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道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世界各国文化 > 武士道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7-11
ISBN:9787542626318
作者:新渡户稻造
页数:120页

作者简介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
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作为伦理体系的武士道第二章 武士道的渊源第三章 正直或公正第四章 勇气,无畏坚忍的精神第五章 仁慈,恻隐之心第六章 礼第七章 诚实与真诚第八章 荣誉第九章 忠义第十章 武士的教育和训练第十一章 自我克制第十二章 自杀与复仇的习俗第十三章 剑,武士之魂第十四章 妇道及妇女的地位第十五章 武士道的影响第十六章 武士道尚存? 第十七章 武士道的未来

编辑推荐

《武士道》(双语)是日本著名教育家、农学家、国际政治活动家新渡户稻造的代表作。作者写作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向外国人介绍日本武士道的真相,希望澄清外界对于日本武士道的误解。该书是一部日本人自己对武士道精神进行全面诠释的学术著作,尽管作者在书中竭力美化武士道精神,但是从他的描述中依然可以看出武士道精神虚伪、偏执、残忍的实质。新渡户稻造的该著作完成于1899年,最初是作者为使外国人更多地了解日本而用英文所作的。该书一经面市,不仅在西方国家引起强烈反响,风靡一时,更成为日本精神文化的经典之作。该书简明扼要地描述了武士道的起源、特质及其影响和未来,为日本国民性和军国主义找到了思想源头。虽然作者对于武士道的一些行为和做法找了各种解释和理由试图说服读者,但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其中很多说词是极为牵强和难以令人信服的。武十道,可以视为日本民族美德的干枯标本,它受日本人推崇,但本质又如此虚伪、偏执、残忍……

内容概要

作者:(日)新渡户稻造 译者:周燕宏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作为伦理体系的武士道  武士道正如日本的象征——樱花,它也是日本本土开出的一朵花。它不是保存在我们历史标本馆中的古老美德的干枯标本,而仍然是我们力与美的鲜活载体。即使它显现不出可触摸的形态,却仍能散发出道德气息,而我们也确实依然处于它的有效法力之下。当初产生燕滋养它成长的社会形态早已消失,这就如同那些遥远的星辰,即使不存在了,我们却依旧能感觉到它向我们投射来的光芒。武士道产生于封建制度,在封建制度消失后,它依然存活,并且以它的光辉继续照亮我们的道德之路。在武十道被人遗弃的母体制度的停尸架旁,伯克曾致以著名的动人挽歌。能用伯克使用的语言(即英语——译者)来讲述武士道,我感到高兴。  可悲的是,缺乏有关远东的信息。这表现在即便是博学者如乔治·米勒博士,也曾毫不犹豫地断言,骑士精神,或是其他类似的制度,无论在古老国度或者现代东方,都从未存在过。不过,这种偏见是可以得到我们谅解的。因为,毕竟是在这位好心博士的著作第三版面世后,偑里准将才叩开了我们闭关主义的大门。再过十多年,在我们的封建制度处在生死存亡时,卡尔·马克思写出了《资本论》,提醒读者研究封建制度的社会及政治机制的优势,那时,只有日本还保留有这种制度。与此类似,我想告诉学习历史及伦理学的西方学生:要研究武士道精神,还得关注当今的日本。对比欧洲和日本封建制度及骑士精神,并撰写成历史论文,这是件很具诱惑力的事情,但不是本书的目的。在本书中,我要讲述的是:第一,我们的骑士精神的起源与渊源;第二,它的特质与教义;第三,它在民众中的影响;第四,它的影响的延续性与永久性。以上几点中,第一点是简略的,否则我会将读者带进日本历史的曲折小巷中;第二点将用较多篇幅,因为国际伦理学与比较行为学专业的学生很可能对我们的思考、行为方式感兴趣;其余两点将作为结论处理。我尝试把“武士道”这个日语词译作英语Chiyalry(即“骑士精神”——译者),以更具表现力。Bu—shi—do字面作“武士之道”解,就是从武的贵族在军事生涯及日常生活中理应遵从之道。简言之,就是“武士准则”,武士阶层“贵族理当行为高尚”。给出这个词的含义,我再使用它的原词,使用原词的可取之处还有:像这种封闭式、独特,产生一种特殊思维及行为方式,又这样富有地域性的定义,必然有其独特的外部特征。一些词语具有民族性,能体现出鲜明的种族性,使得最好的翻译也不能展示也它们全部的特质,甚至会被扣上不恰当、不合适的帽子。谁能通过翻译即能完善地表达德语中“Gemnth”的含意?英语中gentleman和法语中gentilhomme是文字上紧密相连的两个词,可谁会感觉不到二者之间仍有区别呢?武士道,是要求或教导武士们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它不是成文的典章,多是一些口耳相传的箴言,或是一些知名武士、学者留下的手迹。这些不成文的规章,却对实际行动颇具约束力,就像书写在武士们心灵中的一部法典。它不是源于某一个人的头脑创造,无论这个人多么有才华;也不是源于某一个人的生平,无论这个人多么显赫。它在数十年、数百年中,武士精神发展中有机形成的。它在伦理历史上的地位,和英国宪法在政治历史上的地位相像。当然,它终究是难以与《大宪章》或《人身保护法》相比较的。十七世纪早期的确颁行了《军事法》,当中包含十三条简短法令,对婚姻、城堡、联盟等做出规制,对道德仅仅有所简单提及。因此,我们不能对武士道给出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并说:“这里就是源头。”由于武士道精神带有封建时代的烙印,在时间上,它的起源或可被认为是封建时代。但是封建时代本身是错综复杂的,武士道也同样具有错综复杂的性质。可以说,在英国,封建政治制度始于“诺曼底征服”,我们可许也可以说,在日本,封建制的崛起与十二世纪后期源赖朝的统治大致雷同。当然,正如在我们可以发现英国远在威廉时期就有封建制萌芽,我们也会发现日本的封建制萌芽要早于我刚才提到的源赖朝。再者,和欧洲一样,日本封建制正式建立之时,专职的武士阶级随之崭露头角。这些人被称为武士,就像古英语中的骑士,字面意思是卫兵或侍卫——件质类似于恺撒讲述的阿魁塔尼亚的死士,或者接近于塔西佗所说的跟随日耳曼首领的卫士,抑或再往后作个类比,就像人们从书上读到的欧洲中世纪的士兵。日文中也普遍采用汉字“武家”或“武士”来表示。他们是一个特权阶级,主要来自以打杀为业的一群下层人。在长期频繁的战争中,这一阶级不断有最具男子气概、最富有冒险精神的人,当然对这个阶层人员的筛选也一直未停,孱弱者被淘汰,就像爱默生所说的,只剩“一群拥有男性气概的、具有野性力量、粗鲁的人”得以存续下来,进而组成武士家族与阶层。当他们获得巨大的荣誉和特权,也相应地承担重大的责任。武士阶层总是处于交战状态又隶属不同家族,他们需要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就像医生以职业道德限制同行之间的竞争,又像律师违反了职业规范就要被质询,武士们也必须有能对他们的错误行为进行最后审判的一种衡量标准、一种标准手段。搏斗要公平!在这种野蛮、天真的原始意识中,孕育着丰富的道德理想。它难道不是所有文武之德的根本吗?我们嘲笑(好像我们已经成人,不屑于此!)英国小孩汤姆·布朗天真的愿望,“身后留下既不欺负小孩也不畏惧成人的名声”。然而,谁不会知道这愿望就是规模宏大的道德建筑赖以崛起的基石?我这么说并非言过其辞,最温和、最爱好和平的宗教也支持这个愿望。英国之所以伟大,多是因为建立在汤姆这个愿望的基础上,而我们不用多久就会发现,武士道屹立的基石也不小——无论战争是进攻性的还是防御性,战争的实质就像贵格派教徒已证实的那样,它是野蛮的、不正当的;我们还能够和莱辛一样认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美德源自我们的缺点。”“卑鄙”、“怯懦”对健全、单纯的人格而言是最耻辱的绰号。儿童伴随这些观念开始人生,武士也是如此。不过,随着生活的扩展,关系变得多样,早先的信念从更高的权威、更理性的渊源那里寻求认可,从而获得自我确认、自我满足和自我发展。假如只单独实行军事体制而没有更高的道德支持,那么武士的理想离武士道会有多么遥远!在欧洲,基督教被用以解释骑士制度的合理,并为骑士制度注入了精神性元素。拉马丁说:“宗教、战争和荣誉,是一个完美的基督教骑士的三大灵魂。”在日本,武士道也有几处渊源,待下文细叙。  第二章 武士道的渊源  我先从佛教说起。佛教赋予人平静地听凭命运的意识——对不可避免的一切安然顺从,在危险与灾难面前坚忍克己,轻生向死。有一位杰出的剑道教师看到学生掌握了自己的所有绝技时,说:“我对你的教导到此为止,往后能帮你的只有禅宗教义了。”“禅”的日文含义:“表示人类努力摆脱语言,借助冥想而达到的思想境地。”它的方式就是冥想。在我看来,它的主旨就是确信有一种构成一切现象的根本原因,并且,如果可能,还要确信有一种绝对的“本身”存在,并使自己与这种绝对相和谐。这样的定义,表明它超出了一个教派的教义。无论是谁,达到对绝对的理解,就使得自身超越世俗事务,悟到“一番新天地”。佛教未能赋予武士道的,日本的神道教刚给予了充分补充。对君主如此忠诚,对祖先如此尊崇,又如此孝敬,任何其他宗教都没有教过这些,而神道教义却为武士傲慢的性格赋予了顺从。神道教没有“原罪”教义。相反,它相信人类灵魂有与生俱来的善及神性的纯洁,并把它敬视为宣示神谕的圣殿密室。人们会注意到,神社毫无可供礼拜的器物。它最基本的设施、也是最引人注目之处,仅是内殿悬挂着一面普普通通的镜子。这个物件的出现很容易解释:它代表人心:当人心完全平静清澄时即显出神的形象。因此,当你站在神社前朝拜,你看到发光的镜子表面映出自己的形象,这朝拜的行为等同于古希腊德尔斐训谕——“认识你自己”。不过,希腊的教育也好,日本的教育也好,因它不是解剖学或心理物理学方面的,并不意味着对于人的肉身的认识;这种知识是道德类的,是我们道德本质的内省。蒙森在对比希腊人和罗马人时说,前者礼拜时仰望上天,因为他的祈祷是沉思;而后者则蒙住头,因为他的祈祷是凝视。我们的内省从根本上与罗马宗教观念相同,相比个人道德,更多是对个人的民族意识的重视。对自然的崇拜使国家观念深入我们灵魂,而对祖先的崇拜,一个世系一个世系地追溯,最后使皇室成为整个民族的共同祖先。于我们而言,国家不单单是挖掘金矿或收割稻谷的土地和土壤——它是众神即我们先祖之灵的神圣居所。于我们而言,天皇不单单是法治国家的最高警察,或文明国家的赞助人,他还是上天在人间的肉身代表,身上融合了上天的权力和仁慈。如果布特密先生所言英国皇室“不仅是权威的形象,还是国家统一的创始人和象征”正确的话,我相信对日本皇室而言,这番话可以得到双倍以至三倍的肯定。神道教义包含了我们民族情感生活的两个主导特征——爱国主义及忠诚。阿瑟·梅·奈普所说千真万确,“希伯来文学里,我们常常难以分清作者是在表述上帝还是国家,是在表述天堂还是耶路撒冷,是在表述弥赛亚还是这个民族本身。”类似的困惑可以在我们国家对信仰的术语中注意到。我说困惑,那是因为由于语言含混不清,逻辑性强的人们会如此认为;而作为民族本能和种族情感的一种框架,神道从不伪装成系统的哲学或一种合理的神学。这种宗教——或许,称之为这种宗教所表现的种族情感更加正确——给武士道彻底灌注了忠君爱国主义。它们所起到的作用,与其说是教条,不如说是动力;因为神道不同于中世纪基督教会,它几乎不给信徒制定任何信条,却向他们提供直截简单的行为准则。至于严格的道德方面的教义,儒家孔子的教导是武士道最为丰富的渊源。他所阐释的主仆(君臣)、父 子、夫妇、长幼及朋友之间的五伦关系,其实只是证实了在他的论著从中国传人之前,我们民族已经本能地认可。他的政治伦理,主张平静、宽厚、处世智慧,非常适用于构成统治阶级的武士。孔子贵族式的、保守的格调非常适合这些武士政治家的要求。孔子之后,孟子对武士道施加了权威性影响。他的既强有力又富民主色彩的理论吸引了那些有同情心的人。孟子的理论在当时被认为对现存社会秩序是有危险的、具有颠覆性的,因而他的著作曾长时期受禁。虽然如此,这位大师的言论还是在武士们心中扎下了根。孔孟的论著成为青年的主要教科书、老者讨论的至高权威。然而,仅熟悉这两位圣贤的经典还是不会受到崇高尊敬的。有句谚语讥讽一个只懂孔子理论的人是“一个读《论语》却不知《论语》的人”。一位典型的武士把一个文学的博学之士称作书虫。另一位则把学识比作散发着臭味的蔬菜,在适合食用之前必须一遍一遍地煮。一个几乎不读书的人有点迂腐,一个读书多的人会更迂腐;两者都令人不快。其实作者的意思是,只有当知识被吸收进学习者的头脑并在他性格里显现出来,才是真正的知识。一个知识方面的专家被看做是一台机器。知识本身被视为从属于道德情感,人类和宇宙被认为有相同的精神性和道德性。武士道不能接受赫胥黎的看法,赫胥黎认为宇宙变化过程是没有道德因素的。武士道所理解的知识是这样的,它本身不是作为最终目的,而是作为获得智慧的手段。因此,没有达到目的的人不过是被看做只会背出诗歌警句的便利机器,知识的价值体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上;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教导在中国哲学家王阳明身上最为典型。王阳明毫不厌烦地重复着,要“知行合一”。在这个话题上,请允许我暂时偏离主题,因为有一些最高尚的武士深受这位先贤教诲的影响。西方读者很容易在王阳明的著作里辨认出多处与《新约》有相似之处。要是允许各自运用专门用语,像这段“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它所表达的思想几乎可以在王阳明著作的任何一页中找到。他的一位日本弟子说,“天地万物之主,寓于人心乃为智;故智有生机,光芒长在。”又说,“本体之灵光纯洁,不因人意而变。油然生发心智,揭示善恶——谓之良知;乃天神所降光明也。”这些话语听上去和艾萨克·潘宁顿或其他哲学神秘主义者的一些文章何其相似!我认为,神道教以简洁教义所表达出的日本人的思想方式,对接受阳明学说尤其开放。他将自己天理即良知的学说发挥到极端先验主义,认为良知不仅具有感知善恶的能力,还具有感知心理事实与物理现象的特性的能力。在唯心主义方面,如果他没有走得更远,也和伯克利及费希特一样,否认人心之外一切事物的存在。即使他的理论体系有唯我论而产生的一切逻辑错误,它仍具有一切坚定信仰所具备的作用,而且它在发展独立性格及沉静态度的方面的重要性不容置疑。如此看来,无论何种渊源,武士道从中吸取并融人自身的基本原则都少而简。尽管它们少而简,可即便在我们民族历史上最动荡危险的时期,它们也足以提供安全的处世之道。我们的武士祖先,天性健全纯朴,他们从一束在古代思想的大道及曲径中捡拾而来的谷穗,由平凡、断碎的教导组成,并引生出丰富的精神食粮,并因时代要求激发,从这些谷穗中创造出一种崭新而类型独特的男子汉气概。敏锐的法国学者德·拉·马泽里埃尔先生这样总结他对十六世纪日本的印象:“十六世纪中期以后,政府、社会、寺庙。日本的一切都是混乱的。由于内战,人们的行为又回复到野蛮人时代,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公正的化身——这些形成了能与十六世纪那些意大利人相比的日本男子。泰纳赞美那些十六世纪意大利人身上具有‘强大的独创力、一旦下定决心就不顾一切去实践承受的巨大能力。’与意大利一样,在日本,‘中世纪的粗鲁方式’使人成为一种超级动物,‘完全是好斗的,完全是反抗的。’这就是为什么十六世纪最大程度地展示出日本民族的主要品质——禀性与精神上的极大多样性。在印度乃至中国,男子的差异看起来主要是精力或智力程度的不同,可在日本,还有性格原创力的不同。现在,个性是优秀民族的标志,也是发达文明的标志。如果我们使用尼采的话语来表达,也许可以说,谈及亚洲的人,我们首先会想到那里的平原,而谈及日本人时——却如同谈及欧洲人,首先会想到那里的山峰。”至于德·拉·马泽里埃尔先生所说的人们普遍存在的一般性格特点,就让我来向大家讲述吧。我将从“正直”开始。

图书封面


 武士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平心而论,作者视野很广,这样一本小书中几乎做到了旁征博引。只不过不能客观看待武士道的教条及影响,用各种似是而非的逻辑论证其正当性,极力护短不免可笑。对武士道略有批判,不过很有分寸,点到为止而且往往会提出这种诡异的行为乃是为了“更高的价值”。另一个特点是几乎每一章节都有引用思想家言论的句子,然而必然加上一句“这是我们老祖宗早就有的”,试图以此论证其合理性和高明,把表面现象相同当成本质相同,在民族情感的干扰下有失水准。不过还是一本不错的了解武士道以及日本民族精神的入门书
  •     这本书最大不足是没有作者介绍,查过,才知来头不小,足证此书可读。新渡户稻造(1862—1933):是一战前日本的自由主义者、基督徒,曾任国联事务局次长6年,书成于1899年,1900-1905年间再版10次。武士道不同于神道。一夜读完,实觉被作者认为是伦理体系的武士道,其来源大约主要是儒学,或者说包含中国儒释杂家学说在内的伦理体系,另外结合了唐代之好武任侠精神,并发挥到极致。其体系之中,好勇源自任侠精神,武士道之推崇剑,可资证明唐风于日本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性;所推崇的正直、勇气、仁慈、忠义、克制等无不源于儒学,而且是自孔孟至王阳明以下的儒学。两相揉合,便成武士道,儒而尚武并重也算日本人的创造了。当然,这也是由于儒家之刚健与侠者之尚武的精神有可勾稽关联之处。在此之外,武士道之发展到极致也可算偏执到极致的招牌标志,就是为忠义而剖腹自杀的“行为艺术”了。其原因应在于日本“超长期”的诸侯割据乱战不止的封建历史,各权臣或诸侯养武士自重,尤重“忠义”,只是乃忠义于“养主”的忠义,而非中国之“忠君”。这也许就是日本历史中胜则恶贯满盈败也能尽奉强者的精神来源。前倨而后恭,这哪是真儒者的忠义刚健,历史塑造民族性格的法力真可叹为观止。明治重尊皇权,二战后虚尊天皇,正是凝系日本的对症之药。作者作为自由主义者,虽将日本民族精神的养成寄望于基督教化,但仍对武士道大发辩护宏论,视为国之血脉,难怪日本后有一战二战的兴恶作浪。除此,别有一管见,当今日本,经美国麦氏改造而后,武士道之负面因素渐消,但极右翼势力单薄而又占一定话语权,当还与武士道的余毒有关,因为武士道传统上是封闭化的精英主义的,所以仍有话语权。对比而言,中国的儒家大约因为皇权下的平民化选拔制度而先被驯养,游侠骑士之尚武再被改造过的儒家改造,进而由近现代对儒家的破坏,两者就几乎损失殆尽了,所以只余尽言孔方的市侩气和好勇斗狠的戾气罢。读此书,再结合迪克《菊花与刀》、戴季陶《日本论》,综合中美日三个视角,应可大致了解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日本民族了。整书翻译相当不错,流畅优雅。个别地方或有印刷错误,二三处可能不尽准确,但一点也不影响阅读。
  •     说到武士道我首先想到的一个人是西右卫门,就是那个下巴分两半的武士,出门永远带把刀,好象有时左右各挂一把,简直帅极了。接下来眼前就蹦出俩字--切腹,好象这种自杀方式只属于日本的武士道,比起拿剑在脖子一抹这么潇洒飘逸的自杀动作显得太笨拙和血腥了,后来看了小津的同名电影才知道切腹只是个形式,一般不能切了马上就和世界说再见,需要后边有个帮忙的再补上一刀,这有些象日本茶道,明明可以一口闷,却要搞出许多花活来增加观赏性,也是,要不旁边围一群人看什么呀。小挨日本就是能琢磨,在拍AV上更是体现了他们这方面的才能,具体的我就不说明了,五个字--我爱爱田友,四个字--矮服了日! 这本书写的不咋地。看的出作者读了不少书,消化的也不错,这从他的排泄物形状就能看出来,我就象是拣驴粪蛋儿的,跟了一段,拣了不少,累了,抽根烟歇会。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纸张和价格,封皮印刷的还算精美,内页的纸就很普通了,所以两本小书买十二就算便宜了,真希望多能出点这样的书,这就如同找小姐,有漂亮的脸蛋,丰富的内涵,价格还不贵,还买一送一。

精彩短评 (总计89条)

  •     很杂的一本书..
  •     这个版本的大一也看过,没觉得差在哪里啊。看来我对翻译太无感
  •     ...作者文化底蕴丰厚,深刻了解东西方文化...典故例子随手拈来,其中比喻很到位...
  •     装帧不错,价格合理!内容上,能够反映旧日本的伦理,对现在日本也有影响,了解日本文化很有必要,对了解中国文化也很有用处。
  •     看了一点,觉得还是挺不错的一本书~推荐
  •     武士道(含英文版)
  •     一味的鼓吹,没有多少启发。
  •     我由此变钝
  •     在上海书展上以近十分之一价格入手的一册。当时想作为留学前、对东瀛的“攻略”、读的。结果、偶然在到东京第一年就去了东京女子大学(新渡户创立)、该书也成了该校姑娘们的介绍名片、也方便了许多话题。内容是严谨与分析详尽的、值得作为求知而阅读的一册。
  •     这书要和菊与刀一起看...
  •     外国人的,翻译上有点不习惯
  •     日本传统社会重视的武士道精神,在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     读了才了解武士道精神,原来跟我以前理解的不一样啊~~~!
  •     周译的版本明显比张的版本好太多
  •     一种值得学习的精神。
  •     了解日本的文化,才能了解这个民族。
  •     这是信仰的力量。
  •     便宜,可是好像是07年出版的到现在的存货,书页质量不太好,翻译感觉怪怪的
  •     一套两本书很实惠啦
  •     边看书,同时回忆着芥川龙之介某篇小说对其的影射。
  •     读书读书,都快不认字了
  •     没有「叶隐入门」清醒
  •     书是同学推荐的,买来读了后,发现确实受益匪浅。不是简单的事迹罗列型,作者的确尤其独到见解。
  •     武士道作为神道教的日本文化了解一下就好了,主要不喜欢小本子的书
  •     其实看的是另一家出版社的。书的整体不讲内容,更注重是读者超过书中文字的领会
  •     还好吧,中英都有可是我更想要中日版的。
  •     这本书可看作是一位日本人面向西方世界,为武士道的价值观作的辩护词。这位辩护者面对在现实中无可挽回地消逝了的历史和价值,仍抱持着坚定的信念,态度自信而客观,文字通俗流畅,而毫不减少思考的力度与挑战性。这部小书篇幅简短,视野却颇为开阔。其中以西方骑士道与基督教信仰作为参照背景,考察武士道的历史与价值,非常富于洞见和启发性。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对武士道会有更为准确和同情的了解。在作者的热诚引导下,我们已经能够触摸到武士道作为民众价值的底蕴,不朽的精神。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自然地为作者的自信和热烈而感染,真正地认同作为武士道观念基础的儒家思想。无疑,儒家作为人道的真理,在日本通过武士道的历史,显现其超越时间和地域的价值。而作者对武士道价值观的解说和描述,也对我们了解生活形态的儒学,有着生动的示范意义。即使是从了解生活形态的儒学这个角度,这部书也是非常值得一读的。
  •     了解下日本文化
  •     武士道!
  •     不仅仅讲述什么是武士道,其实武士道已经融入日本的民族文化,这本书更多的是在讲述日本的民族文化。
  •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不知身旁芬芳何处飘来,旅人怀着感恩的心,停住脚步,脱下帽子,接受来自空中的祝福
  •     书中有一句话:武士道是基于永恒真理之上的。不由觉得这个民族自尊而狂妄。看到自杀与复仇的习俗以及妇道及妇女的地位,有很多不赞同的地方,但是有一点不由令人深思,日本人潜意识地践行武士道,而自诩本国历史悠久文化绚烂的中国人信的到底是什么呢?信仰荒芜,传统道德式微,又有什么东西可以约束到国人?
  •     虽说是100多年前的著作,但即使是现在读也毫无过时感。作者的写作角度更像是法庭上被告的自我辩护,因此虽然可能并没有外围者来的客观,但其中所体现的日式思维方式却是很多域外日本文化著作没有的。在修习剑道后对以“礼”为核心的武士道文化能理解得更深一些了。
  •     在图书馆无聊之下打发时间的
  •     其实我觉得应该多加一句:“毛主席思想万岁!”上去!
  •     很好的一本书,花5天一口气看完
  •     中文的还行 有些枯燥 不过也一口气读完了 可英文版的太难了
  •     武士道。精与魂。
  •     薄薄的小本子确是必读之作
  •     我不知道写的是不是真的,总之看看无妨。假如这就是日本人,,,,,
  •     不过得提醒大家,这套书远比菊与刀的版本要小得多,页数也少,很薄的小本。但是无论如何价格比较值得的!至于书的内容还没有开始仔细的阅读!
  •     关于武士道介绍的小册子
  •     这本书很小,只有巴掌大,与同一版本的《菊与刀》尺寸差的很多,放不到一起。
  •     东西洋文化之比较
  •     “他们留着乱蓬蓬的头发,身着寒酸的制服,手持大手掌或者一本书,他就是‘书生’,在他们而言,地球太小,天不够高。他们有自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他深居空中楼阁,以飘渺幽率的智慧语言为食。他的眼中投射出功名之火,他的心中渴望着知识。贫困仅仅是他前进的动力,世俗财产是他品格的枷锁。他是忠诚和爱国精神的宝库,是自封的国家荣誉的卫士。列出他所有美德和缺陷,可见他就是武士道最后的孑遗。”作者行文流畅,博古通今,通晓多国文化,不忘拿日本武士精神与西方封建制度的对应物进行对比,旁征博引,译者中文水平也很棒。好评。
  •     确实给了我一些以前未曾有过的见解,但也确实一般
  •     书可够小的,不过虽然是简装本,但是有点像武林秘籍
  •     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书籍,只不过这有点不像商务印书馆的品质
  •     没《菊与刀》的深度
  •     一个脑子进水的日本人所撰写的评价日本武士道的书,能看出他脑水肿程度不浅
  •     一部随手写就的简短册子,可小品。
  •     和心里期望比较相符,很不错,值得购买。
  •     一般般的书,送的英文版有点盗版的感觉。
  •     薄薄一本小书,但封面很有感觉,质量也可以
  •     作者是个学识丰富的人。
  •     很多都是有益的……虽不全苟同……
  •     还没看呢 比想象中的要小很多啊··迷你版
  •     很薄的一本小册子,但却很深刻的介绍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     意象认真体会《修养》一书,看看这本书,即《武士道》。
  •     日本文化不能绕过的一本书
  •     想看看英文版。
  •     想要看看一个狂妄民族的传统
  •     小巧可爱,方便携带,内容比较深入~推荐
  •     晦涩、难懂。
  •     和菊与刀一起读的,相对来说要容易理解一些,毕竟切入点较单一,本身内容也不多,值得一读,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窥探到日本的民族精神,极端却不失合理性
  •     伪武士精神
  •     适合随手翻翻,印刷还行
  •     这书是日本人写的。而且还是为了给外国人看。与大多数中国主旋律作品一样。自然是要写的丰富体面。但作者也仅仅是在表面。而未直接的给这种疯狂的偏激的文化。给这种荣誉的忠诚的有些病态的信仰一个正面特写。这在情理之中,却也淡淡遗憾。
  •     感觉当自己觉得不同文化有意思时,才开始觉得这个世界有点意思。。。
  •     对武士道的分析,有如清澈见底的河水,让人一眼看见里面的鹅软石。
  •     学习,扬弃
  •     书很薄~JUST SO SO
  •     看似薄薄一本书,作者不仅对日本文化的剖析相当到位,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发展也了如指掌,无论是孟子还是尼采,古雅典还是基督教。通过不断的对比和反思,围绕武士道这一主线,把日本文化的精髓和糟粕淋漓尽致展现出来,客观且深邃。反思1899年的中国,虽有康梁等文化巨匠,却鲜有如此精通世界发展之人。
  •     牛逼有点吹过了……但确实是能令人着迷的大道理啊。
  •     可敬又可怕的民族
  •     很古老的感觉..
  •     茶道那部分很受用。
  •     I heard the is book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ut I was never interested to read. However, I was inspired by a close Japanese friend, an ABJ (American Born Japanese), he told me he learned a great lot about Boshido through this book.

    Well, unfortunately, this did not happen to me,the book was written in a serious manner, spent a lot of time talking about those ancient dignified mental ideas and concepts which is all good. But, unavoidably makes the book not very readable.
  •     读于2015年4月1日。
  •     抱着一种研究学术的心态在广州亚运期间读的书
  •     这种学术性的书果然一点都读不进去。。。
  •     书印刷不好,不像正规的书。。。
  •     一本中文送一本英文,定价很低,比一斤猪肉都便宜。感谢三联出版社
  •     支那从秦始皇开始就失去了贵族,最后的武士贵族项羽的死亡,意味着支那失去了进入自由世界的资格。
  •     简练的介绍了武士道,不过有些地方稍显混乱
  •     比菊与刀写得更真实
  •     大一买的
  •     读到最后我已经不行不行的了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