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流水集

出版社:上海远东
出版日期:2011-5
ISBN:9787547603048
作者:姜德明
页数:231页

作者简介

《流水集》内容简介:我爱流水。流水是活的,尽管是小溪的涓涓细流吧,终可汇入江海,这意境是我向往的。因以书名。编了近四十年文艺副刊,我热爱这工作,也忘不了我结识的那些贤者。如今有的人已经故去了,但生活却是不朽的。很多往事将长留我的心中。
在旧书肆的新文学版本还没有被拍卖家们包围的年代,我是个痴迷的搜访者。写书话也没有什么堂皇的设想,总以为历史不应被割断,往日风景自有它丰美之处。

书籍目录

小引圣者的形象——记叶圣陶先生茅公的墨迹散落的故事——记夏衍夏公不寂寞雨中访巴金西子湖畔一片绿叶——忆曹靖华李一氓丁玲二三事在海边,艾青说“八版”顾问——为萧乾文学生涯六十年作也是杂家——悼唐搜前辈舒群冯至先生胡乔木与师陀我所认识的安岗展览会归来——纪念陈白尘陆晶清教授津门小记初访杨柳青忆莫桂新“我们是狼”——忆廖沫沙记凤子笑口常开——记冯亦代念辛之怀骆宾基荒芜遗简致辛笛致莫洛关于《王冶秋选集》——致吴岩谢兴尧捏不像的方成索画《泰山图》记京华书坊史旧时盗版书难觅油印书失书的故事《歌德与悲多汶》《浮士德百卅图》施蛰存与“北山译乘”插图本《金言集》两本儿童书半农藏书题跋《三秋草》小记《音尘集》《冬眠曲及其他》《无题之秋》《闲话扬州》《十年旧梦重温录》汪铭竹的《停电夜》许幸之的《归来》罗荪的《寂寞》以群的《姊妹行》拾风的《飘零》端木露西的散文

前言

   我爱流水。   流水是活的,尽管是小溪的涓涓细流吧,终可汇入江海,这意境是我向往的。因以书名。   编了近四十年文艺副刊,我热爱这工作,也忘不了我结识的那些贤者。如今有的人已经故去了,但生活却是不朽的。很多往事将长留我的心中。   在旧书肆的新文学版本还没有被拍卖家们包围的年代,我是个痴迷的搜访者。写书话也没有什么堂皇的设想,总以为历史不应被割断,往日风景自有它丰美之处。   我还爱写点凡人小事,因为自己就是个极普通的人。可惜年纪愈大,涉足俗世凡尘的机会愈少了。限于本丛书的体例,这里没有收入这类文章。   一九九六年秋于北京

内容概要

姜德明,山东高唐人,一九二九年生于天津。一九五一年夏到《人民日报》工作,编文艺副刊三十余年。曾任《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人民日报出版社任社长。著名藏书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相继出版《书边草》、《书梦录》、《书味集》、《王府井小集》、《余时书话》、《梦书怀人录》、《书摊梦寻》等随笔著作二十余种,另编有《北京乎》、《书衣百影》、《书衣百影续编》、《插图拾翠》等。

章节摘录

   岁月如流,世纪同龄人的夏衍同志已经度过九十几个年头了。   本来同老人见面的机会就不多,自从他移家西城之后,我因路途遥远,又怕干扰他休息,一年之中也见不了几次。不过,最近一次去看他,虽然夏公讲到有时腰疼,胃口不好,也得过几次感冒,但我看他精神颇健,头脑清晰,一如往日,还是感到分外高兴。   老人仍然保持着衣饰整洁的习惯。那天上午我到他那里,夏公正举着一面小镜子,用电剃须刀在刮胡子。床边放着两本杂志,还有陈迩冬的一本随笔集《闲话三分》。我顺手翻了一下,夏公说:“你看过这本书没有?”   我说:“已经托人去找。早就听说有这么一本书,可是书店里没有。”   “你一定要找一本来看看,非常精彩。”夏公的眼界:很高,他称许的书,我一定要找来拜读,更何况我也很喜欢陈先生的旧体诗,以及他写的那些隽永的《它山室诗话》。可惜如今仍是买书难,我先后托上海、杭州的朋友帮忙,至今还未到手。我问夏公与已故的陈先生是不是很熟,夏公说:“抗战期间在桂林时的朋友了。那时他和宋云彬、绀弩常常来《救亡日报》玩,一聊就很久,最后常到街上去吃碗面。”   “那时到《救亡日报》去的文化人不少吧?”   “好像是个联络站似的,很多流亡到桂林的朋友,都到报社来找人或打听消息。可惜当时报社很穷,不能给大家很多帮助。不过,吃两顿饭还是可以的。”   “我听林林同志说,那时在报社的工作人员并没有薪金,是吗?”当时我听了这种情况便感到意外,这是我们党公开办的报纸,至于穷到这种地步吗?   “当然没有薪金,连我这个总编辑也没有。报社只管大家吃饭,住集体宿舍。战时生活很清苦,吃的也是糙米、青菜,很简单。”   “那么,就跟解放区的供给制一样了。每月只有很少的一点津贴,买点肥皂之类。”我这样猜测,可是夏公稍作沉默后回答:   “我那时也不知道解放区的供给制是什么样,我们恐怕连供给制也说不上。我们既没有津贴,也不发衣裳,吃饭不分大、中、小灶,我跟大家吃一样的饭。在上海、广州办报时,大家上下班的交通费也都是自己出。”   “那么同志们参加报纸工作,完全是一种奉献了。为了革命,为了抗战,甘愿如此。”   “可以这么说。而且我们的编辑、记者写了稿子,包括我写的社论和文章,一律没有稿费。大家的零用钱,只好靠给别处写稿,得点稿费。”   “夏公,这些事情您应该在回忆录里写出来,虽然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但是对于今天的读者还是有教育意义的。”   出于一种好奇,也怀着一种尊敬的感情,我继续问道:“那么您在一九二七年从事工人运动,三十年代从事‘左联’工作时,地下党是否也发给经费和生活补助?”   “没有,我没有领过一分钱。当时党组织的经费也困难。我的生活完全依靠我的稿费和版税。我那时靠翻译书过活,一天可以翻译两千字,每千字可以得两元钱的稿费。当时住上海的亭子间,连房租加上在房东家吃包饭,每月交二十元钱就够了。所以我的生活是不成问题的。你知道,那时我翻译的高尔基的小说《母亲》是畅销书,还有倍倍尔的《妇女与社会主义》等。得到的版税还能帮助一点穷朋友,都是地下党的同志。”由此我也联想到前些年夏公对开明书店作风正派讲的那些好话,他们从不拖欠作家的稿费。   前些年,我在旧藏的抗战时期出版的土纸书中,找到一张一九三九年在重庆公演话剧《。一年问》的戏单。那是话剧界为《救亡日报》筹办经费的一次大规模的义演,除了白杨、赵丹、舒绣文、秦怡等都参加演出以外,连郭沫若、阳翰笙等人也临时上台,扮演了群众角色,表现了对党报的支持。我复印了一份戏单送给夏公,不想他竟然记得当时义演共募得多少钱,用这笔钱买了多少令报纸。夏公说,这次义演的更重要的意义是扩大了报纸的影响,显示了我们党在社会上的威望,以及人民支持抗战的热情。当然,在桂林筹办《救亡日报》时,组织上还是给了二百元的经费,很快就用完了。这中间,夏公为了经费问题还两度赴香港,在廖承志同志的支持下,得到了华侨的热情赞助。可惜正在报社自办了印刷厂和出版社,想进一步解决办报经费时,国民党突然发动了皖南事变,报纸被查封,夏公奉命转移到香港去工作。夏公跟我说,这次撤离桂林,组织上花钱给他买了飞机票。抗战胜利以后,夏公在上海主持的《建国日报》被查封后,他调到中共南京办事处去担任发言人,很快又奉周恩来同志之命去新加坡工作。临行前,组织上交给了他一笔旅费。夏公说,从他一九二七年入党,到一九四九年五月接管上海文化工作时为止,他没领过什么薪金和经费。所以上海解放后,一位华东局的人事秘书让夏公填写级别时,夏公回答没有级别,秘书还以为他在说笑话。直到这时华东局和上海市委才根据他的党龄和现任职务,定了个“兵团级”。   “当年参加革命要冒杀头的危险。在白色恐怖下做地下工作,无时不提防着特务的盯梢、搜捕,怎么会去想什么级别待遇,想到伸手要经费?实在滑稽。”夏公很平静地这样说。   历史掀到了九十年代的一页,我从这位老同志的谈话中,仍然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力量。现在从事革命工作,当然不存在什么杀头和有无待遇的问题了,但是不是有的人又只顾讲钱,而不大讲奉献精神了呢!   ……

图书封面


 流水集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姜德明先生的书,真是好书。
  •     内容都是记叙自己的经历,独一无二。可以从侧面了解一些大家的历史经历。
  •     作者的亲身经历与感悟,直观生动,没有造作之情,唯有幽然之敬。逝去的是故事,留存的是风骨。
  •     好!!!!!!!!!!!!
  •     记忆里的人物多多,像那场流星雨
  •     姜德明的书评文字断续也看了些年了
  •     封面有点脏!!
  •     不错的书,送货员很认真
  •     冲着作者去的,二十几年前在大学里读过他的散文,受益匪浅。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