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与中国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礼仪与中国文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8
ISBN:9787010032979
作者:顾希佳
页数:500页

作者简介

本书对我国的礼仪文化进行了研究,并对礼仪这一人类社会共有的文化现象进行了概说、考证、研究、介绍,是一本知识性兼学术性的专著。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概说
第二章 拨开历史的迷雾——追溯礼仪的源起与流变
第三章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礼仪的反思与展望
第四章 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漫话古代五礼
第五章 家和万事兴——传统家庭礼仪
第六章 潇洒走一回——传统人生礼仪
第七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传统交际礼仪
第八章 行为心表,言为心声——现代人的礼貌与修养
第九章 大本营、避风港、加油站——现代家庭礼仪
第十章 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现代校园礼仪
第十一章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行风——现代职业礼仪
第十二章 人人为公,讲信修睦——现代公共场所礼仪
第十三章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现代涉外礼仪
第十四章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各国礼俗与禁忌

编辑推荐

  《礼仪与中国文化》成书于2001年,一经出版就引起广泛的关注,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礼仪与中国文化》主要讲述了礼仪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梳理中国传统礼仪发生、发展、嬗变的规律,对传统礼仪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是一本可遇而不可求的好书。

前言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所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仪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  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有着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还希望所遇见的人都是彬彬有礼的,希望自己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也就是说,他们都欢迎礼仪,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的社会里。  但是,礼仪的社会又必然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许许多多的约束,用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规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怎样做才会受到赞赏,而怎样做却会引起反感,凡此种种,使人不能随心所欲,于是又使得有一些人对礼仪讨厌起来,觉得它太繁缛,有时候甚至是太缚人手脚。  这是在礼仪领域里必然会遇到的一对矛盾。一方面,从客观上说,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礼仪规范都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是弊端,比如通常所说的繁文缛节就是一例,所以总有人试图要变革它,使得它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有利于吏立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又不至于变成阻碍社会进步、妨导人们个性发展的一种弊端。事实上,社会礼仪沿革至今乃远远没有达到、而且几乎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另一方面,从观观上说,每个人既然生活在一个群体的社会里,他要交际往来,就必得去遵循在这个时代、这个民族中共同通行、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有时候,即使并非是自己的本性使然,也得强制目己接受这种约束,养成这种习惯,遵循这种规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混乱,人际关系就会受损。可以说讲究礼仪是每个人应有的自我修养。  在礼仪领域里,我们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问题。中华民族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从礼仪制度与风俗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和影响深远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之为礼文化。礼仪原来本是民众的风俗习惯,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出于治理的需要,将其中一部分风俗习惯固定化、程式化、复杂化、神秘化,上升为礼制。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儒家的一再倡导,礼制反过来又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礼制下沉,就成为通常听说的礼俗。儒家主张“以礼治国”,儒家所提倡的礼,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无所不容,其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诸如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内容,无疑是二生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提升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并且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毋庸讳言,传统的礼仪道德又是产生在阶级社会里的,它必然带有产生它的那个社会的深深烙印,有着它不合理的一面,诸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内容,则成为桎梏思想、扭曲人格、扼杀生命的罪恶渊薮。传统礼仪道德的弊端,有的是它本身就存在着的,也有的则是实行礼仪的人造成的。历代统治者往往用礼仪来钳制老百姓,而他们自己却不受其约束,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实也就成了伪礼。  ……

内容概要

顾希佳,现在任职于杭州师范学院,教授。

章节摘录

  礼仪,是人类社会为了维系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而所需要共同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既表现为外在的行为方式——礼貌、仪节;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  几乎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生活在一个秩序井然、有着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还希望所遇见的人都是彬彬有礼的,希望自己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受到尊重,也就是说,他们都欢迎礼仪,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注重礼仪的社会里。  但是,礼仪的社会又必然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提出许许多多的约束,用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规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做,怎样做才会受到赞赏,而怎样做却会引起反感,凡此种种,使人不能随心所欲,于是又使得有一些人对礼仪讨厌起来,觉得它太繁缛,有时候甚至是太缚人手脚。  这是在礼仪领域里必然会遇到的一对矛盾。一方面,从客观上说,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礼仪规范都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或是弊端,比如通常所说的繁文缛节就是一例,所以总有人试图要变革它,使得它既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有利于吏立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又不至于变成阻碍社会进步、妨导人们个性发展的一种弊端。事实上,社会礼仪沿革至今乃远远没有达到、而且几乎无法达到理想的境界。另一方面,从观观上说,每个人既然生活在一个群体的社会里,他要交际往来,就必得去遵循在这个时代、这个民族中共同通行、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有时候,即使并非是自己的本性使然,也得强制目己接受这种约束,养成这种习惯,遵循这种规范,否则,公共生活就会混乱,人际关系就会受损。可以说讲究礼仪是每个人应有的自我修养。  在礼仪领域里,我们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的问题。中华民族自古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从礼仪制度与风俗的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和影响深远而言,我们甚至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称之为礼文化。礼仪原来本是民众的风俗习惯,进入阶级社会,统治者出于治理的需要,将其中一部分风俗习惯固定化、程式化、复杂化、神秘化,上升为礼制。在我国历史上,由于儒家的一再倡导,礼制反过来又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礼制下沉,就成为通常听说的礼俗。儒家主张“以礼治国”,儒家所提倡的礼,内容十分宽泛,几乎无所不容,其中有不少合理的成分,诸如尊道贵德、律己修身、仁爱孝悌、敬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修睦、精忠报国、天下为公、以义制利、自强不息等内容,无疑是二生传统文化的精华,以美好的道德品质为核心,提升为一定的价值取向,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作出必要的规范和约束,它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并且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凝聚剂和内聚力,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  毋庸讳言,传统的礼仪道德又是产生在阶级社会里的,它必然带有产生它的那个社会的深深烙印,有着它不合理的一面,诸如“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三从四德”等一系列内容,则成为桎梏思想、扭曲人格、扼杀生命的罪恶渊薮。传统礼仪道德的弊端,有的是它本身就存在着的,也有的则是实行礼仪的人造成的。历代统治者往往用礼仪来钳制老百姓,而他们自己却不受其约束,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实也就成了伪礼。行礼仪的人造成的。历代统治者往往用礼仪来钳制老百姓,而他们自己却不受其约束,满嘴里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其实也就成了伪礼。  正因为如此,历史上对于儒家所提倡的礼仪道德的批判和攻击,也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到了“五四”运动,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思想先驱者终于向封建礼教发起了摧毁性的总攻击,这是众所周知的。顺便要提到的是,文革时期的“破旧立新”、“评法批儒”,也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总之,至少有很多人都认为:传统的礼仪道德是可恶的、落伍的,它一无是处,可以抛弃了。同时,历来对传统礼仪道德的批判往往都有“重破轻立”的倾向,在批判了儒家的礼仪道德之后,未能在新的礼仪道德建设方面拿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卓有成效的一套方案来。有时候甚至还会导致这个领域里的“真空”:旧的已被扫荡,新的尚未建立,使人们无所适从,一部分人还认为“无礼才是时髦”。这就提醒我们,时至今日,仍有必要对传统礼仪进行全面反思,加以清理,弄清楚它到底在哪些方面应该摒弃?在哪些方面可以继承?在哪些方面则必须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说到新时代,我们都知道,当前社会的经济正在快速增长,现代化的“阵痛”正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又引进了世界上各种文化模式的冲撞和交融,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转型时期,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和人生价值取向必将有所调整,世界上各国各民族在礼仪道德建设中的有益经验也有待我们借鉴。在这个意义上说,礼仪道德建设也必然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在变革和调整的过程中,很可能在某些局部出现暂时的“失范”,也在所难免。  综观中国礼仪的流变轨迹,不难看出它走过了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儒家提倡的传统礼仪,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又存在着诸多弊端,历来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同时又往往受到各种批评和攻击,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时至今日,有必要进行一次梳理,并且认真反思,弄清楚在历史上对于儒家提倡的礼仪究竟有过哪些批判?我们今天对这些批判应该怎样评价?对儒家提倡的传统礼仪,我们究竟应该给以怎样的估计才算是恰如其分?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弄清楚当前在礼仪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只屯这样,我们才能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礼仪建设作出前瞻。  赏赐,其实也是一种馈赠,不过它带有明显的尊卑之分,有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总是指挥尊者对卑者的一种馈赠,以达到尊卑有序、赏罚分别的礼治目的。在传统社会里,它主要又可分成两大类型。一种是朝廷和官府中进行的礼仪活动,帝王或上级官员可以因为某个原因对他的属下作出赏赐。这种赏赐有时候还可以对外国来使、少数民族首领或贡使、寺院等进行之。赏赐的内容无所不包,可以是一次宴饮,称为赐,宴;可以赐财帛、物品;可以赐给官职、土地、奴婢;可以赐其免除赋役、免罪;可以赐给某种特权;可以赐奠仪、赐谥号;甚至亲笔题词、题匾、题联,也是一种赏赐。受赐者受宠若惊,感激涕零。这也是历代统治者笼络人心、维护统治秩序所惯用的手段。这种手段上行下效,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赏赐的另一种类型,这就是民间赏赐。旧时除夕夜,长辈要给孩子们一份压岁钱,就带有赏赐的意味。新嫁娘在婚礼的次日要拜见家中长辈,长辈有赏赐红包或一份礼物的礼俗。再则在旧时的主仆之间,老板与伙计、学徒之间,逢年过节也有在工钱之外又额外赏赐一个红包的做法。又如,旧时一些豪富在戏院酒楼对艺人、服务人员的馈赠,通常也称之为赏赐。  四、敬老与尊师  敬老与尊师,是中华民族值得引以为自豪的传统美德。尤其是有关敬老爱老的传统,更是由来已久。根据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在人类的早期历史上,曾经较为普遍地出现过“遗弃或杀死老人”的习俗。造成这种历史悲剧的原因主要是经济上的。在渔猎和采集时代,食物普遍匮乏,无法养活老人;当时的社会又处于蒙昧状态,整个人类都缺少知识经验,老人一旦丧失了强壮的体力便毫无用处,而只能成为年轻人的累赘。凡此种种,使得世界各地大多形成了某种弃老习俗,使用各种方法杀死老人或将老人遗弃。但是,随着农业的兴起,人们开始有了较多的粮食可以养活老人;人类的知识经验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趋重要,而体力虽然衰弱的老人却往往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可以给年轻人做参谋,继续发挥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于是,人们的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从“老人无用”转变为“家有老,是个宝”。这可以从各地普遍流行的“弃老山”型民间故事中得到形象的说明。故事说从前有一种野蛮习俗,凡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处死。有一户人家,儿子不忍心处死老父而将其藏了起来。后来国家  遇到危难,全靠老人的智慧解决了许多难题。国王认识到老人的作用,终于下令废除陋俗,提倡子女孝养父母。当然,民间故事反映现实生活有其特殊的艺术规律,不能等同于信史。不过如果联系到文化人类学的大量调查材料,我们可以相信人类历史上确实曾经走过如此艰难的一步。我们必须指出,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如此,它是在经过了艰苦的斗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之后,才逐步建立起来的。  (一)敬老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里,敬老是和“孝”的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敬老,首先就是敬重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对祖先亡灵的祭祀和对活着的父母以及祖辈的赡养和尊敬。在此基础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扩大到所有的老人,要求人们像尊敬自己家庭里的老人那样去尊敬社会上所有的老人。  关于老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敬老的礼仪,《礼记·曲礼上》有过明确的论述,文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日期,颐。”这是说,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儒家认为,五十岁较为成熟,可以主政;六十岁可以指导别人;百岁以后则应该受到后辈的供养。  关于古代敬老养老的礼制,《礼记·王制》中有着大段记述,我们不可能一一迻录,其中就说到:五十岁的人可以吃细粮;六十岁要有常备的肉食;七十岁要为他另外储备一份膳食;八十岁可以常吃时鲜货;九十岁的人,饮食要常放在他的居室里,出外时也随时能得以供应。五十岁可以在家中扶杖;六十岁可以在乡里扶杖;七十岁可以在国内扶杖;八十岁则可以在朝廷上扶杖;对于九十岁老人,天子想去请教也要到他家去,并且带上礼物。八十岁的老人,家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九十岁老人,全家不服徭役,以便好好照顾老人。路上与老人同行,年轻人要帮老人挑担、提重物;士大夫阶层的老人出门要为他安排车马;庶民中的老人吃饭要有肴馔……从以上说到的这些规定中,我们已经可以大致上体会到当时敬老养老的风气是何等浓郁。当然,这些记述可能也有理想的成分在内,不过总的说来,作为一种敬老的传统,在我国古代则是确实存在着的。近现代的各地礼俗中往往有许多敬老爱老的内容,这在许多地方志中都有所记载。

图书封面


 礼仪与中国文化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后面的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比较受用
  •     非常感谢贵网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诚信度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便捷的一个购书平台。该书完全符合我购书的预期,因此,我对你们所提供的服务很满意。希望你们再接再厉,能给大家提供更优秀的服务。
  •     很烂
  •     他连自己的学术经历都不敢写出来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