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里的小旅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机场里的小旅行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532751549
作者:阿兰·德波顿
页数:130页

作者简介

机场原本只是旅行中的过渡性空间,发生的不过是“出发”与“抵达”,但在阿兰·德波顿的眼中,却成为了一个综合各种文化面貌的博物馆。
2009年夏天,阿兰·德波顿获邀担任英国希斯罗国际机场的“首位驻站作家”。他可以结识来自全球各地的旅客,访谈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安检人员、飞行员、首席执行官,乃至机场牧师;他还可以在出境大厅、入境大厅、机场限制区和机场酒店随意进出,德波顿以他独特的视角探索着机场这个熟悉又神秘的“非场所”,观察着其中的奇妙与庸俗之处,以及旅客与员工的互动。一周后,根据他的所见所闻,以他融合了风趣和智慧的一贯笔触,写出了这部非凡的跨界文化创意之作,探讨旅行、工作、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本质。让我们知道,待在机场里,可能比我们以为的更具启发性。

书籍目录

一  进场二  出境大厅三  机场限制区四  入境大厅

编辑推荐

《机场里的小旅行》:他博学杂收,好学深思而又在在处之以平常心;他感受如普鲁斯持之纤毫毕现,文笔堪比蒙田之揖让雍容,趣味又如王尔德之风流蕴藉——而又不至堕入愤世嫉俗。他教我们懂得享受每天的平常岁月,教我们略过虱子只管恣意享受那袭华美的生命锦袍。

内容概要

阿兰·德波顿1969年生于瑞士,12岁时全家人移居伦敦。18岁入剑桥大学。他徜徉于文学、艺术、美学、哲学、心理分析之间,上下古今求索,从中邂逅知音,产生共鸣,在跨越千年的著作家那里欣然找到先得我心之感,逐步接近了自己的目标。大学只不过提供他一个读书的氛围;而读书只是帮他找到自己独特的创作模式。所以,他不愿把他的写作归入任何一类:小说、历史、哲学……最多能称之为“随笔”,以个人的声音谈人生的重大题材。
德波顿在各种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很多,23岁开始出版第一部作品。但他写小说力求打破讲故事和表现情景的传统模式,希望探索的是情景背后的所以然,要弄明白各种人际关系后面的动力是什么。他最喜爱的、能引起共鸣的作家之一是普鲁斯特。他的第四部著作:《拥抱逝水年华》是从文学通向哲学的桥梁,这本书使他名声大噪。由此引出下一部:《哲学的慰籍》。如果说他的小说是寓哲学探索于文学创作之中;那么在这本书则是用文学笔法写哲学。他以自己驾驭文字的才华把通常是枯燥晦涩的哲学思想写得生动活泼而通俗易懂,目的就是要把哲学从高头讲章拉下来,进入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迄今为止,德波顿才华之旅的最后一站是《旅行的艺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何况你的导游是德波顿。全世界的人都在翘首期待这位当代英伦第一才子何时踏上新的旅程,又会是何等新奇的经历。

媒体关注与评论

风趣又迷人,而且只有薄薄一本,可轻易塞进你的行李箱……   ——《每日邮报》 诗人的灵魂、哲学家的胸怀和喜剧明星一般的幽默、犀利,混为一体大致就是阿兰·德波顿这个天才。他这本充满了智慧的小品不仅照明了机场的隐藏角落,也照亮了我们鲜少探索的思维深处。  ——刘轩(专栏作家、主持人) 出发与抵达,这两个人生关键词在德波顿的笔下被拆解得痛快淋漓!   ——欧阳应霁(漫画家、作家)

章节摘录

准时虽然是我们对旅行的基本要求,我却经常希望自己的班机能够误点一这样才能被迫在机场里多待一点时问。我极少向人透露心里的这种渴望,但我曾经暗暗盼望飞机的起落架漏油,或是比斯开湾。出现风暴,米兰的马尔彭萨机场受到浓雾笼罩,或者西班牙马拉加机场的塔台遭到野猫围攻(马拉加机场在航空业界除了因公正指挥地中海西部空域而著称,火爆的劳资关系也是众所皆知)。我还曾希望自己遇上严重误点的情况,而能够因此获得免费餐券,甚至由航空公司招待住宿于一座巨大的如面纸巾盒形状的水泥建筑里,房间的窗户统统打不开,走廊墙上挂着螺旋桨飞机的老照片,床上的枕头则隐隐散发着煤油的气味。2009年夏天,我接到一家公司的人员来电。该公司拥有多座机场,包括南安普敦、阿伯丁、希思罗以及那不勒斯机场,也负责经营波士顿罗根机场与匹兹堡国际机场的零售服务。此外,这家公司也掌握了欧洲文明赖以维系的许多工业基础设施(但一般人在波兰的比亚韦斯托克使用着浴室,或者开着租赁车辆前往西班牙加的斯的时候,却极少想到这些设施的重要性):塞斯帕废物处理公司、波兰建筑集团布迪美,以及西班牙高速公路收费公司。打电话给我的这位人员表示,他的公司近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决定邀请一名作家到希思罗机场的第五航站楼进驻一周——这座航站楼是该公司最新的旅客集散中心,位于伦敦头号机场的两条跑道之间。这名作家将挂上希思罗机场首位驻站作家的响亮头衔,首先必须走访机场,对整个场地获得粗略的印象,然后再安坐于D、E两区之间的出境大厅里一个特别设置的座位上,在旅客与机场工作人员的众目睽睽之下写出一本书。在我们这个忙碌嘈杂的时代,文学的声望竟然还足以激发一家跨国企业的美学关怀,使其在处理机场停机费用与污水的本业之外,还愿意投注资金从事一项艺术抱负如此崇高的活动,实在令人惊讶又感动。然而,正如这名机场员工在电话里对我说的——他的话带有一种难以捉摸而又诱人的诗意一这个世界仍有许多的方面,大概只有作家能够找出适当的词语加以表达。印刷精美的宣传手册在某些情况下虽然是极度有效的沟通工具,却不一定能够像作家所写的只言片语那么令人信赖。电话彼端的这位朋友说得更是简洁扼要:不同于文学作品,宣传文字在一般人心目中经常被认为只是一堆“狗屎”。尽管商业与艺术向来难以和谐并存,彼此都不免以偏执与鄙视的眼光看待对方,但我如果只因为这家公司经营机场美食街,而且采用的科技可能导致地球平均温度上升,就直接拒绝对方的邀请,却也未免太无礼。这家机场公司无疑有些不欲人知的秘密。毕竟,这样的一家企业总是宁可把古老的村落夷平为水泥地,也善于鼓励我们环绕地球踏上不必要的旅程,并且在旅途中不断向我们推销“约翰·沃克”牌威士忌与打扮得像白金汉宫卫兵的玩具熊。不过,我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羞于见人的秘密,所以并没有资格批判别人。即便是在战场或市场上积聚的钱财,也同样能够用于追求更高的美学目标。我想到缺乏耐心的古希腊政治家,他们曾经把征战所得的战利品用于建造祭祀雅典娜的庙宇;还有文艺复兴时代残忍无情的贵族,也曾经在欢乐的心情下委托画家绘制向春季致敬的精美壁画。况且,就世俗的层面来看,作家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虽可借着向大众贩卖作品而维持生计,但科技进展似乎已即将为这段美好的日子画上句号,迫使作家必须再度依赖个人资助者的慷慨的经济援助。思考着受雇于机场可能会是怎样的状况,我于是以强装乐观的悲苦心情想起霍布斯这位17世纪的哲学家,他对自己在德文郡伯爵的资助下写作丝毫不以为意,经常在著作里写下对那些伯爵的溢美之词。他们把自家豪宅一德比郡的哈德威克庄园——一门厅旁的一间小卧房送给他,他也欣然收下。这位英国最杰出的政治理论家在1642年以这段话将《论公民》题献给高傲自大的德文郡伯爵威廉:“我谦卑地将本书献给阁下,愿上帝赐给您长寿,并且在天上的耶路撒冷享有恒久的喜乐。”相对之下,我的资助人科林·马修斯——他是英国机场管理局总干事,希思罗机场即属于这个机构所有——则是个宽宏大度的雇主。他没有对我提出任何要求,没有要求我撰写献辞,也没有要求我祝福他在天堂里享受永生。他手下的人员甚至明言准许我恣意批评机场的各种作为。在这种毫无拘束的条件下,我觉得自己成了一项传统的获益者。在这项传统中,富有的商人出钱雇用艺术家,但对后者任何无法无天的行为表现都已有了彻底的心理准备;他并不期待对方循规蹈矩,他知道自己喜爱的这头狒狒一定会砸毁他的陶器,而且还对这样的结果乐在其中,因为这样的宽容恰恰证明了他的权势。

图书封面


 机场里的小旅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0条)

  •     因哲学和文学的双重背景,德波顿的文字总是能够不断满足并一再超越人们的心理期待,将我们长久以来心有所感,却无法表示的东西书写出来。在《爱情笔记》之中,小说般的故事情节像流畅的电影,而对于爱情的哲学之思则是针对每一帧画面的深刻诠释;在《旅行的艺术》之中,则巧妙结合波德莱尔、福楼拜、梵高、罗斯金等各位大家的创作历程,多方位关照、剖析旅行的本质。而这本《机场里的小旅行》,因为一个命题式的背景,反倒给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期待:我们好奇,这可能带有商业宣传性质的文章会带来怎样的人文启示呢?机场这一个看来冷冰冰的流动性公共域所又能够催发出多少温情细腻的哲思呢?然而,毕竟是德波顿先生,只用5天的观察与写作,便成隽永之文,带我们一起去关注、发现、体察那或许潜藏于心的特别感受。搬一张桌子放在大厅,他被当成机场工作人员,人们向他倾诉,他的笔记本之中“充满了各种失望、渴望与期待的故事,留下一个个旅人在飞向天空之前的剪影。”“这些访客从天上来,身上的引擎轰然作响,仿佛责备着这个恬静的英国早晨竟然到了这个时刻还困倦未醒。”这些天上来的访客,在他笔下不再是一个平常的群体,一个被定义了属性的集合,他们穿过层层云雾而来,地域的变幻,时间的飘渺都承载着他们具体而丰富的人生。他们可能会在恍然一梦之后便完全沉没于陌生的语言环境之中,体味到旅行的孤独,异域的情怀;可能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期待,只渴望用隆重的礼物承载思念与爱;也可能只是一次紧急的临时出行,即使飞上天空也不能改变工作或者生活的轨道。在登机之时,或许有种种不顺,他们会选择愤怒;或许情感作祟,他们便可制造出电影般感人至深的离别场景。刚下飞机的瞬间,他们“走入明亮而沸腾的接机大厅,感官经验极为鲜明,突然间,家乡仿佛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这一切在德波顿的笔下淋漓尽现,他像一个追踪者,摄取、捕捉人们那些微妙的情感变化,使出入境大厅那潮水般的人群有了独立的鲜活生命。他善于发现有趣之处,比如同机场的工作人员交谈:擦鞋子的老工人说,“擦鞋者是想要通过擦鞋和过去划清界限”;机场牧师说,“他们来找我,通常是因为找不到道路”,似乎描述了人类心灵失落的状态,然而极具幽默地话锋一转,“都是因为找厕所”,整个世界的平常特性马上昭然若揭。同样,在他看来,机场中的安检人员则“像惊悚小说家一样,责任就是把人生想象的比实际上更刺激一点。”在豪华的贵宾休息室中,面对精英阶层有序、忙碌而颇具意义的生活体现,一个思辨性的命题便赫然涌上心头;依靠自己创造财富从而安然居于社会上层的精英阶层意识和人人生而平等、物质不是衡量标准的基督教思想,究竟孰是孰非呢?对物的观察也可引发广博的情思。在他看来,餐饮部的菜单‘糖核桃淋金芬黛油酱醋’竟然比松尾芭蕉更为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参观飞机内部的初期设计,就像翻阅一部著作的初稿一样有趣,可以让人看到一篇用词优美而且主题明确的文章,当初刚下笔时其实也充满了犹疑和芜杂的思绪。”对飞机这一人类伟大设计的专注、对飞机场网链式食物供应的观察,也能引发惊异的思考,不禁赞叹人类创造力的伟大、整个社会潜藏的有序性以及人类的勤劳本性。从出入境大厅到机场限制区,一路读来,我仿佛只能跟随他的文字亦步亦趋,不时有惊喜的发现。对我们而言,或是无暇,或是有暇却无心,或是有心却无力,总是不能将生活中那电石火光般零碎思索细致描摹,而德波顿却毫不费力便能引起我们内心普遍的共鸣。正如他自己所言,他可以被称为随笔作家:“既能抓住人类生存的各种重大主题,又能以如话家常的亲切方式对这些主题进行讨论。”他也曾经说过,“我们并非像想象中那般与众不同”,人类的哲学慰藉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或许,我们也该停下来,去捕捉那些微妙的感想,然后等候,直到哪天像遇到恋人般遇见一种相似的感触。
  •     机场,这个对于我来说陌生又熟悉的词汇。至今,我到机场的次数寥寥可数,而每一次都被激动的心情搅得大脑一片空白,自然,我也就从未注意过机场里的小日常。通过阿兰·德波顿,我发现机场的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日常中,却因为航班、天气、旅客等因素,而发生一系列的事情。从而产生不一样的故事。不管怎么说,阿兰·德波顿的描写是生动的。在那样一段时间里,他伴着沉重而寂静的夜晚入睡,又伴着飞机的隆隆声从梦中醒来。他在机场旅馆中侧目那一排红白交杂的灯光中想象,又在出入境大厅里观察各旅客喜怒哀乐时游走……而后,他用笔,展示了出于平常的不平常的机场。如果可以,我也想抽一段空闲时光,在机场里细细观察。无数的人,无数的故事,无数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上演。或许,这就是机场的魅力所在吧。
  •     十分佩服作者的敏锐与细腻。机场,这个我们匆匆来、匆匆去的地方,很少去思考它背后的故事。自己能想到的不过就是分离与重逢,但是德波顿却赋予了每个柱子、每架飞机性格。通过他的娓娓道来,才明白原来飞行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其中包含了多少智慧、多少情感。更喜欢的是作者对陌生人的关注,朴实的描述就像不经意的街拍一样捕捉到普通人的一瞬间,不管是ceo还是清洁工,都有烦恼、有失落、有希望、有激动,真实。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进驻机场一周并写作是种怎样的体验?谢邀。」(ps.三星里有一星是表达我对这份工的羡慕之情
  •     商稿不能随心所欲也是蛮可怜的
  •     当散文看了
  •     先看了德波顿的《身份的焦虑》,然后就把德波顿的其他作品也买回来了。
  •     德波顿的每本书都很喜欢!
  •     挺特别的视角,无法到国际大机场,但通过这本书可以有一番体会。
  •     2010-168
  •     很小巧的一本书,适合休闲的时候读
  •     2014-7-27 我们不容易活在当下,总是认为旅行一定能是欢乐的,甚至认为外在世界的旅行能够促成并强化内在的变化。
  •     这本书到底是讨巧了些...远不如身份的焦虑有意义
  •     最有共鸣的一段,是出机场大厅的孤独感,因为没有认识的人,要故作镇定和勇敢。一个人在国外时,出火车站或机场,经历过这感觉无数次,看着身边人久别重逢的喜悦,假装毫不在意,可眼眶里有泪。
  •     很喜欢这种小体积的书~质量也不错~内容很细微~是一本休闲好书
  •     命题作文难写啊!
  •     一本小书,有点意思。虽然是精装本,但定价还是太高。谁让我喜欢德波顿的文笔呢!
  •     从另外的角度描述机场生活,才发现原本枯燥的工作其实也有乐趣
  •     阿兰是个玲珑剔透的人,一说一个准
  •     还没看,但读过作者其他的书,觉得这肯定又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值得收藏!
  •     阿兰?德波顿的书,第一本书读的是他的《旅行的艺术》。那是我在街头小书店里淘来的书,翻开书阅读之前,完全不知自己会不会喜欢书中的内容,对阿兰?德波顿一无所知。看过之后就觉得,这个人的书可以多读几本。他的行文有些天马行空,偶尔会出现一些特别的比喻,或者是率性之语。想象力丰富,对细节观察的十分仔细,好奇心也十分丰盛。机场是一个过客匆匆的地方,阿兰受邀为其写作,便将这个只有大概印象的场所无限放大,让读者跟着他一起走过边边角角,看形形色色的人。
  •     邻家大哥哥般的温柔。
  •     从没见过的形式,很喜欢
  •     看完了,还成~~~很精致~~
  •     花样夸金主,有啥好看的?
  •     蛮喜欢的一本书,休闲的时候陶冶情操不错呢。
  •     每本德波顿都是有金句,但看过即忘的。但人很可爱。可以打发两个小时的等人时间。
  •     作者机场的随笔~在一个地方看来来往往的人和故事。
  •     旅游分享,开卷有益!
  •     雇佣写作扣一星。不知德波顿有没有观察过通道尽头的登机口,那里有空间站一般的寂静,人仿佛漂浮于真空中,慢慢靠近星际深处的未知地带。扫地机来来回回,嘟嘟声是人类文明正向外发射的信号。
  •     静静地观察身边的一切,你会发现别样的生活。
  •     这本小书非常吸引我,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描绘了一个我们从来不会加以注意的环境,很有趣,也很长知识。
  •     很文艺的包装,内容还没看,应该不错
  •     第一次看到广告出书的。也没有很好的写机场文化,毕竟是广告,都是浮于表面的介绍了机场的运作。十月第三本。
  •     不记得信了哪个书托的邪,买了这本近期书单中最想看的书。不是想象中的志趣古怪的小老头跑到机场闹宿一周的奇人囧事,而是一位几近谢顶的不惑作家受邀为希思罗机场所写的一篇超长真人体验硬广。有趣还是有趣的,生动(又有点无序硬来)的环境与人物刻画,时不时跳将出来的言语调戏反转小幽默,有点硌人,有点意思。
  •     序言还挺有意思的
  •     很爱希思罗(虽然还没有超过对斯基普的爱)所以给四星。这本小册子更像是机场众生像,到达,出发,分离,相聚,最自动化的设备与最一板一眼的SOP。人多的地方,故事就多。
  •     机场承载了自己狂喜与悲伤的双极 难以言喻。
  •     虽然颇有点软文的感觉,其实写的倒是还可以,读起来蛮有趣的,因为机场毕竟是很多故事的发生地,每天那么多人来来去去,从这里出发或到达,相聚又别离。
  •     机场“旅行”见闻与个人感悟,遥远又亲近~有些段落共鸣到想和他做好闺蜜!我再努努力,希望通过他的《拥抱逝水年华》把《追忆似水年华》搞定
  •     床头读物,短途读物。语言质朴,简易中能感受到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     在一个外国机场驻扎写了的小说,所见所闻
  •     包装还是一如既往的不错,还没看,不知道内容会怎么样。
  •     小书,聊以打发繁重的琐事和无聊的时光。对阿兰德波顿来说,力道浅了。
  •     成书的软文?
  •     2017年的第一本书,跟德波顿的其他书比起来这本小书乏味很多
  •     也乏睿智的视角与观点,读来令人受益。
  •     阿兰的书基本都看了,这本不是最喜欢的。但书中记叙的很多情境、情绪,还是很有感触。特别喜欢书前的新版文集总序《我的作品在中国》。
  •     太喜欢这本书了。越看越觉得非常有意思。
  •     小小的书,很特别,抱着在枕边阅读!
  •     在双鹤财务的时候买的一本小书,没想到看完以后,每次到机场都会回忆起书里面的内容。
  •     我知道有人肯定喜欢这么小清新的作品
  •     还行,一点点小失望,阿兰带着任务写的,难免会失去水准,有些东西在《旅行的艺术》里说过,有点老调重弹。
  •     书的质量很好,还没来得及看。
  •     德波顿以他独特的视角探索着机场这个熟悉又神秘的“非场所”,观察着其中的奇妙与庸俗之处,以及旅客与员工的互动。
  •     在飞机上看的 简直太合适
  •     描写地非常细致入微、带我们领略平常我们忽略的机场的另一面
  •     于细微处感受生活
  •     速度挺快的,快递态度也不错
  •     很特别的作者很特别的故事 节奏略慢
  •     机场里的小旅行。旅行过,却仅从机场出发过一次,机场里的人、机场里的世界,和我平时在汽车站看到的一样吗?我想,出发与抵达,这也是人生的关键词吧!
  •     写的不错的一本广告册子。
  •     不用花一个小时可以看完,小随笔和小感想。“我们对于周遭的一切事物视而不见,只有少数几个人掌握着我们的快乐”。
  •     至今为止,他写的所有书里,最喜欢的一本。
  •     内容有点少,定价下对这系列的其他书就感觉贵了。
  •     还没看,一向喜欢德波顿的书,应该不错
  •     阿兰德波顿的才华和学识都让人崇拜,而且还会有有趣的思考。
  •     刚到,还没看,包装很精美~硬壳的包装~很喜欢
  •     作者在机场的生活体验,很容易和读者产生共鸣,一些小细节读来让人莞尔一笑
  •     挺无聊的书
  •     这本书自己留了一本,另购了一本送给同样喜欢旅行的朋友。我们在旅途中行色匆匆,遇见了很多美景,遭遇过各种突发事件,但依然会有很多细节被忽略。虽然阿兰·德波顿所写的机场是特定的,但并不影响我们由此及彼地得到一些感悟。薄薄的一册书,大量的照片,读起来很轻松。
  •     非常特别的内容!
  •     细看还有一点感悟的,不过有点拖沓
  •     就是里面有些话倒是说的很有哲理,毕竟是阿兰德波顿写的。
  •     第一次看他的书,今天之前也不认识他,呵呵,很喜欢译者的措辞
  •     很有意思,作者很有一种现代社会人的浪漫情怀。想象力十足。
  •     呃 不好看!不过还是分享下书中的一句话(鸡汤):死亡的念头会把我们推向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这种念头会赋予我们勇气,促使我们追求内心所重视的生活方式。
  •     为什么开本突然变小了?是因为彩色印刷吗?好奇怪的事情
  •     作者将机场里的每一个细节都写的非常清楚,从独特的角度阐述了机场里所有的一切,值得阅读
  •     有点浅,有点软文,以至于读的时候不够投入,但也不会中断。或许下次在机场,或是经历十几小时的飞行时,会想起这本书,然后体会到一些什么不同来呢。
  •     背景是一个机场觉得宣传手册给不了客户信赖,希望找个作家写一整本小广告。作者很实在开头交代的特别清楚,甚至有点太清楚了。失去了文字的客观和给读者好的第一印象的机会。从这个方案策划的角度来说,挺失败的,要么就是植入太多,要么就是作者实在功力不够深,拿了别人的就手短。故事都讲不好啊
  •     很久之前的书,清新的思维方式!
  •     软文的典范
  •     在一个枯燥的机场大厅里,看来看去,大开脑洞
  •     如果说每一次出发都意味着一种可能,那么每一次抵达则需要我们来面对那些措不及防的真相。很难说航空旅行带来的效益和便利,但是我们仍然可能咒骂这种旅行方式颠覆了我们企图通过旅程彻底改变人生境遇。
  •     被吹捧过高了
  •     很细腻的观察和描述,颇有种身临其境之感。恰合我们赶火车、乘飞机时那种“临时共同体”场域中的特殊感觉
  •     書極薄,但差點看不下去。
  •     作者名气很大,很喜欢他写的书。但这本书一般。
  •     平时工作很忙碌,没有时间出去旅行。看着这本书,跟着作者的体验也不错!!真会才子啊!!!!
  •     真的有段时间特别喜欢读这类型的东西……
  •     有思想有才情的作者,只可惜他把这本书当成一个广告来写。
  •     有点矫情 不过还不错
  •     一直很喜欢的作家
  •     还以为会是很厚的书,结果发现很薄的,很小巧,超喜欢!
  •     这篇文章作为软文也完全不及格啊,零零碎碎的加些人情故事,结果就是通篇感受不到作者想要表现的机场,看完也没有想再去五号航站楼看看的冲动啊
  •     估计对机场这种场地没特殊癖好的人,很难懂得它的好
  •     这是另一种机场,是跟你想象中不一样的机场。作者的视点就是不一般
  •     语言一样诙谐精炼,只是内容感不足。 关于在机场的感受,倒很有共鸣。何时我也能进入希斯罗机场入境大厅踏上英格兰的土地呢?
  •     一会儿就看完了。当作家描述出你没有表达出来的日常感受时,真的是安慰。
  •     怎么说呢,一本短小的册子,但是却写出现在人在这个繁杂纷扰快节奏的社会里的安全感缺失。
  •     轻薄的一本书 适合一个人旅行时随身携带
  •     不是很喜欢这本呢
  •     即使是收了钱的命题作文,也不至于写成这个样子。希思罗机场真该找国内的微信段子手来做这个事,实在不行就找六神磊磊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