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5-1
ISBN:9787806575338
作者:缪塞
页数:265页

作者简介

正派而单纯的“我”,即奥克塔夫,是富家子弟,年轻时深爱着一位貌美女子,结果上当受骗,精神受到极大打击,终日灰心丧气,沉醉于酒色之中不可自拔。他回乡为父奔丧期间偶遇一女子,被她的纯情打动。在往后与她的接触中,愈发觉得她可爱高尚,再次坠入情网,苦苦追求。善良纯朴的布丽吉特自丈夫故世后与姑母在乡下过着深居简出、宁静恬淡的田园生活,平时除了做慈善工作外,就是看书弹琴、侍弄花草。久而久之她被奥克塔夫的真情感动,也爱上了他,做了他的情妇。布丽吉特在乡里的好名声因此受到玷污,姑母去世后,遂与奥克塔夫去了巴黎,准备外出旅游。奥克塔夫自得到布丽吉特后,虽然仍深爱着她,但他反复无常、暴躁易怒的性格常使布丽吉特痛不欲生,为了拯救布丽吉特,他独自远走高飞了。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是缪塞的自传体小说,亦是他的成名作。

书籍目录

译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内容概要

(Alfred de Musset,1810—1857)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出身贵族。早期受雨果影响,曾加入浪漫主义文社。十四岁开始写诗,18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西班牙和意大利故事》,充满浪漫主义乐观情调。1835至1841年写成“四夜组诗”,抒发诗人失去爱情的复杂而丰富的感情,带有悲观色彩。1836年完成代表作自传性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描写作者与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爱情纠葛,反映19世纪30年代法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危机。另外也创作了许多短篇小说,国内曾翻译出版过《缪塞短篇小说集》。还写有诗剧《酒杯与嘴唇》、长诗《罗拉》、历史剧《洛郎查丘》等,大都描绘对社会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的个人主义者的悲剧。

图书封面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爱和折磨究竟是种怎么样的关系呢?爱一个人会想为他奉献付出,甘愿为他做任何事,可另一方面,却又止不住想折磨他,让他痛苦,让他如鲠在喉,故意做出种种意在折磨他的举动,明知道会让他痛苦,心里却毫不在意,甚至隐隐还有快感。靠的越近越恐惧吧,任人摆布的恐惧,失去自我的恐惧,手中紧紧抓住过去的自我,越靠近对方就越排斥,拼命想推开,不想陷太深。可暗暗的,心里却又希望着,就算这样,千万不要放弃我,紧紧抓着我,就算我践踏你,你也要抱紧我的腿,发誓不离开我,尽管这只会引起我的厌烦。但这就不是爱了,当你的自尊完全被我践踏在地,你就不是和我平等的人了,我对你还有什么爱呢?陷阱。这是个危险的游戏,不管男女都爱玩,这也是战争,与自己的战争。
  •     阿.德.缪塞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观主义、缺乏理想、缺乏行动心的青年人的悲剧。 看第一遍的时候没有耐心的逐字看完,只是粗略的浏览过。书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及对话确实精彩,但我实在没有足够的耐心看下去,也许因为这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的缘故。但我不想就此承认自己借了一本糟糕的书,坚持着又从头看起,可惜看到1/3的时候,实在不想做逼迫自己的事了…… 缪塞的另一个特点是学识丰富,尤其是对希腊神话和历史事件非常熟悉,对一些人物典故和事件总是随口道来。也正是这一方面引起了我的小小反感,觉得他稍有卖弄之嫌。而且太多的描述阻碍了看书的速度,语言又啰啰嗦嗦的,虽然他是大文学家,但我还是要对他说一声:到一边忏悔去吧,啰啰嗦嗦的世纪儿!
  •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陆陆续续看完了,在事先看了译者对故事概述的前提下,我所期待的只有谬塞的文笔了,看他用怎样的态度来温习自己的荒唐。文笔真的没让人失望,丰沛如雨的感情大段大段倾注下来,对那些风骚的贵妇人的温情与赞美,对他本人淫乱颓废生活的怀念式陈述,对工业革命前老欧洲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这点甚至让我想起乱世佳人中美国老南方的畸形迷人来。但是除了文笔,我对谬塞本人这次忏悔的的真诚十分存疑。忏悔类的东西真的看了不少,从奥古斯丁弥漫着思辨意味的忏悔录,我所仰止的卢梭的忏悔录,再到国内那些自我阉割的忏悔类书籍,季羡林的,巴金的,余秋雨的,当然最后一种除了让人气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他们自己为是受虐者,但是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们也是施虐者,给读者的这点与他们成书的意图恰好相反:他们想自证清白,把自己放到牛棚与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去置身事外,其实稍微善于思考的读者都能看出来,那个时代要么是老舍,要么是巴金,没有第三种道路。但是我说了他们这么多坏话,我还是乐于看他们在没死的时候写一下这些历史的,现在季羡林巴金都死了,我们想看看施虐的真实记录,再也没有了,这也是个遗憾,历史的遗憾,真实的遗憾。以上的忏悔类读物,我看完都能稍微感到作者的真诚,虽然最后一种很少。但是从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我一点也看不出来。谬塞十七八岁就和少妇淫乱媾和,虽则那是当时欧洲的风尚,文艺青年没有三两情人那简直是耻辱,但是情妇们鲜有留下著作的,也就是说,所有话都让男人们说了,那些情妇们除了在世的时候被这些文艺青年操,还要在死后继续被记录在他们的书中,在这些书中她们轻浮而娇艳,淫荡而无私,当然这一切她们无从辩白。这就看出谬塞的小气了。他太在乎自己后世的名声了。这甚至让我想起海瑞这个变态来,为了保全自己的清廉名声乃至流芳百世,把自己女儿都给间接的弄死了,以致被嘉靖骂无君无父,嘉靖不是个好皇帝,骂海瑞的话一点也不为过,太在乎自己的名声,这就是人格缺陷,有洁癖的人一天要洗手一百次,我们都认为是病态,他这种人格上的洁癖,就更不可理解了。要是当世有这么一个人和我公事,我是不会和他交朋友的。因为稍微不慎,自己就成为他人格洁癖的细菌给洗掉了。谬塞以诗闻名,后来也一直写诗,不过他的诗我一首也没有看过,料想在他的诗中也如小说一样,绝无忏悔的真诚,一个虚伪的文艺青年,年轻时以此来泡马子,中老年则以此来为自己赚取后世的名声,实在太让人看不起了。不过幸好他四十几岁就死掉了,据说死之前他叫人把他所有著作的名字刻在墓碑上。这人也太低劣了,死了都不忘为自己扩大名声进行一些加工。这本书唯一给人的好处就是,他那肆意优美的感情直白让人看了十分舒坦,犹如和一个多情种子面对面的交谈,这个多情种子将他的每一个情人,与情人在一起的每一个夜晚说的每一句情话,做爱的每一个细节都讲给你听。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感情发生在150年之前,不是石康笔下的无病呻吟,不是王海鸰和六六笔下那种尚可重复与追求的肉体欢愉和精神鸦片,而是一种只能把玩的古典爱情,就像青花瓷上香肩裸露的杨贵妃,那种感觉跨越时空直抵你的心底,成文也罢,成影像也罢,都不能及真实的十分之一。好吧,其实这种感觉就叫YY。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写的真好
    受教
  •       一个世纪儿的忏悔陆陆续续看完了,在事先看了译者对故事概述的前提下,我所期待的只有谬塞的文笔了,看他用怎样的态度来温习自己的荒唐。文笔真的没让人失望,丰沛如雨的感情大段大段倾注下来,对那些风骚的贵妇人的温情与赞美,对他本人淫乱颓废生活的怀念式陈述,对工业革命前老欧洲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这点甚至让我想起乱世佳人中美国老南方的畸形迷人来。但是除了文笔,我对谬塞本人这次忏悔的的真诚十分存疑。
      忏悔类的东西真的看了不少,从奥古斯丁弥漫着思辨意味的忏悔录,我所仰止的卢梭的忏悔录,再到国内那些自我阉割的忏悔类书籍,季羡林的,巴金的,余秋雨的,当然最后一种除了让人气愤之外,我们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他们自己为是受虐者,但是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们也是施虐者,给读者的这点与他们成书的意图恰好相反:他们想自证清白,把自己放到牛棚与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去置身事外,其实稍微善于思考的读者都能看出来,那个时代要么是老舍,要么是巴金,没有第三种道路。但是我说了他们这么多坏话,我还是乐于看他们在没死的时候写一下这些历史的,现在季羡林巴金都死了,我们想看看施虐的真实记录,再也没有了,这也是个遗憾,历史的遗憾,真实的遗憾。
      以上的忏悔类读物,我看完都能稍微感到作者的真诚,虽然最后一种很少。但是从一个世纪儿的忏悔中,我一点也看不出来。谬塞十七八岁就和少妇淫乱媾和,虽则那是当时欧洲的风尚,文艺青年没有三两情人那简直是耻辱,但是情妇们鲜有留下著作的,也就是说,所有话都让男人们说了,那些情妇们除了在世的时候被这些文艺青年操,还要在死后继续被记录在他们的书中,在这些书中她们轻浮而娇艳,淫荡而无私,当然这一切她们无从辩白。这就看出谬塞的小气了。他太在乎自己后世的名声了。这甚至让我想起海瑞这个变态来,为了保全自己的清廉名声乃至流芳百世,把自己女儿都给间接的弄死了,以致被嘉靖骂无君无父,嘉靖不是个好皇帝,骂海瑞的话一点也不为过,太在乎自己的名声,这就是人格缺陷,有洁癖的人一天要洗手一百次,我们都认为是病态,他这种人格上的洁癖,就更不可理解了。要是当世有这么一个人和我公事,我是不会和他交朋友的。因为稍微不慎,自己就成为他人格洁癖的细菌给洗掉了。
      谬塞以诗闻名,后来也一直写诗,不过他的诗我一首也没有看过,料想在他的诗中也如小说一样,绝无忏悔的真诚,一个虚伪的文艺青年,年轻时以此来泡马子,中老年则以此来为自己赚取后世的名声,实在太让人看不起了。不过幸好他四十几岁就死掉了,据说死之前他叫人把他所有著作的名字刻在墓碑上。这人也太低劣了,死了都不忘为自己扩大名声进行一些加工。
      这本书唯一给人的好处就是,他那肆意优美的感情直白让人看了十分舒坦,犹如和一个多情种子面对面的交谈,这个多情种子将他的每一个情人,与情人在一起的每一个夜晚说的每一句情话,做爱的每一个细节都讲给你听。尤其重要的是,这些感情发生在150年之前,不是石康笔下的无病呻吟,不是王海鸰和六六笔下那种尚可重复与追求的肉体欢愉和精神鸦片,而是一种只能把玩的古典爱情,就像青花瓷上香肩裸露的杨贵妃,那种感觉跨越时空直抵你的心底,成文也罢,成影像也罢,都不能及真实的十分之一。好吧,其实这种感觉就叫YY。
  •     加缪?!!!!!!!!!!!!!!Or2
  •       这本书曾经陪伴我度过2004年的那一个暑假。当时我还没有毕业,思考工作和前途什么的,让人提不起劲儿来。我在爸爸的书架上随便的抽了几本书,就包括了这本。我看书是不求甚解的,走马观花的从头翻到尾,然后重复了一遍,又重复了一遍,又重复了一遍,那个暑假的三十多天时间里,这本书我看了好多遍。  世纪病,如果你以为那是某个特殊的历史时间里发生在某些特殊群体身上的特殊问题,那么你错了。我在这本书里仿佛找到了自己。这本书也导致我在很长的时间里对心理学非常感兴趣。可惜我真的只是个不求甚解的人。
  •        阿.德.缪塞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悲观主义、缺乏理想、缺乏行动心的青年人的悲剧。
       看第一遍的时候没有耐心的逐字看完,只是粗略的浏览过。书中大段的心理描写及对话确实精彩,但我实在没有足够的耐心看下去,也许因为这本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的缘故。但我不想就此承认自己借了一本糟糕的书,坚持着又从头看起,可惜看到1/3的时候,实在不想做逼迫自己的事了……
       缪塞的另一个特点是学识丰富,尤其是对希腊神话和历史事件非常熟悉,对一些人物典故和事件总是随口道来。也正是这一方面引起了我的小小反感,觉得他稍有卖弄之嫌。而且太多的描述阻碍了看书的速度,语言又啰啰嗦嗦的,虽然他是大文学家,但我还是要对他说一声:到一边忏悔去吧,啰啰嗦嗦的世纪儿!
  •     忧郁、绝望伴随无尽的悲伤,这是穿插在两个世纪之交的世纪儿的近乎病态的表现;怀疑一切呈现在眼前的事实,只相信自己的那神经质的第一反映。与其说是忏悔,人性扭曲、人格沦陷的世纪儿的狡辩似乎更贴近主题。当越接近小说的尾声,心里一开始的感觉更加强烈的涌现了-没有爱更没有爱情,一切只是一个神经错乱的人的纠缠。很可怜布丽吉特,为什么就被这样一个近乎病态的人纠缠,却僵持好久依然守在它身边,从这里我根本没有感觉到爱,而只是无谓的纠缠,让人痛苦的纠缠,缠绵着且毫无意义!奥克塔夫即使最后不离开,最后的结局那也该是两人痛苦的纠缠在一起死去,他们的尸体知道腐烂也不会有人发现。。。
  •       对于世纪儿来说,生活是一场热病。精神的好奇引导肉体滥用感官,一旦形成放纵的惯性,生理再想恢复力量时,意志却在肉体的消磨过程中先行湮灭,感官的滥用只能重新开始。失意,放纵,一旦这个循环开始运行,任凭我们的主人公沃达夫再想收敛力气开始新生时,心倦了(也就是意志消亡了),肉体也备受摧残。又或者说人在病中容易感伤,乔治.桑在缪塞病中离开了他投入到给他疗病的医生怀抱,无疑缪塞对此感受最深。他们是一群可以抛弃爱,却不能被爱抛弃的人,不然就会与郁郁寡欢结盟,在黑暗中打磨牙齿伺机报复。
      在沃达夫和比莉斯终于走到一起时,他所做的不是享受爱情,而是不断用“讽刺性的玩笑破坏和毒化”他们的快乐,为什么世纪儿的眼中容不下单纯的快乐?情妇越是讨好,他就越是用恶毒的言语刺激对方,仿佛在世纪儿的眼中爱情应该是一种涅磐,是建立在废墟之上的神圣宫殿,是使用百万种苦酒酿成的一滴甘露,它不该是洒满阳光明朗开怀的,它应该是时时从悲怆中抬头,从泪眼中显出的一丝柔情,只有这时世纪儿沃达夫才能完全接受它的存在。沃达夫和莉比斯可以共苦却不能同甘,破坏爱给世纪儿带来一种情感上的补偿,毁灭永远比建立更能给人带来真实的感触,在幸福中人们迷失困顿,这就是我认为的世纪儿为何不能拥有圆满的感情生活,他们宁愿罹患忧郁病,也不愿意病发花花公子炎,或者时代愤怒症。
      “我对她不是诽谤,便是在嘲弄,但是始终沉醉在痛苦和过去的记忆里;在这种情形之下,便产生了一种奇怪的爱情,一种达到极度的激动心情,使我把我的情妇当作偶像、当作神明来崇拜。在侮辱了她才一刻钟,我便又跪到在她的面前;当我一停止毁谤她,便又恳求她的原谅;当我一停止嘲弄她,自己便又痛哭起来。这时候,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狂乱和一阵幸福的热潮向我袭来;我感受到一种伤心的快乐,由于强烈的兴奋,我几乎到了发疯的程度;为了补救我所造成的恶果,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该怎么做,该怎么去想。我把比莉斯搂在怀里,让她重复说百遍、千遍,说她爱我,原谅我。我内心的兴奋,常常整晚整晚地持续着,碰到这样的晚上,我就嘴里说个不停,哭个不停,不住地在比莉斯脚下打滚,精疲力竭地、疯狂地沉醉在无限度的爱情里。等到黎明降临、天色破晓时,我就颓然躺下来,沉沉入睡,而当我醒来时,嘴上便含着微笑,我又嘲笑一切,我什么都不相信。”“说来也奇怪,我不知道为什么,在我们心里竟有这样一种喜欢灾难的心情?”
      快乐和痛苦,冷酷和讥嘲,温柔和忠诚,无情和傲慢,追悔和顺从轮流上演。距离中体察的美,接近时推远,推远后拉近,即使情人付出足够的慈悲来接受世纪儿的无常,但一切考验停止时,情人的心和肉体也熄灭下去,爱的热情都耗费在诘问、怀疑和躲闪中,实际而相当于拒绝了世俗中的爱情,而这爱情是被他当作生命中唯一的救赎与光芒的!他怎能不忧郁呢?
      这种海浪一般的情感起伏,只有世纪儿才能做得到。欲探其为何有这般宏大的情感跌宕,无疑还是一种理想化的企求。理想未能实现且不知如何实现,只能原地折腾。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喜欢灾难,不喜欢平静,喜欢惹是生非,不喜欢好好相处。他们被战争刺激了神经,我们有时候怜悯世纪儿,但大部分时候他们更像是我们自己。
      
  •     深沉
  •     缪塞诗般的文字很值得一读,故事也是他本人的写照。
  •       大概是初中时偶然机遇读过这本书,现在已经完全不记得情节,但是一直记得这本书曾深深地感染了我,我一直觉得这是一本好书。直到10多年后的今天我才知道是加缪写的,难怪。
  •     翻译有点不好...
  •     在豆瓣页面没有找到我读的版本,1999年由徐普、冀可平翻译的,男主角名叫奥克塔夫。
  •     想起了一首拉金的诗:This Be the Verse
    http://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m/178055
  •     美好时光。
  •       从那里知道了——受伤的人容易伤害别人。知道为什么世界上有坏男人吗?首先没有花心的男人,只有单纯的男生,遇见了冲动而浪漫的女生,不协调和不合适宜的拒绝伤害了女生,后来她成了玩弄男人的坏女人。被她玩弄的男人成了坏男人……世界是怎么堕落的?也许只是一念之间,你拒绝了,而恰巧那是他人的一切。
  •     情节比较简单,但大段的细致的心理描写很精彩,虽然我个人有点不习惯
  •     其实只是对人抱有深深的不信任吧
  •     写的真好,文采和哲理并存,这才是一个真正的人
  •     他被第一个情妇玩弄了 被他最著名的情妇甩了 我还真看不出这对他“后世的名声”有什么帮助 他记录了她们 她作为一个作家 不也同样记录了他么
    “虚伪的文艺青年”是泡不到缪赛的这些马子的 只有没有马子的男性才不懂这个道理
    同意楼上
  •     根本就是做作的小说,极其不自然,让人失望
  •     写的真好!深刻透彻!
  •     书不错,包装好,价格便宜。
  •       爱和折磨究竟是种怎么样的关系呢?
      爱一个人会想为他奉献付出,甘愿为他做任何事,可另一方面,却又止不住想折磨他,让他痛苦,让他如鲠在喉,故意做出种种意在折磨他的举动,明知道会让他痛苦,心里却毫不在意,甚至隐隐还有快感。
      靠的越近越恐惧吧,任人摆布的恐惧,失去自我的恐惧,手中紧紧抓住过去的自我,越靠近对方就越排斥,拼命想推开,不想陷太深。可暗暗的,心里却又希望着,就算这样,千万不要放弃我,紧紧抓着我,就算我践踏你,你也要抱紧我的腿,发誓不离开我,尽管这只会引起我的厌烦。
      但这就不是爱了,当你的自尊完全被我践踏在地,你就不是和我平等的人了,我对你还有什么爱呢?
      陷阱。这是个危险的游戏,不管男女都爱玩,这也是战争,与自己的战争。
  •     很多句子,完全符合我的现状。PS:缪塞的文字果然丰满有喜剧色彩
  •     一个富二代被情人背叛开始堕落,被另一个寡妇“拯救”却始终处在精神自我折磨和对寡妇的折磨之中!小说的亮点在于那个世纪的法国背景~
  •     炎热的暑假里去读,几番为此感动,我想缪塞在他唯一一本小说里表露的情感是如此真实的,那透彻清晰,为世纪儿的一代在历史的夹缝中生存唱尽挽歌~~
  •     一声叹息~实在看不下去
  •     多血质的青年,诗人的小说。狂妄而热烈,鲜艳而绝望……唔,爱情要谨慎呀嘻嘻
  •     这种自残不息互相折磨的关系,就像拿钝刀割了条口子以后拿牙签儿在白里透红的肉里拼命扎。-_-。很虐,很喜欢。
  •     在书摊上淘到一本旧版本,真是很高兴啊。这本书我没看完,大概看到70%左右,我就没看了,一是习惯性不看完一本书,免得对结局总是遗憾无比,二是一般到结尾了就感觉没意思了。 有时候我很能理解缪塞的感受,因为我跟他一般,都是感性的人,主要是我们都是男的,哈哈,都是不成熟。就像他对皮埃松那样极端的的做法一样,我也总是陷入温和跟愤怒两个极端。 对于皮埃松的悲悯心总是让我难读下去,感觉这是在折磨我一样痛苦
  •     开篇不凡。
  •     虐掉了我好多心血。。认为这都不算真诚的人都是出于嫉妒吧(︶︿︶)=凸
  •     经典名著
  •     因为我在思考,我在怀疑,我在害怕。
  •       法国浪漫主义诗人阿尔弗里·缪塞的小说里的代表作《一个世纪儿的忏悔》可以说是十九世纪法国小有产者的写照。法国大革命的疾风骤雨已经过去,复辟的王朝统治着这个革命洗礼过的国家,或富裕或贫困的人们绝望地生活在城市和乡村。这些生于连绵战火中的年轻人却要在沉闷无望中度过青春的岁月,“当教士去”成了年轻人唯一的出路。热情无处释放,于是有产者大肆挥霍时间和金钱,在腐化的生活中慢慢老去,成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本书大量、细腻的心理独白是我很喜欢的,读上去毫不生涩,优美如诗歌,读本书我并不如读其他小说时那样急于看到结局,而是更愿意在文字间缓缓徘徊逗留甚至怕错过任何一段景物或主人公的独白而重复阅读有关段落,诗化的语言是我钟爱此书的原因之一。我不算一个有耐心的读者,经常会跳过冗长、繁复的描写,而只注意情节的发展以及主人公最后的结局,本书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之深。联想起近几年对法国大革命的很多非议,这本书能告诉我们的并不是从对战争的热烈激情的角度(行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如果不是反战的至少也不是热衷于战争的),而更着眼于通过日常琐事体现出了大革命对法国民众思想的影响。无神论的观点深入民心,教士、牧师、教堂不再能主宰人们的思想,传统统治的思想基础已经动摇,自由的概念刻入了人们的骨髓,这是我通过本书能体会出来的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力。
  •     情 动情啊
  •     缪塞啊。。。
  •     也算是赤裸,却没挖到最根本。
  •     楼主根本没读懂此书,就胡乱骂一气。还肆意做些所谓的旁征博引,以炫耀自己的学识。虽然尊重楼主表达自己想法权利,但实在看不过,留一痕迹。望读者们自己仔细看过后再做评价,莫偏听一家言。
  •        “没有认清痛苦,也没有学会爱情......”这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诗句,用在表述我对这本书的印象,我认为没有再比它更合适的了。
       缪塞的作品读地不多,也许只有这一本吧,我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对这本书的记忆之深刻,曾让我久久无法从中醒来。
       我讨厌那种说法:似乎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别人所处的境界是如何的糟糕,并且做出一种似乎比当事人更加公正而权威的判断,接着做出一个说教式的结论——一系列的行为之下,似乎他天然具有可以随意判断和定论别人的权力和自由。
       我读完这本书之后,便仿佛刚刚从一个梦中惊醒——无论是序言还是那些所谓的权威评论都打上了深深的意识形态烙印——我们拥有评价一件文学作品的权利,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肆意地篡改这部作品(从鉴赏论的角度讲,如果鉴赏者也已经参与到作品创作的话)。
       书中的世纪儿——我,无疑彷徨于爱情的泥淖之中难以自拔,他伤与自我伤害纠结于一个脆弱的年轻人的头脑里——从对一个不忠的情人那里带着坏的心情离开,再到爱上另外一个月光般的女人,接着是美妙的夜色与爱人的那种缠绵悱恻,最终的伤感离别。
       那种透彻的感觉与体验恐怕不是意识形态化的评论所能真正诠释的。
       我喜欢读这本书,一个人,在夜里,音响里是安静而轻柔的莫扎特的声音乐。只有在夜里,孤独地面对夜色,面对孤影的时候,才最适合读这本书,那法国式的忧伤和爱情痛苦之外,让我们分别在体验一种高质量的生活所赋予人生命的纯然之美。它确实是艺术,痛苦与忧伤之外,我们还在体验健康的情感释放和表达,那么自由而健康。由此,我们也可以知晓自己也可以自由体验那些隐秘之初的情感光泽,不单单是肤浅的价值判断,也不单单是粗暴的道德审判......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身心健全者面临人之所以为人时所可能会遇到的犹豫彷徨,以及忧郁和痛苦。
       体验,而不做判断——我想,这说明你准备好读这本书了。
  •     正在看这本书
    意识这玩意。。最好别沾,会上瘾的
  •     奋力挣扎
  •     胖特自重吧……
  •     呵呵,错了。
  •       读完了,有当时的评论家说前三部即可成一本书,貌似很对,虽然是发生在上上个世纪的西方人内心活动,但总觉的好像只就内心活动而言,现在的人们变化不大,就是较之以前似乎没有什么变化,我不知道是否是社会原因所致,我总觉得主人公那焦灼的内心活动,不停的想跟自己较劲的欲望,似乎似曾相识,总之是一本很好的书,力荐~~~
  •     唉,看着作者不停地描写病态灵魂深处无止息的缠斗,就感觉到这样的"我"即便到了今天也依然不乏其人。总有一天,我也会写出属于自己的忏悔录的。
  •     这个版本没有人文社翻译的好....
  •       这是一部能让所有人发疯的小说~所有人~包括它的作者和读者。但令人拍案的是,就是这样一部谋杀心脏和眼球的小说,其开篇却是波澜壮阔的法 国大革命背景,是几百万军人的流血和拼杀,是几百万军人妻子的担忧和无奈,是几百万军人子女的彷徨和无助。
      
      我们知道,一个扭曲的时代往往会在那一代人、那一代作品中留下扭曲的影子。像一战后“迷茫的一代”,二战后“垮掉的一代”,苏 联文学中的“解冻文学”;同理,《一个世纪儿的忏悔》这部作品,就是通过对主人公奥可塔夫,这个“世纪病”患者悲观主义心理的刻画,就是通过对他缺乏理想和行动决心的爱情悲剧的刻画,来深刻印证战争对整整一代 法 国年轻人心理带来的创伤。用心理来写爱情,大篇幅的、长时间的用心理来写爱情,这也是小说的一个特色。
      
      小说男主人公原型是缪塞本人,女主人公威尔逊夫人原型则是法 国文坛著名女作家乔治-桑。缪塞是法国十九世纪上半页浪漫派中最有才情的诗人,乔治-桑则是一位独立的、充满青春热情和反抗意志的才女。按说,这样两个人走到一起,这样两个人的结合,是让人充满期待的,接下来的,应该是一部梦幻般的、童话般的罗曼蒂克史。可是呢,可是,无论从过程还是从结局上来说,这都不是一次成功的爱情,他们彼此的折磨让我不忍正视。他们爱得好辛苦。原来爱情这么复杂。总的来说,他们进行了一次注定没有结局的爱情。一次悲剧式的爱情。~这是为什么呢?这其中的差错出现在哪里呢?!~或许,错误不在缪塞,错误不在乔治-桑,甚至错误也不在他们所受到的世俗阻力;这其中的错误是爱情本身,是他们爱情所处的时代。
      法国是一个浪漫的国度,巴黎是一个浪漫的都市。之所以浪漫,其根本原因在于那里不存在太多扼杀浪漫的因素存在。但是,在这个浪漫时代的早期,大革命造成了“伤痕累累的丈夫和他们虚弱的妻子”,拿破仑皇帝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光荣也带走了整整一代人的光荣,激励了几百万年轻人也毁灭了几百万年轻人。早年的社会动荡注定了缪塞对现实生活有几分嘲讽和几分厌弃,注定了他半是追求自由半是沮丧颓废的浪荡子形象。他是法国大革命后“受伤的一代”。
      
      对于乔治-桑,她也经历了大革命的伤痛,她还经历了失败婚姻的苦闷。她是那么的有才,她是那么的富有个性和灵性;可惜,她生于那么一个时代,可惜,她认识了缪塞,可惜,她爱上了缪塞。她就是法 国的李清照,她就是法 国的张爱玲。
  •     哎,love不易 敏感的爱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