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对我撒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别对我撒谎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3-1
ISBN:9787561742334
作者:[澳]约翰·皮尔格(选编)
页数:504页

作者简介

在过去几十年中,“新闻调查”(Investigative Journalism)逐渐被用于专指那些敢于揭露不公、恶行,特别是揭露滥用权力的报道。如今新闻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非议,赞美这些新闻调查中的上乘佳作和这一技艺的最出色实践者,此其时也。
这本选集选入的报道有文章、有电视节目底稿、也有书本的节选,每篇都深入到官方沉默伪装的背后,揭示出令人不安的重大真相。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选编这个选集,也是在向他最钦佩的人们致以职业的敬意。在这些人中,有著名的丑闻记者:报道美来村大屠杀的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和揭露洛克比空难掩盖丑闻的保罗•富特(Paul Foot);也有勇敢的目击证人:原子弹爆炸后第一个进入广岛的西方记者威尔弗莱德•伯切特(Wilfred Burchett)和1990年代定居加沙地带进行报道的以色列记者阿米拉•哈斯(Amira Hass);他们中还有特立独行的侠客:德国化身卧底记者京特•瓦尔拉夫(Gunter Wallraff)和撰写《美国式死亡》的杰西卡•米特福德(Jessica Mitford)。
本书涵盖了过去50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丑闻和抗争,从玛莎•盖尔霍恩(Martha Gellhorn)笔下1945年被解放的纳粹达豪(Dachau)集中营,到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后的血腥杀戮。期间这本书还见证了越南、柬埔寨、东帝汶和巴勒斯坦等地人民所遭受的不公不义。
约翰•皮尔格为每一篇报道都作了导读,并佐以针对报道作者的个人见解。他还为这本选集写了一篇激昂的序言,认为本书所赞赏的这种新闻调查理念正面临某些势力的颠覆威胁,这些势力正是新闻调查本应反对的敌人。
综观全书,它通过现代最顶尖记者的报道铺陈出这个时代一部非凡的“秘史”。这本书也是一个对全世界记者的动员令——时不我待!
本书几乎预告了西方主流媒体所谓自由、公允、公正神话的破产。
——甘阳
在人和时代歌舞升平的背后,总会有人不那么合时宜的寻找真相,然而正是在这种朝圣般的追求里,人类得以缓慢的进步,也只有在这种追求中,记者,才是一个可敬的名词。
——白岩松
事过境迁,老去的新闻调查本来没有重读的价值,但这本集子却可一读再读,因为它只代表了数十年西方调查报道的最高水平,更活生生地体现了身为知识分子的记者所该具有的一切美德:细致、耐心、坚毅、勇敢,以及永远同期弱者的人道精神,与探问到底的怀疑精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对某些西方主流媒体提出了最强烈的挑战,而做出这种挑战的,恰恰就是这些西方的记者:其启示不言而喻。
——梁文道
这是一本对“真相”救赎的书……相信所有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对书中那些记者由衷地钦佩,可以说,他们都是以生命的代价影响了世界进程。他们的荣耀一点也不亚于诺贝尔获奖者。
——陈保平
对于不是新闻人的那些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同样有趣。事实上,这些新闻报道的个案,不少都已经是好莱坞大片的绝佳题材。
——闾秋露薇

书籍目录

序:真相与救赎之道(陈保平)
译者序(牟磊)
致谢文本说明序(约翰·皮尔格)
玛莎·盖尔霍恩 达豪(1945年)
威尔弗雷德·伯切特 原子瘟疫(1945年)
爱德华·默罗 麦卡锡主义的威胁(1947年-1954年)
杰茜卡·米特福德 美国式死亡(1963年)
西摩·赫什 美来屠杀案(1970年)
约翰·皮尔格 零年(1979年)
京特·瓦尔拉夫 人下人(1985年)
布莱恩·图希玛丽安·威尔金森 帝汶文件(1987年)
马克斯·迪普雷雅克·波夫 种族隔离行刑队揭秘(1988年~1994年)
保罗·富特 洛克比空难真相的大骗局(1989年~2001年)
罗伯特·菲斯克 恐怖分子(1990年2001年)
索马斯·米尔恩 打击矿工的秘密战争(1994年)
阿米拉·哈斯 重围之下(1996年)
菲利普·奈特利 沙利度胺丑闻:我们错在哪里(1997年)
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 车臣:肮脏的战争(1999年~2002年)
琳达·梅尔文 被欺骗的人民(2000年)
格雷格·帕拉斯特 总统职位是怎样被偷走的(2000年~2001年)
马克·柯蒂斯 百万人大屠杀的帮凶(2003年)
约翰·皮尔格 报道伊拉克的真相(1998年~2004年)
费莉西蒂·阿巴思诺特 伊拉克:无休止的战争(1998年~1999年)
乔伊·戈登 冷酷的战争: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经济制裁(2002年)
理查德·诺顿一泰勒 捏造的借口(2002年一2003年)
罗伯特·菲斯克 伊拉克血腥死亡中的又一天(2003年)
乔·怀尔丁 见证费卢杰(2004年)
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收录了历来调查报导的扛鼎之作,表彰几位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时值今日,新闻界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攻击,《别对我撒谎: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报道》的问世意义格外重大。《别对我撒谎: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报道》选录篇章依写作年代编排,类型涵盖新闻报导与专论、电视节目底稿与专书节录,每一篇作品都深入官方缄默之墙的后方,披露令人坐立难安的重大真相。  《别对我撒谎: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报道》为历史写下“初稿”的任务已经被西方新闻体系抛弃了!如今新闻正在宣扬一种用意含混不明的帝国主义,有的在直接鼓吹,有的在懦弱地默许。当记者们对这种讹误听之任之的时候,他们就不是在告知,而是在惑众。  甘阳、梁文道、白岩松、闾丘露薇等联合推荐。

前言

  如果不是在有阳光的早晨,要持续读这本约翰·皮尔格编的《别对我撒谎》,心情是沉重和压抑的。人们面对真相并不容易。但当你读完这23篇报道,内心如果不涌起一点激情,我们对人的良知便会产生怀疑。我相信,所有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对书中那些记者由衷地敬佩,可以说,他们都是以生命为代价影响了世界进程。他们的荣耀一点不亚于诺贝尔获奖者。  从达豪死亡集中营到麦卡锡主义的威胁,从揭发南非种族隔离政权行刑队到洛克比空难真相的揭示,从卢旺达大屠杀中西方世界的角色到对德国外籍劳工悲惨生活的展示,一直到师出无名的伊拉克战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记者对历史的呈现和尊重,而且在这呈现和尊重的过程中,看到了人性最美丽、最优秀的一面。与此同时,我们对近一个世纪来,西方世界发达繁荣背后的虚伪与残忍有了更深的认识。《别对我撒谎》的书名,隐含着尖锐地责问:“谁对我说谎?”“为什么要对我说谎?”这种责问让我们思考的深度不止是说谎者本身。  约翰·皮格尔这本书的另一个启示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把自身的疲软与褪色推到了科技身上,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新闻的核心价值是真相,而真相主要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和准确的数字来证明的。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是通过男女记者(有学者说,近年来全球女记者的表现已让人对女性新闻工作者刮目相看)深入虎穴,才写出了有深度和广度的报道,从而改变了世人对事件的看法,改变了事件的走向,这些都不是科技本身能做到的。即使有一天,网络作为媒介取代了传统媒体,记者的正义感、勇气、思想、采访技巧、文字表达能力仍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资源,离开了人的网络并不会告诉人们真相,而公众追求公正平等和真相的普遍意志是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违背的。所以,在资讯泛滥、浅层信息遮蔽真相的当下,新闻调查报道应该成为新闻院校和记者培训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采写新闻调查报道的能力,才称得上是优秀记者。  九十年前,韦伯(Maxweber)在对德国大学生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记者每天或者每周都必须随‘市场’的需求,对任何一件事、对生活中任何可以想象到的问题迅速(回应)……这是会有不堪卒睹的后果的,因此,许多新闻工作者到头来在人性方面完全失败,丧失一切价值也就不足为异。”韦伯接着还说,面对影响力的旁落、社会地位的尴尬与工作情境的不堪,“值得吃惊的,是在这样情况下,这个阶层中居然还有许多可贵的、道地的人存在……这条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走的,性格薄弱的人,绝对不能走这条路,特别是那些只有在安定的地位才能维持心灵平衡的人。”(钱永祥译文)韦伯虽是一位西方哲学家,但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救赎之道不乏精辟之见,也印证了本书许多作者作为可贵的、道地的人的存在。只是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新闻观相比,他把这份救赎完全寄托于记者的个人英雄主义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揭示真相是改变历史的前提,但改变历史仅仅靠记者呈现真相是不够的。

内容概要

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在澳大利亚悉尼长大。他既是一位战地记者,又是作家和电影人,曾两度荣获英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年度记者”(Journalist of the Year)。皮尔格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最令人瞩目的报道作品发自柬埔寨(本书中有节录)和越南。皮尔格还曾荣获“年度国际记者”(International Reporter of the Year)和“联合国媒体和平奖”(UN Media Peace Prize)等众多奖项。他的纪录片曾经获得法国“无国界记者”(REPORTER SANS FRONTIÈRES)大奖、艾美奖(Emmy Award),以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颁发的“理查德•丁布尔比奖”(Richard Dimbleby Award)。2003年皮尔格以30年来揭露真相倡导人权的成绩而获颁发“苏菲奖”(Sophie Prize)。约翰•皮尔格现定居伦敦。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几乎预告了西方主流媒体所谓自由、公允、公正神话的破产。”    ——甘阳  “在任何时代歌舞升平的背后,总会有人不那么合时宜的寻找真相,然而正是在这种朝圣般的追求里,人类得以缓慢的进步,也只有在这种追求中,记者,才是一个可敬的名词!”    ——白岩松 “事过境迁,老去的新闻调查本来没有重读的价值,但这本集子却可一读再读,因为它不只代表了数十年来西方调查报道的最高水平,更活生生地体现了身为知识分子的记者所该具有的一切美德:细致、耐心、坚毅、勇敢,以及永远同情弱者的人道精神,与探问到底的怀疑精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对某些西方主流神话提出了最强烈的挑战,而做出这种挑战的,恰恰就是这些西方的记者;其启示不言而喻。”    ——粱文道 “这是一本对‘真相’救赎的书……相信所有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对书中那些记者由衷地敬佩,可以说,他们都是以生命为代价影响了世界进程。他们的荣耀一点不亚于诺贝尔获奖者。”    ——陈保平 “对于不是新闻人的那些读者来说,这本书也同样有趣。事实上,这些新闻报道的个案,不少都已经是好莱坞大片的绝佳题材。”    ——阁丘露薇

章节摘录

  回顾起在这所医院的所见所闻,这位医生语气异常冷静。他目睹德国人施暴,却无力阻止。囚犯们说起话来也和他一样——平静,带着一抹古怪的微笑,好像感到抱歉,不该对一个生活在真实世界中、难以理解达豪的人谈论这么可怕的事情。  “德国人在这里进行了一些特殊实验。”医生说,“他们想知道飞行员在不携带氧气的状态下能生存多久、飞多高。于是他们将一辆汽车密封起来,把囚犯放进去,抽光其中的氧气。人死得很快,没有超过15分钟,但死得很惨。他们在这场实验中杀的人还不算多的——800人左右。最后他们得出结论:在不携带氧气的情况下,人最多飞到3.6万英尺高。”  “他们选谁来做这样的实验呢?”我问道。  “任意囚犯,只要健康。”他回答,“他们专挑最强壮的那些人。当然,死亡率是百分之百的。”  “很有意思,对不对?”另一位波兰医生说。  我们的目光没有相交。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感受,除了感到强烈的愤怒,我感到羞耻。我为人类感到羞耻。  “还有一种实验和水有关。”第一位医生又说道,“这是为了看看飞机被击落人海一一比如英吉利海峡——之后,飞行员能在水中生存多久。为搞清楚这点,德国医生让囚犯站在大水桶中,桶里的水漫到他们的脖子那儿。最终他们发现,在零下8度的水里,人类能对抗两个半小时。这项实验死了600个人。有时候一名囚犯要遭三次罪,因为他一开始就昏厥过去,所以要把他救活,几天以后再接受实验。”  “他们难道不会尖叫吗?不会求救吗?”  这个问题让他露出了微笑。“在这个地方,尖叫或者求救没有任何用处。对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起作用。”  这时,波兰医生的一个同事进屋了,他知道有关疟疾实验的事情。德军热带医学研究主任将达豪作为实验基地,试图找到方法让德军对疟疾免疫。他让1.1万名囚犯感染第三期疟疾病毒。而真正由疟疾导致的死亡率并不高,只是这些囚犯因发烧而变得身体虚弱,更容易饿死。然而却有过一天之内三个人因服用匹拉米洞过量而死的事发生,当时德国人不知何故正在用这种药物做实验。自始至终,疟疾免疫药都没有找到。  穿过大厅进入手术室,波兰医生拿出病历记录,查看纳粹党卫队医生的手术资料。他们做过阉割和绝育手术,囚犯被迫在事前签署一份协议,表示他们自愿“自我毁灭”。犹太人和吉卜赛人必须被阉割;而任何外国奴工只要与德国女子发生性关系,就必须接受绝育手术。德国女子则被送到其他集中营。  波兰外科医生口中现在只剩上排的4颗门牙,其他牙齿都在某一天被一个守卫敲掉了,原因是那天守卫恰好想敲人的牙齿玩玩。这样的行为无论是对医生本人,还是对其他人来说,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没有什么野蛮行为是他们没见过的。有组织的残忍在这个集中营里已经进行了12年,他们对此早已习惯。  医生还提到了另一项实验,说那真是最残忍的一个,而且毫无用处。这次轮到波兰牧师当“豚鼠”(达豪囚禁过2000多个牧师,活下来的只有1000个)。德国医生将链球菌注射人囚犯的大腿肌肉和骨骼之间,引发大面积的脓肿,并伴随高烧和剧痛。波兰医生说光他知道的病例就有100多个,实际数字应该远不止这些。他手中的记录有31例死亡,病人都在经受了两三个月无休无止的痛楚后才死去,临死前还要再动几次手术。这些手术是进一步的实验,为了看看垂死之人是否能被救活——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也有一些囚犯完全康复了,因为他们有幸接受了早被证明有效的药物治疗。但也有一些人落下终生残疾,如今只能一瘸一拐地在集中营里走动。  到此时,我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我的向导(一位德国社会党人士,在达豪被囚禁了10年半)带我穿过营区,来到监狱。在达豪,如果你想远离某种恐惧,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近另一种恐惧。监狱是一座长方形建筑,很干净,里面有一间问白色的小牢房。关押在这里的人被称为“NN”(“NN”是德语“Nacht”和“Nebel”的缩写,意思是“夜晚”和“迷雾”),用不怎么浪漫的话解释,就是说关押在这些牢房里的人一个活人也见不到,不能跟任何人说话,从来见不到阳光和新鲜空气。他们被单独拘禁,每天仅靠“水汤”和一片面包存活——集中营的“减肥食谱”。他们自然有发疯的危险,然而在多年的沉默中,没有人知道他们身上究竟发生了些什么。美国人是星期天进入达豪的,之前的那个星期五,党卫队将8000人从这里送上了最后一班死亡列车,其中就包括单独监禁的这些囚犯。他们从此音讯全无。如今,在这座干净、空荡荡的监狱里,一个女人仍然不肯离开牢房,她一直在用可怖的单一音调尖叫,偶尔沉默一会儿,再继续尖叫。就在这几天,她疯了,我们来得太晚了。  在达豪,如果发现一个囚犯口袋里私藏香烟屁股,他将领教25至50下皮鞭抽打。如果党卫队经过时,囚犯没有在6英尺之外的地方立正、脱帽致敬,他将被双手反绑,用钩子钩住,在墙上吊挂一个小时。如果囚犯有其他小动作惹恼了看守,他将被塞到一只盒子里。盒子的大小和电话亭差不多,由于结构牢固,一个人单独在里面就无法坐下、跪下,更不用说躺下,而四个人塞在一只盒子里的情况很常见。他们将在里面站上三天三夜,没有食物和水,也没有任何形式的卫生设备。惩罚结束后,他们将回到一天16个小时的苦役中,食谱仍然是“水汤”和一片灰泥般的面包。

图书封面


 别对我撒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3条)

  •     这就是道长推荐的那本《别对我撒谎:24篇撼动世界的调查报导》当时很是想买啊。可惜贵了点。恩。现在出了大陆版了。可惜24篇变成23篇了。谁知道莫名其妙被和谐了的是那篇报道么?
  •     新闻自由、代议制政府和陪审团制度是人类的三项基本自由权利,爱德蒙德·伯克也曾说新闻界是相对于政府及其利益的“第四等级”,当然,这些都是在西方语境下的表述,本书中的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的记者也大都来自西方国家—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编者约翰•皮尔格编著这部大块头的目的既是为了向书中提到的23位伟大的记者致敬,更是想对当今媒体行业发出警示,以免记者们丢了自己的良知,成为政治和商业的傀儡。作者在序言中就吐槽如今澳大利亚新闻行业的现状,“在今天这样一个大公司化的’多媒体‘时代,媒体已经被少数几个权力人物运作成了利润的奴隶,很多记者已经变成宣传机器的一部分,却浑然不知。”被金钱收买而失去良知的新闻从业者与权力沆瀣一气,与真相渐行渐远。而包括书中记录的23位记者在内那些记者们,他们的共同点就是蔑视权威、将公正视为最高的追求,他们不人云亦云,也没有追随舆论的主流,而是洞察现状,作出不同于常人的选择。他们中间有的人只是真实的记录了历史事件,并无力改变事件的走向,没有能力救助眼前那些正在受到伤害甚至正在死去的人,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与任何一个幸存下来的当事人无异,所不同的是他们是记者,所谓“记者”就是“记录的人”,记录下事件的真实经过,是作为一个记者最起码的责任。比如玛莎·盖尔霍恩对达豪集中营的记录,让后来者对德国纳粹的暴虐行径认识的更加全面(《达豪》,1945),以及编者约翰•皮尔格本人对红色高棉超乎人类想象的残暴所做的注脚(《零年》,1979)。他们的报道读起来更像短篇恐怖小说,在描述现实的时候,不仅真实,还很生动,情感充沛,非常投入。还有一些报道对事件的进程产生了实质的影响,从而或多或少的改变了社会的现状。比如出身英国贵族,却因看不惯英国的等级规定而逃到美国定居并从事新闻写作的女性记者杰茜卡·米特福德,1963年出版了《美国式死亡》一书,揭露美国丧葬行业内幕,批判从业者“营销葬礼”、将死亡的意义变成一种纯粹的消费行为。尤其是她所作的当时被视作行业秘密的防腐全过程的描述,对美国当时的丧葬行业产生很大影响,并引发立法改革。菲利普·奈特利关于沙利度胺丑闻的一系列报道捅破了被密封在法律茧子里的整个事件,并推动了对受害者的赔偿。正因为这些记录者们,才使这些已经过去几十年的事件没有淹没在历史的大河里缈无声迹被后人遗忘。他们的付出是超乎想象的,威尔弗雷德·伯切特冒着被日本人杀害和染病的风险第一个到达被原子弹轰炸过的长崎,见证了“原子瘟疫”给当地人造成的伤害;德国记者京特·瓦尔拉夫采用“卧底报道”的方式,变身成土耳其工人进入工厂最底层从事危害性极大的艰苦工作,为当时德国的外籍工人争取合法权益。还有他们中间那些亲历大屠杀而无法改变现状的记者们,更是在生理、心理和精神上承受着难以负荷的压力。别对我撒谎,告诉我真相,要得到真相,除了依靠敏锐的新闻灵感、洞察的从业经验和常识以外,更需要扎实而艰辛的证据搜集和新闻写作的过程,那代表了无数次冒险和无数个无眠的日日夜夜。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一些榜样,建立一个行业的标杆,成为在黑夜中迷航的人们前进的灯塔。
  •     别对我撒谎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调查报道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选编乔纳生·凯普出版公司2004年出版(Published by Jonathan Cape 2004)序:真相与救赎之道陈保平如果不是在有阳光的早晨,要持续读这本约翰·皮尔格编的《别对我撒谎》,心情是沉重和压抑的。人们面对真相并不容易。但当你读完这23篇报道,内心如果不涌起一点激情,我们对人的良知便会产生怀疑。我相信,所有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对书中那些记者由衷地敬佩,可以说,他们都是以生命为代价影响了世界进程。他们的荣耀一点不亚于诺贝尔获奖者。从达豪死亡集中营到麦卡锡主义的威胁,从揭发南非种族隔离政权行刑队到洛克比空难真相的揭示,从卢旺达大屠杀中西方世界的角色到对德国外籍劳工悲惨生活的展示,一直到师出无名的伊拉克战争,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记者对历史的呈现和尊重,而且在这呈现和尊重的过程中,看到了人性最美丽、最优秀的一面。与此同时,我们对近一个世纪来,西方世界发达繁荣背后的虚伪与残忍有了更深的认识。《别对我撒谎》的书名,隐含着尖锐地责问:“谁对我说谎?”“为什么要对我说谎?”这种责问让我们思考的深度不止是说谎者本身。约翰·皮格尔这本书的另一个启示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把自身的疲软与褪色推到了科技身上,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新闻的核心价值是真相,而真相主要是通过具体生动的细节和准确的数字来证明的。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是通过男女记者(有学者说,近年来全球女记者的表现已让人对女性新闻工作者刮目相看)深入虎穴,才写出了有深度和广度的报道,从而改变了世人对事件的看法,改变了事件的走向,这些都不是科技本身能做到的。即使有一天,网络作为媒介取代了传统媒体,记者的正义感、勇气、思想、采访技巧、文字表达能力仍是这个领域最重要的资源,离开了人的网络并不会告诉人们真相,而公众追求公正平等和真相的普遍意志是任何一种媒介都无法违背的。所以,在资讯泛滥、浅层信息遮蔽真相的当下,新闻调查报道应该成为新闻院校和记者培训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采写新闻调查报道的能力,才称得上是优秀记者。别对我撒谎九十年前,韦伯(Max Weber)在对德国大学生演讲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记者每天或者每周都必须随‘市场’的需求,对任何一件事、对生活中任何可以想象到的问题迅速(回应)……这是会有不堪卒睹的后果的,因此,许多新闻工作者到头来在人性方面完全失败,丧失一切价值也就不足为异。”韦伯接着还说,面对影响力的旁落、社会地位的尴尬与工作情境的不堪,“值得吃惊的,是在这样情况下,这个阶层中居然还有许多可贵的、道地的人存在……这条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走的,性格薄弱的人,绝对不能走这条路,特别是那些只有在安定的地位才能维持心灵平衡的人。”(钱永祥译文)韦伯虽是一位西方哲学家,但他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救赎之道不乏精辟之见,也印证了本书许多作者作为可贵的、道地的人的存在。只是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新闻观相比,他把这份救赎完全寄托于记者的个人英雄主义显然是有局限性的。揭示真相是改变历史的前提,但改变历史仅仅靠记者呈现真相是不够的。译者序牟磊凭经验和敏感发现,再通过调查分析锁定现场。多方查证,取得线索。缩小区域,定位。向下挖掘,向周边扩张。继续挖掘,清理覆盖在事物表面的泥土,同时记录和收集发现物,分类整理,保护现场,最终渐次重现事物的原貌……我在这里所描述的并不是一次田野考古,而是新闻调查报道的工作。这两项工作之所以如此相似,首先是因为相似的发掘方法带来同调的过程之美。不仅是方法和过程。新闻调查报道的作品也和考古发现的结果不无相似:二者都具有一种震慑人心的真实之美。这两种真实,一种被深埋于历史的烟云,一种被掩盖于现实的迷雾,一旦重见天日,当即改写世间固有思维。因为“这才是真相”。然而相似之下又大有不同。考古发掘工作浩浩荡荡、堂而皇之,而新闻调查报道却总是艰险重重、波诡云谲,所涉人事往往利害攸关,调查者常常临深履薄,甚至应该比喻成盗墓才更为合适。发掘遗迹都是兵团作战,新闻调查却往往是三两人行动,更不乏只身闯荡的独行侠。一台打字机、一部相机、一个小旅馆的房间、一部电话、几瓶烈酒,这就是他们的全部装备。有时候还需要一把防身的手枪。在翻译这本选集的一年里,我逐字逐句跟随着编者约翰·皮尔格和其他世界最顶尖的调查报道记者,重访了几乎1945年以来所有世界重大新闻的现场。在50多万字的翻译工作中,新闻调查报道首先呈现在我面前的价值是它天然的美感:其严密细致、如同医学研究般冷峻的方法;其迂回曲折、水落石出的精彩过程;还有最终作品展现出的强大真实感。这本书中的每一位记者都堪称是新闻调查这门艺术的大师。西摩·赫什穿行在美国大地两年,行程5万英里,遍访军营酒肆和人家,全靠当事人噩梦般的回忆和无数疯狂的心理细节观察,才活生生重现了越南美来村的血腥一日。罗伯特·菲斯克在以色列军队和长枪党民兵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之后,抢先进入黎巴嫩夏蒂拉难民营,他从描述自己循着几百万只追逐尸臭的苍蝇发现屠杀现场开始,一直写到事发之后对屠杀幸存者的逐个回访,自身的亲历加上多角度的访谈,便层层交织出他的报道。保罗·富特对洛克比空难背后阴谋的调查从1989年一直持续到2001年,在他主编的《私家侦探》杂志上一路连载报道,其间抽丝剥茧,凭着强烈的怀疑精神,从堆积如山的人证物证和纷繁的庭审记录中剥出了事实真相。别对我撒谎译者序然而,皮尔格精心铺陈出的这数十篇报道带给我的远远不止于对新闻之美的沉醉,也不止于对作者们技艺胆识的叹服和对他们经验的汲取。随着对每一篇报道的翻译,我一次次进入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的地理、文化,一次次查证原稿中涉及的人事、史料、当年的话语、文本。我开始进入一座座洞开的深穴。沿着这些记者当年的足迹,我亦步亦趋,借着手中的亮光慢慢前行。这些墓穴有的已尘封多年,盖棺论定;有的还未封土,仍有无数蛛丝马迹等待着后来者的追问。唯一相同的是,洞穴内的景象和我们平日在外间的所想所见所知,几乎都是迥然相异。每一件或胡乱堆放、或齐齐排列着的遗物,即便之前都是似曾相识,现在却似乎都重新组合了一遍,讲述起另一个版本的故事。探究这些不同的版本,思考在当时和事后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版本,乃至有种种虚构、矫饰、掩藏,成了这本报道选集带给我的更大启发。渐渐地我发现,在这些事件与事件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我在一片现场的一条甬道里走到尽头,发现它忽然又连上了另一片现场的甬道。等我将这60年的世界现场逐个蜗行一遍之后,我依稀看见了它们连在一起的全貌:1945年广岛的废墟和1975年荒芜的金边城,2000年佛罗里达州的总统大选计票现场和2003年伊拉克费卢杰的炮火,1989年苏格兰洛克比的上空和1996年重围之下的加沙地带……无数暗流在20世纪的地层之下涌动,串联起一个个表面看来相距很远的土地、人民、政权,灾难、喧嚣、冲突。 而在这一地层之下,又有以往时代各各相连的一片片遗迹,有的已经湮没,有的还露出残砖断瓦。一层层的浮土不断掩过杂沓的脚印,旋即又被新的脚印覆盖。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每个人永远要问的第一个问题,却又最难回答。很多时候这个问题甚至都不会再有正确的答案。我仅举一例。就在这本书即将付印前,全世界的媒体聚焦到一条新闻上:英国当地时间2009年8月20日下午,英国苏格兰司法部门宣布,出于人道主义理由释放制造洛克比空难的主犯——利比亚人梅格拉希,因为他已病入膏肓。梅格拉希获释的消息在美英引起巨大争议。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苏格兰方面的决定是个错误,美国反对这个决定。很多美国遇难者家属对梅格拉希提前获释表示愤怒,认为这对遇难者家属来说简直是侮辱。可是,当年在洛克比究竟发生了什么?在围绕着这条新闻的种种喧嚣中,这个疑问声已经很微弱了,仅有当年保罗·富特的调查报道还剩些许回响隐隐传来。洛克比空难背后的真相因为被层层掩盖,至今仍未大白于天下。这桩20年前轰动世界的大新闻,在20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了真相不明的历史。同样,有怀疑称这次梅格拉希获释与英国在利比亚的石油贸易有关,但苏格兰当局发言人当即否认。很快,这条今天的新闻又会成为模糊的历史,连同本就已经模糊不清的,关于洛克比空难的一切。为什么我们不知道真相?这恐怕是每个人永远要问的第二个问题。这也是这本报道选集最终要向大家揭示的:为历史写下初稿的任务早已被西方新闻体系抛弃。这本选集的思想灵魂所系当属编者皮尔格的挚友,美国思想家诺姆·乔姆斯基,他曾经三言两语就说明了个中的缘由:今天的大众新闻媒体都由大财团拥有,基于广告营收的商业诉求必然会驱使媒体远离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而趋向更加有利于利益集团整体利益的选题和报道角度。这一切都在自然而然间发生,而当记者们对这种讹误听之任之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在惑众了。如此一来真相何存?皮尔格曾说:“作为记者,把自己仅仅看成是报信的人是不够的。在每一条消息和围绕在其周围的各种说法背后,总是隐藏着幕后的动机,这也是记者必须知道的。”此话朴实,像是皮尔格作为一位成功的记者在勉励后生同行,可“探究幕后的动机”远不仅是对一名好记者的技术要求而已。他和这本书里的所有作者正是从认定这一点开始参透了新闻的真义,藉着怀疑精神向西方政治商业集团和他们宣扬的主流神话发起巨大的挑战,践行着真正知识分子的责任。纽约时报大楼的大堂有一件装置艺术作品:无数个带硬盘和喇叭的小显示器整整覆盖了两面墙,每一个小显示器上都在不间断地滚动着从当天的新闻里随机抽出的词句,凑近了还能听见有声音喋喋念着。站在这两面墙中间,满耳便是一片嗡嗡之声。这就是我们当今生活的写照:我们活在新闻里,被表述出的新闻甚至已经成了生活本身。新闻即是我们对今天世界的认识,也将是历史。正如翻译这本选集给我带来了种种启示,我相信读者们也一样会在阅读中有惊人的发现。唯一遗憾的是,原著中有更多的篇什,因为部分文章的中文版权未能落实,即便已经译出,最终也未能面世。若加上这几篇,这个世界的隐秘图景将会更加完整清晰一些。这些文章是:詹姆斯·卡梅隆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英国著名的驻外记者。在西方记者中,他第一个去到了北越战场胡志明市的这一边,报道美国在越南的这场战争。在其书《见证人》(Witness)中,卡梅隆以高超的叙事能力表达了电视无法表达的东西。的《镜中奇遇》(Through the LookingGlass, 1966)、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爱德华多·加莱亚诺(Eduardo Galeano),出生在乌拉圭,是拉丁美洲最大胆的记者、作家、历史学家和诗人之一,著有《拉丁美洲割开的血管》(The Open Veins of Latin America)、《火的记忆》(Memory of Fire)等。的《颠倒的世界》(The UpsideDown World, 1998)、埃里克·施洛瑟埃里克·施洛瑟(Eric Schlosser),文章选自其划时代的著作《快餐国家:全美式饮食的黑暗面》(Fast Food Nation: The Dark Side of the AllAmerican Meal),书中深刻揭露了全球化快餐业的秘密。的《快餐国家》(Fast Food Nation,2001)、大卫·阿姆斯特朗大卫·阿姆斯特朗(David Amstrong),美国国家安全通讯社(National Security News Service)华盛顿分社的社长,这个相对不大的通讯社专门从事新闻调查,长久以来因擅长披露政府内幕消息而出名。的《全球统治计划》(Drafting a Plan for Global Dominance, 2002)和爱德华·萨义德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流亡美国的巴勒斯坦人,著名的学者、文学批评加、作家、诗人和音乐家,其一生写了大量关于巴勒斯坦人争取民族自决的著作。的《对伊斯兰教的报道与掩盖》(Covering Islam,1997/2002)。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家人和友人都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很乐意和他们分享这本书最终面世带给我的欣喜,他们是:我的妻子余琦、本书的编辑何家炜和朱小文、好友姜白、詹晨。我还要感谢我在广外时的老师,乔姆斯基的学生宁春岩教授,正是他让我第一次知道了这位伟大的学者。2009年12月28日 上海寓中目录序:真相与救赎之道(陈保平) /  1译者序(牟磊) /  1致谢 / 1文本说明 / 2序(约翰·皮尔格) / 1玛莎·盖尔霍恩达豪 (1945年) / 1威尔弗雷德·伯切特原子瘟疫 (1945年) / 11爱德华·默罗麦卡锡主义的威胁(1947年—1954年) / 25杰茜卡·米特福德美国式死亡 (1963年) / 43西摩·赫什美来屠杀案 (1970年) / 63约翰·皮尔格零年 (1979年) / 93京特·瓦尔拉夫人下人 (1985年) / 125布莱恩·图希 / 玛丽安·威尔金森帝汶文件(1987年) / 141马克斯·迪普雷 / 雅克·波夫种族隔离行刑队揭秘 (1988年—1994年) / 157保罗·富特洛克比空难真相的大骗局(1989年—2001年) / 177罗伯特·菲斯克恐怖分子 (1990年/2001年) / 217索马斯·米尔恩打击矿工的秘密战争(1994年) / 243阿米拉·哈斯重围之下(1996年) / 281目录别对我撒谎菲利普·奈特利沙利度胺丑闻: 我们错在哪里(1997年) / 303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娅车臣:肮脏的战争(1999年—2002年) / 329琳达·梅尔文被欺骗的人民(2000年) / 351格雷格·帕拉斯特总统职位是怎样被偷走的(2000年—2001年) / 375马克·柯蒂斯百万人大屠杀的帮凶(2003年) / 393约翰·皮尔格报道伊拉克的真相(1998年—2004年) / 407费莉西蒂·阿巴思诺特伊拉克:无休止的战争 (1998年—1999年) / 413乔伊·戈登冷酷的战争: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经济制裁(2002年) / 421理查德·诺顿-泰勒捏造的借口(2002年—2003年) / 433罗伯特·菲斯克伊拉克血腥死亡中的又一天(2003年) / 447乔·怀尔丁见证费卢杰(2004年) / 455参考书目 / 467

精彩短评 (总计58条)

  •     开阔眼界
  •     目前看的这类书中最好的一本。推荐。
  •     版式看着有点累,其他不错
  •     还没有有看~~期待~
  •     日本原子弹轰炸后,西方国家竟然否认核辐射存在!这在现在看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当年竟被公然否认,很有荒诞感。在平民区投掷原子弹,驾驶飞机撞击双子塔,罪孽孰轻孰重?前者即使是为了正义的目的,是否就可以证明其合理?
  •     看这种书就会觉得精神振奋,热血上涌
  •     横尸遍野的残忍,领导人权利背后不为人知的手段,各国间为争夺土地,资源间的勾心斗角。带我们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从未被发现世界。很血腥但很真实。始终是那句话,没有对错,里面都是利益与人性。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还是应该心存感恩珍惜生活。最后我也懂了书背后那句赫然的话,反对传播学。
  •     大陆还没有引进时听广播主持人推荐的,找了很久的书,不管有没有删节,都是一本好书
  •     推荐
  •     没想到会这么的厚,和有内容。对于了解世界来说,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
  •     如果要我推荐一本书,这本书应该是首选,它会告诉你不要做一个愤青,你以为的只会发生在专制国家的事情或者思想在其他国家一样在发生着,历史、人类就是这样的。
  •     这不仅是一本编辑了23篇震撼世界的新闻报道,同时也是一本震撼每个公民心灵的巨作,主编约翰.皮尔格对每篇报道的说明让人在了解新闻报道背景及记者身世的同时,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民主及民主下的言论自由,让我们对书中的记者们表示由衷的敬佩。如果说新闻没有国界,那么,民主也应该是没有国界的,如果说熊培云著的《思想国》里有每个公民们对民主的向往,那么,《别对我撒谎》则体现了新闻记者对民主的捍卫,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多希望我们也拥有一批这样的新闻工作者,不畏权势、不趋炎附势、不人云亦云。这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各类媒体编辑们应该看的书。
  •     被有意隐藏的真相在多久之后能被公开?
  •     认真读了前三分之一
  •     目前只看到第三篇,其实觉得全书最棒的地方就是作者的序,"永远都不要相信政府,永远对政府的话保持怀疑"目前国内新闻行业其实比欧美风气更加不盛。但我也相信还是有不少记者未曾屈服,是认真做新闻的人。
  •     太失望了,书本的封面破损严重,关键纸质特别差,与正版有着天壤之别啊!真是气愤!在当当上就买过两次书,两次都是盗版。唉。。。
  •     你可以不相信通过这些心理行为 但是你不能不承认演技 太棒了!沉迷其中
  •     这是世界上总会有些人坚守着真相和正义
  •     看别人,想自己,不能说,不想说。。。无需多言。。。
  •     政府和很多媒体的选择性报道蒙蔽了事实,真相似乎永远扑朔迷离,而那些真正具有探索勇气的记者们把一部分暴露出来,不需要什么价值判断,一切由读者来掌握吧
  •     “世间最残酷的事,不是生离死别,而是,美好的回忆还在,你却无法回到过去”
  •     从每个评稿人的眼里看出每个人的立场。其实新闻很多是都自己被自己给掩盖了
  •     讲微表情的美剧,蛮经典的
  •     这三本书最好一起看:1.尼尔 波兹曼的《娱乐至死》;2.就是这本《别对我撒谎》;3.就是乔姆斯基和赫尔曼的《制造共识: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
  •     【补签】力荐。
  •     这本书很适合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下进一步阅读深思,像我这般不懂历史事件的人看,实在有些费力
  •     生存环境,价值观,人生目标才决定你能看到什么样的真相
  •     政客们所谓的国家、人民利益, 出发点都是基于对执政领导集团利益的维护和地位的巩固。和自身利益冲突时,什么正义公平、人道主义都是扯淡!
  •     感觉这版比15年新出的版本内容更多,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错觉
  •     2016.10.8看完 关于大屠杀的几篇非常震撼,也非常压抑。 战争和无差别杀戮 真是反人类。
  •     想做记者的青年人,此乃必读书目。就是有点贵,内容算丰赡。这砖头厚的书读完之后,每个读者,对(英语)新闻报道的客观、中立的神话,自有判断。

    个人认为,历史总是在惊人地重复。
  •     我是跳读的,因为很多事件实在是离自己太远而且不甚了解,不过我跟英子一样,被第一篇玛莎的报道和勇气震撼了。
  •     真实与勇气 虽然有时候觉得有点较真 但是和做科研都是一个道理
  •     通过这本书你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被政治隐藏的世界。
  •     从未离那些惨痛的经历那么近
  •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望着我” 有一天我也会写出这样的报道。
  •     很精彩 能燃起新闻学子的热情,因为快被社会现实浇灭了,所以需要来读一读=。=
  •     一直仰慕这本书希望能阅读一二,但找了很多书店都没有找到。没想到在当当找到了。虽然书显得有些脏,但掩不住其光芒。仔细擦拭后,在读达蒙集中营时,我感觉到密密而来的压抑与绝望。于是不忍继续读下去,翻到了美来四村屠杀事件。我是在晚上读的,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心情沉重地阅读着这残暴的行径。读着读着,忍不住哭了出来,人性就是这样潜藏着罪恶吗?柔弱的母亲,羸弱的老人,天真无辜的孩子,士兵们举起他们的步枪,像打猎一样,宣泄着不知是什么的罪恶情绪。然后战争结束,回到家乡,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继续着生活。何其悲哀?何其可笑、可恨、可怒!那天晚上我觉得心情沉重痛楚到无以复加,一直觉得自己需要什么心理医生疏导一下,因为心里已经觉得这个世界太黑暗了!可是,到了早上,睁开眼睛,满室阳光。突然就觉得有些欣喜,庆幸自己的国家并未承受着这样的苦难,庆幸我们的家乡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但是又觉得很慌乱,这个世界上正遭受着欺凌、浸染在罪恶里的国家还少吗?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孩子、母亲、老人很多无辜的人正遭遇不幸,他们可能正生活在暴力、恐惧与战火中,他们的日子没有盼头,生是未知的荆棘之路,而死亡却是甜蜜的归宿。而那些实施这些暴行的国家,仍然在繁华的世界里油光粉面、道貌岸然。享受着掠夺的快感,不时带着伪善的面具,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给予寥寥的施舍。愿更多人阅读这本书,铭记那些无辜受虐的苦难者,愿他们以安息。真诚祈祷这世上少些罪恶行径,多谢人性的真善美!
  •     绝对的五星,整个故事流畅又精细,最后的尾声盛赞。
  •     读过,但是当时没有做笔记,所以印象不是很深,只记得一句“撒谎就是政府的日常工作”
  •     不错,就是不太喜欢这种选编的形式。没有全部看完
  •     从当当网购物多次了,每次发货都很及时,商品质量也不错。以后还是会选当当的。
  •     前面几篇很好看,后面很多凑数啊
  •     里面很多篇都是报纸界和新闻界永传的经典,代表了追求真相,人道主义的基本理念,优秀的记者,是世界的。
  •     no zuo no die 的新闻记者,值得敬仰
  •     我以为是同名的《lie to me》,累觉不爱了
  •     很棒
  •     #读书笔记# 138 拨开迷雾,挖掘真相。需要视角。需要勇气。需要良心!
  •     有声书。记者为了第一手资料核爆之前跑到广岛,或者冒充土耳其劳工去从事没有防护的有毒灰尘清理,为了事业牺牲至此
  •     关于真实的新闻报道 揭露伪装与恶意
  •     看完很震撼!而且这还是在有一部分内容被和谐掉之后。
  •     其实大家根本难以分清真实与否,只是感觉写的不是让人很有阅读欲
  •     这个罗生门般的世界
  •     在新闻自由受法律保护的国家都日趋于真相被掩盖、扭曲,那我们是不是更没有这样的机会。“当真相被沉默取代,沉默就是谎言。”
  •     残酷的真实却是逼迫人思考的利器
  •     好看
  •     其实没有看完……真实的历史事件的呈现背后,是新闻调查记者的辛苦换来的……
  •     真相是什么?我们见到的东西都是一个人的理解表达,真实的报道是什么?遵从良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