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要主义

出版日期:2016-4-1
ISBN:9787213072293
作者:[英] 格雷戈·麦吉沃恩 (Greg McKeown)
页数:304页

作者简介

精要主义是一种人生思维方式和态度。
德语:Weniger aber besser,意思是“更少,但更好”
精要的基本价值主张: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允。
· 精要是一种自律的、系统的方法,用于决定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然后轻松地执行。
· 精要主义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如何做好对的事情。它也不是提倡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主张只做必做之事,尽可能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从而达到个人贡献峰值。
· 专注精要事务,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会带来太多的选择和机会,其结果是最初通向成功的那个专注点土崩瓦解。 成功变成了失败的催化剂,它会让人陷入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所称的“盲目地追求更多”的境地。要想走出这种困境,出路就是自律地追求“更少,但更好”。百折不饶、坚持不懈地追求精要事务,排除非精要的一切,建立一个让执行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
精要主义者的思维模式
●选择: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若无选择,讨论权衡取舍就没有意义。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只有少数事情价值非凡。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费时费心地去辨别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有些事情比其他事重要得多,因此费力找到它们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取舍:我们不能什么都有,也不能什么都做。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就大可不必评估和淘汰各种选项。一旦接受了取舍的现实,就不要再问:“我怎样才能完成这一切?”而是要问一个更加诚实的问题:“我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探索: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我们不是要找过多的好事情去做,而是寻找个人贡献峰值的所在:重要的事情,恰当的方式,合适的时间。
排除:摆脱不重要的多数
淘汰非精要之事不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比如必要的时候对社会压力说“不”。
考虑到取舍的现实性,我们不能选择什么都做。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怎样才能做到这一切,而是谁来决定我们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当我们丧失选择权的时候,别人会替我们作出选择。所以,要么慎重地选择有所不为,要么不由自主,任人摆布。
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不是逼着自己去执行,而是把时间省下来创造一种方法,用来扫除障碍,使任务执行起来变得尽可能轻松自如。

探索,排除,执行并不是呈周期性循环的独立事件,若我们能持续运用,就能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精要主义者的未来
“更少,但更好”正是一种恰逢其时的信条。
一旦我们允许自己在选择去做什么时变得更挑剔,一切都会改变。我们立刻就拥有了开启人生下一辉煌阶段的钥匙。我们拥有无尽的自由来学习排除非精要之事,不再受控于别人的安排,并自己做出选择。有了这种无敌的力量,我们就能找到自己对个人的人生和事业,乃至全世界的贡献峰值之所在。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  对话麦吉沃恩,精要的力量
前言 设计人生,以一种精要的方式
第一部分 精要主义者的核心思维模式
时间与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
01 模式一 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
02 模式二 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
03 模式三 取舍,我要的究竟是什么
第二部分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一步:探索
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04 要素一 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
05 要素二 审视,关注真正重要的事
06 要素三 游戏,拥抱内心孩童的智慧
07 要素四 睡眠,保护你的身心资产
08 要素五 精选,只接受前10%的机会
第三部分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二步:排除
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09 要素六 澄清,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
10 要素七 勇气,优雅说“不”的力量
11 要素八 放弃,止损就是最大的赢
12 要素九 编辑,看不见的艺术
13 要素十 边界,设定界限会带来自由
第四部分 精要主义者养成的第三步:执行
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14 要素十一 缓冲,充足准备带来优势
15 要素十二 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进者”
16 要素十三 进步,小胜的价值
17 要素十四 心流,常规造就天才
18 要素十五 专注,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结语 存在,设计你的精要人生
附录 从精要主义者,到精要领导者
译者后记 不在琐碎中无足轻重

内容概要

THIS公司创始人,该公司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将80%的时间用在正确的事情上,免受琐事的困扰。公司客户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皮克斯、Adobe、Twitter等多家知名公司。
备受欢迎的撰稿人,文章经常发表在《快公司》《财富》《赫芬顿邮报》《公司》等杂志上。他还是《哈佛商业评论》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
成功的演讲者,足迹遍布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曾受邀在西南偏南大会上发表演讲,曾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采访过阿尔•戈尔,曾受挪威王储的邀请在创新年会上发表演讲。他的演讲内容聚焦于创新、专注力、领导力、精要主义。


 精要主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4条)

  •     关于本书和作者:本书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时间管理类图书第一名,并荣获800-CEO-READ商业书籍大奖。作者是格雷戈·麦基沃恩,被誉为是“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作为 “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摒弃琐碎,直抵精要,Apple、Google、Facebook、Twitter、Pixar、Adobe等多家世界顶尖公司都是他的客户。他在斯坦福大学开办了“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备受欢迎,同时他还是《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主流成功理念的误区1.短时间内做更多,是高效。2.忙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不忙不会成功。3.付出越多,收获越多。真相是个人贡献和个人努力是不成正比的。只有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才有可能让努力和贡献成正比。精要主义的核心主张:只做最重要的事,做“更少”,但能做“更好。”精要主义告诉我们,在各种繁杂的事情当中,要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把核心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精要主义者强势代言:《基业常青》作者吉姆·柯林斯说:“盲目的追求更多会导致失败”。乔布斯说:“人一辈子没办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要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精彩”查理芒格说:“在投资中最不害怕的就是寂寞,没事干,只等最好的机会出手,而等待本身也是一种投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说:“头等大事,就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因为说不,人们会变得高效。”实现精要主义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探索。是指探索精要的方向。第二步,排除。是指排除阻碍的力量;第三步,执行。就是高效执行。第一步“探索精要的方向” 如何实现?找到精要的方向,需要三步:1.跳出来找:跳出自我认知的局限,把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两种方式:主动物理隔离,和通过阅读经典进行思想上抽离案例:比尔盖茨的“小黑屋”2.连起来找:把所有线索连起来,寻找最重要的信息。四个技巧:一是记日记、二是亲自验证、三是关注不寻常、四是追问自己。3.极致的找:放弃好机会,只找那10%最好的机会基本原则: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是一个明确的no。案例:查理芒格的投资理念“等待也是一种投资”第二步“排除阻碍的力量” 如何做到?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要做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勇敢说“不”,学会拒绝。需要说不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如何拒绝?解决方案:“说不的6个原则”1.把决定和关系分开2.优雅说不3.告诉对方你的损失4.质疑对方的要求5.说“不”可以换得别人的尊重6.明确说一个“不”,比模糊说一个“是”更有效案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勇敢拒绝当时大名人的邀请。第二种情况,做到一半,发现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怎么办?解决方案:“勇于止损”。改变认知视角,勇敢放弃。第三种情况,别人不断要求帮忙的事情,怎么办?解决方案:“设立边界”。从短期来看可能会有损失,但长期来看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赢得别人的信任,真正成为自己。案例:《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拒绝同事让他周六日加班的要求第三步“高效执行”,如何做到?三个注意事项:1.设置缓冲带:多预留50%的时间,应对突发情况。2.找短板:解决短板的问题,就能够让整个系统提高效率。3.警惕完美主义:完成比完美重要。成甲说书:精要主义关于本书和作者:本书长期占据美国亚马逊时间管理类图书第一名,并荣获800-CEO-READ商业书籍大奖。作者是格雷戈·麦基沃恩,被誉为是“21世纪的史蒂芬·柯维”。作为 “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领导者,他一直致力于帮助个人和企业摒弃琐碎,直抵精要,Apple、Google、Facebook、Twitter、Pixar、Adobe等多家世界顶尖公司都是他的客户。他在斯坦福大学开办了“设计你的精要人生”课程,备受欢迎,同时他还是《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之一。主流成功理念的误区1.短时间内做更多,是高效。2.忙碌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不忙不会成功。3.付出越多,收获越多。真相是个人贡献和个人努力是不成正比的。只有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才有可能让努力和贡献成正比。精要主义的核心主张:只做最重要的事,做“更少”,但能做“更好。”精要主义告诉我们,在各种繁杂的事情当中,要寻找最重要的事情,把核心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精要主义者强势代言:《基业常青》作者吉姆·柯林斯说:“盲目的追求更多会导致失败”。乔布斯说:“人一辈子没办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要做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到精彩”查理芒格说:“在投资中最不害怕的就是寂寞,没事干,只等最好的机会出手,而等待本身也是一种投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说:“头等大事,就是把它当做最重要的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因为说不,人们会变得高效。”实现精要主义的三个步骤第一步,探索。是指探索精要的方向。第二步,排除。是指排除阻碍的力量;第三步,执行。就是高效执行。第一步“探索精要的方向” 如何实现?找到精要的方向,需要三步:1.跳出来找:跳出自我认知的局限,把自己从日常生活中抽离出来。两种方式:主动物理隔离,和通过阅读经典进行思想上抽离案例:比尔盖茨的“小黑屋”2.连起来找:把所有线索连起来,寻找最重要的信息。四个技巧:一是记日记、二是亲自验证、三是关注不寻常、四是追问自己。3.极致的找:放弃好机会,只找那10%最好的机会基本原则:如果答案不是一个确定的yes,那就是一个明确的no。案例:查理芒格的投资理念“等待也是一种投资”第二步“排除阻碍的力量” 如何做到?生活中面临各种压力,要做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勇敢说“不”,学会拒绝。需要说不的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如何拒绝?解决方案:“说不的6个原则”1.把决定和关系分开2.优雅说不3.告诉对方你的损失4.质疑对方的要求5.说“不”可以换得别人的尊重6.明确说一个“不”,比模糊说一个“是”更有效案例: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勇敢拒绝当时大名人的邀请。第二种情况,做到一半,发现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怎么办?解决方案:“勇于止损”。改变认知视角,勇敢放弃。第三种情况,别人不断要求帮忙的事情,怎么办?解决方案:“设立边界”。从短期来看可能会有损失,但长期来看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赢得别人的信任,真正成为自己。案例:《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拒绝同事让他周六日加班的要求第三步“高效执行”,如何做到?三个注意事项:1.设置缓冲带:多预留50%的时间,应对突发情况。2.找短板:解决短板的问题,就能够让整个系统提高效率。3.警惕完美主义:完成比完美重要。
  •     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忙,但是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经常感觉自己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好像又没有太大的成效?感觉现在选择过多,信息过载,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本书或许可以给你我启发。精要主义的核心思维:时间和精力只用于有意义的事情,实现个人贡献的峰值。本书主要从探索、排除和执行三个方面进行精要主义的阐释。探索——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排除——摆脱无意义的多数;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一、精要主义的核心思维模式:1、选择——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一旦我们放弃选择,别的力量或别人就会插手替我们做出选择。这个思想的典型例子是《活出生命意义》的作者弗兰克,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期间悟出了这个道理,即使别人限制了你的人身自由,但是你还是有选择面对其态度的自由。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提到了这个例子,而且柯维提到了人的四个天赋:自我意识、自由意志、想象力和良知。选择是自由意志的集中体现,也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的重要基石。更有意思的亮点是,本书将习得性无助和选择能力的缺失联系起来。习得性无助是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的(有兴趣可百度),它很好地阐释了当人们放弃了选择的时候的表现——习得性无助,而且区分了两种习得性无助:一种是什么都不做,一种是无选择的什么都做,后者表面很积极,但实际上也是放弃了选择的能力,所以作者概括的很好“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习得性无助”。选择是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的任何事物、任何人以及任何的力量,是精要主义者必须高度重视的能力。2、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借鉴工科术语,甄别就是从噪声中提取出信号。在精要主义者看来,真正重要的只是少数。这个概念中还关联着两个理论:二八原则和“幂次定理“,也就是说有些努力的确比另外的一些有成效。这个就像武侠小说中的”命门“一样,你攻击其它的地方时效果微弱,但是攻击”命门“只需一击即破。如果从系统思考的角度来看就是改变一个系统有很多的杠杆点,作用于不同的杠杆点效果是不同的。精要主义者会花费较多的时间探索自己的所有选项,花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但是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这种方式有点像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中提到的两种方式之一:将所有的选项放到台面上一起做选择,而不是一个个地做选择。3、取舍——我究竟要的是什么?这个可以借用中国古典思想——“舍得”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在经济学中就是“机会成本“,你选择了一个意味着放弃了另一个,所以必须选择对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二、探索探索的目的是为了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总是面对很多的选择,精要主义者不同于非精要主义者的关键就是:广泛地探索和评估各种选项,保证选择的正确性,然后在少数重要的思想和事情上“大干一场“。在本章中,书中给出的建议是:抽离、审视、游戏、睡眠、精选。 1、抽离这里举了比尔盖茨的例子,他经常性的从工作中抽出一个“礼拜周“,只进行思考和阅读。我想用另一个例子来说明,哈佛大学教授穆来纳森做过一个研究,指出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了“稀缺头脑模式”(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731/12832264_0.shtml)。这里的资源指的是时间或金钱,例如,当你的时间和注意力被一堆事件占据的时候后,你就没有时间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制定规划,最终会导致越来越忙,却成效寥寥。穆来纳森用”带宽“来形容这种现象,就像公路的宽度一样,当路上的车很少,公路没有被充分利用,但是车过多,则会导致交通阻塞。而应对的方式是:定期让自己抽离出来, 给自己一个不受打扰的空间和时间,认真反思和思考,而不是一路向前冲,只顾拉车,忘记看路,最后导致碌碌无为。2、审视互联网时代,我们被信息淹没,感觉好像信息过载,其实真正的有效的信息(知识)是匮乏的,审视就是要从大量信息中分别出真正的知识。这里以记者(作者是记者出生)为例进行说明,一个好的记者不仅能从事实中提取和研究信息,而且能够找出信息之间的关联,通过整合信息和之间的联系,构建能够传达明确意义的故事。这里提供了几条建议:①把眼光放到大局上重点是不仅看到每天独立的事件点,还能把它们联系起来看到各种的趋势。②倾听话外之音,领悟言外之意精要主义都是好的倾听者,能够听到言外之意,自动过滤掉噪声,而获取真正有价值的信息。③实地探索,认清问题本质实地探寻可以看到重要的细节,书中举了婴儿保温箱的例子。我觉得用京瓷集团创始人稻盛和夫的例子更合适,有一次他们生产的一种陶瓷产品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总是变形,他一直在实地观察,最后发现了解决的途径。④捕捉不正常和不寻常重点谈的是要将被观察的事情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中去理解,找出它和其它领域的关联性。从这种关联性组成的“蜘蛛网“中发现”不寻常“的细节和行为。⑤走出逃避和推诿的怪圈对棘手的问题给出模棱两可、漫无边际的答案,比搜集必要事实、信息来做一个考虑全面而有根据的回答要容易的多,但是这种回答会导致恶性循环。而走出怪圈的方法是明确和直面问题。3、游戏我们会很奇怪为什么游戏会成为探索的一部分,而事实是游戏的意义重大。在罗辑思维《游戏是个怎样的世界中》指出游戏有极大特征:①及时反馈;②荣誉感; ③带来心流(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1MTIxMDQwMA==.html?from=s1.8-1-1.2)。而且美国也将游戏引入到教育中(http://edu.qq.com/a/20160412/047643.htm)。而游戏在精要主义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①游戏拓展了人们的选择范围游戏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开放视角,鼓励我们扩大意识流和构想新的故事。②游戏可以解压③游戏对大脑的执行功能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爱德华哈罗威尔(哈佛任教22年的儿童心理学家)解释大脑执行的功能包括:制定计划、安排日程、委派任务和做出决策,而游戏能够刺激大脑中相关的区域。记得我很喜欢的《魔兽争霸》就具有这样特征,在固定的资源情况下,你要学会协调资源配置,考虑科技的提升、兵种的互克、甚至是地形对战斗的影响。4、睡眠睡眠可以让我们的精力更加充沛,同时也是实现个人贡献峰值的必要条件。在《自然》杂志中,研究者解释睡眠时,我们的大脑会努力对信息进行编码和重构,甚至是建立新的神经细胞间的连接,而最新的研究也表明,人们大脑的神经元的连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直在进行的。总之,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我们建立多种新的连接,去更好地探索世界。而谷歌公司有为员工中午午休提供的小憩仓可能也是基于这种考虑。5、精选精选是要建立一种选择的机制,可以用来过滤掉大部分的选择诱惑,有的时候甚至是为了梦想中的工作而放弃看上去很不错的工作,因为这种精选要求极为苛刻。①不是YES就是NO在TED人气演说家德雷克西弗斯的《没有差不多。不是YES,就是NO》中给给出了悬置的标准,看似很极端,但却是对精要主义原则的精炼概括。这种极端的标准有个好处,过于宽泛的标准会让自己面对大量的选择。通过建立具有选择性而又明确的标准,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系统的工具,用于辨别真正重要的事情,过滤不重要的。②三条最低标准+三条极端标准在面对各种机会的时候,建立这种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决策。三个最低标准就是只有同时满足了这三条才能入我们的“法眼”,才会作为考虑项。而极端标准就是如果机会不满足极端标准的两条就不考虑。三、排除1、澄清澄清就是要先确定精要目标,而精要目标要满足两条标准:①鼓舞人心;②具体明确。2、“不”这是排除非常重要但是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因为拒绝别人总是让我们不好意思。但是如果要做到精要主义,就必须对某些请求和要求说不。同时,为了做到“优雅“地说”不“,作者给出了六条原则:①把决定和关系分开;②优雅说“不”并不代表要用“NO”;③关注权衡取舍;④自我提醒,每个人都是推销员;⑤说不需要用人气换尊重; ⑥一个明确的“不”比一个模糊的“是”更优雅。3、止损就像炒股一样,止损涉及的概念是“沉没成本”,人们会有个惯性,如果已经投入很多,即使知道最后成功无望,还是止不住继续投入,导致损失更大。常见的止损的六大陷阱和对策:陷阱 对策禀赋效应(拥有某物,倾向高估) 假装不曾拥有对浪费的恐惧(已经投入很多) 承认失败,让成功开始强己所难(过于努力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寻求中性的第二建议(和别人倾述)现状偏见(因为一直在做,所以坚持) 零基预算法(必要性从零开始计算)随意承诺 先停顿,再说话害怕错过 逆向试行,战胜害怕4、编辑作者用电影中的剪辑来进行类比,是个很好的比喻。常用的方法有如下的四种方法:①删减,自律抛弃那些好的选项②精缩,用有意义的活动代替无意义的活动改变行为和意义的比率,淘汰许多无意义的活动,并用特别有意义的取代它们。③纠正,反观核心,调整方向通过经常性地反观核心目标来调整我们的航向。④少量编辑,知道在什么时候进行谨慎克制。四、执行本章的重点是让有意义的事情做起来毫不费力,主要提供了缓冲、扫除、进步、心流、专注几个方法。1、缓冲,充分的准备带来优势缓冲其实是为了面对冲击的,典型的代表就是国人的储蓄习惯,因为没有完善可靠的社会保障体系,所以必须要在银行中存款,以备不时之需。稻盛和夫在《干法》中提到的他听盛田昭夫的演讲,盛田昭夫提出企业经营的“水库理论”,也就是公司要有足够的现金储备,这样可以应对市场的变动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缓冲意味着存量,它可以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回到精要主义,生活工作中存在缓冲区可以减低执行必要任务时的阻力,避免在最后节点的“急刹车”带来的效果不佳。设置缓冲区有三个窍门:①完善的准备;②预留多50%的时间;③做好情景规划。2、扫除,锁定你的“最慢行者”核心是打开限制瓶颈,或者可以理解成“木桶原理”的利用,就是短板决定盛水量。三个建议:①明确目标;②锁定障碍;③扫除障碍3、进步,小胜利的价值进步可以获得激励,为前进提供动力,让执行变得容易。三个方法:①关注最小进步;②做最低可行的准备;③直观地嘉奖进步。4、心流,常规造就天才很多有创意的作家不是突然灵感来了才写作,而是形成规律的写作习惯。常规其实就是建立习惯,让那些有价值的行为变成习惯,就不需要消耗过多的自制力。从而可以把更多的自制力(自制力有极限)放到更重要的事情上。释放常规力量的方法:①触发器在《习惯的力量》中,作者提出了习惯的养成模型:刺激——常规——激励,刺激就是一个触发器。如果你想运动,就把运动装备提前准备好,放到显眼的位置,这样容易触发。②先啃最难啃的骨头③混合型常规每天都干同样的事,感觉很无聊,那么在可以建立多重循环,比如以周为单位,每天不一样。这个就像是信号处理中将单一的正弦信号变成了多个正弦信号叠加,甚至是成倍数关系,构成和谐的旋律。④各个击破建立一个新习惯通常需要消耗大量的自制力,所以同时建立多个习惯通常很难。 5、专注,当下最重要的事其实就是活在当下,“过往不恋、未来不迎”。三大技巧:①想清楚当下最重要的事情;②专注当下把未来清除出去;③给事情列个优先顺序的清单。设计你的精要人生当你在回顾你的生活和工作时,是更愿意看到长长的,上面不满没有太大意义的“成就”的细目清单,还是少许有着真正意义的主要的成就清单?
  •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忙的时候,而越是忙的时候越能体现一个人对人生管理的有效性。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去抱怨要做的事太多,而是需要想办法解决自己忙到焦头烂额的现状。天天忙到没空闲时间,一定是自己无法分辨事情的重要性,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事也做不好。如果想要让自己不那么忙,我们就必须明确自己做事的目标,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方便我们去拒绝一些繁琐事情。精要主义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能够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也就能轻松的安排先后顺序,甚至是排除掉许多看似重要却可有可无的事情,做到真正解放自己。而非精要主义则不善于拒绝别人,也没有清晰的目标,结果只会是一事无成,如果我们不懂得主动安排自己的人生,等于将自己的人生让别人做主。文中对如果成为一名精要主义者做了深刻的分析,也提供了许多改变的方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探索,排除,执行。探索就是在众多事情之中找到最重要的那个,去发觉自己真正想要的以及最核心的事情,寻找真正目标不容易,这里面可能会受到社会环境,公司发展,个人性格和人生追求等众多影响,但是一旦找准目标,那么所做事情都将具有目的性,更有高效性。找到目标以后,就是排除一切与目标无关的一切杂事,学会拒绝,才能拥有足够时间去完成重要的事情。当目标找到了,与目标无关之事也排除了,最后一步就是执行了,按照自己规划的一样一步一步将其进行到底,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想要的收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不要沉迷于忙碌的社交恩将软件中,有时无聊是一种珍贵,多一些时间思考自我,规定8小时睡眠,这样才更有效率。精要主义就是做最重要的事,少而更好!
  •     值得一看,一些观点有启发,对于选择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总觉得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问题硬是掰了本书出来。
  •     有点分散 书不大成体系 可以作为下饭书 读起来不累
  •     针对你的目标,只做确定的Yes的事情。养成习惯,保持专注;谋定而动,充分缓冲;勇于止损,扫除障碍。
  •     作者从探索、排除、执行三个步骤,教大家如何建立一个执行毫不费力的行为体系。
  •     一本集结了专注、断舍离,刻意练习等等一系列网红概念的成功学养成手记。总结成一句话:做最重要的事,过你自己的人生。
  •     记着"更少,但更好"五个字就行了,其他的不用怎么看。。。
  •     大道至简!
  •     -头等大事就是把头等大事当作头等大事。 -说不: 1)停顿-思考, 2) No,but ...>>> yes, but... 3) “好的,但我要取消什么?”(if,已饱和) - 缓冲:加上50% 预估项目完成时间 执行就是前置困难,小步移动,排除非精要事项。而不是埋头苦作,最终跨一大步完成。
  •     提供了精要的思路,十分有趣。不过有点好笑的是,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却是非常啰嗦的...
  •     三个小时看完了。尽管不是所有事情都是可以按照作者所说的进行,但是道理是相通的。
  •     速速浏览过,很感谢,工作生活中需要这样的领悟!
  •     学会say no,把时间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通过时间管理,做好工作和生活的管理。
  •     心理学视野,忽略该忽略的,避开思维陷阱
  •     比较喜欢书的始末部分,不喜欢略鸡汤式的案例加结论,作者的部分观点太绝对。 all in all,估计一个物品的价值就是想一下失去后需要花多少代价去买回。不要受沉没成本的约束。
  •     先做再说
  •     对于本身习惯就还不错的我来说,记住标题就够了。如果过得太糟糕了再回来看看。PS:多看截图可以当屏保
  •     头几章很好,后面很多是烂大街的案例和凑字数 精要主义,很好
  •     精要主义的确重要,但是作者堆砌了N多个事例,不是很好,快速翻阅完了。有点失望,但是确实对自己也有点帮助。
  •     静下来想一想 当下什么是最重要的
  •     到处都是大写加粗的一本书,可以看看,不过密集的干货难以快速吸收,改变行为和认知是个漫长的过程。
  •     “在人力所能左右的疆域里,于抉择取舍之间时刻倾听内心志向之声,于千头万绪中明辨轻重缓急,于万事万物中斩断一切有碍进步之事,藏大局于胸,不为一时一事所缚,进退有度,涵养心智,活在当下,尽享途中之乐,这或许是人人皆可为之的”
  •     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但最初的出发点还需要自己再去探索,需要长时间实践才能化为本能。
  •     嗯,喜欢其中的对比配图.
  •     更少,但更好。
  •     不同的思维方式
  •     亚马逊推荐-kindle正版阅读-核心的思想和行动方针是做一以当千的决定,并坚决按照目标的优先级做事。
  •     比较大的收获:1、日常生活中,给自己设定一个边界—用以判断是否去做的标准,低于标准的一律say no,在边界内收获自由,这一点感觉还是比较有建设性的。2、要真正明确目标:做出取舍,割舍掉那些有很强竞争力但会诱使自己偏离主要目标的事情。3、看清短板,清楚怎么样的努力会带来成效,在这个基础上remove more instead of doing more。4、将一些消耗意志力的事项常规化,将用来做决策的精力释放,让大脑腾出来。最后关于活在当下,将对于未来的忧虑写下来,可以减轻现在必须去做的压迫感,也可以缓解焦虑。书中一些小方法可以学习下,但是的确如其他读者所言,举例鸡汤味有点重,可以跳过。
  •     抓大放小
  •     有些例子还不错,内容还是老东西
  •     遵循二八法则,把80%的时间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     不错~比较适用,简明扼要
  •     3.5吧
  •     找出最重要的事,舍弃不重要的事,做好准备,扫清障碍,然后一心一意去做那件最重要的事~
  •     少即是多,在更有把握的机会上下重注
  •     实现精要主义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探索。区分无意义的多数和有意义的少数。 第二步,排除。摆脱无意义的多数。 第三步,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 。
  •     在第一个网络项目执行的空隙我看的这本书,很理解睡眠可以保证工作效率这一说,还有就是事情先分轻重,后执行,也是很值得遵守的规则。
  •     这本书很短,去年年底购于多看App,17年3月出差河南期间读完,收获颇多。 作者以简短概括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不是说我朋友啊,小明啊这样含糊的例子)表达了精要主义的观点,更少,但更好 还有很多支撑性的理论,如决定疲劳,习得性无助等 有很好的借鉴及实操价值,故给予五星
  •     精神上的断舍离,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     也是一篇文章的内容扩出来的一本书,太多的“某些人”的案例看着都是鸡汤,核心的思想其实就是精简和专注当下。
  •     通过得到听书
  •     “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精要的基本价值主张:若要最大限度成就真正重要之事,切忌贪多求全,事事应许。 2-“更少,但更好。”学会区分差异——过滤筛选所有选项,并从中择其真正精要之事而为之,是精要之准则。努力很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要学会选择,找到真正重要的。
  •     浅读,好书!
  •     2017,边破边立!
  •     一般,没什么新鲜东西
  •     人生的智慧,在于摒弃不重要的事。昨晚上正好看到一个关于时间管理的Ted演讲,不再说什么碎片化时间、紧急度模型,而是从根本上排除了那些本非必要的事情,把自己从无休止的忙碌中解放出来。真是令人心向往之。
  •     原来我已经是精要主义者了……
  •     选择比努力重要,但如果一直只是停留在选择就是拖延了,看完书的同时也清楚,最后还是要掌控好自己,并不能单一的凭几个观点就当是懒惰的借口。精力有限,选择精要,坐言起行。
  •     If u don't prioritize ur life, someone else will. Multipliers: How the best leaders make everyone smarter. 选择困难就不选。达不到90%分就完全无意义。留白、没说的永远更重要。更少,但更好。做一个以一当千的决定。精缩才是自律。界限。缓冲。最慢行进的任务。Minimal viable progress.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