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301142974
作者:高丙中
页数:445页

作者简介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主要是在尝试把“民间”成长为公民社会的现代历程与中国文化的世纪变迁并置起来展开论说。作者基于在湖北、河北、粤东北和西北、东北等地区的实地调查,书写社会中的文化,呈现活生生的“文化中国”,分析民间文化的复兴,讨论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的重构,诊断公民社会的发展。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民间:学术与国家的在场
民间文化的复兴:个人的故事
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
从人生意义的设计看家族文化的复兴
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第二编 民族与文化研究
东北驻屯满族的血缘组织——从氏族到家族再到家户的演变
文化影响与文化重构——土族的例子
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族际文化共享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会通
精英、大众与民间的文化分层
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战略——追求文化整合还是文化平衡?
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
第三编 民族国家的时空框架
现代化与时空设置的转型:以土族为例
圣诞节与中国的节日框架
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
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
第四编 迈进公民社会
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
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
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
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状态——基于“公民性”的评价
第五编 民族志的书写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需要培育扎实的民族志基本功
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
以法律多元为基础的民族志研究
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个范式的六种尝试
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倾向
民族志是怎样“磨”成的?——以贝特森的《纳文》为例
第六编 以国外世界为田野
人类学国外民族志与中国社会科的发展
近距离看美国社会:适合镇田野作业笔记?预调查篇

内容概要

高丙中,男,1962年1月出生于湖北省京山县,从1978年开始在湖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语言文学、民问文学、民俗学,随后在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研修文化人类学;从1999年开始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专业教授,兼任北京大学人类学与民俗研究中心、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

章节摘录

  民间文化的复兴:个人的故事  民间文化在过去20年的复兴从结果上看称得上是文化盛事,但其过程却是由无数的小人物、小事件积聚而成的。对于民间传统在全国渐进式的恢复方式,人们可以用“游击战”来作比喻,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以春蚕一口一口吃桑叶或蚂蚁啃骨头的劲头慢慢获得了生存空间,终于成就了覆盖全国各地城乡的复兴。这个复兴的过程是奇妙的,可惜的是知识界对此所知甚少,而这些比喻只能给人一种宏观的和泛泛的印象。我们在此引入个人的故事,作为这一过程的一个见证。  笔者近几年特别关北京京民间花会的复兴,和几个朋友一起也做了一些调查。我们于1997年11月30日在小西天观看了“万年永庆太狮老会”的重整仪式。后来我个人又在1997年12月25日专门访问了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杨师傅,地点是杨家,时间大约为5个小时。杨师傅的妻子有时在座,她的插话用方括号标出。下面是对这次访谈的部分内容的整理。  一、个人与会的历史渊源  问:杨师傅,你上个月在重整仪式上的精彩表演,真正当得起“老当益壮”这四个字。你玩狮子的这番工夫是怎么练成的?  杨:我1935年出生,一开始练的五虎棍,解放后才练狮子。我从开始学五虎棍的会叫“万年同乐”,会首是黄锦芳(汉),教武场的老师是白玉(回),会员有回、汉、满三个民族的人。黄家比较有钱,在德胜门外开钟表铺。除了武场(即玩棍的),还有文场(即民间器乐),有鼓、镲两种乐器。我的功夫是在他这个会打下的基础。  我到17岁,开始练狮子,太狮、少狮两种都练。先是跟着练,后来也可以演狮子头了。我父亲、爷爷都练狮子,我就跟他们学。  ……

图书封面


 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过《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心有戚戚。此书是当代人类学学者高丙中基于在湖北、河北、粤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实地调查,书写社会中的文化,呈现活生生的“文化中国”,分析民间文化的复兴,讨论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的重构,诊断公民社会的发展。这里想借此书探讨一下当下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议题。许多人读过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熟知福柯提出的重新分配空间以使之成为普遍规训的装置的“机制”,却并没有与之相当的人知道在1980年代欧洲出现的一个新术语“反规训”。许多人了解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征服,种族、宗教、法律,语言,表面看来异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印第安文化的骨髓,却并没有与之相当的人知道文化征服的表面之下,印第安人如何用自己的策略完成了自我保护——他们无力抵抗,他们不需要离开就逃避了这个秩序。我们太习惯于站在高地,以规则制定者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却往往忽略了身边视之平常的东西,恰恰因为它们太熟悉了。于是否定之,鄙视之,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社会原子论被当作历史公理用于中国社会研究之中,它假设一个基本单位,即个人,而群体则在个人基础之上构成并且总是可以重新回归到个人。依着这个逻辑,为了让社会达到涂尔干意义上的有机团结 ,需要创办大大小小的社群,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建设”所谓的公民社会。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若干年前毛泽东曾经对国人“一穷二白”的评述。类似的,依着那个时代的逻辑,我们开始了计划经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然而事实是,这两种论述都不尽然符合中国的实际。 解放初期的国人穷是事实,物资短缺是事实,但“白”则是站不住脚的。民间的亲属制度,地方权力,信仰集团编织了丰富的社会,变化是真,却从没有“白”过。人类学家华勒斯坦认为,现今的中国社会并非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社会,或“小社会”,乃是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与其强调社会整合、社会共存,不如倡导社会平衡,即不同的社会之间互不侵犯,和谐共存。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于提出一个看似非凡的论断,然后开始了卷起衣袖大刀阔斧的批判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殊不知,建设的结果与预期的设想不尽相同,甚至南辕北辙。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我们在做决断之前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太不够。他在书中反复地探讨和论述了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公民社会?中国社会现在是公民社会吗?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宗族算不算非政府组织?书中是通过民族志调查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的。作者认为,“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这些词语源自西方,列举出的例子,也自然是西方社会的具体建构形式:契约精神,完善法制,各种建立在公平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社群所构成的,由“机械团结 ”走向“有机团结”的社会。而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了西方的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各种社会工作团体和业界委员会等。这些组织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尽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组织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融入现代性的西方社会依然立足于前现代社会中基督教文化笼罩下的社会形态之上,而如上所述的社会特征和组织特征也自然带有这种文化所特有的烙印。这种烙印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残留物,而是至今仍然活在民俗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氛围。这种现代社会与前现代流传下的文化之间的对应也同样发生于中国。如今,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登上历史舞台,精英文化萎靡。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在过去数十年中一度被指摘的民间宗教活动、宗族和帮派势力等又摇身一变逐渐红火起来。尽管与之前有所差异,正如祭龙的碑文上不忘象征性的体现一下国家这一概念的存在,但日常生活的仪式所曾具备的功能,无论积极与消极,都几乎原封不动的留存下来,生生不息。这些,绝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所能概括的义涵。维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集团,带有一定的目的组织在一起,组织内部成员秉承着共同的意识和相互信任,对国家意志和其他组织而言构成了一定的话语和行动权力,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植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文化的“非政府组织”呢?这种蓬勃的发展,旺盛的生命力已经在当今的中国充分的体现,谁又能说中国社会还没有迎来所谓的公民社会进行时呢?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中国已经迈入公民社会的门槛里。中国所特有的这些所谓民俗抑或公民组织,因其文化观念的根源尚在,不会因为西方文化的进入而逐渐消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公民社会将毫无障碍的自行发展壮大下去,正如作者所言,对于现代社会所需具备的“公民性”,国人尚处于入门水平。而这所谓障碍,归根结底是传统社会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也是中国的地域文化与西方传统抑或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之后将会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尤其是多元文化汇集的地方充分体现。对此,作者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策略。但是他为方案的提出安排了一个可行的先期工作,乃是用人文学科最擅长和实际的民族志方法对现今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系统深入,具有历史性眼光的研究工作,让之后所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中国的公民社会才得以健康的发展。而在此之前,须警惕唯建设的论调,因为这种论调多建立在空想和生搬硬套的空壳之上,必将崩塌。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一本大杂烩,有论文,有发言稿,还有社会观察笔记。全书的编辑很粗糙,有许多字词的错误,甚至影响到意思的表达了。关于公民社会只是提到,并没有深入的研究。比较有启发的是关于涂尔干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论述。关于民俗学和人类学的学科见解是作为学术带头人的意见(学术带头人本身可能并不做具体实在的研究,而只是“指手画脚”,但也必要)。最后的美国社会观察部分很好,学术应该更多一些这种踏实的记录和笔记。更多知道了一些欧美人类学的名著,应该都找来读。马林诺斯基的学术著作要和日记结合起来读才有效。需要读的书更多了。随便从图书馆抽的一本书总有意外所得,虽然对整本书的质量评价并不很高。
  •     还行。支持
  •     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变迁;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会通;精英、大众与民间的文化分层【该书相关论文可见于《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与《日常生活的文化与政治》】
  •       读过《民间文化与公民社会》,心有戚戚。此书是当代人类学学者高丙中基于在湖北、河北、粤东北和西北等地区的实地调查,书写社会中的文化,呈现活生生的“文化中国”,分析民间文化的复兴,讨论文化时间与文化空间的重构,诊断公民社会的发展。这里想借此书探讨一下当下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议题。
      许多人读过米歇尔•福柯的代表作《规训与惩罚》,熟知福柯提出的重新分配空间以使之成为普遍规训的装置的“机制”,却并没有与之相当的人知道在1980年代欧洲出现的一个新术语“反规训”。许多人了解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文化征服,种族、宗教、法律,语言,表面看来异域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印第安文化的骨髓,却并没有与之相当的人知道文化征服的表面之下,印第安人如何用自己的策略完成了自我保护——他们无力抵抗,他们不需要离开就逃避了这个秩序。
      我们太习惯于站在高地,以规则制定者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却往往忽略了身边视之平常的东西,恰恰因为它们太熟悉了。于是否定之,鄙视之,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社会原子论被当作历史公理用于中国社会研究之中,它假设一个基本单位,即个人,而群体则在个人基础之上构成并且总是可以重新回归到个人。依着这个逻辑,为了让社会达到涂尔干意义上的有机团结 ,需要创办大大小小的社群,降低社会的运行成本,“建设”所谓的公民社会。这不禁让我联想到若干年前毛泽东曾经对国人“一穷二白”的评述。类似的,依着那个时代的逻辑,我们开始了计划经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于是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然而事实是,这两种论述都不尽然符合中国的实际。 解放初期的国人穷是事实,物资短缺是事实,但“白”则是站不住脚的。民间的亲属制度,地方权力,信仰集团编织了丰富的社会,变化是真,却从没有“白”过。人类学家华勒斯坦认为,现今的中国社会并非一个简单意义上的社会,或“小社会”,乃是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群,与其强调社会整合、社会共存,不如倡导社会平衡,即不同的社会之间互不侵犯,和谐共存。很多时候,我们太习惯于提出一个看似非凡的论断,然后开始了卷起衣袖大刀阔斧的批判和解决方案的提出。殊不知,建设的结果与预期的设想不尽相同,甚至南辕北辙。
      究其原因,作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我们在做决断之前对自己文化的理解太不够。他在书中反复地探讨和论述了如下几个问题:什么是公民社会?中国社会现在是公民社会吗?传统意义上的民间宗族算不算非政府组织?书中是通过民族志调查案例对这些问题进行说明的。作者认为,“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这些词语源自西方,列举出的例子,也自然是西方社会的具体建构形式:契约精神,完善法制,各种建立在公平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础上的社群所构成的,由“机械团结 ”走向“有机团结”的社会。而相对应的非政府组织,包括了西方的宗教组织,慈善机构,各种社会工作团体和业界委员会等。这些组织根植于西方社会的传统文化。尽管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西方社会的组织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融入现代性的西方社会依然立足于前现代社会中基督教文化笼罩下的社会形态之上,而如上所述的社会特征和组织特征也自然带有这种文化所特有的烙印。这种烙印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文化残留物,而是至今仍然活在民俗或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氛围。
      这种现代社会与前现代流传下的文化之间的对应也同样发生于中国。如今,中国社会的大众文化登上历史舞台,精英文化萎靡。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在过去数十年中一度被指摘的民间宗教活动、宗族和帮派势力等又摇身一变逐渐红火起来。尽管与之前有所差异,正如祭龙的碑文上不忘象征性的体现一下国家这一概念的存在,但日常生活的仪式所曾具备的功能,无论积极与消极,都几乎原封不动的留存下来,生生不息。这些,绝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字所能概括的义涵。维护了一部分人的利益集团,带有一定的目的组织在一起,组织内部成员秉承着共同的意识和相互信任,对国家意志和其他组织而言构成了一定的话语和行动权力,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植根于中国乡土社会文化的“非政府组织”呢?这种蓬勃的发展,旺盛的生命力已经在当今的中国充分的体现,谁又能说中国社会还没有迎来所谓的公民社会进行时呢?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中国已经迈入公民社会的门槛里。中国所特有的这些所谓民俗抑或公民组织,因其文化观念的根源尚在,不会因为西方文化的进入而逐渐消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公民社会将毫无障碍的自行发展壮大下去,正如作者所言,对于现代社会所需具备的“公民性”,国人尚处于入门水平。而这所谓障碍,归根结底是传统社会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也是中国的地域文化与西方传统抑或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些矛盾,之后将会在中国的各个地方,尤其是多元文化汇集的地方充分体现。
      对此,作者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策略。但是他为方案的提出安排了一个可行的先期工作,乃是用人文学科最擅长和实际的民族志方法对现今的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系统深入,具有历史性眼光的研究工作,让之后所走的每一步都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这样,中国的公民社会才得以健康的发展。而在此之前,须警惕唯建设的论调,因为这种论调多建立在空想和生搬硬套的空壳之上,必将崩塌。
  •     作业 其实没有完全看完。。。。。
  •     “人类学是从日常生活的普通性中做出文章来,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是政治学、历史学占据着的研究对象,我们混迹于小地方的普通人的生活中也无缘见证大事件。写流水账写出文化,那是一种预期。”
  •     这个还没来及细读
  •     炒冷饭。
  •     有自己的思路,会写文章。
  •     只是觉得纸质不太好,不太符合这个价格
  •     1,整本书浆糊捣得大发了;2,作者给人的感觉是,心有余而力太不足……
  •     文章尽管一塌糊涂,将名字装逼到底。
  •     民间文化的复兴——一个人的故事;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非遗: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精英、大众与民间的文化分层;中国民俗学向人类学倾向
  •     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是民俗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高丙中的论文都在记录,在讲故事,而且用很旧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在他的故事中都获得了新的解释力。“表述”是作者的功夫所在,也是本书的魅力所在。很喜欢老高的文笔。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有点贵。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