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每戡集(共五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戏剧 > 董每戡集(共五册)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807615989
页数:3983页

作者简介

《董每戡集(套装共5册)》是由湖南岳麓书社精装出版的《董每戡集》五卷本。该部书籍收集了中国戏剧家、戏曲史研究专家董每戡的全部学术专著和论文专集。这部系列丛书是拥有300万字的文集,由董每戡儿子董苗、温州学者陈寿楠和湖南学者朱树人历时3年,精心合编而成,包括《中国戏剧简史》《说剧》《西洋戏剧简史》《戏剧的欣赏和创作》《海沫集》等16部分内容。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鲁迅研究专家朱正分别为该书作了《序》和《跋》。

书籍目录

第一卷序(陈平原)
中国戏剧简史
说剧
《笠翁曲话》拔萃论释
第二卷琵琶记简说
五大名剧论
第三卷西洋诗歌简史
西洋戏剧简史
戏剧的欣赏和创作
三国演义试论(增改本)
海沫集
第四卷剧本
歌曲
第五卷遗文辑存
诗词辑存
书信辑存
附录:我的父亲董每戡
董每戡著作系年
董每戡研究资料篇目
跋(朱正)
编后记

编辑推荐

《董每戡集(套装共5册)》是近现代温州学人书系之一。

章节摘录

话剧运动在这一期中的成就自然较大,因为有了三个大据点:(1)熊佛西主持北平艺专戏剧系;(2)田汉主持上海南国艺术院;(3)欧阳予倩主持广东戏剧研究所。同时,他们鉴于前车的覆辙而有所警惕,不仅以模仿欧美或日本为满足,想怎样获得理论,又怎样把理论付诸实践,感觉到一种运动,本身没有坚固的基础,从事者没有深刻的认识,又没有严密的组织,这样的阵容是最容易崩溃的,一旦遇到了政治经济上的阻力,再也支持不了自身的动摇,于是没落的没落,消沉的消沉,整个运动至于停顿。在这种事实的教训下,他们自然而然地都知道一个运动不是只凭借一股血气之勇可以成功的,必须有高深的修养,正确的理论,迈往的志气,众多的干才,具备此四者,然后集中从事工作的实践,固然他们仍未能百分之百地做到,这个倾向却确实有了,从而艺专系在北,南国系在南,确有了相当的收获,这功劳是不可磨灭的!剧本的产生,也是这一期比较进步且比较多的,知识青年读剧的风气也被南国系养成,田汉的《顾正红之死》《湖上悲剧》《苏州夜话》《扫射》《乱钟》《战友》《洪水》《梅雨》《暴风雨中七女性》,欧阳予倩的《潘金莲》《同住三家人》,洪深的《五奎桥》,袁牧之的《一个女人和一条狗》,笔者的《c夫人肖像》《饥饿线》,陈鲤庭的《放下你的鞭子》《谁是朋友》等,这里所举,不过是九一八前后在舞台上热演的剧本罢了。曹禺的《雷雨》《日出》等也是这一期产生的,全国产生脚本的总数想恐不下五十个。这一期戏剧的周刊、月刊也有好几种,戏剧理论的单行本也有一些,用这些学术上研究的成果,配合着行动,从事者不止对文艺的认识较第一期为深刻,即政治认识也提高了。

图书封面


 董每戡集(共五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两天都在读董每戡的一本关于戏剧的小册子:《戏剧的欣赏和创作》,群众书店一九五一年初版。这里所说的“戏剧”并非传统戏曲,而是现代话剧。全书两万字左右,分为“怎样读剧”、“怎样看戏”、“怎样创作”三个部分,实际上相当于三篇论文。虽然只是薄薄一册,但却让我读过一遍之后仍觉远远不够,准备反复多读几遍,并好好做做笔记。虽然从书末来看,是完成于“一九五〇,冬于湖南大学”,但作者所谈论的是至今仍很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为我这个自认为看过不少戏剧的观众提供了不少醍醐灌顶的指导。文中所引用的不少观点也都来自外国戏剧家的重要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到乔治贝克,从席勒到格罗塞,并不像我读此书之前想当然地以为的那样:那个时代的戏剧研究者大概只会谈论些朴素的戏曲常识,或者引经据典地搬用中国化的马列文论。董每戡是一位对现代戏剧(话剧)有着深刻理解的学者,这是我通读过他的这本小册子后的感受。他也研究中国古典戏曲,谈及中国传统戏曲方方面面的《说剧》一书就是我所购买的第一部他的论著。通过百度可知,他的另一部《中国戏剧简史》被称为是“继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以后,中国人自著的较早的戏剧通史”。此外,他也创作过戏剧作品,题材多反映社会黑暗现实,其中左联时期创作的一部《C夫人的肖像》因为讽刺了右翼文人而得到鲁迅、郁达夫的赞赏。不仅如此,他还译介出版过《电影戏剧理论丛书》,难怪在我刚读的这本《戏剧的欣赏和创作》的小册子中有不少不太常见的译名,如“莫理哀”“但钦珂”之类。但这非但不让我觉得好笑,反而增长了我对董每戡的钦佩:如今把这些外国戏剧家的观点言论引来引去的研究者中,有几人是真正从原著读起的呢?《说剧》一书我买回来很久了,但因兴趣未至而又没有迫切的研究需求,所以一直束之高阁。这两天读过董每戡这本通俗易懂、亲切流畅的《戏剧的欣赏和创作》之后,我对他的钦佩与感恩之情促使我把那本淡绿色封面的《说剧》从书架上取了下来。就我的阅读范围而言,董每戡的名字从未在现代戏剧教科书和其他现代戏剧史书中出现过。我当初会买下他的这本论集,是因为偶然一次在图书馆中借了这本《说剧》,读到了书后所附的“编后记”。其中的一段内容使我当时就决定将来一定要收藏他的这本书,而这个愿望很快就通过逛旧书摊实现了。这段打动我的内容,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在“编后记”中引用的一封信的节选:“在编辑过程中,我们曾经了解了一下董每戡先生生前的写作情况,他的儿子董苗来信说:‘……父亲五七年被划为右派时,临时处分是撤销一切职务,每月发生活费二十元;母亲(胡蒂子)也被牵连划为右派……到六五年十月以后,取消了生活费,让全家迁到另外一处小房子住。‘这个期间,他仍然不停地写作,写出《明清传奇选论》约三十万字,及《五大名剧论》五十万字。到六六年九月上旬,两度抄家,家中稍值钱的东西(甚至连眼镜)都抄走了。父亲最痛心的是被抄走了《中国戏剧发展史》《明清传奇选论》《三国演义试论》等手稿和十箱书籍、资料。《五大名剧论》由于藏在地板底下(已被老鼠咬掉一半),《说剧》因寄给洛阳的三叔审阅,所以幸免遭劫。从六六年起一直到七九年四月,他面壁斗室,一面修改、补充这两部手稿,一面继续写能回忆起来的稿子。当时手头资料全无,只好托人借书参阅。‘这些年,家贫如洗,他睡的是两个空书箱搭起的门板(睡了十二年之久、原来的床已被抄走),吃的是粗茶淡饭,电影都没看过一次,写作用的是一支蘸水用的破钢笔,稿纸五花八门……。这封来信所述不过是个概况,我们后来发现:董每戡当时穷得买不起稿纸,甚至连亲友来信中的信纸空白部分都要裁下来,粘在一起当稿纸用。”这段编后记当时让我很受震动,而现在在网上搜到的文章对董每戡的写作状况有更详细的描述:“他的全部手稿和藏书被抄走散失。其中最珍贵的4部手稿是:《中国戏剧发展史》已于1959年底写成初稿,1964年定稿,全书60万字,另外还有《笠翁曲话论释》、《三国演义试论》、《明清传奇选论》各20万字。董每戡近10年的心血就这样毁于一旦……但董每戡并没有灰心,他一直在想着怎样把抄去的稿子重写出来……没有余钱买纸,他把亲友来信的空白部分裁下,又把拾到的香烟盒、包装纸等用浆糊粘贴成自制的‘百衲纸’。他右手已经不能正常写字,只能右手横握笔杆,以左手食指推动笔头来写。”这样一位老人,终于熬过了一生中最黑暗的年代。1979年5月,他受邀参加全国第四届文代会,并被推举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编委,这大大鼓舞了他的斗志,他计划重写在抄家中失去的《中国戏剧发展史》、《笠翁曲话论释》、《明清传奇选论》等等,还想写一部反映新中国戏剧发展的《新华铺绣录》,他还准备写包括回忆左联、剧联、以及与鲁迅交往的一系列回忆录——“我还得再奋斗几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这样说。1980年2月,这位斗志昂扬的老人去世了,享年73岁。与他有过交往的朱正写了一篇《董每戡和他的时代》,作为今年出版的《董每戡集》的跋。这篇文章的南方周末电子版的末尾,附有《董每戡集》的信息: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定价58元。不知为何我只找到了2011年5月岳麓书社出版的五卷本《董每戡集》,定价350元,当当卓越均为74折,257.8元。我想应该是南方周末的网站记错了。这套书以后是要收藏一套的,无论是作为对这位老人的纪念,还是对他那本小册子使我受益的感谢。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很厚重的五大本,比上个版本增订了许多,某有幸得到温图卢老师的馈赠,并言“宝剑赠英雄”,惭愧至极,此后自当好好阅读收藏才是。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