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幽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珠峰幽魂

出版社:广东汕头
出版日期:2007-4
ISBN:9787811200683
作者:[德]乔琛·汉姆莱
页数:222页

作者简介

“对于追求细节的人,阅读《珠峰幽魂:揭开马洛里与欧文珠峰失踪之谜》,绝对是解渴良药。”——《岩与冰》杂志

  20世纪最令人迷惑的一个未解之谜就是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1924年征服珠峰之途中的失踪事件。马洛里是20世纪初期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而年轻力壮的欧文则是一名登山新手,这一绝妙的组合本身就很具吸引力。只差几百英尺,这对搭档就可以成为登上世界最高山峰的英雄,然而,他们却走进了迷雾般的历史,再未现身。
  1999年5月1日,美国“马洛里及欧文(M&I)搜寻探险队”在珠峰北面终于发现了马洛里的尸体,令人吃惊的是,75年过去了,他的尸体竟然保存完好。在马洛里的口袋里和尸体附近,搜寻队找到了解谜的答案……

书籍目录

序言致谢辞前言致读者序曲:最后的冲刺第一章 谜和解谜第二章 是探险,还是战争?第三章 走出地图第四章 大战役第五章 暴戾的山峰第六章 英国人,英国人!第七章 最后的金字塔第八章 信封上的话尾声:因为山在那里附录1 珠峰北壁:已解和未解之谜附录2 马洛里及欧文搜寻探险队资料统计

编辑推荐

  真正的经典之作,探险爱好者之首选,困扰历史学家和登山者多年的谜团被一一解开。  “精彩绝伦的叙事,细心选择的插图,以及漂亮的整体设计,成就了《珠峰幽魂》的经典之梦。”  ——《华盛顿图书世界》  “紧密连环的故事,将重大历史事件转变成了扣人心弦的探案历险。”  ——《出版商周刊》  “对于追求细节的人,阅读《珠峰幽魂》,绝对是解渴良药。”  ——《岩与冰》杂志

内容概要

  乔琛·汉姆莱,登山爱好者,1999年马洛里及欧文(M&I)搜寻探险队组织者。

图书封面


 珠峰幽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1924年,乔治•马洛里和安德鲁•欧文在攀登珠峰时失踪,1999年5月1日,美国名为“马洛里及欧文(M&I)搜寻探险队”在珠峰北面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但始终未找到那架传说中仍能洗出照片来的柯达相机和一位中国登山家曾看到过的欧文的遗体,也未能揭开两位先驱是否曾登顶的谜团。历史书中所写的珠峰首登在1953年,埃德蒙德•希拉里爵士和夏里巴人丹增•诺盖首次踏上了地球之巅。马洛里失踪前在回答一位《纽约时报》记者“为什么攀登珠峰”的提问时随口说了“因为山在那里”的名言,大多数人也因为这句话记住了他。相对于这句不知所云的话,这家伙说的另外一段更让我看得明白些:“如果有人问我攀登、或者是试图攀登世界最高峰到底有什么用,那我一定得说‘什么用也没有’。我们甚至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单单是为了享受成就的喜悦,还有哪不可能抗拒的愿望,想要看看所有哪些为止的世界。随着南、北两极被相继征服,宏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成了探险家们至高无上的乐园。”谁首次登上珠峰真得有那么重要么?攀登、征服这些雄性的词语用在跟未知的自然打交道中是否太妄尊自大了?人们称人迹未至的山峰为处女峰,习惯这样定义的“探险家们”大概都以“糟蹋”掉某个处女峰为至高的乐趣,这是典型的食肉动物的语言,山在那里似乎就是在勾引着他去征服。在我等食草动物的眼里,“认识”山峰也许才是天人合一的准确表达。零距离的接触只是为了认识它,素未蒙面,终得一见,无他。
  •     合上《珠峰幽魂》一书,脑海中仍然浮现着那一幕生动的场景:马洛里与欧文在向珠峰极顶攀登,两个移动的身影缩成两个小点,渐渐消失在云雾之中……自1853年珠穆朗玛峰被印度勘测为世界最高峰(当时测定的海拔为8840米)后,欧洲人就开始想着要征服这座世界第一峰。从20 世纪早期,欧洲人就开始了登珠峰的实践,真正第一次登顶却要等到1953年。在登顶之前,很多登山家都尝试过,其中最为传奇的,当属马洛里的故事。1924年3月下旬,英国人组成的珠峰探险队从印度大吉岭出发,经尼泊尔进入西藏境内,长途跋涉了一个月之后,于4月底到达了今天的珠峰大本营附近的位置。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就是探险队开始登顶的努力了。此前,人类已经成功到达了南极和北极,却从未登顶这被称为“第三极”的珠峰。这一次,英国探险队计划抢先登顶珠峰,夺得这项荣誉,并以此为伊丽莎白女王祝寿。这一次,也是登山家乔治•马洛里(George Leigh Mallory)第三次向珠峰进军——1921年和1922年的登顶都失败了,尤其是1922年的一场雪崩,夺走了七名背夫,计划遭受重创。1924年,马洛里认为这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他还准备在珠峰顶上留下爱妻的照片。1924年5月初,探险队开始登顶行动,然而计划远远赶不上变化:一场暴风雪把队伍困在6400米的第三营整整两天,只能无奈地撤回到大本营。几天后,天气才好转,5月19日重新上到第三营。愈往上,路愈难,又一次遭遇大雪,运物质的背夫们大都病了往下撤,冲顶再次出现反复,31日才到达第四营。6月1日,到达7710米的第五营。6月份的可怕季风即将到来,他们知道必须抓紧时间。走过“黄色地带”,麻烦又来了,只好在8230米建了第六营。背着沉重的氧气瓶,走在像房顶一样倾斜的陡坡,地上是积雪或被风化的碎石,呼吸困难,还有刺目的雪光……在那里,每一步都是艰难而重要的,只要一步没踏稳,就可能滑坠到几千米以下的山脚!在这地球上最难走的路段,准备攻顶的诺顿和萨姆瓦,一个小时只前进了不到300米,垂直上升高度则不到30米。走到8530米时,他俩再也走不动了,两次攻顶计划就此失败,队长诺顿以为这次探险也到此结束了。没想到,马洛里却在准备新的攻顶计划,并且挑选了经验并不丰富的22岁小伙子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e)作为自己的搭档。6月6日早上,天气很好,马洛里和欧文决定冲顶了,他俩很兴奋,状态都不错,甚至没有吃队员们准备的早餐,背上氧气瓶就出发了。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终于,马洛里和欧文失踪了,队员最后观察到他们的时候,离峰顶只剩下100多米的高度。两位英雄消失在珠峰上,他们到底有没有登顶?在登山界,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几十年。因为这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他俩登顶了,就将改写人类登山史——已知的首次登顶珠峰是1953年。他们俩最终的结局如何,是不是提前了二十多年就登顶了呢?找到他们随身携带的相机,就可以揭开谜底吗?75年之后,欧美的一帮登山爱好者,兴致勃勃地组建了“1999年马洛里及欧文(M&I)搜寻探险队”,决心揭开这个近一世纪来令人神魂颠倒的秘密。这次珠峰探险,同样困难重重,不仅成功登顶了珠峰,而且取得了令人意外的结果。这部题为《珠峰幽魂:揭开马洛里与欧文珠峰失踪之谜》的书,生动记叙了1924年和1999年两次珠峰探险的详细过程。本书的三位作者,就是参加1999年探险的队员,经过作家比尔•诺斯德福特的整理,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因为见过珠峰真面目的人毕竟是少数,登过珠峰的则少之又少,大多对她有兴趣的人,只能借助影像和文字资料,满足一下内心的好奇与渴望。这本书交替叙述了两次登山过程,像是一部平行蒙太奇的电影,带着读者游历了一次珠峰。即使从未去过珠峰的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正好可以弥补一下那份“虽不能至”的遗憾。几十年后,人类对珠峰的了解已然很充分,路线也成熟多了,装备技术也大大改进,但要登顶仍然不是简单的事。1999年的探险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原以为可以找到欧文的遗体,却意外地找到了马洛里,以及他的一些遗物。尽管没找到那关键的照相机(保存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下,胶片应该还能冲洗出照片),也没找到他俩登顶的其他证据,但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马洛里和欧文都在1924年登上了当时人类所能达到的最新高度。尤其是在1920年代,在今天看来装备堪称“简陋”的情况下,他们创造了人类的一项奇迹。珠峰有如一位静穆的美丽女神,吸引了全世界的登山者和探险者,很多人都把登顶珠峰当成毕生的梦想。每年5月,会有大批的登山者蜂拥而至。尽管路线越来越成熟,装备越来越精良,仍然几乎每年都有人折戟沉沙魂断珠峰。1996年的珠峰山难,一天之内就使9人长眠在雪山上,同一登山季有15人留在那里……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已经有两百多位勇士倒在珠峰,与英雄马洛里和欧文的幽魂长相作伴。登山是高风险的活动,尤其是攀登珠峰这样高海拔的雪山,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飞蛾扑火般要去呢?或许是为了自我挑战极限,或许是为了荣誉与成就感,或许仅仅是为了某种利益?……答案也许有很多种,最经典的一种,莫过于登山家马洛里那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因为山在那里。”(《珠峰幽魂》,[德]乔琛•汉姆莱、[美]艾瑞克•R•西蒙森、[美]莱瑞•A•强森合著,王岩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4)
  •     可能因为翻译的问题,感觉前半部分的写作有点乱,两个平行故事毫无过渡的互相穿插,经常一段读完,下一段读了一半才知道是讲1924年的事了。整本书看完还是非常好的,对传奇先驱们的追缅,对登山的理想浪漫和过程中的艰难凶险都有客观细致的描述。看完后虽然深刻知道登山的凶险,还是不可遏制的热爱这项运动,也许这就是理想的力量,一种没有实际利益,还是会让你奋不顾身去做的事。就像马洛里所说:"如果有人问我攀登,或者是试图攀登世界最高峰到底有什么用,那我就一定得说'什么用都没有'。我们甚至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单单是为了享受成就的喜悦,还有那不可能抗拒的愿望,想要看到所有那未知的世界。" 只要敢去做,无论登顶与否,都会很值得。对于登山这件不为名利只为理想奋斗的事来说,结果并不重要。应怀着一颗平静感恩的心,我们不为征服自然,只为战胜自己。倘若失败,只要尽力也了无遗憾,若侥幸登顶,也只是山给了我们机会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虽然珠峰只是我的梦想,大概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和时间去,哪怕仅仅是大本营。现在忙于生计,等老了又没了身体,也许到时候心情也没有了,很可能都不会再翻这本书了。不过看着书,心中神往,也是很惬意的事。
  •     “因为它就在那儿。’’ 我是相信两位登山家已经登上了顶峰,在下撤过程中意外滑落去世的。
  •     很喜欢本书,装订和纸张都非常好,值得购买
  •     心和那些勇者一起体验。。。
  •     喜欢登山和探险的朋友会喜欢!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找寻两位英雄的过程,也穿插了当年的经过!可惜只找到了马洛里的身体,欧文的还是个迷。。。
  •     真实,扣人心弦,双线叙述方式稍凌乱,容易穿越... 以及不喜欢对山峰用“征服”这个词...
  •     翔实的记录和许多图片,可贵的资料!
  •     其实无论马洛里和欧文登顶与否,在那个年代,凭借那样简陋的装备,能够攀登到那样的高度,绝对是非常伟大的成就
  •     真是爱不释手
  •     其实自己也一直在犹豫。因为本人从小体质就不好,虽然对雪山无限向往,也亲见过数不清的雪山了,但还是明白登山活动的危险。虽然不像《into thin air》那样直述,但也还是很真实。
  •     是他們為人類揭開了登珠峰這套永不謝幕的戲的序幕的!!
  •     在珠峰地区徒步的时候,就想着回来要看的第一本书就是它。登山什么用都没有——但是他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
  •     征服自然 也写出了 征服途中的困难 先驱
  •     1924年至今80几年了,这个故事还是一个迷,等待后人继续来揭晓它的谜底,欧文的那部未找到的柯达相机记录着整个世界的疑惑,我确信他们登上了顶峰,和珠峰的无数幽魂一样,当你的脚步踏进了珠峰女神,就会被她所吸引,魂魄已飞散在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就如有人问乔治-马洛里,你为什么攀登...
  •     挺震撼的。
  •     就是翻译错误太多,否则就是5星了
  •     BOOK OF BOOKS
  •     乔治的女儿克莱尔回忆她的父亲曾经随身携带着她母亲的一枚小像上了珠峰,说登顶之后要把它留在峰巅上,但在99年搜寻探险队找到她父亲的遗体时,这枚小像不在了。那么是否意味着马洛里已经享受到了登顶至乐?对于人类而言,登顶并不总是最重要的,正如01搜寻队为了挽救他人的生命放弃近在咫尺的峰顶一样,重要的是流动在这个族群血液里永无休止的“攀登”和“探索”渴望,这种渴望支撑他们去往了从所未去之地,达到了从来没有达到过的高峰,他们还将继续前进。也许并不必然带来福祉,但人类做人类的事,裁断留给神明。
  •     这本书让你了解发生在1924年关于珠峰的一件经典之谜:攀登珠峰的先驱——马洛里和欧文的失踪之谜。书的内容和装帧无可非议,对得起这个价格。但是就是注释都附注在书的后面,令人觉得很不方便。另外就是书中的描写是穿插进行的——1924年和1999年的探险情况,如果能够编排得好一点,例如说完1924年穿插1999年的时候能空出几行,就会让读者更加清晰。希望再版的时候能改善这一点。
  •     和纪录片一起看最好
  •     从书中可以领略珠峰的险峻以及国外登山队员的严谨
  •     和《the wildest dream》结合起来看更好
  •     接触每个陌生的山峰,只是为了认识它,素未蒙面,终得一见。在我眼中,找寻他们上没上去的证据只是一出可笑的闹剧而已。
  •     因为山在那里!
  •     关于马洛里和欧文最终有没有登上珠峰,我始终怀着美好的愿望希望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最总被证实这是不可能的。
  •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感觉前半部分的写作有点乱,两个平行故事毫无过渡的互相穿插,经常一段读完,下一段读了一半才知道是讲1924年的事了。整本书看完还是非常好的,对传奇先驱们的追缅,对登山的理想浪漫和过程中的艰难凶险都有客观细致的描述。看完后虽然深刻知道登山的凶险,还是不可遏制的热爱这项运动,也许这就是理想的力量,一种没有实际利益,还是会让你奋不顾身去做的事。就像马洛里所说:"如果有人问我攀登,或者是试图攀登世界最高峰到底有什么用,那我就一定得说'什么用都没有'。我们甚至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单单是为了享受成就的喜悦,还有那不可能抗拒的愿望,想要看到所有那未知的世界。" 只要敢去做,无论登顶与否,都会很值得。对于这件不为名利只为理想奋斗的事情,结果并不重要。若能侥幸登顶,只是山给你的机会而已。
  •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以此感受一番珠峰的魅力!
  •     一口气看完的
    能够在那个年代登上那样的高度,乔治马洛里和欧文,真的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很不错,如果是户外人士的话,应该看这本书。当年正是《走入空气稀薄地带》奠定了我登上珠峰的念头,看了这本书更坚定了我的理想。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