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伍德斯托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制造伍德斯托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8
ISBN:9787544710084
作者:埃利奥特·提伯,汤姆·蒙特
页数:290页

作者简介

描述60年代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

书籍目录

致谢
1.迷失在白湖
2.泰希贝格诅咒
3.我的“另类”生活
4.歇斯底里地笑着挖个更深的墓坑
5.石墙与解放的种子
6.金鹅降落在摩纳哥
7.世界已是全新
8.第一波
9.白湖反叛者
10.人人都想分杯羹
11.局势扭转了
12.制造伍德斯托克
尾声
附录:伍德斯托克野史

编辑推荐

  没有提伯,就没有伍德斯托克;而没有伍德斯托克,也没有今日的提伯。  1969年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渗透着60年代的纯真、乐观、不羁与理想主义。三天的“音乐、和平与爱”,一百多万人齐聚白湖小镇,上演了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盛会。而背后支撑着它的,却是一个出身卑微,只是为了不让父母的旅馆倒闭的小人物提伯。  在这部幽默而温暖的回忆录中,提伯讲述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背后的故事,讲述了他如何挽救险些流产的音乐节,又在音乐节的洗礼中找回迷失的自我。  李安新片《制造伍德斯托克》(《胡士托风波》)原著中文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沉郁萧索的断背山,也有一个色彩斑斓的伍德斯托克。  拍了那么多悲剧,我一直想拍一部喜剧片,一部完全没有讽刺意味的喜剧。这个片子就是这样,它讲了一个追求自由的故事,诚实、忍耐,有一种我们不应该舍弃的纯真的味道。  一个关于骚动,音乐节与人生的真实故事。

内容概要

埃利奥特·提伯,1953年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创办者之一,艺术家,剧作家。曾创作多部获奖话剧和音乐剧,并在美国新学院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教授喜剧创作与表演。他的第一部小说《高街》在欧洲出皈,迅速成为畅销书,并被改编成电影,在欧洲和美国获得多个奖项。
汤姆·蒙特美国著名的心理康复专家。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我拍得最愉快的一次,我拍片从来没有这样过。  ——李安 《制造伍德斯托克》记述了一个人的自我探索旅程,手法桀骜却又深刻动人。我阅读的时候,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冒起一身鸡皮疙瘩,时而情绪激昂亢奋。我也再次确信人生的宗旨是:以自己的面貌去爱和被爱。  ——陶喆  收藏摇滚轶事与历史的读者有福了……值得一听的故事。  ——《柯克斯评论》  历史性时刻……一个趣味盎然而慰藉人性的故事。  ——《出版人周刊》  我一直想拍这样一个故事,它关乎自由、诚实和忍耐,还有一种我们不该舍弃的纯真。  ——李安

章节摘录

  1 迷失在白湖  “埃利!”  她又来了。我妈妈就像困在着火的房子里似的,扯着嗓子拼命叫喊我的名字。我正不情愿地推着剪草机在草坪上转;她叫得如此响亮,声音都盖过了剪草机的轰鸣。她的叫喊从汽车旅馆的登记室传来,这是我们在纽约州白湖,也就是卡茨基尔山区一个湖畔小村开的旅馆。我转过身,朝登记室望去,看看有没有蹿起火苗或者翻腾的浓烟。自然是什么也没有。看起来,危机不会比水龙头漏水更危及生命了。  “埃利亚胡!!!”这下她用上了我的全名,是要告诉我事态的严重性,“快点过来。你倒霉的妈妈需要你。”她的声音尖锐得像刀子一样。  我关掉那台锈迹斑斑的老剪草机,朝登记室走去。母亲站在登记台后边,面对着一位矮个子男人。他穿着红色衬衫、芥末黄百慕大短裤、长及膝盖的袜子,光头上一顶小帽子压得很低。他非常生气,后背都放射着愤怒。  “出了什么事,妈?”  “这位开豪华凯迪拉克的先生,他要求退款,”她说着,右手在空中劈过,然后回到胸口,捂着,似乎在等待就要来临的心绞痛,“我告诉过他,我说,‘一律不退’。我若不是从俄国明斯克二十英尺深的雪堆里兜里揣几个冷土豆后头还有沙皇的兵在追赶一路走到这里来的,就活该给你的房间退款吧,抱怨我床单的豪华绅士先生。”  “床单有污迹,”他说,强压着愤怒,“我还发现床上有……阴毛,天哪!电话不通,空调也没有——窗上就一个塑料盒子。”  这些自然都是实情。好些年我们都没有洗衣机,因此我父亲,汽车旅馆的勤杂工兼多面手,便把床单搬到地下室去,高高堆起来,倒上一些洗涤剂,用水管子冲。有时候,他连洗涤剂都懒得倒。然后我们就在汽车旅馆后院的沼泽地把床单挂起来,晾干。那儿有几百株松树,可以给床单熏上那种“松木清香”的气息。  我们终于弄到洗衣机的时候,妈妈时常不肯在水里放洗衣粉,把这当成一种省钱的办法。即使现在,她通常也是一股脑儿省去床单清洗工作,代之以刷掉床单上的毛发,然后在床上就地熨烫一下就成。  至于电话和空调机,那些都是装点门面的。一天,一个心怀不满的电话公司雇员来了,带着一大堆电话和一架旧的电话交换板——那或许是40年代的东西了——许诺要给我们违规安装起来,收五百美元。我母亲,讨价还价永远是精明的,叫他打了个折。  “亲爱的电话兄弟,你以为我是1914年兜里揣上生土豆从明斯克半夜里走过来的,所以就可以宰我的电话钱吗?我们只能出十二块现钱,外加一打啤酒和大妈的一份热霍伦特。”那指的是我母亲炖的牛肉土豆汤。然后她说:“我们出这些,你的东西可就全要了!”生意就这么说定了。  那个家伙耸耸肩,把那一大堆电话机、电线和电话交换板卸在登记室,拿了钱,喝酒去了。没有他的专业技术,我们自然是毫无办法,也就是说白花了十二块钱,我们的全部所得只不过是拥有电话的幻觉。我叫老爸把电话分到每个房间去,他就用订书钉和胶带安装了起来。然后我们弄到些空调机盖子,把它们安在窗户上。做完这些,我就在客房里和汽车旅馆各处放上标记,上面写着:“请原谅我们的外观——我们在为您的舒适安装电话和空调。”  这些是我们要客人预先付款才能看房的部分原因,也是为什么我在登记室柜台上放了块相当惹眼的牌子的道理,牌子上写道:“只收现金。概不退款。”无论什么时候来了人,想用信用卡付账,我母亲都会立刻行动起来。  “先生,你听我说。我一个上了年纪的犹太妈妈,只想给她的娃娃买点热牛奶,”她说道,“我就扣下这张塑料卡了,等你从你老婆那儿弄来现金再还你。”  我不可能有分身法,也就是说,我母亲常常是一对一地跟有可能花钱的顾客在一起——从生意角度和个人角度来说都是件可怕的事,因为她完事后我不得不收拾乱七八糟的残局。于是我回过神来,对付面前这个男人,他简直像要把我们一一掐死。  “还有,房间里连毛巾也没一条。”那人说。  “哎哟,这下说到毛巾了。你要毛巾,”母亲说,“就得额外付钱。你要肥皂,那就多交一块钱。你以为我们白送这些东西?怎么,你看我像洛克菲勒夫人吗?”  “你这开的是什么黑店?”他问道,摇头,“我要求退款!”  我想告诉他钱已经没了——他把钞票递给我母亲的那一刹那,钱就滑进了时空连续统中的某个宇宙缝隙,一个黑洞里,入口可以在我母亲的乳罩上找到。它从那里去了何地,谁也说不准,但是我努力不去思考这类事情。尽管如此,任何一个月里无论来了多少客人——即使在最好的月份,当然这样的月份令人痛心地稀少——我们也从来没有钱支付按揭和电费。金钱的神秘丢失是我喜欢讲的“泰希贝格诅咒”的一部分,这是横加在我们家头上的恶毒灾祸,使我们一步步滑向财务崩溃。我把名字从埃利亚胡?泰希贝格改为埃利奥特。提伯,这是原因之一,也是为了使自己远离家族的因果报应所做的可怜而完全徒劳的努力。欢迎来到汽车旅馆地狱,我想对这个人以及任何可能在听的人说。但是我替他省略了所有血淋淋的细节,只告诉他在我们这悲惨的旅馆,事情是怎么办理的。  “标牌上写着‘概不退款’,”我说得很干脆,“你付了钱就拿到房间,是什么样就什么样。这是这儿的协约。”  他一掌猛拍在柜台上,狂怒地冲出了登记室。  “好了,妈,又一个满意的顾客,”我看也不看她一眼,说,“你从不纳闷我们为什么没有回头客吗?今天的回答就在这里。”  “你该找女朋友了!”我母亲尖叫道,“你要到哪天才给我生孙子?!”她跟随我出了大门,手在空中来回劈着,以示强调。“埃利奥特!你要去哪儿?”  “我去商店。我们要买牛奶了。”我说。  我钻进我的黑色别克敞篷车,上了17B号公路。后视镜里,我们的汽车旅馆越来越小,我这才恢复了正常呼吸。  这是1969年6月初,在白湖,也就是纽约城以北不过九十英里处一座名叫贝特尔的小村镇的一个极小的区,天气大概是你能发现的唯一的好东西了。1955年我们初到白湖时,贝特尔村有一个志愿者消防队、一个充满敌意的管道工、二十家酒吧以及为数大约两千五百的人口——我们后来发现,其中许多是极其顽固的信徒。此后十四年中,这一切没发生多大变化。  很多人把卡茨基尔称作波希特地带,这个名字来源于许多东欧犹太人喜欢的甜菜汤。20世纪初,犹太人开始来到这个地区。他们开酒店、汽车旅馆以及平房群落,这样中低收入的人——大多是犹太纽约客——可以逃避城市的热力。最终,大的度假村建设起来了,比如格罗辛格和康科德,在那里很多有名的喜剧演员——包括锡德?西泽、丹尼?凯、梅尔?布鲁克斯以及杰瑞?刘易斯——定期前来演出。  这些汽车旅馆、平房群落以及度假村的业主们创造了工作,这个区域也因此繁荣了不少年——就是说,到50年代中期就不行了,那时人们发现以卡茨基尔山区度假同样的价钱,可以到佛罗里达或圣达菲玩一趟了。从那时起,所有的本地生意就开始遭殃。正是在那段时间,我父母买下了我们这个汽车旅馆,现在我们叫它“摩纳哥”。  到60年代后期,白湖与整个卡茨基尔度假区一样,一直处于加速下滑的挣扎之中。整个贝特尔村,房子、汽车旅馆和老的维多利亚式酒店一律在衰落。门廊腐烂了,百叶窗耷拉下来。许多住户任由常春藤在房子外墙上蔓延,好遮蔽下面卷皮的油漆和光秃秃的、风雨侵蚀的木头。白湖边上的小船坞慢慢沉入了水里。那些所谓度假胜地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九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以后,度假者都回家去了,这一带总是要闹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火灾,弄得卡茨基尔名声越来越大。旅游车辆渐渐消失,这地方归于死寂。生意干涸,工作也没了。人们都遭到解雇,于是这个地区陷入了艰难时期。你说这是谁的责任?  隔三差五,我会碰上一个本地人毫不含糊地表示看不起我的种族和宗教出身。

图书封面


 制造伍德斯托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3条)

  •     从种子,到苗,到花蕾,到盛开,到凋谢。生命具有张力,却让人们全然只顾及那花开的区间。生命就像是快镜头里的花开,从花蕾到怒放只需要如此短暂,却又触目惊心。Tiber的生命是在艺术的道路上立了的一块牌,是在摩纳哥旁边的那个二号小楼,是在奔向开幕式的那辆摩托车警察的腰上,是在那个贴在舌头上的小纸片上,最后鹅毛般落在André Ernotte的心里。我们都是沉浸在井坑里的大麻在身体里的微醉,走在地下,想暴露着自己的身体,却也偏执的想奔向阳光的方向。生命冲破牢笼的俊美莫过于那些二号小楼的欢快的日夜,莫过于老爸的明白离开,莫过于1969年8月18日人们离开后的空灵。伍德斯托克像个神话,那些张扬着自己的人们的天堂,那些走过迷雾的尽头的伊甸园。生命在每个人那里并差不了不少,满是徘徊和忧郁的标签浮在自慰的快感里,可是谁又撕裂过那桎梏外衣走向一个简单的v字呢?可是谁又不是该揣着这样一个梦想走下去呢?一种豁然的开朗突然显现在白湖的农场,写进一代又一代的刻印里。peace, love and music.让我们都绽放吧,我们最初就在酝酿着那个时刻,那段真实。
  •     □ 李皖(原载于10月25日《南方都市报》)有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伍德斯托克之后,世界实际上是反过去向着保守、平庸、物质化、烂熟、没有想象力的方向大踏步地前进,所以我感慨说,我们在这样烂熟的季节,已经难以相信伍德斯托克曾经存在过,它已经消失得比尘土和水珠还要彻底。但在这本《制造伍德斯托克》面前,我发现了另一面。熟悉摇滚音乐的人,都知道伍德斯托克:50万人跑到雅斯各的农场,去听亨德里克斯、詹妮斯·乔普林唱摇滚。那是1969年,8月15至18日,整整4天。上台表演的乐队(歌手)一共有多少个?今天已经说不清楚。观众到底是50万人,还是更多?也说不清楚。我研究分析后的结果是,乐队(歌手)一共有32个,分别是里奇·黑文斯(Richie Havens)、“甜水”(Sweet water)、伯特·骚莫(BertSommer)、蒂姆·哈丁(Tim Hardin)、拉维·香卡(Ravi Shankar)、梅兰妮(Melanie)、阿洛·格思里(Arlo Guthrie)、琼·贝兹(JoanBaez)、“羽毛管”(Quill)、“乡巴佬乔·麦克唐纳”(Country Joe McDonald)、约翰·B·塞巴斯蒂安(John B.Sebastian)、“奇夫·哈特利乐队”(Keef HartleyBand)、“桑塔纳”(Santana)、“难以置信的弦乐队”(IncredibleStringBand)、“罐热”、(Canned Heat)“感恩而死”(Grateful Dead)、“克利登斯清水重现”(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詹妮斯·乔普林(JanisJoplin)、“斯莱和斯通家族”(Sly &The Family Stone)、“谁人”(TheWho)、“杰斐逊飞机”(JeffersonA irplane)、乔·科克与“油脂”(JoeCocker&The Grease)、“乡巴佬乔和鱼”(C ountryJoe&TheFish)、“山脉”(Leslie West/Moun-tain)、“十年后”(Ten Years After)、“乐队”(The Band)、约翰尼·温特(Johnny Winter)、“血、汗、泪”(BloodSw eatAnd Tears)、CSN&Y(Crosby,Stills,Nash &Young)、“保罗·巴特菲尔德布鲁斯乐队”(Paul Butterfield BluesBand)、“沙那那”(Sha-Na-Na)、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至于观众人数,这将是一个永远的谜,还是别纠结了吧。伍德斯托克,一代人到那里相互致意,问好,见证了自己的新生。“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那就是伍德斯托克。”莫里斯·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评论说。这是怎样的一代人?刚接触这段历史时,中国人说,反战青年,民权运动者,“爱与和平”的一代人。又说,花童,嬉皮士,“做爱,不要作战”。等对历史了解得更深,看纪录片、文献、各种各样的私人和公共纪录,发现在伍德斯托克之前与伍德斯托克之后,美国舆论对伍德斯托克的听众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之前,他们带着担心,视之为性乱的一代,堕落的一代;之后,他们带着惊讶,看见了和平的一代,带来了奇迹4天的一代。比如,这奇迹等于:50万人的4天,没有政府,没有警察,同时却没有犯罪,没有暴力,没有骚乱,没有强奸,只有音乐、和平、欢笑、爱。没有这么简单。埃利奥特·提伯和汤姆·蒙特新著《制造伍德斯托克》对这个人群的描述是:丈夫、妻子、直人、gay、名人、双性或三性恋以及异装癖;在另一处,他说的是克里希纳教派、越南老兵、反对越南战争的老兵、反战抗议者、黑人激进分子、倡议毒品合法化的人以及那些想要禁止一切毒品的人,基督徒、犹太人、穆斯林、印度教徒和各种教派……提伯还这样描述这些人的外在形象———“他们蓄着长发,穿着工装裤,屁股垮垮的,赤着脚,戴着方头巾,随性而为。很多人把头发染成了桔黄、粉红、红、绿、紫及蓝色。他们许多人头上、脖子上、手腕和脚踝上都戴着珠链、和平标志和各种其他装饰品。有的人胡子蓬乱,极少有人按任何规律洗澡,而更少有人在意世界对他的认同。似乎每个人都在唱着、笑着。我一生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多笑声。当然,这些歌声和笑声很多是由化学药品引发的。毒品到处都是——— 就好像大麻、TH C和LSD突然间合法化了。人们公开传递大麻烟卷,就好像野餐时传递烤饼一样。”有一处,提伯试图给这群人作总结说:“这些人不是我一生中惯于与之打交道的纽约人。他们不是物质主义者,并不渴求财富与名望。他们是无法定义的,主要是因为他们拒绝了一切可算作通往那个称作美国梦的巨大幻觉的途径的东西。”提伯自己是犹太人,同性恋,手镣与皮鞭爱好者,受虐与施虐狂。他所自述的艳遇与猎艳史,毫无疑问,将让正统人士和没见过世面的人震惊、厌恶、作呕。但他同时也是位艺术家,是一位有着敏感心灵,热爱着美,追求着崇高情怀的人。TAKINGWOODSTOCK,这本书的原名,很难翻译。它肯定不是“制造伍德斯托克”,依其本义,TAKING,那个最简单的“拿来”的意思,或许更准确。在伍德斯托克得以成事的史实中,提伯并不是最关键人物中的一个。他是一个小旅馆业主,一个在美国地图上几乎找不到名字的小地方(贝特尔)的可笑的“商业理事会主席”。当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受到原定地点的抵制,即将流产,提伯出现了,他伸出了橄榄枝,把伍德斯托克“拿来”。《制造伍德斯托克》几乎没有谈到音乐,关于音乐节,它实在也说得不多。这个顺道“拿来”了伍德斯托克的人,音乐节之于他实在只是一个偶然。但是,读这本书所获得的满足,或许超过了对伍德斯托克作历史描述的音乐著作。是的,这并不是一本音乐著作,它只是提伯的传记,确切地说,是一本像小说的小人物自传。而作者自嘲而幽默的笔法,更是胜任了小说家的智慧。但它明摆着要比小说在某些方面更好,因为这是完完全全真实的。提伯极力描述了一个下层东欧移民家庭;叙述了一个人从出生到终于成熟,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大半辈子的个人历史。一个犹太猪,一个不敢让自己的性事见阳光的烂人,一个梦想着远方的艺术青年,一个渴望着有一天能被父母赞赏的儿子,他拼尽了全力奋斗,在一个商业完全凋弊,四周没有一丝希望的“旅游”小镇,在一个毫无道德感,肮脏、贪婪、付不起按揭而家产随时可能被政府收去的家庭,绝望把他差不多变成了一个疯子,一个说出的黑色笑话能毒倒一排人的超级笑蛋。这是一个绝处逢生的故事,它走投无路处的压抑,柳暗花明时的狂喜,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情节。而最引人入胜的是,这并非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真实的人如何走出绝望、最终得到至高救赎的亲身经历,而任何一个对人生同样敏感的人,正置身于同样的逆境之中,所以,它一直紧扣着你的心。最终,它成了一部从泥淖和深渊可以一直上达天庭的大弥撒,成了一部对爱的雄辩证明,一部千回百转硬朗无比的证明,由于它的污浊、它的邪恶、它的迂回曲折却终获慰藉,这证明比一切圣洁的证明更来得惊心动魄和强大。而伍德斯托克是这故事得以喜剧收尾、这爱的证明得以最终成立的转折点,到了这里,境界突转,从悲抑飞奔进狂喜。在伍德斯托克所聚集的人群中,埃利奥特·提伯第一次发现了这么多的歧路人。被此刻包围着他的这一簇灵魂激励着,提伯发现了救赎的转机:“这些人并不局限于异性恋对同性恋的二元性。他们是自由的,以那些我过去从不认为是可能的方式。这并不是说他们不是异性恋或同性恋或双性恋,而是说,不管他们是什么,或者不管我是什么,都是极好的。从他们身上散发的信息是除了做你自己,没有必要做别的。欣赏它,伙计。体验它。……如果一个男人走路喜欢扭捏做女人状,那就扭捏做女人状。如果一个女人想要公开展示性感,那她就是。如果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是同性恋,那么他或她就做公开的同性恋。”伍德斯托克展示了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动荡的1960年代的一代人,面对着两个世界的森然对峙,面对着地球可能被核武器毁灭的危险,人类所有曾经坚固的信念经历了挑战,世界的原有价值观都分崩离析之后,突然出现了一个无比宽松而多元的时期。伍德斯托克实际上是这样一个舞台,在这里,自由的、不羁的、色彩斑斓而又天真幼稚的多元混合体刚刚诞生,他们以乐观而又无知的信念,绽放出了第一次却也是最灿烂的光亮。经历了伍德斯托克,埃利奥特·提伯,这个一直身怀罪恶感的人,豁然而获新生。结局是,他找到了那个用一生时间寻找的唯一东西——— 爱,他与比利时导演兼教授安德烈(男性)结了婚,在布鲁塞尔两人营建了一个家,创造力像花一样盛开,两人一起合作写电影剧本、戏剧,一起生活、相爱,直到1999年,安德列死于癌症。在书的结尾,提伯这样骄傲地说:我爬上了那座山,“……跟我长久的报应之神摩西一样,我在巅峰发现了重要的东西。”伍德斯托克“在我内心激发了某种奇妙的神秘变化,使我生命中的许多分散的条缕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人。那了不起的混合成就了我所有的梦想,包括一切梦想中最重要的,我一生的伴侣,安德烈·厄诺特。”就在前不久,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伍德斯托克的纪念文章。有一个显著的事实是,在伍德斯托克之后,世界实际上是反过去向着保守、平庸、物质化、烂熟、没有想象力的方向大踏步地前进,所以我感慨说,我们在这样烂熟的季节,已经难以相信伍德斯托克曾经存在过,它已经消失得比尘土和水珠还要彻底。但在这本《制造伍德斯托克》面前,我发现了另一面。诚如作者所宣称的:“它也许没有改变世界,但却极大地改变了我的生活。”“伍德斯托克的价值观———坚持做你自己的自由,以及给予和接受爱的自由———已经改变了我,而且没有回头的路了。” 
  •     书中最后一篇袁越写的《伍德斯托克野史》中最后一句话很能总结这个梦一般的音乐会:当初参加伍德斯托克音乐界的年轻人现在都是公司老板和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人,可即使如此,伍德斯托克以及后来的这部纪录片都真实地记录了这一代人曾经有过的梦想,和他们火红的青春。看过伍德斯托克的诞生,我终于能了解为什么美国人钟爱那些俗套的“美国梦”商业片。从平凡的一塌糊涂到开始追逐遥不可及的梦想,然后梦想一步步成真,高潮处必然遇到巨大的艰难险阻,而就在一起看似即将溃败之时,奇迹出现,梦想成为现实,小人物成为英雄……原来,这个模板不是编剧想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发生过。埃利奥特·提伯,一个被人不耻的肥胖的同性恋,被困在父母糟糕的生意上,绝望地度日如年。突然有一天,他听说伍德斯托克音乐界因为场地问题遭遇停办,于是,他打过去一个冲动的电话,之后15分钟,直升飞机送来组织者,音乐节来了,生意来了,以麻袋来计算的钞票来了,几十万嬉皮士来了。除此之外,带给提伯的还有成千上万和一样的同性恋者裸露着在湖中游泳,他第一次感受到了自由。当白湖居民的抗议达到顶峰,音乐界眼看就要在临开门前几天夭折的时候,提伯又充当了一次英雄——在广播中呼吁各地的人免费来观看音乐节。第二天清晨,当他听到嘈杂的声音,以为示威者已经将他包围的时候,迎来的确是几十万辆汽车,嬉皮士战胜了居民!音乐界开始的时候,五十万人在音乐节上,还有一百万人在去音乐节的路上。音乐节结束后,提伯的人生也就此改变,他来到了好莱坞,成为了作家,也遇到了他一生的爱人。更值得一提的是,音乐节改变了父亲,临死前,父亲握着提伯的手说,“我知道你做什么,我了解你的生活、你的朋友。我只想让你知道我没意见。我希望你找到一个人,你能快乐。”天,难道这不是所有人一生都期盼能从父母口中听到的话么?音乐节带给许多嬉皮士的可能是被LSD妆扮得异常迷幻的青春回忆,而带给提伯的确是一次完美的蜕变。天知道,是一个你我都会有的,那种稍纵即逝的追求梦想的念头制造了伍德斯托克。

精彩短评 (总计90条)

  •     其实把办音乐节这事写的不那么枯燥,已经成功了,更何况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还那么牛逼!
  •     感觉原版应该还可以,但是翻译着实不敢恭维。
  •     前一半是讲作者的家庭故事和他作为同志与设计师的经历,后一半则是他与举办伍德斯托克的白湖小镇保守居民和其他人士的斗争交往经历。结果是前一半更好看,因为够荒诞(家庭故事特别黑色幽默),够 gay(作者是石墙运动的亲历者。BTW:这本书的尺度在中文书里也算很大了,比如好几处写到SM),够有料(作者睡过不少名人,包括田纳西威廉斯和杜鲁门卡波特),也够感人(作为同志的挣扎)。相比之下,伍德斯托克部分,作者毕竟不是主办方内部人员(只是为伍德斯托克举办牵线找了场地),就显得苍白些。
  •     流行音乐文化的仪式,仔细看看
  •     作者很风趣的一个老爷子哈,觉得电影的话李安没拍好,书是很经典的
  •     作者写得真的很一般
  •     “我感到我属于一个更大的群体,这是一个世代,它能通过其包容的态度、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这个摇滚新时代的爱来自我定义。坚持做你自己的自由,以及给予和接受爱的自由。”
  •     高中看到这书封面很赞又与李安有关就买了,放了几年现在才看。摇滚,嬉皮士,同性恋,毒品,垮掉的一代,自由,和平,梦想都在里面了。
  •     一场梦
  •     放在几年前我可能还看得挺有滋味,但是现在只是当个人嬉皮回忆录来看。(或许看英文原版会好些,因为译者直译得太直了,真了解嬉皮的可以翻译出那种范儿。)
  •     质量还行,内容简单翻了一下,没细看
  •     飞片儿。。。
  •     花很长一章讲自己同性恋
  •     一本有关青春的书,向摇滚致敬
  •     接纳和释放自己的真实面貌,就是摇滚的精神。
  •     货好!价格公道!!
  •     语言风趣幽默,年轻的朋友们,请快行动起来,创造属于自己的伍德斯托克吧 :)
  •     好嗨!向往!我要去白湖!
  •     之前看过李安拍的电影 但是书里的描述从感觉上会胜过电影的表现。
  •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它的不可复制性以及拥有足以改变一代人思想的精神力量。作者的出柜史简直等同于一部美国60年代嬉皮文化发展史和同性恋精英人士大串烧。虽然我对卡波特和马龙白兰度那段存疑,但一个参与并间接性炮制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人,他说的一切都是塑造这段传奇的一部分,就算他说他和David Bowie睡过我也毫不惊奇,当然更遗憾的是他没这么说。伍德斯托克版的阿甘记录了那场反战的爱与和平泥浆浴,其至今仍被一切流行音乐发展史记载,它的成因如此阴差阳错又那么理所应当。嬉皮精神美好的出现又静默的消失,即使有的时候现实和结局有零星丑恶却不能改变巨大精神洪流给我们留下的和它所沉淀的。
  •     想再看一遍。
  •     字体大小很舒服,不错
  •     内心十分复杂……感觉在读三流一人称插屁股文学……但是有的点还是很棒的。看到卡波特和威廉斯时整个人都震惊了……
  •     期盼了很久的书,喜欢李安的那句“我一直想拍这样一个故事,它关乎自由、诚实和忍耐,还有一种我们不该舍弃的纯真。”
  •     看完了,觉得好不可思议哦,尤其是看到那张密密麻麻人群的照片!再在网上找到这次音乐节的资料,深感音乐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不过我觉得这本书音乐节的内容还是比较少,更多的描述的是作者的经历。
  •     年纪很小的时候看过 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起买的 具体情节不太记得了 今天看一篇关于李安的推送才想起来
  •     书应该是正版。只是包装的袋子破了。书裸露在外。有些书有瘀伤。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啊好好!
  •     看电影后的感受比看书更深刻,那种小巧合中诞生大的历史事件的节奏和情绪更能打动人,不过总得来说,调调还是很平和的。书的封面很艳丽啊,但文字读来还是糙了一点,平淡了一点。所以,电影更好看也是因为,那些疙疙瘩瘩的东西被李安梳理开来了吧。总之,书看后倒没有太深的印象,电影看完后那种草地的颜色和年轻人犹太人聪慧平和的影子一直都在脑子里回旋。
  •     本是一本普通的传记,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读着读着竟然哭了
  •     勇气,信念和爱。
  •     “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我的未来将是诚实、温暖和真实的,正如我现在知道生活可以是那样。” page 279
  •     书签弄丢了
  •     其实追求很简单,去追就好了
  •     看完书后许多年去草莓音乐节,踩着泥浆在非遗,突然回想起书中描写太多人去参加伍德斯托克结果整个镇都瘫痪的场景。
  •     自由 爱 爱 爱
  •     很好的一本书,特别是书封面上写的那些话,吸引着我看完了这本书。
  •     质量一般,,内容有点黄。。毕竟是外国文学,,较开放些。。说的是……算了,自己看吧,不会讲,不过中心还是好的,对我自己来讲—半懂半不懂,深奥,,
  •     书的包装资料都很不错
  •     太有趣,就像在看外国电影的感觉。虽然我不太明白为什么摇滚音乐一定要伴随毒品和sex,不过当中努力做回自己的过程很让人有趣,特别是男主在自己的工作和父母的旅馆中挣扎的那一段,还有想尽办法挽救旅馆的那一段。
  •     如果有一个无法永生的民族叫做伍德斯托克人,那么就会有这么一个能够永生的民族,叫做怀念伍德斯托克人,学习伍德斯托克人,渴望重建伍德斯托克人,或是再造新的伍德斯托克人。好久没有这样看得老泪纵横了妈蛋。
  •     通过音乐和艺术,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翻译减一星。
  •     活动买的,还没看,看评价还不错,希望不会失望。
  •     包装很好,质量不错,印刷什么的没问题
  •     提伯的回忆中,纵横交错,把伟大的1969斯托克伍德的起因展示在了我们面前,虽然感觉有些地方的翻译语序有点生硬,但瑕不掩瑜吧,还是很趣味性的。对于向往60年代美国的我来说,嬉皮的生活就是天堂的生活同时也感觉那么的难以接受,但透过文字的描述却就是喜欢。还在看ing~~~
  •     棒极了!想再看一次电影!
  •     即使全书只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和音乐节有关 但这 依然是一本让人感动的书
  •     嘻嘻 你的新世界
  •     还没看。。。。。。。。。。。
  •     这是唯一一本让我想读第二遍的小说,感觉自己的心境和提伯很相似
  •     奇点
  •     书的内容让人过目不忘,我想对于音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和看法,但是能够一直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才是最重要的。
  •     流水账,燃不起来!倒是真的羡慕当时在现场的人,make love not war!
  •     那个年代,那个国度,离我们好远,又似乎好近,仿佛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正是他们曾经历过的,不同的是,我们只是在内心狂吼,而没有表现出来。
    5000年的儒家思想,让我们学会的就是收敛。其实,很多人都想像那一代人那样,肆意说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想要去捍卫心中的坚持。可是,封闭始终是我们的标签,即使在个性一栏中写上“非主流”,外表看来还是如湖面般平静。
  •     一打开就看了一半了。挺有意思的
  •     音乐本身就是那些似乎总是被排挤在世界边缘的小人物的心声。而这本小说,用第一人称叙事,完成对一个时代精神盛事的全程记录,毫无焦虑感,也无纪实之沉重,却在轻松耐读中引人入胜。李安给力,这小说也不错。
  •     “音乐,爱与和平。”数以万计的人有着同一种状态,到处都是笑声。今人如我想起来也是热泪盈眶。
  •     2010.11.15-17
  •     只是为了收藏,以前已经读过,非常好,还半价很值
  •     还没有 看,不抱太大惊喜。
  •     制造伍德斯托克不错
  •     内容非常不错,但对书籍的封面设计有点失望!
  •     五星給1969年。
  •     摇滚代表着自由,是一种生活态度!
  •     李安电影原著小说
  •     这个世界是爱我的,就像我爱这个世界。
  •     当社会因为你的性行为而憎恨你时,性就成了一项革命行动,对许多人而言,也是一种表达愤怒的行动。它是一根竖起的中指,对所有那些鄙视你的人的最致命的回击。它证实了差异。它坚决要求生活的权利。
  •     爆了许多人的gay料……关于伍德斯托克的内容比较少,挺失望。
  •     有同名电影,书不错
  •     喜欢摇滚的都可以买来看看,写得很生动,以至于我看到书中吸毒的场景,很想尝试。
  •     幽默。
  •     怎么讲呢,是挺痛快的,但说到底美国人就是让我痛快一下就完了。
  •     nice~~
  •     无法复制的时代传奇,好想穿越去那个时候看看.....
  •     叙事多一点,意义大一点
  •     把嬉皮士描写的略萌
  •     我倒是更喜欢前面写童年和同性恋的段落,全世界哪里的青年都差不多忧伤
  •     嬉皮真讨厌
  •     写到同性恋,以前在外国是受到很大歧视的,我在这本书中真实的了解到gay的想法!上面写到为举办音乐会,受到很多本地人的阻碍,因为当地人民的局限性,所以说不走出去,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有多大,究竟有多少事情的存在,很多可能你觉得无法接受的事情,或者很新鲜的事情,在别的地方,它是以一种常态存在!还有做自己是相当重要的,不要受特定思想的禁锢,要多思考!要奔放活力
  •     最喜欢的书之二,最好先看书在看电影!!
  •     go
  •      2011-05-26 中二病已经过去。
  •     我就是不喜歡愛與和平罷了。
  •     电影看过了,书怎么能错过呢。
  •     真的是很励志的,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想法,真的没有什么不可能,学会沟通,事情也就成了。
  •     love&peace
  •     中学时候跟这书的空白页瞎写过诗
  •     等我想想要怎么评价这本书才为之好?它描绘了伍德斯托克最为之疯狂的年代,高喊着爱与和平的嬉皮士们进行一场为期四天的性解放。至于书中透露作者的SM倾向,对此只能见怪不怪了。毕竟还有更露骨的其它场景描写。
  •     基佬回忆录
  •     这才是音乐节的真谛~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