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青楼文化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501234097
作者:孔庆东
页数:209页

作者简介

青楼,也是一种文化?青楼亦有文化乎?
其实,青楼是文化艺术之乡。唐诗、宋词、元曲、明朝的小说,哪一样能离得开青楼?可以这样说,青楼与[色]的关系有深,青楼与文化的关系就有多深。
研究中国文化而企图绕开青楼,或者谈论青楼而不涉及文化,就如同入庙而不访僧,登舟而不问水,至少可说是三分迂阔也。以宋词为例。宋词若是离了青楼,简直就溃不成军,只剩下几个[豪放派]的傻老爷们,手持铜琵铁板,干吼着[大江东去],知道的是唱宋词,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表演硬气功呢。
青楼一词,原意是用青漆粉饰之楼。它起初所指并非妓院,而是一般比较华丽的屋宇,有时作为豪门高户的代称。但由于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关,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开始与娼妓发生关联。唐代以后,偏指之意后来居上,青楼成了烟花之地的专指,与平康、北里、行院、章台等词相比,不过多了一点形象感,多了一丝风雅气息而已。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青楼关系密切。知识分子是介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一个弹性群体,命运的不确定性和多变性使他们与同样命运无常的妓女之间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因此,中国古代的爱情也大多产生于士与妓女之间。如果没有青楼,知识分子的能耐恐怕就要打五折了。然而,不利的地方是,知识分子常不把天下看成是自己的天下,总希望遇到“知音”。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把士与妓的这个相似之处揭示得十分醒目。当兼济天下的志向破灭后,青楼正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现实的最好隐身之所。
此外,青楼还产生着艺术,消费着艺术,保存着艺术,发展着艺术。中国古代的音乐、美术、舞蹈的辉煌成就,都与广大妓女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书籍目录

序:青衫磊落险峰行
一、玉壁月华明 青楼义化透视
1 谁家子弟谁家院——何谓青楼
2 梦里真真语真幻——诗化青楼
3 向来痴,从此醉——青楼风光
4 虽万千人吾往矣——青楼魅力
5 酒罢问君三语——青楼规矩
6 枯井底,污泥处——青楼黑幕
二、糊涂醉,情长计短 青楼文化聚焦
7 烛畔鬓云有旧盟——青楼之爱
8 念枉求美眷,良缘安在——青楼与家
9 王孙落魄,怎生消得,杨枝玉露——青楼与士
10 水榭听香,指点群豪戏——名妓风采
11 却试问,几时把痴心断——妓女诗文
12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妓女归宿
三、同一笑,到头万事俱空 青楼文化品评
13 教单于折箭,六军辟易,奋英雄怒——青楼侠气
14 昔时恩,今日意——青楼悲剧
15 奈天昏地暗,斗转星移——青楼流变
16 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青楼末日
17 悄立雁门,绝壁无余字——青楼追忆
18 为谁开,茶花满路——青楼功罪
后记
参考书目
附录

编辑推荐

  青楼,也是一种文化?青楼亦有文化乎?  读《青楼文化》,了解到,其实,青楼是文化艺术之乡。唐诗、宋词、元曲、明朝的小说,哪一样能离得开青楼?可以这样说,青楼与[色]的关系有深,青楼与文化的关系就有多深。  研究中国文化而企图绕开青楼,或者谈论青楼而不涉及文化,就如同入庙而不访僧,登舟而不问水,至少可说是三分迂阔也。以宋词为例。宋词若是离了青楼,简直就溃不成军,只剩下几个[豪放派]的傻老爷们,手持铜琵铁板,干吼着[大江东去],知道的是唱宋词,不知道的还以为要表演硬气功呢。

前言

  青衫磊落险峰行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中留客》  青楼,也是一种文化?青楼亦有文化乎?  提笔伊始,便觉出面前是座险峰。仿佛面对的不是青楼,而是青锋宝剑。白话小说中不是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吗?“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尽管那些小说把二八佳人描绘得妖媚艳冶,但结论却往往是告诫读者离那些佳人远点。一般的佳人都要远离,何况青楼中不一般的佳人呢?中国有个“十分英明”的传统,即把一切倒霉之事都推到女人身上:褒姒灭夏,妲己亡商,夫差因西施而丧国,董卓由貂婵而送命,至于杨贵妃,更是毁了唐明皇李三儿的铁桶江山,所谓“红颜祸水”是也。那么青楼则正是红颜的展销会、祸水的拍卖厅,罪莫大焉,岂能为之树碑立传,旌表其所谓“文化”乎?  其实,描写青楼人物,表现青楼生活之作,历来史不绝书。或则怀着深深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喊着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灵魂的不幸;或则抱着搜艳猎奇的闲适态度,欣赏着青楼中五花八门的西洋景。但真正能够平心静气地面对青楼世界,把它置于整个中国文化的宏大系统中进行观察探究,却是很晚才出现的。这一是出于人们对青楼的心理恐惧,二是出于人们对青楼的心理蔑视,以至于忽略了青楼蕴含着巨大文化意义的可能,或者仅仅视之为文化边缘地带的残花败柳。殊不知,文化是无所不在的,而且,“道之所在,每下愈况”。像青楼这等似乎最为人们所不齿的“下九流”社会场所,恰恰汇聚了社会文化五光十色的各个侧面。孟子日:“食色,性也。”即便把“色”仅仅视为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它也是与“食”平起平坐的人类的头等大事,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布衣黔首,谁能与“色”绝缘乎?围绕一个“色”字,人类演出了多少感天动地、鬼泣神惊的悲剧、喜剧、悲喜剧!文化的金字塔至少有一半奠基于这块不朽的基石。因此,完全有理由说,青楼与“色”的关系有多深,青楼与文化的关系就有多深。研究中国文化而企图绕开青楼,或者谈论青楼而不涉及文化,就如同入庙而不访僧,登舟而不问水,至少可说是三分迂阔也。金庸《鹿鼎记》中有个出身扬州妓院的无赖小儿——韦小宝,在他眼中看来,天下无往而非妓院,就连到了皇宫内禁,他也感叹:好大一座院子,不知得有多少姑娘!韦小宝这看似无知的胡说八道,不是恰恰道破了事物的本质,说穿了皇宫内院其实就是一座最特殊、最高级的青楼妓院吗?如果说在某种程度上,皇宫是中国文化的一种浓缩,那么青楼中所浓缩的中国文化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文化积淀的浓度上讲,李师师的意义未必逊于宋徽宗赵佶,陈圆圆的作用恐怕也不亚于闯王李白成和平西王吴三桂。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本书在“青楼”卧榻之侧,纵容“文化”酣眠的意旨,才能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青楼文化。不论“眼中有妓,心中无妓”也好,“眼中无妓,心中有妓”也罢,总之,青楼是文化,青楼有文化确乎是不容置疑的。  问题是,我们需要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去攀登这座险峰,解析这种文化。  既然视之为一种文化,那么理所当然应该以一种“文化”态度待之。青楼中无疑有悲剧,也许青楼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悲剧,这很容易引起“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同情。同情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同情的文字只能算做纸上的蛆虫。但只有同情又是远远不够的,放纵同情则更有碍于深入了解同情的对象本身。相对于“同情”这个充满感性的词,似乎“关怀”一词更加妥切,它在不排斥感性的前提下,灌注了更多的理性。关怀中不乏同情,但更包含着一种超越。有了这种超越,那同情便是一种有距离的同情,不至于以泪眼模糊始,以楚囚对泣终。青楼并不等同于妓院,它不是妓院的雅称或代名词,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已远离了今日的现代化工业社会,青楼中的那些女子也十分不同于今天的种种“野鸡”和“小蜜”。所以,笔者也好,读者也罢,都大可不必仿效传统文人“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的姿态。。如果一味地同情起来,那除了“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咽”以外,还能有什么其他可观之处呢?因此,需要在同情的泪眼之外,加上冷静的意志和克制的力量。这,便是关怀。《世说新语》和《晋书》中都载有“新亭对泣”的故事。东晋一些由北方过江的士大夫们,经常在郊区的新亭饮宴。一次饮宴时,周颉叹息说:“风景还是这样,可是国家的河山却变样了!”在座很多人听了都不禁流下泪来。只有大将军王导不以为然地说:“当共戳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这里,周颉的态度虽也感人,但毕竟还只停留于“同情”——见景伤心的同情,而王导却是一种关怀——把同情揣在心底,更重视某种奋发有为的超越气魄。钉上十字架的耶稣,走下山顶的查拉斯图特拉,鼓盆而歌的庄子,掮住黑暗闸门的鲁迅,具有的都是一种伟大的关怀。具备一点包含彼岸追求的关怀,才好面对渊深丰厚又扑朔迷离的文化问题,尤其是容易使人“误入藕花深处”的青楼文化问题,并且在具体操作时,既能做到“冷眼向洋”,又能兼及“热风吹雨”。对于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来讲,不能妄比伟人们的高风,只可说是“青衫磊落”,尽量抖去杂念,追求某种不即不离的境界,也就问心无怨了。  当然,绝不能以“关怀”为借口,变成一副冷血心肠,白刀子进去,出来的还是白刀子,把青楼当成一块可荤可素的冻豆腐。解析文化不是肢解文化,考察青楼不是爆破青楼。标榜绝对的超然物外不是虚伪便是愚昧。这一点无需多讲,其中的道理是浅显易知的。  所以,关怀的态度便是文化态度。  那么,青楼文化中有哪些问题需要关怀呢?  翻看一下本书的目录,大致可以看出,本书所关怀的,一是青楼自身,二是青楼与社会,三是青楼与历史。  关于青楼自身,本书采用透视的方法,穿过缕缕表层的烟雾,揭开色彩斑斓的面纱,力图审清青楼的文化本质。具体言之,包括实际中的青楼是什么样的?人们心目中的青楼是什么样的?青楼的美妙诱人之处在哪里?青楼的丑恶可憎之处在哪里?青楼的文化规范是什么?等等。这样,便把青楼的全貌如同旋转沙盘一般缓缓呈现在读者眼前。  关于青楼与社会,本书采用聚焦的方法,着重考察几个重点问题,力图通过一串特写镜头,较为详细地描绘出青楼中社会文化的投影,从而以点带面,反映青楼与社会文化方方面面千丝万缕的勾联。具体言之,青楼中有没有爱情?青楼与爱情有什么联系?青楼与家庭有什么功能上的关联?青楼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如何?青楼中的妓女是最出色的女子还是相反?她们的心态、她们的才华、她们的命运如何?这样,青楼在社会系统中的文化坐标便基本上得到了确定,青楼文化特色中最精华的部分也就昭然若揭了。  关于青楼与历史,本书采用品评的方法,从几个比较零散但又能够相互耦合的角度,对青楼文化进行评点和追思,力图穿越深邈的时空隧道,将破碎的青楼文化残片重新拼接,复原出青楼文化的历史意义。具体言之,青楼的存在和发展是否具有悲剧性?如果有,这是一种什么悲剧?青楼的悲剧是否具有崇高性?除了儿女柔情,青楼有没有英雄侠骨?青楼的历史发展脉络说明了什么?青楼走向没落以至成为一种历史陈迹,是不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必然?青楼的千秋功罪,如何评说?青楼还会再崛起么?这样,就完成了对青楼文化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的一个考察过程,既入山中,又处局外,虽无轻车肥马,但险峰渐成熟路,本书的初衷也就达到了。  作为一本追求雅俗共赏的非学术性读物,当然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那些考证、摘引、勘误、补遗、纠谬等等令人生厌的内容,尽量直接切入对象。但这种套路本身也是一“险”。因为本书的对象实在并非“一壶浊酒喜相逢”就能抵掌而谈、放胆而论,它实在是一门地地道道的“学问”。要做到兼具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明了,且具有较高品位,实在不能不有捉襟见肘之忧。故此,本书采用一种“混合”文体,将材料与见解杂糅一处,集描述、分析、评论、调侃于一炉,在保持严肃关怀的前提下,注意深入浅出的可读性。这需要付出的代价是,许多问题可能无法进行纵深开掘,甚至只如蜻蜓点水,一掠而过。材料使用也可能详略失衡,趣味性的标准也许会淘汰掉更有价值的力证。由于对材料的加工欠细,出现前后龃龉或叠床架尾之病也未可知。个人见解与未加注明的他人见解泥沙俱下,其中难免存在误读和曲解,更不论平庸之见与荒谬之说了。这些都需要先请读者和本书所借鉴的著作的作者予以包涵。好在这只是一本非专业性读物,不存在留名传世以及争夺观点发明权等麻烦。倘若有益于读者一二,纵蒙人云亦云,或信口开河之诮,又何足道哉!  要交待和表白的似乎就是这些,但心头仍有两支旋律交织起伏,令人不知确定哪一支作为本书的基本笔调。一支是: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七夕》  另一支是:  寥落古行官,官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元稹《行宫》  前者清纯思无邪,后者凄楚有叹婉。一个率直任性,无忧无虑地卧看;一个饱经沧桑,有滋有味地闲说。到底应该如何面对历史,面对曾经繁盛一时的存在,是抛却一切成见和思虑,单刀直入,童言无忌?还是有所担当,在对象中深深地印入自我?或是故作不知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也许这永远无法在理论上归于一统。那么只好在实际演奏中一面调整、一面认可、一面欣赏这组并不一定和谐的和弦了。看来,说是“青衫磊落”,恐怕只是一种表态,这次险峰之行究竟得失多少,成败几何,必须行过之后再说了。  让我们边走边唱。

内容概要

孔庆东,北大教授。祖籍山东,系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人称“北大醉侠”。1964年生于哈尔滨,1983年自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后先后师从钱理群、严家炎两位先生。现主要从事现当代小说戏剧研究和通俗文学研究,兼及思想文化批评。著有《47楼207》《口号万岁》《独立韩秋》《金庸侠语》等。近年在多家电台电视台和多所大专院校设坛讲授金庸武侠小说,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金庸和鲁迅,并出版《正说鲁迅》。

章节摘录

  一、玉壁月华明 青楼义化透视  2 梦里真真语真幻——诗化青楼  月朦胧,  鸟朦胧,  帘卷海棠红。  青楼是一个梦。  尽管你知道确确实实有过这么一场连绵起伏的长梦,可是当它像青烟一般飘散远逝时,你仍然在什么都抓不住的感觉中质问那到底是真是幻。你只能拾起枕上的几痕青丝,对着一弯破晓的残月,细数那余温尚在的朦胧。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青楼乘着时光的流水,一去无踪影。我们除了从史籍中找到一点它的档案材料外,只能依靠文学的纪录片来追想其离合的神光了。文学的世界与真实世界似同实异,它本能地美化、诗化了真实世界中的一切,人们虽然明知这一点,但仍然常常不由自主地混淆了两个世界的界限。所以人们脑海中的青楼,多半是诗化了的青楼。  诗化青楼的文学作品,几乎是与青楼同始终、共命运的。文学在诗化青楼的同时,也借青楼诗化着自己。可以说,没有青楼,中国文学恐怕要减色大半;而没有文学,青楼就只能是一手钱一手货的肉铺了。  人们常常痴迷于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美女,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那些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佳人,真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可是人们没有去认真想一想,被精描细绘的那些美女,有几个是良家妇女,有几个是作者的贤妻?实际上,那些美女大半“非良女也”。  远在《诗经》时代,那时风气开放,交往自由,大概可算是人类文明史上男欢女爱的黄金时代。《诗经》被孔老夫子删了又删,减了又减,说不定还偷偷塞了几篇自己小时的作文进去,可还是一开篇就公然唱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更有若干不好翻译成今天的语言的“脏口”。可见那时无须青楼这种东西来急人之难。后世有人把“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解释为即是女乐,实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楚辞》的时代大概是巫娼的天下,男欢女爱非但也很自由,更可以打着鬼神的旗号纵情放荡,所以《楚辞》中充溢着一股妖精气,好像是文言的《西游记》。《西游记》的世界,当然也用不着闲置青楼这种奢侈品的,遍地有的是白骨精,足够大小和尚们吃斋化缘的了。

图书封面


 青楼文化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因为喜欢这个作者买了这本书。不过,很失望。不仅偏离了作者一贯在调侃中一针见血的风格。下面就我个人讲几点意见。1、以偏概全。作者大部分时候都是在褒扬青楼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伟大”贡献。不可否认青楼文化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诗词歌赋上,有一定的传扬和推动,但这个怎么可以就掩盖了青楼本身就是男权主义的标志建筑物,妓女就是男女不平等的产物呢?批了文化的皮的嫖客依旧是嫖客。2、天下文章一大抄。孔老师在后面标注了所有本书的参考书目,但总是觉得书里面少了点作者自己的东西。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更像是一个博士甚至是一个文科硕士的毕业论文。出版印刷,实属不必。3、文不对图。插图乱七八糟的,虽说都是古代文化的精品,但看完文字看看插图,全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味道。也许这个是出版社的错,作者呢是不是也难逃其咎?哎。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连盗版书都不想看,更何况俺到文轩连锁去买的正版书。孔老师,您真让我失望。
  •     坦白的说,内容还是浅了些。不过用作思维拓展,还是足够了。搭配着《性张力下的中国人》,把这本书看完了,对当年那些传奇女子的看法有了一些改变。想来书上那些“青楼”与“妓”,和我们现在以为的色情场所与性工作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毕竟,它在某种精神层面的价值和社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远远高于那些最基础的人欲。正如简介中说的,如果没有青楼,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恐怕要大打折扣。试想,如果青楼只是ML的地方,哪会有那么丰富的内容?也许最多剩下些淫诗艳词h小说了吧。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对青楼的认识仅限于青楼文化没落以后,即青楼逐渐堕落成单纯的性交易场所后。只有赤裸裸的肉欲,毫无美感。而实际上,那些色情业的现状也就是这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现在有关妓院的小说诗歌都仅仅是淫诗艳词h小说的缘故吧……嗯,这些东西都是相互的。
  •     关于‘青楼’大多数人都会自然,或者不自然的联想到性爱这个词汇上吧!现在的招妓现象,对我们来说太过根深蒂固了,当我们看到那些我们口中的‘妓女’时,总会自然的浮现出恶心的感觉,不可否认,性爱在当时也是大多数人光顾青楼的最终目的。但当时的青楼现在和如今快餐式的‘招妓’模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现在去招妓还不等你开始,大概妓女们就会主动的脱光光了,实在是除了低俗以外,别无其它可言。但青楼里的交易却不是如此,在那个年代,即使你有钱也未必可以为所欲为,你要想见上花姑娘,还需要写写信,等上一段时间才能见上一面。现在的招妓是纯粹的肉体放纵,而过去的游访青楼是一场精神情感的深化。那些烛光摇拽中与君歌的画面,是那么的美好。在过去青楼女子都需经过一番的教育学习的,无论谁也总能吟唱出几句诗词歌赋。严蕊的一首《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道出了多少的对无法决定人生的无奈,让人难免的心生怜悯。每个女人都希望被疼爱,被呵护,被心爱的男人捧在手心里嘘寒问暖,那些个青楼女子只是不幸的遭到了命运的捉弄。有些人会被捉弄一辈子,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杜十娘。但也是遇到如意郎君者,如董小宛,只可惜最后的下场也是一场红颜薄命。‘莫问奴归处’青楼女子口中的吟唱是那么的清美和无奈。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字里行间都是浓浓的褒奖
  •     蛮好玩儿~
  •     都不说男妓的一点也不好看
  •     作者对青楼文化的诠释还是很客观的,特别是对清朝以前的青楼女子给予很高的评价,对于普通读者普及历史知识很有帮助,可以鉴别现在所谓的“青楼”女子之行径。怒其不争,哀其不幸,青楼是历史存在的客观事物,正确的看待它存在的价值,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它。
  •     青楼文化
  •     正版 老公喜欢
  •     孔子后代的痞子气太重了,还好,我最近一直在研究这些,所以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参考本书的,但是有些时候本书的主观色彩太浓重一些了,辩证的看吧,入门级的科普读物,不是专业研究的已经可以了,有兴趣的筒子可以去看看参考的书籍,这类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
  •     孔大侠的书,读起来很过瘾!
  •     嫖妓之余,也表达文化诉求,现在谁会在嫖妓时弹曲吟诗?这样看来,做妓还是在古代好
  •     入门通俗读物,像十多篇作文
  •     不厚的一本书,除了说青楼不是妓院,就是说青楼姑娘很有文化
  •     “北大醉侠”写的数我一直都很支持,从初中看到现在,他的数写得好
  •     不得不说作者肚里有些墨水,并非泛泛之辈,该书引经据典,各个历史故事信手拈来,这也就没辜负北大副教授这一头衔,只是文中很多语句明显可以看出作者在刻意迎合读者,大有做作之嫌疑,却并不能表达作者自己真实的想法,这一点让人大倒胃口。另外,也如作者自己所说,因为所做研究太少,青楼文化中很多本该涉及的问题作者却并没有提及,这也是一大遗憾。总体说来,看完本书,只当长了一点知识...
  •     孔老师的书永远不会让人失望 图文并茂 看了受益匪浅 就是书的纸张没想象中好 书看起来有点旧
  •     古代青楼是一个文化娱乐场所,远非当今洗头房可比
    恐怕再过一百,也不会有人写个洗头房文化
  •     青樓和青樓文化還是天差地別的。一猥瑣下流;一溫文儒雅。
  •     这本书作为普及本,内容简洁,图文并茂,言简意赅,排版上乘,值得一读。至于孔先生是不是抄别人的,对读者来讲关系不大,读者只汲取其中的知识就行了
  •     书中有大量的诗词,也有大量的名妓画,不错。看了这本书,也让我对古代的青楼和妓女有了更不同的感受。相比今天的红灯区和野鸡,古代的青楼名妓可以算上是今天的演艺明星了。况且青楼本身就是一个让文人雅士提供文化艺术交流的地方,让诗词曲广大流通的地方。古人“逛窑子”,都是光明正大,还大肆宣传,留下笔墨,而今人游走“红灯区”寻“野鸡”,却还得偷偷摸摸,生怕被熟人遇见。由此可见,青楼和当今“红灯区”却有天壤之别。看完此书,都有之想去青楼的冲动,可无奈青楼已不复存在。只能在梦境中逛吧。
  •     当年的语文老师没说过柳永喜欢混夜场
  •     中国以前没有艾滋病,艾滋病为何在地球上出现?是谁把艾滋病传进了中国?艾滋病人的确值得同情,但是,对于产生艾滋病的源头不认真检视、不认真反省,那是对艾滋病人最大的伤害、最大的人权侵犯。把艾滋病人当成财源,更是不可饶恕的罪恶。
  •     喜欢孔庆东
  •     以青楼为镜 可以知雅俗
  •     还没全看完,简单的了解还是不错的
  •     青楼便是古代的微博
  •     文字隽永流畅,感觉特别舒服。在了解青楼文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文学修养。
    很喜欢这本书。
  •     3天时间,慢慢的看完了这本书。感觉,在这本书慢慢的叙述的历史中,隐隐的浮现了对现实的批判。为什么要批判现实呢?因为现实不够好。文人就是这样,怀古伤今。越是对前朝繁华的追逐,越容易对今天的丑恶感到无奈~
  •     食色性野
  •     说的不只是关于青楼的,也有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的相关解答。
  •     诗化的青楼,充满古典的美!同事还跟着孔老师读了很多诗词,受益匪浅。
  •     通俗易懂 很吸引人
  •     孔叫兽的才华还是可以肯定的
  •     被历史遗忘的群落
  •     啊看完落在飞机上了
  •     第一次碰孔庆东的书,还不错的科普。太急于扭转青楼的文化形象以致于过分歌功颂德逃避本质。小杂志综述的感觉,词汇不重样但是飘飘地浮在书皮上。
  •     我承认我是看到了抄袭事件后看的这本书。。。。我擦,但是他把2个文字放到一起一对比,我果断就选了 孔庆东 的版本看啊。。。。。虽然我不喜欢这个人。
  •     抄袭不算?剽窃总应该是吧?
  •     没品味的是色情,有格调的是情色。娱乐之作,不必苛责。
  •     孔庆东算是个学者
  •     在于文笔措辞
  •     这是一本干净、有文化的书,读了让你长知识,也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发展。值得一读。
  •     四星。算得上雅俗共赏了。从里面知道了青楼与妓女的沿革和很多奇闻异事,值得一读。
  •     终于读完....不过不太喜欢像布置功课一样让自己看书....看到后记之后才觉得这本书以后应该多读...其中的副线的确读出来了....但却没有和以前的青楼文化产生对比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附录里赛金花的事儿再上一本书里读到过因此觉得孔庆东写她写得更直白...【我肿么了我= =居然在写读后感么....】
  •     这是一本类似毕业论文的书,从青楼的兴衰谈了很多名人和朝代变迁,看看挺好的。
  •     反应了一定的青楼事实
  •     很是不错,推荐
  •     还没看呐~·~朋友买的。
  •     这样的书籍只有孔庆东才可以写的出来,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     有辱孔庆东盛名吧……文笔一般,完全不如他写武侠畅快淋漓,甚至显出说教。但我总算搞清了赛金花和李师师的故事!
  •     书名是青楼文化,更多谈的是妓女文化。正如作者所说,青楼文化应该是很多面的,一本小书无法囊括。ps:突然很想穿越到唐宋一睹繁华呀。。
  •     其实书还不错,虽通俗却不失严谨,行文是孔和尚一贯的幽默风趣,很可以一读。不过字里行间,作者的文青病也是暴露无遗,对青楼的向往,对礼制的怀恋,对现实的不满呼之欲出。然试想,若青楼女子真如书中所叙,文韬武略,才貌双全,如何不让人感慨,这般卓尔不群,若为男子,哪个不是栋梁之才,却只因女儿身,不得不隐于青楼,供人娱乐消遣,一身才华,付诸东流。真个是“为人莫作妇人身,百般苦乐由他人。”。对乎?错乎?为什么对?是谁之错?
  •     孔庆东的书,很好。
  •     我以好奇的心情买下了这本书,看后就没了好奇心了,反而是一种沉重的心情了。本书从文学及史学的角度剥析了青楼的文学地位和历史地位。批判继承了古代青楼的文化内涵,也比较了现代娼妓的可耻感。
    所以应该去了解它的过去的存在和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     有点意思,不愧为说作者是“醉侠”。
  •     青楼之地非无文化,渔樵耕读亦非无文化,文化和文明相得益彰。
  •     作者简直是专业拉仇恨的……这是和女人、和女大学生有多大仇……
  •     孔老师的作品 比较耐看
  •     书没有塑封,表面很旧,好在书和好看!喜欢孔老师!!!
  •     青楼,之前在我脑子就是妓院的雅称;青楼女子,则是色、艺具备的风尘女子。其实不然,青楼更是士大夫的精神家园、隐身之所、逃遁之地;青楼女子那就更了不得,沉鱼落雁的同时还集才、情、艺、技于一身。孔老师以尊重历史的态度为我们解读青楼文化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加入了人文关怀,联系现实生活,令我们反思,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青春"。
  •     写的很好
    唯一的不足是我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借走了···
  •     搬家清理藏书。有兴趣的,请豆邮。不包邮,支付宝支付。10元。
  •     应该和那个白门柳还是啥书配着读~
  •     孔和尚的书一直很喜欢,推荐 。
  •     排版、质量都不错,内容也可以,对青楼文化给予了肯定。
  •     孔庆东的作品很适合大众来读,很喜欢。
  •     孔和尚一贯的幽默风格,看后记的时间这本书应该是大约20年前写成的,内容比较杂但是充满了阅读的乐趣,也长知识,作为闲书看非常不错
  •     还可以的科普读物,有趣
  •     北大怪才之作
  •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青楼关系密切
  •     这也是一种文化!
  •     正版哇
  •     语言地道!文笔奇绝!
  •     我想这本书的名字改为”文化青楼“才对——青楼原本是高级的文化场所,除了色,更重要是艺的存在。妓女充当了传承文化,诸如音乐、诗歌的artist——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却是泛泛而谈,稍稍引用诗歌,才子佳人的故事,算是”入门教材“。早些时候看过闫红的《她们谋生亦谋爱》,写的都是名妓,范围窄事迹却很详细。我更愿意读这样的书,比较有东西看。青楼文化,听起来觉得除了写”文化“,还应该有青楼的”规矩“和这些规矩的出处缘由诸如此类。当然,不排除作者就是要谈”文化“——还不如去校注《历代名妓诗词曲三百首》呢。给第3颗星来自于书后的参考书目,如果说这本书是”入门教材“,那么它参考的《中国妓女生活史》、《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国古代性文化》算是”进阶阶段“~ 我打算去选修一下~
  •     许多千古流传的名句,都少不了一段风流韵事和一个绝色美人。
  •     这哥们儿要是在古代,绝对的青楼主力···据说是抄的,不过,还是可以看看
  •     孔老师的东西,都不错,研究文化的推荐读~
  •      青楼的产生和功罪都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当中国古代社会走向式微之际,青楼的没落和覆灭也同样是历史的必然了。
  •     了解青楼存在的意义以理由
  •     偏浅了,颇有隔靴搔痒之感。
  •     书收到时有点儿脏,但没破损。书很好看。
  •     内容很浅 概括一句就是青楼女子有魅力
  •     就那样
  •     这本书真的是have fun就好,很多例子出处没考究,或者引自野史轶闻。读着好玩儿,不必放心上。
  •     很赞
  •     当闲书看看咯
  •     毫无逻辑可言,基本属于指哪儿打哪儿类型,还装模作样的分了类。用词风格较低劣粗俗,未经推敲,作者所持态度造词用句完全不是一个研究文化的学者该有的态度。
  •     不错 很好看
  •     好书。有人看到的是青楼,有人看到的是文化
  •     也就看个故事
  •     偏离了作者一贯一针见血的风格,不如改叫青楼诗词文化。青楼传播诗词歌赋的功能固然有,但夸大了青楼的积极作用,文化无法掩盖欲望本质。
  •      标签的孔庆东已不在是孔先生
  •     明星现象实是青楼文化的延续。和古人比低俗了很多。多一些花边新闻,少了些传世作品
  •     说青楼的书很少了,这本书不错,就是内容太少了
  •     垃圾人的垃圾书,句子生硬、内容空洞,似乎带有明显的抄袭痕迹,要么就是这狗日的让他的研究生写的。
  •     对于初中的我,简直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
  •     诗词特别多 很全面 讲得很深入
    想歪的人去面壁==
  •     先锁定要抄的书,一小节锁定一本,不可贪多,然后以其它书作为烟雾弹,一一光明正大地放出来,用来转移视线,掩盖烟雾深处的那颗真弹。这确实是很隐蔽的剽窃法。孔庆东老师的《青楼文化》不也是这样抄出来的么?孔老师是真高手,烟雾被人吹散后,还说那是政治迫害,可众人一看,原来他放的那颗是混弹。
  •     给了所有想要嫖娼的或者已经嫖过娼的人以理论依据——看!我们伟大的先人都是这样做的!
  •     同情深陷其中的人们,心情还是挺沉重的。
  •     语言诙谐
  •     很不错的一本书,推荐给大家伙!~
  •     孔和尚自己在后记中责备自己说,此书终于还是太浮于表面了,愚以为是。但青楼文化,我个人是由这一本书初次正式接触,虽浅,但我更浅,没什么好责备的。书中,孔和尚有意识地将今天与封建时期,风尚较为不济的青楼作比,嘲讽十足。且,孔和尚的文章远不如其人嚣张,或者正如那谁说的,做人终究有演的成分。书中末尾,孔和尚还一笔带过,谈了谈共产党左右与北京八大胡同的关系,可见其人并非真是一不明是非的混蛋。另,书中诗词选段非常精彩,典故也颇为有趣。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