴了我整个高三 他的书带领我开阔了视野 他的书让我有时间思考 很喜欢
  •     读余秋雨的散文就像欣赏一首优美的诗,仿佛置身于一条历史的长河中。
  •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     毕竟是余秋雨的早期散文集呀。
    作者从一个文人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这个世界。
    文化气息厚重,启发人对文化、对人生、对历史的思考
  •     一直很喜欢余秋雨的散文 一如既往的安静深刻 一本真正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书 ‘文人、文化、历史’ 贯穿始终 透过历史的繁芜丛杂去回溯最初
  •     很早就听说余秋雨的这本书很不错,一直没买,最近才买到并读数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渊博的文学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使我们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更深了了解,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内涵,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使我们在思想上的认知上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的确是一本好书,值得拥有。
  •     文字足足地文笔杠杠滴就是内容涩得像通体绿色的玫瑰说美也美但是不艳丽
  •     《文化苦旅》这本书我真的读得很苦。
      
      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
      
      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读书笔记,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感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字,因为真,才会苦。
  •     余秋雨的文笔一直很欣赏,从千年一叹到行者无疆。文化苦旅同样也没有让我失望,强烈向大家推荐。
  •     后悔怎么没早看,读余秋雨的这本文化苦旅,仿佛也亲自身临其境的到了那一个个胜地,有喜悦也有感伤,人生只有短短数十载,能够走遍心目中想往的地域并写成书,走不动那天再细细回味是什么感觉呢
  •     余秋雨教授的这本书在山水风光中怀古思今,在寻觅古代文人足迹中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读书好比旅游,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读者在欣赏风景时了解了历史名人的相关典故,跟着这样的导游,从容地观赏,细细地咀嚼,静静地感受,反复地品味,浸润在历史与文化的清风细雨中,身心愉悦,美哉!
  •     文笔真心不错 - - -分割线- - - “小文在身边,大文在远方旷野” 一位学姐送我这样一句话。
  •     有几条短评说出心声,嗯......
  •     十年前第一次读《文化苦旅》被震撼,十年后再读《借我一生》,重新认识了他
  •     读<道士塔><阳关雪>等文章,读到的是一种沧桑而沉重的笔触.而读<老屋窗口><牌坊>等回忆性的文章确读到了趣味.历史总是沉重的,如果用文字图解历史,还是单调枯燥.而余用心灵与历史对话,使历史,文化,心灵契合了一起,文场飞扬,见解独到.描绘画面,夹叙夹议,第二人称对话,尾处,笔锋转入一种理,一种情,或回环上文照应,总是把读者带入一种思考,远离了喧嚣尘世,获得一种宁静。余的散文开创了散文写作新气息,要看近代散文的发展走向,余的散文不能错过的。
  •     我读的书不多,余秋雨可以称得上我所认识到的第一位可以冠以文学字样的人物。1995年冬天,初中二年级。当时江西省新华书店的文学类书籍还是柜台销售。每一本书都被规整得排列在柜台内的书架上。柜台外的小孩,对束之高阁的严肃文学,总是怀着陌生又好奇的崇敬心态。去了两次,第一次是找书并且问价格。第二次,花了一笔当时认为的巨款买下这本书。如果没有记错,这本书第一次出版应该是在1993年。最初由《收获》连载,并且引起了整个华人文化圈的震动。在国内出版业对书籍营销的概念几乎为零的当时,这本书不论在装桢、印刷和封面都是相当超前的。那时住在奶奶家。每天晚上九点钟,喝一杯奶奶冲的很浓的牛奶后抱着《文化苦旅》钻进被窝。就着头顶15瓦的日光灯和身旁奶奶的鼻息,常常默默地泪流满面。整个冬天都是如此,那时刻意读得很慢,每篇文章都反反复复看上许多遍。即便现在一闭上眼睛,依然能立刻回到那些在被窝里读书的日日夜夜,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文字第一次带给我震撼的感觉。--后来的日子--高中时用的是试点的新教材,《文化苦旅》的第一篇文章《道士塔》被选进课本。老师没有分段,划中心思想。而是让我们自己阅读。记得所有同学看完文章后都唏嘘不已。后来,在民德路上的中华书局买到了《山居笔记》。文字应该是《文化苦旅》的延续,却不再能令我动容。临近高考的2000年夏天,在爷爷家的《南方周末》上看到整版整版的连载。是余杰对余秋雨在文革时期的一段历史的揭露。我不记得余秋雨有没有回应,也不知道事情是不是真的。只记得那时候走到哪里都能马上睡着的自己,腾出了午睡的时间看报纸上余杰激烈的文字。好笑的是,后来因为高考结束,也就没再关注下文了。也许是树大招风,感觉近年对余秋雨的批评和负面报道一直没有间断。而自己也不再有兴趣去关心那些争斗雌雄。仍然会买他的书,比如《霜冷长河》比如《千年一叹》。仍然有闪光的笔触,可大多都被我敷衍地翻过去了。
  •     现在估计不喜欢看了
  •     初中时买的,那时候挺喜欢,有些篇目确实很精彩。
  •     余秋雨的散文确实可以让我们感到一张历史文化的厚重感
  •     瞎鸡巴写 可我的眼睛不是瞎鸡巴长得啊
  •     那个时候还没有厌倦这样的调调
  •     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讲莫高窟的文章,对他有印象,后来入手这本书,发现同一种东西看多了,就暴露了什么。
  •     读起来很纠结的一本书,纠结的不是内容而是一种共鸣,因为这种共鸣,会反复斐然品读一篇文章,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就《道士塔》而言,前前后后读了不下百遍,心里的悲愤犹存,因为纠结,也就读的很苦,但这本书却有让人从喧闹归于沉静的魔力,有不自觉引人深思的力量,因而坚持读了下来。这一场文化之旅亦是一场沉思之旅。受书的文风影响之大是我始料未及的,自己写作之时,经常还未下笔,内心就已戚戚然了,不幸的是我道行尚浅,既无阅历又无积累,写不来这等深度之思,于是经常词不达意,句不成章。相遇是缘更是福,这一程文化之旅,教会我的远不止遣词造句这一隅!
  •     年轻的时候觉得这书牛逼大了,后来长大了。
  •     中学时,冲着余秋雨的名气买的书
  •     走进余秋雨老师为我们描绘的文化世界,满目苍凉、满心凝重。文化的发展自是一次苦旅,当我们走在历史的边缘,回眸那朦胧的过往,似乎一切都是过眼云烟。但历史的笔触却早已在你我心中留下痕迹,追寻心里的记忆,去感受、去发现历史的美。
  •     如果说从前喜欢鲁迅是因为他激烈的言辞,那么这次对于余秋雨的欣赏则是从内心深处发出对于美的呼唤,余秋雨以他唯美的笔墨点缀文坛这枝傲雪冬梅,雪里一点红,山色美于中。推开书房的门,带上地图,背上背包,走出世俗,回归与山水人文之中,美不言而喻。不管是春温秋萧,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的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路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驻留都不会否定新的出发。正像鲁迅说的,这世界上的路是走出来的,也许世界上的美是发觉出的。余秋雨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人们,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我们无法用某个荣誉去诠释他独特的笔韵,冷峻的分析和他游历的艰辛,走去是件累事,写下片语更是件累事。余派散文以他唯美却又理性的目光去审视历史,审视山水人文。正是这漂泊和游走唤起我们心底的纯朴与独特的人格魅力。抽一枝柳条,这一只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走进余秋雨,走进《文化苦旅》。
  •     糟糕
  •     文字太矫情了各种修辞堆砌的宛如高考范文
  •     文章憎命达,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联系在一起
  •     虽然余秋雨出了多本散文集,但仍然觉得《文化苦旅》最经典。《山居笔记》太冗长,《借我一生》商业气息太重。只有《文化苦旅》,在泛黄的纸页上,在雨大叔的笔下,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沉重而苍郁……
  •     少时,血气方刚,浮躁根本不能静下心来读上几本书,和自己的内心交谈。十七岁了,老了,也知道了文化的作用了。现在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感受颇多。只想说他才是一个真正的文人,一个不知不扣的文学家,骨子里都是文字。诗界有汪国真,文界有余秋雨。我猜他俩一定很熟络,要么就不会诗中有散文的风化,散文中有诗的韵影。
    余秋雨的文章应该叫时代。纵怕我奋斗一生,妄自下笔也是对他的亵渎。千百年后,人们能琅琅上口的李白,苏轼,马致远,杨慎,纳兰容若,鲁迅,余秋雨。我不敢班门弄斧,因为我从心里自愧不如。
    这个时代的中国,不乏自以为是的文人,但他们大都充其量是骚客.对着大江大河,吼上几句山寨的篇章,并引以为豪。中国的时代,我喜欢方文山,他的词是传统的中国风,但却只是表面的。人们感受到的只是瓶瓶罐罐的浮华,却没人理解其中的博大精深。这个时代,中国风席卷得不只是世界,还有中国。唤起了尘封已久的对祖国文化的记忆。在中国正是人们对传统中国风的遗忘,才让这一微不足道的春风,强而有力。
    苦旅过后,我才明白什么是中国风。不是成语的机械累加,联句成章,而是一种魂魄,有了这种魂魄才叫中国。中国有一个伟大的儿子余秋雨。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像他的文章一样相映成辉。这种诗意不是像安意如的文章一样,作作毫无生气,她只取对了名字。这种诗意是从头到脚散发的一种气质的荷尔蒙。难以抗拒。绝不是一朝一夕的胸有成竹,而是岁月沉淀下的睿智。
    这就是文化苦旅,一场饕餮盛宴。
  •     从旅行中,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深厚的见解,令我着实佩服。中华风光,中国文化,壮哉壮哉!
  •     啊 他们是嫉妒我…
  •     封面的色调和设计都很不错,古色古香的,仿佛叙说着历史文化的沧桑和中华文明的浩荡源远。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真的很值得收藏~非常有深度和感触~
  •     记得有一节写辣椒的,好吃
  •     苦旅!!!
  •     余秋雨的散文文采飞扬、见解独到,我非常喜爱。
  •     很早就想要一本了。买了之后在火车上看了几篇,从中看到了中国之悲,中国之庆,中国之忧,中国之喜。余秋雨老师带领我们的不仅是一次文化苦旅更是一段历史赞歌。书中自有大中国,书中自有爱国情。很喜欢这本书
  •     老师强烈推荐的,余秋雨对祖国的热爱,深情很能触动读者的心,是我追喜欢读的散文,为什么这本书只有这一个版本,在书店看书时书的质量不是很满意,但我不去过多要求了,回来就从网上买了
  •     读起来文字有点矫情,总觉得是在堆砌文字,配不上这本书的名字,不知道为什么还选了一篇做教材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