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文化 > 日本论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7
ISBN:9787511211927
作者:戴季陶
页数:207页

作者简介

《日本论》一书初版于1928年,曾被学界视为研究日本的一本重要参考著作。即使在其成书70多年后的今天,该书对于中国读者了解日本的国情、民族性格及其风俗习惯仍有一定的帮助。

书籍目录

导读/李兆忠
第一节 中国人研究日本问题的必要
第二节 神权的迷信与日本国体
第三节 皇权神授思想与神授思想的时代化
第四节 封建制度与佛教思想
第五节 封建制度与社会阶级
第六节 日本人与日本文明
第七节 武士生活与武士道
第八节 封建时代『町人』和『百姓』的品性
第九节 『尊王攘夷』与『开国进取』
第十节 『军阔』与『财阀』的渊源
第十一节 维新事业成功之主力何在?
第十一节 现代统治阶级形成的起点
第十三节 政党的发生
第十四节 板垣退助
第十五节 国家主义的日本与军国主义的日本

内容概要

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国民党元老,蒋介石之子蒋纬国生父。早年留学日本,其后旅居日本多年,造就了一个真正的“日本通”,其日语之地道,到了“在隔壁房间里听不出是中国留学生”的程度,连日本人都甘拜下风。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并多次陪同孙中山出访日本,和日本各阶层都有广泛深入的接触,熟谙日本文化,被喻为研究日本第一人。1949年,服毒自杀。
论著有《日本论》《青年之路》《学礼录》《东方民族与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之地位及其价值》等,后人编有《戴季陶先生文存》。

章节摘录

  中国在孔子的时代,封建制度渐渐破裂,交通的发达,工商业的进步,一方面打破了旧国家观念,  一方面产生出人类同胞的世界思想。这时已经打破了许多传说的迷信,抛弃了君主神权,而平民思想和平天下的思想,就从此刻兴盛起来。日本到了现代,还没有完全脱离君主神权的迷信。就近代科学文明看来,日本的学问,固然较中国进步了许多,这不过是最近五六十年的事实,除却了欧洲传来科学文明和中国、印度所输进的哲学宗教思想而外,日本固有的思想,不能不说是幼稚。然而这件事不能算是日本的耻辱。并且他幼稚的地力,正是他蓬蓬勃勃、富有进取精神和发展余地的地方,绝没有一些衰老颓唐的气象。他是一个岛国,而且在文化历史上,年代比较短些。他的部落生活,到武家政治出现,才渐渐打破。直到德川时代,造成了统一的封建制度,才算是造成了现代统一的民族国家基础。如果从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看来,日本的维新,则和秦汉的统一足以相比。  这一个神权的思想,差不多支配了口本的治者阶级,以为皇帝的大权宝位,是天神传授下来的。和德国凯撒说他自己是天使、德国民族是天的选民一样荒唐。那些军人和贵族,他们的地位既由传统而来,当然也一样迷信部落时代的传说。或者有些理想上、知识上己经打破了这种观念的人,为维持阶级特权,也绝不敢便说这些神话是假的。今天还活着的封建时代遗留下来七八十岁的老人们,本来脑根里面所装的,只有一些封建时代的故事,不用说,除了这种迷信之外,再也没有他自己的个性精神,这也是毫不足怪的。不过当此刻这样一个时代,日本政治的支配权,还脱不了这一种人的手,不能不说是危险万状了。  ……

图书封面


 日本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日本、以色列、印度是我一直感兴趣的三大神奇国度,自然也要通过读书和旅游了解她们。凑着近期难得的休闲时光,拜读戴季陶的《日本论》,写成无逻辑、杂感一篇。关于戴季陶先附上作者的小简历:“戴季陶(1891~1949),名传贤,字季陶。国民党元老,蒋介石之子蒋纬国生父。早年留学日本,其后旅居日本多年,造就了一个真正的“日本通”,其日语之地道,到了“在隔壁房间里听不出是中国留学生”的程度,连日本人都甘拜下风。曾任孙中山的秘书,并多次陪同孙中山出访日本,和日本各阶层都有广泛深入的接触,熟谙日本文化,被喻为研究日本第一人。1949年,服毒自杀。”大陆学生了解戴季陶的途径,是大陆历史课本中臭名昭著的“戴季陶主义”(戴季陶主义_百度百科)。因其要求清走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反对劳动工人的阶级斗争,且作为蒋介石的反共理论写手,戴被我党称为国民党反动派中的右派。而大陆学生往往不知戴季陶的另一面,他是孙中山的亲信秘书、蒋介石在日本共过妻的心腹、私人关系直通日本军政高层的日本通,他是中华民国国歌的词作者、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是其副手,后来接任)、南京政府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中山大学校长。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后,戴季陶拒绝入台,希望留在老家四川,以于九泉下陪伴父母。2月,他对秘书说:“国军难以据守西南,四川必为共产党所得。他们不会放过我,我也不甘当他们的阶下囚。”随后自杀殉制。《日本论》vs《菊与刀》中国人所谓的日本四书是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戴季陶的《日本论》、蒋百里的《日本人》。四书读了三本,《日本论》和《菊与刀》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给我思考。美国人Benedict从学术总结的角度反映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她接受美国政府命令,在没有到过日本的情况下,通过大量参阅书刊和电影,写成了《菊与刀》,为美国对日政策提供参考。而戴季陶在日本留学、工作、革命多年,是彻彻底底的日本通。两人不同的背景也反映在两个著作中:《菊与刀》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不免学术和抽象,而《日本论》通过分析日本的社会真实现象、真实的对外关系事件进而上升高度;《菊与刀》更关注日本的“羞耻文化”与西方“原罪文化”的对比,而《日本论》关注日本从中国学习的各种理论如何在本土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菊与刀》通过“各得其所”、“报恩于万一”、“洗刷污名”、“人情世界”、“道德困境”等章节,从宏观角度揭示了日本人的文化传统与社会交往性格,很多内容是传统的中国人易于理解、甚至已经习以为常的,而《日本论》从具体的神学理论、具体军政大佬的性格、具体的外交关系事件等微观着手分析日本。所以,《日本论》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微观具体的亲身感受、作为国民党高层亲身了解的日本军队政府高层的决策过程。这都是《菊与刀》的作者无法做到的。这也是为何《日本论》前后被7位译者译成7个日文版,在日本国内出版过12次,折服了日本本国专家。而对于《菊与刀》,有些日本历史学者并不认同,认为Benedict把特定时代、特殊社会集团的社会心理当作日本人的普遍心理,在方法论上有非历史的和超阶级的缺点。当然,仅凭paper work即写出《菊与刀》,通过分析在1944年得出正确的结论(日本政府会投降,但美国难以直接统治日本),也令人佩服。中vs日:同根文化的不同发展日本从强大的古代中国承袭了儒家文化、佛学思想、贱商的传统文化,也学会了利用神学迷信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威。这个民族不但善于学习,还从民族自尊的角度进行了发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比如戴推崇的大儒[山鹿素行],他学问上直承孔子,同样维护皇家封建统治,鼓吹君权神授。但戴季陶认为山鹿素行的民族自尊心让他创立了“日本古学派”,即只信孔孟,认为之下的曾子、朱子都不是真儒。山鹿素行的著作在方法上、理论上,没有一点不是从中国学问得来,没有一处不推崇孔子之道,但精神却特意两样。又如,戴季陶认为武士道的最初本质并不是什么高远的理想,也不是特殊进步的制度,不过是特定封建制度下形成的。但日本大儒们将中国儒家的衣服巧妙穿在了武士道身上。这就是日本人学习之后的能力,于是“制度论的武士道进而为道德论的武士道,再进而为信仰论的武士道。”到了明治维新后,甚至把欧洲思想融入了武士道,形成了维新革命的精神。再如,佛学思想,起初佛学只是日本学习中国文化的介质,后来也被日本人发展出一套自有体系。佛学而起的迷信,进一步影响日本的其他任何方面。“日本的尚武思想、军国思想并不是由于中国思想、印度思想,纯是由日本宗法深灰的神权迷信而来。”除了前述不同的文化发展方向,中日也存在不同的革命发展道路。无论是国民党的北伐还是共产党的解放战争,都是发动工人和农民等底层民众,自然将封建皇权革的粉碎;而日本的变革由该国独特的武士阶层发动,随后演变成了君主立宪。分析日本的地缘政治政策二战前的日本的国际关系策略是由当政者结合国际形势和日本实力,提前做出的长远规划。日本的蝎形政策如下:【所谓“蝎形政策”,就是如同蝎子用两个螯和一个尾巴来对付对方一样。日本军部于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已经占据了蝎尾的台湾,想以此窥伺华中、华南到东南亚。日俄战争以后,获得旅顺、大连,把辽东半岛成为它的蝎螯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取得青岛,将山东半岛成为另一蝎螯。日本使用这两螯控制渤海湾,由满蒙而华北,次第完成其“蝎形政策”的计划。日本采用蝎一样的剧毒及使人憎恨的姿态,北方自陆地,以北进论的两螯,南方则自海上,以南进论的一个尾巴来袭击中国。】开放初期的日本,面临英国从南部海上的威胁,俄国从北面的进犯,闭国多年的日本不得不韬光养晦。幸运的是,日本拥有目光长远的政治家,制定了长远地缘政策和外交捭阖策略,先后与英国、德国结盟,获得维新、喘息、积攒国力的机会。力量充足后,日本与俄国大战一场,也立刻加入了侵略和瓜分中国的战争。所以,让我们像成年人一样思考:体会日本维新的艰辛不易;学习日本对外政策的长期和远见;理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两次大战,日本也是拼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存亡来的”。戴季陶没有让多年旅居日本的感情影响自己的对日分析,我们也应从普遍的对日仇恨中抽身静思,将仇恨转化为国家实力,靠实力说话。“自然便是王道,用王道造成的国体,便是民族;武力便是霸道,用霸道造成的国体,便是国家”。分析日本大佬特点桂太郎(桂太郎_百度百科)是长洲藩陆军系代表人物,任职最长时间的首相。英日同盟、日本打赢日俄战争和完全吞并朝鲜三大侵略战争事件,都是发生在他首相任内的。戴季陶对桂太郎的钦佩之情也贯彻文章始终。书中描述,桂太郎在当时繁杂的国际环境中确实有长远的“舵手眼界”,他敏锐的提出俄英捭阖:【俄国这一个敌人,不是东方最大的敌人,而是最急的敌人。打败了俄国,急是救了,以后的东方,便会变成英国的独霸。英国的海军力,绝非日本之所能敌,而英国的经济力,绝非日本之所能望其项背。我在日俄未战之先,极力想法造成日英同盟。日俄战争的结果既已分明,而日英同盟的效用,完全终了。此后日本绝不能联英,而英国更不用联日。在太平洋上,英日两国,完全立于敌对地位。此后日本唯一之生路,东方民族唯一之生路,唯有极力遮断英俄的联结,而且尽力联德,以日德同盟继日英同盟之后,以对英作战,继对俄作战之后,必须打倒英国的霸权,而后东方乃得安枕,而后日本乃有生命。】如果没有一战二战的美国崛起,这个论断对日本应当是具有正确指导意义的,无怪于戴季陶的推崇。桂太郎还积极运用手段,挑拨和利用袁孙之争。袁世凯和孙中山争夺中国统治权时,都是拉拢日本支持的,相比而言孙对日本的拉拢和(夺权后的)许诺更为卖国。而桂太郎几次面见孙中山,谈话是掏心掏肺、鼓励孙中山放开手干的,[现今世界中,足以抗英而倒之者,只有我与先生与德皇三人而已],这点戴季陶作为亲历者对桂太郎充满感激;而同时,桂太郎也是在与袁世凯处好关系的,也通过相关条约从袁世凯政府处获得了很多利益,这点戴季陶当时似乎是没有认识到的。所以说来,桂太郎才是康熙诸子争嫡时的佟家,无论老四、老八谁上位,佟家不倒。吹捧桂太郎之后,戴季陶专门用两篇文章的篇幅,批判当时的当权者田中义一。表面看对比桂太郎批评田中义一目光短浅,不如说戴季陶用手段激将田中,让他采取更为贴近孙中山的对外策略。作为陆军领袖和日本首相,田中应该有度量承受戴季陶“没有远见”、“化石脑袋”之类的评价。分析日本民族性格日本人是既尚武又抱团的。如同中国的东部沿海,日本人口稠密而资源稀少,“为生存而竞争,为竞争而互助”。互助又逐渐引申出道义、忠君、内斗、复仇的性格体系,因互助而衍生了多种民族性格产品,如语言里恭顺的敬语。在这尚武和团结之外,日本人难能可贵的用信仰增加了人生的力量。如戴季陶在书中所说,“冷静的理智不化为热情的情感时,绝不生力量。”日本维新一代的大佬,多是从武士信仰获得人生力量,从西方先进文化获得技巧的人。因此,从西乡隆盛,到山县有朋,他们身居高位,能够将荣誉和国家命运置于个人生死之上。举例来说,山县有朋远征北洋水师时,违抗东京命令贸然进攻,被困海城。东京决定罢免山县第一军司令官的职务,但是担心如果公开罢职,山县势必会为了保存武人颜面而剖腹自裁,于是明治天皇以“回国养病”名义亲自写了召回诏书骗山县回国。临行前,山县他给桂太郎等师团长写下了如下的诗句:[马革裹尸无所期,出师未半岂空回?无奈天子召何急,临别阵前泪满衣!]现在这个崇尚金钱、充满背弃的时代应当很难想象,对这样手握重兵在外、大战决策失误的将军,明治天皇会因怕其自杀求仁,亲自手书为其寻找体面回国的理由。不禁对比联想起我党革命初期的领袖和现在的官僚。革命时期,领袖们虽身居高位,仍然有令敌人恐惧的信仰,这种信仰可以打破物、欲的诱惑。结语:《日本论》在国家主义和军国主义等多个章节,利用一切文章主题渗透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表达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戴季陶的一生也如三民主义思想的“功狗”。“创造时代的领袖人物,不一定是在事功上。有的是以思想鼓舞群伦,有的是以智识觉醒民众;有的是靠他坚强的意志,一面威压着民众,同时做民众努力奋斗的统帅者。至于智仁勇兼备的圣哲,不是轻易得来的,并且在很多政治改造的时期当中,这一种智仁勇兼备的圣哲,往往做了前期的牺牲,再供后代人的瞻仰,而不得躬与成功之盛”。而写成这样的书评,既暴露了我的无逻辑性,也暴露了我对日本的某些佩服之情,倒也不在乎会被看客大骂。我对日本的感情,细想起来,是从自己传统家庭传承的、贯穿多年的仇恨。但大学以来,通过查询网络信息、接触留学时的日本同学、学习经典日本著作,似乎感情里腾出了一些仇恨的空间给佩服。想尽快亲身去日本看一看,带着我现在又恨又佩服的感情去。
  •     此书每篇文章简练而有力,看日本的角度详细而有新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谈桂太郎,中日关系一定是战,是敌人吗?我们都是亚洲国家,我们都是黄种人,我们文化习俗详尽,我们历史上有着理不清的关系,我们也有着真正的敌人,送另外一个角度看国际关系,也许就是柳暗花明,从远交近攻,到近联御远,我们也可以得到双赢。我们需要了解日本,它给我们警示,督促着我们前进,我们可以从它的轨迹预见我们未来面临的问题,也可以从我们的过去,反思避免未来的隐忧。真正有利的国际关系不是只对自己有利而已,而是设计出一条各国都能接受,重新平衡各方势力的路线图。
  •     日本四书《菊与刀》、《武士道》、《日本论》及《日本人》。目前就把《菊与刀》和《日本论》读完了。稍微进行一下对比。《菊与刀》是美国的本尼迪克特所写,其实她并未去过日本,所以书中的材料大都从报道等角度而来。并且《菊与刀》只是当时二战时期为美国政府对日本所采取政策所提供的报道。虽然很多内容的确是非常符合日本民族性格,但实际看完,却觉得枯燥深奥。连我这个天天和日本人打交道的人都觉得有些地方理解起来太晦涩。而戴季陶有留学经验,并且曾经作为孙中山先生的随日翻译而前往日本,认识不少政坛的人。同时作为一名中国人,他更侧重于将日本与中国这两个爱恨情仇纠葛在一起数年的国家进行比较、对比。即便已经过去将近80多年,你仍然会觉得他的很多见解是值得认同的,不论你对日本这个国家是持有什么态度。思想、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戴季陶都进行了描写。从古至今,讲述至明治时期,日本从一个落后于中国,学习于中国,变身为超越于中国。历史是中国的一半,但他却已超过两倍的速度赶上了中国并且超越了中国。这种可怕不仅是当时,直到战后,日本仍然飞速的从战败国的阴影中摆脱,振兴了经济,并且再一次挤入世界头名国家之中。你可以说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很可敬,也可以说他们很可怕。不论你对他们抱着什么态度,喜欢敬仰抑或是讨厌憎恶。你都不得不承认,要超越一个国家,要讨厌一个民族,你必须对他们进行全面了解,否则你又有什么资格和立场去表述你的观点。其实戴季陶很多见解都是我所认同的,他用整个日本振兴来鼓舞中国人,并且鼓励大家抛弃见解去了解学习这个邻国。这个世界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当你停滞不前,或者倒退的时候,你就必须做好被人吞噬的觉悟。就算一个人你有多讨厌,他的身上永远有你该值得学习的地方。只是常常主观的感情蒙蔽了双眼,让你无法从其它角度进行观察了解,并虚心学习。中国人的自负心理已经存在了太久,高姿态摆了太久。无法也不能低下头去向一个曾经深深伤害自己民族的国度学习。只是这种观点的确不可取。请抛开那些客观,好好看你的国人在数年前的剖析,一定会有所收获。并且你会感慨,原来只有充分客观的了解,你才会对他的未来更有预测性。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长期有人喜欢将本书与《菊与刀》对比,并认为此书在精神层面更优于后者,但是实际上这是不确切的评价。我认为我们只能认为《日本论》是中国人基于中国人的思路和文化所总结的日本研究书,而《菊与刀》是美国人的,或各有特点所长,当不存优劣之分。基于此,两本书其实都是海外研究日本的必读书,然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了解日本。
  •     他先说日本商人都奸诈而下贱(为了突出武士道的优越),又说日本上流社会皆为财阀,或者是指,商人和武士已经在品质上通过军国主义合一了。最震撼人心的还是他对“美”的阐述,你从日本文学里也感受得到,如果一个民族爱美的话,它是不会落寞和落后的。
  •     「国民性」方面的议论是很平庸的,比较有意思的是关于明治维新和日本政治方面的见解
  •     百年前作品 比今人分析精辟。“中国强时,日本是妾;中国弱时,日本是贼!”
  •     做为中国人,最应该了解的外国就是日本了(可能没有之一)。两国即有相同的文化,也有壹百多年来的世仇未解。现时社会关于日本有各种说法,所以此书很有必要读。根据序言作者李兆忠研究员提示,本书作者载季陶做为文人、政客看日本的视野非常独:特即敏锐感性,又现实和务实,才能向读者揭示日本真像。书中对于一些观念的理清非常明确,比如76页中对武力和国家的关系。哎现在央视的专家也没有说得这样的清晰。本书从日本立国神话说起,主要从明治维新前开始讲述了日本的发展,从武士、町人、百姓描述了日本的国民性,主体性;以及国家政体、政党的发展以及后世的影响。全方位的解释了日本,对于我们了解日本大有帮助,比现在所谓专家的皮毛讲解强上百倍。本书共200多面,24章,每单不过5张纸就言简意赅说一个事项,表明了作者的水平--党国的高级文人,只因政治原因,才让我这位生长在红旗中的国民,从另一面了解到这样一类人群。说了优点,说下缺点现在出版社为了赚钱,把行间距扩大,页面变小,书本变厚,可以多卖钱。为什么这样浪费纸张呢,难到不能为社会节约下?做成薄一点的正常书本吗,大家存放?真是不知道社会怎么了。西方的市场经济不这样呀!
  •     虽然看过《菊与花》,这本书使自己对日本的了解更深一层。书很简洁,但是字字锱铢,真心很赞!
  •     信仰力与追求美。很有启发
  •     学日本文化必看的,和菊与刀,武士道。。。。
  •     戴先生,你的自杀又属于哪一种情况……
  •     论日本看中国吧
  •     与其说论日本,不如说醒中国。。被作者论述日本中不能控制而流露出的一腔对祖国崛起之希望的热血,深深地打动了。。。好不容易。
  •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日本的了解真的有限,甚至停留在日本教科书的层面上。而通过阅读此书,对日本人的历史文化、近代走向、民族精神、性格、审美情趣,以及日本的茶、棋、书、剑等道,以及日本人的艺妓情结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日本是一个崇尚美的国家,他们对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很讲究,但他们也是一群充满危机的人,岛国的劣根性与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在内心里驱使他们去寻找新的迁居地,但他们又不愿意放弃日本本土。他们既桀骜自大,又内心卑微,他们又善于学习,又机械死板,因此认识日本人一定要从他们的地缘因素和个体因素两方面的估量。
  •     军国主义、神道信仰的几篇均有精妙论述;与秋山真之、桂太郎、西园寺公望等人的交往不乏亲切之感;虽偶有倡导三民主义之嫌,但针砭时弊,今日亦足以振聋发聩。
  •     一起买了四本,《中国人》、《武士刀》、《菊与刀》、《日本论》,其中《中国人》和《日本论》还是很满意的,至于其他两本吗,薄了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系列的书都是这样。
  •     日本论(戴季陶:中国强,日本就是妾;中国弱,日本就是贼)非常喜欢——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您对商品很不满意吗?如果只是对服务不满意可以到我要投诉中反馈
  •     在掌阅APP上看的电子版,当成故事书看了
  •     通过戴季陶这个日本通了解一下一衣带水的邻居。
  •     看这本书看了我好久,书其实很薄,但我不敢速读,总是一字一句慢慢的品味、领悟,总是怕有遗漏、误解。这本书成书于好几十年前的1928年,作者是“历史上的失败者”国民党的戴季陶先生,但书中对日本、日本人、日本社会的冷静、客观的评述对今时今人都很具有参考的意义。书写成的1928年,日本与中国的国运已深刻地缠绕在一起,却又是在两国矛盾引爆的1931年之前,那恰好是一个好时机让人去冷眼看清我们这个复杂的近邻。不可否认,戴季陶的国民党大佬、曾任孙中山先生秘书的身份以及多年旅居日本的背景,让他的见解多少有着客观和主观上的一些偏颇、不够全面乃至于吹捧之处,但我还是认同他书中大部分关于中日两国国情、社情、民情的论述。虽然时隔这么多年,但我觉得要真的要去认真地认识日本这个国家,这本还是不能不读之书。
       正如戴季陶先生书中所言:“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
       如果说有些人是我们命中注定不能避开的,那日本就是我们中国命中注定不能避开的国家,无论你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提起这个国家,也必须承认这个国家对我们生活影响之深,我们的民族、国家、历史、日常生活,乃至于青少年的民间生理卫生启蒙教育都有逃不掉、拂不去的日本影子。视之为近邻,我们应该了解他;视之为对手,我们应该深入地认识他;视之为死敌,更应将其放在解剖台上里里外外地看通看透。
       我们那些所谓“爱国”的愤青们,与其继续在网上大发厥词,无限YY,不如静下心来,先好好读一下这本八十二年的书吧。
  •     日本人的德性品格,最富的是优雅精致,缺乏的是伟大崇高,而尤其缺乏的是伟大。
  •     日本论中有很多戴季陶先生的观点挺犀利的,值得一看!
  •     虽然很零碎,虽然不宏大,但不失为更好了解日本文化,了解日本民族性格的好书,尤其对日本军界名人的了解。在此书中更可以了解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和对日本的深深影响。。。。
  •     薄薄的小册子,值得一读。
  •     小日本每天有千千万万人在研究中国,我们难得有一本研究日本的著作,应该仔细看看。
  •     中国人写的最好的一本研究日本的书
  •     中国强,则日本就是妾;中国弱,则日本就是贼。
  •     所有国民都该了解日本这个民族,不但了解,还要剖析,因为日本人也是这样研究我们中国的!不要还认为日本是个撮尔小国了,甲午战争到全面侵华,再到钓鱼岛事件,你能说日本平凡吗 弱小吗?
  •     有些散乱。印象比较深的是日本的信仰和对美的追求。
  •     戴季陶中国看日本第一人,把日本分析的入木三分。中日两国成为宿敌,也是宿命,既生瑜何生亮,中日都想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只能有一个胜出,日本民族胎里带有很大的劣根性,中华民族有很大的包容性,再给中国三十年,我相信中国必将崛起!
  •     送货太慢,十二天了我才收到货,郁闷。 书还是不错的,戴季陶先生对日本的国民心态,武士道精神,“町人思想” 等等,都有一个很客观真实地评价,但书中也有很多鲜明的主观色彩..
  •     想了解日本文化,看了一些,菊与刀和这本听说是比较好的。菊与刀看过,很好。这本书看了几页,写的语言比较通俗,不枯燥,很好看。
  •     前半本书写得好,后面光扯三民主义了,偏题了吧……
  •     以戴先生的立场,完全公正客观大抵是不可能的,不过仍是颇有意味的。话说,戴先生黑起来的确漂亮= =
  •     还不错,虽只是一本非学术随笔式小册子,但比现在好些弱智国际问题专家&傻逼日本研究者强多了。也肯定比《菊与刀》强。几个观点现在依然成立:1.日本对中国的了解远胜于中国对日本的了解。(那会就这样,现在更是。想起黄章晋微博上去日本拍的书店,照片显示架子上竟然摆着当代歌坛,真把我惊着了)2.日本人的“信仰力”。(日本人做事的确喜欢推到极致,无论大事小事,好事坏事。看《寿司之神》就知道了,燃烧生命干一切。不管是小到捏寿司,还是大到发动战争,都一样。)3.男女关系比中国自然、合理。(具体见P168,太困懒得打出来了)4.日本人对神的看法与中国不同。(日本人自命神的后代,是有宗教式的终极追问的。中国人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盘古和女娲又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神,但有没有把神这层意思点破,非常不一样)。
  •     前半部分讲维新比较有意思,之后扯到国民和国内环境现状就不太好了,充满了各种抱怨 有种觉得国人一无是处的感情夹杂在其中
  •     目测最靠谱版本。
  •     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可惜自己关于日本方面的知识储备很匮乏,很多内容体味不到真意,需要多读几遍才好。 另,从书中可以看出季陶先生的涉猎颇广,举凡历史文化经济政治乃至战争物流均信手拈来,敬佩之至!
  •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是越发的感受强烈。应该从更为长远和远大的目标来看待问题。不能一味的以自我的思维为思维,自我的情绪为情绪,自我的感情为感情,自我的见识为见识。必须也要了解你的对手或是队友,了解其思维、情绪、感情、见识,特别是其历史性的和固有的一些东西。不能够闭门造车,那样做就只能够出门不合辙了。
  •     戴季陶说“日本固有的思想不能不说是幼稚”,但他也肯定这样一种“幼稚”的好处:正是他蓬蓬勃勃富有进取精神发展余地的地方,绝没有一丝衰老颓唐的气象。
  •     了解日本比比菊与刀还好的书
  •     读好书,振奋民族精神。对手是最值得学习与认知的。中国强,日本就是妾,同样适用于任何国家,外交,政治,学术,军事我想都是用!
  •     永远野心勃勃,永远追求上进,不管你多讨厌他们,你都得佩服他们。
  •      读了第一遍,挺不错的,越看越觉得日本的恐怖。
  •     列入重讀計劃。
  •     两本关于人本的书很不错,戴季陶先生的日本论非常引人入胜
  •     一个国家的国民看令一个国家的国民总是带着变色镜的,但是谁都没有办法摘掉。同时买一本日本史看看,可以矫枉过正。很不错的书,不过要有一定的日本史基础才能看懂。对于研究日本鬼子还有很有用。
  •     作者本身就在日本待了很长时间,这本书算是一个日本通对日本的介绍。对于了解日本的文化及社会都有很大的帮助
  •     香港的梁文道先生经常说:千万不要觉得今天中国“崛起”了,日本这个国家就不可怕了。这话说得真对!日本永远和中国一海之隔,日本人每一秒钟都在研究中国,他们太可怕了,中国人如果没有“把日本读透”的精神,是很危险、很危险的。
  •     《日本论》第一次出版于1928年,民国元老戴季陶老先生论近代中日恩怨对日本的洞察。戴老先生说:我劝中国人,从今以后,要切切实实地下一个研究日本的功夫。他们的性格怎么样?他们的思想怎么样?他们的风俗习惯怎么样?他们的国家和社会的基础在哪里?他们的生活根据在哪里?要切切实实做过研究的功夫。
  •     对于我的不明所以我还是蛮抱歉的
  •     作为国民政府的考试院院长,还是学者型的,就这水平,民国亡了不冤!!
  •     书中对日本社会历史的主要方面,像原始信仰,皇权崇拜, 占统治地位的神道,武士和町人的性格,民族主义到军国主义的演变,不断进步的原因,社会风气和家庭成员关系,都有确切的说明。
    我尤其佩服的是,作者对每一个特性,都指出其正反两面后果。这全面看问题的态度,是许多日本研究书籍缺乏的。
  •       戴季陶的《日本论》对日本的认识深刻程度远在《菊与刀》之上,可惜的是,今天已经很少有中国人知道《日本论》的。在我看,它是迄今为止介绍日本的书中写的最好最深刻的……戴季陶和那个时代的多数中国青年精英一样在日本留学然后干革命,长期居留日本的经验以及与日本各阶层的广泛深入关系,再加上中国与日本属同一文化圈中的那种独特敏锐,都是只靠几个月时间借助二手资料了解本尼迪克特无法企及的。尤其对需要了解日本和近代中日关系的中国人来说,涉及了近现代中日关系中大量今天鲜为人知事实的《日本论》,其价值是《菊与刀》所远无法比拟的。
  •     不愧是党内头号理论家。在家国遭覆亡之险时,对劲敌仍能有持平之论。加分不仅来自戴的评述以传统方法论为底的奇巧,而且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观,现在读来也是极正气的
  •     读日本,必读戴季陶~虽然立场上有一定的大中国优越心里,但是书中的评论真的很精到~
  •     值得回味
  •     作者多年居于日本,尤其是二战前,本身又是国民党元老,所以对日本有着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很多问题看的很透
  •     让人郁闷的是,日本这狗日的,就没做过妾。一直做着强盗。
  •     每一个学习日语,研究日本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段话:日本所做的关于中国的书籍有多少?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社会、地理、历史各种方面,分门别类的,有几千种。……“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的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工夫……
      戴季陶先生的这本日本论,不单单是去描写一个民族,更多的是对比中国,发人深省,使人觉醒,以史为鉴,对当时的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贡献。是可谓用心良苦。而当今却有人称其是“反动派”,真是无知浅薄!!戴季陶先生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是日本最认可的中国学者之一,只不过是当今的政治斗争需要,就对其封杀,真是让人失望!!
      撇开政治不谈,这本书不仅仅是分析日本,我认为他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对历史规律的分析,站在哲学的高度去分析历史,正如赵林老师《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所说的一样,“让数千年来整个人类文明史遵从某种文化精神的演化规律,或者把那些显赫一时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解释为受某种形而上的‘冬季的动机’所驱使的历史现象,这是何等恢弘的‘万人敌’!”
     
  •     现在中国的状况和日本七八十年代很像哦,借鉴前辈,好好研究一下。
  •     時間がきついー急匆匆地读完了,最喜欢分析日本人好美性格的那一章。谈不上喜欢这本书,毕竟成书年代有些尴尬,然而戴季陶先生对于日本国民性的部分分析也算是一针见血,直至今日也教人受用。
  •     一番仁人志士心,不知道出版的版本是否阉割,电子版感觉还好
  •     中国视角看日本人
  •     研究日本的书很多,也有很多影响作品介绍日本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东西,戴季陶先生所处时代的声讯技术无法和现在相提并论,但是戴先生对日本政治,历史、文化入目三分的解读,确实值得击节叫好的。推荐此书。
  •     日本两字总易激起中国人之敏感心理,且不论臧否,我华人对大和民族之了解实属浅薄,仅限于道听途说及抗日影视之窠臼,真正深入全面论述日本之书籍亦寥寥.此书年代虽久,然平心而论,至今仍鲜有出其右者,其中所论几无偏狭之气,且多具深刻洞见,篇幅极短而极具慧眼匠心.吾人果真有兴趣于东瀛者,当可以此书为起点,涵养作者博大宏远之气,而待深入细致之研究,庶几其无患乎!
  •     老师介绍的一本书,据说是了解日本最全最好的书
  •     这是一本以中国人的角度理论分析日本的书。大家作品值得一看~
  •     开头六章和结尾三四章不错,中间部分牵扯到好多历史人物,我觉得有些过时了。但是尤其结尾对信仰的分析很赞同,迷和信的区别。为什么那么多知识分子很久以前就知道的常识现在中国还是继续去违背!每次看书时总会有这样的感觉。
  •     蒋介石之子蒋纬国的亲爸爸戴季陶(传贤)于一九二八年出版《日本论》。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秘书。“五四”运动时期主办《星期评论》。次年参与筹办中国共产党,是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先知之一。但孙中山去世之后,戴季陶出版《孙文主义哲学的基础》和《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大力宣传反对国共合作的思想,即“戴季陶主义”。虽一直任国民党要职,但至一九四九年二月十一日,终在广州服毒自杀。虽然在这本书中,也时时流露出“戴季陶主义”的色彩,但我认为这并不影响我们从他的文字中获得一些对日本的正确认识。
  •     戴季陶的理论非常独到,而且比菊与刀更发人深省,是国人研究日本必读的一本书。不管是涉及专业理论还是毕业论文,以及自己收藏,都是一手好资料!!!!!
  •     中国最早解剖日本的书籍
  •     写日本,最好的文章,值得大家读
  •     了解日本之入门。
  •     表面讲日本,其实讲中国与日本两国国民品德、信仰、操行的巨大差异,告诫中国人要警惕和学习。可惜今日主流青年仿佛依然在做“智识上的义和团”,先生呼吁的“猛醒”,一百来年都不曾实现。撇开作者的政治立场,其论著中的理性态度也值得仰望。其实,这样一位党派元老与卓越思想家的书,我哪有什么资格评论,只觉得字字珠玑,回味深长。
  •     看完了。于当时那个年代写出这本书还是相当不容易的。有些观点今天看起来可能觉得一笑而过,现在来看还是很有些意思的,至少从好几个侧面表现出当时的事实情景。
  •     戴季陶写的不错,了解日本的有力图书,值得购买
  •     “中国强,日本就是妾;中国弱,日本就是贼”,这句话应该让所有的中国人振奋起来。
  •     让我对民国亲日派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视为来自中国的《菊与刀》
  •     1928年前后的日本之观察
  •     看过了菊与刀,就再把这本看了。中国人要对日本人有充分的了解呀,防人之心不可无
  •     真正学者的真正客观的中肯文字与感悟,除去对于邻邦的认识外,更多是对自身国民的反思
  •     民国时候的小书不长,春节边陆陆续续看完,没什么感觉, 不及菊与刀,
  •     三读。外国人的日本研究大多始于神道教是片面的,绳纹时代留下的民族、职业分类对今天的日本影响还是挺大的。中国人最应该读第七章最后。
  •     秋山真之写的太精彩了,信仰部分也不错
  •     戴先生的同文同种观念,虽然有历史渊源和文化辐射的考量,但不能不说,今日日本早已是另一种文化,同文同种观容易对国人认识日本,有蒙蔽之害,轻视不深入。岛国与地理大国的环境差别,就能引起文化的歧走,中日文化与国民性格差异之巨,不可忽视。
  •     挺好的,很多历史不知道。也就当兴趣看看
  •     自日本归来后,才觉得应该更多了解日本。
  •     目前正在看,还没有看完,因此以下的砍伐可能比较浅薄,望看官们见谅。早就听闻戴季陶先生的这本《日本论》了,戴先生以自己在日本游历期间的所见所闻为现实基础,写下了这部对日本国民性和民族心理问题的大作,从全书的内容来看,确实为民国时期的国内各界人士了解当时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提供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即使在当代,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有着较大的意义
  •     知日必读
  •     一般吧
  •     政客随笔,实际是中国视野下的日本,以中国为终极关怀,日本仅为佐证,并没有真正从日本出发。在前几章说明外来文化对日本文明的影响时,双重标准明显。论及中华文化影响时,日本自身文明被贬得一文不名,在论及西洋文化影响时,日本自身文明又成了主干。可见,作者的中华意识、东方意识浓厚。
  •     该书与萨苏的《在日本,我忍不住又笑了》和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一同购买,我认为该书最大的价值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观看历史与日本,从而可见戴季陶的对日本认识的深刻,也可查看到对当时革命的心迹及政治立场。
  •     对于日本这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国家此书是最好的了解途径了。戴季陶作为一代大师,写出的东西很不错,既让我们对日本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又让我们在阅读中有所思考,很不错!
  •     更多的是对明治之后日本政治的见解
  •     前面几章很好,视角可以,也客观,到后来有点口号了,我们的通病。
  •     我大学二外学的是日语,对日本很感兴趣,所以买来增加对日本的了解。
  •     抛开戴季陶的党派的问题,他做的这个研究真是很深入,完全是一个日本通的角度。书中写的特别的深刻,关于日本这个民族,日本这个国家,日本这个岛。戴从书中体现了对他那个时代中国青年的忧思,还有当时国民的忧虑,然而他没有想到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国家并没有发展成他想象的样子。还好他已作古,不然更加失望。
  •     越了解这个民族就越好奇。
  •     不错,讲的很好,比菊与刀讲的还深入。从中国角度看日本
  •     中国人写的了解日本社会的好书
  •     好书,值得大家看看。要理智的了解日本,认识日本,超越日本。
  •     非常好的观点,作为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人,却有着不输当代中国的思想和境界!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