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黄昏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血色黄昏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3-01
ISBN:9787500420385
作者:老鬼
页数:614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你讲述了文革时期,以一个北京知青在内蒙古的真实经历,展现了知青在内蒙古草原的激情生活,他们狂热地劳动,草原却被一片片沙化。主人公林胡因给也因为给指导员提意见被不端打成反革命,挣扎着度过了那段岁月……本书还原了一个时代,还原了一段历史。

书籍目录

一 抵达内蒙
二 冷峻的草原
三 抄家
四 分裂
五 英古斯的风波
六 兵团接管
七 八比零
八 为发枪奔走
九 驯烈马
十 血的较量
十一 加紧防御
十二 同情
十三 开门整党
十四 决定写信
十五 爱整人的指导员
十六 猝然一击
十七 老沈目的达到了
十八 血

编辑推荐

  本书为你讲述了文革时期,以一个北京知青在内蒙古的真实经历,展现了知青在内蒙古草原的激情生活,他们狂热地劳动,草原却被一片片沙化。主人公林胡因给也因为给指导员提意见被不端打成反革命,挣扎着度过了那段岁月……本书还原了一个时代,还原了一段历史。

内容概要

老鬼,1947年生于河北省阜平县,4岁时来到北京父母身边;
小学— 华北小学、育才小学;
初中— 北京师大一附中;
高中— 北京47中;
1968年冬,去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旗插队;
1976年冬,离开草原去大同矿山机械厂当工人;
1977年底,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毕业后曾在文化艺术出版社任编辑,后调到《法制日报》;
1990年,应美国布朗大学之邀,在该校英语系写作中心做访问学者;
1995年12月回国。
主要著作:
《血色黄昏》
《血与铁》
《母亲杨沫》
《放“下河东”》(待出版)
《河北的彭德怀—胡开明》(待出版)
《不屈的老囚徒》翻译作品(待出版)等

媒体关注与评论

  8年的内蒙古草原生活,憋了一肚子话要说,于是提笔把这一切写了出来。  在那动乱的年代,凡是有知青的地方都会有许多悲怆感人的故事。本书只不过是其中的沧海之一粟。它算不上小说,比起那些纤丽典雅的文学艺术品,它只能算是荒效野外的一块石头。  不论风吹雪打,日晒雨淋,也不论世人如何评说,这块沾着泥污的石头将静静地躺在中国北方的大地。

章节摘录

  第一天,我们来到了盟军分区的大院,找到了赵司令员的家。  那小鬼头儿很热情地打开了门,把我们带到他父亲的面前。  “啊,你们都是北京来的红卫兵,欢迎欢迎。”  我们坐下后,由雷厦开讲:“赵司令员,我们从心眼儿里喜欢内蒙古大草原,真心地想来这儿插队落户,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但盟安办却以没经费为理由,拒绝接收我们。现在我们身上的钱很少,坚持不了几天,就要没饭吃了。希望您能批示有关单位接收我们。这是我们写的血书。”  4张血迹斑斑的纸,给了赵司令员个冲击。他有些感动地说:“不要这样,不要这样,我反对你们这样干。你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内蒙古草原,精神可嘉,我们当然要支持,完全支持!” 他马上掏出钢笔,在我们的一份血书上批示:“请盟安办予以安置。”  赵司令员是个老八路,很和气,没架子,面貌端正,跟他的小鬼头儿子一样,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印象。  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成功。盟安办把我们分配到两乌旗巴颜盂和牧场。P6  半夜,我身上盖的羊皮滚掉了,一下子给冻醒,只好当“团长”。蒙古包顶上有个通气透光的大圆窟窿,透过它能看见大上的星星。外而实在太冷,不敢伸出手把羊皮盖上,只好硬钻到雷厦的被窝里。  涌进一股冷气,雷厦叫唤起来:“哎哟,哎哟,你这脚跟冰块一样。”我俩屁股对屁股,裹紧了被子,继续睡觉,可怎么也睡不着。透过一缝隙,望着蒙古包顶上的窟窿,想起了白天到达东河与牧民见面的情景,气氛冷清,根本没人欢迎。只有两个黢黑的蒙古牧民骑着马,呆漠地望着我们,脸上连点笑容也没有。他们用蒙语叽叽咕咕一阵后,纵马扬长而去,跟报上说的完全不一样。  我迷迷糊糊地回着来到草原那一刹那的感受。  早晨,蒙占包里酷冷似刀,谁也不敢起来。直到上午11点多钟,老牧主贡哥勒从外面带了一把枯草,放进炉子里,又在枯草四周摆了儿块干牛粪,为我们点着炉子,包里有了热气,大家才战战兢兢地从被窝罩钻出来,趁热穿衣服。  贡哥勒来到外而,在严寒中为我们杀牛。他把牛的两条前腿攫到犄角后面,根本不绑,就在牛的胸膛上割个小口,把一只瘦瘦的胳膊伸进牛胸腔里掏心,掐断一动脉管,牛马上就死,比汉族杀牛要科学得多,省事得多。之后,他开始用把破电工刀剥皮剔肉……他的得勒背后也缝着一白布条,提醒人们他是个牧主。

图书封面


 血色黄昏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不喜欢现在的新版,看了两页读不下去了,面目全非。林鹄都变成了林胡,还有什么值得怀念?永难忘记十几岁的我,捧着这本书,恨不得把每句话都刻在心上的那股劲头。在差不多背会所有情节之后,我开始在班里四处推销,到处借人,结果知音没觅到,书倒丢了。从此再也没有读过。但那种仿佛走进一个人隐秘的内心世界的感觉却令我毕生难忘,永不再来。
  •     首先说下这本小说是微博上的吐槽鬼还是和菜头推荐说想了解下文革时候的事情就看下这本吧。所以我是感觉这本书的真实性较高。最有感觉的毫无疑问是主角,一个自利的人,一个正常的人生活在文革时期,就算他做的事情当时看来如何不合理,但其实是完全合理的,一切都是自利行为而已。知青们被耍了很久,主要是因为某党不想让知识分子危害到他们的政权,不想被自下而上地改革而已,所以说很悲剧,因此很庆幸我能活在现在的社会,虽然知足,但仍会追求更自由平等的社会。
  •     http://vcbear.mblogger.cn/posts/23652.aspx把<血色黄昏>看完了,这是一部文革知青的纪实性小说,很真实,真实的像有棱角的粗砺石头一样有质感。说实在的,这并不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文体,老鬼这个作者很自我,很暴躁,笔触有一点狭隘,没有王小波写的知青生活那样有一点调侃,讲究节奏和情节,可收可控的含蓄的爆发。但《血色黄昏》所写的真实,确实让人有一种窒息感:革命,批斗,背叛,苦力,严寒,最可怕的还是人性的苛刻,恶毒,卑劣...从小说里,可以看到尚武强悍的主角如何慢慢被淬火,被压弯,看到纯真热烈的青年如何变得世故和堕落,看到特殊年代的特殊政策如何的将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生命以及数以万亿计的财产土地像擦鼻涕纸一样蹂躏和抛弃....一段让人不得不承认渺小的论述:金刚的山羊脸毫无表情,往上推推眼镜,沉静说:“我在社会上呆了这么几年,对人性有几点最深刻的体会:人的怕死是绝对的,不怕死是相对的;人的自私是绝对的,不自私是相对的;人的势利是绝对的,不势利是相对的;人的嫉妒是绝对的,不嫉妒是相对的;人的胆怯是绝对的,不胆怯是相对的。” .....金刚用深邃的目光看着我,眼镜片闪闪发光。“不,怕是生命的影子。越高级的动物,怕也越多。谁不怕挨斗?谁不怕坐牢?谁不怕找不到对象?谁不怕受处分?谁不怕被会上点名?谁不怕丢官儿?谁不怕开除党籍、团籍?谁不怕停职反省,没工资,你要说你全不怕,我不相信。”   “既然怕死、怕疼、怕受折磨都是人性,那当叛徒也有理,也符合人性了?”   金刚咬着嘴唇,郑重其事说:“严格讲,我们每个人都有叛徒的一面,这没什么可丢人的。人性就是这么脆弱。”   “谁都这样吗?”   “对,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这样,只有极个别的人例外,所以他们才是英雄,因为一般人做不到。再说一遍,什么也不怕的人是疯子,害怕是生命最基本的本能,你不能否定这个本能。” .....所幸,我们没有生于那个年代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那个坑爹的年代
  •     中学生级别的文字水平。但文字背后的真实经历令人动容。
  •     一部个人史,更多看到的是一颗青年懵懂心对外在的痛的直观的感触
  •     挺有意思的。
  •     这么好的知青小说,为何读过的人这么少?
  •     高中时读的,现在重读,仍是非常难得的作品。除了这个题材作品稀缺意义上的难得,老鬼坦诚不伪饰的风格也令人赞叹。Howard Goldblatt (葛浩文)将它译成英文后也受到海外读者的关注,看到有读后感评价startlingly vivid, strangely objective,确实如此。
  •     其实书本身写得没什么技术含量,文笔比较拙劣,但是绝对真情实感。
  •     行文粗粝但不乏真情实感,还原了那一个特殊的年代,揭露了一下被当局掩蔽的东西
  •     很真实,很震撼!
  •     同样是知青的题材,比血色浪漫残酷了不止一点点,或许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很多东西都不能深刻的体会。
  •     一块鲜血淋漓的石头
  •     就像杨显惠的夹边沟纪事,真实得吓人。
  •     觉得自己一样在作恶
  •     很惊讶天朝竟然没有和谐这本书,而且还再版了几次,很早就知道这本著名的纪实小说,可直到今天才认真读完。书中没有优美文字和华丽的辞藻,老鬼用粗犷直接的语言记录了历史,我父母也曾经都是知青,看完后更加了解了他们的过去,也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年代。
  •     除了真实性 对主人公反感 《活着》甩它100倍
  •     能让没有经历过的人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感受
  •     能调动读者强烈情绪,恨不得把书中的一些人物扇几个嘴巴子,大骂一声:一群SB!但细细一想:如果我也打人了骂人了,我和他们何异?老鬼把这些写出来需要勇气。抄家时,林胡不住提醒自己:“对敌人仁慈就是对人民残忍;对敌人就是要恩将仇报。”人性就在敌我划分中泯灭。文革将众多复员小兵送上了社会上层的舞台,但一旦小人得志最容易犯浑。牛被宰杀钱眼泪汪汪,而复员兵王连富“见要杀的牛总流眼泪,用刀子生生把牛的眼珠给挖了出来。”这样有着铁石心肠的人,却是当时环境下的战斗英雄、积极分子、劳动模范,现在我们发现了,原来他们不是人,他们是一群被政治异化了的禽兽。一个不正常的年代,具有高度的警醒作用。老鬼对于韦小立的单相思让人印象深刻,在那个粗糙野蛮的时代,爱情是为数不多能够让人保持人性的美好事物。
  •     在看冯唐的杂文,突然想起我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一本这样的书。
  •     了解知青生活的一面镜子
  •     语言粗犷朴实,情节荡气回肠,内涵深刻,不愧是激情燃烧的年代才能写下的血色篇章。
  •     想起了我那可憐的爹和娘
  •     写得相当好,我看的是1984年版的,铁铲上烙饼!!!
  •     一个时代
  •     一个时代的印记 作者一丝不挂的展露在读者面前 经典
  •     很为里面那些有着强烈信仰的女孩们默哀,青春就是操蛋!!
  •     历史总是震撼,文风跟人一样糙
  •     不喜欢。崇尚暴力,无视规则,横冲直撞,充满了恶狠狠的口气。不过看完了会觉得杨沫怎么是这样。
  •     比较真实
  •     感觉非常真实。但是不喜欢这个作者,呵呵。很同情他的遭遇,但是性格就是命运啊。
  •     印象最深的一刻,我看书时正在喝酒,吃红烧肉。作者写到在东北连吃了好几天被冻的像铁片一样的饼,他很庆幸,因为还有的吃。幸运的活在了这个时代,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吗?
  •     最好的一本知青小说。说是小说,其实写的基本是作者自身的经历。没有对那个年代矫情的怀念与赞美,有的只是最真实的记录——那些惨烈的青春,那些被扭曲、被耽误、被改变的人生。特别是那些为救草原大火而牺牲的知青,令人心痛。物换星移,不知道谁还记得你们?谁,又能够为你们的青春负责?
  •     韦小立让我想起了平凡的世界里面的田晓霞,主人公魂牵梦萦的姑娘,可都没能终成眷属。劳作的艰辛并没能使他们对爱情麻木,向上,向上,野蛮生长!
  •     前段是流水式记述,随着实事发展,事情变得越来越诡异和疯狂,人类变得越来越卑劣和残酷,一场运动毁了千万知青青春毁了生命毁了人性。军团的黑暗和无耻今天还在继续,其专政的特性和做为专政党的武器特征决定了对于人的摧残,对国家的侵害一直在继续。后段单相思的描述和诀别的描写让人泪水不断
  •     y
  •     憋屈
  •     血色还没有黄昏
  •     言语粗糙直白简单,真实。
  •     非常特别的一部小说,文字平淡简朴却相当有感染力,随着作者对自己经历的娓娓道来,带人逐渐走进那个时代,走进作者的真实生活和内心。看完之后,爱上了老鬼……
  •     沉重,时代缩影,一个人蛮好的
  •     致敬一下。
  •     真实的不是小说是历史
  •     还是震撼。在资讯高度流通的现在,如果再来一次文革,会是怎样的疯狂与绝望,当中国人的无意识再次被点燃,我们会希望自己的人生不如是一张白纸,吃人的社会
  •     中国当代文学中少有的血性之作。
  •     太血腥太残酷了。
  •     看到不忍读
  •     文字其实很一般,还是那段历史震撼人~
  •     伤痕文学
  •     历史鉴证
  •     苍凉、人性、一段哀凉的岁月,一个人的史诗
  •     文笔一般,思绪混乱。但自我揭露很犀利,没什么隐瞒的,赤裸裸,这种记录比《芙蓉镇》《陆犯焉识》之流的所谓“艺术创作”可贵多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