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牧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冬牧场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6
ISBN:9787513305662
作者:李娟
页数:320页

作者简介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
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
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民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
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李娟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冬窝子
第二章 荒野主人
第三章 宁静
第四章 最后的事

编辑推荐

《冬牧场》编辑推荐: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2011年“人民文学奖”得主最新力作:写尽了阿勒泰的灵魂!《人民文学》重磅首发作品,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梁文道、王安忆、柴静、李敬泽感动推荐!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李娟

内容概要

散文作家,诗人。
1979年生于新疆。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199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散文集《九篇雪》、《我的阿勒泰》、《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回响,被誉为文坛清新之风,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与李娟之前的散文集子相比,《冬牧场》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一定会让热爱李娟的人得到极大的满足。——李敬泽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王安忆我只能简单的讲,我没办法用太多的评语去评论她,大家只能自己去读。——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2011年人民文学奖 颁奖词她宁愿没有预设视角,用本能的敏感去逼真地体验一切她遭遇的世界,这里面当然可能有残缺,但文学的独立性就在于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个人的方式来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此之上建立自己“所为”与“所不为”的基础。——柴静(《只是欢喜随意而至》)

名人推荐

与李娟之前的散文集子相比,本书是一部完整的作品,一定会让热爱李娟的人得到极大的满足。 ——李敬泽 有些人的文字你看一百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 ——王安忆 我只能简单地讲,我没办法用太多的评语去评论她,大家只能自己去读。 ——梁文道《开卷八分钟》 正是这种富有价值的、兼具深情与克制的日常记录和生活描写,使她的文学疆域远远超越具体的地理界线与时间限定,在广大的时空获得延伸性的力量。 ——2011年人民文学奖颁奖词 她宁愿没有预设视角,用本能的敏感去逼真地体验一切她遭遇的世界,这里面当然可能有残缺,但文学的独立性就在于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用个人的方式来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此之上建立自己“所为”与“所不为”的基础。 ——柴静《只是欢喜随之而至》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冬窝子一、最开始自从我出了两本书后,我妈便在村子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后来,终于有人相信了。乌伦古河下游三十公里处新建了一个牧民定居新村“胡木吉拉”,村里有人来找到我妈,要我去该村当“村长助理”,一个月给我两百块钱。又表示这个价位是合理的,村长本人才四百块。我妈备感受辱,傲慢道:“我的女儿可做不了那种事!”他很奇怪:“你不是说她是作家吗?”总之,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然而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了——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最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于是我妈赶紧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并进一步宣扬我的不同凡响。然而如何让牧民们理解我这一行为呢?她只能作如下解释:“她要写。把你们的,这样的,那样的,事嘛,全写出来!”牧民们便“噢”地恍然大悟状,又低声交头接耳:“那有什么可写的!”无论如何,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喀吾图乡的几个牧业队。我妈开始挑选愿意带我同行的家庭。才开始,我雄心勃勃,要跟一户路程在四百公里以上、骑十几天马才能到达驻地的人家,想把游牧生活最艰辛之处遍尝一遍。可是,路程超过十天的人家都不肯捎我,怕我添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雄心壮志随着转场日期的一天天来临,也一点点消融——想想看:半个月的时间,夜夜睡雪地,休息不足四个钟头;天天凌晨起身,摸黑出发;顶着寒流赶羊追马,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我这八十来斤的体格,还是别逞那个强了。于是对路程的要求降低为一个礼拜……终于,在临行前一个星期,又降至四天以下……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牧民中,行程三四天的牧民家庭多半是喀吾图乡牧业三队的。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就在三队,我曾和他们一家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扎克拜妈妈一家都不会说汉语,我们之间的交流困难而蹊跷,误会重重。而其他会一些汉语的人家大都是年轻夫妇,也极不方便。——既然是年轻夫妇,肯定很恩爱了。万一人家晚上要过夫妻生活,岂不……岂不影响我休息?所谓“冬窝子”,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窝子无处不在。那些地方地势开阔,风大,较之北部地区气候相对暖和稳定,降雪量也小,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薄薄的积雪寻食下面的枯草,而适当的降雪量又不会影响牧民们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用水。冬牧场远比夏牧场干涸、贫瘠,每家每户的牧地因此非常阔大,一家远离一家,交通甚为不便,甚至可算是“与世隔绝”。进入冬窝子的牧民们,在大地起伏之处寻找最合适的背风处的洼陷地,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坑上搭几根木头,铺上干草束,算做顶子,再修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于是,在无数个冬天里,一家人便有了挡风避寒之处。地窝子都不会很大,顶多十来个平方,一面长长的大床榻加一只炉子,一个小小的厨房角落,便抵得满满当当。人们在其中生活,摩肩促膝,实在没什么私密性可言……总之,去冬窝子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选择的范围小之又小。就这样,最终选择了居麻一家。居麻很能说些汉话,他家搬家路程为三天。居麻夫妻俩年近半百,随行的只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儿加玛——真是再理想不过啦!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居麻欠了我家好多钱,他家又太穷,看情形是还不起了,也不指望了。不如到他家住几个月,把钱全吃回来——这是我妈的主意。可后来,每当我扛着三十多斤的雪步履蹒跚、气喘如牛地走在茫茫沙漠中,便忍不住喟叹:失策了。

图书封面


 冬牧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2条)

  •     是我孤陋寡闻,读书太少,直到最近才直到有李娟这一个阿勒泰女作家,读到了她写的《冬牧场》。最近改走文学小青年路线,开始关注各类作家各种作品。稍微做一总结,自己关注的基本是偏小众和小清新风格的作家,有的作家特别喜欢的还会关注其微博,有时候还会赴外地参加读书会与大家分享下读书感言顺便骗个作家签名儿什么的。7月初,我关注的偏小众作家纷纷发微博表示自己购买了并非常喜欢一本叫《冬牧场》的书,这时候李娟才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百度、微博和豆瓣的搜索功能,所能获得的信息也非常有限,果然又是一个不太大众的作家。看照片也就是个戴眼镜的白净小姑娘,可能岁数也不小了,答读者书信时也回复自己岁数大了可能也不会要小孩了。大家对她的作品评价基本为清新、有自己的特色。百度中说她从未受过专业写作训练,也就是天生对写作的爱恋,她在阿勒泰离群索居的日子里默默地写下自己内心的感受,早就了她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去年我曾自由行新疆,7月的阿勒泰都需要穿薄质冲锋衣。当我跳下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的夜班车时,早上5点的寒风立刻逼得我去背囊翻出外套穿上。李娟描写的冬牧场,还是发生在牧民迁移牛羊寻找新草场的冬季,零下四五十度的气温,想想都令人咋舌。我想李娟是个内心向往新的感受并有足够强大力量去实现愿望的姑娘:作为一个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作者,她会花很长时间斟酌修改自己的文字,这样的生活对她的身体没什么好处,在她自己知道迁徙过程需要强大的体力做支撑的时候,她没有退缩;新疆的少数民族对汉语的掌握程度可以说到了糟糕的状况,这个我自己也亲身体验过,与当地人交流就跟老外交流没二样,加克斯(哈萨克族语言:你好)和身体语言需要经常使用,李娟想要体验纪录迁徙生活的话,语言是个很大的障碍,但她还是坚定地找了一些哈萨克族语言教程,好在未来的日子中与牧民家庭好好沟通,以便深入了解;在牧民迁徙的过程中,他们的饮用水是冬天结好的冰块,吃的是马队中的刚刚宰杀的马(这算吃得好的了),跟茹毛饮血也没什么区别了,在如此辛苦的路程中如果不逮着什么吃什么的话是没有能量体力持续如此辛苦的旅程的。在饱暖都成问题内外交困的冬季阿勒泰荒原(没草没水没住处,允许我这么称那片草原),李娟还是保持着对新鲜事物和细节的敏感性,这肯定就是李娟内心异于常人的地方。她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对内心感受的渴求让她对吃穿都已成淡然状态,这是一个把精神生活看得太重要的姑娘。凭着一股执着坚定的力量,李娟完成了她对于冬季迁徙工作的“体验生活”。有着敏感内心的李娟,同时也必然有着会被突如其来的小细节脆弱心灵的弱点,希望生活中的各种琐事不要麻痹你的内心,让你追随心灵的所愿,坚定地行走自己想走的路。
  •     《冬牧场》书评提到新疆,最先想到的是旅游,是美景美食美人。却没有想过生活。也许是太懒惰不会去关注别人的生活,也许是太自我想当然的以为生活不过如此大同小异,也许提到某个地方只是想着逃离现在的生活。总之,印象里的新疆,是雪山美景,是戈壁沙漠,是顽强的胡杨林,是长河落日圆,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没有生活。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生活。《冬牧场》里有。没有阅读之前,我以为的内容不过是大雪漫漫的一派苍凉到极致却又无限美丽的画卷,我以为的不过是马儿威武雄壮的领路,牛羊成群结队的追随的壮观景象。然而,都不是。这里有雪,但更多时候它是背景,是增加生活的困难。这里有马,但更多时候它是劳力,是应对生活的必须。这里有牛羊,还有猫和狗,但更多时候,它们是生活。冬牧场里的生活。我承认我的浅薄,我没有多少经验和眼界,所以我在阅读的时候不停的推翻自己的自以为是,却又欲罢不能。“纵使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它如初恋”。虽然,里面的生活并不狗血也不残忍,可是,作者以她清新的笔调描绘了真实的生活,还原了生活本身的样子。却让人在阅读时无比感动!本书的标签之一是散文。在我之前的阅读经历里我最爱的是故事性强的书籍,小说是我最爱的一类。因为在阅读时你可以选择将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作者,跟随作者的思路或文字去经历一些不曾经历的事情。不需要自己动脑,任凭牵引。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与作者斗智斗勇,从另外的角度去阅读,去发现。所以,我一开始对它的期待不高。虽然是我一朋友积极推荐(那时我因为无聊用一本狗血的言情在消遣)。她说,“反正也无聊,看什么都没关系,为什么就一定要拒绝呢?”我再次承认,我是浅薄无知狭隘的!其实,本书的封面我还是很喜欢的,而且它的厚度也让我吃了一惊,多少次买回去的大家散文也都偏薄。当然,书的厚度不能说明一切。不过,对这本书,我有了期待!从第一次开始阅读,我打开了这本书到放下,我不知不觉阅读了一半。里面一件件小事,一个个人物和动物,都让我觉得新奇觉得有趣。中间夹杂着作者的自嘲让我不仅喜欢了这个地方,也喜欢上了这个人,她是多么可爱啊!之前的阅读,我对于作者要不就是已经久仰大名,要不就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李娟是特殊的。她似乎就在我的对面,跟我一书之隔,跟我讲述着她的冬牧场的生活。一天又一天,日子在变,她也在变,一切都在变,却又在每天清晨的奶茶里,一切都没变。她说她只是来体验一下的,时间的长和久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可是我知道,她的体验更深刻,更生活。大部分里,这本书都是有趣的,有点像小朋友的日记,记录着新鲜发生的事,有趣的事,有趣的人。但是,在字里行间,我们还是看到了作者的心。她记录的牧民的生活欢声笑语,也少不了无限的艰辛。虽然语言不算通,敏感的作者还是能发现一些东西。还记得第一次放下书,就给我那朋友发了信息。无数的感受需要倾诉需要倾听。只记得最后互道晚安已经很晚很晚。“谢谢”!
  •     因为《冬牧场》淳朴而原生态的文字,爱上李娟。夏日酷热中阅读,有一丝难得的活泼和清新!一口气买了《春牧场》《夏牧场》,跟随其文字走进西域,感受那一片苍莽以及天人自然的融合。阅读李娟,让我想起了曾经热爱的三毛,或许正是这似曾相识让我义无反顾!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李娟在灰暗的现实中,给我们讲了一个鲜活的魔幻主义故事。
  •     后半部分总感觉作者是在凑字数
  •     “为一些最深处的缝隙里,最哑静的心。”
  •     李娟的书,自由,清新,向往的生活!冬牧场有些碎,个人还是喜欢我的阿勒泰那本!
  •     很爱李娟!从《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到《冬牧场》、《春牧场》,李娟的书一本本读来,总给人过目难忘的新鲜感。奇文共欣赏,一口气买了10本作为奖品奖励文学社的学生!
  •     绝对吐血推荐!!!!!!!!!空寂的牧场,鲜活的文字,灵魂在阿勒泰飘荡
  •     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
  •     最喜欢的是那不沉重的幽默,你可以一直发笑。冷飕飕的荒野在李娟笔下变得温暖,令平凡的事情变得有趣,会为那牧民美食垂涎,会不禁在夜路上抬头望明月,会珍惜每一抹天边的霞光。
  •     细腻幽默地将苦难婉婉道来真的很shock 煽情片段也不腻歪 看完只让人感慨我的田野比起他们真是富饶且幸福啊 更感同身受的是由于语言等带来的gap 那种近在咫尺你却无法深入挖掘的距离
  •     生活如此之质朴,大概就是这本书最真实的力量。真希望能如此游走、经历、写作,匍伏在大地上前行。
  •     2017.3.13 李娟的第三本书,有几处因为居麻的话笑出声了,遗憾没有留个笔记。喜欢是喜欢李娟的散文,读起来眼前都是构想中的阿勒泰,但是读完回到现实的时候,这个寂寞的感觉,就像无论去哪里旅行放松,回到家里,眼前烦乱生活总是摆脱不掉的
  •     非常喜欢李娟的风格。清新,随性。通过冬牧场,才知道游牧的生活充满了艰辛,而感动我的是牧民们坚韧乐观的生活态度,不要跟我说他们是无奈才乐观才坚韧的,不是谁都能在艰苦的环境里还有如此悠然。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漂流太久,我已经无法回到那种发自内心的坦然和欣然。不是矫情,是真心羡慕,因为知道自己已经回不到那种心境的原因。 这次买太多竟然漏了这一本的评价
  •     一个冬天,李娟就放了一头羊,哈哈哈
  •     作为李娟的粉丝,这本书没有让我失望.冬牧场上艰苦而枯燥的生活,被她娓娓道来,生机盎然.
  •     这是李娟的第一本散文式纪实文学。她心甘情愿地自讨苦吃,去大漠深处的严冬牧场,在极其简陋的地窝子里和一家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了三个月。面对生活的艰辛,却始终乐观随和地任劳任怨,见识了次年就转入定居的最后游牧景观,体验到最深邃、最静默而又最沉重大漠天地中的生活,牧民对生命的向往以及随孤陋生活而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享受洋溢在这份孤寂中亲切、质朴的亲情和友情。李娟过去的书中有很多对大自然的少女式幻想,这本书却更有生活、思想和感情。文字也清新、生动而不失俏皮,特别对男主人居麻,写得生动饱满,活龙活现。不知道这位自称“不结婚、不工作、不串门、不体面”远在新疆的三十三岁老姑娘,下本书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     大家都愿意盲从,好像世上最安全的事就是让自己消失在“多数”之中。
  •     李娟就是阿勒泰的精灵,这本书一如既往的好,喜欢她清新质朴的风格。
  •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李娟首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四个月、零距离、全程记述哈萨克民族冬牧场的点点滴滴!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熟识的哈萨克牧民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了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李娟是第一位描写哈萨克民族冬牧生活的汉族作家,她以饱含深情又不失节制的文字,呈现出阿尔泰最后一批“荒野主人”冬季转场时的独特生存景观。
  •     每天认真的生活,认真的劳动,不愿离开冬牧场。与当下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虚华和不劳而形成的对比震撼人心。
  •     看了《我的阿勒泰》,深爱清新的文字和小小的狡黠。人生有各式各样的,我没有多羡慕李娟的生活,但我真心羡慕她每天心里开出的那朵花,尽管是在昏黄戈壁和茫茫荒原。
  •     自从看过第一本--阿勒泰的角落,就深深的爱上李娟的文字。就像对你一见钟情的爱恋。
  •     寂寞又艰苦的冬季游牧生活被李娟写的明媚动人。看过李娟的经历后,不得不承认写作是需要天赋的活动。李娟就属于少数具有写作天赋的人,这个别人是学也学不来的。
  •     透过李娟,我们才能略微了解不为人知的阿勒泰.
  •     喜欢,很亲切
  •     08年偶见一本书叫阿勒泰,很好奇很向往那么遥远的地方不敢贸然下单,就跑去图书馆借了一本来看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的紧紧跟随着李娟可惜李娟的出产量不高,让我们期待了很久才出了一本新作品。我老公说,看李娟的书一定要一气呵成,因为太有意思了,所以中间不能停顿。他一个通宵看完了这本冬牧场
  •     阿勒泰的美景被李娟写全了!想看美丽的新疆,一定要读她的书。有机会要亲自去新疆!
  •     也想去冬牧场&没这个勇气!
  •     这是第一次接触李娟的作品,读了几行,立刻被那朴实的文字吸引。她的文字就像雪山脚下悄无声息的细流,流动着,流动着,就变成了心里的一条大河,永不停息。

    封面很美,仿佛阿勒泰的风景一直延伸到了手边。

    牧民的冬季专场,身体很辛苦,但并不影响人们拥有诗意的心灵。
  •     之前阅读了七十年代的安妮宝贝的《素年锦时》,虽然这本书销量很好,但是我觉得思考的深度不够,不是很喜欢。后来阅读蒋勋的《路上书》,《生活十讲》,如饮甘泉。心想:是年龄决定了思考的深度?读了李娟的书,我推翻了自己的想法。从李娟平实的文字中,从她娓娓道来的叙述中,感受到她思维的张力。整本书,有哈萨克风俗、饮食、生活的介绍,也有对牧场现状、牧民生活状况的思考,对孩子受现代文明熏染的隐忧······大爱李娟!我们全家现在都在争读《冬牧场》!
  •     继《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后所阅读第三本李娟的书,清澈、寂寥、平和,如同她常摄入镜头的景象,虽然是我们很少见或说根本未见的,却因单纯直抵都市人内心,因而感概在这喧嚣杂乱的世道还有李娟。
  •     文字给人感觉淡淡的,心上却有种不同的感觉。 内容有这个时代的味道。 李娟是个可爱的人。忘了看谁说的,但我居然也有点希望李娟一直留在冬窝子……哈哈!
  •     我去新疆时,特别想感受书中描绘的转场,可惜没有遇到
  •     亲爱的居麻,加玛,喀啦喀西,你们现在在做什么呢?
  •     好像没有刻意雕琢,但是又很妥帖。
  •     正在消失的生活方式,放弃或者
  •     语言质朴,细细流淌。
  •      料峭春寒,窝在被窝,看完了《冬牧场》。 李娟在阿勒泰雪窝子里的生活该多遭罪,多艰难啊。但我觉得她是恬静,快意,享受的。我还心向往之。 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才配享受这等孤独、细腻之美。
  •     太喜欢李娟的文字了,纯净,真实,她真是阿勒泰的精灵。
  •     沉默而浩大的天地,紧贴大地生存的人畜,在城市狭小逼仄空间生存的我们无法想象。《冬牧场》读来让人安静,感谢李娟带来另一个世界。.
  •     读李娟的文字令人想起英国作家吉米。哈利。朴素艰苦生活中的光芒是什么都遮掩不住的。人性铺陈开来就有诗意在其中,并不需要华丽的文字,重要的是有能够承接和发现这种诗意的心灵。李娟毫无疑问是阿勒泰孕育的女儿,清且厚。我不喜欢“精灵”的说法,因为“精灵”太“轻”,哪里包容得下阿勒泰的厚重。
  •     读完最后才发现原来还有照片,一路看下来,一直在想象羊粪做的屋子,“少先队员”,羊群、骆驼、大草原是、大沙漠是个什么样子,没想到最后还给了一点惊喜。可惜没有居麻,嫂子,加玛的照片。 不知为何,虽然是流水账式的散文,但看的却异常的轻松愉快
  •     3月7日;20万字
  •     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依然是存在的,或许南方的人到那边会质疑为什么要这样活着呢?这本书同时让我们深思我们与自然之间如何去平衡。。。
  •     连同春牧场一起买的,以前高三的时候看了《我的阿勒泰》,对李娟可以说有信心吧,我不喜欢华丽的文字,有时候不能给人真实的感觉,但是李娟的文字我喜欢
  •     朋友推荐我读《冬牧场》,说是李娟写的非常好的书之一,买来读了些。感觉与作者都产生了些许共鸣,感谢当当网给广大读者的一个物美价廉的购书平台。
  •     如果把这本书和《我的阿勒泰》《春牧场》比起来,刚看了个开头 没有那两个开头好 期待这本书 希望她的冬牧场精彩的很
  •     一口气读完此书,太好了。几年前,我在读者上看到李娟的一篇文章,就被深深吸引。多美的文章,犹如阿尔泰清新的气息。此后开始关注作者及其文章,冬牧场让我爱不释手
  •     2017.4.1-4.12 写实,喜欢。读过会想,冬牧的生活原来是那样的,就够了。沙漠里怎么还能放牧呢?
  •     有冬窝子、荒野主人、宁静、最后的事等几辑,李娟的这本书反映地域、村庄、哈萨克牧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展现牧人的乐观、幽默、坦诚,描写感情、梦想、希望,洋溢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豁达,对自然的热爱。
  •     基本上是在上下班的地铁上读完了这本书(电子版,感觉前面几章排版有点混乱,总有几段重复的感觉),有时忍不住笑出来——当然没有发出很大的声音,有时心底又生出悲悯之情。牛羊骆驼马猫狗人的生命在我们无法想象更无法亲身经历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显得那么渺小卑微无力又那么顽强热情幽默。
  •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看这本书,跟随李娟的文字游荡在遥远的阿勒泰,我想大城市中的人都会向往远方的自由!
  •      购《冬牧场》应当在2012年冬天的时候,之前李娟的散文在《读者》上看过,写草原的,觉得没有同样来自草原的鲍吉尔.原野文字精美剔透,但读起来,轻松自在,也算是稀罕的,当下做作、卖弄、虚伪的文字太多。     书购来便放着,没有强烈的阅读欲望的原因很简单,一本298页,四章35篇,一个人写的散文,而非小说,读下来,以我的经验来说,势必会被腻着。等哪天有兴致了,放在床头,配着其它书,打发睡前时光吧。     几个月后的春末夏初,将书翻出来,很新鲜的生活记录,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一口气看了4篇,时间已晚,不舍地关灯入眠,并和枕边人说,李娟的《冬牧场》很有意思。次日醒来,因是周末,便赖在床上继续《冬牧场》,许久没有这样读书了,近几年,哪怕是个长篇,我也可能中途穿插点别的,可读可看的太多,能让人有持久热情的太少。     《冬牧场》和乔叶的《拆楼记》属于非虚构写作,不过一个是散文、一个是小说,散文本就是生活的闲言碎语,让35篇自然成为一个整体,很难,李娟做到了,先以“冬窝子”为首依时间写冬天游牧的行程及初感受;再接着写“荒野主人”冬牧场的人、动物、物件;第三章就是“宁静”及宁静的被打破;第四章“最后的事”记录自己内心及离别琐事。中间有情节的重复,那些重复并不令人生厌,相反还让你有又遇故人的喜悦,你对一些事物又熟悉了一分,而那些事物又是那么的遥远奇异可爱真切。     作为在新疆生活的口里人(新疆人对外地人的称呼)李娟对“冬窝子”的生活是新鲜的,作为李娟的读者我们对那儿的一切更为陌生,都用好奇来写作来阅读。李娟用第一人称款款记录她的所见所闻所感,游牧生活是艰辛的,但描叙下来,却又充满种种快乐温馨,这取决于写作者吧。因为天寒,要套多层的袜子,穿大鞋,李娟说“像踩着两条船一样,划过来,划过去”。缺水,难得洗头洗澡,“加玛用洗过头发的水顺带洗了衣服。我没洗,怕把衣服洗脏”。房子、牲畜圈是用羊粪砌的,“生活在羊粪堆里”的她却感觉到羊粪墙“和平的暖意”……苦中作乐,那份愉悦才格外的夺目逼人,都是小事都是寻常生活,却又离我们那么遥远且难以想像。     李娟不止一次谈到定居的生活,谈到传统牧人与他们后代之间的冲突,也在思考草原人默默无声追逐草场服从自然是好还是不好,不管如何“荒野终将被抛弃,牧人不再是这片大地的主人”。在文章记录的那个时间范畴,牧人还是荒野的主人,居麻、嫂子、乔里潘、加玛、扎达、莎拉古丽是一家人。居麻是个聪明能干的父亲,好喝酒好吹牛;嫂子少语勤劳,单纯的爱着居麻;乔里潘他们骄傲的大女儿,因为绘画,远离游牧;加玛则是“我放了五年羊,姐姐画了五年画”,是李娟最心疼的人,加玛心灵手巧的,但生活让她只能放弃学校、选择草原;扎达放寒假来到冬窝子,天天玩手机,干活也是为了赚钱,他的心在牧场之外;莎拉古丽和乔里潘一样,虽是牧场的女儿,却是牧场外的人。骆驼、马、羊,还有牧人的狗和猫也是荒野的主人,各有各的脾气,只有牧人熟悉他们,并且能在一堆骆驼、马、羊之中,准确找到自家的那只。     草原上的生活终究还是寂寞的,让李娟缺乏安全感“除了拼命地吃,我无从把握。好像只有肚子填得满满当当,在勇气面对一切”,她写了麦片粥、抓肉、包尔沙克等各种食物,当然除了食物外,他们也有卫星电话和电视,只是电话偶尔才有信号,电视呢因为要靠太阳能,每天只能看几个小时,为了省电,广告时间就“拔下电瓶上的线圈,在黑暗中一起等待”。平常生活享受到了一切,到了草原顿时变珍贵起来,但哪怕是这样的生活,人们依然在追求着美。加玛红亮亮的耳钉,嫂子送李娟的假金戒指,男人想穿漂亮衣服,女人不停的整理房间,郑重的生活就是这样吧,与环境无关。     李娟也在郑重的记录着,并诚实的告诉大家“无论想说什么,似乎都难以合乎实情或心意,我终究是多余且尴尬的”,生活就是这样吧,“定居当然好,但哈萨克都完了”,我们暂时都无法找寻到了个完美的出路。     感谢李娟《冬牧场》,为不做作的文字喝彩。
  •     草原的生活,淳朴而艰辛,但我挺喜欢,一个人几件私物就是一个家。草原的人们都是一家人。
  •     之前就有读过阿勒泰的角落,就觉得李娟的文字的确不错。这本冬牧场,也很好看
  •     爱李娟
  •     喜欢上李娟,是从《阿勒泰的角落》开始的。我喜欢三毛,喜欢了很多年。一直可惜看不到更多那样的文字。直到看到李娟的书。三毛的文字,带点淡淡地哀伤。李娟的书,就是淡淡而又隽永的喜悦。不知道怎么形容,反正看着她的文字,让人觉得快乐。
  •     李娟的文风在这个年代很让人眼前一亮,只不过如果本本如此,也会让人疲倦的,期待李娟走出阿勒泰,沉淀一段时间,再给我们更大的惊喜
  •     我觉得这本书比我的阿勒泰更好,我的阿勒泰中,李娟还是个外来人,字里行间还有着汉族人优于哈萨克人的意识,在冬牧场中,她已经融入了牧民的生活真正的爱上了这片土地。
  •     作者带我们一起经历哈萨克牧民的冬牧场的生活,新奇也有很多感触.
  •     真诚,有趣,可爱
  •     前面读得很有趣
  •     尽管只呈现了一个外来者眼中的冬牧场,但至少李娟是真诚的,谦逊的。
  •     李娟的书,自然质朴,特别贴近大地的质地天空苍茫阿勒泰的冬牧场安静,纯粹我们有多久没有找到这样的内心安静有多久没有去关心身边的人的快乐忧伤哪怕很细微温暖的情愫如果可以~~我要去阿勒泰和李娟喝酒吃肉
  •     看了三联生活周刊的那期并新疆的,知道了李娟,一开始试着买了《阿勒泰的角落》,看着看着就上了瘾,又买了这本。读她的书很静心,一天工作下来,回到家里,静静打开她的书,仿佛是在听一首放松的轻音乐。没有世俗的压力,也没有拥挤的人群,看着看着淡然一笑,那样的世界那样的生活,缓缓地打开。离开现实中的躯壳,游荡在另一种生活中,这种生活我们以为是在远远的过去,但它就是和你同时代的世界另一个角落,只是那个角落你的身体没有和它接触,那就通过李娟的书,轻轻地碰触一下吧。没有繁华似锦,只是淡淡荒漠,自然朴实无须雕刻。
  •     虽然后来如食蔗渐至食梢,但依然最爱李娟笔下有关阿勒泰的一切。
  •     优美的纪实风格,艰苦的环境下乐观窜铺哈萨克牧民在李娟的笔下如此鲜活可爱。
  •     一种古老的与自然同步的生活步调。
  •     李娟的每一篇文字,都会用心读了又读。因为得知《冬牧场》是李娟的第一部长篇散文,所以格外上心。如果没记错,《人民文学》是在去年十一月刊的“新锐八大家”中,首推了《羊道.冬牧场》,此番结集,一等竟是半年有余。

    书刚拿到,比之之前李娟已经出版的全部作品。装帧、设计、纸张无不精致用心,尤其内外双封,清雅素淡,大为惊喜。

    当哈萨克广袤荒漠顺天应地的冬牧场生活即将成为历史,当李娟以自己的笔和心,为这即将消失的、从不为人知晓的生活留下最后一笔,阿勒泰何其孤独,又何其幸运。
  •     《冬牧场》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活的阿勒泰地区的冬牧场,文风清新,文字流畅,切近生活,是不可多得的文学珍品。
  •     读完她的书后,你会感叹一切的无病呻吟、华而不实之作都是浮云,什么美女才女作家都是狗屁。她的作品就像阿勒泰的天空,阿勒泰的大地,坦坦荡荡,自由自在,迎风招展。以我之拙见,她是当代最优秀的散文家。她的文字是无法模仿的,她的生活心灵是无法复制的。
  •     李娟用她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推开了一扇门,用几乎平白的方式为我们描述了那片苍茫之后隐秘的生活。她没有评价,没有赞扬,没有批判,没有遗憾,把这些内心深处剧烈的撞击留给了我们。她就像杰克伦敦笔下那荒野的呼唤,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艰辛、无奈、脆弱,对苦难的顺从和承受;也看到了他们的乐观、坚强、不屈的意志、永存的希望,和生命的尊严。
  •     始终觉得要了解一个地方就必须深入进去,居住在那里,长久的生活在那里,才能真实的理解那些人的生活。相比起来所谓的旅行,不过是匆匆一瞥,根本没办法也来不及好好认识一个地方。 李娟在书里不止一次提到孤独,当我看到最后拍的照片的时候也感觉到了深深地孤独,对于这些游牧民族来说,一天放羊八个小时,能做的事只有看天看地发呆,连碰上个可以说话的人都不容易。 越深入了解越觉得难以了解,一个民族的精神习俗又是很难被外人理解的。
  •     我也想去放羊来着
  •     感谢李娟带我经历了另一种生活。我很喜欢“结尾”,没有多少离别的话语,那是因为笔触总归太浅,道不尽情深情浓。
  •     李娟的书,我喜欢!我非常喜欢那个阿勒泰的角落然后就是这书了。很清新,很不错,那种生活离自己很遥远,也让我多了很多见识。希望李娟这个不造作的人能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     这个十月很幸运,邂逅了李娟,并与她一起沉醉于那个美丽安静的草原世界。好多年来已经没有一个作家的书能让我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了,但这个十月,我一口气把李娟所有的作品全部读完,文字干净而利落,不仅我喜欢读,连十一岁的妞妞也非常喜欢,天天捧着她的书不离手。这也是这么些年为数不多的适合母女共读的书了。李娟笔下的哈萨克世界,既简单,艰苦,枯燥,又浪漫,快乐,知足。那些人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始终满足又坚强的鲜活的生存着。让生活在城市里的满是欲望的我们都觉得有种羞愧。读李娟的书,让人有一股清新,温暖而幸福的感觉 。对比着女孩笔下的寂寞,悲伤,才会让你觉得以往的种种不如意是多么的无病呻吟。 李娟是不幸的,从小的生活颠沛流离,与七十多岁的外婆九十多岁的太外婆生活在一起,靠捡**为生,造就了她敏感而自卑的心,但无疑,李娟又是幸运的,正是困苦的经历成就了她的敏锐,细腻与乐观幽默。才有机会让把她生活点点滴滴都转化成笔下那行云流水的文字,才让我们有机会与草原上的人们心灵接触。想回归自然,想获得心灵的清净,想更多的了解哈萨克人的世界,请跟随着李娟一起在阿勒泰的草原深思,发呆吧!
  •     她用孩子般的眼睛注视这块土地和生灵,像大地母亲一样包容着生命一切的美丽。
  •     很喜欢
  •     第三本李娟的书了,把你的身心从灰色高楼里抽离,在阿勒泰的茫茫草原或雪地里穿行。万物无疆,心无疆。
  •     冬牧场的胡尔马西 不会汉语 又不是孩子 生活的就像一个影子 希望他能很快拥有自己的家庭和牛羊 在属于自己的生活里继续开展生命 不要再这么孤独 这么消沉 这么无可适从。
  •     生命终将各归其途,只要安心就好。珍惜当下的生活,对未来生活抱有希望,也许这就是我们不辞辛苦所追逐的“幸福”。
  •     一次温暖的阅读体验。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模样,我国有那么多的样子的人生可以探索,而我以往只看到了自己。
  •     草原的生活~
  •     "文坛清新之风,阿勒泰的精灵"........... 没觉得清新,觉得齁
  •     寒假刚去过新疆,但书中那个冰天雪地的极寒世界,那种接近原始状态的生存境况,那些质朴可爱的牲畜和人,对我仍是陌生且迷人的。很难想象在所谓的现代文明社会里,还保有这样一个尚未被浸染、侵蚀的角落,还存有人最初的欲念,自然最真诚残忍的面孔。那种与世隔绝的心情是怎样,星辰与风都缄口不言。
  •     难得李娟自己深入牧场,写出最真的感受!很值得读!
  •     就像某人说的,李娟的文字是大地最好的陈述者,自从看了她的《阿勒泰的角落》《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之后就深深喜欢上了她。所以一看到她出新书了就毫不犹豫地买了。
  •     这是看的李娟的第一本,想继续看她其它的书
  •     很可爱的书 每次看到作者裹了一层又一层就觉得好好笑
  •     非常喜欢的书
  •     翻开这本书,一股清新的文艺之风扑面而来。写得特别好,宁静中带着活泼,让人穿越空间来到阿勒泰的冬牧场,和作者一直度过并不漫长的冬天。
  •     什么文坛清新之风,什么阿勒泰的精灵,这些你大可不必管,什么某某某力荐,更不要理,相信自己的直觉,读就行了。相对浮躁的写作者,李娟是安静的。远离尘嚣。这很难得。
  •     最初知道李娟是在韩寒的one一个系列里的一篇风华来信。那时作者生活苦难贫穷。但依然坚强生活。我想看些关于边疆少数民族生活的书。买时还觉得书的评分太虚高。看了部分文章,还不是太虚高。有李娟这种思想丰富又独特的人在。荒凉的沙漠也有趣味。生活在那里的人真是苦累。
  •     一般,毕竟是赶出来的书
  •     这次当当折扣给力,一口气买了李娟的牧场系列。冬牧场,春牧场,夏牧场。寂静中有音乐响起。莫扎特的。
  •     喜欢
  •     “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却理所应当,寒冷可以抵抗。”看过了这样在荒野、在寒冬中顽强求生存的生命体,竟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幸福舒适到令人羞耻。的确正如作者所言:生命远比所看到、所了解的更结实,更顽强。
  •     通过这本书描写细腻,了解了阿勒泰牧民的生存状况,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们多读此类书籍心灵会少许浮躁
  •     非常非常......喜欢!文字直击心底,真挚感人,又充满了乐趣!看完这本马上买了另外三本\"牧场\",还买了本《我的阿勒泰》,《我的》差远了,春夏牧场则相当满意
  •     只有读过才能领略李娟笔下的冬牧场。
  •     嬉笑怒骂,居麻自个儿天天能演相声了。。。之前觉得漫长难捱,如今竟觉得那么地匆忙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