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楚辞学 第15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学评论与研究 > 中国楚辞学 第15辑

出版社:中国屈原学会 学苑出版社 (2011-01出版)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507736953
作者:中国屈原学会 编
页数:400页

作者简介

《中国楚辞学: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辑)》内容简介:《天问》研究、《天问》意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天问》的文学特质及其修辞艺术、屈原《天问》与古人“天体观”《九章》研究、《涉江》中“伍子”为子胥考、《哀郢》之我见、《悲回风》为《九章》“大尾”说新证及作者问题等等。

书籍目录

《天问》研究《天问》意旨、文体与诗学精神探原《天问》的文学特质及其修辞艺术屈原《天问》与古人“天体观”《九章》研究《涉江》中“伍子”为子胥考《哀郢》之我见《悲回风》为《九章》“大尾”说新证及作者问题《远游》《渔父》《卜居》研究屈原的名、字与《渔父》《卜居》的作者、作时、作地问题“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对《楚辞?远游》中两首古乐的考察《楚辞·渔父》考论《渔父》沧浪地理位置之究索宋玉及《招魂》研究《招魂》赋体文学说关于《招魂》的主题及艺术构思新探宋玉研究的反思与前瞻宋玉、傅毅同名《舞赋》舞蹈描写的文学图像学研究宋玉《高唐》《神女》二赋之序为史辞辨在升腾与堕落之间——论潘金莲形象对高唐神女原型的整合与变异汉代楚辞作品研究《招隐士》作者诸说述评《哀时命》词语拾诂屈原与周秦两汉文化研究各师成心,其异如面——屈原与孔子、老子文化心理之比较春秋战国之际楚地歌曲艺术考异曲而同工,同途而殊归——兼论文化对屈骚及《韩非子》接受的影响从《楚辞》到《汉赋》巫风之演变——楚辞、汉赋中巫之称谓及巫风盛行的原因赋体内序外序的区分及其结构特征“士不遇”的屈骚解读及其在汉代的现实意义楚辞、汉赋与“以大为美”的美学观念屈原与魏晋六朝文化研究论两晋文人骚体赋创作骚体“兮”字表征作用及其限度——兼论唐前骚体兼融多变的句式特征江淹与屈原及楚辞屈原与唐代文化研究论中唐南贬诗人的屈原情结唐人对《风》《骚》精神之评说以韩愈为例看儒学政治家对屈原政治观的看法——兼为屈原不愿离开楚国的原因备一说屈骚精神与唐诗审美特质新变略论唐代楚辞研究萧条的原因屈原与宋代文化研究洪兴祖对屈原思想的新阐发正统、道统、文统——谈谈宋人对屈原和楚辞的接受论楚骚传统与词之审美特质宋词之“言情”与屈骚精神中国屈原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中国屈原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中国屈原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会长秘书长

编辑推荐

《中国楚辞学:2007年浙江杭州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5辑)》是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

章节摘录

版权页:前代学者关于《天问》命意的研究都是有益的探索。但王逸的“问天”说以下及至近人的“同其问”、“总疑问”说,或不与《天问》全部内容相合,或与其精神实质有一定距离,皆未得到学界的普遍认同。我们认为,探寻《天问》命意,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段话极富启示意义。《屈原列传》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一般认为,这段话所直接涉及的只是《离骚》的命篇之由,但实际上,其中“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一段是相对独立的,试将其取出,上下文意、文气仍然贯联无碍。姜亮夫先生曾疑《屈原列传》颇有错简。传文此处虽不必定为错简,但其所言“天为人始”、“人穷反本”、“倦极呼天”等语定不止为《离骚》而发,亦含有太史公对《天问》命意的概括。①回头来看,王逸《天问》章句所言屈原“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陆陵。嗟叹昊曼,仰天叹息”、“周流罢(疲)倦”,故呵而问天的说法与此正相映合。由于王逸的《楚辞章句》是在两汉屈赋研究者的工作基础上所成,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王逸《天问序》必据有传自司马迁等汉代中期以前屈赋专家们的见解,而绝非凿空之说。另外,大家都知道,在《屈原列传》中,太史公往往将《天问》与《离骚》相提并论。在《屈原列传》的赞语中,司马迁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洪兴祖在论及《天问》命意时已经提出过“太史公读《天问》悲其志者以此”,虽洪兴祖未明确其说与《史记·屈原列传》的渊源关系,然其问的内在联系是显而易见、不可否认的。除《屈原列传》以外,司马迁的其他著作如《报任安书》亦可帮助理解太史公所言“悲其志”的思想内涵。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将屈原与周文王、孔子、左丘明等人相提并论,以为“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终不可用时,则“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太史公后半生以此白励,勉力著作《史记》,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与《天问》所示屈子之志何其相似!真乃“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

图书封面


 中国楚辞学 第15辑下载



发布书评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