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学术讲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理论 > 古典学术讲要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6
ISBN:9787532555611
作者:张文江
页数:308页

后记

大约二十五年来,我一直在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的部分典籍,清理它们的源流演变,并探讨它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更大的背景上来说,这也同时意味着寻求中华学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厘定其特殊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工作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在这些典籍中,曾经以为是糟粕的,一部分确实是糟粕,一部分如果深人了解,就不是糟粕。曾经以为是精华的,一部分推广起来有弊病,一部分其内涵千百年都没有阐发出来,至今熠熠生辉,足以在世界文化的最高层次占据一席之地。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保藏于中国的,本身就是世界的,人类的。保藏并阐发这部分内容,既是中华民族应尽的责任,也是中华学术的向上之路。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关,但是也不一定直接相关,此可比拟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生命的古代文化永远是接触现实的,从现实中汲取营养,并滋养现实。理解这部分内容的人有其独特的立场,但是一般不会激烈地支持或反对。由于此一工作规模较大,短时间内难以成就,在2005-2007年间,我选取一些比较深入浅出的典籍,在研究生班上试讲,参与者有复旦大学的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硕士,以及各行各业的一些朋友。“古典学术讲要”就是这一课程的名称,根据录音整理的部分讲稿组成了本书。把课程名称移用来作为书名,虽然不十分确切,但是也表示了我长期摸索的学术指向。古代典籍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虽然我的修习工夫不足,理解程度有限,但还是想打破中西体用之类的限制,和求学者一起分享阅读经典的美好时光。如果读者能通过此书和经典结缘,感受生命的成长经历,甚至能跳过此书直接研究经典,得到真实的受用,那正是我所盼望的。

作者简介

作者在2005-2007年间选取中国古代一些比较优秀的典籍,在研究生班上试讲,参与者有复旦大学的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硕士,以及各行各业的朋友。“古典学术讲要“就是这一课程的名称,根据部分讲稿组成本书,由《学记》、《史记·货殖列传》、《五灯会元》、《套数·秋思》、《风姿花传》、《西游记》讲记组成。作者精通国学和佛教,学贯中西,力图发掘这些典籍的深刻内涵,清理它们的源流演变,并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探讨它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书籍目录

序言
《学记》讲记
《史记•货殖列传》讲记
《五灯会元》讲记:无著文喜
《五灯会元》讲记:兜率从悦
《五灯会元》讲记:丞相张商英居士
马致远《套数•秋思》讲记
渔樵象释
《风姿花传》讲记
《西游记》讲记
后记

编辑推荐

《古典学术讲要》是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

前言

  大约二十五年来,我一直在试图理解中国古代的部分典籍,清理它们的源流演变,并探讨它们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从更大的背景上来说,这也同时意味着寻求中华学术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以及厘定其特殊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工作不仅是中国的,而且也是世界的。在这些典籍中,曾经以为是糟粕的,一部分确实是糟粕,一部分如果深人了解,就不是糟粕。曾经以为是精华的,一部分推广起来有弊病,一部分其内涵千百年都没有阐发出来,至今熠熠生辉,足以在世界文化的最高层次占据一席之地。这部分内容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保藏于中国的,本身就是世界的,人类的。保藏并阐发这部分内容,既是中华民族应尽的责任,也是中华学术的向上之路。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相关,但是也不一定直接相关,此可比拟于古希腊罗马文化。有生命的古代文化永远是接触现实的,从现实中汲取营养,并滋养现实。理解这部分内容的人有其独特的立场,但是一般不会激烈地支持或反对。  由于此一工作规模较大,短时间内难以成就,在2005-2007年间,我选取一些比较深入浅出的典籍,在研究生班上试讲,参与者有复旦大学的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硕士,以及各行各业的一些朋友。“古典学术讲要”就是这一课程的名称,根据录音整理的部分讲稿组成了本书。把课程名称移用来作为书名,虽然不十分确切,但是也表示了我长期摸索的学术指向。古代典籍是先人智慧的结晶,虽然我的修习工夫不足,理解程度有限,但还是想打破中西体用之类的限制,和求学者一起分享阅读经典的美好时光。如果读者能通过此书和经典结缘,感受生命的成长经历,甚至能跳过此书直接研究经典,得到真实的受用,那正是我所盼望的。

章节摘录

《宋史》对张商英的评价有好有坏,有些可能是出于偏见,有些也确实很难辩解。对这个人的历史作用要另外研究,总体上还是功大于过。写《宋史》的人有道学思想,对北宋的改革有所非议。王安石变法一味地主张富国强兵,有些政策的动机是好的,但是到了执行的官吏手中,反而成了盘剥老百姓的手段。施政者如果对人情没有完全了解的话,一些看起来利国利民的措施,也可能会有副作用。我估计很多人是第一次听到张商英,一般只有研究历史的人才知道他。张商英是在名人背后低一级的人,正好给名人遮蔽了。在他旁边的王安石是人人知道的,蔡京是人人知道的,而知道张商英的人比较少。和《宋史·张商英传》同卷的《侯蒙传》中,还记有:“(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这就是当时动荡的时代背景,也是后来《水浒传》的根。这次讨论非政治的内容,是张商英的思想变化。丞相张商英居士,字天觉,号无尽。年十九,应举入京,道由向氏家,向预梦神人报日:“明日接相公。”凌晨公至,向异之,劳问勤腆。乃曰:“秀才未娶,当以女奉洒扫。”公谦辞再三,向日:“此行若不了当,吾亦不爽前约。”后果及第,乃娶之。开篇仿佛是一个旧时的戏曲故事,蛮温馨,蛮浪漫。这个故事发生在应试途中,引出了一段婚姻佳话。这个向氏很有意思,好像英国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般养女儿的人家,当女儿稍稍长大了一些,做父母的人往往就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心事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感应真的来了。新津张氏多青年才俊,在周围地区有一点名气,向氏也可能事先隐约有所耳闻,于是在梦里就显出来了。“劳问勤腆”,“劳”是慰劳,“问”是嘘寒问暖,“勤”是殷勤,“腆”是丰厚。他看到有这样一个应试的人来,就把逢年过节的好东西都端出来招待他。这个姓向的思忖着自己总归有一天会当老丈人,当他看到一个英气勃勃、长身玉立的青年站在眼前,怎么能不心生欢喜呢。

图书封面


 古典学术讲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此书难得,为作者长期沉潜于古典学术后有所悟之力作,深心发微,妙意幽远,不仅见解独到精辟,更结合作者修行之独得体悟在内。不可不读。
  •     没有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背景,并且没有什么任务局限的时候,我倾向于用东拉西扯的方式写文章。描绘出生动具体(虽然不见得活色生香)的生活背景,可以多少弥补一篇文章的空洞和无根。在这种习惯和劣迹的基础上,可以构造出一种写作观念。在这个世界上空泛的道理已经充斥几千年——说穿了,芝诺和斯宾诺莎之间又有多大的区别呢,假如明天就爆发星际大战,又或者平行空间一瞬间全部暴露在我们眼前?人类所有的知识理论无非是建立在有限的生活细节基础上,而能够分享这些生活细节的人之间就分享某种或某些知识理论。由于有了生活细节这个颠扑不破的基础,可以说:对于一本书(包括《古典学术讲要》)来说,最基本的存在方式应该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出现在什么人眼前,然后经历什么样的阅读(包括误读),最终还可能经历什么样的传播(这样考量时,作者基本上就不在这个分享的界域,他可以像一个神一样存在于我们关于这本书的观念当中,也可能非常不幸地无法为自己辩护。这是对作者的某种想象,也构成我的《古典学术讲要》的阅读经验)。在我看来,投入的阅读行为应当如此:积极的读者可以使一本书不只是它自身,而是整个生命,整个宇宙。那么接下来,加入这些有信息量的句子就不显得奇怪了:我的朋友ZD大概参加了《古典学术讲要》的大多数讲座,而另一个朋友HD今天下午询问了我关于阅读《古典学术讲要》的感想,他也参加了这些讲座。他们都是离张文江先生非常近的人,不可推卸地,我受到他们的影响,一些遥远的观感导致了好感和景仰——张文江先生可能是最难被谈论的几个学者之一,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过于独特(这种独特责任在于外部)。他著作中关注和评价的对象都不是小人物,他有着很高的立足点:作为一个在这个年龄还比较活跃的学者、文人,他关注和评价的视点也多少透露出他的自我期许。最起码,会通是他想追求的。然而,现时代不是一个适合中国古典学术阐扬的时代,种种原因限制了他的可能空间。但同时,即使很难找到切实的理由,独立而偏执的阅读状态又让我怀抱一贯的普遍的批判。这种批判同时又是摇摆而虚弱的。这是由于面对着一个真正的阅读对象:这本书处理了真问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是根本性的(因此也是无法找到可靠依托的,这里,全部都是我自己的,一旦它错了就没法推脱)。我只想在这里交代一点很小的我执,就是关于语词,至多也只是行文遣词的态度和习惯。这本书所关心的话题是一些最基本的中国古典学术文献的阅读和理解,以及涉及到当下的某种联系或者应用思维。这里涉及到作者对于学术与实践的之间关系的建构,就假设他的要求低到述而不作(述和作之间关系是非常重大的一组认识论范畴,涉及到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间的争端,而中国知识分子被这个难题困扰了几千年,这里没有能力追溯)。但这个“述”在我看来是有一些问题的。庸俗点说吧,流于油滑。对于一个老知识分子来说,这个评语很残酷。但在我看来是这样。不过《渔人之路和问津者之路》没有这个问题。P70,我随手翻的:“一旦这个物品贵了,一点都不要吝惜,像垃圾一样把它抛出去。在大家都认为不值钱的时候,你要把它当作宝贝,一点点小心收集起来。还是刚才讲的道理,贵卖贱买。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必须都是好的物品,也就是前面讲的山东出什么,山西出什么,不是好的物品也不能取。其实这句话中也暗含了一句投机格言:‘卖出要快,买进要慢慢来。’”教授讲课大家都听过一些,口语的遣词造句很能看出一个人的倾向。什么是好的物品?好坏是最基本的价值判断。这里把好坏与贵贱等同了。货殖列传当然是经典,树立起中国人的价值观的基本文献之一。但不加考虑的将好坏与贵贱等同是不妥的。每一个词语背后都是一个观念系统:使用什么词语,就是借助什么观念系统。此外,书中使用时语的地方很多,作为课程讲义来说,可以理解,但若保留一点批判眼光,就会更慎重的措辞,否则和商学院的读国学有什么区别呢?这是一点小小的批评意见,可以忽略不计。当我们把这本书当成一个宇宙来看待的时候,一切又有着不同的面貌了。张文江先生是一个有着很深的忧患的人,也正因此他会选择以讲座的形式,孜孜地向学生讲述着这些旧时只是作为个人生活的古典文献阅读感想。最起码这些应当是朋友间闲谈的趣话,而现在却成了讲座。与一群阅读经验不对等的听众讲话,这种处境取决于两点:现实文化环境与个人文化追求。他这里是放低了身段在讲时语。粗浅地看,他有一点意见就是中国什么都古已有之。而书中所选的文献所谈论的都是很基本的问题,一个人读了一点书都要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的局限和勇气,导致结论的不同吧。而会通这个理想比较危险,因为整个西方学术的基础不仅仅是希腊哲学,也不仅仅是康德斯宾诺莎什么的:达芬奇建立了一个荒谬的想象世界,但那也是文艺复兴之后很伟大的认识观念;当代的西方世界的思想观念,后面有机械论、非欧几何、细胞分子学等等革新带来的一重重理念崩溃和重建的历史。没有痛苦和争端,怎么会有智慧的自信呢?建立在痛苦基础上的理论和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会持久地强悍。对过去的取舍和重新发明实现观念世界的更新。这不是一个人,一代人能完成的——张文江先生也不能。大量的错误、荒谬乃至滑稽,批沙沥金过后,也许能有一点收获。但也没有包票的。印度古代文化那么伟大,现在不也湮没了吗?读《古典学术讲要》,我却越发想要做好准备中国古代文化会同样湮没——玛雅人那么高的智慧和艺术才能,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我们的文明最终也都是要毁灭的——其实现在看看斯宾诺莎,有的地方可笑幼稚之极。但没关系,那是当时的智慧顶点,并且传播影响很广。用古话说是时势造英雄。也有他个人的执著、自信(人类道路无非是累积的错误之上的错误,逻辑本身是回环结构。各种论点都有可能颠扑不破,雄辩者能使人附和)。因此,湮没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们能做的也许就是轻装上阵。在此悲哀的前景下,如果说我们还能相信点什么,就是一点微薄的经验(对于有文字的时代来说,也许还有符号的记忆)。建构起来的经验和记忆,其实没什么是真正无邪的。就连人性本善恶之类的,也无法成为立足点。某种程度上的虔诚或忠贞,对文化也好对传统也好,也许只是某种残存的没有进化完的痕迹。所谓数字的编码的人类文化,在宇宙的角度来看,只是无始无终的回环中的一节一片。中国的文明,譬如说道德经,当然是很高明的,但你能说它是高贵或高雅的吗?谈不上,它和数学一样,只是关于这个宇宙,关于我们生活的某种解释和逻辑。掌握一些基本的常识(有时候我们会说那是智慧),就可以在日常获得安宁——但甚至连死亡我们都没法定义,因为没人从死人世界回来带来可靠的信息。如果说中国古典传统能提供些什么,那就是基于汉字的符号记忆基础。有着丰富的定义和观念系统,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使自己安宁的可分享的经验和记忆。这当然很宝贵,否则在这个全球化数字时代,我们就都是无根的,无依无靠的——这是所有的古典文化共有的价值,当然这是博尔赫斯的观点。我以为逼问到这个程度,也许是个很高的格调,而这也是我在《古典学术讲要》里读到的一点真正的趣味:对伟大传统的理解与体认。在这个基础上去设想,张文江先生一定经历很多美妙的时刻,而那些参加他讲座的人也分享了一些。也许真有那么些人,在现时代都决意轻装上阵的时候,他们却倾向于选不。
  •     本就是沖著《五燈會元》講記買的,願以此為机直接去讀原作。若能如此,也算不負張文江老師在後記中“所盼望”的。不解之處,心存疑慮之處,且暫存下,待年深日久,讓過去和現在相印證,或可解惑。一、無著文喜講“前三三,後三三”,不得其解,便拿來與朋友討論。鬍謅之下,被告誡要留口德。倒不是我心存不敬,而是確對意和象做此想。不過也不想多為自己也不甚瞭解的內容多做口舌之爭。前三三是小乘,後三三是大乘;前三三是虛空,後三三是圓滿;前三三是戒持謹身,後三三是酒肉穿腸;前三三是吃齋念佛,後三三是見佛殺佛!

精彩短评 (总计89条)

  •     听听扯谈 还有意思吧
  •     旁征博引,很受启发。讲五灯会元、学记、风姿花传和秋思套曲的几篇深以为然,像秋思中以前没太留心的某些地方又有了新的感悟,确实是很好的课程讲稿。对渔樵的解释到后面有点空而不当?但还是很震撼。对史记的解读别开生面,虽有字句或史实疏解的不严谨处,确实是一种哲学的眼光来看,有一种面对整个人,而非割裂的大众或精英的慈悲愿心。
  •     捭阖纵横 恣意汪洋
  •     好书~~~~~~~~~~~~~~
  •     书嘛就是那么回事用来看的
  •     很好呀呀
  •     一些篇目之前零碎的读过,这次借了书来看。张老师的课这学期也去听了几次,确实受益匪浅。打开了通向古典的大门。“天地盈虚 ,与时消息”。人与环境的关系,明心见性,向上之路。儒释道都贯通了,也化掉了。
  •     好顶赞,可惜太短了…
  •     老师好厉害………想当初上课我被绕的找不着北〒_〒
  •     13年读的最有收获的一本书。
  •     还行吧,比起另几部作品,不是很喜欢
  •     挺喜欢这本的。
  •     学术类的,很好。
  •     ...还可以。
  •     张老师的书实在太、太、太好了。没办法说,只有用心读过人才会明白!大家别犹豫了,买吧,绝对错不了。
  •     喜欢古典学术的人可以看一下。
  •     不可言说
  •     文化研究,略备一格,气象开阔。
  •     适合安静且闲情逸志时阅读
  •     张先生是真有学问的,但是一定要从先人的文章中找出来指导现在的生活(比如教育)可能不是一条好路子
  •     此书无货
  •     张老师对钱钟书简直熟到令人发指。至今仍记得当年在老馆借到的那本《渔人之路与问津之路》中旁批的前三三与后三三,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了不懂的仍然不懂。唉。学问圆通到这个境界,真是随便翻开一页都能有大启发。环环相扣,生生不息。重读,重读。
  •     非常喜欢这类写法,读这本书的感觉很好,张文江的书以后逢见必买。
  •     查了张先生的书,不知还有这方面的吗?
  •     《五灯会元》三篇讲要尤其精彩,然虽如此,却与禅没什么相干。
  •     速度很快,动作麻利。
  •     学习怎样读书的范例
  •     其实,我还没有读,但是,张文江老师的东西肯定不错,何况,我左传课老师力荐此书。
  •     没读完,虽是有趣,见解多不同,既见君子,无意交恶。
  •     在地鐵上讀完,很有味道。
  •     三篇五灯会元讲要有可观之处;但看到西游记讲要,就觉得作者着眼点诡异,好像非要用“后妃之德”来释《关雎》一样生硬。承认文学跟生活完全是两回事不很好嘛,为什么非要让前者对后者指指点点。且此书跟学术毫不相干,是个标题党。
  •     悟道,砥砺人生
  •     该乘扁舟浮于五湖。
  •     江湖,对不同规则和潜规则的理解和争执。四十有八,圣凡尽杀。这是48,那是42。印度的信中国的疑,结成禅。人啊,要大感触啊!然而动不动就感触会不会消耗能量?佛家一花五叶七宗,南宋凋落传日本,风姿花传之真意。等闲行处,步步皆知。翻身魔界,转脚邪涂。时间投影到具体生命正为光阴。故事,你执着了就是自恋,化开了就是文学,这句颇木心。一粒米到你的米缸里,日剧不是剩女也说过一份礼物到你的手里。天意,合力的阴面!千古是非心,一夕渔樵话。渔樵可存千古的“辩日”型基友!原来老三国演义电视剧唱进去了!不朽!庄子有说马变为人。审美近道伦理近儒宗教近佛,东西通的身心畅快!桃花扇末尾三老对叹,茶馆也是。劣手亦为高手之范!所有小生演戏加油!艺术乃在像不像之间!春喜剧夏传奇秋悲剧冬嘲弄。还有诺斯替!皇级经世!
  •     不禁很佩服作者
  •     潜心治学,我们的楷模。
  •     讲要很值得一看
  •     质量不错,不管是装订还是内容
  •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很舍不得,感觉合上书页就合上了那样一股智慧的、生气淋漓的大力量。虽然可以消化掉一部分,但毕竟少而浅薄,离这股力量太远了。读好书真是让人又绝望又高兴,绝望的是自己太鄙陋,百尺竿头,不知还要爬多久,能不能上去;高兴的是永远有这样好的人存在,他们的存在安慰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每个时代都是好时代。
  •     难得好书!
  •     这么多年没这么仔细读过一本书了。因为够细、时间拉得够长、笔记一点不落,到读完时可能已有略超出的可能了……总的来说,它已完成,也即将过去,并在将来存在。
  •     文江先生的书,不全懂,但懂的那一部分,就可以吸引你了。
  •     书名为学术概要,内容并不艰涩
  •     旁征博引,八方交融。各个分散的点被一条条线连缀起来,使文化具有了整体感和一贯性。虽然总觉得是过阐,但十分精彩。
  •     作者对于所讲的文本自然是有深厚的功底和真切的感受,不过今日谈「古典」者,只要想「古为今用」、发明大义的,都难免满身神秘主义……
  •     满心欢喜
  •     将其视为哲学与非哲学的分界线,修行与混日的分界线。但这本书本身不是修行,也不是哲学
  •     送来时候页上都有褶皱,但是不影响看,很不错的书
  •     书里处古典学术概要,读着很顺畅,好书。
  •     本书可多读,朗诵可,取其精神,真传承古典学术之气络,又可践履行之,有内外圆融之气象,高屋建瓴,能读到实属幸运。
  •     很专业的古籍指导书!
  •     钱钟书的路子,互文性的细读,但中西比较依然流于“比附”,不及奥尔巴赫《摹仿论》的气象
  •     听别人介绍,买了这本书,卓越的速度是快,中午订的,下午就收到了,很神速,书很好,张文江教授学识渊博,对于经典的讲解旁征博引,见解有独到之处,令人受益匪浅。
  •     正版,不错!送货快!!!
  •     很好 书,特别是《学记》讲记,漂亮
  •     五灯会元那几章很适合我这种懒人
  •     讲稿这种形式很容易显得好,因为将准备好的话题引到人生上总是比较容易,也能够扬长避短。所以读好的讲稿经常进入某种情绪而忽视其本身立论或引证的弱点,这是可警惕的。这本的好也是和钱钟书类似,博是真的博,但立论总有点不踏实,讲起来天马行空。象这个概念是从易里来的。禅宗的几章有点故弄玄虚的意思,本身也是绮语戒的一种。
  •     此书据上课讲稿整理而成。有颇多随机而发的东西,因而显得更活泼可读。

    如果能细心体会,不仅仅是评论者,其他可能的读者皆可得若干启发。

    如果此前能读过《周易》《论语》《庄子》《老子》《礼记》《诗经》《尚书》《孟子》西方的《圣经》等书,将得更多启发。

    总括来说,此书可读3遍以上,同时,还可把它当作地图,读些提到的相关作品,这样一来,
    犹如夜观烟花次第开。
  •     发货速度快,书的质量很好。内容确实非常值得一读
  •     张老师的讲稿,值得一读。
  •     很不错的经典讲解
  •     且不论醍醐灌顶。常在EA学习的phd姐姐,因为这本书以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口吻,同我讲话。才知道,她从国内带了一些张老师的书来看。应该是同我一样,生活不下去了,就拿出来看看。不过,我用了world cart,显得不够深情。。。
  •     推荐《货殖列传讲记》、《五灯会元无著文喜讲记》《渔樵象释》三篇。作者乃当世高人。
  •     逛书店时顺手拿起翻翻,觉得有意思。回去仔细阅读,方才发现作者功底扎实,观点不俗,深入浅出,对中国学术和文化的解读别开生面。
  •     苦口婆心,为师体会,启发连连。
  •     史记货殖篇和五灯会元三篇读着挺有意思的!决定继续找佛学文献来看一看,有推荐的嘛?
  •     古学其实是切身之学,能把古学讲活,非反身有得者不能。
  •     第一次接触作者的书,可能还有点不会看。见谅。
  •     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来源。
  •     施派理论的读法,有意思但不能尽信,只是选文不能说是很好。
  •     “道理”应该怎么讲?张先生提供了一个范本。凡事直陈,自然没有新鲜的道理,道理可以反复说,它跟生活一样,是活生生的,这活生生的道理,就是妙理。这就是本书的追求。
  •     严肃学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度思考
  •     类似中学语文读本
  •     因果之花
  •     新鲜
  •     12
  •     “只看见有一个非常大的殿堂啊,一点也不懂啊。”
  •     货殖列传;渔樵象释。
  •     写的很不错,喜欢读。每天读一些。
  •     《学记》讲记很精彩,再往后读着读着觉得有些不着边际,故弄玄虚了
  •     一年半前看张老师《庄子内七篇讲义》时,弃书,认为随意牵引的成分过多。在高老师的安利下,完整看完此书。张老师的牵引是其学术、人生追求欲达“观其会通”之境的具体体现。有关《五灯会元》三讲,最伤神,自己对佛法经意知之甚少,此三讲又集中禅宗,末学资质平庸,慵懒异常。他日若遇机缘,定会重温。 张老师的书,末学一到两年之内不会再看。未来两年,基本以阅读原典为主,待有所积累再来拜读。 张老师在牵引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末学存疑。一是,班彪、班固父子,对《史记》评价,究竟父子谁先?班彪虽为父,但毕竟语出《后汉书·本传》,班固作《汉书》虽子承父业,然成书时间在前。不可妄下断言。 张商英居士的讲记,似乎感到先生认为释门所言“空有”,是“实空”、“实有”,将“空”与"无"相对,非也。
  •     读了三篇《五灯会元》和一半马致远套曲,决定辍下且再不拾起。静心读下来,感觉并没有风传的出彩,亦未觉能予我以不凡点拨。集平日讲课录音成书,故为叶嘉莹师诗词讲演录体,章句之作。内中三篇不过古人疏通文句之工夫,不见劲力之悟解。文字淡而无味,不知课上气氛如何;且似乎读到一两处文人之清高涩酸。引用过多平俗内容是败笔,反而将古典讲浅。此书并非学术著作,令我失望。或文江先生度听讲学众层次不一,刻意使课程浅显易了也未可知。读至套曲一篇为何读不下去以至弃去——因觉作者始终境界尚浅,谈禅不及林谷芳,用情不及叶嘉莹,思锋不及木心。——至少就此书而言。另:我很不喜先生使用的“象”与“能量”二字,入眼皆是,未免着相。
  •     听人介绍的,买了这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很惊讶作者的学识,由此买了几本作者张文江读书。
  •     张文江老师的文章不是偶这等人能评论的,只能踏踏实实的读,也许是雅俗共赏,而意蕴非偶能明的了,因在我这等初学看来很深的,不是我能觉知的吧。这起码是一位为中华传统文化屹立于世间的、为了人的某种天命般的进化而真实工作着的大学者。无法正确理解您,无缘见到您的。顶礼!
    还想读您的其他文章,希望您有空多出版些,还有潘雨廷老爷爷的译著,您辛苦了。辛苦的让偶这等愚蠢人难受,很多我看不懂,看不得,只是喜欢。

    本书的照片和目录、简介等当当网应及时整理哟!人家**的就有,是怕分网站买另外的书麻烦,赌了一把,果真是张先生的书,呵呵。
  •     《史记•货殖列传》讲记大有启发
  •     张老师达到了“无为”的境界。
  •     前后读过两遍,优缺点都很明显,脑洞大,联系现时代,但确实不那么严谨和扎实。张老师讲课厉害的。
  •     仔细读了《学记》和《西游记》两篇,与学院派的比,全然是两种气象。
  •     做梦的时候想起这本书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