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忆与杂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杂忆与杂写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0-7
ISBN:9787108034601
作者:杨绛
页数:350页

作者简介

这是杨绛先生怀人忆旧之作。一部分是怀念人的,“从极亲到极疏”;一部分是追忆事的,“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还有一些是从旧稿中拾取的。最初由花城出版社出版,1994年增补了一些文章,由三联书店再版。此次,根据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杨绛文集》中散文卷的《杂忆语杂写》为底本,重新出版。那些款款道来的人和事,给人们的不仅是美文的享受,也是对一个时代各种人物一种生动的认识方式。

书籍目录

自序
大王庙
我在启明上学
记杨必
赵佩荣与强英雄
阿福和阿灵
记章太炎先生谈掌故
“遇仙”记
临水人家
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饯穆先生同行赴京
纪念温德先生
记似梦非梦
小吹牛
黑皮阿二
钱锤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
怀念石华父
闯祸的边缘——旧事拾零
客气的日本人
难忘的一天
怀念陈衡哲
花花儿
控诉大会
“吾先生”——旧事拾零
忆高崇熙先生——旧事拾零
第一次观礼——旧事拾零
第一次下乡
老王
林奶奶
顺姐的“自由恋爱”
方五妹和她的“我老头子”
狼和狈的故事
陈光甫的故事二则
剪辫子的故事
收脚印


流浪儿
喝茶
听话的艺术
窗帘
读书苦乐
软红尘里楔子
一块陨石
不官不商有书香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在塞万提斯纪念会上的发言
《堂吉诃德》译余琐掇
塞万提斯的戏言——为塞万提斯铜像揭幕而作
孝顺的厨子——《堂吉诃德》台湾版译者前言
《堂吉诃德》校订本三版前言
《名利场》小序
《傅译传记五种》代序
读《柯灵选集》
《老圃遗文辑》前言
钱锺书对《钱锺书集》的态度
《钱锺书手稿集》序
记我的翻译
为《走到人生边上》向港、澳、台读者说几句话
《听杨绛谈往事》序
致汤晏先生信
出版说明

编辑推荐

《杂忆与杂写(增订本)》:读书文丛。

前言

我近来常想起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W.S.LAN-DOR)的几行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因此我把抽屉里的稿子整理一下,汇成一集。第一部是怀人忆旧之作。怀念的人,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我怀念的人还很多,追忆的事也不少,所记零碎不全。除了特约的三篇,都是兴来便写,不循先后。长长短短,共一十六篇,依写作年月为序。其中六篇曾在报刊发表。第二部从遗弃的旧稿里拾取。有些旧稿已遗忘多年,近被人发掘出三数篇,我又自动拣出几篇,修修改改,聊凑七篇,篇目依内容性质排列。

内容概要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章节摘录

“嗨,快别响啊!是贼,怎么嚷出来呢!”我这个笨“贼”急得直要脱身。我说:“我是贼呀!得逃啊!”她们只好耐心教我:“是贼,就悄悄儿坐着,别让人看出来。”又有人说:。你要给人捉出来,就得挨打了。”我告诉她们;“贼得乘早逃跑,要跑得快,不给捉住。”她们说:“女老小姑则”(即“女孩子家”)不兴得“逃快快”。逃呀、追呀是“男老小”的事。我委屈地问:女孩子该怎么?一个说:“步步太阳”(就是古文的“负暄”,“负”读如“步”)。一个说:“到‘女生问’去踢踢毽子。”大庙东庑是“女生间”。里面有个马桶。女生在里面踢毽子。可是我只会跳绳、拍皮球,不会踢毽子,也不喜欢闷在又狭又小的“女生间”里玩。不知谁画了一幅“孙光头”的像,贴在“女生间”的墙上,大家都对那幅画像拜拜。我以为是讨好孙先生呢。可是她们说,为的是要“钝”死他。我不懂什么叫“钝”。经她们七嘴八舌的解释,又打比方,我渐渐明白“钝”就是叫一个人倒霉,可是不大明白为什么拜他的画像就能叫他倒霉,甚至能“拜死他”。这都是我闻所未闻的。

图书封面


 杂忆与杂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偶逛季风书店买了这本书,书面清淡简洁,文字清雅,书如其人。她的这本书和干校六记让我更了解了文化大革命年代对知识分子的不公,那个年代的残酷,破四旧导致中国很多文化历史断层。他们生活艰苦却也苦中作乐,她和钱先生的感情让人羡慕,还好他们都活了下来。
  •     晨起,一杯咖啡下肚,楊絳先生的《雜憶與雜寫》也慢慢地化了。中學那會兒知道先生是中書君的夫人,還知道有本書叫《洗澡》,那時候很驚詫,為何一本書要取這樣一個名字,感覺挺怪的,那書也一直沒讀過。先生的這散文集頗合我口味,向來喜歡那娓娓道來的作品,慢慢地走近,慢慢地融化,陶醉其中。先生“雜寫”了好些憶事與心得,其中“啟明上學”寫盡了幼時的調皮與見聞,不免會心一笑;“讀書苦樂”則道出了多少讀書人的心聲,額手稱慶。
  •     为了交作业的读书笔记---------------------------------------------------------------------------------------------------------------------------------------在中学课本中出现的这幅插图,出自杨绛作品《老王》一节,一直令我记忆犹新。《老王》讲述了憨厚却命苦的三轮车夫老王的故事,一个小人物浓缩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令人唏嘘。在时隔多年以后,我在杨绛先生的作品《杂忆与杂写》中又与“老王”重逢,还同时认识了杨绛笔下许多栩栩如生的人儿——教会学校里严厉而耐心的姆姆,倔强而聪慧的小妹妹杨必,能干而虚荣的老管家赵佩荣,善良淳厚的方五妹……这大概属于杨绛先生所言的“怀人”部分。令我惊奇的是,社会地位不低的杨绛先生笔下,多是平凡生活里的平凡人。他们或许文化低陋,却又不乏善良的闪光点;他们或许虚荣市井,却也有着有趣不俗的故事,津津乐道自己的生活。一如杨绛先生温柔的笔触:“大概浪漫故事总根据民间实事,而最平凡的人也会有不平凡的胸襟。”在阅读中,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杨绛家里的仆人或小工,不少都非常信任她,甚至愿意把自己的存折交给她保管。这也令我感叹杨绛先生之为人正直亲切。如果不是她以平等真诚的热心去与人相待,他人又怎么会以真心信任她呢?而《杂忆与杂写》的“忆旧”部分,也令人颇为动容。我印象最深的是《闯祸的边缘》一文。当时处于珍珠港事变后租界被日本人控制的时期。经过租界时,中国人必须下车步行过桥,甚至要向日本兵鞠躬。通常杨绛都不愿行这个“礼”,低头匆匆而过,一直侥幸没被发现。有一次她没有鞠躬被日本兵觉察了,日本兵竟用食指在她颔下猛然一抬!“我登时大怒。他还没发话,我倒发话了。我不会骂人,只使劲咬着一字字大声说:‘岂有此理!’”——好一个硬骨气的女子!但杨绛却不只是为了写文表现自己的英勇形象,后文里,她的后怕、她的担心、她的惊吓也统统写出来了。如此忆旧,真实动人,朴实的字句道出了那个时代的心惊。字里行间,同样也透露出杨绛先生与其丈夫钱锺书的学术造诣之深,做学问之深刻,深感大师遗风。稍摘录数句:“钱锺书六十年前曾对我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我下决心偷空自学西班牙语,从原文翻译。”“每天规定一个时间习西班牙文。背生字,做习题,一天不得间断,因为学习语言,不进则退。”“他只是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不仅读一遍两遍,还会读三遍四遍,笔记上不断地添补。所以他读的书虽然多,也不易遗忘”……杨绛先生在自序里引用了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蓝德的几句诗: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当我在新闻中得知杨绛先生仙逝的消息时,距离高考12天,心底一颤。在这之前已断断续续读了小半本《杂忆与杂写》,常常是读书至心烦时便抽两章来看,先生朴素的语言有大道,亦以其平实动人的记叙使人静心。如今终于读完,更深深被先生高尚淡泊的品格与严谨进取的学术态度打动。愿先生一路走好。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很多个短篇,从战争年代一直到建国后在清华的生活,都不是大事,断断续续的记一些身边的小人物和大人物,但是读起来特别亲切,像是听自己奶奶在回忆过去。先生今日走了,缅怀。
  •     读着读着就读到了老王,读完还是感慨。这本书,纪实了,也感悟了。
  •     从《我们仨》开始跟风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这本书朴实真挚,清新淡雅。推荐。
  •     特别喜欢杨绛先生的作品,这次购买这两本书是用来收藏并再次拜读的,印刷质量相当不错,很喜欢!
  •     很棒,杨绛先生的书都很喜欢,只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买杨绛的书书皮上总会有个黑指印……
  •     不错,喜欢杨绛奶奶的风格
  •     温暖亲切,娓娓道来。故人生远比故事曲折动人,但留下的这些许印记也足够后人怀念。
  •     特价时买的,保持了一贯的写作水准。发现老太太可能是在家工作时间很多,对自己家里做家事阿姨的记述,很亲近呐!
  •     在新闻中得知杨绛先生仙逝的消息时,距离高考12天,心底一颤。在这之前已断断续续读了小半本《杂忆与杂写》,常常是读书至心烦时便抽两章来看,先生朴素的语言有大道,亦以其平实动人的记叙使人静心。如今终于读完,更深深被先生高尚淡泊的品格与严谨进取的学术态度打动。愿先生一路走好。
  •     明明是灰色绝望的事情,总能写得带有趣味和生气。
  •     平淡的筆觸淡化民族的悲哀和犧牲品
  •     老一代的学者,那种文笔是一种符号,无法模仿,亦无法超越,只有欣赏和膜拜的份儿
  •     没借到我们仨,就选择了这本。被杨绛克制简短精炼抒情的文字瞬间打动
  •     书的内容非常好,就是这本书的版太窄了,看起来不得劲,还是喜欢开本大一点的书,字号大一点的。
  •     好书!内容好,装帧好,排版设计也好。这本书就像是杨绛先生作品的单行本,是很薄的一本小书。
  •     看了杂忆,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 ,杂写没看全。。。
  •     很好、会好好读的
  •     喜欢看杨绛的回忆散文。《杂忆和杂写》是一本杨绛的回忆散文集,文笔淡雅清新,就如品尝一壶清香的茉莉花茶,清香润喉,余味绕梁。值得慢慢去看和感受一个文化学者平凡而饶有趣味的生活历程,在忙碌的生活中享受一份悠闲的乐趣。
  •     Y 就是好啊 就是好
  •     正版书籍,非常之好,买了好久才买到,难得!正版书籍,非常之好,买了好久才买到,难得!
  •     喜欢杨绛先生的书。
  •     杨绛先生的文字是一直被称赞的。淡定,谦虚,却带着一些世故气。
  •     弄脏了,快递真心不给力包括的东西很多 虽然每部分并不是太细 但是用来科普是相当好了
  •     与一位友人难得读书上有交集,看到她带这本书去旅行,忽记得自己好像收过,与《将饮茶》与《干校六记》一并收的,十一回旧家,没想到轻易在一堆书碟中翻检出来,购书日期10年7月,不知不觉六年已过,心境大为不同,买书有个习惯,感觉对胃口的一定收来,总觉以后会看的,此书便是一例。
  •     杨先生的杂忆与杂谈,好看的书
  •     装订很好 手感很不错
  •     杨先生文笔很好,别具亲和力。
  •     书皮有点弄脏了,但能买到三联的这一版本的,已经很好了,书的内容更不用说了,杨绛的文字非常喜欢!
  •     季康先生已是一百零二岁高龄了,她的文字隽永清丽,这本散文集子值得一读
  •     三联的书印刷的很好。
  •     这是一个代表一个时代的书
  •     读时不住想到,一个人的出身多么重要,有时,是我们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或许是我太狭隘了吧
  •     值得再读的散文随笔集。
  •     由很多小散文凑成的一本书 如书名 杂忆与杂写 虽平淡不过读着也很有味道
  •     只看她写的经历,觉得自己只是个识字不全的文盲。鄙陋而没有骨气地生活着,浮躁且不知上进。
  •     首先,你得是一个有趣的人,这样你才会遇见其他有趣的人。你的人生才有的忆有的写。否则啊,只能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啊。
  •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特别真实的杨绛,聪明,调皮,乐观,善良。永远的榜样。
  •     一切都好像浮现在眼前。
  •     杨绛的书,三联的纸质很好,选文短小隽永,书挺小可做口袋书,内容适合慢慢阅读,可收藏。
  •     三联出版的这套杨先生的选集所选精良,印刷精美,值得收藏
  •     写在启明读书的那段 有种简爱既视感
  •     一生别无所求 只有拼命工作压制我狂热的思念
  •     天生写字儿的人
  •     老先生的每本书我都喜欢!
    本书里有关描写下层老百姓生活的文章尤为精彩,他们个性鲜明,反映了世像百态。
    杨先生下乡的故事也很精彩,对于各次政治运动中遭遇不幸的人的描写,令人唏嘘。
  •     有几页纸破损
  •     太喜欢这个封面了 看着就觉得品味不俗,浮躁的心立马就沉静下来了
  •     书皮有些脏,内容很喜欢
  •     爱看杨绛讲身边人的故事,格外有趣,那些散文倒是不甚引我兴趣。可见杨绛真是把社会与身边人当戏看,写出来才那么栩栩如生,趣味盎然。
  •     喜欢杨绛先生的文笔,温和,作为睡前读物总是能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佩服她能把在那些苦痛的日子中寻找乐趣,活得精彩,而不是怨天尤人,充满负能量。
  •     叙事篇写人篇的文字都十分有趣,喜欢她的文字风格~读来甚是欢喜
  •     真性情,好文字!
  •     杨绛的文笔一直是质朴真实,一颗老人的赤子之心,引人思考的书。
  •     正在读 翻了一遍 历史的经历者的平淡语言 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     杨绛先生的文字,隽永耐读。我非常喜欢!
  •     先生去世那天在中大圖書館翻看,未讀完。今日回校,想起此書來,仍差幾篇。回憶幾位舊友是頗為有趣的,不少史料可做文章
  •     温柔敦厚,不悲不伤
  •     书本身的内容是非常好的,就是当当的价格,一天一变,服了
  •     70岁的董桥接受采访说:杨绛的文章张爱玲怎么也追不上。的确干净,漂亮,有净化心灵的好处。
  •     一如其他的书一样,很想看,很期待。
  •     《杂论与序文》2016年12月3日读,2016-416。《杂忆与杂写》2016年12月10日读,2016-433。(人民文学出版社杨绛全集版本)
  •     最喜欢忆人忆事的部分 温柔地慢慢地向你娓娓道来 有两三个夜晚因为奶茶而彻夜难眠都是这些故事陪我度过了漫漫长夜
  •     废话 当然是好书
  •     喜爱杨绛先生的读者一定要收入囊中。
  •     推荐购买。制作很精心。设计各方面都不错。
  •     好,白色封面很容易脏,有手指印,我用橡皮擦擦掉了,建议可不可以给浅色书封起来?
  •     淡淡中透着幸福。
  •     文笔淡淡的,隐忍怀旧的笔触,流水,细节
  •     杨绛先生用一些小故事,小人物,看似杂乱的记录,却还是让我看到了些许历史的印迹和文人们细腻却认真生活的人生。
  •     老师指定给孩子买的,买回来自己先看了,真是很不错的书,语言平实生动。
  •     细细回味过往人生。。
  •     杨先生的书已差不多收全了,这本书原来的一本被人借走,一去不还,只好再买一本。
  •     暑假之前看的这本书对这对夫妻产生好奇心 于是现在读围城 惊觉他们对于人的敏锐的洞察力 把人写的龌龊但感觉又是人间常态
  •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     总感觉杂里少点什么……
  •     慢慢地看,就如同听杨老讲故事一样舒服!
  •     杨绛先生的文字总是那么清新,却掷地有声,先生童年的时候一定是一个心思很细密的孩子,对小小事件的感受与情绪竟如此深刻,对一些无奈的事情也只是淡淡的带过,感谢杨绛先生的文字。
  •     旧时代知识分子的风骨。
  •     同样是写回忆,并没有干校六记和我们仨那样深切又温柔的笔触,不太喜欢
  •     喜欢钱钟书者,自然要读杨绛的书,钱老与杨老,真是志同道合、相得益彰、恩爱有加、伉俪情深、千古知音。
  •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     8' 2016/11/02~11,14 4h2 开卷两篇《大王庙》、《我在启明上学》讲述幼年求学故事,初读就觉得很有趣,后来才发现是杨绛先生在七八十高龄时所写,又觉得更有意义。那种平和冷静地看待、娓娓道来地讲述、又带着点好玩怀念追忆之情的文字,加上有恭谨认真也有孩子气、和现代风格不同的求学经历,觉得还真是很想去看看启明、现在的上海第四中学。其余篇目,有讲述自己与先生与友人的生活、还有一些序言和信件,从中也是对另一种生活的窥视。
  •     杨绛先生的文章就好像是在对着你说话,平淡如水,娓娓道来,却又是那么的对,那么的让你放不下。百岁老人的感悟和笔触绝非一般人能够企及的。经历过最黑暗的时代,也体会过旧时代的高知,一定对生活有着不同寻常的理解。受教了。
  •     杨先生的婚姻是一段佳话
  •     #BOOK18#看别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第一次会一个作家的作品爱上这个人[爱心][爱心]
  •     于平靜中回憶熱烈或平靜的情感
  •     是我本来买来的
  •     喜欢杨绛先生的书
  •     故人故事之散文结集。只有灵魂自由出来,才能产生好文章。
  •     文字平实,没想到作者一百多高龄仍思路清晰,写得出文章。这里的文章跨度很大,动辄几十年,让人有不胜唏嘘之感。
  •     近百年的酸甜苦辣,看的时候感同身受,看完之后有感于怀,能使人心静如水
  •     杨绛从一个才子家,嫁到另一个才子家,老公也是大才子。她的问题宁静,简练,处处透着智慧。
  •     越来越喜欢杨绛的书了 永远以平淡的叙述来增加文字的美感
  •     想较其他本稍逊色,有几个故事确是只为记录,更贴近于日记,不适合作为作品,而更适于作为杨绛人生的一个侧面了解。有几个写人的,虽不有趣,却都是可怜人啊。
  •     喜欢先生的文字里的平淡。 散文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一点一滴。
  •     带着那种知识分子的劲,就是这种感觉
  •     当我以为单纯到八十岁肯定很艰难时,她坚持到了一百岁。
  •     细致入微的描写,真挚动人的故事,苦中作乐的坚强。庆幸带了这本书让我的旅途变得有意义。
  •     应该不错,等看完再来评价吧。
  •     这真的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我比前些年进步了多少?现在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了。
  •     封皮、背面很脏,黑黑的一片一片,还有明显的手印
  •     杨绛是第一个让我想读她全套书的作家。十分倾佩。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