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2
ISBN:9787549511488
作者:金 文京
页数:416页

作者简介

本书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后汉三国”的一卷。
《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土的史料,是一套可读性与严肃性兼备的重磅历史佳作。
本书一是将三国历史与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进行比较,剖析它们之间的异同和真伪;二是将三国历史置于古今东亚世界中进行解读,分析和比较中、日、韩相关历史文化的相互影响、交融和异同;三是本书虽然是以文学研究家的身份撰述的普及性三国历史,但是著者是以史学的、学术性的、严谨的态度进行撰写的,可以说是一部以史籍原典和考古资料为依据而追求真实的三国历史的严肃著作。

书籍目录

序 章 华丽的乱世
第一章 夕阳西下的汉帝国
中国人的历史观
后汉时代
黄巾之乱
主角登场
第二章 群雄割据
走向霸权之路
天下大乱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第三章 三分天下
围绕兵家必争之地荆州的攻防
刘备平定益州及汉中攻防
曹操对孙权——合肥的攻防
荆州攻防
第四章 三帝鼎立
魏文帝与蜀昭烈帝
孙权的战略与野心
诸葛亮的南征北伐
第五章 三国的外交与情报战略
外交交涉
亡命、投降与情报干扰
魏蜀吴的少数民族问题
武将与军队
第六章 走向衰落的三帝国
蜀的衰亡与灭亡
魏国内乱、司马篡权
吴国内政与内讧
第七章 三教鼎立的时代
儒教的统一
道教的诞生
佛教的普及
第八章 文学的自觉时代
诗与小说——个性的文学
科学与医学
三国时代的都城
美术与工艺
纸与信息的作用
第九章 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
朝贡与中国皇帝的正统性
倭使来访
终 章 三国时代与现代东亚地区
附 录

内容概要

【作者简介】金 文京,1952年生于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毕业。京都大学大学院中国语学文学专业博士课程毕业。曾任庆应义塾大学副教授等,现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教授。中国文学专攻。特别长于全角度研究小说与戏剧以及说唱文学,在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下探索其相互关系。主要专著有《花关索传研究》(合著,汲古书院);《中国小说选》(角川书店);《教养中国语》(大修馆书店);《三国志演义的世界》(东方书店)等。
【译者简介】何晓毅,1961年生,1987年赴日留学。现任日本国立山口大学教授。国内出版译著有《文学部唯野教授》(人民文学出版社)、《先秦社会与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丰臣秀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
梁蕾,1965年生,1987年赴日留学。现任日本国立山口大学非常勤(合同)讲师。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 三国时代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为了避免惰性,一般我都是看完一本书就来记录一下。因此现下,这套日本人讲谈中国历史的丛书我刚放下第四本,准备读第五本。唐宋、明清等的专本还没看,就前四本而言,不得不说,三国这本太好看了。所谓好看,可能是最适合我这个层级的读者——看三国演义、看三国影视剧、玩三国杀,知道演义和正史有很大差别,但是又没有真正学习研究过正史,对正史仅限于听听易中天讲座的水平的人。因此,看此书有正史和演义的比较,又有跳出史书时代和空间,从当代和外国人角度谈观点,实在是太符合我的需求了。因为一部三国演义,中国人乃至东亚地区对这个时代的风波诡谲和各方人物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耳熟能详,也因此衍生出多少文化产业的产品产值。不得不说,三国演义贡献太大了。如果没有红楼梦,三国演义绝对是明清小说的珠穆朗玛,可惜,这又是一个既生瑜何生亮的故事。我读三国的时间和次数也真的比红楼少太多了。这本书除了对演义不符正史处勘误之外,还特别提到因为陈寿三国志是以魏晋为正统,而演义当然毫无疑问的以蜀汉为正统明确拥刘反曹,因此吴在其中都被边缘化了,其实东吴在蜀灭亡之后还存在了多年,而且周瑜、鲁肃都是极大智慧者,在演义中都成了反面衬托诸葛亮的角色。对此,基本讲解正史的专家都会强调对曹操、周瑜、鲁肃等的客观评价,因此在演义中被神话的孔明就会一下子从神坛上下来。不过,我还是得说,确凿无误的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真的是写得好啊,现在读来都感慨丛生,也“涕泪横下”啊。几个特别感受和个人学到的内容:一是书中提到从世界史看来,统一和分裂的循环不具有普遍性,是偶发事件,但中国人的历史观把统一作为正常状态,称之为治世,把分裂作为非常状态,称之为乱世。我们向来认为统一是好的,也是必然的。二是袁绍的儿子、曹操的儿子、刘表的儿子等都因权力争夺反目,而孙氏家族依靠内部团结一直在江南稳扎稳打。三是魏蜀为争夺正统性势不两立,是不可能结成联盟的,吴在其中比较灵活,蜀吴联盟和魏吴联盟都曾经出现过。四是吴叛逃到魏的人相对较多,因此吴的诈降手段也屡屡得逞;魏逃到吴的相对少,所以采取诈降计策经常失败;蜀很少用诈降伎俩,诸葛亮不喜欢也不擅长这类阴谋。五是中国自古重文轻武,文人当政,武将地位一直较低,同样的,华佗等从事科学技术的医生类人的社会地位,也远远低于具有儒家知识教养的士人阶级。六是中国东、南两面临海,西、北被沙漠和高山环抱,与外部世界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所以自古以来保持发展自己独立的文化,进而形成了视自己为世界中心的中华思想。对于其他国家,也要求人家朝贡,承认天朝上国的地位,从来没有平等独立的外交思想。三国之间怕是最平等的外交关系了,但一直亦在争“正统”之位。
  •     本书从东汉政治势力消长一路波澜不惊的写到三家归晋,之后在结论里就势抛出了正统的话题以为收束,真算是把惊喜留在了最后。先前的评论就正统论已经说得很到位了,只是原文中有这样一段:……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中国是采取现实的态度,还是固执于自己的原则不放,直接关系到统一后的中国是成为一个拥有广大国土和多种文化并尊重地方自主性的国家,还是与旧时王朝一样,继续以一个保持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出现,作为中国的近邻国家不能不对此表示特别的关心。以上虽是良言,但国内的读者大概还是很难产生这种近邻式的关心,况且中央集权与正统论之间的关联可能也还需论证吧。不过作者的观点至少让我想起了国民政府去台后的“汉贼不两立”。
  •     在中国,恐怕没有比三国史更纠结的断代史了,它既是最易写的,也是最难写的,说最易是因为赖历代以来戏曲小说评书连环画电视电影而普及的各种三国故事所赐,抛开真伪不说,论熟悉程度,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朝代的历史可以超越,所以三国的历史普及读物最容易与读者产生共鸣。但也正因为如此,任何新的著作要想让读者再坐下来耐心读完在潜意识里早已烂熟的三国史,大概也是最艰难的一项挑战。本书很聪明的采用了正史与“演义”并行的策略,来纠正读者因为“演义”而产生的错误的史实认知,考虑到这是一册历史的普及读物,那么这样的写法无可厚非,并且相当程度上增强了它的阅读趣味。以前也有吕思勉、刘逸生等写过关于三国史的驳伪文章,也是以三国演义为参照,所针对的自然也是普通读者,普及读物并不是每个学者都肯写或者都能写的,作为读者而言,我们也应该善待每一本用心之作。本书最大的新意恐怕是最后两章“邪马台国及其周围的国际关系”和“三国时代与现代东亚地区”,作者提出了现今的东亚中日韩三国的关系,源头其实在三国时代,虽然此观点展开的不够充分,但即使是提出这样的观点也足够让读者抚今追昔。亚洲的希望在东亚,东亚的希望在中日韩三国,尤其是中日关系,妖魔化和仇恨化绝对不是走向未来应有的态度,而且只会走向死胡同,即使以战争解决,之后只会继续陷入新一轮的恶循环,这个死局如何来解,需要足够的政治智慧,拭目以待吧。最后指出作者一个小小的错误,243页“清谈流行”一节,“清谈的时候,主客双方常常手执拂尘边摇边谈,激动之时甚至手舞足蹈”,清谈者手执的应该是麈尾,形制大致有叶形与圭形两种,傅芸子,周作人,白化文,王稼句,扬之水,戴燕等都曾著文绍介,历代图画也多有描绘,譬如本册书封上的历代帝王图的孙权,手中所执就是麈尾。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给初高中生读很好。
  •     此書將《三國演義》與三國真實歷史相對比,不僅是在講三國,其實也是在講三國歷史的演繹與想象的歷史。又將三國歷史及故事放在東亞的視角上,也表現日本東洋學一貫的學術立場
  •     不错哦
  •     已经是十本中的第四本了,讲述了错综复杂的三国历史; 在脑海里固有的历史知识大多从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得知,谁知其中大量的是作者的杜撰--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位美女、华伦也没有为关羽刮骨疗伤过、周瑜也并不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有时民间的传说或小说会给人更多、更深的印象,但历史就是历史,不能曲解、不能杜撰……
  •     部分观点非常不错,如东汉外戚问题,可能是因为儒教父系家族还未确立等。部分史实错误,如赵高是太监等(感觉很多史家都将宦者和宦官混淆了)。有别字,应该是编辑太粗心的缘故。与《三国史话》和《大汉帝国在巴蜀》对读,收获当更佳。
  •     时间轴太乱。
  •     前半部分很棒,观点不拘泥于前人,配图排版都很好,作者在中日韩历史角度看三国感觉很有意思。但是后半部分文化方面,实话实说我看了一点就放弃了。
  •     把三国史与《三国演义》对照写,很通俗,对三国时的政治,军事,文化都有涉猎,有不小收获。最后一章把三国国际关系与当今东亚的关系对照研究令人惊奇。
  •     1、从三国演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或不合理的地方入手;2、侧重讲吴国的历史
  •     这本书有点超乎期望了,将三国演义与真实历史相对比来介绍历史,是一种有趣的写法。如数家珍的演义故事在真实历史下纤毫毕现,我喜欢这样的构想与才思。作者不是个历史学家而是个文学家,也许,这更是这本书的有趣所在。不过一贯的大东亚视野让本书并不仅仅限于讲述演义历史,而是一如讲谈社整个系列一般,中、日、韩三地的历史交流得以重视,作者更引申出一个命题,鉴于三国演义在中日韩的熟悉,对于三国演义中贯彻的忠义、正统等思想,是否也沿伸到现在的三国外交政治上了呢?
  •     喜欢谈国际体系,这是不可取的。联系是有的,但影响没那么大,中等偏上吧
  •     卷四(后汉·三国)11/2--11/18 三星
  •     不错不错
  •     真想从西安至汉中至成都跋涉一次啊!
  •     值得注意的是,对三国时代“过渡特征”的阐述,三国鼎立,三教并存,汉文化圈的初步成型等。此外,汉帝国的崩溃对时人的刺激,正统观念对权力格局的影响,都是非常有趣的要点。
  •     这大概是“讲谈社”这一系列中最通俗的一本了,对吴国重要性的重新审视是其亮点
  •     并没有觉得评价有多客观。作者引用的“据说”段子,有的会加上“并不是实事”,有的却不加。恍惚间,有的“据说”倒成了“引经据典”的意味了。
  •     价值观有点不一样,不过能够接受。全书呢,缺点不说,说说优点吧,前后逻辑不错,也指出了一些三国演义里面的明显错漏,猜测性推断不错。不过文学性似乎过强,严谨度不够,可供茶余饭后读一下。
  •     细节错误不少
  •     韩国朋友写这个时期历史,有点心不在焉,有点跑偏,有点刹不住车,怎么说呢,就是一个不太称职的司机,拉着你摇摇晃晃跑路的感觉。
  •     采用了正史与演义并行的策略,介绍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     整个系列最通俗易懂的一本,太通俗易懂了。不足之处是很多地名在插图上都没有标识出来。勘误:P110,以往——迁往;商榷:P120,士仁(《三国志》)——傅士仁(《资治通鉴》)。
  •     本来想打三星,面铺得广却不能细讲。直到我看到最后一章加一星。
  •     初中生读物
  •     还行吧,仍是有些泛泛
  •     17-14 感觉这一册在全套书中还是处于中上水平的。有几册过于强调作者个人的研究倾向,我认为有失客观了。这一册在历史事件、历史环境,相应的文化发展中平衡得挺好的。而且也蛮好读。
  •     一口气读完,可能是因为熟悉的缘故吧,写的不错
  •     这本写得最有趣,不过也可能是三国时代逸闻比较多。说起三国演义,我向来都觉得看他还不如直接看三国志的,胡说八道胡乱意淫,简直教坏小孩。
  •     《三国演义》实在太受欢迎太入民心,不管是日本还是中国民间多少都以此作为正史来看,可是历史往往不是这样啊。本书作者是一个在日本出生的韩国人然后写中国历史(真有意思),花费许多气力告诉我们哪些属于小说创作,哪些才是记载史实,非常详细;其实后面写文化部分我更喜欢。
  •     一般,偏重文学角度叙事
  •     从三国演义的视角看三国历史,有点意思
  •     这本还挺有趣的。文学研究者很会发现趣味啊。 三国时的铙歌还挺好玩。外交辞令有趣。孙权活到80很无聊。英雄真的没必要活的很长。
  •     更新了对三国人物的看法,演义误人太深 不过没有演义大家也没兴趣了解那段历史
  •     想收全系列(然而没有钱)
  •     很有趣,除了战争讲的不是太详细都很好
  •     入门
  •     还是太浅,不过有新的视角也不错
  •     把三国的复杂以及三国对后世的影响都写的很不错。
  •     很一般 蜻蜓点水 顺便把蜀说的一无是处
  •     文内多处与《三国演义》做比较,看的有些迷迷糊糊,分不清真假。看一遍完全消化不了。
  •     读到这一本才开始有点所谓通俗通史的感觉,前几本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有些浅显但是我觉得并不是十分符合系列的定位,换句话说还是专业性大过了阅读通识性,直到这本《三国志的世界》。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读到现在四本中文字最为流畅的,可能跟作者是研究文学作品的背景有关。从内容上来说,前半本其实是以《三国演义》勘误为主体展现了更加符合史实的三国历史,由于《演义》的书写问题,关于三国后期的历史尤其是吴的历史存在较大缺陷,所以本书后半本是根据时间和专题两个常见的主线对三国历史进行了书写。书的后半部分基本上做到了涉及三国时期的方方面面,虽然在专题部分略浅,但是对于蜀国的正确评价和对于吴的浓重笔墨以及各种推论我十分喜欢,虽然缺乏证据但却是还原了更加丰满的真实。我郑重推荐喜欢《三国演义》的朋友读读这本书,会有新的收获。
  •     四星半。
  •     还是挺有趣的呀
  •     20170102
  •     把历史串起来,才发现为后来的晋奠定基础的是东吴。
  •     吴国视角,三教鼎立,文化发展,信息、情报与外交,这些都带给我很多新的认识。三国史不只是魏蜀吴或者刘关张,在他们之外还有很多世界。
  •     精彩!
  •     有一些很有趣的切入角度
  •     在手机上看的,挺有意思。虽然很简略,但是立意角度都很新颖。从外交的针锋相对生发到清谈的口舌之辩,再到禅宗的机锋对敌,这个思路就很有道理。此外对后汉三国时代的各种小常识的梳理,也让人对那个时代的面貌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另外,翻译从整体上来说很不错,译笔流畅。但偶尔也会有一些不协调,甚至还有错字,作为广西师大出版社,挺让人遗憾的。
  •     看宗教文化那部分看困了。。总体来说很不错,比上一本好 ,串得起一条线。
 

农业基础科学,时尚,美术/书法,绘画,软件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研究生/本专科,爱情/情感,动漫学堂PDF下载,。 PDF下载网 

PDF下载网 @ 2024