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中情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卧底中情局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
ISBN:9787510424298
作者:皮特·厄雷
页数:306页

作者简介

《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作者皮特•厄雷继《纽约时报》畅销书《间谍之家》之后的又一力作。80年代初,中的主人公奥尔德里奇•埃姆斯被中情局派到墨西哥城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哥伦比亚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罗萨里奥并很快坠入情网。这位魅力十足的情人后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回国后的1985年,时任中情局对苏反谍报处处长的埃姆斯,为了满足妻子物质享受的需求和对高贵生活的向往,不惜自愿充当克格勃在中情局的卧底。正是利用了他提供的情报,克格勃粉碎了多起中情局的对苏行动,使24名美国间谍在苏联落网,其中至少10名被处死。作为酬谢,埃姆斯先后从克格勃那里拿到250万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薪酬最高的间谍。

书籍目录

序言:好戏开场了
第一部:根源
第二部:爱和背叛
第三部:错误的开始
第四部:无忧无虑的生活
第五部:最后的表演
资料来源
参考书目选编
致谢

编辑推荐

  原《华盛顿邮报》记者、畅销书作家皮特·厄雷从埃姆斯本人、中情局官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以及前克格勃将军等人那里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向读者讲述美国中情局有史以来危害最大的“卧底”的故事。《卧底中情局:一个间谍的自供状》揭秘中情局史上最大卧底的隐秘内心世界。  奥尔德里奇·埃姆斯是中情局的反间谍处处长,却将自己掌握的所有苏联的美国间谍出卖给克格勒,令十余人遭到处决。他为克格勒在中情局潜伏长达9年,出卖他人毫不心软,因为这就是“游戏规则”。

前言

  两年前,我们全家在女儿的倡议下,从旧金山的东湾驱车到西雅图,再从那里乘邮轮到阿拉斯加作为期8天的海上旅游。开车北行,沿途有些风景虽很迷人,但长途跋涉难免感到单调疲乏。女儿给大家播放了一部名叫《卧底中情局》的有声读物,主人公是中情局的反苏谍报处处长奥尔德里奇?埃姆斯。他为了满足妻子的物质欲望,自愿充当克格勃卧底,使美方遭到严重损失,其中包括至少10名美国间谍被克格勃处决。书中讲的全是真人真事,描述又绘声绘色,我们都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一直把整个故事听完。后来我才知道作者名叫皮特?厄雷,是一位以纪实和调查性作品闻名的当代美国畅销书作家。我一直从事跨文化传播的工作,离休后也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回到北京后,我先后从国内外得到作者的六部非虚构作品,看后感到的确名不虚传,由此萌生了把作品介绍到国内来的念头。  皮特?厄雷原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他的第一部纪实作品《间谍之家》于1988年底出版后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职作家。此后的几年里,他又陆续出版了好几部成功之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在此期间几乎断绝了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因此他的名字和作品不为国人所熟悉。至今为止,他先后出版了12部书,其中大部分为纪实和调查性报道,曾获得众多奖项。他本人是《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评出的畅销书作家。  很快,新世界出版社和北京新知跨文化传播公司接受了我的倡议,与作者联系版权也十分顺利,于是决定共同推出“美国畅销书作家皮特?厄雷纪实和调查性作品系列”。四部书中有两部是间谍题材:一部是本文开始提到的《卧底中情局》,另一部则是他的成名之作《间谍之家》,讲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约翰?沃克为首的间谍网出卖美国军事机密的大案。这两桩间谍大案案发时间都距今有20多年之久。在此期间,世界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冷战时期的美国和苏联互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两者之间的间谍战如火如荼。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否缓和了呢?据厄雷引用俄国对外情报局(简称SVR,克格勃的继任机构)一名前特工的话说:“冲突并没有结束。除了名称,一切都没有变。只不过现在美国被称为主要目标。”  2010年6月在维也纳闹得沸沸扬扬的、冷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交换间谍事件,以及最近的事态发展似乎证明了这一说法。当时,美方用刚刚拘捕不久的10名通过非法移民长期潜伏在美国的俄国间谍,来交换4名在俄国服刑的西方间谍。在俄方间谍中有一个名叫安娜?查普曼的年轻性感女子特别受到西方媒体的青睐和渲染。这个被称为“能置人于死地的荡妇”不久前又成为这一间谍案后续报道中的新闻人物。就在今年6月底,莫斯科地区军事法庭开庭审判此案时证实,负责掌控安娜?查普曼等人组成的间谍网的俄国对外情报局上校亚历山大?波捷叶夫,实际上是一名为美国效力的双重间谍,正是他出卖了在美国的那个间谍网的全部成员,并在美国拘捕他们前夕逃离了俄国。法庭对他进行缺席审判时,安娜?查普曼是重要的证人之一。  看来,紧张的间谍战还在继续。间谍和爱情一样,都是作者们和各种媒体的永恒主题。读一些这方面的书,不仅可以增长见识,也有助于感悟人生。  以间谍为主题的书很多,与作者主题完全相同而抢在他前面出版的书也有好几本。那么,皮特?厄雷的作品又有什么特色呢?首先,他的书没有任何虚构或想象的成分,完全是历史的真实。这一点读者看完他的书后就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其次是他报道的深度。他不仅准确而生动地重现了曲折复杂的案情,而且深入到书中主要人物的灵魂深处,活灵活现地揭示了他们的贪婪和堕落,从而反映了人性的险恶。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可以在热情拥抱投奔美国的俄国好友之后,立即转过身去向克格勃告密。约翰?沃克为了延续和扩大自己的间谍“生意”,不惜用尽心机,针对各人不同的弱点,引诱和哄骗自己的好友、哥哥和儿子,把他们拉入以自己为首的间谍网。  谈到作品的深度,不能不钦佩作者的认真和执著。他不是一名赶浪潮的作家,从不匆忙地把自己的书推出来,而是首先一门心思下工夫收集第一手材料。为了写《间谍一家》,他首先争取到对间谍网首犯约翰?沃克的独家采访权,先后共进行了23次采访,每次平均长达7小时。他还花了几百个小时对沃克的10名近亲进行了访问,花了更多的时间对87位其他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阅读一切可能接触到的文件和资料,其中包括大量的庭审记录、约翰?沃克私人日记和来往信件,以及联邦调查局的报告和监听录音笔录。  最后的成果是一部叙事翔实深入,人物丰满逼真,文笔流畅生动的杰作。虽然《间谍之家》在案情公布后两年半才出版,但这并不妨碍它行销30万册,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接着又被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拍成电视连续剧。《出版周刊》称赞《间谍之家》为“同类书中之经典”,我个人也相信它将作为世界间谍史中的一部优秀著作流传于世。  皮特?厄雷以同样的力度来写《卧底中情局》。他是在狱中对该书主人公奥尔德里奇?埃姆斯单独采访的唯一作家,时间长达数周之久。这在埃姆斯刚被捕不久、案件还处于高度敏感期时是根本不可想象的。该书的序言描述了他们第一次戏剧性的会见。开头的一句话就是埃姆斯问厄雷:“你是怎样闯进监狱的?”答案我可以冒昧用一句话来概括:作家的智慧战胜了司法部门的官僚主义。  总的来看,皮特?厄雷在创作过程中得到了各方面的信任和支持,除了高超的采访技巧和勤奋的工作态度以外,他本人的诚实和公正也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华盛顿邮报》说:“厄雷是一位客观公正的报道者,他坚持不让自己的感情影响到故事,充分体现出了他对新闻纯洁性的坚守和对于追寻事实真相的读者的尊重。”另一位作者写道,厄雷的写作特色——甚至可以说是他的商标——是让书中的人物自己讲述他们的故事而不加评论。  这种做法听起来似乎不难,但做起来绝非易事。正如皮特?厄雷所说,对于一个作家而言,“重构”一个事件总是很难的。人们可能会说谎,记忆会不完整,偏见会起作用,错误会出现,对所说的话、达成的共识或协议、对所做的事,人们会由衷地持不同意见。在不同的时间里,厄雷选择让一个人来回忆书中的某个具体事件。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事件都至少被两个,通常是更多的其他渠道证实之后,才被收录书中。  皮特?厄雷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他有两项任务。一是采访新闻人物。二是揭露社会不公。他的两部间谍书就是深入采访新闻人物的结果,而他的调查性报道《间接证据》和《疯狂》,则是他揭露社会不公的代表作。  《间接证据》讲述的是美国南方的一桩死囚冤案。在介绍他的这部书前,不能不提到在美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今年已85岁高龄的美国女作家哈珀?李。她毕生仅在1960年发表过一部题名为《杀死一只反舌鸟》的作品,但它却成为对美国社会影响最深远的小说之一。有一项社会调查甚至声称它对普通美国人一生的影响仅次于《圣经》。作者以20世纪30年代她的故乡南方小镇蒙罗维尔发生的事情为素材,描写了一个黑人如何被指控强奸了一名白人女子,在他的辩护律师证明他无辜以后,那个全部由白人组成的陪审团仍然判定他是强奸犯,最后一群愤怒的白人把他处死。这部小说发表后立刻成为全美的畅销书,获得了1961年普利策奖,被拍成电影,几十年来被许多公立中学列为必读书,李本人2007年还获得了总统自由奖章。  20世纪80年代末,皮特?厄雷发现,就在哈珀?李描写的故事的同一南方小镇,发生了一桩与李的小说中讲述的故事极为类似的案件。一位名叫华特?麦克米利安的黑人被指控杀害了年轻貌美的姑娘朗达?莫里森。他还被指控杀害了邻近城市的另一位白人女子,他被判处死刑,当时已在死牢里待了一年多。之所以还没有被执行死刑是因为有一位新来的名叫布莱恩?史蒂文森的黑人律师,他在代表一个民办公助的法律援助中心查阅死刑案件的档案时,发现麦克米利安的案情存在许多疑点和不实之处,于是他接受了被告的委托,代表他上诉要求重审。  皮特?厄雷决定把这个案件作为他创作该书的主题。因为他想知道,从哈珀?李讲述的故事所处的20世纪30年代,到类似案件发生的20世纪80年代末,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个小镇在种族关系上究竞发生了什么变化,被指控杀害了两名白人女子的麦克米利安是否得到了公正的审判。  经过采访当事人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皮特?厄雷写出了《间接证据》,一部被人称为“新版本的《杀死一只反舌鸟》”的作品。他的书表明,被告麦克米利安没有经过审判就被关入死牢,这首先是司法程序上的错误。麦克米利安无任何犯罪记录,而3名证人中最主要的证人是一个臭名昭著的白人惯犯。证词更是互相矛盾,存在明显漏洞。法庭还蓄意扣押了有利于被告的证据。更为重要的是,至少有6名证人证明被告在案发时在家里参加当地教会组织的“炸鱼”义卖活动,根本不可能在现场作案,但仅仅因为他们都是“黑人”法庭便不予取信。幸运的是,史蒂文森律师坚持正义,排除各种困难和障碍,终于使亚拉巴马州刑事上诉法庭于2003年3月宣布,这是一桩因审理错误而造成的冤案。麦克米利安在死牢里待了6年后被宣告无罪释放。  《间接证据》出版后受到热烈欢迎,并获得了艾德加真实犯罪最佳报道奖和罗伯特?F.肯尼迪奖。《纽约时报》在它的书评栏写道:“厄雷先生巧妙地讲述了这个故事。他把采访材料、侦查员的报告和法庭上的证词编织在一起.表明这个体制如何慢慢地、但却又是无情地把套在麦克米利安先生脖子上的绞索收紧……《间接证据》让读者看完后感到义愤。”  如果说皮特?厄雷写《间接证据》是有准备、有计划的,那么他写《疯狂》却纯属偶然。一天,他突然获知他远在纽约上大学的儿子迈克,原来只是偶尔有些幻觉,已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病,而回到家里后他又拒绝服药。按照美国当地的法律,已成年的精神病人,除非他对自己或别人构成“迫在眉睫的危险”,医生和家属是无权干预的。在厄雷眼看无法救助他儿子的情况下,迈克的病情日益严重,直到他有一天破窗闯入私人住宅,并毁坏了他人的财产。住宅里的警报器响了,来了一批警察把他铐走,接着他面临两项重罪的指控。  皮特?厄雷经过长达3年的采访和调查发现,迈克的不幸不过是被隐蔽起来的全国性大悲剧中极小的一部分:美国有35万精神病人被关在各级监狱里,还有50万精神病患者被判缓刑,其中不少人流浪和露宿街头。每年刑事司法系统要处理的精神病患者多达100万人。厄雷书中的大量生动故事说明,美国“疯狂”的精神卫生体制及相关立法和司法的缺失,已经给无数的家庭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疯狂》一书的出版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反响。在过去5年里,作者已经应邀在全美50个州中的46个州作过演讲,他两次应邀到美国国会作证,他所居住的弗吉尼亚州还邀请他帮助重新起草该州有关精神卫生的法律。他还被邀请到巴西议会、冰岛精神病学会和葡萄牙最大的精神卫生维权组织做有关精神卫生的演讲。作为一部推动了精神卫生改革的全国畅销书,《疯狂》获得了美国精神病学会等组织颁发的各种声名显赫的奖项。它还是2007年普利策非虚构类奖的两项候选作品之一,该奖为新闻界的最高奖项。  因为他的书,美国有好几个州在对待精神病人的方式上已经有所改变。美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始实施训练项目来培训警察,教他们如何正确应对精神病人。其他社区也已经设立了一些项目,将那些关押在各级监狱里的精神病人尽可能转移到那些可以帮助他们康复的治疗项目中去。在一些城镇,法官们专门为那些被逮捕的精神病人设立了特别法庭。这种特别法庭让法官们能够将这些犯人送去治疗而不是关进监狱。至于作者的儿子迈克,在过去4年里,状况一直都很稳定。现在他的正式工作是到各级监狱里去给那些精神病患者提供咨询,帮助他们加入治疗项目。  《疯狂》一书中还表明,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精神病患者的漠视甚至歧视,也是使精神卫生领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疯狂》中描写的少数人物,其中包括有献身精神的精神科医生、护士、法官、律师和社会工作者,他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为精神病患者孜孜不倦地工作,关爱他们并力主进行重大改革。正像著名影星、奥斯卡奖、艾美奖的多次获得者蓓蒂?杜克所说:“《疯狂》一书是上帝送来的礼物。面对精神病患者,许多人要作出选择,而这部书将会打开他们的心扉。我们当中会有数不清的人对厄雷和他的儿子迈克充满感激之情。”这显然是她的肺腑之言,因为她自己也曾饱受精神病的折磨。  今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在皮特?厄雷10月的日程表上,已经安排了在5个城市做6次演讲的活动。他已经成为美国精神卫生体制改革的热情鼓吹者和精神病患者权益的坚定捍卫者。  皮特?厄雷在《致中国读者》中说:“中国和美国差异很大。但我们都是国际社会的成员,通过共享我们的故事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并成为朋友。”就我个人来说,他的4部书的确也加深了我对美国的了解。例如,关于美国的种族歧视,我过去通过读书和自己在美国的所见所闻有所体会。但《间接证据》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加深了我对这个问题的长期性、顽固性的认识。美国的立国思想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这是使美国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疯狂》一书有力地说明,不问具体情况一味强调这种自由和权利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美国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国家。美国人也非常自信。《间谍之家》告诉我们,相当一部分美国人在下意识里有这样一种看法,认为别的国家的人会背叛自己的国家,而美国人不会,因而即使在美国的一些军事和情报部门,人事和安检制度也是相当松懈的,这样才使像沃克和埃姆斯这样的人能长期进行间谍活动而不被发现。  为了出书一事我和皮特?厄雷先生经常通信,并互以朋友相待。我感到他是一位谦虚和善的人。前两天我刚收到他应邀写的《致中国读者》,信中他还说正在完成一部新书,要在月底交稿。我也不时在他的个人网站上看到他写的一些颇有意思的博客。可见他在百忙中并没有忘记笔耕。他从未来过中国,曾来信表示非常向往。鉴于他以纪实和调查性作品著称,马里兰州的高撤尔学院曾请他开过一门课,专门讲授这两种报道的写作。他还应邀到美国多所大学讲学。他在新闻学实践和教学两方面的经验,加上在精神病问题上的丰富阅历和研究,使我又有了通过有关单位邀请他来华访问的想法。这是我的希望,也可能是他的梦想。  汪有芬  2011年8月21日

内容概要

皮特·厄雷(Pete Earley)曾是《华盛顿邮报》的记者,1986年开始成为专职作家。他在个人网站上自我介绍说,他不但意在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更是要揭露社会的阴暗、不公。他认为新闻记者要敢于揭露事实真相。从1988年出版《间谍一家》,他先后出版有12本书。
皮特·厄雷在美国是《纽约时报》推荐的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在Amazon.com上都可以搜索到。《华盛顿邮报》评论说,厄雷是一个持中立立场的报道者,他明显地决定不让自己的想法影响到故事。这里包含有一种对新闻业纯洁的坚持,这是对于追寻事实真相的读者的一种尊重。他从来没有来过中国,对他的书将要出中文版表示高兴和激动。

章节摘录

  他为什么要犯下叛国大罪?  “叛国?”  他大声重复了一遍,仿佛被这个词吓到了。“这个词听起来太邪恶了,不是吗?”他说。他更喜欢“间谍”这个词。相比之下,它听起来更顺耳,甚至有点异国情调,也显得文明得多。他咯咯地笑起来。这是他从距华盛顿特区的南部仅几小时车程、中情局称之为“农场”的传奇式培训学校学来的技巧,它难道不是游戏的一部分吗?他在中情局作为情报官员的工作,就是要将不可想象的事情说成好像稀松平常之事一样,要说服他的目标,将其国家的绝密情报拿出来跟一个外国超级大国分享,并不是什么阴险恶毒的行为。当然,如果招募者说,他们的行为将如何“促进世界和平”“带来民主”,而他本人也相信这话是真的,表现得又很真诚,那么他游说的效果通常都会好得多。里克·埃姆斯曾经对此深信不疑。早年他也一度对自己的事业非常忠诚。但是后来怎么样了?啊,不,不。发生的事情太多了。后来,他意识到情报战并不是那么回事。“大部分就跟一个愚蠢的游戏差不多。”他解释说。就像成年人戴着小孩的面具,希望互相偷窥别人手中的牌,就像男学生在玩小额赌注的扑克牌时使诈一样。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谁会真正受益?他停顿下来,整理自己的思绪。  谁是更大的傻瓜?他急切地问。是那种相信自己的谎言,晚上却想方设法为自己圆谎的人,还是那种看清谎言的本质,并利用它们达成目的的人?他咯咯地笑起来,同时很快咳嗽起来——因为吸了太多烟的缘故。他从十几岁就开始吸烟,也没打算戒了,因为现在他已经年过半百,被关在牢里。铁窗里的生活可没多少乐趣。  叛国?  里克·埃姆斯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祖国?  他以一种戏谑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以第三人称问道,好像他本人也好奇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事情促使他成为叛徒还是他天生反骨,等待时机突然爆发吗?这样的谈话让他很开心。他的背叛是预先注定的吗?哪些事情是我们自己真正想做的?他问。哪些是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要责怪他的父母吗?抑或是因为长期压抑的童年创伤?  叛国?  他闭上眼睛。“我猜你们想知道我的过去。”我们总是从一个人的过去开始的,不是吗?作家必须为他的采访对象的犯罪行为找出一个解释,某种他为什么会变成魔鬼的内在缺陷。公众期待着答案,不,公众有这个要求,不是吗?他说。必须找出其犯罪的社会根源。有人必须声明:“啊,这就是里克’埃姆斯为什么这么干的原因!他的缺点必须被放大,在公众面前展示出来,让他成为千夫所指。”否则,读者可能会想:“我会重蹈他的覆辙吗?”  叛国。  里克·埃姆斯又开始咳嗽起来。他让自己的思绪回到了孩童时代。从哪里开始呢?哪里开始呢?他希望自己有支烟,但是一小时前,最后一支烟早被他抽完了。他再次咳嗽,然后打开了话匣子。  耕马多利只有一只好眼睛。4岁那年,里克跑到那匹耕马眼睛瞎了的那侧。前一天他看到父亲为多利套上挽具,现在他想亲自上阵。受到惊吓的马一踢腿,右蹄踢中里克的胸部,将他踢到几英尺高的空中。他摔在地上后已经不省人事。是父亲发现的他。母亲以为他已经死了。里克过了好几分钟才苏醒过来,医生检查后说不会留下后遗症,尽管他确定,如果被踢的部位再高一英寸的话,这孩子已经没命了。里克对自己这一生的记忆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姆斯夫妇租下了威斯康星州里弗福尔斯城郊区的一个农场,当时那儿还只是仅有四千人口的小镇,位于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和圣保罗市双子城东南部26英里处。里克的父母卡尔顿和雷切尔平时喂喂鸡、种种菜,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而且还能将富余的东西出售。所赚的钱可用来贴补卡尔顿在里弗福尔斯师范学院教欧洲史和社会学37.5美元周薪的不足。战争一结束,卡尔顿就终止了自己的农作,搬到东卡斯卡德大道423号的一栋平房居住。那里离大学和卡尔顿父亲杰西·黑曾·埃姆斯和母亲路易斯居住的位于斯奎尔·诺布街的大房子仅有几个街区。儿子放弃农场的时候,杰西并没感觉意外。卡尔顿干这样的出格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大家都知道杰西是一个很难让人讨好的人。到战争结束的时候,杰西从他当了28年的师范学院院长的位置退了下来。镇里的编史家后来赞扬他说,正是杰西凭其一己之力将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校变成了一个繁荣的、国家认可的四年制大学,堪称里弗福尔斯的头等大事。甚至在1917年他接受大学校长一职之前,杰西就已经崭露头角,他跟他的兄弟梅勒一起合作编写了一系列成功的美国历史教科书。杰西可能是这个镇里最重要的公民,他的这一角色表现得很不错。他的命令只会下达一次,然后就会要求大家尽善尽美地去完成,他就是这样管理学校的,人们认为他也是用同样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家庭的。  杰西的妻子路易斯比他那枯瘦如柴的丈夫至少矮一英尺,她喜欢交际,而杰西却是出了名的闷葫芦。路易斯是一个加拿大公理教会牧师的女儿,是一个造诣颇深的音乐家,早在高中的时候就跟着一家专业的歌剧队唱歌了。夫妻俩育有两儿两女。在4个子女中,卡尔顿似乎始终是最有前途的_个。他是1922年里弗福尔斯高中的毕业生代表,当他宣布自己要子从父业当教师的时候,很少有人感到意外。3年后,他拿着教师资格证书从大学毕业,然后完全出乎意外的情况发生了。他宣布自己要去西部探险。几天后,他便离开了小镇,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他偶尔也会写信回家,但杰西非常生气,拒绝看信。路易斯把那些信都保存了下来。卡尔顿做了短时间的殡仪业者,在4所不同的高中教过书,还在加利福尼亚的帕萨德纳剧场找了一份表演的工作。后来他参加了陆军航空队,却因其糟糕的手眼协调能力在飞行员训练的时候就出局了。他还曾在一家教师工会做组织者的工作,还跟戈达·梅厄成了朋友,她也是该工会的组织者。  12年后,身无分文、没有工作的卡尔顿回到家中,杰西为他在大学里安排了一份教书的工作。在他教书的第一天就遇见了雷切尔·奥尔德里奇,一个出奇冷静、漂亮的20岁的同校生。她的父亲约翰·奥尔德里奇是一名搬到威斯康星经营奶牛场的哈佛毕业生。而她的母亲,梅布尔·拉克曼是一个嗜书如命,无拘无束的自由思想家,她的思想明显超出了同时代的人。梅布尔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卡尔顿·埃姆斯。倒不是因为他比自己的女儿大13岁,梅布尔认定他是个窝囊废。但是,尽管有梅布尔的警告,卡尔顿和雷切尔还是于1938年结婚了。里克·埃姆斯是在1941年5月26日出生的,也就在那一年,他的母亲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书毕业。所有人都叫他“里基”(里克的昵称),虽然他的真名叫奥尔德里奇。卡尔顿喜欢姓和名都以同样的字母开头。他们的第2个孩子南希在里克出生一年后降生,而他们的另一个女儿艾莉森则出生于1945年。  卡尔顿和雷切尔在里弗福尔斯最好的朋友是梅尔·沃尔和玛格丽特·沃尔,他们的儿子查尔斯·查克·A.沃尔跟里克同年。两对夫妻一起打桥牌,参加学校的讲座和戏。  ……

图书封面


 卧底中情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读这本书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和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有关。很多人说那是一部大闷片,我却毫不犹豫地打了五星,并打算买小说来读。一个朋友告诉我,《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的中文版翻译得不尽如人意,最好还是去读英文原版。于是我转而开始读《卧底中情局》。《卧底中情局》的主人公奥尔德里奇•埃姆斯是一个真实人物,他是有史以来前苏联在美国中央情报局安插的最具破坏力的潜伏间谍。这本书的介绍中说:“80年代初,埃姆斯被中情局派到墨西哥城工作,在那里他结识了哥伦比亚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罗萨里奥并很快坠入情网。这位魅力十足的情人后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回国后的1985年,时任中情局对苏反谍报处处长的埃姆斯,为了满足妻子物质享受的需求和对高贵生活的向往,不惜自愿充当克格勃在中情局的卧底。正是利用了他提供的情报,克格勃粉碎了多起中情局的对苏行动,使24名美国间谍在苏联落网, 其中至少10名被处死。作为酬谢,埃姆斯先后从克格勃那里拿到250万美元,从而成为世界上薪酬最高的间谍。”乍一看,埃姆斯的经历似乎是一个俗气的红艳祸水故事。但当你真正开始读这本书时,你就会发现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埃姆斯本人对间谍活动有独到的理解,他认为间谍活动的本质就是对信任的背叛:你必须理解间谍活动,甚至那种最无伤大雅的间谍活动的本质也是对信任的背叛。几乎可以说这是间谍活动决定性的元素,因为没有这种元素的话,间谍活动便不存在。在敌后的侦察兵也可能被人当成间谍枪毙,可他并没有背叛信任。但是,如果一名美国陆军武官千方百计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获得与他地位对等的伊拉克武官的友谊和信任,且并非按照惯例用来交换军方的小道消息,而是试图帮助中情局进行间谍招募活动,这就是对信任的背叛。如果一名学者在中国做客时,了解到东道主透露的隐私问题,然后将它们告诉他人,也是对信任的背叛。当然,现在,这些行为能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谴责,这种行为是好、是坏还有待商榷。但决定性的元素就是对信任的背叛。这也是情报人员领域的核心问题——背叛他人对你的信任。1985年4月16日,埃姆斯走进苏联驻华盛顿大使馆,主动提出要背叛他的国家。为什么他要这么做?在被捕后,埃姆斯反思了这个问题:“那时候我跟自己说我是为钱干这事的。我现在也会这么跟别人说。我说,‘让我们弄清楚这事。毫无疑问。我是为了钱才做的’。但是现在在想,真是这样的吗,真的只是为了钱吗?也许搞钱只是我的借口,也许是我一直以来都以此为借口来美化我一直想做的事。我为什么立即想到我必须做违法的事?我从来没想过去求助信贷顾问。我为什么马上就想到去出卖自己的国家?为什么? 现在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吗?我为什么会这么轻易地背叛?我真不知道。让我想想。”或许真的就像《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说的那样:有时候,背叛不为别的,它是一种本能。
  •     随着美俄双重间谋奥尔德里奇.埃姆斯的落网,美国舆论普遍认为这是自二战时期以来最严重的间谍丑闻。谁在暗中捣鬼52埃姆斯对美国所造成的损失,需要数年的修补才能弥合。80年代,埃姆斯官拜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对苏反谍报处主任,据估计前苏联克格勃(KGB)正是利用了他提供的情报才粉碎了20对苏行动,致使至少10名美国间谍被苏方处死。在为苏联工作的九年中,埃姆斯获得150万赏金,埃姆斯因此过着奢侈的生活:他拥有豪华住宅、高级座车各巨额信用卡以及电话费。埃姆斯为苏联(俄罗斯)工作始于1985年,那一年正好是华盛顿的间谍之年,许多轰动一时的事件发生,其中有一件令苏美两国都很难堪。那时,整个世界都震惊了,现在真相终于大白。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受理审查尤琴柯底细的CIA负责人竟正是这个埃姆斯。1985年以后,随着美国一系列对苏(俄)行动计划的流产,华盛顿方面开始出现一个跨情报单位的特别调查小组开始搜寻潜藏的俄罗斯大鼹鼠——即双重间谍。一个孤独的灵魂一张可能泄露详情的知情人的名单开列了出来内有埃姆斯的名字,可是以后发后的一件事使埃姆斯一下子赫然跃名榜首。在念中学时,埃姆斯即是班里公认的最机智的人。在芝加哥大学攻读了两年便辍学了,继承父业走进了中央情报局大门。埃姆斯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经过20年的钻营,埃姆斯居然身居CIA的中层官职。不过,他也清楚:这已是自己仕途生涯的极限了。于是,埃姆斯情绪低落,开始酗酒,常一个人在晚上喝得酩酊大醉。正是这种悲凉的心境造成了埃姆斯对祖国的反叛。1981年,他被派往墨西哥城,负责在那里发展CIA新成员。墨西哥城是一座谍报活动的圣城:古巴人、苏联人、美国人在咖啡馆里明争暗斗。1982年,埃姆斯发展了一名CIA的新成员:哥伦比亚驻墨西哥大使馆文化参赞凯瑟丝.杜普伊女士。与此同时,埃姆斯还与这位女士在CIA的工作密室里频频幽会。埃姆斯此时的举动已经违反了CIA的工作纪律:但这并没有引起CIA有关方面的重视。1984年,埃姆斯被调回华盛顿,出任对苏反谍报处主任,负责策反苏联官员。被间谍出卖的间谍——前苏联将军波尔雅科夫“黑夜大礼帽”、“风笛低音管”、“唐纳德”、“流浪者”是波尔雅科夫的代号。当他最新的秘密情报到中央情报局总部时,一位情报局官员说:“这好像是圣诞礼物。”北京对莫斯科基本态度的材料传到美国,尼克松利用它在1972年打开中国之门。情报的提供者就是波尔雅将军。他供职于苏联军事情报部门的格勒乌。波尔雅科夫在1961年开始为美国提供情报。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他冒着个人危险越来越多地向美国传送了极有价值的秘密情报。中央情报局证实,波尔雅科夫显然是埃姆斯最重要的牺牲品。这位为美国充当间谍的人提供的文字材料和秘密文件的照片可装满25个抽屉。现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沃尔西说,“冷战时期所有的美国秘密特工中,波尔雅科夫是皇冠上的一颗明珠。”没有人知道波尔雅科夫如何死的。他选择的背叛自己统治者的道路,但他也被另一个背叛者背叛了……还会出现“埃姆斯”吗?金钱,是当今所有出卖自己灵魂的间谍干这一行的唯一的动机。但是,假如FBI的看法是正确的话,那么对埃姆斯来说,金钱并不能完全解释他对美国的不忠行为。埃姆斯是够狂妄自负的了,1986年和1991年他两度躲过了CIA测谎器的检查。聪明反被聪明误。今年初埃姆斯被调离反谍报处,调到不怎么起眼的反毒品处。这并没引起他的警觉,当他正要赴莫斯科例行公务时,FBI怕他潜逃,抢先下手拘捕了他。埃姆斯案发并未使调查小组停止工作。近几年来,CIA行动计划的流产不能完全归咎于埃姆斯的背叛。可能在CIA内部还有另外一个“埃姆斯”……
  •     美国与苏联双方都宣称自己的间谍行动是为了正义的事情,这是个说不清的话题了。这本书,印象最深的当属美国的法治,任你有再明确的事实证据,但要申请搜查令都应该由联邦法官签发,如果搜查令违法宪法,那么许多由搜查而得到的证据将不会被采纳。这让我想起我国特有的钓鱼执法。被cia和fbi揪出是间谍,他们也没有独立处决你的权利,得经过联邦法院,你可以请律师,没钱请的话法院会指定给你律师,还是一位大状。虽然很多间谍因埃姆斯举报而失去生命,但是联邦法院能给的刑罚最高就是无期徒刑。而要是在苏联被抓住的间谍,你会被逮捕、枪决并且进行得无声无息,没收你拥有的一切,妻子和孩子会被遗弃,因为,你是在社会主义国家。

精彩短评 (总计12条)

  •     读的时候就想,天哪,美帝还可以讲这种故事,要在天朝早拖出去砍了
  •     书有残,可已经签收了,有些无奈!
  •     怒给二星,被高估的作品
  •     皮特·厄雷
  •     埃姆斯,从一个美国反间谍成员到成为一个苏联间谍。
  •     刚收到,迫不及待地想读。
    刚看过作者的另一本书,纪实是他的一大特点。
  •     最可怕的不是敌人,是卧底。
  •     一般
  •     探秘 纪实 克格勃 中情局
  •     『为什么我会觉得有必要去说出或宣布对这些人的悲剧我们要承担共同责任?』
  •     故事生动!
  •     内容充实。而且作者确实是此类纪实题材的专家,叙事有条理,而且对于事实和相关人的心理有较好的挖掘。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